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满足其所在地区目标人群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弛[1](2020)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用工荒”问题也从长三角、珠三角向中小城市蔓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成为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多种方式,在解决用工难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补贴较大、企业缺工时有发生、结构性缺工长期存在、劳动者融入城市难等问题。文章在研读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企业用工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着重指出了政府应该发挥的调控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保障作用;其次,指明当前企业用工中出现一些困难,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而且波及面越来越广、“技工荒”更加突出,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用工荒”产生的影响,并从政府服务不到位引发的劳动力市场运转失灵、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劳动力红利消退、改革开放的成就丰富了就业机会、社会转型带来的职业选择观念改变、产业升级换代带来的人才挑战、企业文化缺乏导致主人翁意识淡漠等角度剖析了“用工荒”的成因。再次,以盐城市盐都区作为中小城市的具体案例,总结了盐都区政府为了改变企业用工困难所做的努力,重点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揭示了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本地劳动力潜力不足、周边县区竞争激烈、辖区内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机构、政府服务意识和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等困难。最后依据国内外各级政府解决企业用工的有效做法与经验,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用工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提升招工服务质量、畅通城市融入机制、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优秀企业文化等具体建议措施,为地方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拓宽思路提供参考。
孙春梅[2](2020)在《“大国工匠”培养导向的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开展全民阅读和培育工匠精神。而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培育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文化育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大国工匠视域研究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贵州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正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首先,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和了解国内外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这些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准备。其次,本文调查了贵州高职学生阅读现状和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情况,并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能力、阅读现状、阅读喜好及习惯以及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再次,利用案例研究法分析省内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典型案例,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借鉴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最后,基于工匠精神、阅读相关理论和实证调研,构建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及模式实施流程和策略。基于大国工匠、全民阅读、职教改革等政策及新媒体多媒体技术应用背景和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环境和资源及多元财政保障体系等基础条件支撑下,本文构建了由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推广客体和培养目标构成的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推广客体主要是贵州高职在校学生,而这一服务对象决定了阅读推广的培养目标。而推广主体、推广内容和推广方式是该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阅读推广主体是多元化协同创新主体,除图书馆外,还要与校内外资源进行协同创新。阅读推广内容主要为通识知识(经典文化、职教及工匠文化、贵州文化等)和职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资源、专业技能等),两种推广内容同时进行。通识知识推广是基础,职业知识和技能推广为核心,通识知识推广对职业知识及技能推广有促进作用。本文最后对模式实施流程和策略进行了设计。
王洪涛[3](2020)在《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养老服务问题是我国公共服务中重点关切的领域,随着政府职能转型和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新时代背景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是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从政府购买的角度进行养老服务的供给是近年来我国最新的尝试,经过多地的有效实践,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于保障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减轻家庭成员养老压力、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升级以及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养老压力更为突出,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工作和生活流向城市,致使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依靠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养老模式显然后劲不足,家中无人照料等问题逐步凸显,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逐步进入农村老年人养老的视野。本文对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有利于提高哈尔滨市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竞争,导致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将一部分服务下放到社会组织等负责提供,这些供给主体更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其次,有利于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升级。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职能也从“无微不至”转向适当放权。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领域,政府并不是对其大包大揽,而是将服务性的工作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业等其他主体,政府回归到政策的制定者,服务的监督者的角色。再次,有利于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不足,而政府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使得社会组织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其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供给需求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交叉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对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况进行总结,对哈尔滨市农村养老现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服务内容、对象、审批程序及供给的主要方式简要概述。其次,在微观层面上选取了哈尔滨市的三个县市作为研究样本,即延寿县、木兰县、宾县,对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及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发放自编的“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受访农村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需求。结合哈尔滨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得出现行条件下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是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模式的伟大实践,虽然在前期实践上存在诸多困境,但其对缓解农村严峻的养老压力,丰富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张志斌[4](2020)在《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企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与支柱,它们承担着协助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重任,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国企经营的状况也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走向。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比拼的就是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软资源,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人才兴,则企业兴,而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深入国企市场化改革的今天,探讨国企员工激励的建设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本文以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员工激励的相关理论知识,找出了M物业分公司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基于存在的问题,分别对M物业分公司的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与物业工作人员在薪酬激励,绩效激励与其他非物质激励方面的激励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所取得的结论进行总结。希望本文研究能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与帮助。
方瑶瑶[5](2020)在《《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工程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得以发展的基本支持,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生则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新生力量,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承担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所承担的责任、是否具备一名合格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等。在国际工程教育界,《悉尼协议》作为一项针对三年制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协议,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其的评估体系也尚未建设完善,而评估是促进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估也应得到重视。本研究依据成果评价理论,首先,通过对《悉尼协议》的分析和文献的指标形成了指标要素池。其次,根据专家评分的结果,对指标要素池进行删减与合并,构成了初步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然后,依据初步形成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评价指标进行实证验证,通过实证的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最终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最终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随后,选取河南省“1+X”证书试点院校、“双高计划”院校和本地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开展评价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开展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中,工程实践能力最弱、个人与专业能力次之。工程基础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较好。在工程实践能力上,安全意识是导致该一级维度整体得分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导致个人与专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信与独立、多任务处理能力。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案例支持结论。究其根本,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个人与专业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三大问题:校企合作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和多方监管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多方监管为横坐标,以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和国家为纵坐标的三维优化体系。通过高职高专院校的微观调控、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及有力监管等措施,形成一条最优化的提升路径。
王佳昕[6](2019)在《工匠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已成为党中央对新时代下我国工匠们发出的重要号召。工匠队伍作为中国制造的推动主体,不仅是人力资本提升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而且在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就需要营造全社会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对工匠的文化认同。工匠的文化认同对于厚植工匠精神、促进工匠价值提升、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通过提高工匠社会地位能够为工匠赢得与同龄的、接受学术教育的人赢得平等的社会地位创造可能。只有实现全社会对工匠的文化认同,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劳动、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然而,当下工匠的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对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例如,优秀工匠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工匠的劳动价值与社会贡献没有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等。基于此,工匠的文化认同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当下社会大众对工匠的文化认同到底是怎样的?如何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加强全社会对工匠的文化认同,对于这些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是本研究的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本研究在已有的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认同相关理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对工匠的文化认同内涵进行界定。所谓工匠的文化认同是指社会各行各业对工匠的认知情况、对工匠及他们所处的职业环境所持有的情感态度以及乐于从事工匠职业的行为意愿等三方面内容。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展示了工匠的文化认同现状,并基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视角分析了社会大众对工匠的文化认同不高,尤其是对社会大众乐于从事工匠职业行为意愿较低此种现状的诸多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产业升级发展方式遮蔽了工匠劳动价值彰显、传统思想观念的主导固化了对工匠的身份认知和社会阶层的客观划分与主观建构加剧了工匠的身份差异;从中观层面来看,户籍制度下的社会保障阻碍了工匠的社会融入、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加深了对职业教育地位的鄙薄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合理影响限制了个体的职业选择;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体特征差异与生活经历的不同影响着工匠的自我认同、个体的能力高低影响着工匠的社会流动以及个体的主观获得感影响着工匠幸福感的提升。最后,结合上述讨论,围绕文化认同机制假说等提出实现工匠的文化认同的可行路径。第一,实现工匠的文化认同要通过体现工匠价值为先导促进工匠的个体认同实现,包括了解工匠职业生涯需求以鼓励其参与企业决策、重视工匠技术技能提升以提升工匠职业自信以及加强工匠维权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第二,以关注工匠利益为核心促进工匠的组织认同实现,包括改革户籍制度以保证工匠队伍的稳定性、完善教育制度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以及关注工匠利益诉求以提升工匠的归属感;第三,形成社会氛围为桥梁促进工匠的社会认同实现,包括改善工匠薪酬待遇以提升工匠劳动积极性、调整产业发展方式以展现工匠风采以及汲取优秀工匠文化以营造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总之,本研究致力于通过对工匠的文化认同进行界定、现状调查与分析,探索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工匠的文化认同氛围,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声望提供可实际操作的意见或建议,让工匠精神文化融入到主流文化当中,更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
廖逸儿[7](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欧阳虹彬[8](2018)在《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及失能人口基数大等特点,同时,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迅速转换,社会养老服务具有救济传统,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老龄化在短期内对社会养老服务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压力。在高需求背景下,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城市养老机构呈现高空置特征,提示其配置机制存在重大问题,亟待展开研究。基于弹性城市理论,养老机构配置是城市系统适应需求压力的过程,其机制包括动态适应机制和阶段性适应机制,从而建构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的新理论框架。尝试将适应性循环理论模型(Panarchy Model)与动态适应机制研究结合,展开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研究;研究了长沙市在1949-2016年间的适应性循环过程及动力因素,并依据Panarchy模型判断其趋势及内在发展要求,是应用弹性城市理论模型工具的新尝试。针对处于开发阶段的阶段性适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阶段是适应性循环过程中积累系统潜力的主要阶段,对整个适应性循环过程有重要影响,在需求远大于供给及市场化的背景下,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是阶段性适应机制的核心;对长沙市在2011-2016年间的吸收机制进行研究,包括吸收结果和城市系统因素两部分,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养老机构实际供给的复杂性,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供需比较,明晰了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及其特征,即吸收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包含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两个层级,为解释处于开发阶段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提供了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新视角。并从促进适应性循环过程健康发展、提升养老机构吸收效率的角度,提出城市系统的应对对策,以促进机制优化。主要结论包括:(1)初步提出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划分方法,把养老服务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为适应性循环圈划分的依据,再主要通过养老机构总供给量、主导要素供给量占比、总入住量等指标来判断系统潜力、连接度、弹性等属性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老年人口压力、具体政策等因素,进一步划分每个循环圈内部的阶段。(2)发现长沙市适应性循环过程包括第一适应性循环圈(1949-1999)、第二适应性循环圈第一开发阶段(γ1)(2000-2010)和第二开发阶段(γ2)(2011-2016),第二开发阶段(γ2)的内在发展需求是提高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效率。(3)推动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及相应政策提前预备、养老机构需求变化、具体政策与规范的适时完善与调整。(4)影响吸收效率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医疗与护理功能水平、服务自理老人的同质功能机构的规模、价格水平、机构性质、民营机构区位、区域服务型机构供给量、区域服务型机构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等。(5)影响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主要是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政府监管不力、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公办与民营机构兴办的双轨模式、发展时序、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服务型机构建构机制不完善,根本因素主要是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责任界限不明晰、社区组织偏行政性、社会组织具依赖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养老产业发展程度尚浅、偏物质性空间规划传统、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等。(6)提出动态优化对策和阶段性优化对策,动态优化对策包括建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监测适应性循环并预警、在开发与保守阶段反馈与调整,阶段性优化对策包括建构基于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机构类型体系;通过子系统协同完善政府配置模式、建构社区组织配置模式,增大相应类型的养老机构供给量,提高企业配置模式的吸收效率;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监管力度等提升整体的吸收效率。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养老机构配置的动态规律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工具,进一步细化与深化养老机构类型研究,改善目前多从社会、经济或空间等单一视角来解释配置机制的局限性。为长沙市养老机构中长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用于指导养老机构的类型划分,提高长沙市城市系统对差异化需求的吸收效率,推动其适应性循环更健康的发展。
刁瑜[9](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孟凡遵[10](2018)在《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研究 ——基于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关键是人才。从201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倡导培养造就本土的实用型和技能型新型农民。在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应当勇于承担起培养农业实用人才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那么地方农业院校应该怎样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呢?这已成为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等,然后对相关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做了较明确的界定。其次,通过对比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得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具有其他几个农民培训项目的普遍做法,同时,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该“工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明确性,在入学考试、学习时间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因此,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再其次,根据培养机制的内涵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上,将整个运行机制划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招生机制、教学机制、考核机制、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并根据划分的五个维度和三级指标编制调查问卷,对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并运用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得出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例如,生源结构不均衡;宣传途径不畅通;农民大学生地域分布不均衡;重理论轻实践;工学矛盾突出;缺乏师生交流平台;教师评价不到位;教学过程难管理等。根据以上问题总结,提出关于完善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的对策,例如,拓宽多元化的宣传途径;合理均衡的选择生源;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构建师生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管理机制等。
二、高职院校满足其所在地区目标人群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满足其所在地区目标人群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标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要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强化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加强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节 强化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现实依据 |
一、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历程 |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企业用工中政府作用的定位 |
一、调控作用 |
二、导向作用 |
三、协调作用 |
四、保障作用 |
第三章 当前企业用工困难的表现、影响和成因 |
第一节 企业用工困难的表现 |
一、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 |
二、波及面越来越广 |
三、“技工荒”更加突出 |
第二节 企业用工难题产生的影响 |
一、对企业的影响 |
二、对政府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三节 企业用工困难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改革开放的成就丰富了就业机会 |
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劳动力红利消退 |
三、社会转型带来的职业选择观念改变 |
四、产业升级换代带来的人才挑战 |
五、企业文化缺乏导致主人翁意识淡漠 |
六、政府服务不到位引发劳动力市场运转失灵 |
第四章 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实证分析——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 |
第一节 盐城市盐都区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盐都区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采取的措施与成效 |
一、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努力 |
二、多措并举带来的成效 |
第三节 盐都区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时面临的困难 |
一、本地劳动力潜力不足,外来流动人口吸引力较低 |
二、周边县区竞争激烈 |
三、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
四、辖区内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机构 |
五、政府服务意识和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
第五章 国内外各级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外国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有效做法 |
一、实施技术移民 |
二、注重培训扶持 |
三、推动产业转型 |
四、促进岗位稳定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方政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的有效做法 |
一、推进校企合作 |
二、扩大区域合作 |
三、强化服务保障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第六章 优化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用工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升招工服务质量 |
一、提高信息透明度 |
二、增强服务精准性 |
三、推动合作多元化 |
第二节 畅通城市融入机制 |
一、让农民工成为城市人 |
二、为劳动者丰富生活圈 |
三、帮外来户找到归属感 |
第三节 完善技能培训体系 |
一、深化校企合作 |
二、鼓励社会办学 |
三、健全评价体系 |
第四节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一、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
二、严格项目准入门槛 |
三、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
第五节 营造优良企业文化 |
一、守牢规范底线 |
二、完善激励机制 |
三、造浓亲情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国工匠”培养导向的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国工匠 |
2.1.2 图书馆阅读推广 |
2.2 理论基础 |
2.2.1 阅读学理论 |
2.2.2 阅读推广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 |
3 高职与普通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比研究 |
3.1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 |
3.2 两类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区别 |
4 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
4.1 调查实施情况 |
4.1.1 问卷调查目的 |
4.1.2 问卷的调查对象和时间 |
4.1.3 问卷调查内容 |
4.1.4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1 样本的基本信息 |
4.2.2 整体阅读调查分析 |
4.2.3 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调查分析 |
4.2.4 专业文献阅读调查 |
4.2.5 贵州高职学生对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建议 |
4.3 贵州高职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结论 |
4.3.1 以数字和碎片化阅读为主,深层阅读较缺乏 |
4.3.2 学生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关注度不高 |
4.3.3 缺乏专业文献选择和阅读方法技巧 |
5 贵州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调查分析 |
5.1 问卷调查分析 |
5.1.1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
5.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 案例调研分析 |
5.2.1 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案例调研 |
5.2.2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案例调研 |
5.3 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
6 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
6.1 构建思路 |
6.1.1 基于职教改革和大国工匠培养构建模式的培养目标 |
6.1.2 基于阅读相关理论构建模式要素与流程 |
6.1.3 基于学生阅读调查结果构建推广内容和方式 |
6.1.4 基于贵州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构建基础和主体 |
6.1.5 借鉴贵州幼儿师专图书馆阅读推广先进经验 |
6.2 模式要素分析 |
6.2.1 背景和基础条件分析 |
6.2.2 推广客体与培养目标分析 |
6.2.3 多元协同推广主体分析 |
6.2.4 推广内容分析 |
6.2.5 推广方式分析 |
6.3 模式实施流程 |
6.3.1 做好活动前期调研 |
6.3.2 确定活动选题和方案 |
6.3.3 活动实施策划 |
6.3.4 活动效果评估 |
6.4 模式实施策略 |
6.4.1 用好相关政策和现代信息技术 |
6.4.2 加强多元财政保障体制建设和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主体 |
6.4.4 突出数字和嵌入式推广方式,兼顾常规方式 |
6.4.5 树立“主题+品牌”意识,突出职教特色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贵州省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D 贵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3)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府购买服务 |
2.1.2 居家养老服务 |
2.1.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供给需求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理论 |
3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概况 |
3.1 哈尔滨市农村养老现状 |
3.1.1 人口老龄化状况 |
3.1.2 哈尔滨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 |
3.2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做法 |
3.2.1 哈尔滨市居家养老的政策 |
3.2.2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 |
3.2.3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 |
3.2.4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程序 |
3.3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 |
3.3.1 以形式购买模式为主 |
3.3.2 以直接资助购买模式为辅 |
4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分析 |
4.1 样本介绍与问卷设计 |
4.1.1 样本介绍 |
4.1.2 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概况 |
4.2 哈尔滨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内容需求 |
4.2.2 老年人对于生活照顾类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
4.2.3 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类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
4.2.4 老年人对于精神慰藉类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
4.3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4.3.1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 |
4.3.2 生活照顾类服务内容供给状况 |
4.3.3 医疗保健类服务内容供给状况 |
4.3.4 精神慰藉类服务内容供给状况 |
5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
5.1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进程缓慢 |
5.1.1 养老服务内容滞后 |
5.1.2 养老服务对象覆盖面窄 |
5.2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投入不足 |
5.2.1 养老专项资金来源单一 |
5.2.2 缺乏专业养老服务人才 |
5.3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性较差 |
5.3.1 政府主导意识过强 |
5.3.2 购买程序欠缺规范 |
5.4 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评估体系不健全 |
5.4.1 法律法规不完善 |
5.4.2 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备 |
6 国内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1 国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经验 |
6.1.1 英国政府购买社区照顾养老的经验 |
6.1.2 美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 |
6.1.3 日本政府购买介护服务的经验 |
6.2 国内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 |
6.2.1 陕西省“朝至夕归”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验 |
6.2.2 济南市“贫贫互助”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验 |
6.2.3 河北省“幸福大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验 |
6.3 国内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启示 |
6.3.1 优化融资渠道,加大政府供给 |
6.3.2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养老质量 |
6.3.3 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多方参与 |
7 完善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
7.1 拓宽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 |
7.1.1 丰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
7.1.2 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
7.2 加大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 |
7.2.1 增强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财政支持 |
7.2.2 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
7.3 提高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合规性 |
7.3.1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7.3.2 严格规范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流程 |
7.4 健全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评估体系 |
7.4.1 落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措施 |
7.4.2 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 |
7.4.3 实施养老机构动态管理机制 |
7.5 培育多元化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 |
7.5.1 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 |
7.5.2 发挥社会养老机构主体作用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人力资源激励理论 |
2.1.1 人力资源激励理论概念与激励机制内涵 |
2.1.2 人力资源激励相关理论的发展 |
2.2 薪酬管理理论 |
2.2.1 薪酬管理理论简介 |
2.2.2 薪酬的功能 |
2.2.3 薪酬管理的原则 |
2.3 人力资源绩效考理论 |
2.3.1 人力资源绩效理论简介 |
2.3.2 绩效考评的概念及作用 |
2.3.3 绩效考评的实施 |
第3章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现状 |
3.1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简介 |
3.2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相关职责简介 |
3.3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与职能 |
3.4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的员工状况 |
3.5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现状 |
3.6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3.6.1 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 |
3.6.2 公司管理层缺乏对情感激励的重视 |
3.6.3 公司文化建设的缺失 |
3.6.4 公司培训体系不完善 |
3.6.5 公司晋升体系不健全 |
3.6.6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的缺失 |
3.6.7 没有物质激励机制,平均主义盛行 |
3.6.8 协理员制度存在不合理问题 |
第4章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方案设计 |
4.1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方案设计的目标 |
4.1.1 提升公司整体经济效益 |
4.1.2 为公司留住年轻的优秀人才 |
4.1.3 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
4.1.4 提高公司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与归属感 |
4.1.5 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
4.2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方案设计的原则 |
4.2.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4.2.2 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4.2.3 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
4.2.4 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
4.2.5 按需激励的原则 |
4.2.6 时效性原则 |
4.2.7 物质激励的发放要符合中央相关规定与条例的原则 |
4.3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方案的优化设计 |
4.3.1 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的分类 |
4.3.2 公司管理人员激励方案的设计 |
4.3.3 公司后勤工作人员激励方案的设计 |
4.3.4 公司物业工作人员激励方案的设计 |
4.4 建立全公司在岗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
4.5 M公司新旧员工激励方案的对比与说明 |
4.6 M公司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保障措施 |
第5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公司员工激励现状调查 |
致谢 |
(5)《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素质(Attributes) |
1.2.2 毕业生素质(Graduate Attributes) |
1.2.3 《悉尼协议》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设计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悉尼协议》的研究 |
2.1.2 关于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
2.1.3 关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
2.1.4 对现有成果的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成果评价理论(Outcome-Based Evaluation Theory)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 |
3.1.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思路 |
3.1.2 基于《悉尼协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
3.1.3 通过文献梳理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
3.1.4 基于专家评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
3.1.5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建立 |
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调查 |
3.2.1 问卷编制思路 |
3.2.2 问卷调查过程 |
3.2.3 取样情况描述 |
3.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3.2 因子提取及命名 |
3.3.3 问卷的信度测试 |
3.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3.4.1 建立层次结构 |
3.4.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
3.4.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
3.4.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
3.4.5 《悉尼协议》框架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实证评价 |
4.1 问卷抽样情况 |
4.1.1 企业版问卷基本情况 |
4.1.2 教师版问卷基本情况 |
4.1.3 学生版问卷基本情况 |
4.2 以模糊评价法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素质进行实证评价 |
4.2.1 确定因素集 |
4.2.2 确定评定集 |
4.2.3 三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
4.2.4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
4.2.5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
4.2.6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实证评价结果 |
4.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 |
4.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归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优化建议 |
5.1 校企合作规范化 |
5.1.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
5.1.2 拓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渠道 |
5.1.3 落实“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 |
5.1.4 院校人才培养计划职业特色化 |
5.1.5 加快社会评价匿名化,提升企业反馈的真实度 |
5.2 培养方式多样化 |
5.2.1 开展学生软实力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
5.2.2 动态管理公共选修课设置 |
5.2.3 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
5.2.4 激励教师开展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
5.3 多方监管健全化 |
5.3.1 建立院校监管部门,开展定期评估 |
5.3.2 聘用专业评估人员,开展专业评估 |
5.3.3 任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合作评估 |
5.3.4 立足政策落实和执行,开展动态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 |
附录B 调查问卷(预测版) |
B-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企业版) |
B-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教师版) |
B-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学生版) |
附录C 调查问卷(正式版) |
C-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企业版) |
C-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自评问卷(学生版) |
C-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教师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6)工匠的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工匠的文化认同与理论基础 |
2.1 工匠的文化认同 |
2.1.1 工匠 |
2.1.2 文化认同 |
2.1.3 工匠的文化认同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认同理论 |
2.2.2 以基本价值观念为内容的文化认同机制假说 |
第3章 工匠的文化认同现状 |
3.1 工匠的文化认同问卷编制 |
3.1.1 问卷构成 |
3.1.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1.3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1.4 问卷的实施与统计 |
3.2 工匠的文化认同社会现状调查结果 |
3.2.1 工匠的文化认同社会现状差异分析 |
3.2.2 工匠的文化认同社会现状回归分析 |
3.3 职业院校学生视域下工匠的文化认同现状调查 |
3.3.1 职业院校学生视域下工匠的文化认同现状差异分析 |
3.3.2 职业院校学生视域下工匠的文化认同现状回归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工匠的文化认同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影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的社会宏观层面 |
4.1.1 产业升级发展方式遮蔽了工匠的劳动价值 |
4.1.2 传统思想观念的主导固化了对工匠的身份认知 |
4.1.3 客观阶层与主观建构加剧了工匠的身份差异 |
4.2 影响治理结构和运行效率提升的组织中观层面 |
4.2.1 户籍制度下的社会保障阻碍了工匠的社会融入 |
4.2.2 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加深了对职业教育地位的鄙薄 |
4.2.3 家庭背景的影响限制了个体的职业选择 |
4.3 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个体微观层面 |
4.3.1 个体特征差异及生活经历影响着工匠的自我认同 |
4.3.2 个体的能力高低体现着不同的社会流动方向 |
4.3.3 个体的主观获得感影响了工匠幸福感的提升 |
第5章 工匠的文化认同实现路径 |
5.1 以体现工匠价值为先导促进工匠的个体认同实现 |
5.1.1 了解工匠职业生涯需求以鼓励其参与企业管理决策 |
5.1.2 重视工匠技术技能的提升以增强工匠职业自信 |
5.1.3 加强工匠维权意识以维护自身利益 |
5.2 以关注工匠利益为核心促进工匠组织认同提升 |
5.2.1 改革户籍制度以保证工匠队伍的稳定性 |
5.2.2 完善教育制度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
5.2.3 关注工匠利益诉求以提升工匠的归属感 |
5.3 以营造社会氛围为桥梁促进工匠的社会认同达成 |
5.3.1 改善工匠薪酬待遇以提升工匠劳动积极性 |
5.3.2 调整产业发展方式以展现工匠职业风采 |
5.3.3 汲取优秀工匠文化以营造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
(五)目标检验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考察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逻辑思路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
(一)价值目标 |
(二)量化目标 |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 |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
(一)资金概述 |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
(一)总体结果 |
(二)区域结果 |
(三)指标结果 |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
(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
(二)检验方法 |
二、深度访谈结果 |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
三、延伸与讨论 |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案例及数据来源 |
1.4.1 案例概况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养老机构需求研究现状 |
2.1.2 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研究现状 |
2.1.3 养老机构空间规划及管理研究现状 |
2.1.4 不足与趋势 |
2.2 弹性城市理论演化 |
2.2.1 “工程弹性(Engineering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
2.2.2 “生态弹性(Ecological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
2.2.3 “社会-生态弹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及相关研究 |
2.2.4 弹性城市理论研究趋势 |
2.3 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2.3.1 相关概念定义 |
2.3.2 基于 Panarchy 模型的适应性循环机制的分析框架 |
2.3.3 城市系统对需求压力的吸收机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城市系统应对需求压力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
3.1 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理论的发展 |
3.1.1 由适应性循环到适应性循环圈(Adaptive Cycles) |
3.1.2 Panarchy 模型与养老机构配置研究结合 |
3.2 适应性循环过程(1949-2016) |
3.2.1 第一适应性循环圈(1949-1999) |
3.2.2 第二适应性循环圈的第一开发阶段(γ1)和第二开发阶段(γ_2) |
3.2.3 适应性循环过程的特征 |
3.3 适应性循环过程的动力因素 |
3.3.1 制度创新与相关政策提前预备 |
3.3.2 养老机构需求压力变化 |
3.3.3 具体政策、规范的适时完善与调整 |
3.4 适应性循环的趋势、特点及发展要求 |
3.4.1 第二开发阶段(γ2)的特点 |
3.4.2 第二开发阶段(γ2)的发展要求:提高对需求的吸收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系统对差异化需求的吸收结果 |
4.1 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
4.1.1 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特征:功能要素及重要度问卷分析 |
4.1.2 功能要素水平的量化评分标准、模型及计算 |
4.1.3 供给吸收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需求时功能要素水平变化趋势 |
4.1.4 供给对失能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
4.1.5 供给对自理老人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 |
4.2 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 |
4.2.1 老年人对价格的需求特征 |
4.2.2 供给的价格水平与老年人支付能力的关系 |
4.2.3 养老机构的性价比模型及计算 |
4.2.4 供给对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性价比需求的吸收结果 |
4.3 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 |
4.3.1 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对空间布局的需求特征 |
4.3.2 不同社会空间中的老年人需求的分布规律 |
4.3.3 空间布局需求类型与相应空间服务模式 |
4.3.4 供给的空间布局类型 |
4.3.5 空间布局类型的供需结构关系 |
4.3.6 区域服务型机构对需求的吸收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吸收结果的城市系统因素 |
5.1 影响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
5.1.1 养老机构功能的供给模式 |
5.1.2 对功能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
5.1.3 直接因素: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政府监管不力 |
5.2 影响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
5.2.1 养老机构价格的供给模式 |
5.2.2 对价格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
5.2.3 直接因素:老年人收入水平偏低、双轨模式、发展时序、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
5.3 影响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直接因素 |
5.3.1 养老机构空间布局的供给模式 |
5.3.2 对空间布局需求的吸收结果的形成路径 |
5.3.3 直接因素:区域服务型机构建构机制不完善、运营能力参差不齐 |
5.4 对直接因素的检验 |
5.4.1 直接因素指标化 |
5.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5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社会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
5.5.1 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责任界限不明晰 |
5.5.2 社区组织偏行政性与社会组织具依赖性 |
5.6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经济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
5.6.1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
5.6.2 养老产业发展程度尚浅 |
5.7 导致直接因素形成的空间子系统内的根本因素 |
5.7.1 偏物质性空间规划传统 |
5.7.2 单核心城市空间结构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弹性为目标的养老机构配置机制优化对策 |
6.1 以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动态优化对策 |
6.1.1 促进适应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关键 |
6.1.2 建立养老机构信息平台 |
6.1.3 监测适应性循环并预警 |
6.1.4 在开发、保守阶段反馈与调整 |
6.2 以提升吸收效率为目标的阶段性优化对策 |
6.2.1 吸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建立基于差异化需求的养老机构类型体系 |
6.2.3 通过子系统协同形成不同配置模式 |
6.2.4 完善政府配置模式 |
6.2.5 建构社区组织配置模式 |
6.2.6 提高企业配置模式的吸收效率 |
6.2.7 提升整体的吸收效率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养老机构需求问卷) |
附录C (养老机构功能要素重要度问卷) |
附录D (养老机构调查表) |
附录E (访谈的养老机构案例基本特征汇总表) |
附录F (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G (与社区老人需求差异分析相关的分类统计结果) |
附录H (养老机构功能的相关标准、规范及政策) |
附录I (补贴政策) |
附录J (空间区位、规模的相关规范及政策) |
附录K (长沙市三级医院名录) |
致谢 |
(9)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10)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研究 ——基于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地方农业院校 |
2.1.2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
2.1.3 新型职业农民 |
2.1.4 培养机制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3 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分析—以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例 |
3.1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的总体情况 |
3.1.1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背景 |
3.1.2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基本做法 |
3.1.3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 |
3.2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机制分析 |
3.2.1 招生机制 |
3.2.2 教学机制 |
3.2.3 考核机制 |
3.2.4 管理机制 |
3.2.5 保障机制 |
3.3 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机制的基本结论 |
4 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调查研究—以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为例 |
4.1 调查对象 |
4.2 问卷设计 |
4.2.1 调查问卷的体系建构 |
4.2.2 问卷的编制及实施阶段 |
4.3 正式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 |
4.4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
4.4.2 招生机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3 教学机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4 管理机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5 考核机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6 保障机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问题总结 |
4.5.1 招生机制问题总结 |
4.5.2 教学机制问题总结 |
4.5.3 考核机制问题总结 |
4.5.4 管理机制问题总结 |
4.5.5 保障机制问题总结 |
5 完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招生机制 |
5.1.1 拓宽多元化宣传途径 |
5.1.2 合理均衡选择生源 |
5.1.3 优化区域专业人才结构 |
5.1.4 完善公平合理的入学考试方案 |
5.2 教学机制 |
5.2.1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 |
5.2.2 重视实践教学,发挥实践基地的效用 |
5.2.3 实行弹性的学习模式 |
5.2.4 构建师生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 |
5.3 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评价机制 |
5.3.2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监督 |
5.4 考核机制 |
5.5 保障机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四、高职院校满足其所在地区目标人群教育需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D]. 张弛. 东南大学, 2020
- [2]“大国工匠”培养导向的贵州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D]. 孙春梅.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6)
- [3]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 王洪涛.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M有限公司物业分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 张志斌. 吉林大学, 2020(08)
- [5]《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方瑶瑶.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工匠的文化认同研究[D]. 王佳昕.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弹性城市理论视角下长沙市养老机构配置机制及优化研究[D]. 欧阳虹彬. 湖南大学, 2018(06)
- [9]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10]地方农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研究 ——基于JXAU“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案例[D]. 孟凡遵.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