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文凤,姚树永[1](2022)在《精神专科医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规范精神专科医院神经营养类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江苏省苏州市广济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应用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出院病历125份,分析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125份病历主要集中在临床心理科(54.40%)和老年精神科(26.40%),女性患者(59.20%)多于男性患者(40.80%),用药人群以≥50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63.20%),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存在溶媒选择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临床应用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医院临床中应采取干预措施,促进该药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沈潇婕,杜元灏[2](2021)在《滞针术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滞针术是指毫针刺入腧穴后,将针柄向同一个方向进行捻转,使针身与肌纤维相缠绕的一种使针感保持持续且强烈的行针手法。滞针术临床多用于痛症、急症、顽症的治疗,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其具有操作简便、取穴少、针感强烈等优势。对滞针术的起源、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张诗剑,杨超群,戚浩天,刘兆杰,王宏川,田维,贾健[3](2020)在《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固定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文中指出背景: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常存在畸形,骨折后与常规内植物匹配度低,针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畸形严重股骨干骨折的个体化治疗报道甚少。目的:探讨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及采用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治疗19例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1例,女8例;年龄38-62岁,平均52.5岁;左侧7例,右侧12例;股骨干骨折根据AO/OTA分型,A1型6例,A2型3例,A3型1例,B1型4例,B2型4例,C1型1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术前均3D打印患肢1:1股骨模型,并定制钢板,于股骨模型行体外模拟手术,明确钢板放置位置、测量并记录螺钉方向和长度,依据模拟手术结果行最终骨折内固定治疗。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肢髋、膝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19例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6.6个月;(2)Harris评分伤前(84.95±5.18)分,术后1年(84.42±4.83)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伤前(84.53±4.36)分,术后1年(83.63±3.90)分。经统计学分析,伤前与术后1年的上述指标2组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3)所有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1例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行取髂植骨后骨折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予充分引流及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及清创后伤口愈合;(4)提示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常存在畸形且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对于无法行常规内植物固定的股骨干骨折,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可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特殊类型的股骨干骨折提供新的选择。
陈明[4](2019)在《下肢、足部按摩疗效相结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临床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采取手术矫治及下肢和足部按摩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下肢和足部按摩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术矫治与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方法,使患儿下肢及足部功能得以恢复。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常规下肢和足部按摩治疗,有19例患儿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63.3%。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矫治的患儿中有29例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采取手术矫治及与下肢和足部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与只采用常规与下肢足部按摩相结合治疗方法的患儿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陈萌萌,史宗新,侯林俊,丛云海,王世坤,黄宝良,龚子顺,邓介超[5](2018)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7-05诊治的5例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随访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2分。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2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9分;患者左髋部出现弹响,X线片未显示假体松动,考虑髂胫束撞击综合征。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随访5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8分。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5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萎缩侧,骨折移位不明显者可选择内固定治疗,骨折移位明显者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需根据患肢外展肌力、股骨近段髓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
陈双侠[6](2014)在《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护理体会》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石膏固定护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57.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肢体功能活动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儿为62.5%,观察组患儿的肢体功能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积极配合治疗率为90.0%,对照组为47.5%,观察组患儿的积极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无较大差异,出院时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过程中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石膏固定护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付伟标[7](2009)在《156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1991年10月-2002年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1565例,实施手术2265次。从患者手术部位、患肢瘫痪情况、术前步态及手术类别等进行归类。结果: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16.30%,膝部占29.31%,踝部占54.09%,上肢占0.3%。结论:对遗留的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工作。
穆岩[8](2008)在《田从豁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总结田从豁教授治疗小儿麻痹后期的针灸方法。方法:亲身跟随田老出席门诊,在临床上认真总结及观察小儿麻痹患者治疗及效果,并记录患者每一阶段的针灸治疗方法及疗效。听取田老讲解临床心得,并悉心采纳田老及导师王寅对论文的批示及修改意见。结果: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出田老治疗小儿麻痹症的临床经验:《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思想指导下辩证取穴,治疗上密切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治痿注重治络,浅刺轻柔,调神定志,梅花针叩刺调整全身,捏脊手法调阳通络,整体治疗-体现中医治疗原则,并附有病案举例及临床注意事项。综述:综述近二十年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MEDLINE、PUBMED等1988—2008年文献。深入挖掘针灸治疗的主要方法及理论基础,探讨手法、留针时间、刺激强度、疗程、穴位及经络归纳等方面的治疗总结。全面综述各重要文献的内容。
钟贵彬,侯春林,范肇鹏,王万宏,夏平光,刘亚平,官士兵,孙巍[9](2007)在《后小儿麻痹症候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后小儿麻痹症候群(postpolio syn- drome,PPS)的发生率及其防治情况。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共121例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肌力下降、疲劳程度、疼痛、呼吸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1例被调查者中,新出现症状者88例,其中出现2种以上症状者37例,即PPS患者,占总数的30.6%。PPS患者中,36例出现疲劳症状,占97.3%;37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占100.0%;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和肌肉疼痛,占59.5%;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急等症状,但无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占8.1%;29例出现睡眠障碍,占78.4%;20例对寒冷耐受不良,占54.1%;12例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障碍,占32.4%;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不全,占13.5%;仅6例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占16.2%。结论需重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中PPS的发病,从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治疗,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克服身体功能上残疾,保持健康身心,重返社会生活。
褚大由[10](2007)在《残肢康复20年:我国矫形外科的进步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
二、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专科医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
2.2 用药科室分布及用药原因 |
2.3 用法用量 |
2.4 用药时间与住院时间 |
3 讨论 |
3.1 我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的临床应用特点 |
3.2 我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2.1 溶媒选择不当: |
3.2.2 超适应证用药: |
3.2.3 其他不合理问题: |
(2)滞针术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源流 |
2 机制探讨 |
2.1 机械牵拉,松解组织粘连 |
2.2 能量转换,加速循环代谢 |
2.3 多水平调节,协同止痛 |
3 临床应用 |
3.1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 |
3.2 神经系统 |
3.3 消化系统 |
3.4 精神和行为障碍 |
3.5 泌尿生殖系统 |
3.6 外伤 |
4 小结与展望 |
(3)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固定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材料 |
1.4 对象 |
1.5 方法 |
1.5.1 术前准备 |
1.5.2 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及制作定制钢板 |
1.5.3 手术方法 |
1.5.4 术后处理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试验流程图见图1。 |
2.3 一般结果 |
2.4 术中情况 |
2.5 骨折愈合情况 |
2.6 疗效评价 |
2.7 并发症情况 |
2.8 植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干骨折临床特点 |
3.2 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的优势 |
3.3 3D打印模拟手术定制钢板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 |
(4)下肢、足部按摩疗效相结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矫治手术方案设计 |
3.2 具体应用的几个矫治手术方法及改进措施 |
3.3 下肢和足部按摩 |
4 结语 |
(5)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效果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156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种分类 |
1.3 术前步态情况 |
1.4 初次手术年龄 |
1.5 手术方式 |
2 讨论 |
(8)田从豁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综述 |
1 概述 |
2 治疗方法 |
2.1 针刺为主治疗 |
2.2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 |
2.3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 |
2.4 埋线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6 激光治疗 |
2.7 电针治疗 |
2.8 耳针治疗 |
2.9 现代研究 |
3 讨论 |
3.1 观察 |
3.2 针刺及配合其他疗法总结 |
3.3 针刺方法总结 |
3.4 针刺穴位总结 |
3.5 体会 |
3.6 文献搜索及质量评述 |
3.7 展望 |
前言 |
田从豁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经验总结 |
临床资料 |
诊断标准* |
疗效标准* |
结果分析 |
疗效评价 |
讨论 |
1 概述 |
1.1 中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2 田从豁临症总结 |
2.1 田老在《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思想指导下辩证取穴 |
2.2 治疗上密切结合小儿生理特点 |
2.3 治痿注重治络 |
2.4 浅刺轻柔,调神定志 |
2.5 梅花针叩刺调整全身 |
2.6 捏脊手法调阳通络 |
2.7 整体治疗-体现中医治疗原则 |
2.8 病案举例 |
2.9 注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后小儿麻痹症候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一、总体情况 |
二、37例PPS患者出现的各种新症状 |
讨论 |
(10)残肢康复20年:我国矫形外科的进步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年历史简要回顾 |
2 肢残康复的进展 |
2.1 儿麻后遗症的矫治 |
2.2 骨与关节畸形矫正[1] |
2.2.1 严重骨盆倾斜 |
2.2.2 麻痹性髋脱位 |
2.2.3 屈髋畸形 |
2.2.4 屈膝畸形 |
2.2.5 足畸形矫治 |
2.3 肌力重建 |
2.4 肢体延长术[1、6] |
3 我国矫形外科的进展[6、8] |
3.1 各种内固定器及假体材料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 |
3.1.1 创伤骨科 |
3.1.2 关节外科 |
3.1.3 脊柱外科 |
3.1.4 软组织外科 |
3.2 先天畸形矫治 |
3.3 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 |
3.4 恶性骨肿瘤的现代治疗 |
3.5 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在骨科的应用 |
4 展 望 |
四、50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专科医院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 董文凤,姚树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01)
- [2]滞针术临床研究进展[J]. 沈潇婕,杜元灏. 天津中医药, 2021(10)
- [3]3D打印模拟手术联合定制钢板固定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干骨折[J]. 张诗剑,杨超群,戚浩天,刘兆杰,王宏川,田维,贾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2)
- [4]下肢、足部按摩疗效相结合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临床分析[J]. 陈明. 双足与保健, 2019(18)
- [5]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探讨[J]. 陈萌萌,史宗新,侯林俊,丛云海,王世坤,黄宝良,龚子顺,邓介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08)
- [6]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护理体会[J]. 陈双侠.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5)
- [7]156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分析[J]. 付伟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08)
- [8]田从豁针灸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经验总结[D]. 穆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9]后小儿麻痹症候群的流行病学调查[J]. 钟贵彬,侯春林,范肇鹏,王万宏,夏平光,刘亚平,官士兵,孙巍. 上海医学, 2007(08)
- [10]残肢康复20年:我国矫形外科的进步与展望[J]. 褚大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