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亚洲观——回顾与展望

日本的亚洲观——回顾与展望

一、日本的亚洲观——回顾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俏蕊[1](2018)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文中指出“亚洲”是界于“国家”、“世界”之间的政治和文化范畴,它在近代中国作为一种区域性概念话语出现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世界观念革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亚洲”与民族生存、国家独立、世界近代化和格局趋变相结合,才能明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内在理路。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不仅关系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且涉及到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当前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的交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对“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且有丰富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近代中国的“亚洲”话语确实深受日本亚洲主义的影响,尤其是1870年代至日俄战争这一阶段。1870年代,中日两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共同命运为日本亚洲主义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中国民间士绅、维新知识分子、洋务官员对日本的亚洲主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政府事务中并未发生很大作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亚洲主义借助中国师日的浪潮通过中日两国报刊媒体被中国广泛认知,维新派、革命派、地方官吏利用亚洲主义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人民的诉求。不过仅仅“近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仍然无法体现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全貌,因为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本源不是日本亚洲主义,而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主动学习西方世界洲际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世界及亚洲政治局势,以及近代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和朝贡体系。而且日俄战争后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的分歧日渐凸显,直至1910年“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最终破灭。北洋政府时期,在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原则下,日本已经不具备亚洲主义所提倡的面对西方国家的亚洲特殊性,而且一战后形成的欧美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革命体系也对日本亚洲主义提出了挑战。孙中山的亚洲主义与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日本亚洲主义,但是二者已经在这种回应中结合本国立场和世界局势创造出不同于日本亚洲主义的中国“亚洲”话语。国民政府时期国人在前人基础上发展出更为丰富的“亚洲”话语内涵。理解这一时期的“亚洲”话语可以借助:一个中心——反侵略基础上的寻求安全的亚洲“和平”;两类主体——政府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对象:欧美列强、日本、亚洲弱小民族;四种体系——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苏联领导的世界革命体系、日本亚洲主义、亚洲地缘政治体系。十年建设时期,新生的国民政府致力于与世界各国重新发展主权独立、平等和平的国家关系,面对共产党依托的苏联世界革命体系和日本帝国主义化的亚洲主义,国民政府选择利用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获取对内“剿共”、对外面对苏、日两邻国的优势地位。印度和土耳其作为亚洲地缘关系中影响较大的国家为中国提供了日本之外的亚洲“他者”。政党、知识分子、报刊媒体作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反对国民政府迎合日本不平等合作的要求,并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壮大呼吁建立亚洲太平洋区域对日的集体安全体制。全面抗战时期,世界势力分为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国共合作的中国政府与美英苏世界体系合作,联合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波及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共同抗日。中国政府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亚洲大国责任意识,不过仍然无法建立中国主导不受美英苏影响的亚洲区域组织。降日势力服务于日本侵略性的“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歪曲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因为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亚洲主义已经失败,汪伪降日势力遂以“东亚文化复兴”的名目企图在沦陷区维持日本侵略统治。国共内战时期,日本亚洲主义对亚洲的行动影响已经结束,但思想诱因仍在。国共分别选择了美国世界体系和苏联世界体系。国民政府亲美反苏反共及张群“亚洲区域经济集团”的“亚洲”话语以国人普遍反对而失败。国人对共产党的亲苏政策舆论不一,但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召获得舆论和党派的响应。1947年国民党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将在亚洲组织共产国际的预测流于传闻,说明中共在国共内战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运用多于意识形态斗争。战后亚洲国家因为对美苏冷战控制亚洲的恐惧,基于战争合作情谊和亚洲地缘关系,试图通过泛亚洲会议这种亚洲国民交往形式培养出一种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国民政府对此表现出审慎的参与,舆论普遍表示支持。不过当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触及到印尼具体国家民族问题时,国民政府并未如印度尼赫鲁那样积极,而是表示遵从联合国仲裁结果。战后国内舆论反对政府“亚洲”话语却对国民外交形式参与亚洲事务表示支持,体现了政府作为国家官方机构在亚洲事务上的局限性,而经济、文化、交通等非政治性的国民外交却既能实现联络亚洲的目的,也可以避免触及亚洲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政治联盟再次引发战争的顾虑。对于中国的“亚洲”话语而言,“亚洲”的正当性来自于每一民族的生存、每一国家的独立、整个世界的近代化,单一的“亚洲”甚或“日本”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1927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所面对的世界局势是:承接一战后世界秩序,经二战后接续美苏冷战秩序。此时期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亚洲主义已经走向帝国主义、侵略主义化,中国与日本之外的更多亚洲国家建立密切联系。日本的亚洲主义是反西方、孤立主义的,然而他本身却是帝国主义、亚洲内噬的。中国不能排除西方的压力,这是中国“亚洲”话语的悲剧,也是“亚洲”话语的生机。因为世界视野下中国的“亚洲”话语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英美国联世界体系之下的“亚洲”、苏联世界革命之下的“亚洲”、与日本亚洲主义博弈的“亚洲”、地缘关系中的“亚洲”。这些面向都要求建立在反侵略民族主权国家生存合法性的基础之上,避免了日本垄断“亚洲”话语权,进而控制亚洲国家的未来。

翟意安[2](2005)在《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 ——以当今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从当今日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出发,致力于探讨以今日之东亚、东南亚为范围的中华文明圈的相对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发展规律。 在绪论部分,作者回顾了亚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史观以及学术界(尤其日本学术界)的反思,指陈立足于亚洲自身历史来论证其发展历程的必要性,以及从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出发探讨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的原因;作者对何为“中华文明圈”以及“内发性发展”进行了阐释,指出日本学者的“亚洲”整体性研究中的“亚洲”多指中华文明圈,而本文之“内发性发展”则是指在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华文明圈业已存在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因素,以及这种因素在近代的作用和地位,这种因素虽然不可能将中华文明圈社会导向英国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它却是促其走向现代社会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仅仅是依靠“西方的冲击”,中华文明圈不可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些因素包括中华文明圈传统的生产方式、贸易方式和贸易体系、人力、物力、技术交流、中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等因素。 第一章中,作者回顾了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历程。指出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以来几个阶段,而当今日本学术界对中华文明圈研究的关注就是日本人亚洲观发展的延续。 在第二章,作者对日本学者中村哲、宫岛博史的东亚小农社会理论进行评论,指出中华文明圈的精耕细作型农业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模式,它立足于东方独特的气候和历史文化,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得农业走上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而中华文明圈农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对其近代工业化的影响也是该地区近代化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耕织结合、多种经营、兼业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农民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在第三章,作者对滨下武志的朝贡贸易体系理论进行评论,指出中华文明圈的贸易渠道在该地区各国开港之前就是畅通的,并且形成了跨国境的、自成体系的贸易网络,将中华文明圈在经济上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在近代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对于滨下强调的朝贡贸易体系对近代亚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观点,笔者指出其对西方的冲击有所忽视,但其强调华人华侨在近代中华文明圈贸易中的作用,以及从长时段理论和整体史的角度考量中华文明圈的近代发展则是恰当的。 在第四章,作者从中华文明圈的人员流动的角度来审视中华文明圈的内在发展,指出华人华侨在该地区的活动,将整个区域的经济有效地联系起来。华人华侨在中华文明圈的活动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形成华商贸易网络,而以近代(尤

张秋生[3](2000)在《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文中研究说明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亚太国家,早期是英国人建立的殖民地。从地理位置上看,澳大利亚处在紧邻亚洲大陆的大洋洲;而从居民构成看,其主体居民是白种人,英国人的后裔占了绝大部分,其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也源于英、美。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人一直以属于西方国家为荣,而和亚洲国家处于隔阂状态,并存在带有明显种族偏见的亚洲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澳大利亚亚洲观和亚洲政策重新取向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从认识亚洲、亲近亚洲到面向亚洲、融入亚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选择,其间也一度走入误区。70-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东亚经济的崛起,澳大利亚开始了面向亚洲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对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归属也作了重新调整,把目光从欧美移向亚洲,越来越多地介入亚洲事务,甚至公开宣称澳大利亚的未来系于亚洲。以90年代初基廷总理提出“全面面向亚洲”为标志,澳亚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亚太国际格局演变和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从澳大利亚人亚洲观的演变及澳亚关系入手,动态考察澳亚关系,特别是二战以来与亚洲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产生历史性转变的原因,以加强对战后亚太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及其特殊性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一体化倾向的理解和认识。 全文共分六章,约二十万字。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从种族文化观、地缘政治观和移民问题三个层面对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认为传统的英国种族文化特征和地处东西方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构成了澳大利亚亚洲观的基础,并影响着战后至90年代的澳亚关系。而移民问题与澳亚关系同步发展,并成为澳大利亚制定亚洲政策的基本因素之一。 第三章认为澳大利亚接近和走向亚洲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逐步摆脱英国的外交依附,并从1940年起向亚太大国美、日、中派驻外交使团。二次大战开创了澳亚关系的新阶段,战争无可选择地将澳大利亚卷入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澳大利亚将自己的命运与亚洲反法西斯国家联结在一起。代表不同肤色的国家、不同种族文化类型的东西方价值观也在争取人类正义事业的宏大目标下得到交汇与统一,从而推动了澳亚关系的重大转折与人类历史的进步。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冷战格局下的澳亚关系,指出战后澳亚关系明显受到了远东冷战格局的制约,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从二战中摆脱宗主国英国的控制转向追随美国在亚洲推行冷战,争夺远东霸权的政策,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损害了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关系和自身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形象。由于受冷战思维所主导,澳大利亚在对日和约、对华承认等问题上存在着两难矛盾性。同时,冷战又并不能概括这一时期澳亚关系的全貌。在伊瓦特新亚洲政策指导下,澳大利亚也支持了亚洲国家的反殖独立斗争,并与一些亚洲国家发展了经贸关系。 第五章对过渡时期澳亚关系的探索和调整的基本原因与主要内容进行了考察与探讨,认为由于中苏美大三角关系的形成,发展经贸关系的需要和一些杰出政治家的推动使这一时期澳亚关系得以改善,其突出表现是澳中建交、改善与印尼关系和对亚洲移民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而国家利益、安全因素和经济需求开始取代意识形态成为影响推动澳亚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因。 第六章系统分析了澳大利亚转向亚洲的主要动因,考察了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形成的历史轨迹与基本内容,认为亚洲经济的崛起、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趋势、邻近亚洲的地理位置、移民因素和未来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促使基廷政府在前任探索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亚洲”和“融入亚洲”的口号和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由于历史与文化传统等原因,澳大利亚在面向亚洲的进程中,也产生了与东方文明的冲突和自身定位的问题,这一进程本身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一体化和东西方文明互补共生的历史趋势。 结语:总结三点简要的启示与思考(略)。

肖珊珊[4](2018)在《“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文中认为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曾经这样评价冈仓天心:“天心是一位难以定论的思想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位危险的思想家。”的确,作为亚洲言说者的冈仓天心,出版了《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1901-1902)、《东洋的觉醒》(The Awaking of the East,1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the Japan,1904)以及《茶之书》(The book of Tea,1906)等四部英文代表作,可以说他是因出版这样的“英语着作群”而被世界所熟知。尤其是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冈仓天心开篇就提出“Asia is one”,即“亚洲一体论”。这一思想在太平洋战争时期被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推动“大东亚共荣圈”建设,向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宣扬口号,由此冈仓天心也就被认为是“大东亚共荣圈”的主张者和辩护者,是一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思想家。这样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把握他?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化学的立场,通过解析冈仓天心作为世界旅行者、中国文明批评者、亚洲诠释者的多重身份,尝试探索隐藏在多重身份背后东洋与西洋、美术与政治、日本与亚洲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呈现出冈仓天心在这样的“间”结构下的精神困境。作为绪论,即第一章,首先提出本论的研究缘起,其次梳理和概述日本、中国的冈仓天心前期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缘起和前期研究,提出本论的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第二章的标题为“作为世界旅行者的冈仓天心”。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之下,冈仓天心开启其世界之旅。无论是最初以欧洲美术考察为中心的欧州之旅还是以中国美术探究为目的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或者是为了脱离日本美术学院经营困境而寻求精神解脱的印度之行,抑或是作为亚洲文明言说的美国波士顿之行,都为构筑作为“世界人”的冈仓天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西洋与东洋之间的旅行,才奠定了冈仓天心站在东洋与西洋、进而站在日本与中国、日本与亚洲的二元框架之内来思考东洋、思考日本的实证性支持。让冈仓天心在面向世界之际不仅言说东洋的文明与美术,还突出日本作为亚洲文明代表的“博物馆”或“领导者”角色。第三章的标题为“作为中国文明批评者的冈仓天心”。本论通过解构冈仓天心的中国文明考察,试图揭示冈仓天心“为了日本”的根本目的和动机。首先是基于儒教政治、老庄思想的文化风土考察,冈仓天心提出将中国的文化区域划为南北迥异、分而治之的格局,进而提出“在中国无中国”、“中国无共性”、指出“(日本)不必因为和中国不一样而感到耻辱”等话语,从而确认中国不具备国家“国性”的统一,不是欧美现代意义下的国家,意在打消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偶像崇拜”,否定中国的统一性与现代意义;其次冈仓天心通过基于美术、镜子和茶道的中国美学艺术考察,追溯作为日本艺术源泉的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文明。但是,在冈仓天心的笔下,不论是中国的美术、镜子,还是茶道,最终都成为亚洲文明的过去,亚洲文明的接力棒早在历史的进程之中交接到了日本手中。中国只是亚洲文明的过去,而日本不仅是亚洲文明的“储藏库”,还是亚洲文明的现在乃至未来。第四章的标题为“作为亚洲诠释者的冈仓天心”。本论通过梳理冈仓天心的四部英文着作,探讨冈仓天心眼中的东洋与西洋,以及冈仓天心“亚洲一体论”的理念究竟为何。冈仓天心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主张亚洲,即印度—中国—日本文明圈;在《东洋的觉醒》一书中,则高呼高举利剑,“反抗西方、回归东方”;在《日本的觉醒》一书中揭示日本国民得以自觉的渊源:在《茶之书》一书中则是在精神领域方面为东洋的生活方式进行辩护与反驳。概言之,冈仓天心的英文创作,是在确证日本文明的源泉——亚洲文明之后,落脚于当下日本文明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消除西洋人心中现代日本的“残忍形象”,树立起日本文明作为亚洲文明的代表地位。至此,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亦可归结为如下三点:首先,站在东方美术史的立场,冈仓天心论述了日本美术史的发展历程,阐述自身的思想主题——亚洲的理想;其次,冈仓天心认为“亚洲是一体”的根源正是在于追求终极的、普遍的存在的“爱”;第三,在整个亚洲文明中,最有代表性、最为精粹的就是日本文明,“实现这种复杂中的统一,是日本的伟大特权。”作为结论,即第五章,笔者试图呈现出冈仓天心在多元“间”结构下的精神困境。作为世界的旅行者,冈仓天心处在东洋与西洋之间;作为东方美术的批评者,冈仓天心处在美术与政治之间;作为亚洲的叙述者,冈仓天心则处在日本与亚洲之间。也正是在这样的“间”结构之下,冈仓天心开始探索自身的、乃至日本的“现代性”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一种宿命式的“困境”之中。

李晓晨[5](2017)在《《东亚联盟》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亚联盟论”是构建“东亚地域共同体”的理论范式。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它被提起并被加大力度宣传,成为日本殖民者扩大侵略的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那么,这一思想的构建者是谁、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东亚联盟运动”在亚洲地域的开展情况如何、作为这一理论思想的舆论阵地《东亚联盟》的刊文情况又是怎样?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学界进一步厘清与深入探究。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论将以《东亚联盟》杂志为核心,探讨杂志出台的背景、主编阵容、刊行内容、战败前后的经营现状以及对日本本土和中国的影响等,以期归纳总结出日本殖民侵略的文化策略及本质。《东亚联盟》月刊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由总部设在东京的东亚联盟协会所刊行的机关杂志。它服务于东亚联盟运动,是东亚联盟思想的宣传阵地。1939年11月《东亚联盟》杂志于东京发行创刊号,至1945年10月出版发行第七卷三号后终刊,共发行66册。在日本侵华战争长期化的形势下,《东亚联盟》大肆张扬以东亚联盟思想为主体、以东亚联盟论所提出的“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文化沟通”等结成条件为依据,在石原莞尔设想的“最终战争论”中,幻想着打败美国以称霸世界,是法西斯主义的代表性刊物。《东亚联盟》在二战时期不仅仅在日本出版发行,在中国境内与日本殖民者所勾结的部分伪政权也组建了东亚联盟协会,并刊行了同名的《东亚联盟》月刊杂志。例如,在汪伪政权的宣传和控制下,同一时期中国国内也发起了东亚联盟运动。《东亚联盟》作为二战时期宣传东亚联盟论,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东亚新秩序,助推法西斯体制最终形成的政治传播产物,是研究伪满洲国问题、近代东亚关系问题、以及日本法西斯体制形成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鉴于学界对《东亚联盟》尚未进行系统梳理及尚未深入挖掘其刊载的内容,因此本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战后日本学界对《东亚联盟》的关注,以柏书房株式会社于1996年6月25日发行的《东亚联盟》复刻版为代表,共17册。卷首语由早稻田大学的小林英夫撰写,卷尾附上了东亚联盟协会成员武田邦太郎的“寄语”,以供研究者借鉴。17册复刻版《东亚联盟》,是笔者展开深入研究所仰赖的基础文献资料。同时,本论还将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学界和出版界重新翻刻该杂志的动机与意义等问题。重新翻刻是否与当时东亚地区已初见端倪的“东亚共同体论”有着一定的“历史连续性”?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解读,应该是本论的现实意义。本文构成大体如下:首先,聚焦《东亚联盟》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及刊物的灵魂人物石原莞尔。由于“东亚联盟论”和石原莞尔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杂志的宣传基调和最终走向,因此本论将以石原莞尔的思想为核心,探究《东亚联盟》最终出台的时代背景。其次,围绕《东亚联盟》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政治思想展开研究,探讨杂志刊载的文章所表现出的“王道观”、“满洲观”、“亚洲观”和“国防观”等,揭露这些论调的侵略本质。第三,围绕杂志的女性投稿人及其文章,探讨女性作者的文章增加的原因、女性参与者的作用及其所发表的文章与帝国殖民思想发生对接的方式方法等。尤其是,重点对东亚联盟协会女性成员代表小泉菊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寻女性成员在东亚联盟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第四,探讨《东亚联盟》杂志的后期面貌。本章主要以战败后《东亚联盟》杂志的载文内容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探讨临时号与双月合刊号出现的原因、东亚联盟人眼中的日本战败以及杂志终刊与东亚联盟协会解体等问题。第五,探讨《东亚联盟》杂志在日本本土与中国的影响。文章将中日两国发行的同名《东亚联盟》杂志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究战时两版杂志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关注20世纪90年代复刻版的发行所折射出的国际关系问题。在结语部分,文章强调指出:(1)《东亚联盟》的“东亚”作为地缘政治的范畴,是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渗透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伴随着日本冠以共荣、复兴、联盟等概念的传播,蕴藏着沉痛的战争记忆。(2)《东亚联盟》的“东亚”给本文的研究拟定了空间范围。“东亚联盟”是石原莞尔打着超越战争和分裂,建立和平、共存共荣的幌子,构建的一种政治理论。(3)《东亚联盟》的“联盟”带有地域共同体色彩。本论明确了《东亚联盟》所折射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以武力威胁为主,思想腐蚀为辅,对周边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和攫取的理论。从创新角度而言,文章对《东亚联盟》主体内容的分析整理是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所没有涉及的。同时,关注《东亚联盟》的女性参与者及其作用,对小泉菊枝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女性成员在东亚联盟协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论的一个亮点。对《东亚联盟》在日本国内和中国的影响,以及复刻版刊行时间节点的分析和考察,及其所折射出的国际关系走向问题所展开的论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尚未发掘或尚未完整发掘的部分。在研究方法上,论文涉及到历史学、军事战略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因此采用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虽然如此,本文在大原则上基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南,本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原则,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本文的研究只能说是抛砖引玉,论文中定有诸多不足之处,期望得到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本论是笔者对《东亚联盟》研究的开始。在不久的将来,笔者将继续围绕《东亚联盟》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希望自己在这一问题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远。

冯昭奎[6](2013)在《中日博弈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日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李聪[7](2018)在《明清时期东南亚的客家人与中国文化传播》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客家人移居东南亚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客家人移民东南亚有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移民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和鸦片战争后期。客家人分布、职业状况与他们在文化传播上有其密切的关系。客家人传播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他们引入了新技术、新物种,新的管理办法,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在中国儒家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大背景下,客家人的“和文化”也在海外迅速传播。客家人在文化传播上有其特色:(1)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性的文化传播;(2)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客家文化自身具有独有的文化特色。文化传播不仅对海外华侨华人后世产生了影响,也对海外当地人和文化产生了影响。

李在全[8](2016)在《孙中山研究60年(1949—2009)》文中提出1949年至2009年的孙中山研究,虽几经曲折,但总体上是不断深入、发展的,堪称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显学"。大体而言,孙中山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文革"前后,基本确立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歌颂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立下的丰功伟绩,但缺乏扎实、细化的研究。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批史料整理面世,大量专着出版,大量论文发表,研究主要以专题形式呈现。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9年前后,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拓展;另一方面,不再如此前那样热闹,学者云集,而变得相对沉寂,但这对学术研究而言,未必是坏事,可以说是回归学术本应有的冷静状态。

冼诗彧[9](2020)在《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南海问题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南海问题产生以来,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依次是从“观望中立”到“谨慎介入”再到“积极介入”。本文首先论述了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各个立场时期的表现及其特点;与此同时探讨了美国因素对该演变过程产生的影响,认为美国因素是推动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所持立场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继而,本文分析了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来自于美国自身方面、中国方面以及澳大利亚方面。并综合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诉求与美国因素的影响,对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所持立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中国提出了应对措施。

于红丽[10](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二、日本的亚洲观——回顾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亚洲观——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学术史回顾
        (一) 通论性质的研究趋势
        (二) “孙中山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 学界对“近代其他人物亚洲观”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内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之前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近代中国“亚洲”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 地理“亚洲”的“发现”
        (二) “亚洲”成为政治空间
    二、1870年代至1910年: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
        (一) 甲午战前:中日命运异同与民间、政府两层面的“兴亚”矛盾
        (二) 戊戌至日俄战争期间:亚洲主义热潮与中国对日诉求
        (三) 日俄战争至“日韩合邦”:中国对日本亚洲主义的理想陨落
    三、北洋政府时期:四种体系视域下的“亚洲”
        (一) 日本的“亚洲特殊性”与“特殊权益”
        (二) 一战爆发后英美式国际主义与苏俄式世界主义下的“亚洲”
        (三) 亚洲多元民族国家话语:亚洲民族国际
第二章 十年建设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国民政府“世界之亚洲”与日本“日本之亚洲”的博弈
        (一) “九一八”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大亚洲主义的迎合与利用
        (二) “九一八”之后英美世界参与的东亚和平之策
        (三) 国联技术合作前情下的中日“经济提携”
    二、中国与亚洲被压迫民族国家的联合与复兴
        (一) 亚洲弱小民族的“新亚细亚”
        (二) 中印文化联合基础上的亚洲民族国际——以亚洲文化协会为个案
        (三) 亚洲“病友”土耳其:中国民族复兴的“他者”比照
    三、共产党东方战线及太平洋集体安全
        (一) 共产党的东方战线与亚洲、太平洋
        (二) 国人对“太平洋集体安全”的热议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安全与秩序:中国抗战政府的“亚洲”民族话语
        (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视野下的中日与亚洲
        (二) 战时中国的亚洲责任与亚洲太平洋区域组织
    二、汪伪势力对孙氏大亚洲主义的歪曲及“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一) 日伪勾结的“和平运动”与大亚洲主义
        (二) 政治、经济之外的另一“名目”:“东亚文艺复兴运动”
第四章 国共内战时期中国的“亚洲”话语
    一、反苏反共?反美反帝?——美苏对峙影响下国共亚洲路向选择
        (一) 国共内战与远东和平
        (二)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反共同盟
        (三) 战后对日清算与国民党“亚洲经济集团”
    二、国民外交与亚洲政治:战后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
        (一) 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缘起与国民政府对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二) 中国对第一次泛亚洲会议的参与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泛亚洲会议的评论
    三、区域导向抑或联合国:第二次泛亚洲会议及国人态度
        (一) 中国亚洲关系协会成立
        (二) 第二次泛亚洲会议过程
        (三) 国内舆论对第二次泛亚洲会议的态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2)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 ——以当今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原因和问题意识
    二、解题: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
        (一) “过密型增长”理论与中华文明圈的经济发展
        (二) “资本主义萌芽”与中华文明圈的发展
    三、“亚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史观反思
第一章 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
    第一节 古代日本人的亚洲观
    第二节 中世纪日本人的亚洲观(12世纪—1603)
    第三节 近世日本人的亚洲观(江户时代1603——1867年)
    第四节 近代以来日本人的亚洲观(1867至今)
    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中华文明圈共性以及现代化基础条件的小农社会——以宫岛博史、中村哲等人的小农社会论及其对东亚传统和现实关联的探讨为例
    第一节 观点概说
        一 论者概说
        二 “小农社会”解说
        三 东亚小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小农社会”与中华文明圈的现代化
        一 国际小农经济研究主要理论流派
        二 宫岛、中村理论的启示
    小结:关于小农社会在中华文明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第三章 物流:关于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滨下武志及其朝贡贸易体系理论
    第二节 理论概说
    第三节 朝贡和贸易的关系以及朝贡贸易在经济史上的地位问题
    第四节 地域经济圈:海域·贸易网络联结点
    第五节 亚洲市场的形成以及亚洲的银钱问题
    第六节 传统和近代的关系
    第七节 朝贡体系的政治意义
    小结
        (一) 近代之前的中华文明圈贸易
        (二) 开港前后亚洲交易圈的影响
第四章 人流:华人在中华文明圈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 华人移民东亚及东南亚的历史
    第二节 华人与琉球贸易
    第三节 清代的海洋圈和海外移民
        一 中国帆船与华人海外移民
        二 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华商贸易网络
        三 “亚洲通商秩序”与近代日本
    第四节 华侨移民网络与东南亚经济
        一 移民网
        二 通商网络
        三 汇款网
    小结
第五章 技术流:中华文明圈的技术交流——川胜平太及其海洋亚洲理论
    第一节 川胜平太学术观点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论东亚经济圈理论
        一.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一) 研究的视角
        (二) 作为一个整体的亚洲: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三) 物产复合的转换以及日本、西欧的“脱亚”
        (四) 两种国际秩序观
        (五) 对日本产业革命论学说的批判
        (六) 海洋史观的模式图
        二.“东亚经济圈”理论评价
        (一) 日常用品生产技术的转移与中华文明圈经济的发展——锁国体系的形成
        (二) 亚洲间竞争
    第三节 论海洋联邦论
        一.海洋联邦论
        二.海洋联邦论评价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从整体史的角度把握东亚、东南亚历史
    一.日本与亚洲:亚洲内发性发展研究在日本的时代背景
    二.海洋史观的启示意义及其片面性
    三.传统与近代
参考文献
后记

(3)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澳大利亚的亚洲观与澳亚关系起源
    一、 种族文化观
    二、 地缘政治观
    三、 亚洲移民问题与澳亚关系起源
第三章 走近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澳亚关系的转折(1940-1945)
    一、 初入亚洲:与亚洲大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 卷入二战:亚太战场的主要抗敌力量和后方基地
    三、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战时合作
    四、 二次大战对澳亚关系的重大影响
第四章 步入误区:冷战格局中的澳亚关系(1945-1969)
    一、 澳亚关系中的两难矛盾
    二、 澳亚关系中的三大误区
    三、 超越对抗:伊瓦特的亚洲协调政策与澳亚外交经贸关系的发展
    四、 双重目的科伦坡计划
第五章 探索与调整:过渡时期的澳亚关系(1969-1975)
    一、 澳中建交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
    二、 西伊里安问题和与印尼关系的改善
    三、 对亚洲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六章 历史抉择: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形成(1975-1995)
    一、 澳大利亚转向亚洲的主要动因
    二、 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形成
    三、 基廷“面向亚洲”政策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四、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澳亚关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4)“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冈仓天心生平
    1.2 研究缘起
        1.2.1 西洋的冲击与日本近代思潮
        1.2.2 冈仓天心“问题群”
        1.2.3 冈仓天心与中国形象
        1.2.4 “间”结构
    1.3 前期研究综述
        1.3.1 日本的前期研究综述
        1.3.2 中国的前期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第二章 作为世界旅行者的冈仓天心
    2.1 冈仓天心的欧洲体验——以欧州美术考察为中心
        2.1.1 欧洲美术考察的动机
        2.1.2 欧州见闻
        2.1.3 归国演讲
    2.2 冈仓天心的美国体验——以“波士顿美术馆期间”为中心
        2.2.1 波士顿美术馆之行的动机
        2.2.2 启航波士顿及波士顿见闻
        2.2.3 世界博览会上的演讲——《美术的近代问题》
    2.3 冈仓天心的印度体验——以第一次印度之行为中心
        2.3.1 印度之行的动机
        2.3.2 冈仓天心的印度活动
        2.3.3 归国演讲
    2.4 冈仓天心的中国体验——以第一次中国之行为中心
        2.4.1 中国之行的动机
        2.4.2 中国见闻
    小结
第三章 作为中国文明批评者的冈仓天心
    3.1 文化风土的考察
        3.1.1 北方:儒家政治
        3.1.2 南方:老庄思想
    3.2 美学艺术的考察
        3.2.1 中国美术的考察
        3.2.2 镜子的考察
        3.2.3 茶道的考察
    3.3 中国文明考察的批评
    小结
第四章 作为亚洲诠释者的冈仓天心
    4.1 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眼中的东洋与西洋
        4.1.1 福泽谕吉与“脱亚”
        4.1.2 德富苏峰与日本的“扩张”
    4.2 冈仓天心眼中的东洋与西洋
        4.2.1 《东洋的理想》:亚洲文明圈的构想
        4.2.2 《东洋的觉醒》:东洋与西洋的冲突
        4.2.3 《日本的觉醒》:日本的使命
        4.2.4 《茶之书》:东洋精神的回归
    4.3 “亚洲一体论”的理念与批评
        4.3.1 “亚洲一体论”的认识
        4.3.2 “亚洲一体论”的批评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冈仓天心的多重身份
    5.2 “间”结构的批评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5)《东亚联盟》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先行研究概述
    三、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东亚联盟》的创刊背景
    一、《东亚联盟》创刊的理论基础
        (一) 东亚联盟思想提出者石原莞尔
        (二) 石原莞尔侵华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践
        (三) 东亚联盟论的基本内容
    二、《东亚联盟》的创刊
        (一) 主编木村武雄的政治立场转变与东方会沿革
        (二) 办刊初衷与意识形态
        (三) 东亚联盟论的日本反响
    三、《东亚联盟》的分期与实践
        (一) 以木村武雄为执行者的东亚联盟运动
        (二) 以石原莞尔为核心的东亚联盟运动
第二章 《东亚联盟》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政治思想
    一、《东亚联盟》概览
        (一) 期刊数据整理
        (二) 期刊关注的焦点
    二、《东亚联盟》所见的“王道观”
        (一) 国体研究家里见岸雄
        (二) “联盟”思维下的“王道统治”
    三、《东亚联盟》所见的“满洲观”
        (一) “满洲国”的身份确认
        (二) “满洲国”的存在价值
        (三) 对“满洲国”的未来规划
    四、《东亚联盟》所见的“亚洲观”
        (一) 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观”
        (二) 汪伪政权的“大亚洲主义”
    五、《东亚联盟》所见的“国防观”
        (一) 石原莞尔的“国防观”
        (二) 战时体制下的国民战争宣传
第三章 《东亚联盟》中的女性参与者及其作用
    一、《东亚联盟》中的女性影响力
        (一) 女性成员的政治地位
        (二) 女性成员的主要职能
        (三) 女性成员的刊文色彩
    二、小泉菊枝的东亚联盟论宣传
        (一) 东亚联盟妇人部的核心人物
        (二) 与石原莞尔并肩同行
        (三) 小泉菊枝的在满经历
    三、小泉菊枝的《东亚联盟》生涯
        (一) 小泉菊枝的载文评析
        (二) 小泉菊枝的单行本考察
第四章 《东亚联盟》的后期面貌
    一、《东亚联盟》后期刊行状况
        (一) 《东亚联盟》后期刊行内容
        (二) 《东亚联盟》临时号的考察
        (三) 《东亚联盟》双月合刊的考察
    二、《东亚联盟》的“战败认识”
        (一) 军国主义思维下的日本战败
        (二) 东亚联盟人眼中的战败
        (三) 石原莞尔眼中的战败
    三、《东亚联盟》的终刊
        (一) 石原莞尔的挣扎
        (二) 《东亚联盟》的终刊与东亚联盟协会的最终瓦解
第五章 《东亚联盟》的时代影响
    一、《东亚联盟》的日本国内影响
        (一) 日本文化界的受纳
        (二) 昭和研究会成员的登场
        (三) 日本军界的支援
    二、《东亚联盟》的中国影响
        (一) 《东亚联盟》所见的中国面孔
        (二) 《东亚联盟》在中国的“翻版”
    三、《东亚联盟》复刻版发行始末
        (一) 武田邦太郎对复刻版的寄语
        (二) 《东亚联盟》周边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石原莞尔年谱
    附录(二) 中野正刚政治生涯
    附录(三) 《东亚联盟》投稿人及刊文目录一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中日博弈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日博弈的历史回顾
二日本侵略中国罪行滔天
三战后中日博弈的跌宕起伏
四战后以来日本人的历史观和亚洲观

(7)明清时期东南亚的客家人与中国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客家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
        二、关于东南亚客家人作用
        三、关于海外客家文化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时期客家人移居东南亚的缘由与历史过程
    第一节 缘由
        一、经济原因
        二、政治原因
        三、社会原因
    第二节 历史过程
第三章 明清时期客家人在东南亚的分布与职业
    第一节 分布情况
        一、印度尼西亚
        二、新加坡
        三、马来西亚
        四、泰国
        五、越南
        六、老挝
        七、缅甸
    第二节 职业状况
        一、华侨职业概况
        二、客家人职业
第四章 物质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客家物质文化特色
    第二节 物质文化的传播
        一、农业技术的传播
        二、开矿、建筑技术和制锡、制铜、雕刻等手工艺的传播
第五章 精神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客家精神文化
    第二节 精神文化传播的内容
        一、宗教信仰
        二、客家方言
        三、儒家文化
        四、民俗文化
        五、医药文化
        六、制度文化
    第三节 精神文化传播的方式
        一、兴办学校
        二、创办报刊
        三、设立会馆
        四、海外客家文学
第六章 文化传播的特色和影响
    第一节 文化传播之特色
        一、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性的文化传播
        二、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客家文化具有独有的文化特色
    第二节 文化传播之影响
        一、文化传播对海外华人华侨后世的影响
        二、文化传播对海外当地人和文化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孙中山研究60年(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9)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观望中立期
    第一节 观望中立的表现
        一、坐观中越在南海地区爆发武装冲突
        二、发声次数少且干预意志不明显
        三、与美国“选边站”倾向拉开距离
    第二节 观望中立期的特点
        一、中立性
        二、自主性
        三、模糊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不在亚太
        二、美国选择菲律宾作为着力点
        三、美国对美澳同盟的需求感更强
第二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谨慎介入期
    第一节 谨慎介入的表现
        一、不断加强与域内外国家的立场协调
        二、不断加强美澳军事合作
        三、干涉中国在南海地区合法的主权行为
    第二节 谨慎介入期的特点
        一、偏向性
        二、渐进性
        三、有限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调整亚太战略
        二、美国强化对美澳同盟的管控
        三、美国明里暗里搅浑南海局势
第三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积极介入期
    第一节 积极介入的表现
        一、强烈要求中国执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
        二、强化在南海附近地区的军事存在
        三、积极寻求加强与区域内外其他国家的联动
    第二节 积极介入期的特点
        一、主动性
        二、护主性
        三、消退性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一、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受质疑
        二、美国亚太战略发生调整
        三、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下降
第四章 美国因素影响下澳南海立场的演变趋势
    第一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效果
        一、成功方面
        二、不足方面
    第二节 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
        一、来自美国自身方面
        二、来自中国方面
        三、来自澳大利亚方面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立场的演变趋势
        一、以维护南海航道安全为由继续介入南海问题
        二、配合美国继续在外交领域向中国施压
        三、有限度地继续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四、积极争取扩大在南海地区的话语权
第五章 中国的应对之策
    第一节 弱化美澳同盟在南海地区的对华威胁
        一、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对各组双边关系区别对待,分而制胜
    第二节 削弱美澳等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合法性”
        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探索建立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管理机制
        二、调整南海九段线的“模糊政策”,减少国际社会疑虑
    第三节 增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控局能力
        一、加强国际话语权建构,提升国家形象
        二、提升岛礁防卫能力,推动岛礁附属权利声张合法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一)巩固主导地位
        (二)拓展经济利益
        (三)扩展价值观念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一)综合国力
        (二)同盟体系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一)强化军事存在
        (二)提高作战能力
        (三)集中战略资源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一)修复信任关系
        (二)升级同盟体系
        (三)塑造伙伴网络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日本的亚洲观——回顾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时期中国“亚洲”话语研究[D]. 王俏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2]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 ——以当今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为中心[D]. 翟意安.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3]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 张秋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0(01)
  • [4]“间”结构下的困境:多重身份的冈仓天心研究[D]. 肖珊珊. 厦门大学, 2018(07)
  • [5]《东亚联盟》杂志研究[D]. 李晓晨.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6]中日博弈的历史考察[J]. 冯昭奎. 国际安全研究, 2013(01)
  • [7]明清时期东南亚的客家人与中国文化传播[D]. 李聪.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孙中山研究60年(1949—2009)[J]. 李在全. 兰州学刊, 2016(01)
  • [9]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D]. 冼诗彧. 外交学院, 2020(07)
  • [10]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日本的亚洲观——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