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田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蛙类的初步调查

广州地区田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蛙类的初步调查

一、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章,吴军杰,闵秀婷[1](1983)在《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近年来,因用青蛙肉敷眼及伤口或治疗牙痛而引起的人体孟氏裂头蚴病已有报告。为了解广州市郊区蛙类自然感染孟氏裂头蚴的情况,以及查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蛙体内寄生情况,我们于1982年10月间,对广州市农贸市场农民出售的青蛙,作了初步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朱顺海,董辉,赵其平,吴迪,吴有陵,李榴佳,韩红玉,梁思婷,李莎,翟颀,杨斯涵,裴恩乐,黄兵[2](2014)在《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文中指出为了解上海市市售青蛙蠕虫的感染情况,对52只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青蛙蠕虫感染率为90.38%,平均感染强度为20.21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00%、86.54%、17.31%和51.92%,感染强度分别为3.38、15.00、5.11和5.22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90.38%;肠道、肌肉与皮下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34和11.38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与皮下。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6、3、1和2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杨光大,肖嘉杰,王付民,邓燕忠,龚世平[3](2013)在《我国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研究概况及防控措施》文中认为曼氏裂头蚴病在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蛙科动物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2中间宿主。文章对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人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肖嘉杰[4](2017)在《广东省常见食用蛇蛙类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蛙类与蛇类是曼氏迭宫绦虫主要的第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是人曼氏裂头蚴病感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该病广泛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欧洲、美洲和非洲也有报道。本研究为了维护我省公共卫生安全、保护野生蛇蛙类资源、促进蛇蛙类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对我省食用蛇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的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其公共卫生风险进行评估,针对其感染传播特点研究制订了相应防控措施并予以推广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蛇蛙类裂头蚴感染调查。被检16种694条蛇的总感染率为46.1%(320/694),单条蛇感染裂头蚴数目介于0213条之间,裂头蚴长度多介于920 cm之间,个别虫体长度可达33.5 cm;除中国沼蛇、腹斑蛇和金环蛇外,王锦蛇、灰鼠蛇和乌梢蛇等其他13种蛇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裂头蚴感染,其中乌梢蛇的感染率高达96.8%,渔游蛇等其他蛇的感染率介于5.0%83.1%。被检蛙样本5种1 759只的总感染率为15.5%(272/1759),单只蛙感染裂头蚴数目介于041条之间,裂头蚴长度多介于510 cm之间,个别虫体长度可达16.8 cm;沼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虎纹蛙和棘胸蛙这5种蛙的裂头蚴感染率分别为3.6%、22.7%、3.1%、23.7%和2.9%。(2)蛇蛙类裂头蚴病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在系统掌握我省食用蛇蛙类裂头蚴感染的基础上,确定我省人类裂头蚴病的高风险人群为:一是具有使用蛇蛙肉或皮敷贴身体治疗疾病陋习的人群;二是具有食用蛇蛙类肉,包括生吞蛇胆、生吞蛙类和蝌蚪的人群;三是经常直接饮用生水(河流、湖泊和水库)的人群。(3)制定食用蛇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并推广应用。结合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和人体、蛇蛙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关键因素或环节,分别制定出人和蛇蛙类的综合防控措施。通过对我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专项防控建议,将野生蛇蛙类曼氏裂头蚴病列入《广东省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种类和疫源物种目录》(粤林函[2014]217号);充分利用有关媒体向广大公众宣传裂头蚴病危害性和防范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食补理念;在蛇蛙养殖场推广曼氏裂头蚴病防控技术,建立示范性养殖场,使养殖场的蛇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感染率从原来的30%50%减少至8%以下,种蛇产蛋量提高了10%20%,商品蛇的生长率提高了10%以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根据5个示范性养殖场核算,在20132015年期间新增销售额1.9亿元,新增利润1.3亿元。在“第22届广西科技大集蛇文化科普展暨蛇养殖场技术交流会”上与全国300多养蛇大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做好蛇类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工作,促进养蛇业健康发展。

王新彩,刘润芳[5](2006)在《国内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国内已发现的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已发现和证实的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作一综述。结果中间宿主的种类有: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等螺类;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等蛞蝓类;同型巴蜗牛、短梨巴蜗牛等蜗牛类。转续宿主有:青蛙及蟾蜍。结论国内已发现一些软体动物螺类、蛞蝓类、蜗牛类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青蛙和蟾蜍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转续宿主。

夏伟丽[6](2016)在《两种蛙的棘头虫和线虫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在人们更多关注哺乳动物和鸟类保护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家族——两栖动物,特别是其中的蛙类。我国蛙类资源丰富,根据中国蛙类目录统计,我国共有蛙340余种。由于蛙类能适应陆地和水域的不同生存条件,加以生活环境的多变,使其感染寄生虫可能性的幅度亦相应扩大。这不仅会对蛙类自身造成影响,而且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本研究旨在对实验室20132014年检获的蛙类棘头虫和线虫进行感染情况调查和种类鉴定,以便了解蛙类寄生棘头虫和线虫的概况,为相关研究及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1.蛙的种类鉴定为了确定用于寄生虫感染所剖检蛙的种类,利用线粒体12S序列对98只青蛙和84只蟾蜍的种类进行了鉴定。首先分批次提取青蛙和蟾蜍的肝脏、肠道或血液DNA,并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序所得结果进行BLAST对比后,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90只青蛙为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8只为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84只蟾蜍为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这与传统的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2.两种蛙的棘头虫和线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对20132014年两年收集的90只黑斑蛙和84只中华大蟾蜍,经过编号后并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体,记录并统计棘头虫与线虫寄生部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显示:在90只黑斑蛙体内共收集棘头虫和线虫550条,其中棘头虫314条,线虫236条。总体感染率为65.56%,棘头虫为41.11%,线虫为50%;平均感染强度为9.32条。而在黑斑蛙体内不同的脏器感染中,肠道感染率最高,为77.97%,其次为胃和肺。在84只中华大蟾蜍体内共收集棘头虫和线虫1422条,其中棘头虫207条,线虫1215条。总体感染率为86.90%,棘头虫为28.57%,线虫为84.52%;平均感染强度为19.48条。而在中华大蟾蜍体内不同的脏器感染中,肺脏的感染率最高,为73.97%,其次为肠和生殖系统。通过对检出虫体形态的初步观察,发现棘头虫有1科2属,线虫有5种。但具体是哪一种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调查结果为初步掌握上海市黑斑蛙与中华大蟾蜍寄生棘头虫与线虫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3.两种蛙的棘头虫的种类鉴定本研究对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体内检获的521条棘头虫,按每只蛙体每个脏器至少制作一张封片的原则,结果共制作65个封片。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仔细测量棘头虫吻钩数目及排列方式、是否有体棘、睾丸的位置及排列方式、粘液腺数目和排列方式以及虫卵形状等特征,并与文献对比。结果鉴定出2属7种棘头虫,分别是蟾蜍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hpalus bufonis)、黎氏阮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phalus nguyenthileae)、里斯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phalus reesei)、卢兹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phalus lutzi)、斯梅尔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phalus smalesi)、光洁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lucidus)和蛙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ranae)。4.两种蛙的线虫的种类的初步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90只黑斑蛙和84只中华大蟾蜍体内收集到的1451条线虫进行科属的判定,即按脏器的不同,分别提取肠道、肺、体腔、胃、肺、生殖道共13条线虫的DNA,利用线虫cox1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BLAST比对建立ML进化树。最后再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线虫的种类。结果显示,在1451条线虫中,共有2科2属5种,分别为棒线属线虫(Rhabdias sp.)和对盲囊属线虫(Contracaecum sp.),但是具体的种类还需形态学的进一步探索。5.中国蛙类寄生棘头虫与线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为了解我国蛙类棘头虫与线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本文收集了报道我国蛙类棘头虫与线虫的相关文献,并依据较新的棘头虫与线虫分类系统整理成文。共记录在中国蛙体内检出棘头虫8种,隶属于2科、3属;线虫48种,隶属于17科、23属。本文列出了每种棘头虫与线虫的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命名人与命名年、宿主与寄生部位、地理分布及文献来源等信息,为较全面了解我国蛙类棘头虫与线虫的种类情况提供了基础材料。

张赟[7](2009)在《广东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提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陈心陶教授1935年首次在褐家鼠心肺组织中发现,该虫在分类上隶属于圆线目、管圆科、管圆线虫属,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体。成虫寄生于鼠肺动脉内,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类和蛞蝓,转续宿主有蛙类、淡水鱼、虾、蟹等。人多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而感染,或者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等食物或饮用污染的水也可感染。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适宜宿主,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在体内移行,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区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太平洋、印度洋的一些岛屿国家、东南亚、中国、日本等地均有暴发或散发流行。WTO公布的21世纪新出现的全球威胁性传染病中就包括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流行区域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广西、海南、云南和台湾等地。自1984年在广东省报道中国大陆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近年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发病人数有增多的趋势,而且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从1997年至2007年,先后在温州、辽宁、福建和北京等地先后出现多次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我国卫生部2003年将广州管圆线虫列为“新发传染病”。广东省是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流行病区之一,除了散发病例的存在外,2007年3月在广宁县出现了一次6人发病的小规模暴发。之前在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做过一些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但由于这些调查多数时间距今久远、且存在调查范围局限、零散和缺乏人群感染情况的资料等问题,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目前广州管圆线虫防治工作的需要。为了掌握当前广东地区广州管圆线虫流行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资助下,于2006年至2008年对广东省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了解广东省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鼠类、中间宿主螺类以及当地居民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用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感染情况;解剖所捕捉的鼠类,取其心肺组织检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在粤西地区的江门和阳春两地分别随机选取当地健康体检人员共600名进行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有关的问卷调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这些人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研究结果1.本次调查共检查鼠类966只,其中褐家鼠541只,黄胸鼠160只,施氏屋顶鼠104只,板齿鼠83只,小家鼠46只,黄毛鼠15只,臭鼩鼱13只,社鼠4只。其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的阳性鼠87只,平均感染率约为9.01%。阳性鼠的平均感染度为7.45条/只。2.不同鼠种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不同,其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黄胸鼠的感染率为15.62%、褐家鼠的感染率为9.61%、板齿鼠的感染率为7.23%和施氏屋顶鼠的感染率为3.85%,小家鼠、臭鼩鼱、黄毛鼠和社鼠体内均未能检获到广州管圆线虫。3.粤西地区不同地点鼠类的感染情况不同,其中以廉江地区的感染率最高为17.37%,番禺地区的感染率最低为3.54%,茂名、江门和阳春地区的感染率分10.71%、4.37%和5.73%。不同地区鼠类感染率有显着差异。4.粤西地区共检查褐云玛瑙螺2217只,感染的螺数为618个,感染率为27.88%,平均感染度为38.72条/螺。共检查福寿螺3723只,感染的螺数为242个,感染率为6.50%,平均感染度为12.01条/螺。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与福寿螺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5.粤西六个不同地区两种螺类的感染情况是不同。其中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以江门地区45.00%感染率最高,阳春地区7.71%的感染率最低,茂名、廉江、罗定和肇庆的感染率分别为38.41%、24.00%、18.58%和12.55%,各地感染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以茂名地区20.14%最高,阳春地区0.86%的感染率最低,肇庆、廉江、江门、和罗定的感染率分别为10.79%、8.10%、5.13%和2.07%,六地区之间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6.不同大小螺类的感染情况也是不同。在各调查地区取褐云玛瑙螺1987只和福寿螺2904只区分大螺和中小螺,对其感染状况进行比较。褐云玛瑙螺大螺(>31g)感染率为22.91%(151/659),平均感染度为50.94条/螺;中小螺(≤31g)的感染率为26.28% (349/1328),平均感染度为14.12条/螺,大螺感染度是中小螺的3.56倍。福寿螺大螺(>21g)的感染率为8.26%(65/787),平均感染度为20.08条/螺;中小螺(≤21g)的感染率为5.24%(111/2117),均感染度为9.16条/螺,大螺感染度是中小螺的2.19倍,两者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问卷调查显示:89.83%的被调查者否认有生食或半生食螺肉或鱼、虾、蜗牛、蟹、青蛙史,4.17%的被调查者不能确定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上述食物史,6%的被调查者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虾史;有3.83%被调查者在劳动中直接或间接接触过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或蛞蝓;66.33%的受访者家中无切生食或熟食的专用厨具。8. 600人份血清标本,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阳性59份,阳性率为9.83%。检测上述59份IgG抗体阳性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有9份为阳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5.25%;占所调查600份人血清标本的比例为1.50%。9.不同调查地区人群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也是不同的。江门地区人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IgG、IgM抗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4.0%和1.67%;而阳春地区人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7%和1.33%。可见江门地区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较高,两地人群广州管圆线虫IgG抗体阳性率之间有显着差别。结论与本省和我国其它地区的调查结果比较,粤西地区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程度大致处于中等水平。不同鼠种间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存在差异,其中以褐家鼠的感染最为普遍和重要;粤西不同地区间鼠类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也存在差异;同时,不同栖息环境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也不同。与我国其它地区的调查结果比较,粤西地区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福寿螺的感染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远比福寿螺严重,它仍是现阶段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传播中最主要的中间宿主。同时可见:粤西不同地区间两种螺的感染率存在差异。此外,不同大小螺类的感染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中福寿螺螺体越大,其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越高;而褐云玛瑙螺大螺与中小螺之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但大螺的感染度明显高于中小螺。粤西不同地区间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鼠类和中间宿主螺类的感染情况基本平行,调查结果提示:与南中国海之间的距离、纬度、海拔高程和地貌是影响该地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通常,近海、低纬度、低海拔、平原和低丘地区宿主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对人群进行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一定比例的IgG和IgM抗体阳性者,提示:他们曾经或新近遭受过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同时,江门人群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阳春地区,显示即使在粤西地区的不同区域,在多种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群的感染机会也有所不同。广东省粤西地区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当地居民也受到该虫感染的威胁。本调查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该区域目前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情况和特点,并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科学防治奠定了基础。

门启斐[8](2016)在《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文中指出青蛙和蟾蜍是常见的两栖动物,是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吸虫和绦虫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寄生虫,严重影响蛙类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个体死亡。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蛙类资源利用的增加,人与蛙类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部分人兽共患寄生虫同样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因此,研究蛙类吸虫和绦虫,不仅可以保护蛙类,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防范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意识。本文拟通过对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情况调查和种类鉴定,为做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和保护蛙类资源提供基础数据。1.两类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为初步了解蛙类吸虫和绦虫的感染情况,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共剖检蛙3种182只,分别为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90只、虎纹蛙(Rana rugulosa)8只、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84只。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显示,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体内均检出吸虫和绦虫,虎纹蛙体内未检出寄生虫。其中,黑斑蛙检出率为86.67%,体内检出吸虫1625条,绦虫47条,感染率分别为78.89%和13.33%,平均感染强度为22.89和3.92。中华大蟾蜍检出率为85.71%,体内检出吸虫1628条,绦虫2条,感染率分别为85.71%和2.38%,平均感染强度为22.61和1。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剖检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吸虫的感染情况,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于国内的其他相关报道,而绦虫的感染情况较低,低于大部分国内报道。本次调查检出绦虫为裂头蚴,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虽数量很少,但依然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2.单殖吸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黑斑蛙膀胱内单殖吸虫的具体种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随机选取30条虫体用于形态学鉴定,4条虫体用于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4条虫体18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构建的18S r RNA系统发育树中,4条虫体均位于多盘科(Polystomatidae)双睾属(Diplorchis)分支内。结合形态学鉴定对虫体的观察,器官的测量和相关文献的对比,确定本次检出的单殖吸虫为黑斑蛙双睾吸虫(Diplochis nigromaculatus)。本种吸虫在国内仅北京和江苏有记录,这是该吸虫在上海的首次检出。3.复殖吸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从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体内检出的吸虫种类,采用观测形态结构的方法对2696条吸虫进行种类鉴定。选取部分虫体,制作封片标本,观测封片虫体的形态结构,查阅相关文献,与国内已报道的吸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检获的2696条吸虫均为复殖吸虫,隶属于4科4属6种,其中3种鉴定到种,分别为重盘科(Diplodiscidae)重盘属(Diplodiscus)的短肠重盘吸虫(D.mehrai),黑斑蛙重盘吸虫(D.nigromaculati),似巨颈科(Macroderoididae)累智属(Rauschiella)的蛙累智吸虫(R.ranae)。余下3种仅能鉴定到属,分别为重盘科重盘属吸虫未定种(Diplodiscus sp.),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拟侧殖属吸虫未定种(Pleurogenoides sp.),舐血科(Haematoloechidae)舐血属吸虫未定种(Haematoloechus sp.)。本次鉴定结果,为上海市蛙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4.绦虫的种类鉴定为确定从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检获绦虫的种类,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法,随机选取8条虫体,提取DNA,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对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Blast序列对比以确定其种类,并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裂头科(Diphyllobothriidae)迭宫属(Spirometra)猬迭宫绦虫(S.erinacei)ITS序列相似程度最高,可初步确定本次检获的绦虫是猬迭宫绦虫,且全部为其幼虫裂头蚴。系统发育树显示,本次检获裂头蚴和蛇源裂头蚴在一个分支内,而以哺乳动物为宿主的裂头蚴在另一分支,证明蛇源和蛙源裂头蚴亲缘关系较近。5.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为了解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作者查阅了报道我国蛙类吸虫的相关文献,依据吸虫分类系统和科属种的字母顺序整理成文。共记录在中国检出的吸虫4目13科29属88种,其中多盘目1科2属13种,棘口目1科2属12种,后睾目1科1属3种,斜睾目10科24属60种。列出了每种吸虫的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命名人与命名年、寄生宿主与部位、地理分布及文献来源等信息,为较全面掌握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提供了基础材料。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9](2014)在《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1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所有能够经口随食物(水源)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分为食物寄生性(内源性)寄生虫病与食物污染性(外源性)寄生虫病。根据食物种类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肉源性寄生虫病、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水源性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和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包虫病、肉孢子虫病、带绦虫/囊尾蚴病、弓形虫病、旋毛虫

吕山,周晓农,张仪,王显红,杨坤[10](2006)在《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检查方法
    1.3 虫体的初步确定
2 结果
    2.1 寄生虫总体感染情况
    2.2 按脏器统计寄生虫感染情况
    2.3 虫体的初步确定
3 讨论

(3)我国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研究概况及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宿主与生活史
2 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1 不同蛙类的感染情况
        2.1.1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2.1.2 泽蛙(R.limnocharis)和虎纹蛙(R.rugulosa)
        2.1.3 金线蛙(R.plancyi)等8种蛙
        2.1.4 其它蛙类(未分蛙种)、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及蝌蚪
    2.2 曼氏裂头蚴在蛙体内的分布及形态
3 人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及防控措施
    3.1 人体从蛙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
        3.1.1 局部敷贴生蛙肉或蛙皮造成直接感染
        3.1.2 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肉
    3.2 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
        3.2.1 宣传教育
        3.2.2 加强科研
        3.2.3 加强执法监管

(4)广东省常见食用蛇蛙类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裂头蚴概述
        1.1.1 形态特征
        1.1.2 理化特性
        1.1.3 生活史
        1.1.4 曼氏裂头蚴病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蛇蛙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2.1.1 蛇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2.1.2 蛙的种类、数量和来源
    2.2 蛇蛙样本的解剖和裂头蚴分离
        2.2.1 蛇的样本解剖与裂头蚴分离
        2.2.2 蛙的样本解剖与裂头蚴分离
    2.3 统计分析
    2.4 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2.5 制定食用蛇蛙类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并推广应用
        2.5.1 人体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制定
        2.5.2 蛇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制定
        2.5.3 推广应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蛇蛙类裂头蚴病的感染调查
        3.1.1 解剖镜下观察虫体形态
        3.1.2 蛇类裂头蚴感染情况
        3.1.2.1 2009~2010 年调查结果
        3.1.2.2 2013年调查结果
        3.1.2.3 2014~2015 年调查结果
        3.1.2.4 蛇类裂头蚴感染的整体情况
        3.1.3 蛙类裂头蚴感染情况
        3.1.3.1 2007~2008 年调查结果
        3.1.3.2 2013~2015 年调查结果
        3.1.3.3 蛙类裂头蚴感染的整体情况
    3.2 蛇蛙类裂头蚴病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3.2.1 广东地区人体裂头蚴病的流行情况
        3.2.2 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主要途径
        3.2.2.1 直接接触导致感染风险
        3.2.2.2 食用蛇蛙导致感染风险
        3.2.2.3 饮水导致感染风险
        3.2.3 广东地区食用蛇蛙类裂头蚴病感染情况
        3.2.3.1 广东地区食用蛇蛙类消费状况
        3.2.3.2 广东地区裂头蚴感染高风险人群
    3.3 曼氏裂头蚴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及推广应用
        3.3.1 人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
        3.3.1.1 食物因素
        3.3.1.2 人的因素
        3.3.2 蛇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措施
        3.3.2.1 蛙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防控
        3.3.2.2 蛇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防控
        3.3.3 曼氏裂头蚴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推广应用
        3.3.3.1 对广大群众进行科普教育并对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
        3.3.3.2 将曼氏裂头蚴病列入《广东省重点野生动物疫病种类和疫源物种目录》
        3.3.3.3 蛇类驯养繁殖场的推广应用
4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5)国内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1.1 螺类宿主
    1.2 蛞蝓类宿主
    1.3 蜗牛类宿主
2 转续宿主
    2.1 青蛙
    2.2 蟾蜍

(6)两种蛙的棘头虫和线虫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蛙类棘头虫的感染现状
    1.2 我国蛙类线虫的感染现状
第2章 蛙的种类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5 组织或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2.6 12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
        2.2.7 12S r RNA PCR产物的胶回收、连接和转化
        2.2.8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测序
        2.2.9 12S r 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结果
        2.3.1 12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3.2 12S r RNA基因序列的测序及比对
        2.3.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形态对比
        2.3.4 遗传距离的计算
    2.4 讨论
第3章 两种蛙棘头虫和线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主要器材
        3.2.3 主要试剂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洗涤
        3.2.6 棘头虫和线虫的收集
        3.2.7 棘头虫和线虫种类的初步判定
    3.3 结果
        3.3.1 棘头虫和线虫总体感染情况
        3.3.2 按脏器统计棘头虫和线虫的检出情况
        3.3.3 棘头虫和线虫种类的初步鉴定
    3.4 讨论
第4章 两种蛙棘头虫的种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来源
    4.3 结果
        4.3.1 棘吻科伪棘头属棘头虫
        4.3.2 棘吻科棘头属棘头虫
    4.4 讨论
第5章 两种蛙线虫的种类的初步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分子生物学鉴定
        5.2.2 形态学观察
    5.3 结果
        5.3.1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5.3.2 形态学鉴定结果
    5.4 讨论
第6章 中国蛙类寄生棘头虫与线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
    6.1 引言
    6.2 棘头虫
        6.2.1 四环科Quadrigyridae Van Cleave, 1920
        6.2.2 棘吻科Echinorhynchidae Cobbold, 1876
        6.2.2.1 细长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elongatus Van Cleave, 1937
        6.2.2.2 光洁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lucidus Van Cleave, 1925
        6.2.2.3 蛙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ranae(Schrank, 1788)Lühe, 1911
        6.2.2.4 中华棘头虫Acanthocephalus sinensis Van Cleave, 1937
        6.2.2.5 蟾居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hpalus bufonicola Kostylew, 1941
        6.2.2.6 蟾蜍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hpalus bufonis(Shipley, 1903)Petrotschenko, 1956
        6.2.2.7 里斯伪棘头虫Pseudoacanthocephalus reesei Bush, Duszynski et Nickol, 2009
    6.3 线虫
        6.3.1 棒线科Rhabdiasidae Railliet, 1915 同物异名: 杆形科
        6.3.2 类圆科Strongyloididae Chitwood et Mclntosh, 1934
        6.3.3 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 Leiper, 1912
        6.3.4 裂口科Amidostomatidae Baylis et Daubney, 1926
        6.3.5 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 1946
        6.3.6 旋尾科Spiruridae Oerley, 1885
        6.3.7 吸吮科Thelaziidae Railliet, 1916
        6.3.8 异尾科Kathlanidae Yorke et Maplestone, 1926 (Travassos, 1918)
        6.3.9 异刺科Heterakidae Railliet et Henry, 1914
        6.3.10 丽尾科Cosmoceridae Travassos, 1925 同物异名: 弱尾科
        6.3.11 毛细科Capillar iidae Neveu- Lemaire, 1936
        6.3.12 高氏科Goeziidae Skrjabin et Karokhin, 1945
        6.3.13 狭肠科Angusticaecidae Mosgovoy, 1959
        6.3.14 蛔虫科Ascarididae Blanchard, 1849
        6.3.15 异尖科Anisakidae Skrjabin et Karokhin, 1945
        6.3.16 丝虫科Filar iidae Claus, 1885
        6.3.17 管圆科Angiostrongylidae Anderson, 1978
第7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7)广东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一、广州管圆线虫概况
    二、广州管圆线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情况
    三、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一部分 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鼠类感染状况调查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感染状况调查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人群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技术路线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蛙类寄生蠕虫的研究概述
        1.1.1 蛙类寄生蠕虫的种类
        1.1.2 蛙类寄生蠕虫的危害
    1.2 我国蛙类吸虫的研究进展
        1.2.1 我国蛙类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1.2.2 我国蛙类吸虫的感染状况
    1.3 我国蛙类绦虫的研究进展
        1.3.1 我国蛙类绦虫的分类学研究
        1.3.2 我国蛙类绦虫的感染状况
第二章 两种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5 虫体的收集与统计
    2.3 结果
        2.3.1 黑斑蛙个体感染情况
        2.3.2 黑斑蛙脏器感染情况
        2.3.3 中华大蟾蜍个体感染情况
        2.3.4 中华大蟾蜍脏器感染情况
        2.3.5 虎纹蛙感染情况
    2.4 讨论
第三章 单殖吸虫的种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洗
        3.2.6 玻片标本的制作
        3.2.7 玻片标本的观察、拍照和测量
        3.2.8 虫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3.2.9 虫体 18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
        3.2.10 18S r RNA基因PCR产物回收
        3.2.11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3.2.12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测序
        3.2.13 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2.14 种类的鉴定
    3.3 结果
        3.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3.2 分子生物学验证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复殖吸虫的种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来源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洗
        4.2.6 玻片标本的制作
        4.2.7 玻片标本的观察、拍照和测量
    4.3 结果
        4.3.1 重盘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4.3.2 舐血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4.3.3 枝腺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4.3.4 似巨颈科吸虫的种类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绦虫的种类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来源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5.2.5 玻片标本的制作
        5.2.6 虫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5.2.7 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的PCR扩增
        5.2.8 ITS基因PCR产物回收
        5.2.9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5.2.10 阳性克隆的PCR鉴定及测序
        5.2.11 分子生物学鉴定
    5.3 结果
        5.3.1 形态展示
        5.3.2 种类鉴定
        5.3.3 亲缘关系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6.1 引言
    6.2 异肉科Allocreadiidae Looss, 1902
        6.2.1 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 1900
    6.3 蛙蠕科Batrachotrematidae Dollfus et Willianms, 1966
        6.3.1 蛙蠕属Batrachotrema Dollfus et Williams, 1966
        6.3.2 巨盘属Gigantodiscum Wang, 1980
        6.3.3 后平睾属Opisthioparorchis Wang, 1980
    6.4 半肠科Mesocoeliidae Dollfus, 1930
        6.4.1 半肠属Mesocoelium Odhner, 1901
    6.5 重盘科Diplodiscidae Skrjabin, 1949
        6.5.1 重盘属Diplodiscus Diesing, 1836
        6.5.2 拟后盘属Pseudopisthodiscus Yamaguti, 1958
    6.6 发状科Gorgoderidae (Looss, 1899) Looss, 1901
        6.6.1 发状属Gorgodera Looss, 1899
        6.6.2 拟发状属Gorgoderina Looss, 1902
        6.6.3 叶形属Phyllodistomum Braun, 1899
    6.7 舐血科Haematoloechidae Freitas et Lent, 1939
        6.7.1 舐血属Haematoloechus Looss, 1899
    6.8 海立科Halipegidae Poche, 1925
        6.8.1 海立属Halipegus Looss, 1899
    6.9 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 Lühe, 1911
        6.9.1 隐弯属Cryptotropa Strand, 1928
        6.9.2 酒徒属Goneo Klein, 1905
        6.9.3 斜生属Loxogenes Stafford, 1905
        6.9.4 侧殖属Pleurogenes Looss, 1896
        6.9.5 拟侧殖属Pleurogenoides Travassos, 1921
        6.9.6 前盘属Prosthopycoides Martin, 1966
        6.9.7 伪前孕属Pseudoprosotocus Wang, 1983
    6.10 似巨颈科Macroderoididae Mcmullen, 1937
        6.10.1 刻体属Glypthelmins Stafford, 1905
        6.10.2 累智属Rauschiella Babero, 1951
    6.11 脐宫科Omphalometridae Bittner et Sprehn, 1928
        6.11.1 长囊属Dolichosaccus Johnston, 1912
        6.11.2 后穴属Opisthioglyphe Looss, 1899
        6.11.3 树蛙吸虫属Rhacophotrema Uchida et Itagaki, 1980
    6.12 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 1925
        6.12.1 界孔属Horatrema Srivasiava, 1942
    6.13 斜睾科Plagiorchiidae Lühe, 1901
        6.13.1 环宫属Encyclometra Baylis et Cannon, 1924
        6.13.2 路氏属Rudolphiella Travassos, 1926
    6.14 多盘科Polystomatidae Gamble, 1896
        6.14.1 双睾属Diplorchis Ozaki, 1931
        6.14.2 多盘属Polystoma Zeder, 1800
第七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
1.1 造成大量原因不明公共卫生事件频发
1.2 隐性感染人数攀升
1.3 中间宿主广泛,感染率升高
    1.3.1 包虫方面
    1.3.2 肉孢子虫方面
    1.3.3 带绦虫/囊尾蚴方面
    1.3.4 弓形虫方面
    1.3.5 旋毛虫方面
    1.3.6 华支睾吸虫方面
    1.3.7 异尖线虫方面
    1.3.8 姜片吸虫方面
1.4 经济损失巨大
    1.4.1 包虫病方面
    1.4.2 带绦虫/囊尾蚴病方面
    1.4.3 弓形虫病方面
    1.4.4 旋毛虫病方面
1.5 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5.1 包虫病
    1.5.2 肉孢子虫病
    1.5.3 囊尾蚴病与带状绦虫病
    1.5.4 弓形虫病
    1.5.5 旋毛虫病
    1.5.6 华支睾吸虫病
    1.5.7 广州管圆线虫病
    1.5.8 异尖线虫病
    1.5.9 姜片吸虫病
1.6造成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1.6.1 不良饮食习惯
    1.6.2 食物种类的增加
    1.6.3 气候环境的变化
    1.6.4 独特的膳食习俗
1.7 研究投入与水平存在诸多短板
    1.7.1 带绦虫/囊尾蚴病研究方面
    1.7.2 弓形虫病研究方面
    1.7.3 诊断检测方面
    1.7.4 旋毛虫病研究方面
    1.7.5 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方面
    1.7.6 隐孢子虫病研究方面 2 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策略
2.1 欧盟等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策略
    2.1.1欧盟
    2.1.2 美国
    2.1.3 日本
    2.1.4 澳大利亚
2.2 国外食源性寄生虫病总体控制策略
    2.2.1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2.2.2 动物饲养及监督
    2.2.3 腌制、浸酸、烟熏和发酵处理
    2.2.4 烹调和加热处理
    2.2.5 冷冻
    2.2.6 过滤、氯化及其他消毒剂
    2.2.7 其他的物理方式处理
    2.2.8 破坏寄生虫的生活史
2.3 国外食源性吸虫病防控的战略
    2.3.1 食源性吸虫病的诊断
    2.3.2 食源性吸虫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 3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研究现状
    3.1.1 流行病学现状
    3.1.2 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3.1.3 政策法规
3.2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存在的问题
    3.2.1 食源性寄生虫病分布的改变
    3.2.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群体有较大的改变
    3.2.3人们防范意识薄弱是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的主要因素
    3.2.4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有待创新
    3.2.5 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
    3.2.6 防治经费紧缺 4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挑战
    4.1.1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4.1.2 打破贸易壁垒的需要
    4.1.3 技术层面的短板
4.2 机遇
    4.2.1 政府高度重视
    4.2.2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4.2.3 科学技术发展有诸多突破 5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的科学发展方向
5.1 技术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5.1.1 深入开展全国范围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分析、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
    5.1.2大力推进食源性寄生虫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及应用
    5.1.3 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体系建设
    5.1.4 加大食源性寄生虫基础研究
5.2 政策与管理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5.2.1 加大经费投入
    5.2.2 建立有效的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5.2.3 加强国际合作
    5.2.4 培养一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及防治科研人才
    5.2.5 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多层次提高人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
    5.2.6 完善管理体制建设 6 建议与对策
6.1 技术层面
    6.1.1 开展大规模全国性的、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本底
    6.1.2 加大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6.2 政策与管理层面
    6.2.1 设立重要病种参考实验室与工作实验室
    6.2.2 建立完备及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信息系统及上报制度
    6.2.3 加强媒体教育

(10)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1.1 时间分布
    1.2 空间分布
    1.3 人群分布
    1.4 其他特征:
2 病原体的分布与扩散趋势
    2.1 地理分布
    2.2 扩散趋势
3 宿主种类与分布
    3.1 终末宿主
    3.2 中间宿主
    3.3 转续宿主
4 结 语

四、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地区青蛙受孟氏裂头蚴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J]. 刘国章,吴军杰,闵秀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2]上海市市售青蛙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J]. 朱顺海,董辉,赵其平,吴迪,吴有陵,李榴佳,韩红玉,梁思婷,李莎,翟颀,杨斯涵,裴恩乐,黄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4(06)
  • [3]我国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研究概况及防控措施[J]. 杨光大,肖嘉杰,王付民,邓燕忠,龚世平. 广东林业科技, 2013(02)
  • [4]广东省常见食用蛇蛙类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措施研究[D]. 肖嘉杰.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国内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研究进展[J]. 王新彩,刘润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4)
  • [6]两种蛙的棘头虫和线虫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D]. 夏伟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广东粤西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D]. 张赟. 广州医学院, 2009(07)
  • [8]两种蛙吸虫和绦虫的感染调查及种类鉴定[D]. 门启斐.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7)
  • [10]中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病学分析[J]. 吕山,周晓农,张仪,王显红,杨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10)

标签:;  ;  ;  

广州地区田螺和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蛙类的初步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