一、酸枣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烜,朱光玉,王琢玙,周根苗,边更战,张娅妮,黄靓,刘文剑[1](2021)在《青冈栎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分空间结构会显着影响其林下幼树更新。为明确其影响林下幼树更新的关键因子,以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青冈栎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量幼树株数密度、树高、地径和冠幅,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代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林下幼树更新情况,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13块青冈栎林样地林下更新幼树有6种,分属于4科5属,分别是青冈栎、苦槠、多脉青冈、南酸枣、黄檀、马尾松,青冈栎在更新幼树中占明显优势,是优势树种,幼树重要值为63.09%。青冈栎林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与林下更新指数均大于0.5,关联度较高,综合所有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林下更新指数关联度的均值来看,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大小比数>开敞度>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对青冈栎林下更新影响最为显着。在促进青冈栎天然次生林林下更新时,应以调整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为主,综合考虑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方案。
郭玉东[2](2021)在《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灌木林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及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生态脆弱区。多年来,库布齐沙漠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灌木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固碳功能。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地区四种人工灌木林(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以下简称柠条)、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和样地调查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同时采用生物量模型法构建了四种灌木各器官、地上及全株生物量模型,并分析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规律;对四种人工灌木林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进行估算,分析不同层次碳库特征,为系统、准确估算库布齐沙漠四种灌木林生态系碳储量提供基础参考,同时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重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灌木林生物量各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柳林(4.09 t·hm-2)>柠条林(2.29 t·hm-2)>沙棘林(1.61 t·hm-2)>杨柴林(0.59 t·hm-2);四种灌木平均全株生物量从大到小为沙柳(7.42 kg·株-1)>柠条(3.97 kg·株-1)>沙棘(2.31 kg·株-1)>杨柴(0.32 kg·株-1),四种灌木全株生物量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1)。(2)同种灌木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四种灌木的干质比介于0.23-0.30,枝质比介于0.22-0.28,叶质比介于0.15-0.17,根质比介于0.26-0.30,表明干、枝或根为全株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小;四种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地上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重介于65%-75%,其中柠条地上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沙柳和沙棘,杨柴最小;四种灌木根冠比均小于1,表明并未将较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部分。(3)不同灌木林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各不相同。草本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0.42 t·hm-2)>沙棘林(0.34 t·hm-2)>杨柴林(0.30 t·hm-2)>沙柳林(0.25 t·hm-2);凋落物层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棘林(0.36 t·hm-2)>柠条林(0.24t·hm-2)>沙柳林(0.09 t·hm-2)=杨柴林(0.09 t·hm-2);不同灌木林间草本层、凋落物层差异均不显着(p>0.05)。(4)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四种灌木林遥感生物量最优估算模型,所有方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柠条、沙棘、沙柳、杨柴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判别系数(R2)分别为0.49、0.51、0.47和0.41,预估精度分别为72.1%、62.5%、76.5%和72.2%,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各不相同,四种灌木全株碳含量依次为沙棘(0.4396)>沙柳(0.4352)>柠条(0.4329)>杨柴(0.4131),不同树种各器官中均为叶碳含量最大。凋落物层碳含量表现为沙棘林(0.4915)>沙柳林(0.4738)>柠条林(0.4586)>杨柴林(0.4229);草本层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杨柴林(0.4893)>沙柳林(0.4783)>沙棘林(0.4267)>柠条林(0.4072);不同灌木林不同深度土壤碳含量各异,柠条林随着土层厚度加深,土壤碳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沙柳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杨柴林和沙棘林土壤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先上升,至60-100 cm深度后土壤碳含量剧减。(6)碳密度热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库布齐沙漠地区东北部,碳密度冷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表明库布齐沙漠地区碳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是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区域,中部为碳密度分布较低的区域。(7)四种灌木林中,灌木层碳密度分别为沙柳林(3.1519 t·hm-2)>柠条林(1.9011t·hm-2)>沙棘林(0.8890 t·hm-2>杨柴林(0.3768 t·hm-2);凋落物层碳密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为沙棘林(0.1629 t·hm-2)>柠条林(0.1167 t·hm-2)>沙柳林(0.0436 t·hm-2)>杨柴林(0.0375 t·hm-2);草本层碳密度表现为柠条林(0.1729 t·hm-2)>沙棘林(0.1459t·hm-2)>杨柴林(0.1430 t·hm-2)>沙柳林(0.1189 t·hm-2)。(8)四种灌木林总碳密度中,柠条林最大(35.40 t·hm-2),其次为沙棘林(16.18t·hm-2)和沙柳林(13.64 t·hm-2),杨柴林最小(13.11 t·hm-2)。柠条林、沙柳林和杨柴林各层次碳密度所占比重均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沙棘林则表现为土壤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
高飞[3](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植被与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协同发育使得地表土壤具有很强的拦蓄泥沙的能力,研究其相互的响应关系对理解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绥德辛店沟小流域5种植被恢复(人工草地、荒地、灌丛地、乔木林、乔灌林)及其林下土壤性状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的7~9月期间,通过径流小区数据采集和群落样方调查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向坡位下植被结构、土壤性状特征,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建立了综合植被指数评价因子及产流产沙量多元回归模型。旨在探索陕北黄土区丘陵地区植被结构与产流产沙的关系,指导生产实践,研究结果不仅为筛选合理的植被体系,建设长期高效的植被生态群落提供依据,也为恢复治理优先区的选择等提供支持。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小流域5种调查植被样方下共有植物种类30科54属68种,其中占比最大的为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分别占总科数的10%,占总属数的37.04%。陕北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草本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四项指数总体差异显着,但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灌丛地>荒地>乔灌混交林>乔木林>人工草地(P<0.05)。(2)而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叶功能性状整体呈现朝南坡向显着高于朝北坡向,下坡最有优势,中坡位次之,上坡相对最差,依次呈现逐级递减的趋势(P<0.05)。土壤养分在数值上,土壤容重南坡高于北坡,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磷、土壤全氮北坡高于南坡,但在坡位上曲线变化趋势较为波动,线性规律并不明显(P>0.05)。(3)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的发育对土壤性状因子和产流产沙量之间存在着十分显着的协同与制约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草本层、灌木层植被参数对径流含沙量的影响更明显,乔木层与径流冲刷量的关系更密切(P<0.05)。RDA排序发现,土壤容重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seudo-F=9.5,P<0.005)。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全磷含量与径流含沙量之间存在着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径流冲刷量也存在着较强负相关关系(pseudo-F=3.9,P<0.005)。(4)通过植被综合评价指数F与径流含沙量、冲刷量线性回归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7,R2=0.98)。并且不论南北坡拥有完整植被结构层的乔灌混交林及乔木林得分均为最低,说明其在植被建设功能性、合理性上相较于低矮的灌丛地、荒地、灌丛地具有明显不足,陕北小流域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追求具有较高空间结构覆盖的大型乔木林的效益甚浅。
米家鑫[4](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高江平[5](2021)在《降水变化对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格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也是不同时空尺度上各种生物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因此,降水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当前草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类型,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域,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但暴雨又常导致剧烈的水土流失。因此,研究降水变化对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科学评估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荒漠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降水控制试验,通过野外调查获取的植被数据和实验室分析获取的土壤理化性质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明确不同降水处理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解析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植物土壤因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降水变化下影响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地植物物种组成简单,且降水变化对非禾本科物种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正常年份与偏干年份,降水处理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偏湿年份,降水处理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在正常降水年份,降水处理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在偏湿年份,极端干旱(减水40%处理)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偏干年份,增水处理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更为明显;降水变化对非禾本科生物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它调节着群落生物量的变化。随着降水处理年份的推移,降水处理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增大。降水变化显着影响着物种异步性(P<0.05);降水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没有显着影响,而对于非禾本科稳定性产生显着影响(P<0.05)。(2)随着降水处理时间的推移,降水处理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增大。在正常年份与偏干年份,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土养分及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呈降低趋势,其中,C:N显着降低(P<0.05);在偏湿年份,随降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3)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不大,而降水变化主要通过控制土壤硝态氮来影响物种异步性,物种异步性影响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且物种异步性是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主要机制;非禾本科稳定性也调控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低矮灌木稳定性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最终导致降水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无显着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探究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因子特征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征及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机制,为未来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萌芝[6](2021)在《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在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陕北黄土丘陵区两个代表区县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当地药用植物区系特征、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和药用植物药用特征,并结合Arc GIS分析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为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研究区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82科242属351种,其中被子植物78科236属345种,单子叶植物12科37属50种,双子叶植物66科199属295种;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真菌1科1属1种。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其中含1属的科、含2~9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多,所占比例大,尤其是寡种属和单种属比例高、数量多,体现了该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研究区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都表现为草本层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规律不一致,且各植被类型在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说明各个植被层,四种植被类型异质性较高。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和根及根状茎入药的最多。该区丰富的草本类野生药用植物决定了其入药部位更多以全草为主,以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地柏枝(Selaginella sinensis)、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代表。部分以根和根茎类入药,以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为代表。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的药味以味甘和味苦类最多,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代表。药性以寒性和温性居多,以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艾草(Artemisia argyi)为代表。药效清热类的最多,以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紫穗槐(Amorpha ornicula)为代表。该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抛物线模型关系。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科、属、种的物种丰富度在海拔900-1200m之间达到最大值。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西南方向。影响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9月最高温度(Tmax9)、9月最低温度(Tmin9)、年平均温度(Bio1)、季节性温度(Bio4)和9月平均温度(Tavg9)等。可以进一步预测百里香在当前时期和未来的适生分布区,建立百里香仿野生栽培区,有助于提高百里香的产量和品质,缓解野生资源不足与市场需求量大的矛盾,助推黄土高原地区药用植物产业发展。综上,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区内共有野生药用植物82科242属351种,其中含1属的科、含2~9属的科和含1种的属的野生药用植物数量多。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都表现为草本层最大。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规律不一致,且各植被类型在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无明显规律。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根及根状茎入药的最多,药味以味甘和味苦类最多,药性以寒性和温性居多,药效清热类的最多。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梯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抛物线模型关系,科、属、种的丰富度指数在海拔900-1200m之间达到最大值,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西南方向。影响百里香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9月最高温度(Tmax9)、9月最低温度(Tmin9)、年平均温度(Bio1)、季节性温度(Bio4)和9月平均温度(Tavg9)等。
陈秋海[7](2021)在《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文中指出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全球性争议的热点问题,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备受关注。为探究桉树混交营林模式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效应,本论文以桉树纯林(PE)、桉树×红锥混交林(MEC)和红锥纯林(PCH)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地上地下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指标等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桉树与红锥的混交能显着提高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尤其是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发现,MEC林下共有73种维管植物,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36种;PE林下共有61种维管植物,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31种;PCH林下维管植物有59种,其中木本植物功能群的物种为27种。(2)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组成结构。按功能群重要值的排序,PE表现为WFG(木本植物功能群)>GFG(禾草植物功能群)>VFG(藤本植物功能群)>FeFG(蕨类植物功能群)>Fo FG(杂草植物功能群),MEC表现为WFG>GFG>FeFG>VFG>Fo FG,而PCH则表现为FeFG>WFG>VFG>GFG>Fo FG。(3)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地上、地下部分的氮、磷含率产生显着影响。统计结果表明MEC林下植物功能群地上部分的含氮率显着高于PE、PCH,地下部分的含氮率则显着高于PCH;地上、地下部分的含磷率均显着高于PE、PCH。分析结果同时表明PE、MEC、PCH林分中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碳、氮、磷含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PE、MEC、PCH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及碳氮磷储量存在一定差异。在生物量、碳储量方面,无论地上、地下部分均呈现出PE>MEC>PCH趋势,且PE与MEC、PCH存在显着差异,但MEC与PCH差异不显着;在氮储量方面,地上、地下部分均呈现PE>MEC>PCH趋势,但地上部分PE与MEC、PCH存在显着差异,而地下部分PCH与PE、MEC的差异显着;在磷储量方面,地上部分呈现PE>MEC>PCH趋势,且PE与MEC、PCH有显着差异,MEC与PCH差异不显着,而地下部分则呈现MEC>PE>PCH趋势,且MEC、PE显着高于PCH,但MEC与PE则无显着差异。统计结果同时表明PE、MEC、PCH林分中不同林下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桉树与红锥的混交显着提高了林地土壤的p H和有效氮、速效磷、硝态氮、微生物的生物量氮与生物量磷含量以及β-木糖醇苷酶、亮氨酸氨肽酶、酚氧化酶等酶活性,也显着降低了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桉树与红锥的混交对林地土壤肥力产生了较显着的影响。(6)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分布与林分一些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冗余度分析(RDA)表明,乔木层生物量(TB)、乔木层碳储量(TCS)、凋落物有机碳含量(L-C)以及土壤的过氧化物酶(POD)、有效氮(SAN)、微生物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比(MBN:STN)、土壤容重(SBD)、土壤全氮(STN)等环境因子可以共同解释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个体数量分布变异的92.39%;显着性检验表明(P<0.05)POD是影响杂草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TB、TCS、MBN:STN是影响禾草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SAN、L-C、TB、TCS及MBN:STN是影响木本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SAN、L-C是影响藤本植物功能群和蕨类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
陈佳瑞[8](2021)在《干旱胁迫对丁香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雨事件发生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近百年来,黄土高原气候变化总体上呈暖干化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干旱将如何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特征的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选取黄土高原典型灌木树种丁香(Syringa oblata)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实验,进行三年观测,研究了3个水分处理,即正常供水(CK,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FC)的75±5%、中度干旱(55±5%FC)和重度干旱(35±5%FC))对植物的叶、茎、极细根(0-1mm)、细根(1-2mm)、粗根(>2mm)的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正常供水的对照相比,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导致丁香总生物量分别下降了9.65%和10.00%、地上生物量下降了25.81%和14.29%、根系生物量下降了0.36%和7.53%。而根冠比增加了29.79%和10.30%,极细根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6.84%。说明干旱胁迫下,丁香将更多的碳向根系,尤其向极细根分配,以促进水分吸收。(2)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丁香各器官氮(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叶N含量分别显着增加了7.11%和20.87%,叶磷(P)含量显着下降了38.70%和41.76%,但极细根和细根P含量在中度干旱胁迫下有增加趋势。叶C/N分别显着下降了2.65%和12.17%,叶C/P显着增加了58.36%和70.50%,叶N/P显着增加了68.69%和101.29%。丁香器官N/P均值为3.08,丁香的生长受到N素限制更为严重。(3)干旱胁迫下,土壤养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土壤N含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5.61%和8.83%、硝态氮(NO3-N)含量增加了53.53%和44.16%、铵态氮含量增加了119.28%和72.54%、水溶性碳(DOC)含量增加了14.61%,12.76%,均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SOC/TN、SOC/TP、DOC/AN和DOC/SAP在干旱胁迫下均显着下降;TN/TP和AN/SAP呈上升趋势,二者也在中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4)干旱胁迫下土壤酶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β-1,4-葡糖苷酶(B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降低了24.66%和1.45%,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21.22%和25.60%;碱性磷酸酶(AP)活性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降低了54.92%和41.68%,β-1,4-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酶活性增加了48.39%和36.44%。RDA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反比。SAP、NH4-N、NO3-N是土壤酶活性在干旱胁迫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5)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分别下降了25.54%和44.64%),在重度胁迫下下降了14.21%和35.36%。MBC/MBN和MBC/MBP却显着增加,MBN/MBP也呈下降趋势。C源酶BG和N源酶NAG+LAP酶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下降了24.66%和0.53%,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增加了21.22%和25.80%,P源酶AP酶活性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了54.92%和41.68%。ln(BG):ln(NAG+LAP)逐渐下降,而ln(BG):ln(AP)和ln(NAG+LAP):ln(AP)显着增加。(6)干旱胁迫下,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6.24(shannon指数)、2593(chao指数)。对照组中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约占细菌群落的67.50%。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大部分细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下降,但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细菌优势菌群不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蓝藻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1877.57%,蓝藻菌门成为优势菌群。RDA分析表明,SOC、TN、TP和NO3-N为细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7)干旱胁迫下,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中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4.02(shannon指数),367.10(chao指数)。对照组中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约占真菌群落的77.19%。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子囊菌门、球囊菌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但在中度干旱胁迫下优势菌群不变。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接合菌门相对丰度下降了95.95%,球囊菌门成为优势菌群。RDA分析表明,SOC、铵态氮(CH4-N)、NO3-N为真菌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上述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细菌比真菌有更强的适应性。对丁香来说,中度干旱胁迫(55+5%FC)可能更有利于积累植被生物量、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强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
宗小天[9](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方式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的坊塌流域和纸坊沟流域,以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2个人工刺槐林、2个人工柠条锦鸡儿林、2个山杏+刺槐半人工林及7个不同演替阶段的自然植物群落,采用样方逐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有砍伐的刺槐林在恢复到30-35年期间,林下植物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植被始终菊科和禾本科为主,1-2年草本群落逐渐向多年生草本群落演化,物种组成变化速率较高。有放牧的刺槐林在恢复到26-38年期间,林下植物群落由稳定趋向不稳定,植被也始终以菊科、禾本科为主,菊科和禾本科在不同年份反复争夺最主要地位,多年生草本群落逐渐被1-2年生草本入侵,物种组成变化速率逐渐上升。(2)人工柠条锦鸡儿林在恢复到20-38年期间,林下植物群落较稳定,植被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为主;铁杆蒿始终为优势物种,伴生墓头回、野菊、长芒草、茭蒿等形成以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为次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化速率较低。(3)山杏+刺槐半人工林在植被恢复8-21年期间,林下植物群落由稳定趋向不稳定,植被一直以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主,群落主要由多年生草本和半灌木构成;群落恢复到18年后,铁杆蒿、长芒草和白羊草争夺优势物种地位,物种组成变化较快;林分密度、郁闭度、平均树高均呈现上升的趋势。(4)在自然恢复到40-45年期间,铁杆蒿+茭蒿群落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和蔷薇科为主,墓头回和铁杆蒿反复争夺优势物种地位,物种组成变化速率总体较低;狼牙刺群落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和蔷薇科为主,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和大针茅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群落较稳定,物种组成变化速率较低;铁杆蒿+大针茅群落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为主,铁杆蒿的优势物种地位始终明显,群落较稳定。而铁杆蒿+长芒草群落在恢复到25-30年期间,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始终占有主要地位,铁杆蒿始终保持着优势物种地位,物种组成变化速率较低。(5)在自然恢复到10-15年期间,白羊草群落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为主,白羊草始终是优势物种,伴生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等形成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半灌木为次的群落,群落较稳定,物种组成变化速率较低;长芒草群落始终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主,铁杆蒿逐渐替代长芒草成为优势物种,物种组成变化速率逐渐上升。而猪毛蒿群落在恢复到5-10年期间,植被始终以菊科、豆科、禾本科、蔷薇科为主,优势物种的地位不明显,群落不稳定,物种组成变化速率有上升的趋势。
巫翠华[10](2021)在《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刺槐是我国西北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其群落的健康发展对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被稀疏、物种多样性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林龄(7 a、13 a、23 a)的刺槐纯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生态型组成和α多样性,分析刺槐生长发育对林下物种的影响,同时将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对比,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林龄增加,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菊科植物种类先增加后减少,蔷薇科先减少后增加,豆科、桑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减少;此外相邻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高且下降,但林下植物群落中的中生植物比例逐渐增加。对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可知,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其中草本层α多样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与枯落物厚度呈正相关;灌木层α多样性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林分郁闭度、冠幅、树高、胸径呈负相关。(2)随着林龄增加,刺槐+侧柏混交林下植物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其中,菊科、豆科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禾本科先减少后增加;蔷薇科先增加后减少;此外相邻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高且下降,但林下植物群落中的中生植物比例逐渐增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可知,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表现为随林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α多样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其中,郁闭度和土壤含水率与灌木多样性呈负相关;树高、郁闭度和冠幅与草本多样性呈负相关。(3)将23 a的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和荒草地对比可知,四种群落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表现为:侧柏纯林>混交林>荒草地>刺槐林;其中侧柏纯林物种种类最多,荒草地最少,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物种数相同,但混交林植物物种科、属组成比刺槐纯林复杂。对林下植物生态型和科分析可知,四种群落林下中生植物占比表现为:刺槐纯林>刺槐+侧柏混交林>侧柏纯林>荒草地;其中,菊科、禾本科植物在四种群落都存在;且荒草地与其他三种森林群落林下植物的共同科也只有菊科和禾本科2种,而刺槐纯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度较高,其共有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堇菜科、莎草科和桑科植物7种,侧柏纯林与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度系数最高,共同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堇菜科、莎草科、茜草科和败酱科8种。综上所述,刺槐生长发育对纯林和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均有限制作用,不过混交模式可缓解刺槐单一种植引起的物种多样性降低问题,但需加强后期管理,防止刺槐冠幅过大压制其他植物。此外,荒草地物种多样性较低,可通过种植刺槐提高荒草地多样性,同时采用混交模式可促进群落乔木均衡生长,进一步提高林下多样性,使群落健康发展。
二、酸枣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枣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冈栎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2.2.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
2.2.2 树种隔离程度的研究 |
2.2.3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的研究 |
2.2.4 开敞度的研究 |
2.3 林下更新研究 |
2.4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计算方法 |
2.5 林下更新指标计算方法 |
2.6 幼树物种重要值分析法 |
2.7 变异系数法 |
2.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8.1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2.8.2 计算关联系数 |
2.8.3 求关联度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幼树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
3.2 各项指数的计算结果与分异特征 |
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2)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量研究方法 |
1.2.2 植被生物量研究现状 |
1.2.3 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
1.2.4 基于遥感技术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现状 |
1.2.5 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与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矿产资源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3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调查与分析 |
3.1 生物量获取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样品收集 |
3.1.3 样品处理 |
3.2 四种灌木林灌木层生物量 |
3.2.1 灌木层生物量 |
3.2.2 全株生物量分配 |
3.2.3 不同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指标 |
3.2.4 各部分生物量之间相关关系 |
3.3 草本层生物量 |
3.4 凋落物生物量 |
3.5 小结 |
4 四种灌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
4.1 模型拟合方法 |
4.1.1 自变量筛选 |
4.1.2 模型选取 |
4.1.3 最优方程选择 |
4.1.4 模型检验 |
4.2 模型建立 |
4.2.1 四种灌木参数实测区间 |
4.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 |
4.2.3 生物量模型的拟合 |
4.2.4 模型精度检验 |
4.3 小结 |
5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遥感反演 |
5.1 数据来源 |
5.1.1 遥感数据来源 |
5.1.2 实测样地数据 |
5.1.3 其他数据 |
5.2 方法 |
5.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5.2.2 遥感生物量自变量设置 |
5.2.3 模型建立 |
5.2.4 模型精度检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生物量与各估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3.2 生物量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 |
5.4 小结 |
6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配 |
6.1 研究方法 |
6.1.1 样品收集 |
6.1.2 室内测定与分析 |
6.1.3 碳密度计算方法 |
6.1.4 空间分析方法 |
6.2 各组分及各层次碳含量 |
6.2.1 灌木层碳含量 |
6.2.2 凋落物碳含量 |
6.2.3 草本层碳含量 |
6.2.4 土壤层碳含量 |
6.3 灌木林各层次碳密度 |
6.3.1 灌木层碳密度分析 |
6.3.2 凋落物层碳密度 |
6.3.3 草本层碳密度 |
6.3.4 土壤层碳密度 |
6.4 灌木林总碳密度分配 |
6.5 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规律 |
7.1.2 生物量模型法方程建立 |
7.1.3 基于遥感法生物量模型构建 |
7.1.4 灌木林碳含量分析 |
7.1.5 四种灌木林碳密度分析 |
7.2 结论 |
7.2.1 灌木林生物量分配 |
7.2.2 四种灌木林生物量模型拟合 |
7.2.3 四种灌木林遥感法生物量方程拟合 |
7.2.4 灌木林各组分碳含量 |
7.2.5 灌木林碳密度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结构特征研究 |
1.2.2 植被结构研究 |
1.2.3 土壤性状与产流产沙研究 |
1.2.4 植被结构与土壤产流产沙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选择及样方确定 |
2.3.2 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 |
2.3.3 样品室内处理分析 |
2.3.4 小区尺度产流产沙观测与植被结构调查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
3.1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 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
3.3 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2.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2.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生物量、盖度 |
3.4 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4.1 不同坡向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4.2 不同坡位不同植被层的叶功能性状 |
3.5 小结 |
3.6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及土壤性状分析 |
4.1 不同径流小区泥沙观测 |
4.1.1 清水系数和浑水系数 |
4.1.2 含沙量及冲刷量 |
4.2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性状 |
4.2.1 不同坡向上土壤性状 |
4.2.2 不同坡位上土壤性状 |
4.3 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 |
4.3.1 植被参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4.3.2 草本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3 灌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4 乔木层植被参数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 产沙产流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1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的变化关系 |
4.4.2 产流产沙量与土壤性状RDA排序 |
4.5 小结 |
4.6 讨论 |
第五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与水文产流产沙响应关系 |
5.1 植被参数与水文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
5.1.1 植被盖度、生物量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
5.1.2 植被叶功能性状与产流产沙量的变化关系 |
5.2 不同结构层植被参数与产流产沙量相关性 |
5.3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
5.3.1 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的建立 |
5.3.2 产流产沙量与植被结构综合评价指数 |
5.4 产流产沙量逐步回归模型 |
5.5 小结 |
5.6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
3.3 植被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降水变化对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采集 |
2.4 数据处理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2.6 干湿年的界定 |
3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征 |
3.1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
3.2 不同降水处理下物种多样性特征 |
3.3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生物量特征 |
3.4 不同降水处理下物种异步性特征 |
3.5 不同降水处理下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功能群稳定性特征 |
3.6 讨论 |
3.6.1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
3.6.2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
3.6.3 不同降水处理下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
3.6.4 不同降水处理下物种异步性的变化 |
3.6.5 不同降水处理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群稳定性的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4 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4.1 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水分特征 |
4.2 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3 讨论 |
4.3.1 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水分的变化 |
4.3.2 不同降水处理下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降水变化下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机制 |
5.1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植物和土壤因子 |
5.2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机制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 |
1.2 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1.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1.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3.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
2.3.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2.3.3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2.3.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查阅 |
2.5.2 样地设置及其调查 |
2.5.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 |
3.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科的组成分析 |
3.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属的组成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4.1 结果分析 |
4.1.1 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1.2 宝塔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研究 |
5.1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
5.2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性味分析 |
5.3 野生药用植物药用功效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研究 |
6.1 海拔、坡向对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6.2 气候因子对研究区百里香分布的影响 |
6.2.1 研究区百里香分布情况及特征 |
6.2.2 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特征 |
7.2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征 |
7.4 环境因子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性的影响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 B 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及性味、功效 |
附录 C 陕北黄土丘陵区民间中医药传统知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与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概况 |
1.2 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储量的研究概况 |
1.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
1.4 植物功能群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野外调查与取样 |
2.4 样品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
3.1.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 |
3.1.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 |
3.1.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的物种多样性 |
3.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碳、氮、磷含率 |
3.2.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碳率 |
3.2.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氮率 |
3.2.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含磷率 |
3.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碳、氮、磷储量 |
3.3.1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 |
3.3.2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碳储量 |
3.3.3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氮储量 |
3.3.4 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功能群磷储量 |
3.3.5 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与碳、氮、磷储量的关系 |
3.4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 |
3.4.1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 |
3.4.2 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 |
3.4.3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 |
3.5 林下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 |
3.5.1 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储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5.2 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5.3 林下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 |
4.1.2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组成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 |
4.1.3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及碳、氮、磷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 |
4.1.4 影响林下植物功能群数量分布优势的主要环境因素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论文资助项目 |
(8)干旱胁迫对丁香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干旱胁迫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 技术路线 |
2.4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4.1 实验地点 |
2.4.2 实验材料 |
2.4.3 试验设计 |
2.4.4 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丁香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结果 |
3.2.1 干旱胁迫对丁香生物量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干旱胁迫对丁香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丁香各器官矿质元素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4 土壤 CNP 之间的相关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土壤酶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结果分析 |
4.2.1 干旱胁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干旱胁迫下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3 干旱胁迫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化学特征的影响 |
4.2.4 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 |
4.3 讨论 |
4.3.1 干旱胁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2 干旱胁迫对丁香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3.3 驱动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变化的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结果 |
5.2.1 干旱胁迫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
5.2.2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
5.3 讨论 |
5.3.1 干旱胁迫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2 干旱胁迫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5.3.3 干旱胁迫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6.1 前言 |
6.2 研究结果 |
6.2.1 干旱胁迫对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
6.2.2 真菌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 |
6.3.1 干旱胁迫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3.2 干旱胁迫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6.3.3 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方式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恢复的方式 |
1.2.2 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3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1.2.4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1.2.6 植物群落演替 |
1.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人工刺槐林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2.1.2 人工柠条锦鸡儿林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2.1.3 半人工疏林地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2.1.4 自然植被恢复中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样地选择与植被调查 |
2.4.1 样地选择 |
2.4.2 植被调查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人工刺槐林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3.1 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 |
3.1.1 林下植被的科组成变化 |
3.1.2 林下植被的生长型组成变化 |
3.1.3 群落优势物种的变化 |
3.1.4 物种组成的变化速率 |
3.2 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 |
3.2.1 林分特征 |
3.2.2 林下植被密度与盖度 |
3.2.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柠条锦鸡儿林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4.1 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 |
4.1.1 林下植被的科组成变化 |
4.1.2 林下植被的生长型组成变化 |
4.1.3 群落优势物种的变化 |
4.1.4 物种组成的变化速率 |
4.2 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 |
4.2.1 林分特征 |
4.2.2 林下植被密度与盖度 |
4.2.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半人工疏林地恢复中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5.1 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 |
5.1.1 林下植被的科组成变化 |
5.1.2 林下植被的生长型组成变化 |
5.1.3 群落优势物种的变化 |
5.1.4 物种组成的变化速率 |
5.2 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 |
5.2.1 林分特征 |
5.2.2 林下植被密度与盖度 |
5.2.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自然植被恢复中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6.1 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 |
6.1.1 科组成变化 |
6.1.2 生长型组成变化 |
6.1.3 群落优势物种的变化 |
6.1.4 物种组成的变化速率 |
6.2 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 |
6.2.1 密度变化 |
6.2.2 盖度变化 |
6.2.3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样地植被物种组成 |
附表A.1 人工刺槐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
附表B.1 人工柠条锦鸡儿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
附表C.1 山杏+刺槐半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组成 |
附表D.1 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物种多样性概念 |
1.2.2 刺槐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气候条件 |
2.1.5 植被状况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样地调查 |
2.4.2 调查内容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处理方法 |
2.5.2 数据计算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刺槐纯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
3.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 |
3.1.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 |
3.1.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生态型组成 |
3.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及群落相似度 |
3.2.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 |
3.2.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3.3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
3.3.1 刺槐纯林下植物总体多样性分析 |
3.3.2 刺槐纯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
3.3.3 刺槐纯林林下灌木植物多样性分析 |
3.3.4 环境因子对刺槐纯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
4.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 |
4.1.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 |
4.1.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生态型组成 |
4.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及群落相似度 |
4.2.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 |
4.2.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4.3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
4.3.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总体多样性分析 |
4.3.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
4.3.3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灌木植物多样性分析 |
4.3.4 环境因子对刺槐+侧柏混交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比 |
5.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对比 |
5.1.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对比 |
5.1.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植物生态型对比 |
5.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相似性对比 |
5.2.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优势种对比 |
5.2.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5.3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比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酸枣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冈栎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更新的影响[J]. 易烜,朱光玉,王琢玙,周根苗,边更战,张娅妮,黄靓,刘文剑. 中国农学通报, 2021(25)
- [2]库布齐沙漠地区人工灌木林生物量与碳密度研究[D]. 郭玉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特征与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D]. 高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4]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降水变化对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高江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陕北黄土丘陵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D]. 刘萌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林下植物功能群的影响[D]. 陈秋海. 广西大学, 2021
- [8]干旱胁迫对丁香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D]. 陈佳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9]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方式的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D]. 宗小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D]. 巫翠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