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的五种趋势

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的五种趋势

一、农业生产力布局变化的五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莹[1](2021)在《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环境,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与政府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云南省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作为区域经济重要支撑的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压力大;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区任务重,协调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是新时代云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现实需求。本研究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以系统理论、耦合理论等理论为指导,梳理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国内研究区域多侧重于东北、西北和东部沿海省市区的现状,本研究选取西南地区的云南省作为空间研究载体,筛选构建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综合应用耦合协调模型、DEA模型、Arc 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体系,从省域和州市层面探究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剖析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业经济与农业生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以云南省为代表的高地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协调良好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向。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来看:省域层面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快,上升幅度明显;农业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波动上升,速度相对较缓。州市层面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均为波动上升,速度都较为缓慢,且州市间的空间差距较大。(2)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来看:省域层面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耦合协调等级从濒临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协调度等级较低。州市层面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缓慢波动变化,变动幅度较小,且空间差异较大,总体耦合协调程度朝良好方向发展。勉强协调型主要分布有滇西和滇西南区的保山市、德宏州、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濒临协调型占据云南省大部分州市,从西到东呈集中连片分布,轻度失调型仅有昆明市。(3)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来看,协同发展效应值逐步上升,但非有效年份占据较大比例,技术效度与发展效度不稳定,系统的有效性发挥不足。

何礼明[2](2020)在《神农金康公司电子商务营销创新研究》文中提出

郭蓓[3](2018)在《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报告都将绿色理念作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2017年北京市农委提出北京市在农业方面的定位,以“调转节”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同时北京市出台了“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等相关环境方面的政策。门头沟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也会对其他区县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带来借鉴性。本文以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定义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农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阐述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必要性。通过对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梳理,之后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筛选测评指标,重点分析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绿色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总结农业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健全环境监督监测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业群体来促进门头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农业发展。

王健,赵桂慎[4](2017)在《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路径探索——基于区域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的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该文从山东、河北、江西三省五地的调研以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案例出发,总结和展望了中国未来农业转型发展的五大趋势和发展路径: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生态农业战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包产到户"的制度红利已经消失,土地制度改革直接关系未来农业发展;农村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是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直面的问题;产业体系的构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出发点;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是产业体系构建的基础;生态农业战略是农业多功能型发挥的主要载体,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刘朝旭[5](2016)在《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重大转型期。面对农村人地关系及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快速变化,如何推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顺利转型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比较优势、资源禀赋、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为支撑,构建了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理论分析框架,为推动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研究成果如下:(1)农业土地利用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相关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将农业土地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相关活动。农业土地利用竞争是指各种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资源的竞争。农业土地利用竞争实现了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优胜劣汰,并最终导致了农业土地利用转型。(2)基于“主-客体”模型构建了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及转型模式理论分析框架。该模型由农业土地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经营性主体、行政性主体、公益性主体和消费性主体)和要素配置客体(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和基础设施)两大部分构成。从要素配置客体角度出发,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下,农业土地利用的转型模式为:符合比较优势——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从相关利益主体角度出发,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同优势。在协同优势下,农业土地利用的转型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自组织创新阶段、政府导向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3)以上海市和长沙市为例,对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基于农户生计变化视角,案例1得出1993-2013年上海市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由小农户分散经营转变为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中,体现了协同优势——农户的自组织创新与政府引导机制协同的实际效果。其次,基于农户水田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案例2得出“双改单”现象是长沙市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失去比较优势的结果。目前,长沙市城郊区正处于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自组织创新阶段,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难以推动农业土地利用转型进一步发展。第三,基于单要素生产率方法,案例3对1993-2012年上海市和长沙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上海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特征明显,反映为近年来土地-劳动力比率的显着提高,相比之下,长沙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尚不明显。(4)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讨论了推动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并通过构建农业土地利用政策效应分析框架,对上海市淀山湖区域不同政策情景下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社会、经济、生态效应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认为将SSNM技术推广和适度规模经营进行结合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

王全忠[6](2015)在《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耕地、光、水与热力资源分布决定了该地区农户多数执行一年二熟的农业耕种模式,其中“稻+稻”复种一直以来是农户针对大田农作物而选择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老龄化、非农就业机会变化以及农作物之间相对收益变化等诸多原因,致使该地区内农户的稻作制度选择存在多种演变方向的不确定性,这其中关于农户水稻复种指数下降、双季稻面积减少及稻田改制等倾向明显的现象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持续的关注。现有研究资料从多个方面追溯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原因,其中劳动力配置和农户收入两大因素备受关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致了大批具备比较优势的优质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农忙时节自家“劳动力不够”、“劳动力年纪太大”或雇工困难是很多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主要考虑。同时,具有相对较高收益的水稻替代作物种植或非农就业活动,导致农户家庭的生产资源和劳动配置发生变化,引发了农户降低水稻生产上的劳动投入或者调整水稻生产决策。另外也需注意到,由于农业生产传统、非农就业机会的多寡和双季稻的稳定收益及生产风险规避等因素,提高单位耕地的产出水平仍是增加长江流域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上要素配置的巨大变化和发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大米带”的生产优势,中国各级政府一方面从保障农户种稻收益的政策入手,千方百计稳定双季稻核心产区的种植面积,而另一方面选择推进农机服务的方式,以期来释放水稻生产上的劳动力约束,也为从事其它农作物种植或者非农就业创造了条件。长江流域稻作区经济社会发展快、城乡差异大和人口密集,而且农户多以小农经营为主,外界经济环境的拉动力与农户自身的追求收入增长的目标相结合,共同决定了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那么,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内的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演变方向是什么?若从农户收入视角来看,影响稻作制度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立足于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湘鄂赣皖4省,使用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在中国粮食恢复性增产和农业机械化推行初期的特定环境背景中,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目标下,家庭种植结构变化、非农就业与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相关研究结论如下:观测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2004~2010年间,长江流域稻作区内湘鄂赣皖4省的水稻复种指数逐年下降后趋稳,户均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小幅度地增加趋势,水稻复种指数存在向大户集中的迹象。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存在多种变化模式,“一直单季稻”、“一直双季稻”、“双改单”与“单改双”共存,其中鄂赣皖3省中多数农户维持了稻作制度模式的相对固定,而湖南省农户水稻“双改单”趋势较为明显。在农户家庭种植结构方面,水稻种植户倾向于小麦/油菜+水稻(水田)+棉花/玉米(旱地)的一年二熟制下的灌溉与旱作农业结合的生产模式。综合比较农户不同农作物间的收入和播种面积变化,发现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关联程度最大的农作物是棉花,而非水稻的替代性农作物(如同季的夏玉米与大豆及非同季的油菜与小麦)。虽然替代作物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水稻劳动配置上的竞争性,但替代作物的收入份额在农户种植业收入结构中的相对稳定,表明决定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可能另有原因。研究内容1:收入视角下农户家庭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虽然单季稻的作物组合模式(“稻+麦”、“稻+油菜”与“稻+麦+油菜”)的每亩净收益略高于双季稻,但是受限于替代作物的耗费劳动用工和机械化程度偏低等因素制约,农户选择上述单季稻的作物组合模式比例未发生了明显增长趋势。实证模型结果显示,农户种植结构内部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一影响关系的背后,实际上取决于农户种植结构中水稻与非稻作物净收益的相对变化。农户种植业净收益中非稻作物比重的上升,将会显着地诱发水稻复种指数下降或者稻田改制倾向。研究内容2: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且由于可在务农与非农就业的劳动时间上进行错峰配置,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程度未对稻作制度选择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得益于农机服务发展将农户家庭劳动力从水稻生产中逐步替代或释放出来,增加了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活动机会,农机服务程度对农户非农收入增长和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联立方程模型显示出农机服务对农户非农就业和稻作制度选择之间相反影响,表明农机服务发展不能完全兼顾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非农收入的双重目标。研究内容3: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农机服务对单、双季水稻种植农户劳动投入的要素替代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两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均呈"倒U型"变化,递减趋势明显,这一规律反映出未来长江流域稻作区内湘鄂赣皖4省的水稻生产中,继续追加农机服务来替代劳动投入的难度在不断增加,替代程度也趋于逐步减弱。农机服务对水稻种植农户的收入效应主要影响到家庭总收入,而对稻作净收益的影响为负。样本研究期内,由于双季稻生产的劳动力约束和村庄季节性用工短缺难以有效解决,农机服务的发展不能提高农户的水稻复种指数,单一依托发展农机服务无法有效地激励农户选择双季稻。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平衡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1)理清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双季稻发展与收入增长的优先序。(2)继续拓展和延伸水稻生产上的农机服务项目和农机市场发育,积极探索农村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形式。(3)合理利用村庄的农业生产"外部性"影响。(4)探索双季稻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杨维凤,景体华[7](2013)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文中提出目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呈现六大特征:区域发展东优西快;实体经济发展趋好;中西部新增长极崛起;部分区域性改革先行先试;海洋经济成为东部沿海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区域发展呈现五大趋势:重塑中国制造业优势;新型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区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的红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和谐社会目标;区域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

刘朝旭,刘黎明,彭倩[8](2012)在《南方双季稻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农户的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双季稻区湖南省长沙县作为研究样区,以31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土地因素、农户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农户选择种植双季稻的比例较低,仅占被调查农户的55%,农户的水稻种植意愿存在着不断下降的趋势;②在农户的双季稻决策过程中,灌溉条件、人均农业补贴、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经营规模是显着性最高的影响因素;③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效益低、劳动力缺乏、农地规模限制、灌溉条件制约是研究区农户双季稻种植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粮食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农地流转政策、农资价格调控政策和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策是今后主要的政策调控方向。

孙宝民[9](2012)在《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粮食自给为主,进出口调节为辅”的基本方针。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来提高粮食产量,成为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政策取向。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粮食生产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作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调节供求的重要手段,粮食进出口调节作用日趋明显。因此,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出口粮食可以作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必要补充。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总量平衡,适度出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结构性平衡,适度进出口粮食有利于国内粮食价格稳定。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综述,主要包括粮食供给与需求的一般理论,以及粮食安全的内涵和粮食进出口作用等。其次,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考察,并通过构建中国粮食供需的预测指标体系和模型来分析中国粮食供需的发展趋势。再次,根据比较研究方法,对世界市场粮食的贸易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国粮食进出口的适度规模及合理的结构体系。基于理论及现状分析的结论,构建基于国际协调、国内政策和效应检测的“三维”粮食进出口的战略保障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建国60年来,我国的粮食供给与需求在总体上达到了平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解决。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对于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粮食产量是不稳定的、波动的,这就使得中国的粮食市场不是在供大于求就是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中交替前进。(2)未来十年粮食总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口粮需求延续其下降趋势;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已经超越口粮成为粮食需求总量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种子用粮需求总体占比依然较小,保持其稳步下降的态势;工业用粮需求依然快速增长,10年间增长了31.6%,成为各类型粮食需求中增长最快的一类。(3)未来十年粮食供给存在明显波动,呈现明显阶梯式上升趋势。粮食供不足需的局面仍然十分明显,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存在。(4)全球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全球粮食供给是有保障的。同时,我国与世界粮食产量波动的相关性较低,表明我国即使出现粮食短缺,世界其它国家的粮食供给依然是充足的。在我国具备充足外汇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对我国实行粮食禁运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我国可以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贸易。国际市场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缺口问题,这方面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5)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国内生产,充分发挥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基本实现粮食自给,适度进口粮食,弥补国内产需缺口,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出口贸易。(6)为了更好地实施粮食进出口战略,确保国内粮食安全,我国应该加强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际协调,制定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内政策,进行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同时,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与创新,尤其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本文力争做到适用、精确、新颖。(1)结合现实研究需要,对理论与研究角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本论文从提高及确保中国国内粮食安全水平的现实需要出发,基于粮食供需、粮食进出口及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并结合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粮食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通过国际市场推进粮食进出口贸易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出口粮食可以作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必要补充。(2)对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一些新现象,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通过对粮食安全与粮食进出口关系的机理分析,以及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粮食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的成功经验,提出通过国际市场解决利用粮食进出口贸易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强调了通过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形成了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提出2010-2020年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设计与中国粮食进出口结构设计,为未来十年粮食进出口发展指明了方向。(3)创造性地应用了一些数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对中国粮食供需对比与趋势分析。本文则采用组合预测模型的方法实现对粮食供给量的预测。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个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增强预测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适应未来预测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作者创造性地将SVM引入到未来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中,并建立一种基于SVM的分析预测模型,求得了未来的预测值。通过文中分析我们发现应用该种方法解决粮食产量预测问题十分有效。

雷森波[10](2012)在《中国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分布变迁研究 ——以江西为例(1980-2009)》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稻米是我国消费的主要粮食种类,双季稻生产又是水稻生产的重中之重,关注双季稻生产意义重大。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季稻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也在悄然改变,本文就中国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特点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确保双季稻生产的稳定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学习和理论分析,表明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假设:双季稻生产空间变迁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双季稻栽培技术、空间互作效应四大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因素是指受灾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双季稻有效灌溉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是指双季稻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机械拥有量、运输交通网分布密度、比较效益、非农就业机会、政策等;双季稻栽培技术是指运用于双季稻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技术;空间互作效应是指邻区域水稻生产相领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运用了传统的统计描述法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全国双季稻的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双季稻单产水平在逐渐提高,其中晚稻单产增产量要高于早稻;全国双季稻总产量现出四个阶段性的变化:增加(1980-1984)——保持平稳(1985-1994)——下降(1995—-2003)——保持平稳(2005-2008),总产量因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有所减产。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双季稻集中度指数上升,浙江省、安徽省双季稻集中度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浙江省下降幅度最大。在双季稻种植占全国作物生产、稻谷生产的比重下降的条件下,这说明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双季稻种植集中度高,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各省双季稻生产之间的空间相关分析发现,各双季稻主产区之间的双季稻生产由完全随机状态向存在区域集聚特征转变,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双季稻产区呈现出较高的区域集聚特征,各省区间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性。本文还以江西省为例,对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各市双季稻面积、产量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升降趋势,1980-1990年双季稻种植区域面积变化较平稳,1990年至2003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整体下降,下降幅度较大;2003年以后,双季稻种植面积又急剧回升。江西省双季稻单产变化特征与全国双季稻单产变化特征相同。全省双季稻生产没有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双季稻生产区域的大部分区域保持了原有分布比重。景德镇市、九江市、萍乡市近30年来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江西省全省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比重在减少,南昌市、新余市、宜春市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比重在增加。在市域层面上,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空间面板(Panel Data)模型,对江西省11个市(地)的双季稻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县域层面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种植双季稻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两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双季稻种植空间变迁的因素比较复杂,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主要的因素体现在政策因素和经济效益因素上。确保双季稻生产区域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稳定发展双季稻生产的主要途径。为有力促进我国双季稻生产,应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加大具有双季稻生产区位优势的农田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双季稻生产经济效益,优化双季稻生产环境。

二、农业生产力布局变化的五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生产力布局变化的五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第3章 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支撑条件
    3.1 自然地理环境
        3.1.1 地质地貌错综复杂
        3.1.2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3.1.3 水土流失有效遏制
        3.1.4 石漠化治理成效显现
    3.2 社会经济环境
        3.2.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2.2 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3.2.3 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2.4 城镇化发展速度稳步提升
第4章 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筛选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选取
    4.2 数据来源
    4.3 评价方法构建
        4.3.1 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3.2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4.3.3 耦合协调模型
第5章 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测度
    5.1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特征
        5.1.1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特征
        5.1.2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特征
    5.2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发展格局
        5.2.1 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5.2.3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
    5.3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效应特征
        5.3.1 农业经济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应剖析
        5.3.2 农业经济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协同发展效应剖析
        5.3.3 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剖析
第6章 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6.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6.2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6.3 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6.4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
    6.5 健全农业生态保护机制,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6.6 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创新农业经济开放高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路线及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2 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概念
    2.2 农业生态环境理论基础研究
    2.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3.1 门头沟区概况
    3.2 门头沟区农业资源利用概况
    3.3 门头沟区农业绿色生产概况
    3.4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3.5 门头沟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4.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4 数据标准化
    4.5 本章小结
5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5.1 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研究
    5.2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研究
    5.3 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研究
    5.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研究
    5.5 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研究
6 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成果与问题分析
    6.1 农业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果分析
    6.2 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路径探索——基于区域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的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经营权的分离———山东淄博博山区19村驻村数据调查
    1.1 第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已满
    1.2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已悄然进行
2 农村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来自河北邯郸曲周国家科技园区规划的启示
3 农业产业体系的构筑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来自山东东营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启示
4 农业产业链延伸———来自山东邹城草莓产业规划的启示
5 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消费多元化需求的满足———来自江西省资溪县有机农业规划的启示
6 展望

(5)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 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分析框架
    3.1 农业土地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
    3.2 农业土地利用的要素配置客体
    3.3 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土地利用竞争机制分析(要素配置客体角度)
    3.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分析
    3.5 基于协同优势的农业土地利用竞争机制分析(相关利益主体角度)
    3.6 基于协同优势的农业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分析
    3.7 农业土地利用比较优势、协同优势及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实证研究
    4.1 上海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4.2 长沙市城郊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
    4.3 上海市和长沙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特征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政策分析
    5.1 推动农业土地利用转型的相关政策选项
    5.2 不同政策情景下农业土地利用效应模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简要说明
    1.4 研究数据的使用说明
        1.4.1 为什么选择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1.4.2 为什么时间起点选择2004年?
        1.4.3 为什么研究区域仅选择长江流域的湘鄂赣皖4省?
        1.4.4 2004~2010年前后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简介
    1.5 论文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长江流域单双季稻作区的农业种植模式介绍
    2.2 文献综述
        2.2.1 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的历史演变与意义
        2.2.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变化的因素综述:劳动力禀赋、农机服务与收入
        2.2.3 农户家庭收入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2.2.4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关系综述
        2.2.5 农机服务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综述
        2.2.6 简要评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家庭劳动分工理论
        2.3.2 劳动节约型技术诱发理论
第三章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关键指标说明
    3.1 分析框架概述
    3.2 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关联性与机理分析
    3.3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3.3.1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农户稻作制度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
        3.3.2 家庭非农收入、农机服务与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机理
    3.4 农机服务对水稻生产的劳动替代程度与收入效应分析
    3.5 关键指标的解释说明
        3.5.1 农户单双季水稻种植模式的识别
        3.5.2 农户及村庄层面关于种植结构变化指标的度量说明
        3.5.3 农机服务程度的度量说明
        3.5.4 非农收入与非农就业的指标说明
第四章 样本数据的统计描述
    4.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现状与演变趋势
        4.1.1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静态描述:数量分布、省际差异与特征
        4.1.2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现状的动态描述:演变方向
    4.2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统计描述
        4.2.1 农户农作物种植组合的静态描述
        4.2.2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作物种植户数及经营面积的动态描述
        4.2.3 农户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收入的动态描述
    4.3 农户农业生产的成本与收益的统计描述
        4.3.1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成本收益比较
        4.3.2 不同稻作制度选择变化下的水稻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
    4.4 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特征统计描述
    4.5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的农户收入增长与来源构成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种植结构变化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5.1 农户种植结构中不同稻作组合的收入差异比较
    5.2 实证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实证结果分析
        5.3.2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5.3.3 农户生产决策独立性检验
    5.4 小结
第六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非农就业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6.1 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的变化统计
    6.2 农户家庭中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者的非农就业情况统计
    6.3 实证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说明
    6.4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方法选择
    6.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6.6 实证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6.7 小结
第七章 农户收入视角下农机服务对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7.1 农机服务程度的统计
    7.2 实证模型构建与说明
    7.3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要素替代程度分析
    7.4 稻作制度选择差异下农机服务的收入效应分析
    7.5 农机服务对农户稻作制度选择的影响分析
    7.6 内生性问题的简要说明
    7.7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后期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2~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
    (一) 区域发展呈现东优西快的趋势。
    (二) 实业四重奏。
        1. 回归主业, 扶持中小企业。
        2. 实体经济向中西部的布局。
        3. 在世界经济低迷中大展拳脚, 海外并购成果凸显。
        4. 实体经济之魂———科技创新。
    (三) 中西部新增长极崛起。
    (四) 改革深化的先行先试。
        1. 区域性金融改革———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
        2. 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探索。“新型城镇化”, 一个全新的高度。
    (五) 海洋经济———东部沿海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
        1. 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布局加速起锚, 空间布局基本成形。
        2. 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海洋经济发展。
    (六)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2. 东北亚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加速。
        3. 打造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开放高地, 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
        4. 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分析
    (一) 重塑中国制造业优势。
    (二) 新型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三) 区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的红利。
    (四)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和谐社会目标。
    (五) 区域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

(8)南方双季稻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农户调查法
        2.2.2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农户特征
    3.2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决策的总体特征分析
        3.2.1 从数据统计方面分析
        3.2.2 从农户的选择意愿分析
    3.3 农户水稻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因子选择
        3.3.2 模型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9)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粮食安全有关概念
        1.2.2 粮食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1.2.3 粮食安全的状况
        1.2.4 粮食安全战略
        1.2.5 粮食进出口贸易与粮食安全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粮食供需、粮食进出口及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粮食供给的一般理论
        2.1.1 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粮食产量
        2.1.2 市场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1.3 粮食进口、粮食储备对粮食供给影响
    2.2 粮食需求的一般理论
        2.2.1 人口规模、消费结构与粮食需求
        2.2.2 市场价格对粮食需求的影响
    2.3 粮食安全的一般理论
        2.3.1 粮食安全的内涵及目标
        2.3.2 粮食安全的层次划分
    2.4 粮食安全与粮食进出口关系的机理分析
第3章 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状况考察及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演变
    3.1 60年中国粮食供需对比分析
    3.2 60年中国粮食安全层次的转换
        3.2.1 尚未实现粮食安全期(1949-1984年)
        3.2.2 粮食生产徘徊期(1985-1989年)
        3.2.3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期(1990-1999年)
        3.2.4 粮食生产调整期(2000-2004年)
        3.2.5 粮食生产强力发展期(2005年至今)
    3.3 60年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路及举措
        3.3.1 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3.3.2 自力更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手段
        3.3.3 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制度
        3.3.4 以政策激励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3.5 依靠科技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3.3.6 宏观调控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3.4 60年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战略演变
        3.4.1 辅助性调剂阶段(1949-1978年)
        3.4.2 贸易改革试点阶段(1978-1992年)
        3.4.3 贸易改革深化阶段(1992-2001年)
        3.4.4 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过渡阶段(2001-2005年)
        3.4.5 全面融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5年至今)
第4章 中国粮食供需对比与趋势分析
    4.1 现行粮食供需预测方法及评述
        4.1.1 粮食需求预测方法评析
        4.1.2 粮食供给预测方法评析
    4.2 中国粮食供需预测指标体系及模型设计
        4.2.1 中国粮食需求预测的指标体系与模型设计
        4.2.2 中国粮食供给预测的指标体系与模型设计
    4.3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需预测及趋势分析
        4.3.1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预测及趋势分析
        4.3.2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给预测及趋势分析
    4.4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需结构及趋势分析
    4.5 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需缺口分析
第5章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与趋势变化及对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5.1 世界粮食供求及贸易变化情况
        5.1.1 世界粮食供求与贸易的主要特点
        5.1.2 世界粮食贸易情况概述
    5.2 世界粮食价格变化趋势及原因
        5.2.1 世界粮食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5.2.2 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原因剖析
    5.3 世界粮食供求的发展趋势
    5.4 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变化对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
第6章 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及结构设计
    6.1 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的总体思路
        6.1.1 立足国内资源,实现基本自给
        6.1.2 利用国外资源,适度进口
        6.1.3 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出口贸易
    6.2 中国粮食进出口规模设计(2010-2020年)
    6.3 中国粮食进出口结构设计(2010-2020年)
第7章 基于粮食安全的进出口战略保障措施
    7.1 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际协调
        7.1.1 公布我国中长期的粮食进出口政策
        7.1.2 与国际上主要粮食贸易国签订长期贸易协定
        7.1.3 在国际上突出强调粮食不应被用于政治目的
    7.2 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国内政策
        7.2.1 采取适宜的粮食进口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2.2 采取适宜的粮食出口措施,拓展粮食出口贸易
    7.3 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
        7.3.1 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的作用
        7.3.2 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的原则
        7.3.3 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的内容
        7.3.4 战略实施的效应检测的基本程序
        7.3.5 战略效应检测的方法评析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中国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分布变迁研究 ——以江西为例(1980-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和原因
    1.2 国内外关于作物的空间区域布局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内外研究内容及成果
        1.2.2 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数据资料来源
2 双季稻区域发展分析理论与基本假说
    2.1 农业区域形成的基本理论
        2.1.1 双季稻产区及其存在的基础
    2.2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2.1 H—O理论给分析双季稻空间布局变迁的启示
    2.3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4 双季稻主产区变迁因素的基本假说
        2.4.1 双季稻主产区变迁因素假定分析
        2.4.2 双季稻主产区变迁因素的基本假定
3 双季稻主产省区空间变迁的特点
    3.1 双季稻主产区及其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定义
    3.2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3.3 全国双季稻产量和面积变化
        3.3.1 1980年—2008年我国双季稻产量和面积变化特点
        3.3.2 1980—2008年全国双季稻主产省份空间布局变化
    3.4 双季稻主产区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4.1 空间计量经济学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3.4.2 双季稻生产集聚及格局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双季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4.1 江西省双季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特点分析
        4.1.1 1980—1989年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
        4.1.2 1990—1999年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
        4.1.3 2000—2009年江西省双季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
        4.1.4 江西省双季稻生产集聚及格局分析结果
    4.2 江西省市(地)域双季稻生产布局变化实证研究
        4.2.1 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的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
        4.2.3 变量设置和数据来源
        4.2.4 模型估计结果解析
    4.3 农户种植双季稻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二元Logistic数学模型的构建
        4.3.2 变量设置和赋值
        4.3.3 模型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确保双季稻生产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5.2. 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稳定发展双季稻生产的主要途径
    5.3. 促进发展双季稻生产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农业生产力布局变化的五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 黄丽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神农金康公司电子商务营销创新研究[D]. 何礼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门头沟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 郭蓓. 北京农学院, 2018(01)
  • [4]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路径探索——基于区域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的案例的分析[J]. 王健,赵桂慎. 中国发展, 2017(05)
  • [5]大都市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机制与转型模式研究[D]. 刘朝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6]农户收入视角下稻作制度选择研究 ——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D]. 王全忠.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7]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杨维凤,景体华. 经济研究参考, 2013(66)
  • [8]南方双季稻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 刘朝旭,刘黎明,彭倩. 资源科学, 2012(12)
  • [9]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D]. 孙宝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10]中国双季稻主产区空间分布变迁研究 ——以江西为例(1980-2009)[D]. 雷森波.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的五种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