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宪文[1](1993)在《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文中研究说明“主题统帅材料”,是写作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至理名言和口头禅。它对于写作实践和评价文章的优劣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然而,是否在每个写作阶段,主题对材料都是统帅呢?这是个值得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对此辩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主题孕育、形成、诞生时期,材料同主题是母子关系 写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采集阶段、构思阶段、行文阶段和改定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写作任务和作用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采集阶段是写作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写作所需的材料,为构思阶段做准备。在采集来的大量材料之中,孕育着写作的主题。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采集来的材料,在做去伪存真的整理基础上,进行由表
谢孝明[2](2013)在《“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文中指出近代湖南学者以崇奉理学,尤以恪守程朱着称。道咸以降,清王朝陷内忧外患之困境,当时学者又多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以匡时救世。湖南名臣辈出。太平军兴,促使湘军官绅集团乘时崛起,其核心人物多以书生将兵,建赫赫之事功。湘军将领以儒家学术为指导思想,以护教卫道为职志,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皆有建树,此世人所谓理学经世者。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胡林翼并名的湘军统帅,尤为理学经世的杰出代表。熟读儒家经典,尊奉儒家传统和圣人之道,勤苦积学以为救世之用;观照历史,立足现实而究心治安之术,这是湘军名臣共同体现的理学经世的线路与形态。左宗棠的理学经世之途,于此共同的线路和形态之外,又别有不同于他人之特殊路径,即“俭以广惠”之道。左宗棠的“俭以广惠”,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实践。究其原因,既包含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也有其自身人生经验的体悟与积累。而其一生取与,皆准于义,以公是公非为判,则又使其廉俸的开支使用具有伦理与道义的正当性。本此思想精神,左宗棠一生克勤克俭,将自己绝大部分廉俸用之于国计民生和周恤佽助他人,独辟一条名实相符,言行一致,义利相宜的理学经世的特殊路径。左宗棠“俭以广惠”的行为实践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从其未仕之前的利济惠人的经历,到中年步入仕途,在地方军政首脑任上的大量捐助活动,其时间跨度就是左宗棠一生数十年。二、涉及人事广。左宗棠的捐助既有济人助人的生活小事,也有关系国家利益的军国大事。数十年的捐助生涯,虽然没有一本详尽的账簿,但是从各种文献的零星记载汇集在一起,捐助活动的后面牵涉到众多、复杂的人事,反映出那个时代与社会的某些特殊性,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左宗棠在廉俸开支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已,甚至公而忘私,人而忘已,同时又非常强调儒家亲亲以及人的伦理秩序。他的“俭以广惠”客观上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卑而高的路线图序,即:自奉——养家——赡亲——济族——佽助朋友故旧——周恤部属、褒奖忠义——兴教劝学、分润寒畯——赈济抚恤、为民兴利——军国邦交事务。这一路线图序,符合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模式和内圣外王的理想路径。同时,也表现出左宗棠在近代千年变局的历史境遇下所孜孜追求的国家富强的中兴之梦。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是一种治学修身论,也是一种齐家之道,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士人当中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比较而论,左宗棠“俭以广惠”论主张“用财之道,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其自奉也至薄,其待人也必厚”;“惟崇俭乃可广惠”。这种节俭用财之道,在包含齐家、修身的一层深意之外更多了一层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操作意义,由一种以修身为主的崇俭论变成了一种经世济民之道,从而提升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论。同时,左宗棠的观点,将“德”的范畴扩充到“惠”的范畴,丰富了传统俭德观,具有理论维度和思想高度。为后世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丰富了儒家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俭以广惠”这一具有道德践履精神的观念在左宗棠一生安身立命中起着指导性作用,表现了他立身处事的思想导向与道德准则。从他的捐廉活动中可以观照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一个儒家士大夫修齐治平,日用人伦的指导意义。左宗棠捐廉广惠的活动涉及到当时的许多人事。从人际关系上讲既有宗亲、朋友、僚属,也有众多的贫寒学子和广大的受灾百姓;从内容上讲,不只限于一般亲朋往来的馈赠,更多的是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与赈济,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并与当时许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着密切关联。通过对左宗棠“俭以广惠”身体力行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和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各种心态和精神活动,表现出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我们在了解左宗棠这一历史名人的精神面貌和风范的同时,加深了对其时社会人际关系与时代风貌的了解。今人多有‘近代湖南所谓中兴名臣以书生将兵,以理学经世’之说,然究竟如何理学经世,他们的事功与理学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却很少有具体的事例印证。从左宗棠的“俭以广惠”作为切入点,察其经世济民、文治武功、修齐治平的各个方面,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可以管窥蠡测中兴名臣理学经世的整体风貌。作为自然经济土壤与具有浓厚文化意味的“耕读传家”的教育模式所培养起来的封建士大夫,左宗棠身上具有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继承与开新二重性的鲜明特征和烙印,在清朝国门洞开,被迫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阵痛中,成为当时儒家官僚代表。他反映和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从旧的传统中蜕变更新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主流官员们的苦闷、彷徨、思考、调适、接受、改造、探索,是一种先觉与启萌。左宗棠是一个时代巨子,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思想信仰,他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法,乃至他的性格情操,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影响了他的时代。一方面,左宗棠以廉、俭率属,以仁、惠济民,他的“俭以广惠”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儒将之效”。他长期在西北执政,培养了一大批清正廉能的部属。这些部属在其身后长期主政陕甘、新疆,在政策制度层面和人格精神层面都继承左宗棠的余风遗绪,从而使西北政局相对稳定,在晚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使新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保存完好。这是左宗棠和其后继者为国家民族立下的巨大功勋和留给后世子孙的巨大财富。另一方面,左宗棠“俭以广惠”的为官为人的精神人格,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论文撷取左宗棠生平廉俸的开支使用为研究课题,试图从一个学人较少关注的视角,来弥补左宗棠研究的一些空白和不足,扩展左宗棠研究的视野。方法论是历史研究的灵魂,本论文也尝试着方法论创新。互见法的使用对于同一类目而主旨不同的材料处理,使论文内容避免重复芜杂之弊也颇有裨益。本着对经济与文化互为影响,以及中国传统士人知识结构所包含道、学、术的三个方面的理解,本论文试图从经济文化一体性理论与道、学、术的文化观照来剖析左宗棠俭以广惠的思想行为,来了解事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将心态史与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相结合来考察左宗棠的博施广惠,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左宗棠学术思想、个性特征、生平事业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面貌和社会状态。同时,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和了解左宗棠的生平事迹,也可以促进和加深对其他湘军人物与近代湖湘文化的研究,甚至近代史的研究。此外,新材料的发现和搜集整理出来的相关文献材料也当有它的学术利用价值。
祝捷[3](2012)在《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 ——以“正始玄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论题。研究现状认为,孕育出“正始玄学”之曹魏朝是“魏晋玄学”得以兴起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夏侯玄、何晏、王弼等“玄学”巨匠。对于这一历史线索,现有学术研究中仍有史事上的补充之处。作为魏晋臣子和学者的傅玄通过“上疏”对这一历史线索进行了回顾。本文也试图通过这一线索来认识“正始玄学”所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与思想格局。按照这样的线索,本文通过以《三国志》为核心的诸文本,探讨与研究了“正始玄学”得以萌兴的政治历史环境与社会格局。曹操出于战争时期的现实考虑,依靠自身的个人驾驭能力,吸收引入了曹氏宗亲(包括曹氏,夏侯氏)、“谯沛士人”“颍川士人”“汝南士人”“河北士人”“荆州士人”以及一些道教人士。这些出身与来路完全不同的士人,在战争时期,通过曹操良好的驾驭能力而能够暂时合作共事。但是,曹操辞世后,曹丕由于在政治上性格狭隘,引起了曹魏政权内各方士人的不满。曹丕的掌控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引起了曹魏政权中士人在思想活动与政治态度上的离心力。继曹丕帝位的曹叡却很大可能不是曹丕的亲生子,他对于江山的姓氏问题,本就没有高度的关注力。曹叡是有着清醒头脑的帝王,不过他与朝臣之间的关系貌合神离。在曹操的时代,战场上的胜利,是许昌政权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一切思想文化上的建设都围绕国家与制度建设而展开,并在建安时代表现为“刑名”学术。而一旦进入魏文魏明时代,则一切的思想文化活动与社会运作都开始重新开展起来。文帝曹丕对于曹魏政权的掌控能力有限,明帝曹叡对于朝政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但是对于士人社会的疏离却在不断加剧。士人社会中的新兴力量不断通过“玄论”“浮华”思想与文化活动,以及实际政治中的诉求,不断冲击曹魏朝的掌控中心。在正始年间,曹爽开始重用他的表亲夏侯玄。夏侯玄在当时的士人社会中,作为政治与思想领袖的形象而出现。早在曹叡执政的太和年间,夏侯玄与何晏等人就着力开展抽象哲思与现实施用相结合(“儒道合流”)的“玄论”活动,“玄论”引道家思想入儒家思想,使得思想活动变得高深而富有魅力。在当时,名气是极为重要的社会与政治资本。通过“清谈”“玄论”,夏侯玄、何晏等人获得了盛名。曹叡敏感地觉察到了“清谈”“玄论”对于政治安定的影响,以“构长浮华”的名义罢免了“清谈”群体。在曹爽作为辅政大臣上台后,他们重新开始进行哲思与政治相结合的“清谈”“玄论”活动。其间,何晏邀请了少年天才哲学家王弼加入到这个“论坛”中来,他们被后世称颂为“玄宗之祖”。“玄论”带有着浓厚哲思,并且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与条件下,哲思与政治格局、士人社会的状况相契合。他们的思想,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儒道合流”,儒家思想要以道家思想为根本。因于曹氏出身,以及他们与司马氏的思想对话与政治论战,夏侯玄等人的思想因素中要表现出如下的思想上的总体格局:(1)儒家思想是合理的,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2)道家思想也是合理的,因为夏侯玄等人的思想背景与家世都包含着道家或道教因素;(3)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都不能弥漫得太过强;(4)儒家思想要以道家思想为根本来施行。(5)在表达层面上,则正好相反,儒家的形象则要高于道家形象。在“玄论”学术集团中,各人承担不同形象,夏侯玄作为贵族与政治领袖而出现,何晏则作为文学家与艺术家展现于士人社会,王弼则是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哲学家。这个群体将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自然”以对话于“刑名”之“名教”。此时,满朝儒学朝臣并非都拥护司马氏。臣子们只是习惯了对于这个政权保持着不甚忠心的状态。傅玄所言“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的局面就出现了。“正始玄学”群体从政治立场上来说,力图挽救曹魏朝于危亡之时,从晋室立场上来说,“虚无放诞之论”倒可谓托辞。在曹魏朝的时代,政治格局、士人社会、思想对话这三个重要的社会层面共同影响了“正始玄学”的基本格局。“正始玄学”以王弼《老子注》为巅峰之作,王弼注中预设了一个先行的《老子注》,王弼注是思想对话中的应对者。这本原初的《老子注》为王弼同时代之钟会所着。王弼注与钟会注表现出正相反对的世界观。钟会代表的是曹魏朝最为原初的学术派别:“刑名”学派——“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王粲即是“刑名”学派的原初代表,但是王粲的从孙王弼却从“刑名”学派中成长为与“刑名”学派进行思想对话的,正相对的学术与政治派别——“玄论”学派的思想代表。这些说明,“玄论”与“刑名”既属同源,又相互对话,他们共同试图以己方的哲学观来解读《老子》。“玄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认同《老子》,在政治观上则有修正;“刑名”学派则正相反。然而历史证明:自然观上对《老子》的认同,使得“玄论”成为了中古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玄学”。而因政治观上对《老子》的认同,则使得“刑名”成就了实际政治事业——“司马晋朝”。“正始玄学”从一开始就与政治格局、士人社会和思想对话密不可分,这种特质也影响到了“魏晋玄学”后期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
刘硕[4](2019)在《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流军队院校,是习近平军事教育思想明确提出的战略目标。军队院校既是军队的列编单位,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既是“军”又是“校”的“非单一化”组织属性,决定了其教育管理有着与军队管理及地方高校管理相区别的鲜明特点,既要体现军队管理特色,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以实现军事统一、教育民主与办学高效的有机结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属性,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缺失,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我国军队革命性体系重塑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随着现代军校科技元素不断增加、学术属性不断增强、新兴领域和新质力量不断涌现,深化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构建。鲜明地提出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研究,顺应了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突出了军队建设依法从严治军的总基调,也为军队院校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开辟了新路径。新时代,党的军事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治理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鉴于治理理论强调民主意识、重视制度权威、关注主体利益,将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互动化、治理规则法制化等核心思想和有益成分引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必将有助于完善教育管理组织系统、改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教育管理依法从严。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军事教育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在继承我国军队院校教育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地方高校改革与发达国家军事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按照理论阐释、历史沿革、现实困境、经验借鉴、路径构建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论述,力求比较清晰的呈现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全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以军队院校内部事务决策为载体,由内部治理结构合法性依据、内部治理结构要素和决策结果评价三个方面构建的内部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基于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实质是权力问题,通过提出权力假设、确定测量题项、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与检验分析,从权力形式、权力层次、权力重心三个维度对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权力配置特点与存在主要问题给予深入的系统解构,试图展示一种从权力维度分析管理症结的方法路径,进而把握军队院校教育管理问题的本质,寻求内部权力合理配置运行的可能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美国军种官校权力形式多元、内部决策民主,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等权力结构与运行特点得益于其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和长期以来的严格执法。我国军队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更新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在院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改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现状,理顺政治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关系,着力构建以政治权力为领导核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5](2017)在《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文中提出词汇,作为语言建筑材料,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中同素词及同素词群的教学是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之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同素词时偏误率较高,这与汉语同素词的习得难度有关。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同素词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从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语料库分析法、调查法和访谈法,指出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通用教材难度等级设计与实际的不匹配之处并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教材《发展汉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汉语(上下册)》中的同素词群进行构词数及语义分类的统计与匹配分析。Lado(1957)提出对比可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两种语言在意义、结构、共同语素等相同的部分有利于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相异的部分可以预测为目的语学习的难点。本文依据语言对比理论,从词义出发,把汉泰同素词的对比结果分为词义对应、词义部分对应和词义不对应等三种情况。并从词语结构、共同语素成分和词性等方面进行汉泰同素词对比分析。本研究借鉴C.Prator(1967)和Ellis(1985)的难度等级模式,将同素词学习难度分为六个难度等级,依据共同语素成分、意义、词性和用法等四个标准作为分析参数标准。关于难度等级模式,除了考虑两种语言的对比之外,本研究还从词汇内部的特征、学生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同素词学习困难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本研究将同素词难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并为验证预测结果,抽取了 91个词群,共120个词。设计了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以泰国136个大学三年级学生作为中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以99个四年级学生作为高级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主要分析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习得的错误率,分析每一等级词的汉泰对应情况。然后,确定同素词中的难易等级,探析难易度形成的原因,并基于调查,归纳和分析了泰国学生的汉语同素词习得偏误类型。本调查结果发现,本文所预测的难度等级和实际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所预测的难度顺序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而实际的结果难度显示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六级≈五级。总之,同素词难度等级较低的是一、二级词,说明汉泰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小,用法不复杂,而且具有对应的共同语素,这有助于汉语学习。三级和四级的难度差别不大,因汉泰两种语言的对应复杂性问题,可能对词语难度等级难以明确地划分,所以这两个等级大致可以划为同一个阶段。就五级和六级而言,五级可能比六级的难度略高,原因是五级词义项的用法存在交叉现象,有的词在泰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对学习者来说难度较大。六级词的义项较多,虽然语义轻重和适用范围不同加大了词语习得难度,但词语义项之间的区别却比较明显。本次调查的结论还表示高水平的学生的辨析能力高于低水平的学生,不过整体来看,泰国学生的同素词的辨析能力不高,这和汉泰语言的差异,词义义项的复杂性等问题有关。大量的汉语词的义项比泰语的多,泰语词语的适用范围比汉语更广,导致泰国学生很难区分汉语同素词。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本研究分析了难度等级在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同素词的教材安排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助于对泰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框架构建与修订。本研究首次全面而系统分析了汉语同素词在泰语中的对应情况,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希望研究出的难度等级划分预测及所得出的难度等级结论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尤达[6](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杨秀苗[7](2012)在《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英雄传奇小说中,水浒系列、杨家将系列、说岳系列、以及赵匡胤发迹变泰系列都是以宋代历史为背景,可以说是英雄传奇流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数量繁多,题材内容以类相从,作品故事和人物也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涵盖宋代的各个时段。这些小说虽然除领衔的《水浒传》之外没有更多的堪称一流的名着,但是其中亦有不少作品具有相当的成就和影响,数百年来,为数甚众的读者对这些小说阅读的热情历久不衰,因而这部分英雄传奇小说是值得重视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就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发展概况、人物形象塑造、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征等方面作力所能及的探讨和分析,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寻绎该类小说得以自立且兴盛一时的文化缘由,全面深入剖析该类型小说的文化构成及其影响。明嘉靖年间《水浒传》的印刷出版对于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具有极其巨大深远的意义。随着它大范围内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在其思想和艺术方面巨大成就的影响之下,出现了许多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明代中后期,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明清易代的历史变革使英雄传奇作家开始对社会历史、政治、人生等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而导致了英雄传奇小说思想内容的深刻。同时英雄传奇作家们吸取了明代英雄传奇的创作经验,对奇与真、虚与实、人与事、雅与俗等创作理论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上长期的艺术积累,英雄传奇小说在艺术上也已成熟。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成熟使得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在清前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清中叶英雄传奇作品数量仍有很多,但都是前代的续书,有的在前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写得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比较突出,但更多的是模仿多,创新少,艺术水平比较平庸。到清代后期,英雄传奇小说中草莽英雄本色尽失,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生命也就终止了。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融合了相当复杂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文化意识,包含着深厚的、复杂的思想文化意蕴。这部分作品中大部分都以关乎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歌颂在拯救民族、保卫国家的斗争中功勋卓着的爱国英雄,他们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所以,英雄传奇小说在抒写对英雄们的崇拜和敬仰背后,传达的是一种坚定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自产生以来,就对中华民族的社会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人们的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小说创作中对儒家“仁政王道”社会理想有着艺术的描绘,对“忠”、“义”、“孝”等伦理观念有着艺术的演绎。从伦理思想的角度研究英雄传奇,能够发现作品中具有强烈的道德力量。宗教对中国古代各种文化意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中自然包括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在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作品里出现了一些救苦救难的神佛形象、星宿下凡行善作恶、凡人死后上天入地、看不懂的天书、战无不胜的宝物、制服自然的神奇等等。把这些描写一概看作封建迷信未免有简单化之嫌,从宗教学的角度看,它给文学一种深不可测的人生意蕴和超尘拔俗的升华幻想,作者借助宗教的灵光超脱了现实,同时也将世俗人情在宗教的世界里表现出来。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作品创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这些人物命运不同,个性各异,但都跃然纸上,几百年来,一直活在读者的心中。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的像以宋江、杨六郎、岳飞、狄青等为代表的正统英雄形象,他们是左右作品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人物,他们往往集合了忠、义、孝、仁、智、勇等封建社会的各种优秀美德,是一个接近作者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形象。但他们在相似中又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容笑貌,有不同的人生遭遇和其异如面的性格。另一类特色鲜明并贯穿英雄传奇创作始终的是喜剧英雄形象,比较典型的有李逵、牛皋、焦赞、郑恩、焦廷贵等。他们淳朴率真的性格具有一种纯真的喜剧精神,与正统英雄相比,他们不受传统礼法的束缚,对统治者和黑暗的社会有更坚决的反抗意识,与普通民众更为接近,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喜爱。小说中还出现了女性英雄群体的形象,她们的飒爽英姿成为英雄传奇小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除了英雄群像,小说中还描写了其他诸多的人物形象,像高俅、秦桧、潘仁美等残害忠良的奸臣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这表现在塑造英雄形象的典型崇高、情节结构的奇幻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几个方面。英雄传奇作者刻画的英雄是真实而超群的艺术形象,他们是英雄典型,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千古若活的艺术生命力,这种英雄典型,显示了崇高的壮美。英雄传奇主要写兴废战争之奇人奇事,情节惊险离奇,文势变化多端,英雄传奇作品描写的奇人奇事,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家亡国破的哀痛,生灵涂炭的哀怨,忠奸斗争的感愤和忧患等渗透在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其中英雄人物的悲惨遭遇最让人沉痛悲愤。英雄人物的悲剧既是道德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历史的悲剧,体现在最深的层次便是人本悲剧。在动荡的时代,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奋起反抗又无所摆脱长久以来的道德束缚,悲剧人物虽都有壮美的人生年华,但其结果却是悲惨壮烈的。它所留给后人的是强烈的悲愤,沉痛的哀思和无尽的思索。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在明中叶到清中叶出现了一度繁盛的局面,探究其原因,有文学及经济、政治、思想、军事等多个方面。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都是远在它们产生之前就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和传说,不仅有小说,还有戏曲及各种民间说唱形式,英雄传奇小说将宋元话本、元明戏曲、杂史稗抄及口头传承的零星片断综合起来,加以条理化、充实化和定型化,或依靠演义小说本身,或为后来戏剧及曲艺的大繁荣和再创造提供一个可供发挥的基本依据,通过民族意识的灌输感染,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小说批评家的文学理论对英雄传奇的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袁于令、金圣叹、金丰等主张英雄传奇创作以奇幻为贵,要同历史书严格区别开来,符合了英雄传奇创作的规律,从而使英雄传奇小说创作能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产生了通俗文学的读者,而且也准备了通俗文学繁荣的物质条件,即印刷出版事业的兴旺。英雄传奇小说不断被刻印,读者群体日益扩大,英雄传奇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兴盛起来。明清时期政治腐败,贪官污吏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权奸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同时又外患不断。内忧外患的的社会现实深深地影响了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人们通过英雄传奇作品歌颂英雄,谴责奸佞,使得英雄传奇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明中后期王学左派新的反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以及清初的启蒙思想,都对英雄传奇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皮永生[8](2016)在《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改以来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两者共存于教学实践中,其竞争与冲突带来了教学主体的迷茫,引起了教学实践的失范,严重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本研究以文化学为视角,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挖掘,探讨其所蕴含着的教学价值取向,并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将其归纳,提出了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教育教学史中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以及文脉,分析各种教学理论和思想其实质都指向了获得或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本研究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探明了其产生的原因。再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比较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把握了两种教学价值取向质的规定性以及两者的差异,从而建立起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用理论框架开发出调查和分析的工具,对教学实践进行调研,考察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的存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两者更多是以一种冲突的形式共存于教学活动中,引起了教学主体的种种迷茫和困惑,造成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频频出现失范的现象。分析实践中两者冲突的现实情况,并对其冲突进行理论上的解析,探讨其冲突的原因和特征,并在总结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观点。进而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用“核心素养”概念来统整“获得”和“参与”,提出了和合生一的融合策略。总之,本研究所主张的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融合能够解决课改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并推动其深入发展。依据以上研究思路,本研究分四个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以文化学为视角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认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就教学文化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进行了分析,在这三者中价值层面处于核心位置,行为层面则外显于教学主体的具体实践中,而思维层面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学价值取向具有规范、定向和驱动的功能,在具体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教学文化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又具体表现为教学主体的教学价值取向,即为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需求与教学客体属性在相互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中主观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稳定的总体方向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教学价值取向概念进行辨析,在充分把握该概念的基础上审视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理论研究,应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别对各自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所谓“获得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将学生个体作为分析和理解的单元,将知识理解为个人的心智而无视其文化环境,那么教学活动则被理解为在个体心智中的知识传递活动,大脑就成为知识的容器,而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围绕着促进这种传递活动更好的展开而进行。所谓“参与教学价值取向”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情境,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积极参与中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培育情感,教学则围绕对话、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展开。第二部分。用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概念对教育教学史进行了考量,发现其并非无源之水,在教育教学史中能够清晰的看到其各自发展的脉络,各种教学理论和思想在本质上都分别指向获得或者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之所以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能够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思想史,主要原因在于各自都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比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在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目标观、教学方式观、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教学评价观等均存在显着不同,上述系列问题的澄清使本研究把握住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质的规定性,同时建立起分析当下教学实践中所蕴含的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在理论上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进行了澄清和比较之后,将视角转向教学实践领域。应用建立起来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对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考量,发现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共存于当下的教学实践之中,而两者的差异性导致了冲突,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虽然表现的方式各异,但是归结起来都是以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文化与外来教学文化、自在教学文化与自觉教学文化的冲突。对这些冲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厘清了冲突的原因以及特征,提出了两者并不是仅仅具有竞争和争鸣的一面,同时也有着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因此具有可调适性。对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优缺点进行反思,两者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也有着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两者各自的优点正好是对方的不足,两者的协调作用才能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研究提出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观点,两者的融合能够消解教学理论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领域中的种种冲突,使得教学实践更加的有序和规范,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第四部分。在文化学视野下,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那么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就可用解决文化冲突的方式予以消解。任何一种教学文化都是由多种成分构成,都具有个性与共性,个性的一面引起冲突而共性的一面走向融合。我们首先应该正视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同时让两者对视并进行对话,在“获得”与“参与”不断相互扬弃的过程中,用“核心素养”概念来统整二者,那么“学科知识的获得”和“学科活动的参与”就有机的统一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此为原则,采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智慧,在“和合生一”的具体策略下,使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冲突在“知参守获”和“知获守参”的能动状态下得到融合,这使教学的价值层面、思维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均产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观、教学方式观、教学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教学评价观等从冲突走向融合。实现共存融合需要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学习者以及因需而变的教学过程作为其条件保障。
边宇海[9](2015)在《法治: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深刻变革》文中提出自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中国人就追寻着没有皇权专制的民主社会,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民主和共和在华夏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65年的发展和变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观念,经历从轻视法制到重视法制,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同时治国理政方式的改进在新的历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是治国理念的重大进步。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彰显了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决心和气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并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治国理政优良方式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与否,不仅要立足于党中央的顶层设计,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公报中,“法治"一词出现了50余次,“依法治国”也是高频词。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和法治中国的实现过程,也就是法治逐渐演变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过程。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是否称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其治理方式是不是法治,其人民是不是普遍树立了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大凡中西方国家,治理方式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人治,一种是法治。法治取代人治,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从治理方式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应该是一部人治逐渐退出历史长河、法治日益发展为时代主流的历史。确立依法治国方略,全国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重大突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坚持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法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之日,就是法治中国建成之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推动治国理政全面进入法治轨道。只有一切公权力及其行使首先做到依法产生、受法制约,任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与法治背道而驰的行为受到法律追究,法律才会在人民心中真正成为诈义的依据、公正的代表,才能赢得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笔者以治国理政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核心概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研究方向,运用历史文献、过程分析和系统论述相结合的方法,从治国理政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一现实性、实践性很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入贯彻和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建设目标、总体布局、执政方式、根本宗旨以及工作方针的理论精神,加强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法治推动和保障中国梦的实现。从而达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成法治政府,通过去地方化行政化推进司法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并建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现代化的治国理政方式成功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会梦想成真。全文除导论和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外,正文一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主要是从学术理论的角度并结合历史对中国古代、现代以及中西方法治进行理论的梳理和探究;第二章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理论渊源;第三、四、五章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召开期间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贡献和重要发展;第六章至第八章论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探索;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从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出发论述法治作为治国理政方式变革的重大突破,重点研究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探究十八大以后治国理政法治化的方向和道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
孙石村[10](2017)在《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文中指出建构理论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建筑材料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当代建筑学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新的建造实践中焕发内在的创造力。然而在材料与形式的关系中长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材料在建造中表现出的逻辑性就是材料的真实性,也是形式产生及存在的前提,另一种观念认为材料的外在表现才是材料的根本特性,建筑师对形式的取舍就是对材料表征的把握。本文认为,这两种观念的出发点和评价体系存在根本分歧,仅靠“性质”上的逻辑思辨已经不足以推导结论,同样,在以实例为对象的建筑“现象”研究中,经验主义的态度也无法调和二者的矛盾。为此,在材料的真实与表现之争中,我们不仅需要做“质”的辩析,还要引入“量”的比较——也就是本文中的材料尺度。尺度的变化既反映了材料在科技发展中动态演变过程,也标志着人类认知方式的自我完善。摆脱经验和理性的对立,用实证的态度进行研究是本文立论的依据。有鉴于此,本文对材料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将其内涵纳入到当代科学发展的总体范畴中,发掘自然事物的普遍规律,结合辩证法中物质存在方式的解析,明晰了材料的概念是伴随人类认识深化动态发展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开放性的材料观,不再把材料看作时间和空间中的具体,而是一种以层次状态存在的物质组织方式。形式不是材料的附庸,而是一种在技术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以层次为特征的物质关系。本文按照建造的进化过程和复杂程度把材料的建造方式归纳为若干层次。同时在深刻认识材料“物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材料“人性”特征。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知觉认识论和现象学基础上的分析,论证了材料的真实和表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无条件的联系,批判了理性主义“被动呈现”和形式主义“天赋形式”的观念。阐明材料和形式的联系是建立在“层次性”这一物质存在和人类认知的共同模式当中。本文归纳了知觉中的尺度序列并尝试和材料的建造层次对应起来,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联系。并在这种理论框架基础上对建筑形式发展脉络进行描述和解读;通过总结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材料尺度体系,对现代建筑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了评价;更进一步介绍了当代最新材料和建造技术发展趋势,把近些年建筑形式探索的新方向纳入到这个尺度体系当中,对当今建筑发展中的一些形式困惑和争议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解读。最后,本文以材料发展为线索,对未来的建筑形式作了展望。
二、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论文提纲范文)
(2)“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可行性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总览 |
1.3.2 分类 |
1.3.3 材料的考辨甄别 |
1.3.4 材料的取舍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难点 |
1.5.1 创新 |
1.5.2 难点 |
1.6 逻辑展开与主旨叙要 |
1.6.1 逻辑展开 |
1.6.2 主旨叙要 |
第2章 思想探源与经验推绎 |
2.1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
2.1.1 儒学和理学 |
2.1.2 管子、道家、墨家、法家、佛教、家训 |
2.1.3 古人典型 |
2.2 湖湘传统:文化精神与士风民气 |
2.2.1 湖湘文化精神:忧患与担当 |
2.2.2 士风民气:勤朴尚义 |
2.3 家世与家风:耕读世家与孝义之门 |
2.4 左宗棠自己的因素 |
2.4.1 早年的忧患与生活的体悟 |
2.4.2 感念图报与保世滋大的心态 |
2.4.3 豪侠的性格 |
2.5 师长的言传身教 |
2.6 时代忧患与知识救世 |
2.6.1 时代忧患 |
2.6.2 学术丕变与经世派的崛起 |
2.6.3 左宗棠经世的内在逻辑:忧患、积学、救世 |
2.6.4 经世之学与广惠之道 |
2.7 财政困敝与筹饷艰难 |
2.7.1 财政困敝 |
2.7.2 筹饷艰难 |
第3章 生平取与,一准于义 |
3.1 一生取与的议论与评价 |
3.1.1 夫子自道:自谥“忠介先生” |
3.1.2 同时人的观感 |
3.1.3 官方的评价 |
3.1.4 史书的记录 |
3.1.5 后人的称述 |
3.1.6 取物不苟 |
3.2 不同时期的收入与经济状况 |
3.2.1 早期的职业与收入 |
3.2.2 服官各个时期的收入和经济状况 |
3.3 廉俸的管理与俵散方式 |
3.3.1 廉俸的管理 |
3.3.2 廉俸的俵散 |
3.4 使用原则 |
3.4.1 等差原则 |
3.4.2 周急原则 |
3.4.3 义利原则 |
3.5 广惠的目的与动机:好名之辩与为已之学 |
第4章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 |
4.1 自奉与家用 |
4.1.1 自奉 |
4.1.2 自为与自足:农民本色与创造生活 |
4.1.3 家用 |
4.2 赡亲 |
4.2.1 父母兄弟姐妹孝悌一伦 |
4.2.2 对母氏余太夫人外家之亲的顾恤 |
4.2.3 对周夫人娘家一族的赡奉顾恤 |
4.3 济族 |
4.3.1 济族之总纲与思路 |
4.3.2 济族事务的具体考察 |
4.3.3 余议 |
4.4 广惠之同志与家风之传承 |
4.4.1 广惠之同志 |
4.4.2 家风的承传 |
4.4.3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第5章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 |
5.1 早年周急济困所揭示的圣贤之教 |
5.2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事实的梳理说明 |
5.3 分类考察 |
5.4 个案分析 |
5.5 行其心之所安 |
5.6 转移风习之诉求 |
第6章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 |
6.1 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生民休戚所关,时局安危所系 |
6.2 吏治的系统理论:察吏、训吏、恤吏 |
6.2.1 “察吏”:安民莫先于察吏 |
6.2.2 “训吏”:为官之道与职守之教 |
6.2.3 “恤吏”:人文与人道的关怀 |
6.3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与分类考察 |
6.3.1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 |
6.3.2 分类考察 |
6.4 整顿吏治之效 |
第7章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 |
7.1 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战略定位 |
7.2 兴教劝学的特殊时代环境 |
7.3 特殊的心理情感 |
7.4 兴教劝学的基本理路:庶、富、教并举的系统工程 |
7.5 教育、教化支出的内容分类考察 |
7.5.1 创设书局,刊发书籍 |
7.5.2 兴复书院,捐助膏火和创办义学 |
7.5.3 佽助寒畯,留意人才 |
7.5.4 尊师重道,表彰先正 |
7.5.5 以神道精神立民 |
7.6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和评价 |
7.6.1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 |
7.6.2 评价:一个名副其实的传教者 |
第8章 视民如伤,利民为先 |
8.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与践履之效 |
8.1.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 |
8.1.2 践履之效 |
8.2 兵祸之惨与重视民生的感情心理因素 |
8.3 慎重官责与报效之心 |
8.3.1 慎重官责 |
8.3.2 报效君国之恩 |
8.4 捐助事实与分类考察 |
8.4.1 捐助事实 |
8.4.2 分类考察 |
8.5 治绩治效 |
8.6 爱民者民恒爱之 |
第9章 苟利国无弗为 |
9.1 维护根本之图:捐济京饷案 |
9.1.1 朝廷的追索与地方的回应 |
9.1.2 左宗棠在浙江的苦境:京饷发生的艰难环境 |
9.1.3 京饷的筹措和报解:京饷案发生的经过 |
9.1.4 京饷案发生的原因分析及评价 |
9.2 德克碑赔累案 |
9.2.1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
9.2.2 德克碑其人 |
9.2.3 “楚材晋用”与“师夷长技”:德克碑赔累案发生的前提 |
9.2.4 赔累案之发生过程 |
9.2.5 叙余:其它赔累案 |
9.3 捐购水雷、鱼雷案 |
9.3.1 左宗棠的守、战、和之道 |
9.3.2 左宗棠对水雷、鱼雷的关注 |
9.3.3 特殊背景下的捐购 |
9.3.4 捐购案的影响与评价 |
9.4 巩固塞防与建设西北诸案 |
9.4.1 战祸兵燹的破坏 |
9.4.2 巩固与善后恢复之策 |
9.4.3 诸案始末 |
9.4.4 左氏湘军:一支特殊的西北生产与建设大军 |
9.4.5 统帅的表率效应 |
9.5 宾旅之资与邦交之道以左索之会为例 |
9.5.1 宾旅之资从邦交之中产生、以邦交之道为根由 |
9.5.2 左索之会:无忘宾旅的成功案例 |
9.5.3 “绵里针”与“打痞子腔”:宾旅之资因比较而别具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 ——以“正始玄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概念、核心材料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章节安排与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主旨 |
第一章 陈寿《三国志》与曹魏政治格局——基于着作分析 |
第一节 《三国志》行文风格叙论 |
第二节 陈寿《三国志》的文本编纂特色 |
第三节 《三国志》中的君臣关系与政治格局 |
第二章 魏武与魏文时代的曹魏政权 |
第一节 曹操的身世、用人策略与曹魏政权组成 |
2.1.1 曹操的人生概述 |
2.1.2 曹操的用人策略与曹魏政权中的士人群体 |
第二节 魏文一朝君臣关系与登基之道 |
2.2.1 曹操的秩序观与士人社会 |
2.2.2 许昌政治格局与曹丕登基之道 |
2.2.3 “魏讽谋反案”与“魏晋玄学” |
2.2.4 曹丕的成功之道 |
第三节 曹丕登基后的政治格局转变 |
2.3.1 陈寿与傅玄的评语 |
2.3.2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与《文帝纪》灾异 |
2.3.3 曹丕的政治性格 |
2.3.4 曹丕登基后的政治环境 |
2.3.5 “九品官人法” |
第三章 魏明一朝之政治格局与历史影响 |
第一节 魏明帝曹叡的政治性格与作为 |
3.1.1 曹叡的政治性格 |
3.1.2 曹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
3.1.3 曹叡的思想与学术态度 |
第二节 魏明一朝之君臣思想与政治矛盾 |
3.2.1 曹叡“大兴宫室”及与儒学朝臣之间的矛盾 |
3.2.2 “天下无复清议” |
第三节 魏明帝身世中的政治格局与曹魏命运 |
3.3.1 曹叡的身世 |
3.3.2 曹叡“托孤”与曹魏后期政治格局 |
第四节 明帝太和年间的学术与思想 |
3.4.1 太和年间“浮华”中的政治与思想 |
3.4.2 荀粲的生平与思想 |
第四章 “正始玄学”时期的政治格局与士人社会 |
第一节 曹爽及“正始玄学”群体 |
第二节 作为政治与思想领袖的夏侯玄 |
4.2.1 夏侯玄的社会与政治声望 |
4.2.2 夏侯玄的前期思想与政治活动 |
4.2.3 夏侯玄在正始年间的政治活动 |
4.2.4 夏侯玄与司马懿的“时事”问答 |
4.2.5 夏侯玄与李丰 |
4.2.6 夏侯玄的思想与“正始玄学”的基本格局 |
第三节 作为“清谈”领袖的何晏 |
4.3.1 何晏的身世及背景 |
4.3.2 何晏《景福殿赋》与“浮华” |
4.3.3 “正始”年间何晏的政事与诗文 |
4.3.4 何晏、“清谈”与士人社会 |
第四节 作为论辩对手的王弼与钟会 |
第五节 正始年间的傅嘏与司马氏 |
4.5.1 傅嘏的生平与思想 |
4.5.2 司马氏的法、儒、道家思想 |
第五章 “正始玄学”时期的学术着作与思想对话 |
第一节 何晏的“无名”思想 |
5.1.1 何晏的《道论》与《无为论》 |
5.1.2 何晏《无名论》 |
第二节 王弼的《老子指略》 |
5.2.1 《老子指略》研究叙论——文本、作用与研究方法 |
5.2.2 《老子指略》对“刑名”学的反论 |
5.2.3 《老子指略》中的学说批评 |
5.2.4 王弼的人物评价与《老子》主旨论 |
5.2.5 《老子指略》的时政批评 |
第三节 刘邵《人物志》论“司察” |
5.3.1 《人物志》中的“司察”与“臧否之材” |
5.3.2 “司察”与“司马” |
5.3.3 刘邵与《人物志》的相关历史背景 |
第四节 王弼《老子注》相关研究 |
5.4.1 王弼《老子注》的思想主旨 |
5.4.2 王弼《老子注》与钟会《老子注》的哲学对话 |
第六章 “魏晋玄学”思想对话的阶段性历史考析 |
第一节 曹魏士人社会中的学术演变与思想对话 |
6.1.1 “玄学”之“玄” |
6.1.2 “玄学”贵族与“儒学”士族 |
6.1.3 “玄学”传统与王弼之后的发展 |
第二节 “中朝名士”思想对话的历史考析 |
6.2.1 王衍与“祖尚浮虚” |
6.2.2 裴頠与王衍和郭象的政治历史背景 |
6.2.3 裴頠《崇有论》与郭象《庄子注》之间的哲学对话 |
6.2.4 思想对话之主旨——“王与马,共天下” |
第三节 张湛《列子注》思想对话的历史考析 |
6.3.1 问题的提出 |
6.3.2 张湛《列子注》与慧远《不敬王者论》的“对话” |
6.3.3 “对话”的理论目标 |
6.3.4 《列子注》的历史背景 |
6.3.5 结语——“此其旨也” |
第七章 思想文化史视野中的“正始玄学” |
第一节 “玄学”之思想与社会研究观念略论 |
第二节 汉代思想文化与汉魏思想之变 |
7.2.1 传统:先秦与汉代 |
7.2.2 现实:东汉末年与曹魏初兴 |
7.2.3 理想与真理:曹魏的知识界 |
第三节 “玄论”“刑名”在魏初的形成 |
7.3.1 作为“玄论”之祖的“刑名” |
7.3.2 王粲的“刑名”思想 |
7.3.3 颍川士人的“刑名”思想 |
7.3.4 “天下贵刑名” |
结论 |
余论——“天下一致而百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学术成果 |
(4)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阐释: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适切性研究 |
2.1 治理理论 |
2.1.1 治理理论的产生兴起 |
2.1.2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2.1.3 治理理论的简要评述 |
2.2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
2.2.1 治理理论引入及本土化研究 |
2.2.2 治理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拓展 |
2.2.3 我国高校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
2.3 治理理论对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适切性 |
2.3.1 治理理论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理论存在一定的理论契合 |
2.3.2 借鉴治理理论解决我军院校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
2.3.3 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3章 历史沿革: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内部治理结构描述 |
3.1 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发展历程 |
3.1.1 革命战争年代:从战争中逐渐成长 |
3.1.2 新中国成立后:向正规化教育转变 |
3.1.3 改革开放初期:为军队现代化服务 |
3.1.4 新时期新阶段:在深化改革中发展 |
3.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要素 |
3.2.1 权力形式:内部治理的横向结构 |
3.2.2 权力层次:内部治理的纵向结构 |
3.2.3 权力重心:内部治理结构的平衡点 |
3.3 我军院校内部权力配置特点 |
3.3.1 横向上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交互叠加 |
3.3.2 纵向上自上而下的逐级指挥等级严格 |
3.3.3 重心上权力高度集中于校级行政机关 |
第4章 现实困境: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1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现状的实证调查 |
4.1.1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1.2 研究变量定义与测量题项 |
4.1.3 预测问卷处理与因子分析 |
4.1.4 正式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 |
4.2.1 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 |
4.2.2 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 |
4.2.3 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 |
4.3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3.1 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 |
4.3.2 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 |
4.3.3 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 |
第5章 经验借鉴:美国三所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个案研究 |
5.1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概况 |
5.1.1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
5.1.2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 |
5.1.3 美国空军军官学校 |
5.2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特点 |
5.2.1 权力形式多元,决策过程民主 |
5.2.2 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 |
5.2.3 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 |
5.3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法规制度建设经验 |
5.3.1 系统配套,衔接紧密 |
5.3.2 规范具体,操作性强 |
5.3.3 稳定连续,执法严格 |
第6章 实现路径: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路径与优化策略 |
6.1 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 |
6.1.1 党委核心:引领共治方向 |
6.1.2 名将治校:对接实战需求 |
6.1.3 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位 |
6.2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 |
6.2.1 界定权力作用领域,摆脱“同质化” |
6.2.2 改进权力运行机制,克服“碎片化” |
6.2.3 强化权力层级均衡,规避“内卷化” |
6.3 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 |
6.3.1 明确院校章程的统领地位 |
6.3.2 规范院校章程的制定程序 |
6.3.3 健全院校章程的涵盖内容 |
6.3.4 完善院校章程的配套制度 |
6.4 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 |
6.4.1 观念上正本清源,剔除“老思维” |
6.4.2 行为上除旧纠偏,摒弃“土政策” |
6.4.3 执法上彰显公平,打破“潜规则”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员参与院校权力运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
一、汉语同素词与同素词教学的研究 |
二、对泰汉语同素词教学研究 |
三、汉泰同素词对比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定材料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同素词难度问题 |
第一节 同素词及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一、同素词的界定 |
二、同素词词群的界定 |
第二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等级词汇大纲》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等级词汇大纲》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发展汉语》教材中的同素词词群分析 |
一、《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构词数统计与分析 |
二、《发展汉语》教材中同素词词群的语义类统计与分析 |
三、《发展汉语》教材的词群等级统计与分析 |
第四节 《等级词汇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匹配的同素词词群总体分析 |
第五节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学习难度 |
一、学习难度的界定 |
二、偏误与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关系 |
三、同素词词义对应的问题 |
四、泰国学习者的认知策略与汉语水平的问题 |
五、泰国本土教师对汉语同素词教学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汉语教学的汉泰同素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总体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与泰语对应词的总体情况 |
二、汉泰同素词词群对应的分类归纳和对比分析 |
三、汉泰同素词对应的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汉泰同素词的对应分析 |
一、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对应分析 |
二、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部分对应分析 |
三、汉语同素词和泰语的词义不对应分析 |
第三节 汉泰同素词对应存在差异的原因 |
一、汉语和泰语的语义不同 |
二、汉泰语的构词特点不同 |
三、汉泰文化差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同素词的学习难度预测分析 |
第一节 影响汉泰同素词学习难度的因素 |
一、跨语言差异的因素 |
二、词汇内在的因素 |
三、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因素 |
四、教学法与教材等相关的因素 |
第二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模式预测 |
一、预测难度等级的标准与学习难度等级模式分析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情况测定 |
第三节 同素词难度测定的结果 |
一、同素词整体排序情况与分析 |
二、预测的难度等级与对外汉语的词汇大纲的等级比较 |
三、《等级词汇大纲》与预测等级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同素词的难度分析 |
一、针对词汇内在因素的难度分析 |
二、针对语言对比的差异难度分析 |
三、学习者的认知对同素词难度的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对泰国学生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设计与方法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的设计与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第二节 泰国学生对同素词词义理解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理解错误率的考察情况 |
三、难易度等级的排列情况 |
四、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不同等级的习得难度分析 |
五、影响难易度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泰国学生的同素词偏误分析 |
一、泰国学生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偏误类型 |
二、产生偏误的成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的难度等级应用 |
第一节 同素词难度等级对泰国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
一、同素词难度等级预测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同素词难度等级制定在泰国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三、确定同素词难度等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四、掌握同素词难度等级对阅读理解的作用 |
第二节 难度等级在泰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分析 |
一、强调对泰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同素词的关注 |
二、结合同素词难度等级调整完善汉语教材编写 |
三、完善泰国汉语教材与教学工具书中同素词的释义 |
第三节 推动对泰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同素词难度框架构建与修订 |
一、基于同素词难度等级构建的设想方案 |
二、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同素词难度等级的修订意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果 |
二、结论的理论贡献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对泰国汉语同素词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设想 |
(一) 研究的局限性 |
(二) 未来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初兴期:元末明初至明中后期——《水浒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南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 |
一、 作品简介 |
二、 本期特点总结 |
第二节 成熟期:清初到乾隆后期——《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说岳全传》、《飞龙全传》、《说呼全传》 |
一、 作品简介 |
二、 本期特点总结 |
第三节 嬗变期:嘉庆至清末——《五虎平西前传》、《五虎平南后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平闽全传》、《杨文广平南全传》、《后宋慈云走国全传》、《荡寇志》、《宋太祖三下南唐》 |
一、 作品简介 |
二、 本期特点总结 |
第二章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 |
一、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
二、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中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
第二节 儒家伦理思想对小说的影响 |
一、 儒家“仁政王道”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
二、 “忠”、“义”在小说中的艺术演绎 |
第三节 小说中的宗教色彩 |
一、 道教对小说的影响 |
二、 佛教对小说的影响 |
三、 阴阳五行学说在小说中的表现 |
第三章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一节 正统英雄形象 |
一、 宋江与岳飞形象比较 |
二、 杨六郎与岳飞形象比较 |
三、 赵匡胤——真命天子与市井豪侠的奇妙统一 |
第二节 喜剧英雄形象 |
一、 喜剧英雄形象的特征 |
二、 别具一格的喜剧形式 |
三、 喜剧英雄形象在人物体系中的作用 |
四、 喜剧英雄形象广受欢迎的原因 |
第三节 女性英雄形象及女性观的演变 |
一、 水浒系列作品中的女英雄形象及女性观的演变 |
二、 杨家将系列小说、《说岳全传》、《飞龙全传》中的女英雄形象… |
第四节 反面人物形象 |
一、 奸臣 |
二、 昏君 |
三、 敌酋 |
第四章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英雄形象的典型崇高 |
第二节 情节结构的奇幻 |
一、 谋篇布局之奇 |
二、 故事情节之奇 |
第三节 浓郁的悲剧色彩 |
一、 英雄人物的悲剧首先是道德的悲剧 |
二、 英雄人物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
三、 英雄人物的悲剧所体现出的人本悲剧 |
四、 “中和”传统文化意识下的英雄悲剧二重性 |
第五章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文学原因 |
第二节 社会原因 |
一、 经济原因 |
二、 政治原因 |
三、 军事原因 |
四、 思想原因 |
余论 |
一、 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的历史局限 |
二、 英雄传奇小说在清代的分流 |
三、 英雄传奇小说的传统在现当代复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8)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教学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 |
(二)新旧教学理论所隐含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应然突破 |
(三)教学实践中对于各种教学方式选择应用的实然要求 |
二、文献研究与启示 |
(一)关于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获得或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教学价值取向辨析 |
一、文化学视域下的教学 |
(一)教学文化的价值层面 |
(二)教学文化的思维层面 |
(三)教学文化的行为层面 |
(四)作为教学指引的教学价值取向 |
二、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阐述 |
(一)价值 |
(二)教育价值与教学价值 |
(三)教学价值观与教学价值取向 |
三、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 |
(一)获得教学价值取向 |
(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 |
第二章 获得教学价值取向 |
一、获得教学价值取向的源与流 |
(一)追求知识获得的古代教学思想 |
(二)近代教学中知识获得教学理论的建立 |
(三)现代教学中获得教学理论的发展 |
二、获得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三)教育学基础 |
三、教学文化视野下的获得教学价值取向分析 |
(一) 一切为了学生获得的价值观 |
(二)权威控制下的收敛性思维模式 |
(三)预设目标下传递的行为方式 |
四、获得教学价值取向的表现 |
(一)充实个体的教学目标观 |
(二)“传”、“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观 |
(三)充分预设的教学过程观 |
(四)等级制度下的授受的师生观 |
(五)强调竞争的总结性教学评价观 |
第三章 参与教学价值取向 |
一、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源与流 |
(一)古代的在参与活动中学习 |
(二)近代的注重内在动机下直接经验的学习 |
(三)现代的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
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心理学基础 |
(三)教育学基础 |
三、教学文化视野下的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分析 |
(一)一切为了学生参与的价值观 |
(二)自主平等下的关系性思维模式 |
(三)生成目标下互动的行为方式 |
四、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表现 |
(一)促进个体生长的教学目标观 |
(二)强调互动参与的教学方式观 |
(三)互动交往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
(四)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师生观 |
(五)强调共同心理建构的形成性教学评价观 |
第四章 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现实冲突 |
一、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现实问题调研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结论与讨论 |
二、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冲突的原因 |
(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 |
(二)教学主体需求的多样性 |
(三)教学客体的限制性 |
(四)教学价值评价的滞后性 |
三、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冲突的特征 |
(一)深层潜隐性 |
(二)逆转生成性 |
(三)可调适性 |
四、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评价 |
(一)获得教学价值取向的困境 |
(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从冲突走向融合 |
第五章 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融合 |
一、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的融合原则 |
(一)正视并科学应对冲突 |
(二)在对话中求同存异 |
(三)以“核心素养”概念来统整“获得”和“参与” |
二、和合生一的融合策略 |
(一)和合生一的内涵 |
(二)和合生一的实现 |
(三)学科知识获得与学科活动参与的融合 |
(四)单向收敛和双向互动的融合 |
(五)预设传递和互动生成的融合 |
三、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融合在教学中的表现 |
(一)个体充实与生长和合的教学目标观 |
(二)单向传受与互动参与和合的教学方式观 |
(三)预设与生成和合的教学过程观 |
(四)规约制度与合法参与和合的师生观 |
(五)竞争与协同和合的教学评价观 |
四、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融合的条件保障 |
(一)成为智慧型教师 |
(二)作为主动学习者的学生 |
(三)因需而变的教学过程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法治: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深刻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二) 国内相关学科研究成果 |
(三)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目标 |
六. 研究内容 |
七. 研究方法 |
八.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巩固人类文明成果最有效的方式———法治 |
一、人治与法治的法理辨析—基于中西比较 |
二、治国理政基本方式与法治的关系探析 |
三、中国古代礼法文化对法治观念的影响 |
四、中国古代改革者法治探索的经验得失 |
五、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理论探究 |
六、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理论内涵及辨证关系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起源及其消亡规律的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苏联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进一步探索以及经验教训 |
三、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法治思想 |
四、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状况及经验教训 |
第三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法治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融合创造 |
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 |
四、从“法制”到“法治”的理论创新 |
五、法治国家建设的体系化、制度化特征 |
六、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法治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
七、“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对法治环境的理论保障 |
第四章、改革开放前后法治的现状及实践探索 |
一、建国以后30年法制概况 |
二、三个阶段中国法制状况的特点分析 |
三、法律制度的重建阶段 |
(一) 文革后的拨乱反正 |
(二) 政府的行政权力已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
(三) 迅速健全各级司法机构 |
(四) 普法教育提高了全民的法制素质 |
第五章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
一、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建设快速发展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
(二) 人权保障事业不断法律化、制度化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
第六章、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 |
二、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的问题仍然存在 |
三、经济立法占多,社会立法和生态立法滞后 |
四、政府在行政方面控制过多,法治监管过少 |
五、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
第七章、习近平的法治思想是对治国理政方式变革的重大突破 |
一、习近平的宪法法治观——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
二、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和要求 |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四、法治的根基在于人们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
五、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推进治国理政活动的法治化 |
六、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八、政法队伍建设是法治环境中的必备软件 |
第八章、治国理政法治化的方向道路与实施途径 |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和总体布局 |
二、法治国家是中国梦的法治内涵 |
三、把法治观念、法律精神融入全民心中 |
四、通过对旧的法律体系的清理和重建,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 |
五、通过法律,加强社会立法和生态立法 |
六、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七、推行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工作 |
八、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九、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1.1 文化背景——图像和网络 |
1.1.2 哲学背景——从理性到经验 |
1.1.3 技术背景——材料的推动 |
1.2 研究课题的确定 |
1.2.1 课题的导出——建构的困惑 |
1.2.2 课题的内容——开放的材料观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国外的研究 |
1.3.2 关于国内的研究 |
1.3.3 心理学与哲学文献 |
1.3.4 科技文献 |
1.4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二章 材料观念的开放性 |
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本质 |
2.1.1 材料的定义 |
2.1.2 材料构造与本质 |
2.1.3 材料的属性和与表现 |
2.2 材料的层次发展 |
2.2.1 材料发展的线索 |
2.2.2 材料的形式周期 |
2.2.3 材料的层次理念 |
2.2.4 材料的层次建构 |
2.3 材料的知觉性 |
2.3.1 材料的认知方式 |
2.3.2 视知觉与完形 |
2.3.3 材料的视觉层次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形式的本源与提取 |
3.1 建筑的自然形式 |
3.1.1 中国的自然来源说 |
3.1.2 西方的自然来源说 |
3.1.3 从模拟自然到仿生学说 |
3.2 建筑的建造形式 |
3.2.1 材料在建造实践中的形式 |
3.2.2 形式探索的技术视野 |
3.2.3 在极限中涌现形式 |
3.3 形式的提取与实证主义 |
3.3.1 建筑形式的前意识 |
3.3.2 原始棚屋的建构 |
3.3.3 原始棚屋理论归纳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材料的极限与层级 |
4.1 物质的自然限度 |
4.1.1 天然树木的极限 |
4.1.2 动物与平方立方定律(Square-cube law) |
4.1.3 生命的标度律 |
4.1.4 四维空间与超线性城市 |
4.1.5 建筑分形与力的作用 |
4.2 层次化的形式 |
4.2.1 材料的限度 |
4.2.2 真实的原始棚屋 |
4.2.3 层次的发展 |
4.2.4 节点的限度 |
4.2.5 材料与建构 |
4.3. 原始建造层次 |
4.3.1 第一层次:独体建造(single) |
4.3.2 第二层次框架建造(frame ) |
4.3.3 原始建造的局限 |
4.4 古代的建造层次 |
4.4.1 第三层次堆叠建造(pile) |
4.4.2 第四层次支撑建造(brace) |
4.4.3 古代建造的水平 |
4.5 当代材料建造层次 |
4.5.1 第五个层次网络建造(cyber) |
4.5.2 第六个层次编织建造(weave) |
4.5.3 当代建造的水平 |
注释 |
第五章 形式的视觉匹配 |
5.1 知觉的作用 |
5.1.1 人类知觉认识的深化 |
5.1.2 知觉与现象学 |
5.1.3 心理学与形式自足 |
5.1.4 形式的层次 |
5.2 材料的视觉尺度 |
5.2.1 从透视学到场效应 |
5.2.2 形式的匹配 |
5.2.3 材料尺度的序列 |
5.2.4 视觉尺度的匹配 |
5.3 模度与古典建筑 |
5.3.1 模数的序列 |
5.3.2 从雅典神庙到万神庙——希腊到罗马的转换 |
5.3.3 从圣索菲亚教堂到沙特尔主教堂——拜占庭与哥特的秩序 |
5.3.4 从哥特回到雅典——帕拉迪奥母题的形式匹配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材料视野中的当代建筑 |
6.1.现代建筑的尺度序列 |
6.1.1 路易斯·康的尺度和层次 |
6.1.2 柯布的尺度与层次体系 |
6.1.3 密斯的尺度和层次 |
6.1.4 富勒、奥托当代的尺度与层次 |
6.2 体系的继承与困境 |
6.2.1 独立——体型——构件体系 |
6.2.2 体型——构件——表皮体系 |
6.2.3 独立——构件——表面的体系 |
6.2.4 小结 |
6.3 科技的发展对建造的影响 |
6.3.1 科学理论进步的图示 |
6.3.2 发展中的材料学 |
6.3.3 建造技术的发展 |
6.4 当代材料影响下的形式探索 |
6.4.1 变化尺度的表皮 |
6.4.2 构件的极小化和层次化 |
6.4.3 力学极限下的网络建造 |
6.4.4 非线性与复杂度 |
6.5 材料线索中的未来 |
6.5.1 行为模式与建筑空间 |
6.5.2“可编程物质”和记忆材料 |
6.5.3 超轻型与巨构建筑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主题统帅材料”的辩析[J]. 赵宪文.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3(04)
- [2]“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D]. 谢孝明. 湖南大学, 2013(09)
- [3]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 ——以“正始玄学”为中心[D]. 祝捷. 南开大学, 2012(08)
- [4]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刘硕. 吉林大学, 2019(02)
- [5]面向泰国汉语教学的汉语同素词难度研究[D]. 林文贤(Pimporn Wattanakamolkul).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6]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以宋代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小说研究[D]. 杨秀苗. 山东大学, 2012(12)
- [8]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 皮永生. 西南大学, 2016(04)
- [9]法治: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深刻变革[D]. 边宇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1)
- [10]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D]. 孙石村. 天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