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陈贵办矿模式的调查分析与政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19)在《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开发,在古往今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鄂东南地区自古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矿冶基地,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侵略加剧、国家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实业兴国”热潮兴起等,该地区的矿业发展迎来了又一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先梳理了晚清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兴起的背景以及矿产的分布,初步考察了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冶企业及官方机构,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地区矿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包括厂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弊端、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等。在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先后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以及商办这几种经营模式,反映的是在列强入侵下中国矿业曲折的发展历程。早期矿产开发过程中一些雇工与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体现的是官府为稳定矿区秩序保证矿业开发正常运行对矿区进行了严密的监督和防范。但是由于官办企业的固有弊端,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开发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另外为应对矿产开发过程中罢工、矿难等突发事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机制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有关矿业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晚清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一个内陆地区矿业生产实现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文章最后探讨了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矿产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的变迁,使得该地区逐渐由之前闭塞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翟孝娜[2](2018)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旅游高等教育发展30年来,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长期粗放型、外延式增长致使旅游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矛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尖锐。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践教学增进专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升级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借实践教学路径的构建实现与学生就业相链接,以专业人才的供给,更好的服务旅游产业。据此从旅游产业需求角度出发,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旅游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解析旅游业发展的新特征及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剖析产业发展需求与实践教学人才供给的关联性及矛盾性。在产业导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兼顾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路径,从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过程把控、教学评价与管理、激励机制、多元师资队伍方面构建实践教学路径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路径作为本研究课题的结论成果,主要提炼“路径”一词中隐含的“方向性”、“策略性”概念,从供需矛盾入手,以旅游产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前提,汇总基础性、执业性、创新性相关能力为教学内容,定位课内、企业、社会实践途径为方向,组织具体策略操作为手段,层层推进,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李萌[3](2018)在《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为资源型城市提供发展的新路径,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从论文的选题不难看出,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来研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论文的独特之处。从该视角出发,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学、矿床学、城市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成矿系统指导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然后对中加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的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矿业开发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的扩展和补充,勘查系统通过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后续的矿业开发系统产生影响。资源型城市是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开发的基础上的,属于矿业开发系统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时要注意在矿业开发系统内进行系统性考虑并结合其前缘三个系统的研究。2、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较低程度的自然资源依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依赖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是正向刺激作用,若科技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超过了由资源依赖产生的负面约束作用,则经济仍然可以获得持续增长。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制度创新是外生动力。3、对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三个黑龙江省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研究表明资源枯竭性城市存在经济—人口收缩现象:对经济—人口收缩现象有带动作用的分别是收入差距、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集聚经济,可采用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集聚经济的建设力度等方法加以缓解。加大集聚经济建设方面,科技创新支撑下的石墨产业集群和“物数云智”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型煤炭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分析萨德伯里以科技创新支撑的深部找矿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作用为借鉴,表明我国需要重视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对深部和隐伏矿体的勘探和开采,从而延长矿山和资源型城市的寿命。加拿大萨德伯里一系列科技制度协同创新措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5、从科技创新的视角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四大方面的建议并建立了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凌一鸣[4](2017)在《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士绅以家族形式在内部建立学术文化的传承机制,并向外产生辐射影响,在地方上形成了所谓“文化家族”的形象。晚清时期,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一些后起的士绅家族难以完全沿用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谋求家族发展,故而根据时局和自身的特性因势调整,以期迅速崛起并长久延续,温州瑞安的孙氏家族即其中一例。瑞安孙氏肇起于晚清孙衣言、孙锵鸣兄弟的科举成功,在地方上缺乏足够的根基,仅依赖二人的官方身份而实现地位的迅速提升,并在太平天国前期达到顶点。时任广西学政的孙锵鸣以奉旨回乡办团的身份跻身地方权力格局的中心地位。通过筑堡、办团、捐输等形式,孙衣言兄弟意图效仿曾国藩的路径,巩固家族在地方的主导地位。但在此过程中,孙氏及其领导的乡团与地方官绅间的矛盾一再激化。金钱会事件爆发后,孙衣言兄弟在地方势力博弈中积累的隐患暴露无遗。在众叛亲离之下,不但孙衣言兄弟苦心经营的成果付之东流,孙锵鸣的仕途也走向了终点。经此重创,孙衣言开始反省家族建设策略,放弃了以政治为中心的规划,引导家族建设的路线向学术文化方向偏移。南宋时期活跃一时的永嘉学术被乡邦人士普遍认为是遥远的文化记忆,孙衣言兄弟看中其可供发掘的广阔空间。通过以清中前期瑞安名儒孙希旦作为扭结地缘、学缘、血缘的枢纽,瑞安孙氏开始一步步建立与永嘉学派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此丰富家族的文化积淀。尽管在乡学脉络构建层面,孙氏无甚创见,甚至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有意混同文脉与学脉的意涵。但借由长期大量的乡邦文献整理工作,孙衣言依然逐步夯实了自己的乡学权威地位,并沿着由个人而家族的取径,实现“乡学家学化”的进程。为了配合家族的转向,瑞安孙氏也在家族设施上做了相应的调整。通过新居的营建和族谱的修订,孙氏力图填补自己单薄的家史。出于凸显家族以文化为传承的特性,瑞安孙氏积极建立家族教育机构——诒善祠塾,以及藏书楼——玉海楼。这一时期,家族策略的核心理念也在诒善祠塾的课程设置与玉海楼的藏借规约中得以体现。这些家族设施的设置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也在夯实瑞安孙氏塑造的文化家族形象。孙衣言死后,虽然其子孙诒让为了顺应时代需求,对家族发展策略作了一些修正,但其由文教切入重新介入地方政局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安孙氏文化家族的形象愈趋稳定,但是孙氏对地方事务的干预力度却无法与后起士绅项崧、陈黻宸、陈虬、宋恕等相比。新一代的地方士绅掌握了地方文化的话语权,他们承认并利用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作为历史人物的地位,以统合地方各势力的博弈。孙氏家族本身反而丧失了对于逝去不久的家族成员的阐释权,成为新鲜的历史记忆和“活着的纪念碑”。在晚清的历史环境下,士绅家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有特殊时代造就的特殊机遇。瑞安孙氏虽属个案,却可以体现当时士绅家族所需解决的共同问题。面对各个家族不同的境况,各家族领导者会根据具体条件作出不同取径。“文化家族”的形象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其形象的接受过程并非由其塑造者主导,而是由后起的地方士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加工、发挥与利用。
钟瑞[5](2017)在《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矿业形势低迷影响,湖北省铁矿开发发展中“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研究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系统论、矿产资源规划思想、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区划理论等理论思想,系统分析了铁矿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结了国内外行业发展、湖北省钢铁行业与铁矿开发形势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全面总结了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状况,得出湖北省铁矿资源勘查保障不足、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结论;对湖北省铁矿勘查工作、矿山企业发展以及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依照实际情况作了具体的对策探讨;以湖北省铁矿主要开采区优选排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现状和各区实际开发形势与需求,合理规划湖北省铁矿开发总体布局,即依托武钢矿业公司,以武汉钢铁集团为核心,统筹鄂东、鄂西两个主要片区,辐射湖北地区,形成“一核两区”的矿业发展模式。通过对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规划的一系列研究,从资源整合、资源保障、经济转型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了保障湖北省铁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张万东[6](2016)在《明清王朝对渝东南土司统治研究》文中认为渝东南土司区(今重庆酉阳县、石柱县、秀山县)属武陵山区,自古以来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该区域地形复杂,多崇山峻岭,在自然环境上呈现出封闭的地理特点。在改土归流之前,中央王朝一直难以对这一地区实现直接统治。根据相关史籍的记载,早在宋代,该区域已设有各类羁縻建置。不过由于史料的限制,宋元时期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统治的实态已难以完全复原。入明以后,由于史料的增多,我们得以一窥明清两朝对这一地区的治理实态。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明昇投降明朝,夏政权就此灭亡。明朝确立了在四川的统治。洪武五年(1372)和洪武七年(1374)渝东南诸土司分别归附明朝。经过前期的调整与改置,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明朝最终在渝东南地区设酉阳、石砫、平茶、邑梅、石耶、地坝六土司,这一建置一直持续到改土归流之前。渝东南土司的职官体系可分类两大类:一为朝廷所任命的官员,一为土司自署的官员。朝廷任命的官员中既包括土官,亦包含流官,从而形成土主流辅、土流参治的政治结构。在土司自署的职官体系中既包括土舍(舍人)、把事、通把等原生性的土职,亦含有副将、守备等仿明朝军事组织所设的官职,体现出“土汉杂糅”的特点。在土司机构中任职的自署官员主要以土官同姓为主,他们是土官统治当地百姓以及与朝廷打交道的核心力量,体现出家族政治的色彩。而对于司内其他优秀的异姓精英,土官也会将其吸收到土职机构,为己所用。明朝将渝东南土司纳入到地方行政系统之中,通过相应的地方机构对之进行管理。有明一代,管理渝东南土司的机构包括四川布政司、四川都司、重庆府、重庆卫、夔州府。明朝会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在不同时期调整统辖诸司的地方机构。由于渝东南土司所属区域与贵州、湖广两省部分地区接壤,且这一区域多次发生动乱,嘉靖年间明朝以贵州总兵、贵州思石兵备、铜仁守备兼制酉阳、平茶、邑梅、石耶土司;湖广荆夔兵备兼制石砫土司,形成川贵、川湖共同管理渝东南土司的格局。交纳赋税、朝贡、参与军事征调是明朝统辖土司的重要方式,也是土司对朝廷应尽的义务。明朝在渝东南土司地区确立了与州县地区基本一致的里甲黄册制度。渝东南土司中被编入里甲的土民为主要为汉族移民或汉人移民的后代,他们属国家所控制的编户,每年需向朝廷缴纳秋粮。而诸土官则需要负担朝贡活动中贡品的采办、运输费用、军事征调过程中土兵的一些基本开销以及对贵州协济银两。以上开销则出自于诸土司中绝大多数土民每年向土司交纳的名目繁多的课税。明朝在渝东南地区确立统治之后,诸土司就开始向朝廷朝贡,整个朝贡活动持续到明神宗万历年间。明代渝东南土司的朝贡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前密后疏的特点。这主要与明朝对渝东南土司所采取的统治形式、明朝的朝贡政策、边疆形势以及渝东南土司周边的局势有关。有明一代,渝东南土司兵因骁勇善战,多次参与朝廷军事征调,逐渐成为朝廷处理地方危机的重要力量。朝廷征调土兵,大致可分两步。首先,通常由统兵主帅根据战事情况,向朝廷奏请征调渝东南土兵。其次,在朝廷决定征调土兵后,皇帝通常会向该土司发调兵敕谕。若遇重大战事或紧急情况,朝廷会授予统兵主帅便宜之权,可直接征调渝东南土司兵。总体而言,中央掌握土兵的征调权。由于土兵没有被纳入到明朝军队体制下,无法实行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故明朝对渝东南土兵实行以赏抚为主,惩罚为辅的政策。渝东南土兵参与朝廷的征调,一般是由土官亲自率领。在土兵之中,土官会设一些头目辅助自己带兵作战。这些头目以土官族人为主,辅之以外姓大族中的精英。诸土司参与军事征调,一方面可以使明朝借土兵的力量平定部分地区的动乱,维护自身的统治。另一方面诸土司则可以通过在战争中劫掠财富和得到朝廷的各种封赏而增强自身的实力。在明朝与渝东南土司的关系中,王朝对土司的统辖固然是这对关系中最基本的一面,但是也不可忽视土司在其中的角色和行为。通过对冉玄、马千乘、秦良玉三个土官个案解读可以看到:一方面三人都曾率兵参与明朝的征调,立下赫赫战功,受到朝廷的嘉奖。但是在另一方面三人或在地方上吞并其他土司、贿赂地方官员、指使苗民劫掠州府,或意图武力对抗地方官府,或在战争中观望不前、犹疑自保,呈现出与他们所塑造的忠君爱国形象完全不同的面向。土司在与朝廷打交道的过程中,自身利益的考量始终是其政治抉择重要出发点。在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出现冲突之时,扞卫自身利益往往是他们的首要选择。明清鼎革,渝东南诸司分别于顺治十五年(1658)和顺治十六(1659)归附清朝。在土司建置上,清朝沿袭了明朝在这一地区的机构设置。随着土司与朝廷矛盾的逐渐尖锐以及清朝统治者在边疆民族地区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战略的推行,清朝分别于雍正年间和乾隆年间对诸司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酉阳、平茶、邑梅、石耶、地坝五土司的改流是一个步步推进的过程:剥夺酉阳土司对平茶、邑梅、石耶三司的管辖权——设重庆府同知管理酉阳等诸土司事务——移重庆府同知驻扎黔江就近约束酉阳等土司——在渝东南地区设黔彭直隶厅控制诸土司——最后改土归流设直隶州。而对于石砫土司,清朝采取不革除土司的前提下,派流官入驻当地,接管土司权力,并开始清查户口、推行保甲制度,逐步实现以“汉制”代替“夷制”。在条件成熟之后,最终才对石砫土司改流,设石砫直隶厅。概言之,渝东南诸土司的改土归流过程呈现出稳健、平缓的特点。诸土司被革除之后,清朝根据客观条件对原土司家族作了妥善的安排,从而保证了改土归流的顺利实施。改流以后,地方官府从建立新的赋税征收体系、社会保障系统、官学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来确立了经制州县行政体制。渝东南地区的改土归流的工作最终完成。
辛亭亭[7](2015)在《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报纸期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载体,在中华民族尤其是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无数当权者竞相追逐、企图占领的舆论阵地。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总是能列举出相应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代表人物之外的其他人就不再值得关注,我们应该将他们从人们记忆的深处拉出来,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与评价,而陈景韩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本文主要从陈景韩的经历与创作入手,通过文本细读等方法对他的创作进行分类、定位,进而得出其在三种不同身份下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报人身份,这是陈景韩的基本身份,也是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这一部分主要是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创作经历,分析其在《大陆报》、《时报》、《申报》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并且着重分析他的“时评”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特点所产生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其次是主编身份,虽然陈景韩在《时报》、《申报》期间都曾担任过总主笔的职务,但他只是负责报刊上的言论工作。《新新小说》成为了他主编工作的首次尝试,虽然对于“陈景韩为《新新小说》主编”的说法没有得到完全确认,但是这其实也恰成了本文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笔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可靠性,并在此过程中对其“短命”原因略作分析。最后是小说家身份,在这一部分,又分别从他的翻译小说、侦探小说和侠义小说入手,在通过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做出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总结出他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后来中国小说的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陈景韩是一位被历史渐渐遗忘的报人,是一位亟待被证明、确认的主编,也是一位不被大多数人肯定的小说家,但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们对他不够了解才导致的,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就自己的整理、思考与研究做此文章,给予一位爱国文人应有的评价与重视!
郑云波[8](2012)在《言官与光绪朝政研究》文中指出言官是晚清统治集团中的重要官僚群体。他们出身于科甲正途,饱受儒学熏陶,有强烈的卫道意识,而其职司纠举弹劾,又与卫道意识产生强烈互动,从而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光绪朝是晚清政治演化最为激烈时期,洋务、维新、新政、立宪乃至革命,或次第发生,或并驾齐驱,在近代史上,堪称典型的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作为社会精英的士大夫集团表现各有不同,言官则以其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参与到每一个重大的事件当中。本文通过对光绪朝言官思想的载体——奏折进行分析,揭示言官在历次重大事件中的表现,从而深入展现这一群体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的影响与作用,同时也说明巨大的社会变迁又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精英群体。光绪入承大统之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十年,但是,以传统卫道士自居的言官多数站在洋务派的对立面,对洋务新政进行指责、批评,甚至否定。只有少数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新兴建设项目进行赞美和支持,打破了传统印象中言官顽固、守旧的形象,标志着经过中国近代化浪潮的洗礼之后,言官群体也开始出现了裂痕。甲午战败,变法兴起,针对变法,言官群体开始分化。其中,热情支持变法者,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表意见,力陈变法维新之道;顽固反对变法者,不惜落井下石,罗织罪名,对维新派人物及其主张进行非议和攻击。双方的论争与新旧两党的交锋相始终。庚子事变后的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迫使统治集团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清末新政,在新政中,言官表现差异巨大,前期相对沉寂,后期趋于活跃,在对新政中各项举措的认识上,虽然也存在着守旧和激进两派争论,但此时的言官已绝少顽固到底、对新政全然否定,而是在宏观上认同新政,却对具体的方案提出各种责难和批评。这种矛盾反映着在浩荡的变革潮流面前言官的犹豫、踟蹰与彷徨。伴随着洋务新政、戊戌新政以及清末新政的进行,晚清的政治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言官附和清流弹劾南派政治势力,还是站在帝党一边攻击后党集团,亦或是丁未政潮中与庆、袁的斗争,言官皆以其纠举弹劾,驳正伪失的使命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虽然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但是又毫无例外地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工具。总之,言官在光绪朝的种种表现,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光绪朝政的发展变化,又使言官本身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整体性特征而言,整个言官队伍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之下缓慢的转变着自身,由守旧向开明、消极监督向积极建言、由仅仅做君主的耳目向敢于驳斥皇皇上谕发展,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传统的封驳职能;就个体性特征而言,一些言官在政治参与中实现了某种质的变化,成为新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拥护者。
牛苗苗[9](2012)在《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资源和制度方面付出的巨大代价换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但粗放的发展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低效率的资源利用效率,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超环境承载力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幸福中国的建设,为此在全球积极探索并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目前,中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增长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成为我国经济深化发展两大重要引擎的大背景下,能源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但是,煤炭消耗一直占据着我国资源来源的70%以上,因此作为中国经济关键产业的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当前传统的“三高”粗放型煤炭开发利用弊端已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好当前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避免现有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能源需求,煤炭产业必须向集约化模式转变,特别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资源环境关系。本文正是立足上述背景,基于生态效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为工具,构建了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以期准确把握中国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中国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研究,回顾生态效率应用研究的现状,理清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煤炭产业效率评价的视角,探讨其研究趋势,以指导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其次,阐明生态效率的内涵,分析其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X倍跃进和非物质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另外特别阐述了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异同,探讨生态效率的理论渊源(包括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等),并综述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比如比值评价法、指标评价法和其他评价法;再次,对煤炭产业进行了相关界定,指出煤炭产业的特点,分析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构成及其特征,研究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尤其是非期望产出,包括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探讨煤炭产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煤炭产业生态化,并界定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制、产业集中、安全环保、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等;然后,在总结传统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框架,指出评价目标,拟定构建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评价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以及熵权法。据此,构建基于DEA的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选取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价格平减和熵权法压缩,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最后,提出提高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章节内容如正第一章,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相关文献研究,回顾生态效率应用研究的现状,理清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研究现状,分析当前煤炭产业效率评价的视角,探讨其研究趋势,以指导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探讨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首先提出生态效率并阐明生态效率的内涵,并分析其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X倍跃进和非物质化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另外特别阐述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异同:然后,探讨生态效率的理论渊源(包括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等);最后,综述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比如比值评价法、指标评价法和其他评价法。第三章,探索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理论。首先界定煤炭产业,指出煤炭产业的特点,分析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构成及其特征;其次,研究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尤其是非期望产出,包括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以指导后文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煤炭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煤炭产业生态化,具体探讨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和目标;最后,探讨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制、产业集中、安全环保、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等。第四章,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框架。首先介绍传统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然后,研究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框架,指出评价目标,拟定构建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介绍评价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以及熵权法。第五章,进行实证评价。首先,选择评价对象,构建基于DEA的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选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比如进行价格平减,利用熵权法压缩指标,以保证DEA模型评价的可靠性;据此,进行评价与分析,找出煤炭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突破口。第六章,根据上文的分析,从产业规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优化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推进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①加强产业规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②加强技术创新,营造创新文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③加强管理创新,力推生态环境保护,推行先进管理体系;④加强组织优化,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加大产业整合力度。第七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文献回顾。研究表明,国内的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煤炭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关于煤炭产业的效率评价,国内仍停留在经济效率的评价阶段,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和环境指标。(2)阐明生态效率的内涵。生态效率,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以一定的资源投入和生态环境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能力。生态效率,要求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商品与服务的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生态承载力一致的水平。(3)界定煤炭产业。煤炭产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指从事无烟煤、烟煤、褐煤等原煤煤种的开采、洗选和分级等生产活动的企事业部门,具体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上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但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研究发现煤炭产业,具有负外部性、规模经济性、高风险性、生产周期性、管理复杂性,技术升级缓慢被动,煤炭资源的层级利用,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特点。(4)探讨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它包括煤炭生产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这三个系统是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通过人类劳动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有机整体。组成煤炭生态经济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开放性、明显的空间组合性、明显的时间组合性以及动态演替性等特点。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系统。其中,基本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投入,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等;基本产出,比如原煤产量、销售收入、工业产值、利税总额等:非期望产出,包括环境质量影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生态环境影响(占用土地、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破坏和生态系统破坏等)和社会经济影响(职业病患、安全事故危害、道路破坏、居民建筑破坏、居民生活环境破坏等)。(5)研究煤炭产业生态化。提高生态效率是产业生态化的核心目标,而产业生态化是提高生态效率的主要途径。煤炭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煤炭产业,通过资源高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开采和循环经济等,实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煤炭产业生态化的内涵,有以下四点:实行清洁生产,推广绿色开采,走集约化道路,构建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体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6)阐明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内涵。将其界定为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以一定的资源(劳动、资本、原料等)投入和生态环境代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能力。煤炭产业生态效率,反映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效率,要求煤炭产业的资源消耗减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生态破坏最小化、经济产出最优化。(7)探讨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制、产业集中、安全环保、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等。指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的主要目标,评价现状,监测变化趋势,提供预警,为优化管理决策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提供依据。(8)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目标:①对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运行现状进行评价;②监测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状态的变化趋势;③预警;④为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依据;⑤为企业客观准确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提供依据。构建原则:①系统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整体完备性原则;④相对独立性原则;⑤目标性原则;⑥导向性原则;⑦动态性原则;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生态效率评价理论以及煤炭产业特点,从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三个角度,构建子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9)实证评价。从基本评价来看,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煤炭产业的整体环境污染程度有一定地下降趋势,但煤炭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不容乐观,还需要加大减排力度,尤其在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方面。从综合评价来看,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逐年提高,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其中,规模效率上升尤为突出。从2001年以来,煤炭产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提高生产效率,乃至提升生态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主要归功于其规模的扩大。利用比值评价法,发现中国煤炭产业的经营效率和环境效率都有所提升,其中环境效率提升尤为突出。这表明,我们可以较低的环境代价实现煤炭增产,可以通过实施生态效率管理来控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与生态破坏,实现煤炭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煤炭开采技术相当成熟,经营效率难以提高的背景下,要提高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关键就在于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境效率。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是提高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重点,也是潜在的突破点。(10)提出建议。为了提高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要注重:①加强产业规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②加强技术创新,营造创新文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③加强管理创新,力推生态环境保护,推行先进管理体系;④加强组织优化,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1)本文指出了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内涵,分析了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2)本文尝试构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人们进行实证研究,把握中国煤炭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可靠的政策建议;(3)本文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的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进行实证评价。一方面拓宽了数据包络分析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运用新的方法动态评价煤炭产业生态效率,加深对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认识。
操家齐[10](2012)在《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公民权的实现问题。本文主要以历史制度主义和冲突与回应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实证调研、文献分析为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国家与农民之间半个多世纪来的互动关系,跟踪中国逐步走向一个现代国家的进程。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国家与农民互相依靠,他们既有紧密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和博弈的一面,合作促进了现代国家建设,冲突和博弈也同样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不仅国家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同样,占中国人口主体的广大农民也从传统的农民,开始向一个现代公民的身份转换。因此,可以说,农民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争取平等公民权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现代国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改变了国家,国家同样也改造了农民,“国民同构”,推进了现代国家建设。本文以农民工的公民权为具体研究视角,先从国家出于快速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目的,为稳定农业生产,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限制农民的自由迁徙,使农民无法自己把握经济自由、人身自由谈起,而农民通过争取“包产到户”为手段,顽强争取经济权利,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包产到户”,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从而在经济上实现独立,人身上重新获得自由。从而也为“农民工”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农民成为农民工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曲折,为争取合法打工的权利,实现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农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通过努力,农民工的身份终于得到认可,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的主体。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然而,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依然不能得到平等的保障,在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具体分析、描述了农民工各项权利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近年来农民工争取权利、维护权益的事件越来越多,而且与过去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动向,本文通过富士康事件、增城事件、本田罢工等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把握其中显示出的新趋向。这些事件说明解决农民工公民权问题已经非常迫切,也说明如果引导得法,将有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现代国家的成长与农民的成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农民共同成长与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可以说,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促进了现代中国的成长与发育。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与回应的过程。农民在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扮演着传统不合理制度框架的冲撞者的角色,国家也不断为此调整着既有的制度框架,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双方不断磨合、调适,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工公民权取得的过程是一个宪政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社会赋权、外力赋权、自力赋权合力共同作用的过程。总体来看当今农民工公民权的进步主要还是来自市场赋权,但长远来看更需要国家主动赋权而不能过分寄希望于市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进步将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农民工在现在和过去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农民工关注的焦点从经济权利向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转移,必将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带来了社会的分化,使人们由于身份的不同、财富的多寡而出现社会地位的参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平等、人权、公民、法治等现代性意识深入人心。农民工一方面多数接受了现代教育,在城市生活的熏陶下,其权利意识又得以普遍增强,同时维护自己利益的意愿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农民工公民权的回归过程与现代国家的成型过程是同步的,农民工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之日,也将是中国完成现代国家建设之时。可以说,在今日中国,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农民的权益保障的不完善是国家现代化的最大的不完善,当农民工公民权得以平等实现之时,也就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
二、关于陈贵办矿模式的调查分析与政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陈贵办矿模式的调查分析与政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概念和时空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一章 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鄂东南政区和自然地理概况 |
一、鄂东南政区沿革 |
二、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地质条件和现代矿产资源 |
一、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
二、现代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晚清以前鄂东南地区矿业开发史略 |
一、先秦至两宋时期鄂东南矿业的发展 |
二、元明时期鄂东南矿业的繁荣与曲折 |
三、清代前期关于“矿禁”政策的论战 |
第四节 晚清鄂东南矿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列强势力入侵背景下的夺回矿权运动的开展 |
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三、鄂东南地区发展近代煤铁事业独特的有利条件 |
第二章 晚清鄂东南矿产的分布与厂矿的管理 |
第一节 鄂东南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一、矿产种类及主要矿点分布 |
二、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利用上的优势 |
第二节 厂矿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
一、矿业开发官方机构 |
二、官办和商办厂矿企业及其典型代表 |
第三节 矿业开发的经营管理制度 |
一、雇工管理制度 |
二、资源管理制度 |
三、专门的管理部门 |
四、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 |
第一节 矿产开发“十难”与鄂东南矿业开发 |
一、矿产开发“十难”的提出 |
二、风水说——矿业开发中的困惑 |
三、华夷之辨——矿业开发中的敏感问题 |
四、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工人的罢工斗争及官府应对措施 |
一、矿工的来源及类型 |
二、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
三、矿工罢工事件及官府的应对措施 |
四、官方应对罢工事件的机制 |
第三节 突发矿难与官府的应对 |
一、矿区隐患问题 |
二、矿难的发生及官府的应对 |
三、办矿章程中的对矿难处理的相关规定 |
第四章 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矿产开发带动了采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
二、矿产开发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
三、矿产开发促进了地方农、商业的发展 |
四、矿冶业的兴盛促进了新型矿冶城市的出现 |
第二节 对晚清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一、矿业开发对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
二、聘请外来矿师——新型人才的引入 |
三、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式课程的设置——新型人才的培养 |
四、新式教育对鄂东南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
一、对地方民风的影响 |
二、特殊矿冶禁忌文化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 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1.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
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要求 |
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进展 |
2.国外研究进展 |
(四)研究路线与方法 |
1.研究路线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实践教学的定义 |
2.实践教学路径解析 |
3.新旅游人才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理论 |
2.协同创新理论 |
(三)旅游产业发展与实践教学关联性分析 |
1.实践教学的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全域”导向下的就业 |
2.实践教学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
3.实践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供给多类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
三、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与实践教学现状研究 |
(一)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结果分析 |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结果分析 |
四、旅游人才需求与实践教学供给的错位分析 |
(一)旅游发展人才需求的特征表现 |
1.通识性知识向“通专”融合转变 |
2.低技能向复合能力需求转变 |
3.传统传承与创新能力兼顾 |
4.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
(二)实践教学开展与旅游业发展的矛盾构成 |
1.实践教学理念滞后 |
2.人才需求类型的多样性与培养的单一性 |
3.专项能力所需与共性能力培养矛盾 |
4.“全域”实践的开放性与实习开展的保守性 |
5.创新性能力培养的浅层化与产业发展不匹配 |
五、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路径建设思路 |
(一)实践教学路径建设的原则 |
1.产业导向性原则 |
2.系统性原则 |
3.兼顾性原则 |
4.灵活性原则 |
(二)实践教学路径构建的目标 |
(三)实践教学路径的方向定位 |
1.课内基础认知实践教学 |
2.行业综合实践教学 |
3.课外创新实践教学 |
(四)实践教学路径具体策略建议 |
1.加强课内基础实践与产业的高效对接 |
2.拓展岗位实践的“全域”展开 |
3.提升创新实践的系统规划 |
(五)实践教学路径保障体系的构建 |
1.对接产业发展的理论课程优化 |
2.“三横四纵”实践教学过程把控 |
3.实践教学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 |
4.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的建设 |
5.多元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托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框架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成矿系统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3.1.2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与数量 |
3.2 系统理论 |
3.2.1 一般系统理论 |
3.2.2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 |
3.2.2.1 地球系统 |
3.2.2.2 成矿系统 |
3.2.2.3 勘查系统 |
3.2.3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矿业开发系统 |
3.3 资源诅咒假说 |
3.4 生命周期理论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2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3 强弱可持续发展理论 |
3.6 循环经济理论 |
3.6.1 循环经济理论起源 |
3.6.2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 |
3.6.3 循环经济理论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3.7 技术创新理论 |
3.8 小结 |
第4章 科技创新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再思考和拓展 |
4.2 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3 科技创新是内部动力 |
4.3.1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2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4.4 组织制度创新是外部助力 |
4.5 资源型城市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的路径 |
4.5.1 资源型城市的周期特征和创新驱动机制 |
4.5.2 科技创新挤出阶段 |
4.5.3 技术研发阶段 |
4.5.4 技术扩散阶段 |
4.5.5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 |
5.1 基本概况 |
5.2 存在的突出矛盾 |
5.2.1 经济方面 |
5.2.1.1 经济现状概述 |
5.2.1.2 产业结构不平衡 |
5.2.1.3 产业空间分布不集中 |
5.2.2 人口方面 |
5.2.2.1 人口现状概述 |
5.2.2.2 人口外迁 |
5.2.2.3 人力资本低 |
5.2.2.4 工资收入低 |
5.2.3 资源利用方面 |
5.2.3.1 矿山企业小而分散 |
5.2.3.2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
5.2.3.3 产品附加值低 |
5.2.4 科技生产方面 |
5.2.4.1 科技投入水平低,创新驱动不足 |
5.2.4.2 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 |
5.2.4.3 科技转化率低 |
5.2.4.4 专业人才匮乏 |
5.2.4.5 安全隐患突出 |
5.2.5 环境方面 |
5.2.5.1 环境污染 |
5.2.5.2 水土流失 |
5.3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 |
5.3.1 概况介绍 |
5.3.2 资源型城市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5.3.3 资源型城市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
5.3.4 机制总结 |
5.4 资源型城市经济——人口收缩机制的计量分析 |
5.4.1 识别经济——人口收缩 |
5.4.2 经济——人口收缩分析 |
5.4.3 数据与变量 |
5.4.3.1 构造经济——人口变量 |
5.4.3.2 选取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5.4.3.3 选取集聚经济指标 |
5.4.3.4 选取产业结构指标 |
5.4.3.5 选取人力资本指标 |
5.4.4 模型选择与估计 |
5.4.4.1 选取模型 |
5.4.4.2 模型介绍 |
5.4.4.3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
5.4.4.4 模型的估计分析 |
5.5 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5.6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影响机理研究 |
5.6.1 产业集群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
5.6.2 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
5.7 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途径研究 |
5.7.1 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资源产业集群系统发展 |
5.7.2 互联网+煤炭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物数云智” |
5.7.2.1 物联网 |
5.7.2.2 大数据 |
5.7.2.3 云计算 |
5.7.2.4 智慧矿山 |
5.7.3 黑龙江省互联网+模式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 |
5.7.3.1 创新优势集群发挥核心作用 |
5.7.3.2 建设煤炭产业公共平台 |
5.8 小结 |
第6章 科技创新对加拿大萨德伯里转型发展经验借鉴 |
6.1 萨德伯里城市概况 |
6.2 萨德伯里城市发展概况 |
6.3 萨德伯里矿床的资源潜力 |
6.3.1 成矿潜力 |
6.3.2 资源潜力 |
6.4 科技创新支撑下的深部找矿 |
6.4.1 国外深部找矿对我国的启示 |
6.4.2 科学理论创新支撑 |
6.4.3 技术创新支撑 |
6.5 科技制度协同创新视角下萨德伯里发展路径研究 |
6.5.1 理念创新 |
6.5.2 科技创新 |
6.5.3 机制体制创新 |
6.5.3.1 法律制度更新完善 |
6.5.3.2 政府资金大力支持 |
6.5.3.3 行业协会提供援助 |
6.5.3.4 人才制度有力保障 |
6.5.3.5 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6.5.3.6 重视配套基础设施 |
6.6 现状 |
6.7 小结 |
第7章 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
7.1 发展理念创新 |
7.2 矿业全产业链创新 |
7.2.1 延长矿业产品价值链条,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
7.2.2 周密论证矿产资源潜力,保障链条源头供应 |
7.2.2.1 开展深部探测,挖掘资源潜力 |
7.2.2.2 改进选冶工艺,降低边界品位 |
7.2.2.3 拓展思维模式,扩大资源范围 |
7.2.3 重视发展矿业绿色经济,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
7.2.3.1 控制强度合理开发 |
7.2.3.2 利用已有矿山设备 |
7.2.3.3 挖掘现存地质资料 |
7.2.3.4 拓展现有地下空间 |
7.2.4 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特色旅游产业 |
7.3 城市经济创新 |
7.3.1 培育城市新兴接替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7.3.2 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形成集聚规模效应 |
7.3.3 纳入区域统筹考虑安排,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
7.3.4 提前研判新兴城市定位,做好多元产业规划 |
7.4 体制机制创新 |
7.5 创新视角下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发展路径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4)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瑞安孙氏的兴起 |
第一节 清代温州的文化环境 |
一、温州建置沿革概述 |
二、清代温州文化形象的认知 |
三、明清温州家族建设概况 |
第二节 孙衣言兄弟的仕宦起伏 |
一、渊源与崛起 |
二、辗转与沉浮 |
三、终结与返乡 |
第三节 孙氏兄弟的社会文化网络 |
一、亲缘关系 |
二、官场交往 |
三、交游网络的拓展 |
第二章 金钱会前后的瑞安孙氏 |
第一节 孙锵鸣办团 |
一、安义堡与孙氏的乡邦理想 |
二、地方权力漩涡中的孙锵鸣 |
第二节 金钱会事件中的瑞安孙氏 |
一、金钱会初期孙锵鸣的作为 |
二、团会对峙 |
三、孙氏乡团的覆败 |
四、危机应对与自救措施 |
第三节 金钱会事件后的瑞安孙氏 |
一、回溯与争辩 |
二、申诉与求助 |
三、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瑞安孙氏的乡学挖掘 |
第一节 对永嘉之学的选择 |
一、家族策略的调整 |
二、南宋以后的永嘉之学 |
三、孙衣言的学术倾向 |
第二节 永嘉之学的发掘与发扬 |
一、乡邦文献的发掘整理 |
二、文献出版与乡学重建 |
三、学脉梳理与学谱溯源 |
四、学统与文统的交错 |
第三节 乡学家学化 |
一、乡贤接续与家族继承 |
二、乡学权威形象的形成 |
三、延续与变通 |
第四章 家族建设与家族文化 |
第一节 家族建设 |
一、从安义堡到诒善乡居 |
二、家族史建构 |
三、族规制定 |
第二节 家族教育与地方教育 |
一、诒善祠塾的设立 |
二、诒善祠塾的教学实践 |
三、家族教育的科举导向 |
四、孙氏家塾与地方教育 |
第三节 玉海楼与家族藏书 |
一、清代士人的家族藏书活动 |
二、瑞安孙氏的藏书建设 |
三、《玉海楼藏书规约》 |
第五章 孙氏家族地方文化形象的固化 |
第一节 孙诒让的家族策略:继承与修正 |
一、重涉团练 |
二、议设兴儒会 |
三、从永嘉之学到《周礼》 |
第二节 地方文化格局的重构 |
一、后孙衣言时代的温州地方文化格局 |
二、孙氏家族地方地位的变化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中的孙衣言及其家族 |
一、“吾师琴西太仆”的纽带意义 |
二、“乡学名人堂”里的孙氏家族 |
三、从坟墓到纪念碑 |
结论 |
附录 金钱会与孙氏家族相关文献辨析 |
参考文献 |
(5)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系统论 |
1.2.2 地域分工和经济区划理论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
1.2.4 矿产资源规划与铁矿开发规划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矿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
2.1 国际铁矿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 中国铁矿石行业形势 |
2.2.1 铁矿石产量分析 |
2.2.2 铁矿石需求分析 |
2.2.3 行业发展新要求 |
2.3 湖北矿业与社会经济发展 |
2.3.1 基本省情 |
2.3.2 矿业发展形势 |
2.4 湖北省钢铁工业发展与铁矿开发 |
2.4.1 基本情况 |
2.4.2 钢铁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2.4.3 湖北省钢铁产业发展与铁矿开发形势 |
2.5 小结 |
第3章 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 |
3.1 铁矿勘查现状 |
3.1.1 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历程 |
3.1.2 地质勘查成果现状 |
3.1.3 铁矿资源勘查保障程度分析 |
3.2 铁矿资源概况 |
3.2.1 资源特点 |
3.2.2 储量概况 |
3.2.3 主要矿床类型及储量分布 |
3.3 铁矿开发利用概况 |
3.3.1 发展现状 |
3.3.2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铁矿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4.1 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
4.1.1 存在的问题 |
4.1.2 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
4.2 矿山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4.2.1 矿山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2 发展对策分析 |
4.3 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 |
4.3.1 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危害 |
4.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
4.3.3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成果及分析 |
第5章 湖北省铁矿开发规划研究 |
5.1 基于理想点法的湖北省铁矿开采区开发优选评价 |
5.1.1 理想点法 |
5.1.2 湖北省铁矿开采区开发优选评价 |
5.1.3 结果及分析 |
5.2 湖北省铁矿开发规划 |
5.2.1 主要开采区的开发规划分析 |
5.2.2 武钢集团在湖北省铁矿业的核心地位 |
5.2.3 湖北省铁矿开发总体规划布局 |
5.3 湖北省铁矿开发规划分析 |
5.3.1 发挥武钢带头作用 |
5.3.2 统筹鄂东、鄂西开发 |
5.3.3 落实分区发展 |
5.4 小结 |
第6章 湖北省铁矿开发保障建议 |
6.1 “陈贵模式”与资源整合 |
6.1.1 主要问题 |
6.1.2 陈贵模式 |
6.1.3 陈贵模式与湖北省铁矿资源整合 |
6.2 资源保障 |
6.2.1 资源开采分析 |
6.2.2 资源保障建议 |
6.3 经济转型 |
6.4 其他建议 |
6.4.1 生态环保建设 |
6.4.2 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机制 |
6.4.3 建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机制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明清王朝对渝东南土司统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范围 |
三 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渝东南土司的设置和内部权力结构 |
第一节 渝东南土司设置沿革考 |
一 渝东南土司区的自然环境 |
二 元代以前渝东南土司区的建置沿革 |
三 元明清时期渝东南土司的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渝东南土司的族属和祖先身份的建构 |
一 渝东南土司族属问题辨析 |
二 渝东南土司祖先身份的建构 |
第三节 渝东南土司的职官设置 |
一 朝廷任命的渝东南土司职官 |
二 渝东南土司的自署职官 |
第四节 渝东南土司内部的权力结构 |
一 渝东南土司内部土官之间权力关系 |
二 渝东南土司内部纵向权力关系 |
第二章 明朝对渝东南土司的统辖方式 |
第一节 管理明代渝东南土司的地方机构 |
一 管理酉阳、平茶、邑梅、石耶、地坝诸司的基层机构 |
二 管理石砫土司的基层机构 |
三 川东道对渝东南土司的统辖 |
第二节 明代渝东南土司的里甲与赋税 |
一 渝东南土司内的里甲设置 |
二 渝东南土司的赋税征收 |
第三节 明代贵州、湖广二省对渝东南土司的兼制 |
一 贵州方面对渝东南土司的兼制 |
二 湖广方面对渝东南土司的兼制 |
第四节 明代渝东南土司的朝贡活动 |
一 明代土司朝贡的相关规定 |
二 渝东南土司朝贡的基本内容 |
三 各时期渝东南土司朝贡的特点 |
第五节 从土司间争端的处理看明朝对渝东南土司的统辖 |
一 明朝处理渝东南土司之间的争端 |
二 明朝处理酉阳土司与贵州土司之间的争端 |
三 明朝处理酉阳土司与永顺土司之间的争端 |
第三章 明代渝东南土司军事征调研究 |
第一节 军事征调的原因、程序以及赏罚措施 |
一 明朝征调渝东南土兵的原因 |
二 明朝征调渝东南土兵的程序 |
三 明朝对渝东南土兵的赏罚措施 |
第二节 石砫土司参与平播战争诸问题考实 |
一 石砫土兵入播参战兵力考 |
二 金竹等七寨大捷考 |
三 李化龙隐匿马千乘夫妇战功说补考 |
四 土官冉荩之死考 |
第三节 渝东南土司参与万历朝鲜之战、援辽之战诸问题考 |
一 渝东南土司参与万历朝鲜之战考 |
二 万历四十六年明朝征调酉阳土兵援辽考 |
三 万历四十七年明朝征调酉阳、石砫二土司兵决策过程考 |
四 石砫土兵与江浙兵斗殴事件考 |
第四节 渝东南土司军事征调的特点 |
一 从时间分布来看,呈现出前疏后密的特点 |
二 从结果来看,军事征调有助于渝东南土司实力的提升 |
三 从征调区域来看,多位于王朝内地各省的边缘地带 |
四 从领兵土官身份来看,以土官为主、族人与大姓为辅 |
第四章 明代渝东南土司“家”“国”利益的博弈 |
第一节 纳贡从征与为乱地方 |
一 纳贡从征,以扬王休 |
二 阴党残苗,屡攻衙门 |
第二节 从协助平叛到对抗朝廷 |
一 利益一致,助明平叛 |
二 利益相悖,对抗官府 |
第三节 从首鼠两端到誓死卫国 |
一 捐躯图报还是羁留出关 |
二 首倡大义还是无意援省 |
三 秦氏“富贵已极”之下的尽忠报国 |
第五章 清朝对渝东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与治理 |
第一节 清代渝东南土司改土归流的原因 |
一 土司骄横不法、与中央的矛盾愈加尖锐 |
二 清朝实现全面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
三 清朝开辟苗疆的需要 |
四 清朝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
第二节 渝东南土司改土归流的过程 |
一 清朝对酉阳土司改流时机的选择 |
二 酉阳、平茶、邑梅、石耶、地坝五土司改土归流的过程 |
三 石砫土司改土归流的步骤 |
第三节 改流之后清朝对渝东南土司家族的处理 |
一 改流后酉阳、平茶、邑梅、石耶、地坝五土司家族的去向 |
二 改流后石砫土司家族的去向 |
第四节 改流后清朝对渝东南土司区的治理 |
一 建立和完善赋税征收体系 |
二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三 发展教育、移风易俗、建立地方官学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陈景韩的报人身份 |
第一节 陈景韩的早期思想启蒙 |
第二节 陈景韩留学日本积累学识 |
第三节 进入《大陆报》报人生涯初尝试 |
一、《大陆报》的创刊背景 |
二、《大陆报》的内容特色以及对陈景韩思想的影响 |
第四节 进入《时报》 开创“时评”新巅峰 |
一、《时报》的创刊背景 |
二、《时报》的创办初期 |
三、《时报》的“时评”成就综观 |
四、陈景韩“时评”的主要内容 |
五、陈景韩“时评”的批判性特点 |
第五节 进入《申报》 言论趋缓终一生 |
一、陈景韩放弃《时报》进入《申报》的原因探究 |
二、陈景韩与《申报》的渊源研究 |
三、陈景韩在《申报》的创作概述 |
四、陈景韩对袁世凯的态度演变 |
五、《申报》中期 陈景韩的言论渐趋理性 |
六、《申报》后期 分歧凸显终离报界 |
第六节 功过是非成就完美报人形象 |
第二章 陈景韩的主编身份 |
第一节 《新新小说》的出版、内容研究 |
第二节 《新新小说》的“短命”原因探究 |
第三节 《新新小说》主编的身份确认研究 |
第四节 陈景韩“主编”身份的研究意义 |
第三章 陈景韩的小说家身份 |
第一节 陈景韩的翻译小说 |
第二节 陈景韩的侦探小说 |
第三节 陈景韩的侠义小说 |
一、革除旧俗、改造国民之侠 |
二、抵制侵略、反抗压迫之侠 |
三、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之侠 |
第四节 陈景韩小说创作的历史地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二十年记者生涯之回顾》 |
附录二:《编辑部中之经验》 |
后记 |
(8)言官与光绪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史回顾 |
(一)民国时期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 |
(三)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
二、 本选题的学术意义 |
三、 本文的基本框架及内容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言官制度之沿革 |
第一节 清代言官制度之源流 |
第二节 清代言官的选任考核与升转 |
一、 言官的选任 |
二、 言官的考核与升转 |
第三节 清代言官的职权 |
一、 参议政事权 |
二、 监察行政权 |
三、 驳正违失权 |
四、 弹劾官吏权 |
五、 考核官吏权 |
六、 侍班纠仪权 |
七、 会谳重案权 |
八、 辨明冤枉权 |
九、 财政审计权 |
十、 监察科举权 |
第四节 晚清言官制度的变化 |
一、 言官机构存废的论争 |
二、 晚清言官制度的改革 |
三、 对清末言官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二章 言官与洋务新政 |
第一节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态度 |
一、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冷漠 |
二、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批评 |
三、 言官的治国之术 |
第二节 言官与修建铁路的论争 |
一、 洋务派与顽固派关于修建铁路的争论 |
二、 言官对建造铁路的态度 |
三、 对言官在铁路问题论争中表现的评价 |
第三节 言官与其它洋务新政 |
一、 筹办海防、各业并举 |
二、 整顿同文馆,选拔经世人才 |
三、 振兴商务以保利权 |
四、 兴办矿务以开财源 |
第三章 言官奏议与戊戌新政 |
第一节 言官倡导的政治变革主张 |
一、 诏定国是以正趋向 |
二、 改革体制以推行新政 |
三、 操权柄、明赏罚、斥顽臣,以行实政 |
第二节 言官的经济变法主张 |
一、 振兴农工商务以杜外洋之漏卮 |
二、 筹办铁路矿务以杜各国觊觎 |
三、 裁厘加税以裕国恤商 |
四、 借洋款以办实业 |
第三节 言官的文化教育变法主张 |
一、 改革科举制度 |
二、 建立新式学堂 |
三、 言官的其它文教主张 |
第四节 言官的反变法主张 |
一、 攻击维新团体 |
二、 攻击支持维新变法的官员 |
三、 攻击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 |
四、 重惩维新党人 |
第四章 言官与清末新政 |
第一节 言官与清末新政的施行 |
一、 言官与清末新政的发动 |
二、 言官与教育改革 |
三、 言官与内政改革 |
四、 言官与经济改革 |
第二节 预备立宪的缘起与言官的态度 |
一、 日俄战争的结局催生了立宪思潮 |
二、 考政大臣对清末预备立宪的推动 |
三、 言官对君主立宪的态度 |
第三节 言官与官制改革 |
一、 对官制改革的态度 |
二、 对责任内阁的态度 |
三、 对于化除满汉畛域的陈言 |
四、 关于设立议院的建议 |
第五章 言官与光绪朝政争 |
第一节 言官与光绪初年的政争 |
一、 同、光之交的政局与清流派的产生 |
二、 言官与清流 |
三、 云南报销案与南北党争 |
四、 言官与慈禧、奕之争 |
第二节 初期帝后党争中的言官 |
一、 言官与李鸿章靠近后党之始 |
二、 言官与慈禧太后复出 |
三、 言官与帝后两党的对立 |
第三节 言官与丁未政潮 |
一、 丁未政潮的缘起 |
二、 言官在政潮推波助澜 |
三、 丁未政潮的余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1.2.2 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研究综述 |
1.2.3 煤炭产业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效率及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效率的提出及内涵 |
2.1.2 与生态效率相关的概念 |
2.1.3 与经济效率的区别 |
§2.2 生态效率的理论渊源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工业理论 |
§2.3 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1 比值评价法 |
2.3.2 指标评价法 |
2.3.3 其他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理论基础 |
§3.1 煤炭产业的生态经济系统 |
3.1.1 煤炭产业 |
3.1.2 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
3.1.3 煤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 |
§3.2 煤炭产业的生态化 |
3.2.1 产业生态化 |
3.2.2 煤炭产业生态化的内涵 |
§3.3 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 |
3.3.1 基本概念 |
3.3.2 主要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框架 |
§4.1 传统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 |
4.1.1 传统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4.1.2 传统经济效率评价的局限性 |
§4.2 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框架 |
4.2.1 评价目标 |
4.2.2 拟定原则 |
4.2.3 建立体系 |
§4.3 数据包络分析 |
4.3.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
4.3.2 非期望产出的处理 |
§4.4 熵权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EA的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评价 |
§5.1 DEA评价体系 |
5.1.1 评价对象 |
5.1.2 评价指标 |
§5.2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5.2.1 数据的选取 |
5.2.2 数据的处理 |
§5.3 评价与分析 |
5.3.1 基本评价 |
5.3.2 综合评价 |
5.3.3 其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概况及特征 |
6.1.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
6.1.2 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基本特征 |
§6.2 产业规制 |
6.2.1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
6.2.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 |
§6.3 技术创新 |
6.3.1 营造创新文化 |
6.3.2 加大科技投入 |
6.3.3 增强创新能力 |
§6.4 管理创新 |
6.4.1 力推生态环境保护 |
6.4.2 推行先进管理体系 |
§6.5 组织优化 |
6.5.1 完善进入退出机制 |
6.5.2 加大产业整合力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国家的规制与农民的回应 |
一、缘起:正视“熟悉的陌生人” |
二、意义:农民与国家的现代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权 |
(二) 农民公民权 |
(三) 农民工公民权 |
(四) 问题的根源 |
(五) 解决之道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 理论方法 |
(二) 实证方法 |
第二章 不屈的抗争:包产到户的实现与自由身份的获得 |
一、弱者的武器:农民“反行为” |
二、把颠倒的颠倒过来:包产到户的顽强回归 |
三、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民自由身份的初步恢复 |
第三章 遏制与突破:农民工流动大潮的形成 |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工政策的演进 |
二、改革开放后民工潮的兴起 |
(一) 清退“盲流” |
(二) 离土不离乡 |
(三) 离土又离乡 |
(四) 阻遏中的前行 |
(五) 拐点:孙志刚事件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
第四章 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与“非完整公民”身份 |
一、农民工的贡献 |
二、“非完整公民”身份 |
(一) 政治权利 |
(二) 经济权利 |
(三) 社会权利 |
第五章 抗争的新趋势——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无望弃世与消极抗争:富士康跳楼事件剖析 |
(一) 恐怖的“十连跳”与“富士康”代工王国 |
(二) 泰勒制流水线下的三重“异化”悲剧 |
(三) 各方回应与富士康后危机时代的“围城困境”解析 |
二、失范性抗争:“砍手党”案例剖析 |
(一) 黑道乡村:砍手党的家族背景 |
(二) 堕落渊薮:砍手党在城市的聚居区 |
(三) 从受辱者到抢劫犯:几位主犯的人生曲线 |
(四) 原因透析 |
三、暴力型集体抗争的典型范本:潮州事件及增城事件 |
(一) 不应发生的“雄起” |
(二) 非典型维权 |
(三) 当地政府对事件的回应与反思 |
四、新生代农民工理性集体抗争:本田罢工样本 |
(一) 劳资理性互动 |
(二) 意义:现行制度框架内的维权样本 |
(三) 标志:新兴产业工人阶级的崛起 |
第六章 合力赋权:农民工公民权实现路径 |
一、宪政赋权:道义的高度与事实的限度 |
二、外力赋权:全球化的力量 |
三、行政赋权:责任与利益的博弈 |
四、市场赋权:权利的现实来源 |
五、社会赋权:成长的力量 |
六、自力赋权:以公民的名义 |
第七章 基本结论 |
附录一:农民工访谈笔记选登 |
附录二: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两首 |
附录三:一位农民工的返乡过年日记 |
附录四:农民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陈贵办矿模式的调查分析与政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D]. 吴琼. 暨南大学, 2019(02)
- [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路径研究[D]. 翟孝娜. 渤海大学, 2018(12)
- [3]基于科技创新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黑龙江省主要矿业城市和加拿大萨德伯里为例[D]. 李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6)
- [4]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D]. 凌一鸣. 浙江大学, 2017(12)
- [5]湖北省铁矿资源现状及开发规划研究[D]. 钟瑞.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6]明清王朝对渝东南土司统治研究[D]. 张万东. 吉林大学, 2016(03)
- [7]陈景韩的“三重身份”解读[D]. 辛亭亭. 苏州大学, 2015(02)
- [8]言官与光绪朝政研究[D]. 郑云波. 吉林大学, 2012(03)
- [9]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 牛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5)
- [10]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D]. 操家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