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驳“反作用决定”论(论文文献综述)
谢玉斌[1](2021)在《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文中认为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工程,工程难度极大,牵涉面广,影响因素诸多。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必然对环境和生物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黄金峡水库在建成运行后,由于水库拦蓄及运行调度方式发生改变使得河道中水位、流速、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将会影响库区湿地两岸的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甚至导致一些对水淹、水质变化敏感的植被群落出现死亡现象,从而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植被群落生态系统退化等负面影响,对两岸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格局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分析水流和植被间的关系就尤为重要,植被群落生态修复对于维护当地物种、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基金,采用实地调查研究、MIKE模拟、水工模型试验、Meta分析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进行研究,旨在将减少由黄金峡水库建库后水动力、水质变化对植被群落的影响,起到固土育水、净化水体、减缓流速、维持研究区物种多样性平衡,保护朱鹮等珍惜鸟类的栖息地等多项功能。本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MIKE模型分析黄金峡建库前后对上游洋县段河道内的水位、流速、淹没范围、水质指标(氮、磷、化学需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由于水位、水质变化对植被带来的负面影响。(2)基于水工试验模拟不同流量、密度下挺水植物群落的缓流效果,发现当挺水植被密度为108株/m2时的缓流效果优于202株/m2、54株/m2;基于Meta分析研究6种挺水植物的净水去污能力,发现净水能力较好的挺水植物为芦苇、香蒲、美人蕉。并将其两种研究结果应用于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生态修复设计中。(3)针对黄金峡库区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之建库后水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挺水植物群落+陆生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提出了 3种类型的驳岸设计型式和竖直+水平的空间配置方案,将研究区按受水流影响的程度划分为朱鹮栖息地湿地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河流湍落修复设计、普通河漫滩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水库库湾段植被群落修复设计4种不同区域的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方案,并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了植被群落管理方案。确保将因建库后对湿地植被群落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更好的发挥涵养水土、净化水体、保护朱鹮栖息地、维持物种多样性等多项功能。
赵宏宇[2](2021)在《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府古城是我国目前城市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经历了隋唐时期重大的改变,于明清时期达到城市巅峰,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城市体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府古城,综合建筑学、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对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广府古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历史人文城市风貌三要素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在列举广府古城风貌要素特征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出广府古城风貌总体特征并探究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古城自然环境、空间格局、建筑、构筑物与景观和历史人文等风貌要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古城风貌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索出广府古城风貌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自然人工历史人文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古城传统生活的延续性原则;根据广府古城风貌现状条件,对广府古城进行风貌定位并设定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提出风貌分区、风貌廊道和风貌节点的保护结构框架;并从建筑高度与屋顶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宣传标识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具体方面进行风貌控制补充;提出广府古城风貌保护的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的方法;得出广府古城活化利用模式和活化利用保障措施。
聂移同[3](2021)在《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评价标准的构建协调公众感知与专家认知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公众生态—审美感知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排列组合方法,并提出协调生态系统健康与公众审美体验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本论文由7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归纳核心思想;据此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出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生态美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内涵;以目标变量、空间变量及其作用关系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使用后评价两种方法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以实地调研与相关设计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确定了跨案例对比研究的思路。第四章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的构建,包括公众感知标准、专家认知标准及设计评价标准3部分。公众感知标准通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实地调研得出,专家认知标准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初步体系,后经专家访谈进行检验与完善。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最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专家认知标准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不具有妥协性,与公众感知标准冲突时,通过设计评价标准进行协调,即在满足专家认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公众感知标准。第五章是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以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为基础,分别探索侧重生态需求、侧重审美需求与生态审美需求兼顾3种情况下设计影响因子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六章为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运用第五章得出的设计方法对生态—审美感知程度较差的场地实施优化,将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评价均较差或生态属性完好但审美属性缺失的场地改造为两种属性兼顾的场地,达到审美需求与生态效益发挥协调平衡的状态,缓解“生态—审美”之矛盾。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论有4点:(1)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公众感知标准;(2)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专家认知标准;(3)构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评价标准;(4)基于上述3类标准的分析提出了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韩睿[4](2021)在《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人均生活条件持续增高,经济型旅游度假产品呈现出各类不同业态。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已经逐步作为旅游度假区产品的基础进行迭代发展。将本源生态和旅游度假相结合,生成的生态旅游度假需求与景观设计二次交互则变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依据我国地形多山地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目光逐渐从城市类旅游产品、滨海类旅游产品聚焦至山地类产品,山地类型旅游度假产品的快速发展,对风景园林的专业细分方向日益严格。在长三角腹地,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已经将如何实现绿色生态、经济舒适的山地类型旅游度假产品营造课题摆放在各专项设计从业者的面前。另一方面,我国旅游度假产业虽发展迅速,但产业整体起步较晚,符合山地旅游度假区市场定位的景观设计研究沉淀相对薄弱。为这一景观细分领域能在现阶段引发从业者的讨论,进而总结出更为合理可行的理论内容,笔者对课题开展了相应基础和实践研究。本文在整合山地、旅游度假区和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依次将研究内容叠加,从而形成以旅游度假区和山地景观设计两方面为基础的研究导向。首先,由旅游的发展脉络、旅游度假区的定义和分类明确了山地旅游度假区是人类活动的经济型产物,其属性必然携带人文和自然两种资源,并催生出市场资源这一推动力,同时依据行业现状,认为应当从地域、空间、自然、经济和风俗这五种立足点中多维度考虑山地旅游度假区的特性。其次,以山地景观的构成作为切入点,归纳出山地自然景观和山地人工景观和谐交互的共生关系,从而提炼出以自然环境资源保护为基础的四项景观设计理念,即地域差异理念、因地制宜理念、空间塑造理念、可持续理念。随后,分析国内外山地旅游度假区营建案例,结合各案例所处地域不同、拥有资源不同的实际情况,挖掘经验及特点。依据案例引发环境保护、特性保持、市场收益和适度开发这四项问题的思考,将功能性、生态性、美学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设计原则带入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政府规划和旅游现状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依托原生景观进行空间重塑的基本设计策略,并在这一策略框架之下,深入制定出符合当地资源条件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设计要点,分别以场地、绿化、水体、建筑、交通等详细设计要素共同形成属于安吉当地特色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成果。通过整篇课题的叙述,对应浙江安吉当地的研究成果,以点带面的总结景观设计在山地旅游度假区框架下的应用,并提出符合需求的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供更多从业者讨论,为我国的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积累更多正确途径。
王浩宇[5](2021)在《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人们的设计观念从线性模式逐渐转向了非线性模式,设计师们不再用传统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方式去做设计,而是运用更加无规则、律动感强、流线型的设计方式表达作品,这种设计手法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在非线性中分形和混沌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景观设计界的一次冲击,这使人们走向了探索景观设计的新的道路,与此同时,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也愈加成熟,本次研究试图在城市景观绿道设计中引入非线性概念,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非线性一词的含义,并且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在实地考察了东湖绿道的前提下,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借用国内外传统景观设计中的案例应用进行分析以及中外景观绿道设计在非线性概念下运用的对比,从滨水绿道,休闲绿道,等多个角度探索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将非线性的设计概念引入绿道设计,用非线性的设计手法完善景观生态系统,保持其原有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绿道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探讨了非线性景观的来源背景概述,以及其思维构建的过程,阐述非线性景观在设计中的具体做法,对比非线性景观和线性景观两者之间的差别,最终将非线性的景观设计概念引入东湖绿道中去,对水系、选址、植被、周边环境等多个要素进行分析,为东湖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的设计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设计参考。
黄敬雯[6](2021)在《人地关系视角下昆明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研究 ——以滇池东岸乡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边缘乡村是人地关系历时性演变的空间产物。城市边缘是城市的生长边界,也是国内大多数边缘乡村的消亡边界。城市的无序扩张挤压了乡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加剧了乡村人地关系矛盾,造成了城市边缘乡村空心和空废的低迷现状。面对我国城市边缘乡村的失落和凋敝,亟须合理有效的乡村设计介入。本论文以人地关系视角研究昆明城市边缘乡村空间,通过描述一段时间内人类行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变化,挖掘昆明城市边缘乡村特征和空间问题。本论文采取了形态分析法以及分类对比的研究方法,依托乡村设计研究内容,基于昆明城市边缘乡村特殊性,以滇池东岸的城市边缘乡村为例,将案例地的乡村分为休闲观光型,中间态型和日常生活型。同时将乡村空间层面的构成要素以面、线、点的形态划分为肌理、街巷、建筑、节点空间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边缘乡村空间设计策略。本论文提出昆明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的研究需要人地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视角引导,以“城乡共生”、“量体裁衣”、“控制力度”、“限制情境”、“预留弹性”的城市边缘乡村设计原则,通过“二次分类”,“制定不同乡村类型目标”和“空间要素拆解”的乡村设计方法,提出紧邻昆明城市增长边界以内的城市边缘乡村空间设计策略。
罗玉娇[7](2021)在《吕振羽对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吕振羽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是他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他历史观的外化。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吕振羽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的历史观等作为理论渊源,结合当时的时代需要,集革命与学术为一体,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历史进行了考察研究。吕振羽对历史的考察历经了萌芽、初创、形成、发展、深化等阶段。他在历史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广泛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现象。吕振羽在文化史和民族史方面的研究体现他在考察历史的过程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一辩证原理的运用。他对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我国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奴隶制度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到近代时期,并对每一阶段的起始时间进行了界定。除此之外,他还对“苏联模式”和“经济危机”进行了讨论,这些都体现了吕振羽在历史研究中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原理的运用。吕振羽提出的“殷商奴隶说”,以及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的探讨和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都体现了他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来考察历史。吕振羽在他的着述中,也一直致力于研究人民的历史,并对群众与领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指出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吕振羽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所体现的史学思想以及史学方法论对我们当前历史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启示意义。面对当面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现状,史学工作者在史学研究中要努力克服史学研究碎片化的现象。对历史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要坚持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实践性,要致力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注重遵循考据与义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历史。作为史学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史学工作要讲究通变结合,通专结合,重视历史研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求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较大的发展。
秦国庆[8](2021)在《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性公共池塘资源之一,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具有抗旱排涝的基础功能,在抵御农业旱涝灾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村社区韧性和灾害应急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凡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公共资源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公共池塘资源“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属性使其管护及治理通常面临“囚徒困境”难题。同时,在农户分化趋势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资产专用性特征、不同类型农户主体的灌溉需求特征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农户群体在先前“同质化”时期基于地缘、业缘关系所建立的农田水利合作基础逐渐瓦解,实现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难度有增无减。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结合不同类型农户的生产需求差异,总结不同农户分化情形下的适应性制度变迁规律,是推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由对立关系转换为协调关系的关键所在,这有利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实现农田灌溉系统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将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概念引入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依据社会分化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事务治理等理论,对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和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进行概念界定,确定三类核心变量的维度特征与指标表征依据,构建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阐释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衔接逻辑。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河南、湖北2省10县237个村的两期面板数据与典型案例资料,使用双案例比较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FE-OLS、IV-FE-OLS)、一阶差分模型(FD-OLS、IV-FD-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等多种识别策略探究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治理绩效之间的传导机制;并结合研究结论指出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边界可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边界两类。其中,结构性边界指实体灌溉设施的物理边界,非结构性边界指灌溉系统中非实体要素的边界,包括经济边界、政治边界等。对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一类公共池塘资源而言,实体设施供给的缺失是一阶困境,制度等非实体要素供给的缺失是二阶困境。本文根据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从“供给”和“占用”两大维度测度其治理绩效,供给绩效实际上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占用绩效则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竞用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前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设施供给有效性,后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制度运行存续性。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在2013至2017年发生了明显的下滑,主要体现为设施维护成本负担的上升和输水排涝能力的下降。(2)农户分化是农户要素配置方式变迁的后果。因此,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的结构差异是农户分化的核心维度,本文称之为农户水平分化。除此之外,农户先天禀赋差异也是加剧农户分化的重要因素。即使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相同,先天禀赋的差异也会引致农户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为相同要素配置方式下的产出差异化,集中表现为农户收入的垂直分层,故农户收入差异是农户分化的另一重要维度。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户水平分化指数和垂直分化指数从2013至2017年呈现上升趋势。(3)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实际就是约束村庄灌溉集体行动的博弈规则,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运行制度变迁实际就是边界、位置、选择、信息、范围、聚合和偿付7类博弈规则的状态演变,这一演变过程符合制度变迁的广义特征,且至少部分由集体内生推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2013年至2017年,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发生了多样化的变迁,既存在正式规则、非正式规范向无规范无规则状态退化演变的情形,也存在由无规范无规则、非正式规范状态向正式规则进化演变的情形,还有相当部分村庄未发生相应的规则变迁。(4)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及其总体治理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产权配置形式、农业生产依赖度、村庄关系和睦程度、是否被派驻“第一书记”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U”型或倒“U”型关系。(4)农户分化降低了当事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剧了治理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感知,进而负向影响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与总体治理绩效。(5)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农业生产依赖度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边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虽然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没有直接的显着影响,但可以和?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sco1(哪些土地可以被灌溉的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产生交互作用,联合正向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4)“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水平→治理绩效”以及“制度变迁→要素配置效率→治理绩效”的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6)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农户水平分化能够推动?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的规定)、?info2(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功能性指标公示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的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而?allo3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可以认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治理绩效”的中介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综合而言,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具有消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农户分化又会驱动部分运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进而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2)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3)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4)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5)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6)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张万松[9](2021)在《步行离到公共交通站点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行是公共交通离到站的主要接驳方式,比例占70%以上。相关研究表明,提高步行离到站路径的便捷性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离到站流量为估算路径步行流量提供基础数据,是判断步行路径是否优化及评估优化成效的重要前提。从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公交站点客流量预测方法和客流量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看,既有研究存在局限性。目前,缺乏简易有效的步行离到公共交通站点客流量预测方法。有必要在现状调查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分析离到站客流量影响因素,并以重力模型为主体构建公共交通离到站客流量预测模型。以大连市学苑广场-数码广场区域39个公共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建立缓冲模型,得到离到站流量和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用地面积等基础数据。基于此,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确定步行离到站客流量主要影响因子,并回归分析各影响因子与离到站客流量的相关性。为得到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规律,通过理论推导解析其分布肌理,提出在距离规模效用和距离衰减效用的综合影响下,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状态。利用高德地图开放平台,获取大连理工大学片区至西安路片区29920条步行离到站距离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验证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规律并得到距离分布函数和距离衰减函数。在考虑距离衰减的基础上,通过影响因子整合与数据转换,分别求取客流发生量P和客流吸引量A的计算公式。然后回归分析各站点PA乘积与离到站流量的相关性,得到函数关系式。应用此公式预测大连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6个公交站点离到站流量,预测值与调查值的对比分析表明,得到的离到站客流量预测方法与预测函数是合理的、准确的。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居住小区出入口改变、新建设居住小区等情况,应用此预测方法,预测站点离到站流量变化,并从详细规划控制、站点改造和步行离到站路径优化三个方面提出改造措施。与传统构建交通小区的预测方法相比,本文得到的预测方法,简化了基础数据调查的难度,并且可以预测城市单个站点和城市新区站点的离到站流量,应用性较强。在城市详细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中,可以应用此方法估算站点离到站流量,为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和公交站点布局提供依据。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步行离到站路径优化、公交站点改造和公交运营调度提供数据基础。
马歆如[10](2021)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湿地研究的逐步深入,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应用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作为一种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独特公园类型,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区域生态保护、科普知识教育、休闲观光游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之中,以期在营造优质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的同时,考虑其后续的持久发展。论文首先通过对与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进行研究,其次分析包括沙家浜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以及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这些优秀的实际案例,阐述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能功分区等,并提炼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在设计时将协调周边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效果、协同产业发展纳入考虑。最后以常熟南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所在地理区位环境气候特征、水资源、交通状况、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而分析场地区域的水文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并对场地景观资源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场地现存的湿地滩涂岛屿减少、植物种类与景观层次单一、游览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以可持续发展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化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概念。
二、驳“反作用决定”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驳“反作用决定”论(论文提纲范文)
(1)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位变化扰动对湿地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2.2 湿地群落结构与水流相互作用的生态水力学机制研究 |
1.2.3 湿地植被群落修复与保护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试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
1.4.1 试验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黄金峡水利枢纽 |
2.2 径流 |
2.3 洪水 |
2.4 土壤概况 |
2.5 植被概况 |
2.5.1 植物区系 |
2.5.2 植被类型 |
2.6 朱鹮自然保护区概况 |
2.7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洋县段水动力及水质模拟 |
3.1 模型选择 |
3.2 基础模型的构建方法 |
3.2.1 水动力模型模拟方法 |
3.2.2 水质模型的模拟方法 |
3.3 模型工况及计算区域选择 |
3.4 网格划分 |
3.5 模型率定及验证 |
3.5.1 水动力模型率定及验证 |
3.5.2 水质模型率定及验证 |
3.6 研究区水动力模拟 |
3.6.1 水位、淹没情况变化特征 |
3.6.2 流速变化特征 |
3.7 研究区水质模拟 |
3.7.1 COD变化特征 |
3.7.2 TN变化特征 |
3.7.3 TP变化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工试验和Meta分析探究挺水植物和水流关系 |
4.1 基于水工试验探究挺水植物群落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
4.1.1 生态水力学机制方程确立及理论分析 |
4.1.2 室内试验设置 |
4.1.3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
4.1.4 研究区实地测量结果分析 |
4.2 基于Meta分析探究最佳净水植物组合 |
4.2.1 研究方法:META分析 |
4.2.2 数据收集 |
4.2.3 挺水植物对不同水质处理效果 |
4.2.4 不同入流浓度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
4.2.5 结果与说明 |
4.3 本章小结 |
5 构建植被群落修复设计方案 |
5.1 黄金峡现有植被群落存在的问题 |
5.2 植被配置原则 |
5.3 陆生植物群落种类选择 |
5.4 相关驳岸设计 |
5.5 植被群落空间配置 |
5.6 植被群落生态修复设计 |
5.7 植被群落管理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广府古城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府古城 |
1.3.2 风貌与城市风貌 |
1.3.3 保护 |
1.3.4 活化利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广府古城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广府古城概况与历史风貌要素 |
2.1 广府古城概况 |
2.1.1 古城区位与交通 |
2.1.2 古城地理环境 |
2.1.3 古城自然气候 |
2.1.4 古城历史沿革 |
2.2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要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湿地景观 |
2.2.3 河流景观 |
2.2.4 田园景观 |
2.3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要素 |
2.3.1 空间格局 |
2.3.2 建筑 |
2.3.3 构筑物 |
2.3.4 景观 |
2.4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要素 |
2.4.1 太极文化 |
2.4.2 文化信仰 |
2.4.3 民俗节庆与艺术 |
2.4.4 名人传说典故 |
2.4.5 地方特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府古城历史风貌特征及要素关系分析 |
3.1 广府古城历史自然环境风貌特征 |
3.1.1 旱地水城 |
3.1.2 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 |
3.2 广府古城历史人工环境风貌特征 |
3.2.1 双水环城的方形防御性城池 |
3.2.2 府县合一功能综合的明清古城 |
3.2.3 街巷布局疏密有致主次有序 |
3.2.4 讲究风水的空间布局 |
3.2.5 中轴明确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 |
3.2.6 商住混合装饰精美的商业建筑 |
3.2.7 布局灵活“两甩袖”合院民居建筑 |
3.2.8 对街设置类型数量众多的地方信仰建筑 |
3.2.9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
3.3 广府古城历史人文风貌特征 |
3.3.1 阴阳相生的太极文化 |
3.3.2 浓郁的商业文化 |
3.3.3 儒家文化下的礼制秩序 |
3.3.4 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与民间艺术 |
3.3.5 忧国忧民的士人文化 |
3.4 广府古城总体风貌特征 |
3.5 广府古城风貌要素之间的关系 |
3.5.1 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 |
3.5.2 人工环境要素与历史人文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自然环境风貌现状 |
4.1.1 地形地貌现状 |
4.1.2 湿地现状 |
4.1.3 河流现状 |
4.1.4 周边用地现状 |
4.2 人工环境风貌现状 |
4.2.1 空间格局现状 |
4.2.2 建筑风貌现状 |
4.2.3 构筑物与景观现状 |
4.3 历史人文要素现状 |
4.3.1 太极文化现状 |
4.3.2 文化信仰现状 |
4.3.3 民俗节庆与艺术现状 |
4.3.4 地方特产现状 |
4.4 广府古城风貌现状问题归纳总结 |
4.4.1 自然环境的破坏 |
4.4.2 空间格局的破坏 |
4.4.3 建筑的损坏 |
4.4.4 历史人文的缺失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 |
5.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原则 |
5.1.1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原则 |
5.1.2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原则 |
5.2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与保护目标 |
5.2.1 广府古城风貌定位 |
5.2.2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 |
5.3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与活化利用结构框架 |
5.3.1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分区 |
5.3.2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廊道 |
5.3.3 基于古城空间结构稳定性下的风貌节点 |
5.4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具体措施 |
5.4.1 建筑高度和屋顶控制 |
5.4.2 建筑材料控制 |
5.4.3 建筑色彩控制 |
5.4.4 宣传及标识系统 |
5.4.5 公共服务设施 |
5.5 广府古城风貌保护方法 |
5.5.1 分类保护 |
5.5.2 分级保护 |
5.6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模式 |
5.6.1 空间格局稳定性下的活化利用 |
5.6.2 历史建筑原功能延续模式 |
5.6.3 商住混合模式 |
5.6.4 博物馆纪念馆模式 |
5.6.5 遗址公园模式 |
5.6.6 文化性活动场所 |
5.7 广府古城风貌活化利用运作方式与保障措施 |
5.7.1 运作方式 |
5.7.2 建立健全法规 |
5.7.3 加大媒体宣传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3)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1.4.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感知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
2.1.2 湿地公园类型 |
2.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2 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 |
2.2.1 感知与认知 |
2.2.2 生态美学 |
2.2.3 生态—审美感知 |
2.3 扎根理论 |
2.3.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流派 |
2.3.2 扎根理论的特征 |
2.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
2.4 使用后评价 |
2.4.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类型 |
2.4.2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
2.4.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 |
2.4.4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
2.5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3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
3.1 同类型对象研究 |
3.1.1 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3.1.2 本研究的界定 |
3.2 研究对象选择 |
3.2.1 选择依据 |
3.2.2 选择结果 |
3.3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3.1 场地概况 |
3.3.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3.3 水体设计 |
3.3.4 植物设计 |
3.3.5 地形设计 |
3.3.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
3.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
3.4.1 场地概况 |
3.4.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3.4.3 水体设计 |
3.4.4 植物设计 |
3.4.5 地形设计 |
3.4.6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构建 |
4.1 公众感知标准 |
4.1.1 调研方法及步骤 |
4.1.2 资料收集 |
4.1.3 访谈过程 |
4.1.4 受访者类型划分 |
4.1.5 数据分析 |
4.1.6 标准构建 |
4.2 专家认知标准 |
4.2.1 研究步骤 |
4.2.2 文献分析 |
4.2.3 专家访谈 |
4.2.4 标准构建 |
4.3 设计评价标准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文献收集 |
4.3.3 标准构建 |
4.4 三类不同标准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 |
5.1 典型节点空间选取 |
5.1.1 选取原则、方法及步骤 |
5.1.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3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
5.1.4 确定设计影响因子 |
5.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结构 |
5.2.3 问卷收集 |
5.3 数据分析 |
5.3.1 分析方法 |
5.3.2 基础数据分析 |
5.3.3 坑塘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4 生态安全岛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3.5 溪涧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 |
6.1 优化节点空间选取 |
6.2 坑塘湿地优化 |
6.2.1 场景2 优化策略 |
6.2.2 场景4 优化策略 |
6.3 生态安全岛优化 |
6.3.1 场景10 优化策略 |
6.3.2 .场景17 优化策略 |
6.4 溪涧湿地优化 |
6.4.1 场景20 优化策略 |
6.4.2 场景26 优化策略 |
6.4.3 场景28 优化策略 |
6.5 优化结果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调查问卷 |
附录—Ⅴ 生态安全岛数据分析表格 |
附录—Ⅵ 溪涧湿地数据分析表格 |
致谢 |
(4)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结构和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研究 |
2.1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概念 |
2.1.1 山地的定义 |
2.1.2 旅游度假区的定义 |
2.1.3 旅游度假区的分类 |
2.1.4 我国山地旅游度假区相关理念 |
2.2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资源 |
2.2.1 人文资源 |
2.2.2 自然资源 |
2.2.3 市场资源 |
2.3 山地旅游度假区的特性 |
2.3.1 地域特性 |
2.3.2 空间特性 |
2.3.3 自然特性 |
2.3.4 经济特性 |
2.3.5 风俗特性 |
2.4 山地景观的构成 |
2.4.1 山地自然景观 |
2.4.2 山地人工景观 |
2.4.3 山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
2.5 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理念 |
2.5.1 地域差异的设计理念 |
2.5.2 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2.5.3 空间塑造的设计理念 |
2.5.4 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 |
2.6 本章小结 |
3 山地旅游度假区案例研究及景观设计分析 |
3.1 国内外山地旅游度假区案例研究及分析 |
3.1.1 深圳东部华侨城 |
3.1.2 埃尼山地旅游度假区 |
3.1.3 舒城万佛湖凤凰山度假村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环境保护问题 |
3.2.2 特性保持问题 |
3.2.3 市场收益问题 |
3.2.4 适度开发问题 |
3.3 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与方法 |
3.3.1 设计原则 |
3.3.2 设计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省安吉县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 |
4.1 安吉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策略 |
4.1.1 宏观规划研究 |
4.1.2 旅游现状分析 |
4.1.3 原生景观保护 |
4.1.4 空间构成提升 |
4.2 安吉县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要点 |
4.2.1 因地制宜 |
4.2.2 空间营造 |
4.2.3 可持续性 |
4.2.4 业态合理 |
4.3 安吉县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要素 |
4.3.1 场地设计 |
4.3.2 绿化设计 |
4.3.3 水体设计 |
4.3.5 建筑设计 |
4.4 安吉Club Med度假区景观设计实践 |
4.4.1 项目概述 |
4.4.2 设计思路 |
4.4.3 基址分析 |
4.4.4 总体设计 |
4.4.5 详细设计 |
4.4.6 实践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选题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2. 非线性景观设计理论背景概述 |
2.1 非线性概念论述 |
2.1.1 “非线性概念产生以及背景” |
2.1.2 “非线性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 线性与非线性的概述与区分 |
2.2.1 线性景观 |
2.2.2 非线性景观 |
2.3 国内外非线性景观研究现状分析 |
2.3.1 国外非线性研究概况 |
2.3.2 国内非线性研究概况 |
2.4 非线性景观设计的思维构建 |
2.4.1 整体协调性的思维模式 |
2.4.2 “自下而上”的设计思维模式 |
2.4.3 关联性的思维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绿道景观相关理论设计研究 |
3.1 绿道相关基础概论 |
3.1.1 绿道的定义 |
3.1.2 绿道的分类 |
3.2. 国内外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绿道研究概况 |
3.2.2 国内绿道研究概况 |
3.3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1 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
3.3.2 维护生态的原则 |
3.3.3 地域化的原则 |
3.3.4 人性化至上的原则 |
3.4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主要决策 |
3.4.1 建立绿色景观廊道 |
3.4.2 景观节点的分类设计 |
3.4.3 交通和功能区设计 |
(1) 交通系统 |
(2) 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设计 |
3.5 城市绿道在非线性景观概念下的设计作用 |
3.5.1 丰富景观系统的多样性 |
3.5.2 增加生态景观的连续程度 |
3.5.3 增强生态景观安全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景观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的设计方式和空间特性 |
4.1 城市景观绿道在非线性设计中的空间特性 |
4.1.1 高延续性 |
4.1.2 动态特性 |
4.1.3 地域特性 |
4.2 城市景观绿道设计之非线性设计方法 |
4.2.1 空间折叠 |
4.2.2 分形 |
4.2.3 形体的扭曲 |
4.2.4 场地的模拟 |
4.3 非线性的设计方法与空间特性相结合 |
4.3.1 空间功能的变化 |
4.3.2 分形法则的引入 |
4.4 本章小结 |
5. 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项目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选址基地现状 |
5.2 非线性景观设计在东湖绿道整体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5.2.1 东湖绿道湖中道通过非线性概念设计的目标 |
5.2.2 东湖绿道湖中道景观流线化设计 |
5.2.3 东湖绿道湖中道景观结构与主题形式 |
5.3 非线性景观设计在东湖绿道专项设计中的应用 |
5.3.1 湖中道景观节点建筑和小品设计 |
5.3.2 景观长廊设计 |
5.3.3 生态驳岸的设计 |
5.3.4 植物搭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6)人地关系视角下昆明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研究 ——以滇池东岸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缘起乡村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由农至乡 |
1.1.2 逢机遘会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和维度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人地关系 |
1.3.2 城市边缘乡村 |
1.3.3 乡村设计 |
1.4 研究方法 |
1.4.1 形态分析法 |
1.4.2 分类比较法 |
1.4.3 观察访谈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径 |
第二章 城市边缘乡村研究 |
2.1 城市边缘乡村辨析 |
2.1.1 城市与城市边缘乡村 |
2.1.2 其他乡村与城市边缘乡村 |
2.2 城市边缘乡村特殊性 |
2.2.1 城乡关系 |
2.2.2 人地关系 |
2.3 昆明城市边缘乡村特征 |
2.3.1 空心化 |
2.3.2 季节性 |
2.3.3 多功能性 |
2.4 昆明城市边缘乡村空间问题 |
2.4.1 空间二元化 |
2.4.2 空间碎片化 |
2.4.3 空间同质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滇池东岸的城市边缘乡村研究 |
3.1 滇池东岸乡村概述 |
3.1.1 总体情况 |
3.1.2 空间情况 |
3.1.3 村落异化 |
3.2 分类原则和标准 |
3.2.1 分类原则 |
3.2.2 分类标准 |
3.3 分类结果 |
3.3.1 休闲观光型 |
3.3.2 日常生活型 |
3.3.3 中间态型 |
3.4 滇池东岸的不同类型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目标 |
3.4.1 休闲观光型:提升特色空间内涵 |
3.4.2 日常生活型:激活日常生活空间 |
3.4.3 中间态型:挖掘乡村潜力空间 |
3.5 小结 |
第四章 滇池东岸的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策略 |
4.1 肌理 |
4.1.1 肌理概述 |
4.1.2 形态分析 |
4.1.3 传统·异化提炼 |
4.1.4 肌理修整策略 |
4.2 街巷 |
4.2.1 街巷概述 |
4.2.2 形态分析 |
4.2.3 街巷类型 |
4.2.4 街巷修整策略 |
4.3 建筑 |
4.3.1 建筑概述 |
4.3.2 建筑分类 |
4.3.3 元素提炼 |
4.3.4 建筑修整策略 |
4.4 节点 |
4.4.1 节点概述 |
4.4.2 节点分类 |
4.4.3 节点修整策略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城乡“结婚” |
5.1 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研究视角 |
5.2 城市边缘乡村设计原则 |
5.2.1 城乡共生 |
5.2.2 量体裁衣 |
5.2.3 控制力度 |
5.2.4 限制情境 |
5.2.5 预留弹性 |
5.3 城市边缘乡村设计方法 |
5.3.1 二次分类 |
5.3.2 不同类型的设计目标制定 |
5.3.3 空间要素拆解 |
5.4 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策略 |
5.4.1 优化肌理局部空间 |
5.4.2 提升街巷空间环境 |
5.4.3 延续建筑多样性 |
5.4.4 激活节点空间活力 |
5.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访谈记录 |
(7)吕振羽对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唯物史观概念界定及内涵分析 |
一、唯物史观的概念界定 |
二、唯物史观的内涵分析 |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辩证发展规律 |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辩证发展规律 |
(四)群众史观 |
第三章 吕振羽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缘起和演进 |
一、吕振羽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 |
(二)毛泽东的历史观 |
二、吕振羽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演进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初创阶段 |
(三)形成阶段 |
(四)发展阶段 |
(五)深化阶段 |
第四章 吕振羽对唯物史观运用的具体展现 |
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考察历史 |
(一)文化的发展理论体现社会存在的决定性 |
(二)民族史观体现社会存在的决定性 |
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考察历史 |
(一)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体现生产力的决定性 |
(二)对“苏联模式”和“经济危机”的讨论体现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
三、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考察历史 |
(一)首次提出殷商为奴隶社会体现经济基础的决定性 |
(二)考察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体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
(三)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考察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
四、运用群众史观考察历史 |
(一)致力于研究人民的历史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对领袖的认识体现个人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
第五章 吕振羽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当代启示 |
一、史学研究要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二、史学研究要注重考据与义理相结合 |
三、史学研究要讲究通与专相结合 |
四、史学研究要重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必要性 |
1.1.2 农户分化为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
1.1.3 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 |
1.1.4 理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探索适应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概念演进 |
1.3.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机制研究 |
1.3.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研究 |
1.3.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5 农户分化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
1.3.6 制度变迁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
1.3.7 农户分化驱动制度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8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农户分化 |
2.1.2 制度及制度变迁 |
2.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
2.2.2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
2.2.3 公共物品博弈模型 |
2.2.4 社会分层理论 |
2.2.5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2.2.6 社会动力学理论 |
2.2.7 集体行动理论 |
第三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逻辑分析 |
3.1 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 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1 变异:观念变革—偏好改变与共同知识裂变—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2.2 选择:规则制定博弈—价值整合与行为协调—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2.3 遗传:规则稳态化—跨期承诺—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
3.3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联合影响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4.1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历史沿革 |
4.1.1 农户分化的历史演变 |
4.1.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规则的历史沿革 |
4.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宏观特征及其治理历史脉络 |
4.2 农户分化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2.1 农户分化的测度 |
4.2.2 农户分化的现状分析 |
4.3 制度变迁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3.1 制度变迁的测度 |
4.3.2 制度变迁的现状分析 |
4.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
4.4.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 |
4.4.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现状分析 |
4.5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面临的挑战 |
4.5.1 农户分化背景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难度有增无减 |
4.5.2 通过制度变迁实现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协同相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5.1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5.1.1 方法选择 |
5.1.2 案例选择 |
5.1.3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5.1.4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5.2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假说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4 内生性检验 |
5.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
5.2.6 异质性分析 |
5.2.7 拓展性讨论: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
5.2.8 作用渠道分析 |
5.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6.1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6.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
6.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6.1.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
6.2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假说 |
6.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2.4 内生性检验 |
6.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
6.2.6 异质性分析 |
6.2.7 拓展性讨论:不同规则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6.2.8 作用渠道分析 |
6.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
7.1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
7.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
7.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
7.1.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
7.2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计量检验 |
7.2.1 研究假说 |
7.2.2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关系检验 |
7.2.3 制度变迁的中介作用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 |
8.2.2 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 |
8.2.3 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 |
8.2.4 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 |
8.2.5 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 |
8.2.6 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步行离到公共交通站点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
1.1.2 “最后一公里”制约公共交通发展 |
1.1.3 站点流量预测方法存在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构建 |
2.1 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研究现状 |
2.1.2 国内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研究现状 |
2.1.3 总结与思考 |
2.2 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2.2.3 总结与思考 |
2.3 公交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公交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公交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3.3 总结与思考 |
2.4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基础理论构建 |
2.4.1 相关概念界定 |
2.4.2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的必要性 |
2.4.3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理论基础 |
2.4.4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基本思路 |
2.5 小结 |
3 基础数据调查与缓冲模型构建 |
3.1 基础数据调查 |
3.1.1 调研区域的选取原则 |
3.1.2 调查区域选取 |
3.1.3 调研时间 |
3.1.4 调查内容 |
3.1.5 调查方法 |
3.2 GIS缓冲模型构建 |
3.2.1 缓冲区域的确定 |
3.2.2 公交站点缓冲模型构建 |
3.2.3 公交线网缓冲模型构建 |
3.3 基础数据统计 |
3.3.1 离到站流量数据 |
3.3.2 公交站点数据 |
3.3.3 公交线网数据统计 |
3.3.4 用地信息数据统计 |
3.4 小结 |
4 公共交通离到站客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 出行主体因素 |
4.1.1 出行主体个人因素 |
4.1.2 出行主体心理因素 |
4.1.3 小结 |
4.2 公交站点因素 |
4.2.1 站点功能 |
4.2.2 站点线路条数 |
4.2.3 站点单位小时发车量 |
4.2.4 小结 |
4.3 公交线路因素 |
4.3.1 基于试算法的参数确定 |
4.3.2 线路有效长度 |
4.3.3 沿线有效用地面积 |
4.3.4 小结 |
4.4 城市用地因素 |
4.4.1 用地性质 |
4.4.2 开发强度 |
4.4.3 小结 |
4.5 其它影响因素 |
4.5.1 城市因素 |
4.5.2 经济因素 |
4.5.3 小结 |
4.6 函数关系构建 |
4.6.1 回归分析方法 |
4.6.2 线性回归 |
4.7 小结 |
5 步行离到站客流量预测方法构建与验证 |
5.1 步行离到站距离衰减函数f(L) |
5.1.1 步行离到站距离分布机理 |
5.1.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1.3 出行距离分布曲线拟合 |
5.2 客流量预测方法构建 |
5.2.1 衰减参数确定 |
5.2.2 影响因子整合 |
5.2.3 数据的转换 |
5.2.4 交通发生量(P) |
5.2.5 交通吸引量(A) |
5.3 离到站流量与PA乘积函数关系 |
5.3.1 回归分析 |
5.3.2 函数的合理性分析与优化 |
5.4 步行离到站流量预测方法验证 |
5.4.1 站点的选取及现状调研 |
5.4.2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 |
5.4.3 预测数据与调查数据的比较 |
5.5 小结 |
6 离到站客流量预测方法应用 |
6.1 居住小口出入口改变 |
6.1.1 站点周边现状概况 |
6.1.2 缓冲模型建立与数据提取 |
6.1.3 离到站流量预测及改造措施 |
6.2 新开发用地 |
6.2.1 站点周边现状概况 |
6.2.2 缓冲模型建立与数据的提取 |
6.2.3 离到站流量预测与改造措施 |
6.3 预测方法应用注意事项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基础数据汇总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
1.1.2 国家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 |
2.1.3 城市湿地公园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生态恢复理论 |
2.2.4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5 城市规划学理论 |
2.2.6 社会学理论 |
2.2.7 游憩规划理论 |
3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案例研究 |
3.1 常熟沙家浜湿地公园 |
3.1.1 案例概况 |
3.1.2 特色之处 |
3.1.3 可借鉴之处 |
3.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3.2.1 案例概况 |
3.2.2 特色之处 |
3.2.3 可借鉴之处 |
3.3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公园 |
3.3.1 案例概况 |
3.3.2 特色之处 |
3.3.3 可借鉴之处 |
3.4 案例总结 |
4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4.1 设计目标 |
4.2 基本原则 |
4.2.1 系统保护原则 |
4.2.2 合理利用原则 |
4.2.3 协调建设原则 |
4.3 功能分区 |
4.3.1 概述 |
4.3.2 分区结构 |
4.4 专项规划设计 |
4.4.1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4.4.2 水环境规划设计 |
4.4.3 生物栖息地规划设计 |
4.4.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宏观可持续发展理念 |
5.1.1 生态可持续发展 |
5.1.2 社会可持续发展 |
5.1.3 经济可持续发展 |
5.2 具体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协调周边环境策略 |
5.2.2 维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
5.2.3 提升景观效果策略 |
5.2.4 产业发展与湿地保护结合策略 |
6 常熟南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6.1 区位分析 |
6.1.1 地理区位分析 |
6.1.2 自然条件分析 |
6.2 场地分析 |
6.2.1 研究范围 |
6.2.2 上位分析 |
6.2.3 历史文化分析 |
6.2.4 场地现状分析 |
6.2.5 场地优劣势分析 |
6.3 景观规划设计 |
6.3.1 规划设计理念与定位 |
6.3.2 规划设计策略与构思 |
6.3.3 专项规划设计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驳“反作用决定”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金峡湿地植被群落修复研究[D]. 谢玉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广府古城风貌特征及保护活化利用研究[D]. 赵宏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D]. 聂移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山地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D]. 韩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D]. 王浩宇.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6]人地关系视角下昆明城市边缘乡村设计研究 ——以滇池东岸乡村为例[D]. 黄敬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吕振羽对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D]. 罗玉娇.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8]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D]. 秦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9]步行离到公共交通站点客流量预测方法研究[D]. 张万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常熟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D]. 马歆如. 北京农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