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遗尿94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达歌洋[1](2021)在《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医生在临床应用方剂时主要依据方剂的功效进行甄选,现行的功效表述尚不够规范与系统,难以与辨证结论进行有效、精确的对接,探讨一种对方剂更为规范有效的功效标定方法,是深化发展中医辨证论治学体系的必经道路。目的:本研究试探讨基于辨证要素对经典方的功效进行规范标定的方法,并构建相应方剂数据库,以有利于方剂学习和运用的精确选择。通过对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希望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对方剂功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表述,以适应依法选方的要求;第二,使学者对功效的药理内涵有更具体和准确的理解;第三,功效的规范标定利于临床根据辨证需求进行化裁合方;第四,将研究结果做成数据库,便于从多角度对方剂进行检索、学习,为临床提供更系统、明晰的选方思路。方法:(1)基于对《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着作中方证对应的规范描述,进行功效的解析确认;(2)借鉴姚氏(姚荷生先生)和导师对辨证论治规范和病证分类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指导方剂功效标定的理论借鉴;(3)收集整理导师临床用方经验,以规范辨证的要素标定,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辅证;(4)以上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能够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以规范方剂的精细化标定方式。结果:本课题共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方剂共421首,在对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诸方剂进行了可规范的功效标定,文句式的综合表述,并初步标定量级,配以药理分析,最后制作成功效标定的结构化表格,形成能够进行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结论:(1)方剂的功效的标定以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病因病所病机)为参照点,能够形成对其功效更为精准的认识;(2)每个方剂的功效应主要由作用病所、消除病因与逆转病机作用复合构成,因而也应由此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确认与标定;(3)每个方剂的功效的作用病所,都可以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多维度进行认识和标定;(4)方剂功效的三方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并非是平行等量的,治疗效应存在各有侧重的情况;(5)构建的方剂数据库确能实现多维分类与检索,且有利于同类方的比较研究。
李令康[2](2020)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psychocardiacology),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深层联系,也包括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联。基于中医学“形神一体”的观念,以及“心主血脉”、“心藏神”的藏象理论,所谓“双心”本是一个整体,中医一直在实践着“双心”同治。近年来,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开展了一定的临床实践和理论阐释工作。目前中医对双心疾病病机主要有营卫不和、肝失疏泄、五脏互损几种认识,治疗上以脏腑辨证为主,但尚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本研究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为运用经方治疗双心疾病开拓思路,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第二部分对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进行系统梳理,整理出心神病症伴发心胸病症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分析其证候规律和病机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伤寒杂病论》中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常见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在讨论部分,着重总结和提炼双心疾病的病机和证治规律。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有:胸中窒,烦;胸满,默默,心烦;胸满,烦惊,谵语;悸;烦,悸;惊,悸;心痛,烦;胸中痛,喜太息。2.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甘草汤证、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四逆散证。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人参汤/理中丸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半夏厚朴汤证、黄连阿胶汤证、乌梅丸证、桂枝茯苓丸证。3.双心疾病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的反映,发病过程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其病机可归纳为四类:(1)营卫不和,心气受损;(2)枢机不利,气滞心胸;(3)本经自病,心君受邪;(4)痰瘀内阻,使道不通。4.治法上,双心疾病初期注重调和营卫;发展期注重解郁疏机,顾护中焦;深入期一方面注重扶助真阳,交通心肾;另一方面扶正驱邪,利水、活血、化痰以恢复使道、经脉之通畅。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次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中双心疾病相关病症、方证,阐明了证候特征与证治规律。首次系统挖掘现代临床运用《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为运用经方治疗本病开拓了思路。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研究双心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石维娟[3](2020)在《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数据挖掘与理论研究结合研究调和营卫法的应用规律,以期指导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1)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Python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疾病、症状、治法、用方和用药规律。(2)理论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梳理营卫理论;研究营卫失和的历史源流、概念和分类;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与其他治法的关系、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与数据挖掘结果相结合分析仲景的调和营卫方;探析营卫辨证的概念和内容。成果:(1)数据挖掘成果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古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5种常见病、4个常用方和42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做了进一步统计。通过数据挖掘,统计了现代医案应用调和营卫法治疗疾病的规律,症状规律,治法特点,用方和用药规律;筛选出4种常见病、27个核心症状、5个常用方和33味常用药;对常用方治疗疾病规律、症状规律及药物加减规律,常见病的症状、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了做了进一步统计。(2)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梳理了古今营卫失和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探讨了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并结合了仲景有关的调和营卫方分析调和营卫法的具体应用。在理论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方法,并从“表”和“里”两个方面探讨了调和营卫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将数据挖掘与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紧密结合,数据挖掘结果为调和营卫法的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结合能更科学的导调和营卫法的临床应用。
钟岢屹[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魏仁贤[5](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张小颖[6](2020)在《《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和后世医家有关眩晕论述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家辨治眩晕的影响作用,以继承和发扬张仲景对于眩晕的诊疗特色,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文献学研究法对《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版)及记载眩晕理论相关书籍、文献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运用理论研究法,归纳、总结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并对于眩晕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医家的医论、医话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各医家对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之继承及自身理论特色。结果: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为肾阳不足、肾精亏虚、肺气虚寒、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者为风邪外袭、痰饮内停、水气上逆、湿热上犯。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中眩晕治疗原则有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阳利水、健脾利水、化气利水、渗湿利水、清热利水)、和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3.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位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对药物“功效”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三位为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对药物“四气”分析得出,以温性药最为常用,其后依次为平性、寒性、热性、凉性药物;对药物“五味”分析得出,甘味药应用最多,其后依次为辛味、苦味、淡味、酸味、咸味药。4.《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经方有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甘草干姜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术附汤、苓桂五味甘草汤、茵陈蒿汤等15首,对后世医家治疗眩晕遣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如严用和将小柴胡汤化裁成柴胡散,治疗肝气热盛所致目眩;张景岳将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成茯苓半夏汤、六味茯苓汤、茯苓丸治疗痰饮眩晕;杨仁斋将术附汤化裁成芎术除眩汤,治疗寒湿所致头重眩晕等。5.后世医家论治眩晕虽各具特色,但多受《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的影响:隋唐时期医家,多宗《金匮要略》从痰饮、湿热、外邪乘虚、风邪论治眩晕,提出“痰热风动致眩”观点;认为外伤可作为眩晕病因;治疗时增加了导引术、中药熏洗、针刺等方法。宋金元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七情致眩”“瘀血致眩”“无痰不作眩”以及区分体质辨眩晕。明清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了“无虚不作眩”;规范了眩晕的证型分类;对眩晕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将眩晕与郁冒进行了明确鉴别。现代医家多继承《金匮要略》眩晕所论,重视“风”“痰”“虚”在眩晕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眩晕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临证多从风、火、痰、瘀、虚、郁角度进行理解与实践。结论: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眩晕治疗原则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和法。3.《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以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用;药性以温性药为首,药味以甘味应用最多;《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眩晕的方剂为后世医家治疗眩晕奠定了方剂学基础。4.《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世医家论治眩晕时,对《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多有继承,同时对《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理论未论及之处给予补充,并扩大了《金匮要略》治疗眩晕方剂的治疗范围。
周鸿云[7](2019)在《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五味合化”理论,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4只幼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A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30ml/kg,1次/d)。剩余72只为造模组,参考文献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方法制作腹泻模型。予以25%番泻叶灌胃(20ml/kg,1次/d);灌胃30min后,大鼠入水游泳(水深40cm,水温30℃,尾部负重约其体重5%铅丝),至力竭(大鼠鼻尖没水5s)后捞出烘干;连续造模21d。参考文献方法评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D组)、全方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E组)、去甘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F组)、去酸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G组)、去辛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H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30ml/kg,1次/d)、5%妈咪爱(0.7g/kg,1次/d)、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各中药组用法均为35g/kg,1次/d)灌胃,连续干预7d。观察造模及干预过程中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处死大鼠,分别取材送检。(1)取结肠组织经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2)取结肠组织经RNA保存液固定,进行RNA抽提、质检、纯化、放大标记后,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4*44K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统计筛选各组间差异基因(FC≥2,p<0.05);采用GO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释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3)筛选组间重叠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西药组、全方组可有效缓解腹泻大鼠一般表现和腹泻情况,并能明显改善腹泻大鼠结肠粘膜溃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反应,对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能力;去甘味药组、去酸味药组、去辛味药组肠粘膜损伤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2)全基因芯片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4个;GO富集获得123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92条(显着富集(p<0.05)44条),主要涉及离子转运、离子稳态、发育调节、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pathway富集获取21条通路,主要涉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收缩、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2)西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取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10个;GO富集获得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条(无显着富集),涉及细胞过程调节;pathway富集获得2条通路,涉及嗅觉转导、RNA降解。(3)全方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5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4个;GO富集获得12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80条(显着富集12条),主要涉及损伤反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pathway富集获得2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嗅觉转导、赖氨酸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味觉转导、钙信号通路等。(4)去甘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45个,其中上调基因19个,下调基因26个;GO富集获得72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35条,主要涉及对其他有机体的反应、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37条通路,主要涉及吞噬、嗅觉转导等。(5)去酸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45个,其中上调基因71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41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306条,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对干扰素-γ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53条通路,主要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胞质DNA传感通路等。(6)去辛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26个,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57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439条,主要涉及雄激素生物合成过程、C2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等;pathway富集获得73条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与模型组相较,各拆方组获得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功能以去辛味药组最多,各拆方组获得的差异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功能与全方组比较同时存在相似和不同;所有中药组差异基因及涉及的生物过程、通路均多于西药组。各拆方组与全方组相较,去辛味药组差异基因最少。(3)RT-PCR验证实验:筛选出Nlrp6、Tmem66、Gng10、Shc1、Ctnnb1、Trpm7、Vamp7、Gnas作为验证基因。验证基因经扩增后的整体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基因经扩增后,与空白组相较,模型组中Gng10、Trpm7差异有统计学(p<0.05),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较,全方组中Nlrp6、Tmem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调;且均与芯片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作用。(2)提示腹泻具有多基因、多途径的发病特点。CHRNA7下调影响钙离子调控,CACNA2D3下调、IL1R2上调影响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腹泻的发生发展。(3)初步证明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可通过调控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表达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可能通过下调F2RL3、GHR影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调SUV39H2影响赖氨酸降解途径,下调XPNPEP2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途径发挥治疗效应。(4)结合课题组前期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指纹图谱研究基础,提示酸味药+甘味药的配伍合化作用是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发挥止泻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5)RT-PCR验证实验证实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可靠,将Gng10、Trpm7、Nlrp6、Tmem66作为腹泻发病及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Eran Even(安文)[8](2019)在《小建中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小建中汤的应用取得更深、更丰富的理解,并厘清其方证表现。其主要途径一个是通过回顾古代与现代的文献,另一个是分析黄煌教授和笔者个人的临床医案。由于虚劳是本方适用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将在附录中对这一概念、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相关性作全面的分析与介绍,以期展现小建中汤适用的广阔范围。关于小建中汤已经有了多篇论文,但本文是第一篇以研究和分析黄煌教授如何应用小建中汤这一方式展开的,其基础是通过全面分析黄煌教授的467例个人病案以及笔者的病案,希望藉此明确并完整地展示小建中汤的方证。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厘清小建中汤的方证。本文将通过探讨三个主要问题以达到这个目的。这三个问题关系到黄煌教授建立的“方”、“病”、“人”诊疗模型,即(1)小建中汤治疗的主要疾病有哪些?(2)小建中汤针对的主要症状、体征有哪些?(3)小建中汤治疗何种体质状态?对笔者在加拿大诊所的个人医案进行分析,是为了提供此方用于西方病人的独特视角,并深入考察该方起效的多个层面。由于西方的各种因素,使得许多病人表现出慢性、顽固的病情,这可以用虚劳的概念看待,也因此小建中汤成为极其适用的方剂。方法:对小建中汤的概述将介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有关原文以及探索本方多种类、多层面的应用。从汉代至今的大量文献回顾展示了本方的应用概况和发展历程。另外,通过对467例黄煌教授和35例笔者个人的医案中主要病种、症状、证候、年龄组、性别和体重的分析,将清楚阐明本方的方证,并将其应用扩展到复杂疾病的广泛组合中。结果:小建中汤方证中患者体质特点和疾病谱如下:(1)症状谱:便秘,失眠,腹痛,烦躁,喜食甜食,疲劳,腹胀,易饥,怕冷,食欲不振;(2)疾病谱:便秘、肠炎、胃十二指肠溃肠、胃炎、胃痛、胃胀、胃癌、食欲不振、乙肝、乳房胀痛、产后调理、备孕、闭经、痛经、月经失调、失眠、眩晕、头痛、抑郁;(3)体质调理:体质治疗、手术后治疗、预防治疗、消瘦、体弱易病;(4)适用人群特征:女性多见,以0-10岁和31-40岁年龄段多见。体型为体瘦。舌质红、淡红、淡、暗红。舌苔薄、厚、白。脉弱、脉弦、脉缓。肤白、肤干。面黄、面红。唇红、唇暗。腹诊以脐跳、脐下痛。结论:通过对黄煌教授和笔者500余例医案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首次确定了小建中汤的适用人群、适用病症和适用症状。通过对小建中汤医案的分析和探讨,明确了小建中汤方证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相关性,并扩展了小建中汤的应用范围。
赵鼎[9](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近30年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运用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以进一步探寻水湿痰饮病中医病机演变及治法方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对其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共1078诊次的全部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方法挖掘、分析其临床症状、病机、舌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078例患者中男性509例,女性5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岁。涉及中医病证135种,主要的中医病证有水肿、咳嗽、眩晕、痹证、喘证、泄泻、哮病、胃痛。涉及西医病症226种,主要的西医病症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症状共计281种,主症为形寒怕冷、纳呆食少、疲倦乏力、水肿、咳嗽、胸闷、大便稀薄、口干、呕吐、腹胀、尿少、头晕、气喘。涉及病机150项,主要的病机有水饮内停、风寒束表、脾虚失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痰饮伏肺、水湿泛溢、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阻络、脾虚湿困、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涉及病理因素14种,分别为湿、水、气、饮、寒、痰、热、风、瘀、浊、毒、火、食、燥。涉及病位21种,分别为脾、肾、肺、胃、肝、表、心、经络。用药共计380味,主要的药物有茯苓、炙甘草、桂枝、生白术、白芍、生姜、泽泻、法半夏、干姜、大枣、制附片。聚类分析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得到14组核心方。方一为薯蓣丸+法半夏、白芥子,方二为半夏泻心汤原方,方三为真武汤+炙甘草,方四为肾气丸原方,方五是桂枝茯苓丸去芍药,方六为小青龙汤原方,方七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方八为五苓散原方,方九为乌梅丸原方,方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石菖蒲、远志、琥珀,方十一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结论]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现代医家扩大了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范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脉象未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随之发生演变。水湿痰饮侵袭脾胃、肺脏、肝脾、肾脏、脾肾、肢体经络等不同部位,可选用相应的核心方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核心方为主,随兼夹病机、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李晶晶[10](2014)在《《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经方中各脏腑病证常用药物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机制,同时搜集整理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和病案举隅,归纳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证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式,采用归纳总结、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神农本草经》药物记载,将《伤寒杂病论》中65味常用中药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研究诸病证通用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机制,并结合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及病案举隅探讨古今医家对药物的运用,总结出诸病证通用药在辨病论证施治下的运用规律。结果:27味肺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发散表邪、宣降肺气、化痰逐饮、收敛阴津、补虚扶正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感冒、哮喘、肺胀等病证;21味心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化痰行气、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心悸、胸痹、失眠等病证;23味脾胃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回阳助阳、补气敛阴、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泻热攻积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胃痛、痞满、泻痢等病证;19味肝胆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行气活血、养血柔肝、散寒温经、清利湿热、化痰软坚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胁痛、黄疸、臌胀等病证;15味肾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火助阳、滋阴敛阴、宣降肺气、健脾利水、收敛固涩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水肿、小便异常、阳痿等病证。结论:《伤寒论》中常有一药广泛应用于六经不同病证,《金匮要略》中亦可见一药反复在不同脏腑病证中应用,充分体现了仲景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灵活用药的特点。因此病证通用药的实质即在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有机统一的辨治体系下,把握药物的功效主治特点,揭示药物的应用规律,了解药物的运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则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仲景药物的作用机制,乃至经方的方剂配伍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
二、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遗尿9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遗尿94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 背景与目的 |
1.2 本课题研究方向的提出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第3章 内容与结果 |
3.1 《伤寒论》方剂 |
3.2 《金匮要略》方剂 |
3.3 《温病条辨》方剂 |
3.4 课题研究结果 |
第4章 问题与讨论 |
4.1 三部与三焦的界定 |
4.2 病所的多维性与统一性 |
4.3 “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
4.4 方剂功效的量级标定 |
4.5 方剂功效与治法、辨证要素之不同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2)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双心疾病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双心”的认识 |
1.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临床特点 |
1.2 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 |
2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研究 |
2.1 《伤寒论》中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 《金匮要略》中心神病症与心胸病症 |
2.2.1 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2 心神疾病 |
2.2.3 心胸疾病 |
2.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原文证候分析 |
2.3.1 胸中窒,烦 |
2.3.2 胸满,默默,心烦 |
2.3.3 胸满,烦惊,谵语 |
2.3.4 悸 |
2.3.5 烦,悸 |
2.3.6 惊,悸 |
2.3.7 心痛,烦 |
2.3.8 胸中痛,喜太息 |
3 基于《伤寒杂病论》原文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 |
3.1 桂枝甘草汤证 |
3.2 栀子豉汤证 |
3.3 小柴胡汤证 |
3.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3.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
3.6 小建中汤证 |
3.7 炙甘草汤证 |
4 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 |
4.1 桂枝汤证 |
4.2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4.3 当归四逆汤证 |
4.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
4.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4.6 大柴胡汤证 |
4.7 柴胡桂枝汤证 |
4.8 人参汤/理中丸证 |
4.9 四逆汤证 |
4.10 真武汤证 |
4.11 四逆散证 |
4.12 半夏泻心汤证 |
4.13 半夏厚朴汤证 |
4.14 黄连阿胶汤证 |
4.15 乌梅丸证 |
4.16 桂枝茯苓丸证 |
讨论 |
1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的规律与特点 |
1.1 心神、心胸病症与六经病 |
1.2 心神、心胸病症与杂病 |
2 《伤寒杂病论》方在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应用规律 |
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
3.1 营卫不和,心气受损 |
3.1.1 营卫不和与心脏病证 |
3.1.2 营卫不和与心神病证 |
3.1.3 辨治絜要 |
3.2 枢机不利,气滞心胸 |
3.2.1 枢机不利与心脏病证 |
3.2.2 枢机不利与心神病证 |
3.2.3 气机郁滞与火热内郁 |
3.2.4 辨治絜要 |
3.3 本经自病,心君受邪 |
3.3.1 本经自病与心脏病证 |
3.3.2 本经自病与心神病证 |
3.3.3 辨治絜要 |
3.4 痰瘀内阻,使道不通 |
3.4.1 水饮 |
3.4.2 血瘀 |
3.4.3 痰饮 |
3.4.4 辨治絜要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伤寒论》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二 《伤寒论》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三 《金匮要略》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四 《金匮要略》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
第一章 调和营卫法的古代文献研究 |
1 调和营卫法的历史源流 |
1.1 唐代及以前 |
1.2 金元时期 |
1.3 明清时期 |
2 调和营卫法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章 调和营卫法的数据挖掘准备 |
1 采用的软件 |
2 医案研究的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
2.1 频数分析 |
2.2 图表分析 |
2.3 关联分析 |
2.4 黄金分割法 |
第三章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 |
1 建立数据库 |
1.1 古代医案来源 |
1.2 纳入原则 |
1.3 排除原则 |
1.4 数据规范化 |
2 医案统计结果 |
2.1 疾病结果 |
2.2 治法结果 |
2.3 用方结果 |
2.4 用药结果 |
2.5 常见疾病用方、用方及用药规律 |
第四章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 |
1 建立数据库 |
1.1 现代医案来源 |
1.2 纳入原则 |
1.3 排除原则 |
1.4 数据规范化 |
2 医案统计结果 |
2.1 疾病结果 |
2.2 症状结果 |
2.3 治法结果 |
2.4 用方结果 |
2.5 用药结果 |
2.6 常见病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 |
第二部分 仲景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
第一章 营卫理论概论 |
1 营卫的功能 |
2 营卫的关系 |
3 营卫的运行 |
4 营卫与气血、津液、六经、脏腑的关系 |
4.1 营卫和气血的关系 |
4.2 营卫和津液的关系 |
4.3 营卫和六经的关系 |
4.4 营卫和脏腑的关系 |
第二章 营卫的病理 |
1 营卫和谐的要素 |
2 营卫的病理 |
3 营卫失和的历史的研究概况 |
3.1 唐代以前的研究概况 |
3.2 三纲鼎立学说 |
3.3 营卫失和卫气为主导 |
3.4 营卫失和与气血阴阳津液的关系 |
3.5 营卫失和与脏腑关系 |
3.6 营卫失和的分类 |
3.7 《伤寒论》之营卫失和 |
3.8 《金匮要略》之营卫失和 |
4 营卫失和的概念和分类 |
第三章 调和营卫法理论研究 |
1 调和营卫法与八法的关系 |
2 仲景调和营卫方分析 |
2.1 桂枝汤 |
2.2 桂枝汤相关方 |
2.3 小建中汤及相关方 |
2.4 麻黄汤及相关方 |
2.5 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 |
3 小结 |
第四章 营卫辨证论治初探 |
1 营卫辨证论治的概念 |
2 营卫辨证方法分析 |
2.1 营卫辨证之病位辨证 |
2.2 营卫辨证之病因病机辨证 |
2.3 营卫辨证之体质辨证 |
2.4 营卫辨证之综合辨证 |
3 营卫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
3.1 “表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
3.2 五脏系统疾病的营卫辨证论治 |
4 小结 |
结语 |
1 数据挖掘用于古今医案研究十分有效 |
2 总结了营卫失和的定义和分类 |
3 总结了调和营卫法的定义分类及治法特点 |
4 初步提出了营卫辨证论治 |
论文创新点 |
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5)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6)《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眩晕的概述 |
1 眩晕的概念 |
2 眩晕的范围 |
3 眩晕病名探究 |
第二部分 《金匮要略》对眩晕的研究 |
1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 |
1.1 虚证眩晕 |
1.1.1 肾阳不足证 |
1.1.2 肾精亏虚证 |
1.1.3 肺气虚寒证 |
1.2 实证眩晕 |
1.2.1 痰饮内停证 |
1.2.2 水气上逆证 |
1.2.3 湿热上犯证 |
1.3 虚实夹杂证眩晕 |
1.3.1 肝肾不足,风湿上犯证 |
1.3.2 阴虚阳厥,外感寒邪证 |
2 《金匮要略》治疗眩晕用药应用分析 |
3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小结 |
3.1 眩晕病因病机 |
3.1.1 因虚致眩 |
3.1.2 痰饮致眩 |
3.1.3 水气致眩 |
3.1.4 湿热致眩 |
3.1.5 风邪致眩 |
3.1.6 外邪乘虚致眩 |
3.2 眩晕治疗原则 |
3.2.1 辨证论治 |
3.2.2 治病求本,调和阴阳 |
3.2.3 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 |
3.2.4 注重顾护脾胃 |
3.3 眩晕治疗方法 |
3.3.1 利水法 |
3.3.2 和法 |
3.3.3 温补法 |
3.3.4 平冲降逆法 |
3.3.5 和胃降逆法 |
3.3.6 汗法 |
第三部分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 《金匮要略》对隋唐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1 医家举隅 |
1.1.1 巢元方 |
1.1.2 孙思邈 |
1.2 小结 |
2 《金匮要略》对宋金元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2.1 医家举隅 |
2.1.1 严用和 |
2.1.2 杨士瀛 |
2.1.3 张从正 |
2.1.4 朱丹溪 |
2.2 小结 |
3 《金匮要略》对明清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3.1 医家举隅 |
3.1.1 周之干 |
3.1.2 龚廷贤 |
3.1.3 张介宾 |
3.1.4 秦昌遇 |
3.1.5 汪文绮 |
3.1.6 李用粹 |
3.2 小结 |
4 《金匮要略》对现代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4.1 眩晕的现代理论研究 |
4.1.1 眩晕应辨外感、内伤 |
4.1.2 眩晕病因以痰湿多见 |
4.1.3 眩晕多从虚辨证论治 |
4.1.4 眩晕病机复杂,难守一法 |
4.2 《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方剂的临床应用 |
4.2.1 苓桂术甘汤 |
4.2.2 五苓散 |
4.2.3 甘草干姜汤 |
4.2.4 小柴胡汤 |
4.2.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4.2.6 茵陈蒿汤 |
4.3 《金匮要略》方治疗眩晕的临床运用 |
4.4 小结 |
5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研究概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
1.2 “五味合化”的性味配伍理论 |
1.3 酸甘化阴法的研究价值 |
2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2 西医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 人参乌梅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1 人参乌梅汤的历史渊源 |
3.2 人参乌梅汤的临床实践 |
3.3 人参乌梅汤的实验研究 |
4 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作用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药物制备 |
2.3 模型制备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 |
4 小结 |
实验二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全基因芯片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药物及模型制备 |
2.3 实验取材 |
2.4差异基因筛选实验 |
2.5 统计分析 |
2.6 芯片质控 |
3 结果 |
3.1 总RNA质检结果 |
3.2 芯片实验结果质控 |
3.3 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图片结果 |
3.4 芯片数据结果质量评价 |
3.5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步骤 |
3 结果 |
3.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
3.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
4 小结 |
实验四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实时荧光PCR验证实验 |
1 实验用品 |
1.1 实验样品 |
1.2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筛选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1.5 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RNA抽提 |
2.2 RNA质检 |
2.3 反转录 |
2.4 SYBR Green qPCR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RNA质检结果 |
3.2 RT-PCR验证结果 |
3.3 验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 |
1.1 腹泻模型动物选择 |
1.2 腹泻疾病模型制备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
1.3 腹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
1.4 课题组前期动物腹泻模型研究 |
2 人参乌梅汤加味组方理论 |
2.1 人参乌梅汤加味立论及方解 |
2.2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效应评价 |
2.3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现代机制研究 |
3 人参乌梅汤加味对幼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的应用 |
3.2 全基因芯片实验结果讨论 |
3.3 芯片实验RT-PCR验证结果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创新性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全基因实验荧光芯片扫描图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小建中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小建中汤的文献综述 |
1. 小建中汤的来源 |
2. 小建中汤的历代论述 |
3. 小建中汤在日本的应用 |
4. 小建中汤现代临床研究 |
4.1 儿科 |
4.2 胃肠道疾病 |
4.3 肝病 |
4.4 心血管疾病 |
4.5 呼吸系统疾病 |
4.6 免疫与炎症 |
4.7 精神疾病 |
4.8 妇科病 |
5. 小建中汤中各味中药的药理研究 |
5.1 桂枝 |
5.2 芍药 |
5.3 生姜 |
5.4 甘草 |
5.5 大枣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资料收集与纳入标准 |
1.1. 黄煌教授医案收集与纳入标准 |
1.2 笔者医案收集与纳入标准 |
1.3 处方组成标准 |
2. 资料收集项目 |
3. 资料整理 |
3.1 疾病谱 |
3.2 症状 |
3.3 体征 |
4. 统计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黄煌教授病案的分析 |
1.1 黄煌教授小建中汤原方医案分析 |
1.2 小建中汤加味或合方的医案统计与分析 |
2. 笔者病案分析 |
2.1 主治症状统计与分析 |
2.2 性别统计 |
2.3 年龄统计 |
2.4 体形统计 |
2.5 应用药味加减 |
第四章 讨论 |
1. 小建中汤应用指征的分析与新解 |
1.1 虚劳病 |
1.2 腹中痛与里急 |
1.3 四肢酸疼与手足烦热 |
1.4 悸与烦 |
1.5 烟与亡血 |
1.6 咽干口燥 |
1.7 梦失精 |
1.8 其它表现 |
2. 小建中汤的药物分析 |
2.1 单味药物 |
2.2 小建中汤内的对药 |
2.3 加味药物分析 |
3. 小建中汤针对的病机及其功效 |
3.1 小建中汤针对的病机 |
3.2 建中之法 |
3.3 甘温的应用 |
3.4 甘温与酸甘合用 |
3.5 调和木土 |
3.6 调和营卫 |
4. 基于“方—病—人”模式论小建中汤方证 |
4.1 方证的概念与“方—病—人”思维模式 |
4.2 小建中汤的适用病症 |
4.3 小建中汤的适用人群 |
5. 小建中汤的禁忌症 |
6. 历史上与小建中汤有相似组成的方剂 |
6.1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 |
6.2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出自《千金要方》) |
6.3 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 |
6.4 阳旦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
6.5 建中补脾汤(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6.6 小阳旦汤(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6.7 正阳旦汤(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6.8 大阳旦汤(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6.9 桂枝加芍药汤(出自《伤寒论》) |
6.10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 |
6.11 前胡建中汤(出自《千金要方》) |
6.12 坚中汤(出自《千金方》) |
6.13 芍药汤(出自《千金要方》) |
6.14 建中汤(出自《千金要方》) |
6.15 深师黄芪汤(出自《外台秘要》) |
6.16 黄芪汤(出自《小品方》卷第三) |
6.17 桂心汤(出自《圣济总录》)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虚劳发展过程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着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水湿痰饮病的理论研究 |
1 水湿痰饮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
1.1 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
1.2 人体之水 |
1.2.1 生理之水 |
1.2.2 病理之水——水、湿、痰、饮 |
2 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人体内的“水循环” |
2.1 脏腑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1.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
2.1.2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2.1.3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
2.1.4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2.1.5 “肾者水脏,主津液” |
2.1.6 肝主疏泄,疏通水道 |
2.1.7 心阳温煦,推动血行,津血同源 |
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2.2 气血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2.1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
2.2.2 津血同源 |
3 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一源而四歧” |
4 水湿痰饮病的病理变化 |
4.1 病因 |
4.1.1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外感寒湿 |
4.1.2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暴饮水浆 |
4.1.3 体虚劳倦,房劳过度 |
4.1.4 情志失调 |
4.2 病机 |
4.2.1 脏腑病机 |
4.2.2 气血津液病机 |
5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
5.1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范畴 |
5.1.1 《伤寒论》中的水湿痰饮病 |
5.1.2 《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病 |
5.2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
5.2.1 望诊 |
5.2.2 闻诊 |
5.2.3 问诊 |
5.2.4 切诊 |
6 《伤寒杂病论》辨治水湿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
6.1 总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6.1.1 “温药”的内涵 |
6.1.2 “和之”释义 |
6.2 具体治法 |
6.2.1 温补兼行消以标本兼治 |
6.2.2 攻逐水饮以急则治标——“病水腹大……有水,可下之” |
6.3 对“温药和之”的补充——水湿痰饮与热邪交结的治疗 |
7 后世医家水湿痰饮病理论的发展 |
7.1 晋隋唐时期 |
7.1.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7.1.2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7.2 宋金元时期 |
7.2.1 宋·严用和《济生方》 |
7.2.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
7.3 明清时期 |
7.3.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
7.3.2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
7.4 现代时期 |
7.4.1 水湿痰饮相关疾病 |
7.4.2 病因的认识 |
7.4.3 病机的认识 |
7.4.4 治法方药 |
7.4.5 述评 |
8 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水湿痰饮病概念的衍化过程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病案来源 |
1.2 病案纳入标准 |
1.3 病案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的预处理 |
2.2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
2.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
2.3.1 数据处理过程 |
2.3.2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2.3.3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
3.2 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统计结果 |
3.2.1 频数分布统计结果 |
3.2.2 方症关联分析结果 |
3.2.3 聚类分析结果 |
3.3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统计结果 |
3.3.1 水湿痰饮侵袭脾胃系统计结果 |
3.3.2 水湿痰饮侵袭肺系统计结果 |
3.3.3 水湿痰饮侵袭肝脾统计结果 |
3.3.4 水湿痰饮侵袭肾系统计结果 |
3.3.5 水湿痰饮侵袭脾肾统计结果 |
3.3.6 水湿痰饮侵袭肢体经络统计结果 |
3.3.7 水湿痰饮侵袭其他部位统计结果 |
4 讨论——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4.1 中、西医疾病分类及水湿痰饮侵袭部位 |
4.2 临床症状 |
4.3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
4.4 辨证分析 |
4.4.1 关联规则分析 |
4.4.2 聚类分析 |
4.5 用药 |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
1 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以内科所占比例最大 |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口干一症值得重视 |
3 病因病机 |
3.1 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 |
3.2 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 |
3.3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 |
3.4 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 |
3.5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演变 |
4 病机辨证 |
4.1 辨病理因素 |
4.1.1 辨湿、水、饮、痰 |
4.1.2 辨寒热属性 |
4.1.3 辨气分血分 |
4.1.4 辨兼夹病邪 |
4.2 辨脏腑病位 |
4.3 辨正虚 |
5 治疗方案 |
5.1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经方运用 |
5.1.1 在脾胃的治疗 |
5.1.2 在肺脏的治疗 |
5.1.3 在肝脾的治疗 |
5.1.4 在肾脏的治疗 |
5.1.5 在脾肾的治疗 |
5.1.6 在肢体经络的治疗 |
5.2 药物的加减法 |
5.2.1 依据病机进行加减 |
5.2.2 根据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
5.3 多种功效药物配伍使用 |
5.4 核心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 |
5.4.1 核心药物 |
5.4.2 核心药对、药物组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10)《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肺系病证通用药 |
1.1 肺系病证概要 |
1.2 肺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1.2.1 麻黄 |
1.2.2 桂枝 |
1.2.3 细辛 |
1.2.4 生姜 |
1.2.5 柴胡 |
1.2.6 葛根 |
1.2.7 升麻 |
1.2.8 石膏 |
1.2.9 黄芩 |
1.2.10 白芍 |
1.2.11 杏仁 |
1.2.12 厚朴 |
1.2.13 半夏 |
1.2.14 贝母 |
1.2.15 桔梗 |
1.2.16 紫菀 |
1.2.17 款冬花 |
1.2.18 葶苈子 |
1.2.19 甘遂 |
1.2.20 大戟 |
1.2.21 芫花 |
1.2.22 巴豆 |
1.2.23 干姜 |
1.2.24 五味子 |
1.2.25 人参 |
1.2.26 麦冬 |
1.2.27 甘草 |
2 心系病证通用药 |
2.1 心系病证概要 |
2.2 心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2.2.1 甘草 |
2.2.2 人参 |
2.2.3 附子 |
2.2.4 桂枝 |
2.2.5 薤白 |
2.2.6 生姜 |
2.2.7 枳实 |
2.2.8 厚朴 |
2.2.9 生地黄 |
2.2.10 阿胶 |
2.2.11 百合 |
2.2.12 酸枣仁 |
2.2.13 栀子 |
2.2.14 淡豆豉 |
2.2.15 黄连 |
2.2.16 半夏 |
2.2.17 瓜蒌 |
2.2.18 龙骨 |
2.2.19 牡蛎 |
2.2.20 茯苓 |
2.2.21 桃仁 |
3 脾胃病证通用药 |
3.1 脾胃病证概要 |
3.2 脾胃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3.2.1 甘草 |
3.2.2 白术 |
3.2.3 人参 |
3.2.4 白芍 |
3.2.5 附子 |
3.2.6 干姜 |
3.2.7 葛根 |
3.2.8 白头翁 |
3.2.9 诃子 |
3.2.10 生姜 |
3.2.11 吴茱萸 |
3.2.12 竹茹 |
3.2.13 旋覆花 |
3.2.14 代赭石 |
3.2.15 半夏 |
3.2.16 茯苓 |
3.2.17 火麻仁 |
3.2.18 大黄 |
3.2.19 黄芩 |
3.2.20 黄连 |
3.2.21 黄柏 |
3.2.22 枳实 |
3.2.23 厚朴 |
4 肝胆病证通用药 |
4.1 肝胆病证概要 |
4.2 肝胆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4.2.1 柴胡 |
4.2.2 半夏 |
4.2.3 枳实 |
4.2.4 旋覆花 |
4.2.5 黄柏 |
4.2.6 栀子 |
4.2.7 大黄 |
4.2.8 茵陈 |
4.2.9 桃仁 |
4.2.10 当归 |
4.2.11 乌头 |
4.2.12 附子 |
4.2.13 吴茱萸 |
4.2.14 白芍 |
4.2.15 鳖甲 |
4.2.16 牡蛎 |
4.2.17 虻虫 |
4.2.18 水蛭 |
4.2.19 土鳖虫 |
5 肾系病证通用药 |
5.1 肾系病证概要 |
5.2 肾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5.2.1 桂枝 |
5.2.2 白芍 |
5.2.3 龙骨 |
5.2.4 牡蛎 |
5.2.5 麻黄 |
5.2.6 杏仁 |
5.2.7 防己 |
5.2.8 茯苓 |
5.2.9 猪苓 |
5.2.10 黄芪 |
5.2.11 白术 |
5.2.12 附子 |
5.2.13 熟地黄 |
5.2.14 山药 |
5.2.15 山茱萸 |
6 讨论 |
6.1 肺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2 心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3 脾胃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4 肝胆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5 肾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和工作情况 |
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遗尿9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D]. 梁达歌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李令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 [3]张仲景调和营卫法及应用研究[D]. 石维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D]. 张小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周鸿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小建中汤方证研究[D]. Eran Even(安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赵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D]. 李晶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