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尺倾斜对视距测量精度的影响及提高陡峻地区视距测量精度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峰[1](2021)在《喀什地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与引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水文测站最为重要的水准点为基本水准点,其他水准测量成果均需要以水文站基本水准点作为原始的引测点。本文对喀什地区库鲁克栏杆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和引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基础水准点校测时可采用不同引剧水准点保持冻结基面高程不变。引剧水准点距离新设基本水准点距离较远时,需采用平差方法对测量高差进行处理。
滑振宇[2](2020)在《寒地中学普通教室空间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以铁岭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用眼过度、阅读疲劳、看不清黑板等不良现象,由此引发的视力问题愈加明显,教育设施的质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用眼环境,教育建筑的研究已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以青少年感知体验为依据研究基础性设计指标相对较少。本篇文章主要概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内容:(1)基础与理论研究,阐述了研究背景,提出了中学生视觉舒适问题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出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青少年视觉特征并对视觉舒适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普通教室内影响中学生视觉舒适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研究框架。(2)实地调研部分,根据铁岭高中学生一天的视觉活动行为,进行了调查总结,提炼出了铁岭高中学生看书、看黑板两项主要视觉行为。并结合主要视觉行为以及普通教室影响中学生视觉健康的因素进行了视觉行为满意度问卷调查,针对学生所反映的实际视觉问题进行铁岭高中普通教室视觉环境实地调研,最后总结出铁岭高中普通教室视觉环境存在的问题,包括空间亮度、空间距离以及空间色彩环境三部分。(3)核心部分,针对和视觉相关的空间行为,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并提出设计建议,(1)关于空间亮度研究部分,针对中学生读书的行为进行人因实验,采集皮肤电反应指标,结合主观打分问卷得出视觉舒适的光照亮度指标,针对指标进行普通教室采光模拟,对铁岭高中现有光环境提出了优化建议;(2)关于空间距离研究部分,针对中学生看黑板的行为进行人因实验,采集皮肤电反应指标,结合主观打分问卷得出视觉舒适的最佳视距,结合铁岭高中普通教室空间现存的平面布局问题,给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尺寸。并对教室进行了标准化模型研究;(3)关于普通教室空间颜色使用研究部分,针对中学生对颜色的辨识和喜好,用眼动实验法,采集中学生的总注视时长和瞳孔直径眼动指标,结合主观打分问卷得出中学生最喜欢色彩排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舒适色彩搭配的颜色设计建议。
韩亚洲[3](2020)在《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内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日益庞大,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超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建设耗时长、施工复杂、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同时高层建筑受到温度、风、日照等荷载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精确定位一直是测量控制的难点问题,同时垂直度控制和沉降监测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和讨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常用的监测方法和相关技术:高精度智能全站仪技术,GPS测量技术,水准仪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等,概括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在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2)对天津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包括场区首级到三级控制网的布设,轴线与标高的竖向引测,轴线控制点及高程的检核等。根超高层建筑施工楼层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的不同,灵活使用逐层分段检核的方法,采用了“GNSS+全站仪+激光铅垂仪”联合测量的综合方法。超高层结构的标高在主体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引测的高程点进行检核,再以检核后的高程点作为基准向上引测。(3)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常用的几种方法:短视线几何水准法,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和GPS网络RTK法,并概述了相关方法沉降监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情况。(4)介绍了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高层建筑物垂直度常用的检测方法,使用全站仪参考线测法对核心筒东南西北四个面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得到核心筒的整体的垂直度情况,为后续施工进行提供参考。(5)对建筑物变形预报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使用灰色理论进行高层建筑物变形分析和预报,基于新信息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得到高层建筑的变形情况。通过倾斜数据和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各自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任本伟[4](2020)在《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文中认为由人类资源开发活动引起的地表沉降、土地破坏、植被退化、水污染、气候异常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近年来引起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公众的强烈关注。矿区地表沉陷变形是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浅层地表被破坏引发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采矿、地质、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区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监测方式在矿区地表沉陷变形监测中的效果,开发了矿区点源监测数据的管理与数据处理软件;基于无人机监测数据建立了两期三维地形模型,并利用DSM数据进行了变形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表塌陷变形监测中应用的优缺点。(2)对基于单平面棋盘格的相机标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MATLAB软件标定工具箱对标定精度相关误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证实可将标定误差控制在1个像素以内。(3)以大同某矿区的沉陷区地表变形为监测实例,结合地面监测数据,进行了变形分析并开发了矿区沉陷数据处理与管理软件;基于两期航测数据,构建了地表沉陷区三维模型,提取了两期无人机数据在传统监测观测站上的高程值并进行了求差,绘制观测线沉降量图,以传统监测数据作为验证,对沉陷区进行了沉降变形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贾志才[5](2020)在《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地面交通阻塞,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此,人们把目光投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铁以其方便、快捷等独特优势受到青睐。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地铁隧道施工一般采用盾构法,该方法虽然便捷但易产生地表沉降、破坏地表建(构)筑物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盾构施工对上覆地表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为了分析常州地铁一号线常州火车站站~博爱路站区间在国铁常州火车站附近前后下穿沪宁城际铁路与京沪普速铁路这一较为特殊工程盾构施工对地表的影响,论文展开安全监测和变形预测等系列分析。首先,分析盾构施工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机理,隧道施工过程中将对铁路线路及其出站地道、站房等设施影响,重点是使铁路轨道发生沉降和水平位移以及降低建构筑物地基承载力、损害基础和结构等影响。其次,基于铁路目前处于运营阶段,常规的变形监测技术难以实施,经过比选对不便于开展常规变形监测的既有线变形提出了测量机器人法自动化监测;设计了依托项目的监测方案,确定建构筑物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站台限界以及路基、轨枕变形是重点监测对象,并制定了信息化自动反馈机制,实现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盾构施工。再次,通过监测统计出盾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的最大累计变化量,形成的时程变化曲线图,可以直观了解各监测项目变化规律和趋势。最后,利用小波去噪优化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BP模型进行结构变形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过程中有轨枕累计变形值报警的情况,可能会危及地表建筑和行车安全,必须展开有效的安全监测和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后三个月监测点变形速率在0.01~0.04mm/d之间,总体而言各监测点累计变形量均在变形控制值内。两种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对结构变形预测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贫信息情况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相对较差,但增加已知有效数据,其效果有较大幅度提升,基本可以达到GM(1,1)灰色模型一样的效果甚至更佳。
张恺[6](2020)在《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危岩体崩塌作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具有广泛性、快速性、隐蔽性、强致灾破坏性的基本特点。每年各种危岩崩塌、落石事件比比皆是,严重影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事前对危岩体的开展调查,分析潜在危岩体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危岩体调查手段会受到现场地形地貌的限制部分区域难以到达,使用绳索攀岩前往又会使这一工作过于危险。本文从无人机航空摄影出发,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危岩体拍摄流程,并对比了市面上的图像处理软件,总结归纳了各软件的优势和劣势;基于无人机摄影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以浙江上虞某废弃采石场为试验场地提出了一套危岩体几何信息的解译计算方法并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运用赤平投影法及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危岩体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对危岩的稳定性情况进行了评价;最后,作者将该技术应用于天台山“琼台仙谷”景区电梯竖井工程的地质调查中,并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基础的工程地质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计算机视觉原理,对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岩体三维重构技术进行了概述和归纳,提出了规范化的危岩体拍摄流程,主要包括(1)无人机的选用标准;(2)在进行拍摄前,需要对飞行场地进行踏勘;(3)针对危岩体的发育形态提出“缓坡网格型”和“陡崖网格型”两种飞行航线规划方法;(4)应尽量布置3~5处地面控制点。通过这些工作可以使拍摄可操作性更强、提高危岩体三维重构的成功率和点云质量。(2)以界面操作难易度、视觉效果、点云密度和点云精准度四个指标对比市面上四款图像处理软件及激光扫描获取点云的性能发现Visual SFM四个指标表现均差与其他三款商业软件,不建议用于研究;Pix4d Mapper具有简单的操作逻辑且点云精准性好,但点云密度不均匀,噪点过多;Context Capture的操作逻辑稍显复杂但综合能力较强,无论是点云视觉效果、点云密度还是点云精准度都十分出色;Photo Scan的性能较为均衡,但精准度一般。(3)在上虞老鹰山的试验表明基于对点云坐标的提取可以实现危岩体尺寸的量测,并与地面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证明了点云量测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通过对结构面产状几何关系的数学分析,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结构面产状计算方法。实践中可以利用“三点拟合法”或“多点拟合法”对危岩体的结构面进行提取拟合。通过与地质罗盘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结构面提取计算产状方法的可靠性。(4)结合上虞老鹰山试验场地对其南宕WY1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其中通过赤平投影方法发现WY1危岩体上具有不利于稳定的结构面组合,具有较大的崩塌可能;通过力学计算法发现WY1危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性系数为0.9,处于不稳定的状态。(5)在天台山“琼台仙谷”景区电梯竖井工程中实际利用了本文研究的调查技术,并对所发现的危岩体进行了几何信息解译和稳定性分析。
聂发懿,王艳[7](2020)在《武汉轨道交通水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文中提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来讲,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基本要素,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测量。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质量。当前工程项目在开展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没有掌握好测量的精度,使得水准测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偏差,限制了高程的准确性。为了充分保证轨道交通水准测量过程中的精度,需要对影响精度的因素展开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基于此,文章就武汉轨道交通水准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李佳[8](2019)在《全站仪中间法在采煤沉陷积水区域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基于采煤沉陷积水区域地表移动观测存在的弊端,结合沉陷积水区域特点,提出采用全站仪中间法对采煤沉陷积水区域地表移动进行观测。通过数据处理,提出了地表观测点Gi在第m次地表移动观测水平移动(umx,umy)和下沉值wm的计算方法,以及同一时间段沉陷盆地积水深度hm积的获取方法,并推到了利用全站仪中间法地表移动观测结果的误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潞安矿区某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为例,对比分析了全站仪中间法的数据精度,并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对影响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杨吉明[9](2019)在《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虽然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但是城市交通也在日益拥堵,所以缓解城市居民的出行拥堵问题,保障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如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节能环保且安全舒适功能,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将地铁项目提上了日程。地铁控制测量是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合理布设地铁控制网、严格控制好质量精度、保证施测进度顺利进行、合理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获得高精度的轨道施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是做好地铁控制测量的关键工作,是当前轨道交通测量研究中的研究重点。论文阐述了地铁项目中的地面控制测量工作,着重讨论了地面控制测量中的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精密导线网控制测量、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首先叙述了控制测量在地铁项目中的意义与研究现状及地铁控制测量中的主要工作,包括地面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等。然后对平面控制测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控制网的选点与埋石、控制网的布设、外也观测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卫星定位控制测量进行了说明;从导线网的布设、选点与埋设、外业观测及最终的数据部分对精密导线测量进行了深入说明,对地面控制测量有了详细的叙述。接着对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流程进行了阐述。论文最后结合济南轨道交通R1线对上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通过对实际测量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定,测量结果满足要求,得到了以后需要注意及改进的宝贵经验和工作方法。
杨恪[10](2019)在《南京长江大桥施工测量及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项目是大桥建成使用近五十年以来第一次彻底性的维修,跨江正桥维修加固改造是该项目的重点工作,改造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公路正桥旧桥面系拆除和正交异性桥面板(钢主梁)安装施工,施工测量工作是保证维修改造过后桥面系线形的关键因素。由于南京长江大桥特殊的历史地位及意义,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正桥维修改造后必须恢复至大桥建成通车时的线形;还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南京市鼓楼区和浦口区的重要通道,必须加快推进维修改造加固工程进展而保证大桥按时完工并恢复通车。本文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正桥维修加固改造施工测量内容出发,总结了正桥维修加固改造施工测量的原则及难点,分析了正桥钢主梁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减少钢主梁安装误差的措施。结合正桥钢主梁安装施工工序,详细介绍了钢主梁安装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包括水准网复测以及水准点加密等;重点介绍了钢主梁安装施工过程中钢桁梁挠度变形测量、支座系统高程测量以及钢主梁安装姿态控制测量的内容和方法。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是公铁两用桥梁,施工过程中下方铁路线仍处于运营状态,给钢主梁安装过程中开展测量工作带来严峻考验,而且钢主梁安装施工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传输流程不能满足维修加固改造施工的各项要求,必须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手段、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及合理的施工工序才能确保完成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任务。根据钢主梁安装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各项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测量数据Web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现场原始测量数据的读取、平差、传输、共享、管理、存储等功能。测量人员通过手持设备接收电子水准仪蓝牙接口输出的测量数据,将其导入系统进行平差处理并计算分析多种工况下的钢桁梁挠度变形量,极大地减轻了测量工作人员数据处理任务;系统实现了数据在线同步功能,在系统内实时地将测量数据及实测挠度值提交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登陆系统并结合电脑端的桥梁专业软件检验、修正挠度值,系统根据修正的挠度值直接计算钢主梁安装数据反馈至测量人员并及时地指导现场施工工作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施工运转的效率;其他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登陆系统查看当前安装施工进展,下载需要的测量数据和安装数据对现场施工成果进行检查。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在本次项目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评定结果显示,系统处理测量数据的精度达到正桥维修加固改造施工测量要求,并且在系统的支持下显着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按时地完成了正桥钢主梁安装施工任务;竣工验收结果显示正桥钢主梁安装完成后桥面系的线形和内力状态均符合设计规范,成功地完成了南京长江大桥正桥维修加固改造项目任务。
二、标尺倾斜对视距测量精度的影响及提高陡峻地区视距测量精度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尺倾斜对视距测量精度的影响及提高陡峻地区视距测量精度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喀什地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与引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准点校测与引测误差控制分析 |
1.1 仪器误差 |
1.2 观测误差 |
1.3 外部条件影响 |
2 精度评定方法 |
3 实例分析 |
3.1 站点概况 |
3.2 基准点校测与引测结果 |
4 结语 |
(2)寒地中学普通教室空间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以铁岭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视觉舒适基础研究及教室视觉环境实态调研 |
2.1 视觉舒适识别 |
2.1.1 视觉舒适识别分类 |
2.1.2 本文视觉舒适识别方法 |
2.2 青少年的视觉行为及特征 |
2.2.1 青少年主要视觉行为 |
2.2.2 青少年视觉行为特征 |
2.3 教室空间内影响青少年视觉舒适的因素 |
2.3.1 光环境 |
2.3.2 空间布局 |
2.3.3 色彩环境 |
2.4 铁岭高中普通教室视觉环境调研 |
2.4.1 辽宁地区光气候特征 |
2.4.2 铁岭高中概述 |
2.4.3 学生视觉依赖行为观察及满意度调研 |
2.4.4 教室视觉环境调研 |
2.4.5 教室存在的问题总结 |
第三章 空间亮度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
3.1 空间亮度测试实验 |
3.1.1 实验内容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过程 |
3.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5 小结与讨论 |
3.2 铁岭高中空间亮度优化 |
3.2.1 反光板的分类及作用 |
3.2.2 反光板的设置及效果 |
3.2.3 模拟软件的选择 |
3.2.4 软件准确性验证 |
3.2.5 模型的建立 |
3.2.6 模拟优化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距离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
4.1 空间距离视觉舒适实验 |
4.1.1 实验内容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实验过程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1.5 小结与讨论 |
4.2 铁岭高中普通教室空间优化建议 |
4.2.1 教学空间优化 |
4.2.2 储物空间优化 |
4.2.3 生活空间优化 |
4.3 教室标准化模型研究 |
4.3.1 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2 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教室标准化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色彩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
5.1 空间色彩视觉舒适实验 |
5.1.1 实验内容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过程 |
5.1.4 实验结果分析 |
5.1.5 小结与讨论 |
5.2 铁岭高中颜色优化建议 |
5.2.1 色彩环境的配色原理 |
5.2.2 空间配色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
6.3 研究内容的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高层建筑结构监测的目的与背景 |
1.2 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 |
1.2.2 超高层结构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项目介绍和相关内监测技术 |
2.1 监测项目介绍 |
2.2 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技术 |
2.3 GPS测量技术 |
2.3.1 GPS建筑物监测原理和发展现状 |
2.3.2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和不足 |
2.4 水准仪法 |
2.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6 激光铅垂仪法 |
2.7 倾斜仪法 |
第3章 控制测量 |
3.1 测量仪器 |
3.2 测量控制网的总体布局 |
3.2.1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网建立 |
3.2.2 二级控制网的布设 |
3.2.3 三级控制网的布设和内业计算 |
3.3 地下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
3.4 地上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
3.5 地下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6 地下高层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7 地上轴线控制网的引测方法与精度控制 |
3.8 地上高层控制网的引测与精度控制 |
第4章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 |
4.1 核心筒垂直度测控的必要性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 高层级建筑物垂直度常用检测方法 |
4.3 全站仪参考线测量法 |
4.4 核心筒垂直度测量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章 建筑物变形预报及安全预测 |
5.1 变形监测预报模型 |
5.2 灰色理论的高层建筑物变形预报 |
5.3 沉降监测数据 |
5.4 基于MATLAB软件的灰色GM(1,1)理论预测 |
5.5 基于GM(1,1)拓展模型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沉陷监测方式 |
1.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方式 |
1.2.3 差分干涉测量监测 |
1.2.4 无人机地面监测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 |
2.1 摄影测量概述 |
2.1.1 摄影测量的定义 |
2.1.2 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 |
2.1.3 共线方程 |
2.2 四旋翼无人机安尔康姆md4-1000 |
2.2.1 安尔康姆md4-1000 的优点 |
2.2.2 安尔康姆md4-1000 的技术数据 |
2.3 地面站系统 |
2.3.1 航线规划软件 |
2.3.2 ContextCapture数据处理 |
2.4 多旋翼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机相机的校验 |
3.1 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
3.1.1 成像分辨率 |
3.1.2 安置摄像机设备的稳定性误差 |
3.1.3 几何畸变误差 |
3.2 相机校验方法 |
3.2.1 传统的校验方法 |
3.2.2 基于主动视觉的相机校验方法 |
3.2.3 相机自校验方法 |
3.3 校验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1 制作校验素材 |
3.3.2 校验过程 |
3.4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区沉陷区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研发 |
4.1 研究区简介 |
4.1.1 研究区位置 |
4.1.2 交通情况 |
4.1.3 地形、地貌 |
4.1.4 矿区开采情况 |
4.2 观测站的布设 |
4.2.1 观测站设计 |
4.2.2 控制点的埋设方法 |
4.2.3 控制网连接测量 |
4.2.4 观测方案 |
4.3 观测站实测数据 |
4.3.1 控制点数据 |
4.3.2 监测点垂直变形监测数据 |
4.4 矿区地表监测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 |
4.4.1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
4.4.2 系统分析 |
4.4.3 系统设计 |
4.4.4 系统实现 |
4.5 沉降变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案设计与实施 |
5.1 测区外业数据采集 |
5.1.1 像控点的选取与布设 |
5.1.2 像控点的测量 |
5.1.3 航线规划与实施 |
5.2 测区内业数据处理 |
5.2.1 空中三角测量 |
5.2.2 模型重建 |
5.3 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沉陷结果分析 |
5.3.1 精度评定 |
5.3.2 监测效果对比分析 |
5.3.3 目视解译航片裂缝图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建构筑物变形研究现状 |
1.2.2 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建构筑物变形预测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施工周边建构筑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
2.1 地铁盾构施工对周边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
2.1.1 盾构施工对土体的扰动程度分析 |
2.1.2 盾构施工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机理 |
2.1.3 盾构施工对上部建构筑物的影响 |
2.1.4 建构筑物抵抗开挖变形及破坏模式 |
2.1.5 盾构施工对建筑建构影响范围 |
2.2 盾构施工安全监测必要性分析 |
2.2.1 地铁施工监测目的 |
2.2.2 地铁盾构施工应重点监测对象 |
2.3 运营铁路变形自动化监测技术 |
2.3.1 静力水准法自动化监测 |
2.3.2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 |
2.3.3 自动化监测系统成果反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的周边结构安全监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常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概况 |
3.1.2 铁路及常州火车站概况 |
3.1.3 工程影响线路构筑物概况 |
3.2 针对风险信息化安全监测方案设计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技术依据 |
3.2.3 监测人员设备 |
3.2.4 监测精度要求 |
3.2.5 监测点位布置总体要求 |
3.2.6 监测周期与频率 |
3.2.7 监测工作量 |
3.3 建构筑安全监测的实施 |
3.3.1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
3.3.2 建(构)筑物位移监测 |
3.4 依托工程的自动化安全监测 |
3.4.1 变形监测网分区设计 |
3.4.2 监测区域横剖面布置 |
3.4.3 基准点布置 |
3.4.4 设站点布置 |
3.4.5 轨枕水平位移监测点位布置 |
3.4.6 全站仪自动观测的要求 |
3.4.7 监测点外业观测 |
3.5 站台限界测量 |
3.5.1 监测断面的布设 |
3.5.2 限界数据采集 |
3.6 监测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 |
3.6.1 成立完善系统的技术管理机构 |
3.6.2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
3.6.3 强化监测质量控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1 监测数据处理 |
4.1.1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2 建构筑物位移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3 既有线自动化监测数据处理分析 |
4.1.4 限界数据处理 |
4.2 监测预警报警的评判标准 |
4.3 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
4.3.1 监测成果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 |
4.3.2 监测数据最终累计变形最大值统计 |
4.3.3 根据监测数据形成的变形曲线图 |
4.3.4 变形监测总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M(1,1)模型与BP模型的变形预测 |
5.1 结构变形灰色预测技术分析 |
5.1.1 灰色系统理论研究 |
5.1.2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5.1.3 GM(1,1)模型建立步骤 |
5.1.4 GM(1,1)模型检验 |
5.1.5 GM(1,1)残差模型修正 |
5.2 基于小波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 |
5.3 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分析 |
5.3.1 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概述 |
5.3.2 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 |
5.3.3 结构变形BP网络模型预测应用 |
5.4 基于GM(1,1)预测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分析 |
5.4.1 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变形预测 |
5.4.2 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5.5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分析 |
5.5.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变形预测过程 |
5.5.2 GM(1,1)模型与BP模型预测效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的应用 |
1.2.2 危岩体的分类及变形失稳模式研究现状 |
1.2.3 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岩体三维重构技术 |
2.1 引言 |
2.2 计算机视觉基础知识 |
2.2.1 基本坐标系 |
2.2.2 对极几何 |
2.2.3 基于SfM法的三维重构方法流程 |
2.3 岩质边坡三维点云获取 |
2.3.1 危岩调查环境特点 |
2.3.2 危岩体三维点云模型规范化拍摄流程 |
2.4 三维重构软件对比分析 |
2.4.1 图像处理软件介绍 |
2.4.2 拍摄过程 |
2.4.3 生成密集点云及视觉效果对比 |
2.4.4 点云体积密度对比 |
2.4.5 点云准确性对比 |
2.4.6 对比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危岩体几何信息解译 |
3.1 引言 |
3.2 危岩体调查内容 |
3.3 试验场地概况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地层岩性 |
3.3.3 水文条件 |
3.4 试验点云的获取 |
3.4.1 现场踏勘及航线规划 |
3.4.2 图像处理 |
3.5 点云预处理 |
3.5.1 点云去噪及重新采样 |
3.5.2 坐标转换 |
3.5.3 划分ROI区域 |
3.6 危岩体几何尺寸提取 |
3.6.1 尺寸量测 |
3.6.2 精度评定 |
3.7 危岩体结构面产状提取 |
3.7.1 结构面的产状要素 |
3.7.2 基于点云的结构面产状计算原理 |
3.7.3 结构面提取方法 |
3.7.4 精度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基于赤平投影的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
4.2.1 结构面的空间组合与稳定性的关系 |
4.2.2 老鹰山南宕边坡WY1危岩体赤平投影分析 |
4.3 基于力学计算的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
4.3.1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
4.3.2 老鹰山南宕边坡WY1危岩体力学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某景区电梯竖井工程危岩体调查应用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3 研究区域点云数据获取 |
5.4 研究区域危岩体几何信息解译 |
5.5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7)武汉轨道交通水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测量难点 |
3 水准测量的含义 |
4 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因素 |
4.1 测量仪器自身误差 |
4.2 日常项目管理 |
4.3 自然环境的影响 |
5 水准测量精度的控制 |
5.1 测量过程标准化 |
5.2 测量方案合理化 |
6 结束语 |
(8)全站仪中间法在采煤沉陷积水区域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站仪中间法工作原理 |
2 观测点布设方法及预处理 |
(1)在传统观测线侧方布置(辅助)观测点。 |
(2)积水区域内观测点预处理。 |
3 地表移动观测方法 |
(1)阶段一: |
(2)阶段二: |
(3)阶段三: |
4 观测数据处理 |
4.1 观测点位水平移动数据处理 |
4.2 观测点位沉陷数据处理 |
4.3 误差传播分析 |
5 实例分析 |
5.1 实例概况 |
5.2 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
6 结语 |
(9)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地铁控制测量概述 |
2.1 引言 |
2.2 地面控制测量 |
2.3 联系测量 |
2.4 地下控制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3 平面控制测量 |
3.1 引言 |
3.2 卫星定位控制测量 |
3.3 精密导线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程控制测量 |
4.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
4.2 水准标石类型与埋设 |
4.3 外业观测 |
4.4 数据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济南地铁R1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案设计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设计方案 |
5.3 外业测量 |
5.4 数据处理 |
5.5 控制复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南京长江大桥施工测量及数据管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桥梁施工测量内容及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施工测量内容 |
1.2.2 国内外桥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概况 |
2.1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
2.2 大桥正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 |
2.3 施工测量原则与难点 |
2.3.1 施工测量原则 |
2.3.2 施工测量难点 |
2.4 钢主梁施工误差及处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桥维修加固改造施工测量 |
3.1 水准网复测及水准点加密 |
3.2 天宝DiNi03 电子水准仪及数据存储格式 |
3.3 钢主梁安装施工测量 |
3.3.1 测点布置 |
3.3.2 钢主梁安装前期测量 |
3.3.3 钢主梁安装阶段测量 |
3.3.4 钢主梁安装施工规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功能需求与功能设计 |
4.1.1 系统功能需求 |
4.1.2 系统功能设计 |
4.2 管理系统技术支持 |
4.3 系统关键功能实现方法 |
4.3.1 数据库设计及存取技术 |
4.3.2 桥梁模型简图 |
4.3.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4.3.4 最小二乘法拟合高程 |
4.3.5 数据在线同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及测量成果分析与评定 |
5.1 测量数据管理系统分析与评定 |
5.1.1 系统界面及操作 |
5.1.2 系统处理数据精度 |
5.2 施工测量成果分析与评定 |
5.2.1 钢主梁顶面高程及线形 |
5.2.2 支座高程及钢主梁控制高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标尺倾斜对视距测量精度的影响及提高陡峻地区视距测量精度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喀什地区水文测站基本水准点校测与引测探讨[J]. 李志峰. 地下水, 2021(02)
- [2]寒地中学普通教室空间视觉舒适实验与优化研究 ——以铁岭高中为例[D]. 滑振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某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研究[D]. 韩亚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矿区地表沉陷研究[D]. 任本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地铁盾构施工变形安全监测及预测分析 ——以常州地铁一号线盾构穿越常州站为例[D]. 贾志才.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无人机摄影的危岩体调查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恺.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7]武汉轨道交通水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 聂发懿,王艳. 价值工程, 2020(02)
- [8]全站仪中间法在采煤沉陷积水区域地表移动观测中的应用[J]. 李佳.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9(04)
- [9]地铁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应用 ——以济南地铁R1线为例[D]. 杨吉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10]南京长江大桥施工测量及数据管理系统开发[D]. 杨恪.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