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改革地质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唐旭,彭文峰[1](2021)在《党领导下地质事业的百年沿革与发展浅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目的、走上富起来道路、迎来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在地质领域的彰显。党的领导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法律保障,促进了地质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是我国由地质小国发展为地质大国、建设地质强国的关键。回顾党领导下的地质事业发展历程,总结党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对新时代加强党对地质事业的全面领导,培育和弘扬地质精神,大力发展地质教育事业,在实现跻身地质强国的过程中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李杏茹,贺战朋,赵祺彬[2](2021)在《新时代地质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建议》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环境地质、民生地质、城市地质、绿色矿业、新兴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等对地质标准化工作提出新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三深"战略、深化标准化改革对地质标准化提出新任务。近些年,地质领域标准数量持续增加、覆盖领域逐渐扩大,有力支撑了地质找矿突破重大行动、地质调查评价专项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但是仍存在新技术、新工作领域的标准缺位、标准复审机制尚未形成、标准化体系待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待建立、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鉴于地质领域标准化工作实际,提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拓展标准制定的领域与内容,加快技术标准创新,提高标准有效供给,推动标准国际化进程,切实增强地矿工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安全的能力等建议。
樊笑英,王峰[3](2021)在《地勘行业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地勘行业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建立起以规划统领地质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业格局,行业标准、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地质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地勘队伍得到长足发展,具备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当前地勘行业改革进入关键节点,行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转变、能力升级再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紧迫问题。促进地勘行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加强规划统领,科学布局地质勘查工作;(2)加快转企改制进程,迅速融入新产业格局;(3)超前谋划,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4)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地勘行业市场体系运行有序。
王菁华,王晔,唐善良[4](2021)在《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以组织管理内卷化和公共服务碎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组织管理内卷化现象和公共服务碎片化倾向不利于地勘单位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高度行政化干预式管理和封闭的行业系统导致地勘单位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被长期锁定,陷入重复投入的发展陷阱;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名义上的公益性职能日趋弱化,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契合的多元化新型公益性职能又尚未形成,使地质工作的公益属性日趋碎片化和模糊化,与事业单位的根本属性产生矛盾。在此背景下,我国地勘单位区域整合势在必行,地勘单位要重塑公益性职能,破除内卷化发展陷阱,实现地质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
符海明[5](2021)在《Z研究院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是由财政投资、服务社会、成果共享的地质工作,不同于商业地质调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服务于某些个体,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和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的需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整装配套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图件,对指导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地质找矿和长期规划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行业规范已经基本完善,但时间也沉淀下来一些陈旧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项目实际实施中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难以与当前的信息化、大数据时代接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方法、技术装备、项目运行模式、资金配套等都应该与时俱进,因此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与实施要结合国家、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的迫切需求,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项目管理进行相应优化,一方面能提高劳动效能、实现预期成果,另一方面能够显着缩短项目周期,减少成果转化所需的时间,更好地服务社会。Z研究院是一直以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为主的科研单位,曾完成多个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但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形势,原有的项目管理流程已经无法适应。本文以Z研究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提取地质调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运用问卷及访谈调查结合项目管理学理论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实施进度滞后问题;(2)资源管理不科学问题;(3)工作流程陈旧问题;(4)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地质调查项目的优化思路,以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矿产地质调查两种项目类型作为案例,分别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制定了对应的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主要优化内容包括:(1)流程优化,以流程再造理论为指导,重构了项目流程,提高了项目运行成效;(2)质量管理优化,通过把质量管理理论融入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解决了原质量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3)资源管理优化,通过对团队建设、团队管理的优化,解决了项目分散作业、沟通不畅等问题;(4)成本管理优化,采用了价值链理论分析了项目各节点的成本构成,减少或整合价值较低的工作环节,提高项目效益。
李雪溦[6](2021)在《地质工作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地质工程项目选取400名野外地质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组织承诺问卷、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心理授权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和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组织公民行为处于较高水平,心理授权水平较低。(2)工作家庭冲突和组织公民行为都在性别上有显着性的差异,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家庭—工作冲突上,男性工作者的冲突均高于女性;在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公民美德子维度上,女性工作者都相较男性表现出更多该类行为,在其他子维度上性别之间无显着差异。工作家庭冲突在年龄和野外工作时长上具有显着性差异,51岁及以上的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冲突子维度均显着低于其他年龄段,在野外工作6个月以上的工作者则在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冲突子维度上得分高于其他工作者。(3)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负向预测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还可以通过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完成。(4)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工作家庭冲突两个维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心理授权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工作意义维度与个人主动呈显着正相关,工作影响与个人主动和公民美德行为呈显着正相关。(5)心理授权显着调节了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且心理授权的程度越高,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越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员工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的相关建议:(1)降低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家庭冲突,包括制定有效政策平衡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形成鼓励员工热爱家庭生活的组织氛围;(2)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包括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关注员工心理状态并安排有益的活动;(3)提高员工的心理授权程度,与员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李玲玲[7](2021)在《新时期地勘行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地勘行业、地勘单位和地质工作者方面,总结了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地勘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新时期地勘行业的发展机遇。针对地勘行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机遇提出了三大策略,首先围绕国家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其次通过完善组织机构,保障科学决策,最后稳抓人才和创新两个关键因素,激发创新动力。
解君艳[8](2021)在《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地勘单位作为其中一员,在指令性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已经略显疲态,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勘单位主动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集团。华东地环公司是海洋研究院探索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是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矿业公司。公司项目一般都布设在城市发展不发达地区,驻外人员较多且辛苦,而在薪酬分配方面仍有事业单位的影子,不仅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还会造成内部不公平。同时对比外部市场环境的薪酬水平,华东地环公司缺乏市场竞争力。面临种种问题,华东地环公司的发展得到阻碍,公司的薪酬体系急需优化和调整。本文一方面对华东地环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和薪酬体系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探究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的薪酬现状;另一方面采用了访谈法与问卷法,对驻外人员开展薪酬访谈与薪酬满意度问卷调查,对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薪酬体系优化建议。本研究认为,事业单位改制,成立企业走向市场,就必须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华东地环公司中驻外人员占比较大,华东地环公司应立足于行业市场,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工资模式和观念,以企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运用现代企业的薪酬和激励相关理论,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驻外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彰显公平的薪酬体系,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促使市场化的新型矿业公司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本研究旨在华东地环公司的驻外人员的薪酬体系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同时,希望对其他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地勘单位、矿业公司的发展有积极地启发、示范意义。
施俊法[9](2020)在《21世纪前20年世界地质工作重大事件、重大成果与未来30年中国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在21世纪前20年里,以页岩气、页岩油、天然气水合物和干热岩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美国因页岩气勘查开发取得突破实现了能源独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加剧和能源转型,对关键金属矿产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强势推出关键矿产清单,力求保障本国资源安全。深海探测、地球深部探测取得新进展。地球系统科学成为当代地质科学主题,形成了一批新概念,例如地质多样性、关键带、人类世、临界要素等,引领地质工作的转型。展望未来3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将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的重大挑战,地质工作正处于重大转折时期。中国地质工作要突出清洁能源和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要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地质调查、监测、模拟与预测技术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修复及城市建设,促进地质工作转型和发展。
黄敬军,赵增玉,姜素,杨磊,高立,许书刚[10](2020)在《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地质调查是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江苏在全国率先覆盖地级市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形成具江苏特色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和工作成果,但尚不能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基于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构建了由多尺度三维地质调查、多要素自然资源调查、多系统生态地质调查、多维度地下空间评价、资源环境监测网建设和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建设组成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并提出精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地质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推广"地质+"成果转化创新和探索后工业化时代工作方向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
二、关于改革地质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改革地质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党领导下地质事业的百年沿革与发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领导下的地质事业发展历程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质事业的起步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地质事业的发展 |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地质事业的跃升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跻身世界地质强国迈进 |
二、党在地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
1.党为地质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
2.党引领地质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 |
3.党促进地质工作者人格之完善 |
三、在创新中迈向地质强国,建设美丽中国 |
1.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地质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
2.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地质教育事业 |
3.在党的领导下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
(2)新时代地质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地质领域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
1.1 环境保护和民生地质对水工环地质调查标准提出新需求 |
1.2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城市地质调查标准提出新需求 |
1.3 实现矿业转型对绿色矿业标准体系提出新要求 |
1.4 新兴战略性能源资源对矿产勘查标准提出新需求 |
1.5 “一带一路”倡议为地质标准国际化提供重要契机 |
1.6 “三深”战略要求推动先进技术标准化 |
1.7 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创新地质领域标准化管理工作 |
2 地质领域标准化建设现状 |
2.1 现有标准基本涵盖传统的地质矿产工作各领域 |
2.2 近3年标准发布数量突增 |
2.3 除实验测试方法标准外,不同专业领域的标准分布差异不大 |
3 地质矿产领域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3.1 新技术、新工作领域的标准缺位 |
3.2 标准复审机制尚未形成 |
3.3 标准化体系待完善 |
3.4 沟通协调机制待建立 |
3.5 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程度不高 |
4 新时代地质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
4.1 以国家标准化改革要求为主线,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
1) 完善现有标准化管理制度,形成各级标准有序发展局面。 |
2) 健全标准化运行机制,提高标准化工作效率。 |
3) 优化标准制定程序,增强标准化工作活力。 |
4.2 以拓展地质服务领域为契机,加强标准有效供给与服务 |
1) 加强重要矿种勘查标准的制修订与宣贯。 |
2) 加强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方面标准制修订。 |
3) 加强城市地质调查领域标准研制。 |
4) 适度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标准研制。 |
4.3 以标准联通“一带一路”为着力点,推动地质领域标准国际化 |
1) 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的互认互通。 |
2) 加快我国标准走出去步伐,推动沿线国家标准的软连通。 |
(3)地勘行业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现状 |
1.1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行业管理体制机制 |
1.2 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地质工作体系 |
1.2.1 建立了以规划统筹地质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
1.2.2 改革创新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业格局 |
1.2.3 地质资料信息化、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地质信息服务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
1.2.4 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等制度体系建设加强,行业市场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发生转变 |
1.3 持续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市场主体建设得到加强 |
1.3.1 地勘队伍规模与人员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
1.3.2 地勘单位整体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产业转型趋势明显,形成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 |
1.3.3 地勘行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
2 当前地勘行业改革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
2.1 地勘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挖掘需求、提高供给能力 |
2.2 地勘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能力升级再造 |
2.3 地勘队伍深化改革任重道远仍需政策支持 |
3 地勘行业下一步发展建议 |
3.1 加强规划统领,科学布局地质勘查工作 |
3.2 加快转企改制进程,迅速融入新产业格局 |
3.3 超前谋划,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3.4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地勘行业市场体系运行有序 |
(4)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以组织管理内卷化和公共服务碎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勘行业的组织管理内卷化现象 |
1.1 组织管理内卷化的理论 |
1.2 地勘行业组织管理内卷化现象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
2 地勘单位的公共服务碎片化倾向 |
2.1 公共服务碎片化的理论 |
2.2 地勘单位公共服务碎片化倾向的成因 |
3 内卷化与碎片化的危害与破解 |
3.1 对地勘单位造成的不利影响 |
3.1.1 地勘行业组织管理内卷化的影响 |
3.1.2 地勘单位公共服务碎片化的弊端 |
3.2 破解举措:组织整合与功能优化 |
4 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 |
4.1 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目标 |
4.2 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任务 |
4.3 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路径 |
5 结论与展望 |
(5)Z研究院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流程再造理论 |
2.2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 |
2.3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
2.4 项目资源管理理论 |
2.5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3 Z研究院概况及地质调查项目运行情况 |
3.1 Z研究院概况 |
3.1.1 单位组织结构 |
3.1.2 单位人员情况 |
3.1.3 单位财务情况 |
3.2 项目运行环境分析 |
3.2.1 外部环境分析 |
3.2.2 内部环境分析 |
3.3 Z研究院项目现状分析 |
3.3.1 项目实施流程概述 |
3.3.2 立项阶段主要流程 |
3.3.3 设计阶段主要流程 |
3.3.4 野外实施阶段主要流程 |
3.3.5 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阶段主要流程 |
3.3.6 验收及资料归档阶段主要流程 |
4 Z研究院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Z研究院地质调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项目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取 |
4.1.2 项目立项与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
4.1.3 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4.1.4 项目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实施进度问题原因分析 |
4.2.2 资源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4.2.3 工作流程问题原因分析 |
4.2.4 质量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4.3 问题模糊聚类分析 |
4.3.1 分析思路 |
4.3.2 方法原理 |
4.3.3 分析结果 |
5 Z研究院案例项目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5.1 优化方案设计的思路 |
5.2 案例1 某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优化设计 |
5.2.1 案例项目概况 |
5.2.2 流程优化设计 |
5.2.3 质量管理优化设计 |
5.2.4 优化效果预测 |
5.3 案例2 某矿产地质调查项目优化设计 |
5.3.1 案例项目概况 |
5.3.2 资源管理优化设计 |
5.3.3 流程优化设计 |
5.3.4 质量管理优化设计 |
5.3.5 成本管理优化设计 |
5.3.6 优化效果预测 |
6 Z研究院项目管理流程优化实施与保障 |
6.1 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6.1.1 加强项目负责人任用制度 |
6.1.2 建立持续的项目流程优化机制 |
6.1.3 建立技术更新与知识管理保障措施 |
6.1.4 加强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6.1.5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员工激励措施 |
6.1.6 加强项目资金运行管理体系 |
6.2 优化方案实施计划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展望 |
7.2.1 存在的问题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地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二 地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访谈 |
(6)地质工作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综述 |
(一)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 |
(二)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其测量 |
(三)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研究 |
二.组织承诺的研究综述 |
(一)组织承诺的概念 |
(二)组织承诺的结构及测量 |
(三)组织承诺的相关研究 |
三.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综述 |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 |
(二)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及测量 |
(三)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 |
四.心理授权的研究综述 |
(一)心理授权的概念 |
(二)心理授权的结构与测量 |
(三)心理授权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工作家庭冲突 |
(二)组织承诺 |
(三)组织公民行为 |
(四)心理授权 |
二、理论基础 |
(一)资源保存理论 |
(二)社会交换理论 |
(三)工作要求—控制模型(Demand-Control model,DCM)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的总体状况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承诺的现状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承诺的总体状况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承诺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
三、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公民行为的现状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公民行为的总体状况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公民行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
四、野外地质工作者心理授权的现状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心理授权的总体状况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心理授权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
五、工作家庭冲突、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和心理授权的相关分析 |
(一)各主要变量的皮尔逊积差相关 |
(二)有调节中介模型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三)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 |
(四)心理授权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
第五章 讨论及建议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及心理授权的现状 |
(一)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分析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承诺现状分析 |
(三)野外地质工作者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分析 |
(四)野外地质工作者心理授权现状分析 |
二、野外地质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及心理授权的关系分析 |
(一)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二)中介效应的分析 |
(三)调节效应的分析 |
三、建议 |
(一)降低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 |
(二)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
(三)提高员工的心理授权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新时期地勘行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地勘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传统的地质工作内容、方法等不能适应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求 |
2.2 各地勘单位同质化严重且创新能力不足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的瓶颈 |
2.3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影响新时代地质工作的转型 |
2.4 传统地质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影响新时代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
2.5 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短板 |
3 新时期地勘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
4 地勘行业服务民生策略分析 |
4.1 围绕国家战略,明确发展目标 |
4.2 完善组织机构,保障科学决策 |
4.3 稳抓关键因素,激发创新动力 |
4.3.1 人才 |
4.3.2 创新 |
5 结论 |
(8)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1 薪酬相关概念 |
2.1.2 薪酬体系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薪酬体系相关理论 |
2.2.2 激励相关理论 |
2.3 薪酬体系研究评述 |
2.3.1 薪酬体系设计与优化 |
2.3.2 薪酬体系的模式 |
2.3.3 薪酬体系的改革 |
2.4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关注点 |
第三章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3.1 华东地环公司概况 |
3.1.1 华东地环公司简介 |
3.1.2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机构简介 |
3.2 华东地环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
3.2.1 华东地环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3.2.2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简介 |
3.3 华东地环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
第四章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问题发现与分析方法 |
4.1.1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访谈 |
4.1.2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满意度问卷调查 |
4.2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1 华东地环公司薪酬水平缺乏外部市场竞争力 |
4.2.2 华东地环公司薪酬等级和分配缺乏内部公平性 |
4.2.3 华东地环公司薪酬结构缺少精神薪酬等福利 |
4.2.4 华东地环公司薪酬体系激励措施难以落实 |
4.3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
4.3.1 历史原因 |
4.3.2 缺乏战略导向 |
4.3.3 过于注重经济成果 |
4.3.4 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 |
4.3.5 忽略员工的真正需求 |
4.3.6 缺少制度执行保障机制 |
4.4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问题与原因小结 |
第五章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
5.1 优化设计原则与思路 |
5.1.1 优化设计原则 |
5.1.2 优化设计思路 |
5.2 确定岗位薪酬水平 |
5.3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岗位价值评估与等级优化 |
5.3.1 岗位分析 |
5.3.2 岗位价值评估 |
5.3.3 岗位等级优化 |
5.4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结构优化 |
5.4.1 驻外人员固定工资与绩效薪酬的优化 |
5.4.2 其他激励奖励办法的优化 |
5.4.3 福利及其他津贴优化 |
5.4.4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结构优化小结 |
第六章 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优化实施保障 |
6.1 组织机构方面的保障 |
6.2 制度体系方面的保障 |
6.2.1 培训体系 |
6.2.2 薪酬制度更新体系 |
6.3 宣传动员方面的保障 |
6.4 反馈沟通方面的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21世纪前20年世界地质工作重大事件、重大成果与未来30年中国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2000—2020年:世界地质工作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果 |
1.1 以页岩气和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勘查开发促使美国能源独立 |
1.2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取得重大突破 |
1.3 深海油气勘查取得一批新发现 |
1.4 世界各国强势推出关键矿产清单 |
1.5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形成新概念新思路 |
1.6 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取得新成效 |
1.7 地球深部探测取得重大进展 |
1.8 信息技术推动建立地质工作新范式 |
1.9 世界重要国家地质工作面临新一轮结构调整 |
2 2020—2050年:资源、环境、生态对地质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
2.1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 |
2.2 水资源安全 |
2.3 环境和生态问题 |
2.4 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挑战 |
2.5 特大型城市发展 |
2.6 科技进步对地质工作的影响 |
3 2020—2050年:中国地质工作的展望 |
3.1 2020—2050年:未来30年中国地质工作的展望 |
3.2 2020—2035年:中国地质工作设想 |
(10)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及特点 |
1.1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成效 |
1.1.1 形成联合实施分工参与的工作机制 |
1.1.2 构建了多专业融合调查的工作方法 |
1.1.3 首创需求侧全流程参与的工作模式 |
1.1.4 提交层次分明按需定制的工作成果 |
1.2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特点 |
1.2.1 创新性 |
1.2.2 针对性 |
1.2.3 通俗性 |
2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不足 |
2.1 工作区域与城市规划不匹配 |
2.2 成果体系缺少科普文化读物 |
2.3 城市地质信息未能动态管理 |
3 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新思考 |
3.1 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下的城市地质调查新的体系 |
3.1.1 多尺度三维地质调查 |
3.1.2 多要素自然资源调查 |
3.1.3 多系统生态地质调查 |
3.1.4 多维度地下空间评价 |
3.1.5 资源环境监测网建设 |
3.1.6 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服务平台建设 |
3.2 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内容精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 |
3.3 建立动态更新的城市地质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
3.4 延伸服务领域推广“地质+”成果转化创新 |
3.5 探索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 |
4 结论 |
四、关于改革地质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党领导下地质事业的百年沿革与发展浅析[J]. 唐旭,彭文峰. 中国地质教育, 2021(04)
- [2]新时代地质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建议[J]. 李杏茹,贺战朋,赵祺彬. 中国矿业, 2021(12)
- [3]地勘行业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 樊笑英,王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07)
- [4]地勘单位整合式改革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以组织管理内卷化和公共服务碎片化的视角[J]. 王菁华,王晔,唐善良.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07)
- [5]Z研究院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优化研究[D]. 符海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地质工作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和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D]. 李雪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新时期地勘行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的思考[J]. 李玲玲. 甘肃科技, 2021(07)
- [8]华东地环公司驻外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解君艳. 兰州大学, 2021(12)
- [9]21世纪前20年世界地质工作重大事件、重大成果与未来30年中国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考[J]. 施俊法. 地质通报, 2020(12)
- [10]自然资源管理视角下江苏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新思考[J]. 黄敬军,赵增玉,姜素,杨磊,高立,许书刚. 地质论评,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