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茵陈蒿汤治疗传染性肝炎及退黄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羿今(Wang Yi Chin)[1](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古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整理,总结归纳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证中具体的运用规律以及用药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检索筛选和整理收集了目前中国大陆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和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等相关文献知识库,结合手工查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文献资源,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以检索“茵陈蒿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黄疸”等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等方式来查询上述文献资料,均为汉语检索源文献。通过整理和归纳古今文献有关该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其应用概况,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 V3.2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软件,运用加强关联规则数据运算模型挖掘,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比较该经方加味药物在治疗中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和整理古今文献分别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如黄疸、积聚、腹痛等中医古籍中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文献的有关机制效应研究,系统归类了该经方的应用背景和现代机制。同时通过挖掘分析29篇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临床研究,深入挖掘理法方药的规律和特点,现代中医临床仍遵循茵陈蒿汤经方治疗湿热蕴结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其他尚有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和肝郁气滞,后三种证候则多与湿热演变或病程迁延有关。观察到临床表现舌苔以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为主,脉数和脉弦占比大于50%;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就诊原因,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胁痛、乏力、身黄、目黄、恶心、纳差、尿黄、口苦、腹胀、面黄。茵陈蒿汤主方茵陈蒿、栀子、大黄三药均在临床治疗中为主要药物,没有删减,其他配伍的中药主要以茯苓、甘草、郁金、赤芍、白术、丹参为常见,出现频率均大于30%,以清热解毒药和利水渗湿药最为多见。茵陈蒿用量以30克和20克最为多见,15克及以下用量较少;栀子、大黄以10克用量较多,15克、12克、6克较少;其他茯苓、赤芍、郁金用量尚有不同经验和观点,而板蓝根、金钱草用量较大。研究结论作为古代经方,茵陈蒿汤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运用历史源远流长,经验丰富,而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仍遵循古代经方茵陈蒿汤的主要适用病证,以湿热为主要病机,结合不同病程的病机变化,调整配伍中药的选用,以茯苓为主要配伍中药,结合其他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药物辅佐,加强利湿清热之功,古方新用,在配伍的基础上,多数主张大剂量使用茵陈蒿,而栀子大黄的剂量则随证加减,现代临床发现该方对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他伴随症状纳差、乏力、黄疸等也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该经方从大剂量茵陈蒿为用药特点,临床效果显着。
杨慧珍(Yang Huei-Chen)[2](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指出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冷静[3](2016)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茵陈蒿汤对其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南开医院肝胆外科7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有胆总管结石37例,胆道损伤2例,壶腹部乳头状腺瘤2例,另外还包括胆管癌6例,胰头癌5例,黄疸型肝癌9例及壶腹癌15例。分别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外科手术或经内镜胆道引流术。所有患者无凝血机制障碍,术前2周内未服用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非甾体类等对凝血机制有影响的药物,否认药物过敏史。随机分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研究组,38例)。用药7d后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红细胞压积、血沉)、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各项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D-二聚体)、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变化。结果:1.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而血沉与本组术前比较则显示明显增加(P<0.05)。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浆PT、APTT、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明显增加(P<0.05);FIB水平与(给药前)、对照组指标相比较,有显着减少(P<0.05)。3.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有明显的减少(P<0.05)。结论:1.术后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浆PT、APTT等指标,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降低。2.两组血沉和FIB水平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增加。3.茵陈蒿汤有利于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的高凝异常状态,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推荐临床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茵陈蒿汤的应用。4.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通过手术干预治疗梗阻后常规西医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可以加速退黄,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陈良[4](2003)在《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茵陈蒿汤方后注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本研究整理了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病机理的中医文献并综述了茵陈蒿汤的现代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按照茵陈蒿原方的剂量灌服阻塞性黄疸模型大鼠,进一步研究了茵陈蒿汤利胆退黄的机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揭示了“尿如皂角汁状”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为切入点,认为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的机理在于通利小便、利胆退黄,并且发现茵陈蒿汤组和栀子组的利胆退黄作用较大黄组和茵陈蒿组更为明显,“尿如皂角汁状”正是这两组利胆退黄作用强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和栀子的退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刘太华[5](2003)在《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文中提出陈蒿汤是出自《伤寒论》的经典名方,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的功能,为中医治疗湿热黄疸之第一要方。本文研制开发了基于茵陈蒿汤利胆退黄主要药味和有效部位的现代中药注射剂—茵陈注射液,完成了其新药临床前的主要药学研究和部分药效学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茵陈蒿汤的抗肝炎药效物质与注射剂处方合理性分析:文献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方中大黄毒性较大,全方研发成注射剂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栀子甙口服利胆作用好,但注射给药效果较差;全方药味偏多,制备工艺复杂,制剂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不太适合开发成现代中药注射剂;无论口服还是注射给药,单味茵陈利胆退黄效果显着,并与茵陈蒿汤相当。为此,我们认为从利胆退黄角度,可将茵陈蒿汤三味药精简优化为单味茵陈,开发成单味茵陈注射液。 2.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以蒿属香豆素、总黄酮、总有机酸以及生产可行性为指标,综合考察了茵陈水煎煮法、醇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的提取效果,首先确定了水煎煮提取路线,筛选出水煎煮最佳工艺条件。 水煎液采取二步精制。对比醇沉法和石硫法除杂效果,优选醇沉法为第一步精制方法;二次精制时,以乙酸乙酯萃取为宜。 茵陈有效部位提取精制的全程最佳工艺为:取茵陈药材,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加95%乙醇至含醇量达60%,放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80%,放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然后用浓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少量水洗乙酸乙酯层,减压回收乙酸乙酯,浓缩至稠膏,真空干燥。 首次研制出茵陈利胆退黄有效部位,含测分析表明,有效部位中可测成分的总和大于80%,各控制性指标物质的转移率均大于60%。 3.注射液成型工艺研究:首次确定了茵陈注射液的最佳制剂处方,以注射用水和聚乙二醇400为注射液的复合溶媒,吐温-80为增溶剂,枸橼酸钠、烟酰胺为助溶剂,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配制试验表明,原料药溶解度好,注射液澄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论文: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明度和稳定性好。 4.质量标准的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技术建立了茵陈药材、原料药、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经测定有效部位中的蒿属香豆素、总黄酮、总有机酸的总含量大于80%,并建立了各指标的检测下限:其中蒿属香豆素的含量不得低于 15%,总黄酮的含量不得低于55%,总有机酸的含量不得低于10%。质量标准符合《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要求》。 5.指纹图谱的研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建立了茵陈药材、原料药。注射液指纹图谱,优化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条件,60分钟内10余个色谱峰都能达到基线分离,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稳定。 此外,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首次从指纹图谱角度,定性定量地刻划了茵陈药材质量一致性、原料药质量一致性和注射液质量一致性及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从中挖掘出一些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密切有关的化学图谱信息。 6.稳定性初步考察:采用留样观察实验和加速实验方法,考察了茵陈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茵陈注射液具有很好的澄明度、稳定性,常温下储存6个月以上,仍保持澄清且无沉淀现象。 7.药效学试验:利用a#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的大鼠胆瘀模型,考察了茵陈蒿注射液的利胆、退黄作用。结果表明,茵陈蒿注射液的利胆、退黄作用确切,并与我院临床长期应用的复方茵陈蒿注射液相比无显着性差异。 综上所述,茵陈蒿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药效显着,具有良好的进一步开发前景。
陈荣添[6](2014)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常规西药对照组比较,评价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优势与不足。方法: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湿热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给予加味茵陈蒿汤(茵陈、珍珠草、赤芍各30g,大黄、栀子、贯众各l0g,茯苓、麦芽各20g,虎杖、丹参、白术各15g,陈皮、甘草各6g,视大便情况而确定大黄煎法),水煎至150ml,2剂/天,早晚口服,西药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一次1.2g,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静滴,1次/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一次1g,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滴。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采用t检验。结果:1.治疗4周后,试验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0.63%,略高于对照组(8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肝功能(TBil、 DBil、ALT、AST、GGT、ALP)、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凝血功能(PT)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改善TBIl、DBil、 GGT、 HA、 PCⅢ、 Ⅳ-C、 LN、 PT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试验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治疗前后血常规、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索子敏[7](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茵陈蒿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之一,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显着,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现代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本方的应用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茵陈蒿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共分为四个方面: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成果,整体把握该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主治病证和应用范围,全面了解该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广泛的治疗思路与参考。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方面,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明确茵陈蒿汤的出处,并对相关条文进行分析。《伤寒论》第236条阐明了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病因病机,第260条讨论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载"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以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下之,以茵陈蒿汤"与236条基本相同,但多出"宜下之"三个字,点出了茵陈蒿汤具有泻下的作用。第二,茵陈蒿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文献及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本方证之方药、病位、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茵陈蒿汤证的病位在脾胃肝胆,病机为湿热郁蒸,胆失疏泄,病理基础是湿热、肝郁和血瘀,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而成,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疫毒、气滞、淤血等。其典型临床症状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以及"心胸不安"。第三,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不同证型的发黄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涉及的发黄病有多种类型,包括湿热发黄、寒湿发黄、少阳发黄、表郁发黄、表虚发黄、火劫发黄、虚劳发黄、蓄血发黄、燥结发黄等。第四,将仲景治黄诸方进行比较,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五,梳理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102首历代茵陈蒿汤的衍化方,以历史为线,纵向分析茵陈蒿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收集近60年来茵陈蒿汤的临床个案报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对中西医病名、症状、舌象、脉象、剂量、加味药物等信息进行研究,统计其频数及相关比例,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方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临床各科疾病均有涉及,但以肝胆病证为主,具体疾病为消化系统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亦总结了本方临床运用指征为:小便黄赤、身目俱黄、便秘、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质多见红或暗红,舌苔多见黄腻或黄厚腻。总结茵陈蒿汤各药物的常用剂量为:茵陈30克,栀子10克、15克,大黄10克、6克。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首次对1955-2016年2月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相关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计2844例患者,Met 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茵陈蒿汤能够显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0R=4.35,95%CI(3.18,5.95),P<0.00001;RR=1.16,95%CI(1.13,1.20),P<0.00001;RD=0.13,95%CI(0.11,0.16),P<0.00001]、治愈率[OR=2.40,95%CI(1.82,3.16),P<0.00001;RR=1.52,95%CI(1.33,1.74),P<0.00001;RD=0.21,95%CI(0.15,0.27),P<0.00001],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SMD=-1.16,95%CI(-1.33,-1.00),P<0.00001]、黄疸消退时间[SMD=-1.22,95%CI(-1.47,-0.97),P<0.00001]、住院时间[SMD=-1.33,95%CI(-1.88,-0.78),P<0.00001]。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茵陈蒿汤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黄疸,明显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对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李石兰[8](1978)在《中草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近况》文中指出 病毒性肝炎为一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一般分为甲型肝炎(传染性肝炎)和乙型肝炎(血清性肝炎)二种;二者均可通过密切接触经口、输血、予防接种及注射血液制品等途径传染,其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亦基本相同。甲型肝炎病毒曾在数年前发现于肝细胞内,仅具核心部分,无表面抗原层(1)。过去由粪便检出的米兰抗原(EHAA),曾被认为与甲型病毒有关(2—4)。但最近研
陈磊[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张国梁治疗黄疸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张国梁主任医师治疗黄疸的学术特点和用药规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张国梁主任医师于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治疗的黄疸人的病历资料102份,涉及处方272张。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预处理,然后将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黄疸的类型、黄疸的程度、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方药(具体的剂量)等数据录入到由安徽省中医院研发的临床病历采集系统,再经过临床病历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导入,通过Excel软件及Clementine11.1数据挖掘软件运用相应的算法对已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数据资料进行挖掘统计,最后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张国梁主任医师治疗黄疸的临床经验。结果:本研究患者男女比例为2.09:1,平均年龄47.8岁。引起黄疸的西医疾病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急性戊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所占比例最大,为36.0%;其次为肝硬化,占比24.3%。本研究272张处方共包含方剂42首,平均处方用药12.8味,常用前10首方剂平均由5.3味药组成。不同西医类型黄疸的常用中药有差异,鸡内金、海金沙多用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茵陈蒿和赤芍的用量和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并在胆汁淤积性黄疸用量最大。阳黄常用中药药味依次是苦、甘、辛、淡、酸等,药性多偏寒,主要有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等;阴黄常用中药药味依次为甘、苦、辛、淡、酸等,药性以微寒和温热药为主,主要有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等。关联规则的药对分析,在阳黄常用栀子、赤芍、大黄相互配伍,在阴黄中常以附子配赤芍、附子配鳖甲等。运用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分析,得出阳黄和阴黄的核心处方。结论:通过总结研究发现,张国梁主任医师治疗的黄疸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西医疾病以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多见。临床处方药味较少,喜用配伍精炼的小方而合方化裁;除了辨证处方用药外,不忘根据西医黄疸的类型而辨病用药,在胆汁淤积性黄疸常加入鸡内金、海金沙;擅长根据黄疸程度调整茵陈蒿和赤芍剂量,尤其在胆汁淤积性黄疸擅用重剂茵陈蒿和赤芍。常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治阳黄以利湿、补虚、清热为主,治阴黄以补虚、利湿、温阳为主,根据兼证而兼以理气、泻下活血、化痰等法;治黄疸时常用补虚药以重视脾胃,体现治阳黄护脾胃、治阴黄补脾胃的特色。治阳黄的核心药对是栀子配赤芍、赤芍配大黄、栀子配大黄,治阴黄的核心药对是赤芍配附子、泽泻配附子、鳖甲配附子、枳壳配赤芍、枳壳配附子以及泽泻-赤芍-附子、鳖甲-赤芍-附子、枳壳-赤芍-附子。治阳黄的核心处方由茵陈蒿汤合四逆散加味而成;治阴黄的核心处方由茵陈术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而成。
陈玥舟[10](2014)在《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中医诊治经验挖掘的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是当今中医在临床中进行辨治的主要模式之一。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医药传承的形式之一,中医古籍承载了历代医家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源泉。面对新发疾病和中医治疗有特色的病种,中西医理论体系和病名的差异是中医临床借鉴中医古籍筛选治疗方案的严重障碍,并对有效地利用古代医家宝贵的诊治思路和经验带来重大的阻碍。为解决当今中医临床面对新发疾病和优势病种采用西医病名而不能有效利用中医古籍疾病诊疗经验的难题,本文尝试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文献与疾病认识的方法,以具有统计学依据的病毒性肝炎症状组以及疾病自然史特点关联病毒性肝炎与明清“黄疸”范畴的相关病证,建立相关文献数据库,从而对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进行挖掘。另外,结合现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反向分析从明清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诊治经验,对明清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病症的用药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一、研究目的、范围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相关诊治知识,为当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本文以明清时期“黄疸”范畴的中医古籍为研究范围,基于现代对病毒性肝炎症状组和疾病自然史的统计调查,建立病毒性肝炎与明清“黄疸”范畴相关病证之间的关联。运用文献学、史学的方法搜集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并以关联为基础筛选明清时期病毒性肝炎相关的中医古籍,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和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进行频数、相关性和聚类等统计学方法的分析,本文对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进行了挖掘。另外,搜集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系统分析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活性,结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结果,反向分析从明清时期的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症诊治知识,对明清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类似病症的用药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二、研究结果1.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了基于西医病名挖掘古代文献相关中医诊疗经验的方法:(1)首先,依据客观症状建立中西医疾病之关联。即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索某西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症状学调查,以获得经统计得到的该病典型症状;对照现有的该西医病的中医辨证标准中的典型症状,将两项典型症状重合者作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作为次要症状,以此制定古籍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该西医病的古籍文献。例如本研究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索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症状学调查。以甲肝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代表,慢性乙肝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代表,统计文献中报道的各类症状的患者比例,选择患者比例大于50%的症状作为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同时,根据《病毒性肝炎辨证标准》中形成的专家共识,提炼“标准”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对临床统计和专家共识共同具备的典型症状作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作为次要症状制定古籍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古籍文献;(2)其次,依据西医疾病自然史特点建立中西医疾病之关联。即找出该西医疾病自然史中的突出特点,再从古籍中筛选同时记载这些特点的文献。例如本研究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中“黄疸”和“传染性”这两个突出的特点,从古籍中筛选同时记载这两个特点的文献;(3)最后,通过古今术语转换,对入选的文献进行标准化,并录入数据库,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频数、相关和聚类等分析,对入选古籍文献中用药规律以及药物与该西医病相关症状之间、病因病机与症状之间、病因病机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例如,病毒性肝炎相关症状“尿黄”、“发热”和“阳痿”分别与“湿热发黄”、“外感发黄”和“劳伤发黄”显着相关;与症状“尿黄”聚类或显着相关的药物几乎全部与“湿热发黄”显着相关,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与症状“发热”显着相关的药物均具有清热或解表的功效;与症状“阳痿”聚类或显着相关的药物几乎全部具有补虚的功效。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竹叶石膏汤是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常用方剂,大黄是治疗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典型药物。2.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中医诊治经验的挖掘结果:(1)以症状为关联,从明清医案中筛选出211则医案建立数据库。频数分析表明病毒性肝炎相关医案中记载最多的症状是黄疸、腹胀和尿黄;病机主要可分为湿热发黄、寒湿发黄、蓄血发黄、劳伤发黄和外感发黄;高频药物(频次>20)主要由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组成,低频药物(频次>5,<20)主要由补虚药组成。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竹叶石膏汤是医案中的常用方剂,并且与症状“乏力”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为补虚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人参;与症状“尿黄”、“便秘”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为清热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大黄、黄柏、栀子;与“腹胀”聚为一类的药物主要为理气化湿、消食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厚朴和大腹皮;与“胁痛”聚为一类的药物主要为化痰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半夏和旋覆花;与“阳痿”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具有补肾的功效,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杜仲和菟丝子。与“湿热发黄”病机显着相关的药物全部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黄芩、黄连;与“寒湿发黄”病机显着相关的药物除大腹皮外,全部具有温阳补虚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附子、肉桂;与“劳伤发黄”病机显着相关的药物除生姜外,全部具有补虚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是黄芪、白芍;与“蓄血发黄”病机显着相关的药物主要有活血、补血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炮姜、当归。医案数据库中症状、病机与药物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表明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病机分析直接与用药相关。另外,病毒性肝炎的某些典型症状对病机的分析有重要的作用。从典型症状推测疾病的病机,可对辨证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2)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中“黄疸”和“传染性”这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找到散在于26部明清医籍的57则相关文献,建立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频数分析表明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茵陈、栀子和大黄;药物按药物四性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和温性药;按照五味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苦味、辛味和淡味药;按照功效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药物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文献所载方剂名称的统计分析均表明,明清医家对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所用的方剂主要包括茵陈蒿汤、小柴胡汤和茵陈五苓散。药物的聚类分析提示明清医家认为大黄在治疗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中有重要的作用。3.运用现代中药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慢性乙肝临床报答的Meta分析反向研究明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文献中的用药规律:系统分析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建立数据库,对这些药物及其提取物按照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进行排序。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16项中药在细胞模型抗乙肝病毒研究和31项中药在动物模型抗乙肝病毒研究中,以HBV DNA、HBV HBeAg和HBV HBsAg水平为检测指标,从76种中药里找出18种中药的提取物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中表现了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12种中药的提取物在鸭乙肝病毒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较强的抑制鸭乙肝病毒的活性;大黄和黄芩的提取物在HepG2.2.15细胞模型和鸭乙肝病毒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对具有较强抗乙肝病毒活性中药的功效分析发现,抗乙肝病毒作用最强的药物主要为清热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大黄、黄芩、柴胡表现出较强的直接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并在明清时期病毒性肝炎相关医案及现代乙肝治疗中使用频次较高,且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对纳入Meta分析的230项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报道用药的研究发现,补虚药出现的频次是清热药出现频次的1.7倍。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的聚类分析表明与劳伤发黄病机聚类的药物几乎全部为补虚药,同时,补虚药与湿热发黄病机显着负相关。与此相应,中药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系统分析发现补虚药表现出较低的直接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这些结果提示补虚药对乙肝的治疗可能通过间接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进行。三、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1.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基于西医病名对中医古籍中相关诊治经验进行挖掘的方法。2.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和症状学统计为基础,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挖掘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3.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为基础,建立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挖掘明清医家对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4.系统分析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并对这些药物及其提取物按照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进行排序。结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结果反向分析从明清时期的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诊治经验,并进一步解析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用药规律。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所制定的基于西医病名对中医古籍中相关诊治经验进行挖掘的方法是科学的。本文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了基于西医病名从中医古籍中挖掘相关诊治经验的方法,并对总结明清医家治疗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提供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为现代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在新发疾病突发时,这种方法可用于挖掘中医古文献中相关疾病的诊治经验,为中医专家组制定相关的诊治方案提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并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备选库。
二、茵陈蒿汤治疗传染性肝炎及退黄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茵陈蒿汤治疗传染性肝炎及退黄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文献溯源 |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研究概况 |
1.1 古代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溯源 |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方药治疗 |
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 |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代研究概况 |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 慢性乙肝病毒作用机理研究 |
1.3 现代药物治疗 |
1.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因机证候的研究现状 |
1.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研究现状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研究概况 |
2.1 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
2.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
2.3 茵陈蒿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2.4 茵陈蒿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来源 |
3.2 疾病诊断标准 |
3.3 文献纳入标准 |
3.4 文献排除标准 |
3.5 文献信息的预处理 |
3.6 文献信息纳入方法 |
3.7 数据挖掘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4.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
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剂应用概况 |
3.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3.1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舌苔脉象和病机分析 |
3.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分布规律分析 |
3.3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药使用分析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一. 结论 |
二.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3)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1.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茵陈蒿汤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观察指标 |
2.1.2 凝血指标测定 |
2.1.3 数据整理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观察指标 |
3.1.2 肝功能指标测定 |
3.1.3 数据整理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茵陈蒿汤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黄疸病概念及辨证论治的文献研究 |
(一) 《内经》最先提出黄疸病名 |
(二) 《金匮要略》论黄疸,证分为四类出十方 |
(三) 《景岳全书》论黄疸,阴阳表邪及胆黄 |
(四) 《温病条辨》论黄疸,师古承叶有发展 |
二. 有关茵陈蒿汤的文献论述 |
(一) 茵陈蒿汤证治 |
(二) 茵陈蒿汤利胆退黄的现代研究 |
三. 茵陈蒿汤之药物研究 |
(一) 栀子 |
(二) 大黄 |
(三) 茵陈蒿 |
四. 动物实验研究 |
(一) 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 |
(二) 标本收集及检测方法 |
(三) 统计学处理 |
(四) 结果 |
(五) 实验评价 |
五. 服茵陈蒿汤后尿液颜色改变机理的探讨 |
六. 相关问题探讨 |
(一) 黄疸病的证治及其现实意义 |
(二) 小便不利与黄疸的关系 |
(三) 学生对前人一些论述的不同看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分析与注射液处方优化 |
第一节 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分析 |
第二节 茵陈蒿汤注射液合理性与处方优化 |
第二章 茵陈蒿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原料药的制备工艺 |
第二节 茵陈注射液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三章 茵陈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一节 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二节 原料药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三节 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 |
第四章 茵陈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
第二节 原料药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三节 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 |
第四节 茵陈药材、原料药和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茵陈注射液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六章 茵陈注射液药效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综述 |
附录 |
(6)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
1.1.1 病名源流 |
1.1.2 病因病机 |
1.1.3 治则治法 |
1.1.4 临床研究 |
1.2 现代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
1.2.1 正常胆红素代谢 |
1.2.2 发病机制 |
1.2.3 治疗 |
1.3 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的研究概况 |
1.3.1 临床应用 |
1.3.2 实验研究 |
1.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2.1 病例来源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病例选择标准 |
1.2.4 分组方法与治疗方案 |
1.2.5 观察指标 |
1.2.6 统计学处理 |
1.3 研究结果 |
1.3.1 试验完成及不良反应情况 |
1.3.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1.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
1.3.4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
1.3.5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
1.3.6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
1.3.7 安全性指标监测 |
第三章 讨论 |
1.1 立方依据 |
1.2 加味茵陈蒿汤对CHB黄疸患者证候的影响 |
1.3 加味茵陈蒿汤对肝功能的影响 |
1.3.1 对胆红素的影响 |
1.3.2 对肝酶的影响 |
1.4 加味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
1.5 加味茵陈蒿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1.6 疗效评价总结 |
1.7 加味茵陈蒿汤的安全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茵陈蒿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2 外科疾病 |
1.3 妇科疾病 |
1.4 胎产疾病 |
1.5 儿科疾病 |
1.6 皮肤系统疾病 |
1.7 其他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2.1 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
2.3 肾脏疾病方面 |
2.4 血液系统疾病方面 |
2.5 防治癌症方面 |
2.6 抗炎镇痛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茵陈蒿汤的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
1.1 出处 |
1.2 相关条文分析 |
2 茵陈蒿汤方证分析 |
2.1 方药配伍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2.3 病因病机分析 |
2.4 症状分析 |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黄" |
3.1 湿热发黄 |
3.2 寒湿发黄 |
3.3 少阳发黄 |
3.4 表郁发黄 |
3.5 表虚发黄 |
3.6 火劫发黄 |
3.7 虚劳发黄 |
3.8 蓄血发黄 |
3.9 燥结发黄 |
4 仲景治黄诸方比较 |
5 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发展 |
5.1 晋唐时期 |
5.2 宋元时期 |
5.3 明清时期 |
第三章 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四章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
2.2 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 |
2.3 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张国梁治疗黄疸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
1.张国梁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初步理论探讨 |
1.1 无瘀不黄疸 |
1.2 治黄重脾胃 |
2.数据挖掘在中医传承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数据挖掘研究 |
1.资料收集和整理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数据资料的预处理 |
2.1 西医诊断的标准化 |
2.2 黄疸的初步分类处理 |
2.3 中药名的规范化 |
2.4 数据库的建立 |
3.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及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统计 |
3.2 西医诊断统计分析及结果 |
3.3 处方统计分析及结果 |
3.4 中药使用统计分析及结果 |
3.5 阳黄、阴黄药物使用统计分析及结果 |
3.6 阳黄、阴黄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3.7 阳黄、阴黄的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分析 |
第三部分:结果讨论 |
1.患者一般情况讨论 |
1.1 患者性别统计讨论 |
1.2 患者年龄统计讨论 |
2.西医诊断的讨论 |
3.处方讨论 |
3.1 常用方剂使用讨论 |
3.2 处方药味数使用讨论 |
4.中药使用讨论 |
4.1 中药频次讨论 |
4.2 不同类型黄疸与常用中药的讨论 |
4.3 不同程度黄疸与常用中药剂量的讨论 |
5.阳黄、阴黄药物使用讨论 |
5.1 阳黄、阴黄常用中药统计讨论 |
5.2 阳黄、阴黄中药性味讨论 |
5.3 阳黄、阴黄中药类别讨论 |
6.基于阳黄、阴黄关联规则的药对讨论 |
6.1 阳黄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6.2 阴黄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7.阳黄、阴黄的核心处方讨论 |
7.1 阳黄核心处方讨论 |
7.2 阴黄核心处方讨论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
(10)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中医诊治经验挖掘的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病毒性肝炎相关中医古籍的研究概况 |
1.2 明清医家对黄疸的认识 |
1.2.1 湿热发黄 |
1.2.2 血证发黄 |
1.2.3 阴黄与阳黄 |
1.2.4 外感与内伤发黄 |
2 前言 |
2.1 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文献方法的可行性和途径 |
2.1.1 从古籍文献记录的症状和疾病自然史出发挖掘中医古籍 |
2.1.2 从现代中医临床和中药药理学研究反向分析中医古籍 |
2.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范围 |
2.2.1 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籍的方法 |
2.2.2 挖掘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相关诊治知识 |
2.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学的方法 |
2.3.2 建立西医病名与中医古籍相关文献的关联 |
2.3.3 史学的方法 |
2.3.4 统计学的方法 |
2.3.5 从中药药理学研究和现代中医临床反推的方法 |
3 建立病毒性肝炎与中医古籍中相关病证的关联 |
3.1 临床对病毒性肝炎调查统计的症状组 |
3.1.1 临床对甲肝人群症状的调查统计 |
3.1.2 临床对慢性乙肝人群症状的调查统计 |
3.2 关联病毒性肝炎与中医古籍相关病证的典型症状 |
3.2.1 基于临床统计的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组 |
3.2.2 基于《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的症状组 |
3.2.3 关联中医古籍的病毒性肝炎症状组 |
3.2.4 病毒性肝炎相关“黄疸”范畴中医古籍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4 从症状出发挖掘明清“黄疸”文献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诊治知识 |
4.1 基于明清医案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数据库 |
4.1.1 基于关联标准筛选病毒性肝炎相关医案 |
4.1.2 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明清医案数据库 |
4.2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的方法 |
4.2.1 数据结构转换 |
4.2.2 频数分析 |
4.2.3 相关性分析 |
4.2.4 聚类分析 |
4.3 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的结果 |
4.3.1 对明清医案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症状和病机的分析 |
4.3.2 明清医案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用药分析 |
4.3.3 症状、病机与药物之间关系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4.4 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分析结果的讨论 |
4.4.1 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症状和病机认识 |
4.4.2 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用药规律 |
4.4.3 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中症状、病机和药物的关系 |
5 从疾病自然史出发挖掘明清黄疸文献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知识 |
5.1 从传染性的角度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 |
5.2 统计分析从传染性角度建立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 |
5.2.1 单味药物的频数统计 |
5.2.2 药物四性、五味及功效的频数统计 |
5.2.3 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统计结果的讨论 |
6. 从现代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反向分析明清相关病证诊治经验 |
6.1 现代中医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分析 |
6.1.1 现代中医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分析结果 |
6.1.2 现代中医治疗乙肝临床报道中药物的性味及功效分析 |
6.2 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的系统性分析 |
6.2.1 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
6.2.2 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的系统性分析结果 |
6.2.3 具有较强抗乙肝病毒活性中药的性味和功效分析 |
6.3 从现代中医临床和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分析明清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8.1 论着 |
8.2 中文论文 |
8.3 英文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茵陈蒿汤治疗传染性肝炎及退黄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王羿今(Wang Yi Chi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2]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 冷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4]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D]. 陈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5]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D]. 刘太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01)
- [6]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D]. 陈荣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D]. 索子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中草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近况[J]. 李石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78(01)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张国梁治疗黄疸的经验研究[D]. 陈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中医诊治经验挖掘的方法学研究[D]. 陈玥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