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球墨铸铁中总稀土和镁的连续测定

稀土——球墨铸铁中总稀土和镁的连续测定

一、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稀土总量和镁的连续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田春霞,刘文华,刘璟[1](2018)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提出对20112015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重要活动、文献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放射化学及其它方法。引用文献323篇。

徐鸿志,陈志伟,刘东武[2](2010)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的稀土元素》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敞口式容器及混合酸消解程序被用于铸铁样品的分解。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定量测定限为0.202.17 ng/g,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3.2%10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2%。

应忠堂[3](2013)在《对球墨铸铁中合理稀土用量的再认识》文中认为介绍了稀土在球墨铸铁中的作用原理。通过各种稀土用量的生产实例,论证了合理的稀土用量范围:(1)对于冲天炉熔炼,出铁温度1 450~1 500℃,原铁液w(S)0.04%~0.06%,生产汽车、柴油机、农机等中小型球墨铸铁件时,球化剂中w(Mg)在6.5%~7.5%,出铁温度高取下限,反之取上限;加入一定量稀土对质量有一定好处,但不宜过多,w(RE)在1.5%~2.5%,薄小件或壁厚大于50 mm时取下限。(2)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温度1 500~1 550℃,原铁液w(S)0.02%左右,浇注上述类型的产品时,球化剂中w(Mg)在5.5%~6.5%、w(RE)在0.8%左右为宜。(3)冲天炉熔炼浇注厚大球墨铸铁件,球化剂中w(Mg)在6.5%~7.5%,稀土总量1.0%~1.2%,并应以重稀土为主。(4)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浇注厚大球墨铸铁件,球化剂中w(Mg)在5.5%~6.5%,w(RE)在0.6%~0.8%,也要以重稀土为主。强调指出球墨铸铁中稀土用量过高,不但提高成本、消耗国家宝贵资源,而且对铸件质量不利。

岑鸽[4](2012)在《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黑斑缺陷的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40多年来,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心部的黑斑缺陷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们。心部黑斑是厚大断面球铁中最典型的缺陷,是由于石墨畸变成碎块状石墨在宏观上的表现,对铸件的性能有恶化作用。为了消除厚大断面球铁件中碎块状石墨,改善力学性能,铸造厂家们采用了热处理和添加合金化元素(Cu、Sb)等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制造成本较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铸态下获得性能优异的厚大断面球铁件是首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微量元素Bi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石墨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的残余稀土含量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讨论重轻混合稀土镁球化剂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采用多功能温度采集仪,分析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共晶凝固冷却特性曲线,研究球铁凝固过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X),研究拉伸断口形貌,从微观上分析球铁中石墨球的形态,异质核心及晶界偏析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研究结论如下:(1)尺寸为180mm×180mm×200mm试样中,添加0.012wt%Bi可以消除碎块状石墨;试样尺寸为250mm×250mm×300mm时,加Bi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碎块状石墨产生。随着Bi加入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Bi加入量为0.010wt%0.012wt%时,其抗拉强度达337MPa,伸长率为10.4%,-40℃低温冲击功可达到10.5J,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适当降低残余稀土量,即调整RE/Bi加=1.31.5,可以进一步抑制碎块状石墨和改善综合力学性能。说明添加微量Bi工艺是一项有效的黑斑缺陷控制技术。另外,添加微量Bi可以抑制球墨铸铁组织中珠光体的产生,其试样的拉伸断口属于韧性断裂,存在大量的等轴韧窝。球墨异质形核核心主要由CeBi和LaBi等高熔点金属间化合物以及Mg的氧或硫化物组成。(2)采用重轻混合稀土镁球化剂工艺是一项效果明显的黑斑缺陷控制技术。当采用相同的重轻稀土球化剂混合比例时,天和D-2重稀土球化剂对碎块状石墨的抑制作用要明显优于龙南DY-2重稀土球化剂。当采用同种重稀土球化剂配制混合球化剂时,重、轻稀土球化剂混合比例为4:6时铸件的组织和性能要明显优于比例为3:7的。说明重轻混合球化剂对碎块状石墨的抑制作用会随着重稀土球化剂比例的增加而增强。球铁晶界偏析产物可能为磷共晶、Mg的化合物和稀土高熔点化合物的混合物。(3)随着球铁试样的壁厚从70mm增加到250mm,结晶温度区间从32.1℃增大到59.8℃,结晶冷速从2.74℃/min减小为0.59℃/min,凝固时间从11.7min延长为101.1min,会导球化级别从2级降为3-4级,石墨球大小从6级升为5级,球数减小,共晶团晶粒少而粗大,石墨形态畸变,综合力学性能都逐渐下降,出现碎块状石墨后力学性能骤然下降。当试样壁厚在180mm以下,结晶时间小于48.2min时,石墨以球形析出并长大,力学性能良好。之后随壁厚增加,石墨畸变可能性增加。另外,壁厚为70mm试样的凝固冷却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再辉现象。

周亘[5](2005)在《稀土镁球墨铸铁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纪念稀土镁球墨铸铁投产40周年》文中提出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充分开发和应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包钢、锡柴、上海内研所和一机部系统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单位曾各自或协同进行稀土球墨铸铁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稀土的球化作用较弱,稀土球铁的球化率不如镁球铁,但夹渣、缩松明显少于镁球铁。这种结果引起了用稀土和镁进行球化处理的设想,导致了稀土镁球铁的诞生,解决了当时国内球铁生产由于原材料和技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球墨铸铁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与镁球铁曲轴相比,稀土镁球铁曲轴的夹渣、缩松缺陷大幅度减少,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也明显提高,因而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这之后,锡柴又试验成功稀土镁硅铁合金球化剂冲入球化处理法,取代比较不安全而且温降较大的压力包处理法,并将稀土镁球铁用于柴油机连杆、大断面曲轴以及重量达20t的16V300型气缸体,此外,1965年还研制成功等温淬火稀土镁球铁凸轮轴并投入大批量生产。稀土能中和微量元素及铁液中某些气体的反球化作用,而稀土使球墨畸变的作用也需要微量元素中和。稀土镁球铁发生石墨漂浮的临界碳当量是4.55%,与镁球铁基本相同。稀土在球铁中的应用要注意用量恰当,才能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和免除其不利影响。

刘文华[6](2012)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2006~2010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气体分析及色谱等其它方法,引用文献251篇。

刘文华[7](2011)在《稀土元素分析》文中提出对2001-2005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文献和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放射化学和电化学法等。引用文献301篇。

侯淼昂[8](2016)在《工艺因素对高硅钼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高硅钼球铁具有较高的热强性和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和涡轮增压器壳体的制造。但因该类球铁中Si、Mo元素含量较高,材质的球化率、球墨尺寸和分布以及晶间碳化物不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因此,在生产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合金的球化率和铁素体数量、细化石墨球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晶界碳化物数量,对提升我国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改变球化剂的种类、孕育剂的加入量和开箱时间等工艺因素来优化高硅钼球铁的球化孕育处理工艺和固态相变过程。采用定量金相分析技术阐明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随工艺因素的变化规律,借助着色腐蚀方法并结合微区能谱分析手段研究合金元素在球铁中的偏析行为,进一步探究工艺参数与球铁组织和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对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球化处理过程中,当球化剂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时,不仅会恶化石墨形态,降低球化率并增加珠光体数量,而且会降低球铁的力学性能。球化剂MgRE7-2的球化效果明显优于MgRE8-4。随着孕育剂加入量的增多,合金的球化率提高,铁素体含量增大,而珠光体和渗碳体含量趋于减小,合金的力学性能则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推荐的孕育剂加入量为1.0%-1.2%。经球化孕育处理后浇入铸型的球铁铁液在冷却凝固及固态相变过程中,随着开箱时间的延迟,合金中石墨球球径增大,珠光体和渗碳体含量降低,而石墨球圆整度变化不明显。采用1.4%MgRE7-2球化剂进行球化处理,1.0%的硅钡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浇注完毕30min开箱,高硅钼球铁中铁素体含量可达到75%,珠光体和渗碳体含量分别为7%和0.2%,抗拉强度达到 639.2MPa,伸长率为8.1%。高硅钼球铁在凝固过程中,受Mo元素影响,Si元素主要分布于凝固末期,Mo和Mn元素均呈现出正偏析元素的偏析特征,其在最后凝固区域形成了富钼硅碳化物。

应忠堂[9](2012)在《对球墨铸铁中合理稀土用量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1947年,英国人H.Morrogh在过共晶的铁液中,加入了铈和其他稀土元素,并辅以适当孕育剂得到了球状石墨。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我国铸造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球墨铸铁会议。在以铁代钢,以铸代锻的号召下,球墨铸铁在不同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迅猛的推广;但是,由于缺乏优质的原辅材料,又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造成大量球墨铸铁零件的断裂和失效,球墨铸铁的应用很快在我国跌

宋思宇[10](2018)在《发动机缸盖蠕墨铸铁蠕化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蠕墨铸铁材料不仅具有导热性能和减震性能好的特点,还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近些年逐渐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重要零部件的生产,取代了强度较低的灰铸铁材料。虽然蠕墨铸铁材料已经被应用了很长时间,但是人们对蠕墨铸铁材料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在生产上更多依赖于经验。为了保证每批次蠕墨铸铁铸件的蠕化率稳定,很多生产企业对蠕化工艺以及原材料品质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由于原材料成分的波动、更换了蠕化剂批次而导致蠕化失败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围绕蠕墨铸铁材料多缸小缸径柴油发动机缸盖的生产展开研究,重点研究蠕化工艺、蠕化元素、炉料成分对蠕化率、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长期以来,生产蠕墨铸铁的原材料以优质生铁为主,近几年生铁价格不断上涨,为了降低蠕墨铸铁铸件的生产成本,本论文实验用工业废钢做炉料,熔炼时加入增碳剂和一些合金制备合成生铁,再使用这种合成生铁来制备蠕墨铸铁。经测试分析可知,使用这种合成生铁可以制备出蠕墨铸铁材料,其组织和力学性能与用生铁制备的蠕墨铸铁几乎没有差别。本文通过试验不同种类的蠕化剂和孕育剂,探究了制备蠕墨铸铁时蠕化、孕育元素种类及配比对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的影响。根据实验得出的规律可知,镁和稀土是促进石墨蠕化的元素,镁元素促进石墨蠕化的能力比稀土元素更强烈,所以蠕化剂中镁元素所占比重越大,蠕化率对蠕化剂的加入量越敏感,蠕化稳定性越差,但是在蠕化反应的过程中镁元素遇到高温铁液会剧烈燃烧并使蠕化剂起爆,爆炸反应起到了搅拌作用,使蠕化元素在处理包内分布更均匀,蠕化反应结束后不需要对铁液进行搅拌即可浇注。钙也是促进石墨蠕化的元素,由于金属液对钙的吸收较弱,所以蠕化处理完成后大部分钙元素在处理包液面形成了浮渣。实验使用孕育剂中主要含有硅、钡、钙元素,孕育剂可起到增加金属液中石墨的形核数量的作用,据一些资料表明,仅采用单一的硅元素做为孕育剂很容易出现孕育衰退现象,而钙、钡则具有延长孕育衰退出现时间的能力,所以实验使用的孕育剂被认为是长效孕育剂。实验表明,钙元素促进石墨球化的作用大于其对铁液的孕育作用,当蠕化剂和孕育剂中钙元素所占的比例较高时,则会出现孕育不充分而石墨球化严重的现象,这会导致蠕墨铸铁组织中出现碳化物,这种组织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镁元素也具有增加组织白口敏感性的能力,蠕化剂中镁元素的含量越少,则蠕墨铸铁基体组织中越不容易出现碳化物组织。孕育剂可增加石墨的形核数量,随着孕育剂加入量的增加,基体组织中铁素体数量也随之增加,碳化物缺陷也会得到改善。通过分析可知,使用稀土镁蠕化剂和钙钡孕育剂处理铁液时得到的蠕墨铸铁组织较好,蠕化率可达到80%以上,壁厚大于10mm时基体中没有碳化物组织,此时稀土镁合金加入量为处理铁液重量的0.25%,钙钡合金加入量为处理铁液重量的0.5%。合金元素含量会影响蠕墨铸铁组织中铁素体数量,随着Cu、Cr、Mn元素含量的增加,蠕墨铸铁组织中碳素体含量逐渐减少,材料的抗拉强度也随之提升。壁厚对蠕化率以及组织中铁素体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壁厚会影响冷却速度,壁厚越小则冷却速度越大,石墨球化越严重,蠕化率随之降低,冷速快还会导致蠕墨铸铁组织中铁素体数量减少。总结实验规律,试制YNF40型蠕墨铸铁材料柴油发动机缸盖,在试制的过程中通过调整铁液的合金成分,改进浇注温度、浇注系统结构,最后成功制备出了缸盖样件,经检测,制备的缸盖铸件蠕化率和力学性能都可满足设计要求。

二、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稀土总量和镁的连续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稀土总量和镁的连续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标准方法和标准样品
3 重量法和滴定法
4 分光光度法
5 荧光光度法
6 原子吸收法
7 原子发射光谱法
8 质谱法
9 X-射线荧光光谱法
1 0 放射化学分析
1 1 其它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的稀土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主要工作条件
    1.3 样品消解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稀土元素的质谱干扰及校正
    2.2 检出限和定量限
    2.3 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3 结论

(4)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黑斑缺陷的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球墨铸铁概述
        1.1.1 球墨铸铁的产生和发展
        1.1.2 球墨铸铁的生产应用
    1.2 球墨铸铁的生产工艺
    1.3 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
        1.3.1 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介绍
        1.3.2 球状石墨形成过程
        1.3.3 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典型缺陷及预防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学成分设计
        2.2.2 造型工艺设计
        2.2.3 熔炼及处理工艺设计
    2.3 检测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2 凝固特性曲线采集
        2.3.3 化学成分分析
        2.3.4 金相检测
        2.3.5 力学性能检测
        2.3.6 断口形貌检测
第3章 微量元素 Bi 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方案
    3.3 元素 Bi 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3.1 微量 Bi 对宏观组织的影响
        3.3.2 微量 Bi 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3.3.3 微量 Bi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3.4 元素 Bi 的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轻混合稀土镁球化剂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方案
    4.3 重轻混合稀土镁球化剂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3.1 混合球化剂对组织的影响
        4.3.2 混合球化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稀土元素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厚大断面球墨铸铁凝固冷却特性曲线分析
    5.1 前言
    5.2 球墨铸铁凝固冷却曲线分析原理
    5.3 壁厚对球墨铸铁的影响
    5.4 球铁凝固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稀土镁球墨铸铁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纪念稀土镁球墨铸铁投产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镁球铁的起源
2 早期推广工作
3 早期发展情况
    3.1 冲入法的研究
    3.2 扩大应用范围
    3.3 等温淬火稀土镁球铁研究和生产
4 对几个技术问题的认识
    4.1 稀土的球化作用
    4.2 石墨漂浮
    4.3 关于稀土对球铁铸造缺陷的影响
5 结束语

(7)稀土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重量法和滴定法
3 分光光度法
    3.1 单一稀土简单离子光度法
    3.2 稀土络合物光度法
        (1) 偶氮胂类显色体系
        (2) 偶氮氯膦类显色体系
        (3) 其它类显色体系
    3.3 褪色法及动力学光度法
    3.4 多元络合物光度法
    3.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3.6 计算光度法
    3.7 分离与富集方法的应用
    3.8 非稀土测定
4 荧光光度法
5 原子吸收法
    5.1 稀土元素的测定
    5.2 非稀土杂质的测定
6 发射光谱法
7 质谱法
8 X-射线荧光光谱法
9 电化学分析法
10 放射化学分析法
11 离子色谱法
12 气体分析

(8)工艺因素对高硅钼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硅钼球铁简介
        1.2.1 高硅钼球铁的化学成分
        1.2.2 高硅钼球铁的组织特征
        1.2.3 高硅钼球铁的性能特点
    1.3 高硅钼球铁的研究进展
        1.3.1 高硅钼球铁球化处理方法及工艺
        1.3.2 高硅钼球铁孕育处理方法及工艺
    1.4 高硅钼球铁的工程应用研究
        1.4.1 高硅钼球铁的铸造性能
        1.4.2 薄壁球铁件的组织特点
        1.4.3 高硅钼球铁件的性能研究
        1.4.4 高硅钼球铁件常见缺陷及成因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2 试验条件及方法
    2.1 试件的制备
        2.1.1 化学成分的确定
        2.1.2 铁液熔炼工艺
        2.1.3 球化处理工艺
        2.1.4 孕育处理方法
        2.1.5 试件铸造工艺
        2.1.6 试件开箱时间的确定
    2.2 试样的制备
    2.3 合金组织分析
        2.3.1 着色腐蚀原理
        2.3.2 微观组织观察
        2.3.3 相组成分析
        2.3.4 定量金相分析
    2.4 力学性能测试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3 球化剂类型与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3.1 概述
    3.2 球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3.2.1 石墨形态、数量及分布
        3.2.2 物相分析
        3.2.3 基体组织及碳化物
    3.3 球化剂种类对高硅钼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孕育处理工艺对高硅钼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4.1 概述
    4.2 孕育剂用量对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4.2.1 石墨形态、数量及分布
        4.2.2 基体组织及碳化物
    4.3 孕育剂用量对高硅钼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开箱时间与高硅钼球铁组织和性能的相关规律
    5.1 概述
    5.2 开箱时间对高硅钼球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5.2.1 石墨形态及数量
        5.2.2 基体组织及碳化物
    5.3 开箱时间与高硅钼球铁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6 合金元素在高硅钼球铁的偏析行为
    6.1 高硅钼球铁中奥氏体枝晶的形貌特征
    6.2 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偏析行为
    6.3 凝固末期碳化物的形成规律
        6.3.1 碳化物的分布特征
        6.3.2 晶界碳化物形貌特征
        6.3.3 碳化物区域能谱分析
    6.4 本章小结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发动机缸盖蠕墨铸铁蠕化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蠕墨铸铁概述
        1.2.1 蠕墨铸铁发展状况
        1.2.2 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1.2.3 蠕墨铸铁的性能
        1.2.4 蠕化处理工艺
    1.3 蠕墨铸铁生产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选择及实验方案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2.1.1 炉料的选择
        2.1.2 蠕化剂的选择
        2.1.3 孕育剂的选择
    2.2 熔炼及试样的制备
        2.2.1 原铁液的熔炼
        2.2.2 蠕化孕育方式
        2.2.3 浇注试样
    2.3 分析测试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 蠕化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3.1 蠕化剂、孕育剂种类对组织的影响
        3.1.1 稀土镁、高钙钡搭配使用
        3.1.2 稀土镁、钙钡搭配使用
        3.1.3 稀土镁、稀土硅、钙钡搭配使用
    3.2 炉料成分对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3.2.1 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
        3.2.2 碳当量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3.2.3 合金元素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3.3 壁厚对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3.4 Q235钢做炉料对组织的影响
        3.4.1 制备方案
        3.4.2 原铁液合金成分的波动
        3.4.3 蠕化后的基体组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蠕墨铸铁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蠕化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铁素体体积分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柴油发动机缸盖试制
    5.1 缸盖的制备方法
        5.1.1 炉料
        5.1.2 熔炼及蠕化处理
        5.1.3 造型和浇注
    5.2 铸件缺陷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5.2.1 气缩孔缺陷的产生
        5.2.2 气缩孔缺陷的解决方法
    5.3 缸盖蠕化率的检测
    5.4 缸盖的力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四、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稀土总量和镁的连续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元素分析[J]. 田春霞,刘文华,刘璟. 分析试验室, 2018(02)
  •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土镁球墨铸铁中的稀土元素[J]. 徐鸿志,陈志伟,刘东武. 化学试剂, 2010(07)
  • [3]对球墨铸铁中合理稀土用量的再认识[J]. 应忠堂. 现代铸铁, 2013(01)
  • [4]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黑斑缺陷的控制技术[D]. 岑鸽. 湖南大学, 2012(02)
  • [5]稀土镁球墨铸铁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纪念稀土镁球墨铸铁投产40周年[J]. 周亘. 现代铸铁, 2005(01)
  • [6]稀土元素分析[J]. 刘文华. 分析试验室, 2012(07)
  • [7]稀土元素分析[J]. 刘文华. 分析试验室, 2011(06)
  • [8]工艺因素对高硅钼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侯淼昂.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9]对球墨铸铁中合理稀土用量的再认识[A]. 应忠堂. 2012年全国蠕墨铸铁研讨会暨机床铸铁件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2012
  • [10]发动机缸盖蠕墨铸铁蠕化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 宋思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稀土——球墨铸铁中总稀土和镁的连续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