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

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

一、关于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加倩[1](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蒋暑雨[2](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杨蕾[3](2020)在《不同时期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特点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背景:2013年5月1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为保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2016年司法部颁布了修订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强化了司法鉴定管理与司法鉴定使用衔接机制,规范了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实施、意见书出具及出庭质证的程序。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不仅代替了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也推动人体伤残鉴定与赔偿法律适用的统一。自2011年至今司法部先后颁布实施了精神障碍者司法鉴定精神检查规范、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等多项技术规范,使法医精神病鉴定也有了国家标准,为法医精神病鉴定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等提供了质量保证。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实施及鉴定指南的应用,在法医精神病鉴定实践中,委托鉴定行为能力的种类、法定行为能力的评定、伤残等级评定、医学诊断等方面将带来一定变化。因此将《精神卫生法》及相关指南实施前后的鉴定案件进行对比,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事项、案件特点及鉴定意见的变化规律,对下一步更加规范和提高法医精神病鉴定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的:对照分析相关法规、指南实施前后1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现况及鉴定特点,寻求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旨在探讨相关法规和评定指南的实施对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法医精神病鉴定事项的变化规律,提高鉴定准确性和鉴定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009年1月1日-12月30日和2019年1月1日-12月30日期间,山东安康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完成的鉴定案例共1507例为研究对象,将2009年1月1日—12月30日鉴定案例设置为2009年组(395例),2019年1月1日—12月30日鉴定案例设置为2019年组(1112例)。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内容包括被鉴定人一般人口学特征、案件类型、鉴定案由、鉴定诊断、法律能力的判定等)进行资料收集,对两组案例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对比,综合分析两组鉴定案例的现状及特点。全部资料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符合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中位数(下四分位、上四分位)[M(QL,QU)]表示,分类变量以率(%)、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将差异具有显着性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为双侧检验,显着性水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9年鉴定组和2019年鉴定组一般人口学特征:两组在年龄、婚姻、出生地、居住地、职业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2.临床特征:2.1两组在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方面差异显着。2019年鉴定组患者在酒精的使用上明显多于2009年鉴定组,而吸毒患者少于2009年组(10.60vs8.40,3.00vs0.70,χ2=13.288,P=0.01)。2.2两组在家族史方面差异显着。与2009年鉴定组相比,被鉴定人的精神病家族史发生率少于2019年鉴定组(12.30vs19.10,χ2=59.029,P=0.000)。3.两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分布特征:3.1两组在案件性质方面,案件类型:2019年民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例)占比较2009年组明显増多(29.70vs5.10,χ2=67.132,P=0.000),而刑事案件的占比明显减少(25.30vs8.80,χ2=67.132,P=0.000)。3.2鉴定诊断:2019年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案件占比较2009年明显増多(5.80vs31.50),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无精神病的案件占比较2009年明显减少(31.10vs16.50,17.50vs12.90,11.90vs10.30,χ2=186.937,P=0.000)。3.3委托方:2019年法院方提起鉴定的比例较2009年明显增多(41.20vs12.20),公安和监狱申请鉴定比例较2009年减少(70.60vs57.80,15.70vs0.50,χ2=230.297,P=0.000)。3.4委托事项:2019年性自卫能力案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和精神伤残评定案比例较2009年增多,其中以精神伤残评定案件的增加更明显(9.60vs10.40,3.50vs9.50,5.60vs30.50),刑事案件和服刑能力案件比例较2009年组有减少(55.70vs45.00,17.00vs0.40,χ2=322.266,P=0.000)。3.5委托属地及委托方归属地:济宁市外的委托方比例较2009年组增加(82.50vs72.70,χ2=17.447,P=0.000)。4.两组刑事案件特征:4.1鉴定诊断:两组位居前列的医学诊断均是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无精神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35.50vs25.20,21.80vs26.20,8.60vs10.00,15.90vs20.40,χ2=21.330,P=0.031)。4.2刑事责任能力评定:被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的案例比例较2009年组明显増多,而被评定为限定、无责任能力的案例比例较2009年组明显减少(33.20vs68.00,33.60vs19.00,33.20vs13.00,χ2=78.699,P=0.000)。5.两组民事案件特征:5.1两组民事案件构成:两组在民事案件构成上差异有显着性,离婚和合同案件比例较2009年组明显减少(30.80vs4.80,15.40vs5.70,χ2=11.575,P=0.006)。5.2两组民事能力判定:两组在民事行为能力判定上无显着差异(P>0.05)。6.两组精神伤残案件特征:伤残等级评定:2019年组较2009年组伤残等级评定更高,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性[6.50(5.00,8.00)vs9.00(8.00,10.00)](P=0.000)。7.两组性自卫能力鉴定案件特征:两组在无性自卫能力的法律判定的占比均在80%以上,在鉴定诊断上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及相关指南实施后:1.民事案件、精神伤残评定案件、性自卫能力评定案件比例有明显増多,而刑事案件比例有明显减少;2.法院方提出申请鉴定比例增加,说明对案件的审查及评定更为严格;3.济宁市外的鉴定案件增加,说明鉴定机构被广泛认可,鉴定准确性的提高;4.刑事案件构成中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比例增加。

许亚军,戴晓英,苏莉,朱旭阳,洪亮[4](2019)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部位、时间与人格改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部位数量、积液时间与人格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43例单纯性TSE被鉴定人进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积液部位数量、积液脑区以及积液时间分组,并进行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测量,分析被鉴定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积液部位、积液脑区、积液时间对TSE人格改变的影响。结果:①TSE人格改变在性别及年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②TSE人格改变在积液部位数量、积液脑区及积液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SE人格改变与积液部位数量、积液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SE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人格改变,该人格改变主要与积液部位数量、积液时间相关,积液时间<30 d的TSE人格改变不明显。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5](2018)在《实用临床电生理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使读者系统学习有关电生理学知识。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由刘青蕊、黄宝晨和孙吉林三位教授主编的,由10个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有关专家教授参与编着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的全部内容,供读者们学习参考。

王丽萍,曾俊芬,宋金春[6](2017)在《2014—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154份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用药方案、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54例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是大于40岁的中老年患者;病因复杂,多集中在脑血管疾病、脑萎缩、脑白质病3大原因;精神病表现综合征主要为精神病性症状,脑器质性精神病治疗方案多采用精神药物联用的方案,且奥氮平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治疗药物。结论从药物流行病学角度考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药物利用模式,对临床制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7](2016)在《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发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公告》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规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现公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统一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2016年4月18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撒兰梅,唐安平,杨萍[8](2016)在《司法精神医学中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及有关因素。方法:收集颅脑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资料,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Ⅲ和神经外科GCS评分把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鉴定案例分为重型(A组);中型(B组)及轻型(C组)颅脑损伤,对精神障碍诊断、人格改变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以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最多见。重度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以智能损害综合症为多。三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不同严重程度的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有不同的临床学特征。对此,我们应予以重视,提高司法鉴定采信度。

肖培君,曹睿[9](2015)在《关于重度颅脑损伤的见解及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探讨新标准下颅脑损伤的条文释义,通过分析损伤形成的机制、损伤形态的特点,损伤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损伤的原因、损伤的时间和损伤的程度。依据临床的材料进行颅脑损伤程度的评定,从而做出伤情程度的鉴定。

陈军,范秀花,马长锁[10](2014)在《精神损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精神损伤是指个体遭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等因素作用后,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紊乱或缺损。狭义的精神损伤鉴定,即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是相对于躯体损伤而言,应同属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范畴。本文试从精神损伤的广义层面上,将精神损伤程度及损伤后的精神伤残程度、精神障碍因果关系等相关鉴定案件统称之为精神损伤类案件,以探讨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1精神损伤类案件鉴定的主体资格

二、关于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3)不同时期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特点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制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部位、时间与人格改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分组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人格改变程度
    2.2 TSE人格改变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的差异
    2.3 TSE人格改变在积液部位数量、损伤脑区、积液时间的差异
    2.4 TSE人格改变与年龄、文化程度、积液部位数量、积液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5)实用临床电生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脑电图学
    第一节脑电图
        一、癫痫的诊断要点
        (一) 棘波
        (二) 尖波
        (三) 棘慢波或尖慢波综合
        (四) 高度失律
        (五) 发作性节律波 (包括阵发性或暴发性节律波)
        (六) 各型癫痫的EEG表现
        1. 癫痫大发作
        2. 癫痫小发作
        3. 局限性癫痫
        4. 精神运动性癫痫
        5. 植物神经发作
        6. 反射性癫痫
        7. 发热性惊厥
        8. 小儿良性局灶癫痫
        9. 枕叶阵发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七) 癫痫的脑电图与癔病、晕厥等的鉴别诊断要点
        1. 癔病
        2. 晕厥
        3. 其他
        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一) 脑肿瘤的脑电图
        1. 大脑半球肿瘤的脑电图
        (1) 生理波的改变
        (2) 异常波的出现
        2. 大脑半球不同部位肿瘤的脑电图
        3. 大脑深部及幕下肿瘤的脑电图
        4. 桥小脑角肿瘤的脑电图
        5. 脑干脑瘤的脑电图
        6. 脑电图改变与肿瘤性质的关系
        (二) 脑脓肿脑电图
        (三) 颅内血肿脑电图
        (四) 脑寄生虫病脑电图
        三、良性颅内压增高脑电图
        四、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
        (一) 脑出血的脑电图
        (二) 脑梗死的脑电图
        (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电图
        (四) 高血压病的脑电图
        (五) 脑动脉硬化的脑电图
        五、偏头痛的脑电图
        六、颅内炎症和脑病的脑电图
        (一) 颅内炎症的脑电图
        1. 脑膜炎的脑电图
        2. 脑炎的脑电图
        3. 特殊脑炎
        (三) 脑病的脑电图
        1. 中毒性脑病的脑电图
        2. 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
        3. 放射性脑病的脑电图
        4. 代谢性脑病的脑电图
        5. 尿毒症性脑病的脑电图
        6. 透析性脑病的脑电图
        7. 肺性脑病的脑电图
        8. 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脑电图
        七、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一)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1. 轻型颅脑损伤
        2. 中型颅脑损伤
        3. 重型颅脑损伤
        (二)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
        (三) 脑外伤后综合征和后遗症的脑电图
        (四) 颅脑外伤的鉴定
        八、电击伤的脑电图
        九、变性与脱髓鞘性疾病的脑电图
        (一) 多发性硬化的脑电图脑电图改变:
        (二) 弥散性硬化的脑电图
        (三) 震颤麻痹的脑电图
        (四)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电图
        (五) 结节性硬化的脑电图
        (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电图
        十、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脑电图
        (一) 甲状腺疾病的脑电图
        1. 甲状腺机能亢进
        2. 甲状腺机能减退
        (二)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的脑电图
        (三) 肾上腺皮质机能障碍的脑电图
        1.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2.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四) 下丘脑-垂体性疾病的脑电图
        1. 尿崩症
        2. 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
        3. 产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 多为弥漫性慢活动或广泛性高波幅慢波。
        (五) 性腺分泌异常的脑电图
        1. 月经及月经周期异常
        2. 绝经期综合征
        3. 妊娠中毒
        (六) 糖尿病的脑电图
        十一、智能障碍的脑电图
        (一) 精神发育不全的脑电图
        1. 苯丙酮尿症
        2. 家族性黑蠓性白痴
        3. 先天愚型
        4. 先天性脑积水
        5. 小头畸形
        6. 内因性精神发育不全
        (二) 痴呆的脑电图
        1.老年性痴呆
        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3.Alzheimer病
        4.Pick's病
        (三) 正常颅压脑积水
        (四) Huntington's舞蹈病
        十二、精神病的脑电图
        (一) 神经症即神经官能症的脑电图
        1.神经衰弱
        2.癔病
        3.强迫性神经症
        (二) 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
        (三) 躁狂抑郁症的脑电图
        (四) 轻微脑机能障碍的脑电图
        十三、意识障碍及脑死亡的脑电图
        (一) 慢波型的意识障碍
        (二) α波型的意识障碍
        (三) β波型的意识障碍
        (四) 纺锤波型的意识障碍
        (五) 无皮层状态
        (六) 脑死亡的判断
        十四、其他疾病的脑电图
        (一) 脑膜白血病的脑电图
        (二) 脑性瘫痪的脑电图
        (三)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脑电图
        (四) 重症肌无力的脑电图
        (五) 三叉神经痛的脑电图
        (六) 发作性睡病的脑电图

(6)2014—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方法
2结果
    2.1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2.2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分布
    2.3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方案
    2.4脑器质性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
    2.5不良反应
3讨论

(8)司法精神医学中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分组
        1.2.2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和分类及研究方法
        1.2.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等资料
    2.2 中国修订韦氏智力测试检测
    2.3 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的比较
    2.4 颅脑损伤人格改变的诊断分布
    2.5 颅脑损伤人格改变的症状分布
    2.6 被鉴定人家属提供情况存在片面性, 这对被鉴定人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客观性造成影响。
3. 讨论

(9)关于重度颅脑损伤的见解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及表现
2 讨论及总结

(10)精神损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损伤类案件鉴定的主体资格
2 精神损伤类案件鉴定的相关标准
    2.1 精神损伤程度鉴定
    2.2 精神伤残鉴定
    2.3 精神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3 精神损伤评定的最佳时间
4 器质性精神损伤的评定
5 功能性精神损伤的评定
    5.1 应激相关障碍
    5.2 内源性精神病

四、关于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不同时期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特点变迁[D]. 杨蕾. 济宁医学院, 2020(01)
  • [4]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部位、时间与人格改变分析[J]. 许亚军,戴晓英,苏莉,朱旭阳,洪亮.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06)
  • [5]实用临床电生理学[J].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1)
  • [6]2014—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脑器质性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王丽萍,曾俊芬,宋金春.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02)
  • [7]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发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公告[J].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报, 2016(05)
  • [8]司法精神医学中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A]. 撒兰梅,唐安平,杨萍.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精神病学学术会议暨第三次心身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集, 2016
  • [9]关于重度颅脑损伤的见解及探讨[J]. 肖培君,曹睿.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5)
  • [10]精神损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的探讨[J]. 陈军,范秀花,马长锁.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06)

标签:;  ;  ;  

外伤性器质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