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1](1972)在《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对日本进口复合板的钎接性能也作了一些小样试验。试验的方法与条件均与国产复合板钎接试验相同。仅钎接材料不同,日本进口复合板的成份与性能列于表1。
王谦[2](2014)在《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及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铝/铁复合板可以将铝与铁的直接焊接转化为铝合金与铝/铁复合板之间的焊接,避免铝与铁直接焊接时发生反应,生成脆硬金属间化合物,削弱连接界面强度,因此,该材料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轧制连接铝薄膜/铁板为目标,采用真空轧制连接方法,研究了铝薄膜/铁板轧制工艺参数对轧制连接界面结构及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连接界面的形成机制;研究了铝/铁界面化合物形成规律及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复合板结合强度定量测试方法及原理,并对测试试样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本文建立了铝薄膜和铁板双金属轧制连接的受力模型,推导出轧制压力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板宽和压下率时的铝薄膜轧制压力,分析了轧制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需要研究的铝薄膜和铁板轧制连接工艺参数有:轧制连接温度、压下率和轧制道次,并给出了这些工艺参数的研究范围。本文重点研究了铝薄膜/铁板的轧制连接工艺。研究发现,随轧制件预热温度升高,铝薄膜与铁板连接界面结合强度逐渐增加,最高可达94MPa;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厚度铝薄膜与相同厚度铁板的轧制试验结果,发现在其它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初始铝薄膜的厚度越大,复合板界面连接结合强度越低,产生连接的起始预热温度越高,因此,铝薄膜越厚,越不利于铝薄膜与铁板的界面结合;轧辊间隙越大,复合板总压下率越低,铝薄膜与铁板界面结合强度也越低;选用厚度为0.1mm铝薄膜和2mm铁板进行多道次轧制试验,研究发现,经第二次轧制后,连接界面结合强度有所提高,但是,经第三次轧制后,连接界面结合强度迅速下降,其原因主要是连接界面处产生了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在轧制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铝薄膜/铁板单道次轧制连接界面形成过程,以及多道次轧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过程,并进一步对界面结合强度变化过程进行了讨论。当铝薄膜与铁板进行单道次轧制时,轧制力影响界面的形成,在此过程中,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界面结合强度的形成与轧制力密切相关,界面相互作用小,界面变形能低,界面的结合以相互嵌入的机械结合为主,界面结合强度较小;界面相互作用大,变形能高,界面的结合以金属原子键合为主,界面结合强度较大。当铝薄膜/铁板进行多道次轧制时,轧制产生并累积大量应变能,导致轧制连接界面在较低温度下也能应力诱导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使界面结合强度下降。为了考察所制备的铝/铁复合板对工程应用的适应性,本文还研究了固态铝与固态铁界面反应物的结构,以及金属间化合物对铝/铁复合板界面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铝/铁复合板,在加热温度600°C以下、长时间保温的条件下(2小时),连接界面不会产生金属间化合物;在加热温度610°C、保温时间15min的条件下,连接界面有金属间化合物Fe2Al5和FeAl3生成,这说明固态铝与固态铁反应开始发生,610°C是固态铝与固态铁产生金属间化合物的临界温度。提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金属间化合物层均会增厚,加热650°C、保温120min反应层厚度超过50μm。对存在不同厚度金属间化合物的铝薄膜/铁板的复合板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铝薄膜/铁板的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剪切强度仅为约20MPa,断裂均发生在金属间化合物层。对存在不同厚度金属间化合物的铝薄膜/铁板复合板进行轧制,研究发现,Fe-Al金属间化合物存在也会对铝薄膜/铁板的再次轧制产生负面影响。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内部产生大量裂纹,甚至产生明显的界面分离。目前,已有关于薄膜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评价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为了有效评价铝薄膜/铁板轧制的质量,基于钎焊标准中剪切强度测试原理,本文提出了定量评价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界面结合强度的方法。在复合板铝薄膜侧连接合适尺寸的铝合金板,使之与铁板形成对称结构,构成剪切强度测试试样,然后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试样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所选材料和连接工艺应保证剪切强度测试时断裂或撕裂只发生在铝/铁复合板轧制连接界面处。基于上述测试原理,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测试试样的制备工艺。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超声波辅助钎焊方法为试样制备的连接工艺,Zn-Al合金为钎料合金,5A06、7N01铝合金为匹配搭接板可选用的铝合金材料。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超声波辅助钎焊工艺,其合适参数为:钎焊温度420C、超声波作用时间1s、焊缝预留间隙50μm。采用已有铝/铁复合板对测试原理及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证实了其有效性。
段成银[3](2007)在《铝合金钎焊箔材复合轧制规律及工艺优化》文中指出铝合金复合钎焊板(箔)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热交换器中,如汽车水箱散热器、汽车空调冷凝器、蒸发器等。热交换器用复合铝带箔是一类高附加值产品。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这类铝箔的净进口国,国产化率很低,而且产品质量较差,可见国产复合钎焊铝箔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产量与品质,替代进口产品。本文主要以铝合金钎焊箔材4004/3003/4004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钎焊性能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对轧制工艺进行了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热轧复合过程中钎焊复合板(箔)的变形规律。利用正交方法设计了试验方案,对热、冷复合轧制过程中包覆率、结合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其次,以钎焊箔材的抗下垂性能为主要产品质量指标,重点讨论了成品轧制前退火制度、轧制加工率、取样位置对钎焊箔材的抗下垂性能的影响,并制定了最优的加工工艺,目前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主要研究了冷轧复合钎焊板(箔)的轧制变形规律,并分析了板材预处理工艺、轧制加工率、扩散退火制度等因素与冷轧复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最终的工艺制度,并得到复合质量较好的冷轧复合钎焊板。
刘怀玉[4](2010)在《汽车用铝合金油冷器真空钎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冷器是汽车体的重要零配件,是保障汽车发动机安全运行及其寿命的重要零件,其结构复杂,如今市场上销售的主流油冷器,多是采用由多层密集排列的锯齿型错列翅片同底板连接而成的全铝整体焊接式复杂结构。该结构油冷器的优点在于体积小,重量轻,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保证该复杂结构件的翅片同隔板、隔板同底板之间高质量的连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因为良好连接质量不但能够起到优良的散热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油冷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汽车维修成本,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竞争力,节约资源。鉴于油冷器的结构特点,本文选用真空钎焊工艺来实现该复杂结构件的连接。首先基于实际真空钎焊环境,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设置环境变量参数,模拟不同真空钎焊温度条件下,油冷器翅片和隔板之间的温度场分布,经过对模拟结果分析,确定实际钎焊工艺的温度范围。然后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多组油冷器工件进行炉中真空钎焊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评价钎焊工艺对油冷器钎焊焊缝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出“渝-Ⅰ”型油冷器的最佳真空钎焊工艺为:炉膛设定最高温度625℃,保温时间4分钟。其次,本文研究了钎缝中未焊合、孔洞、夹渣、溶蚀以及金属间氧化物等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当钎焊保温时间为定值时,钎焊温度是影响钎焊质量的主要因素,钎焊温度过低钎焊接头容易出现未焊合缺陷;反之,钎焊温度过高,钎焊接头中容易出现溶蚀缺陷。最后通过SEM分析了钎缝中Si元素的存在形态及扩散行为,结果表明,Si元素的存在形态及扩散行为强烈影响钎缝质量;溶蚀的本质是Si元素在钎焊温度阶段,以液态形式扩散进入母材晶界,随后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又以针状固体形态凝固,从而产生了溶蚀。
陈桂林[5](1973)在《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一)》文中提出遵照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 的教导,“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我们准备分三期连载刊出。本期登载的是神钢、日立、大阪的空分设备和神钢、住友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情况,系按检查小组成员、杭氧厂陈桂林同志写的小结编成。供学习参考。下期刊载机器部分。
孙启昆[6](2017)在《真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爆炸复合板开始在石化行业上大批应用,在压力容器行业处于垄断地位。近十年,随着国内轧机的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和真空制坯及轧制工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轧制复合板在结合强度、结合率、材料均匀性等方面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6年初我公司为宁波中石化俄气项目成功交付A516Gr70-410复合板,性能明显高于爆炸复合板。鉴于此,宁波中石化、上海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及我公司共同立项,进行轧制复合板在压力容器上应用的研究。本文采用轧制Q345R-316L复合板作为研究课题,试制产品经过质量检验及性能测试,质量性能优良,并通过了容标委认证。本文对316L不锈钢材料做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316L不锈钢及Q345R在高温下的变形抗力试验、Q345R和316L热膨胀系数试验,为复合板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影响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论和材料特性试验结果制定复合板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项目、加热、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制度,并组织试生产。通过对试生产的Q345R-316L复合板两个厚度规格复合板进行探伤机厚度检测、组织及界面夹杂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复合板的复合效果良好,探伤满足RI级要求,剪切强度稳定的高于NB/T47002等标准要求,180°内外弯曲均无裂纹和分层;不锈钢复层厚度分布均匀,厚度公差可控制在±0.25mm;基层与复层力学性能优良,均满足各自标准要求;复层316L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对(13+3)mm厚的Q345R-316L复合板进行了角接和对接两种形式的焊接试验,研究通过观察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测量接头的化学成分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检测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拉伸弯曲性能及冲击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张静[7](2011)在《轧制及退火工艺对4343/3003/7072钎焊箔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做为汽车热交换器散热翅片,具有质量轻,导热导电性能好,成本低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当中。在国内外,由于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具有很大的需求量。复合钎焊箔目前存在结合界面氧化物以及抗下垂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依靠复合工艺以及后续的退火工艺来改善。本文针对7072/3003/4343铝合金复合箔,通过抗下垂性能测试,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复合工艺制度对复合界面以及的后续的轧制、热处理工艺对抗下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热轧温度和热轧变形量对结合界面以及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金属复合的临界变形量为40%,继续增大变形量,结合强度提高。当变形量一定时,在较低的温度(<500℃)轧制复合时,金属变形抗力仍然较大,所以达不到最佳复合效果;较高的温度则使表面氧化严重,也减小了内部新鲜金属接触的可能性,使界面结合强度不够。综合热轧温度和变形量对复合界面的影响可得出最佳复合条件是500℃、50%压下率。(2)揭示了铝合金复合箔发生下垂的两个主要原因,复合钎焊箔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下垂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模拟钎焊后,熔化的皮材沿着芯部金属的晶界进行扩散,降低了金属强度,导致发生下垂。其次由于高温下,芯部金属发生再结晶,降低了自身的强度。(3)确定了中间退火温度,时间及成品压下率对皮材扩散以及抗下垂性能的影响规律。抗下垂性能与芯部金属再结晶程度有密切关系,而芯部金属的再结晶受高温成品轧制率和中间退火温度控制。中间退火温度与成品轧制率在370。c/10%-35%时,以及500℃/20%-35%时,芯部金属再结晶晶粒较粗大,限制了皮材中的Si向芯材的渗透,下垂距离都在10mm以内,可以应用于生产。(4)探明了退火制度对3003合金第二相析出的影响规律。当退火温度500℃,退火时间为10h时,细小且弥散分布的Al12(Mn,Fe)3Si粒子的体积分数最大,在随后的高温钎焊过程中,对再结晶的阻碍力最大。此时的下垂距离达到3.2mm。
王楠[8](2011)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工作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UHTCC)是一种新的乱向短纤维增强的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拉伸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硬化特性和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即在拉伸荷载作用下极限拉应变可稳定地达到3%以上;其开裂形式与其它水泥基宏观单一裂缝开裂形式不同,为多缝开裂形式,且达到极限拉应变时对应的裂缝宽度小于0.1mm。因此利用UHTCC这些特点,将其作为修补材料替换既有混凝土结构受损区域来提高既有结构承载能力,或者作为外部防护加层材料来防治各种形式的混凝土开裂,进而改善整体结构耐久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外对此材料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身材料基本性能、与钢构件或混凝土构件结合的复合设计及工程现场试验等,对其与既有混凝土的粘结工作性能等报道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438010)“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与发展机理及控制技术”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JGZXJJ2006-13)“超高韧性绿色ECC新型材料研究与应用”中相关内容,对UHTCC与既有混凝土的粘结抗拉性能、粘结抗剪性能,以及在既有混凝土梁、板试件受拉一侧浇筑UHTCC层构成复合试件的弯曲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164个UHTCC与既有混凝土的粘结立方体试件及整体试件的劈拉试验,36个粘结T型试件的直接拉拔试验以及164个粘结立方体试件及整体试件的直接剪切试验,考察了既有混凝土界面粗糙度、既有混凝土强度、‘浇筑时界面干湿状态以及UHTCC的浇筑方位等因素对UHTCC与既有混凝土两者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界面剂、锚筋等增强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下,通过改善既有混凝土界面微细观结构和增大UHTCC与既有混凝土两者间接触面积提高两者间粘结强度,其粘结劈拉强度可达到既有混凝土相应强度72.8%以上、粘结剪切强度达到52.9%以上,两者间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2)在不同高度的既有素混凝土梁受拉侧浇筑相应厚度UHTCC材料构成尺寸为100mm×100mm×400mm的定截面复合梁,通过四点弯曲试验,探讨了UHTCC厚度、既有混凝土强度和粘结界面粗糙度等对复合梁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HTCC层能够有效控制上层混凝土裂缝扩展,并将上层出现的有害裂缝分散成多条无害的细密裂缝;UHTCC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整体结构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随着上层既有混凝土强度的增加,UHTCC后浇层对整体结构承载能力的改善效果减弱;两者间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构件的承载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原理,按照非线性分析方法对复合结构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阶段梁体承载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结果,通过计算开裂时受拉区混凝土和UHTCC层所产生的能量,给出了UHTCC后浇层最小临界厚度的计算方法。(3)采用后浇UHTCC作为外部加层结构,利用其特点来提高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性能和裂缝控制能力。通过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厚度、长度的UHTCC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加固层,以及在其中埋入纵向钢筋等对复合梁弯曲承载力、裂缝发展、破坏形态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HTCC加固梁在承载能力和韧性等方面的提高明显优于混凝土加固梁;在复合梁中纵向钢筋屈服前,UHTCC受拉底面上最大裂缝宽度始终保持在0.06mm以下;局部加固既有混凝土梁会出现端部剥离破坏,在端部进行锚固处理能减小集中应力幅值。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UHTCC后浇层最小临界厚度的计算方法,并分别对试件的弯曲承载力和端部开裂承载力进行了相应的解析计算。(4)将后浇UHTCC作为外部防护加层的思路,应用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板的加固修补上。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双向板试验研究了浇筑不同厚度和面积的UHTCC和高强度混凝土加固层对复合板的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向受力的状态下,UHTCC层仍能够较好的控制和分散受弯面裂缝,并改善既有构件的承载能力。与混凝土加固板的脆性开裂不同,UHTCC加固板的破坏呈现出明显的韧性,能够避免开裂所导致的应力集中,更充分的发挥钢筋的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UHTCC加固板的承载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在之前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约束关系,得到了承载力-中心挠度关系曲线、底面挠度和应变的分布等。
李伏如[9](2012)在《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工业生产技术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钎焊箔材的生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全部采用热轧复合的方法生产,这种方法生产的箔材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综合性能差,产品成材率低,满足不了一些特殊性能的要求。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复合箔材,本研究采用半连续铸造生产复合铸锭,生产4045/3004/4045复合钎焊箔。本文以开发工业化的铸造复合技术为主要目标,设计和制造铸造装备,试制大规格的工业化规模的4045/3004/4045复合铸锭,确定复合铸锭的均匀化热处理制度以及热轧、冷轧箔材轧制工艺;并对复合铸锭和复合箔材成品进行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检测与分析。全文的结论如下:(1)采用由东北大学发明的铸造复合专利,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块工业规模的铝合金复合铸锭;(2)铸造复合制备的复合铸锭均匀化处理时,要考虑各合金的特点,避免低熔点合金的过烧;(3)采用铸造复合制备的复合铸锭可以采用目前生产中常规的轧制工艺进行轧制;(4)复合铸锭界面是良好的冶金结合,复合箔材的综合性能满足国家YS/T446-2002标准并且优于一般轧制复合的箔材。
单庆成[10](2009)在《汽车空调热交换器氮气炉钎焊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空调铝热交换器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工业产品。随着铝热交换器向高致密性、高传热效率、重量小和经济化的方向改进,对新型铝热交换器钎焊接头质量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型号为“渝电-Ⅲ”的新型铝热交换器实际钎焊质量出发,分析了钎焊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钎缝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该型号冷凝器的最佳钎焊设定温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渝电-Ⅲ”型汽车空调冷凝器网带速度为800mm/min时的钎焊设定温度。根据重庆某企业生产现状,对长期生产“渝电-Ⅲ”型冷凝器,固定钎焊网带速度为800mm/min、钎剂浓度为5%、烘干温度为230℃、氮气纯度99.9995%以上,通过改变钎焊设定温度,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从595℃~625℃以5℃为温度梯度,对实验样件逐一进行钎接,获得不同温度下的钎接焊缝,采用水压试验、氦气检漏试验、金相组织观察以及盐雾试验等方法对钎缝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网带速度为800mm/min、烘干温度为230℃、钎剂浓度为5%时,钎焊炉中央控制柜最佳钎焊设定温度为610℃~615℃。其次,研究了元素扩散对接头形成的影响。通过Si元素钎焊过程扩散行为、钎缝组织的变化以及钎焊接头的迁移等分析了钎焊过程中的现象和机理,证实了加热过程中存在钎料层Si元素的扩散,并且造成了所谓的贫硅层现象,表明钎焊接头中基体溶解现象随钎焊温度或保温时间升高而增大,其实质是固相和液相相互扩散行为的综合结果。最后,基于上述试验所得钎焊设定温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渝电-Ⅲ”型冷凝器钎焊温度场进行模拟,获得的数值模拟温度场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随后,根据企业生产需要我们优化钎焊工艺方案,将生产效率提高1.5倍,即提高网带速度至1200mm/min,其它钎焊条件不变。预先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钎焊温度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工艺试验论证。结果表明将钎焊设定温度提高至685℃能够获得良好的钎接焊缝,这表明数值模拟预测的方法是可行的,不仅能够缩短工艺试验周期,降低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2)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及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铝和钢焊接与连接的研究现状 |
1.2.1 熔化焊 |
1.2.2 钎焊 |
1.2.3 固相焊 |
1.2.4 铝/钢复合板的制备 |
1.2.5 铝/铁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轧制连接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合强度评价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3 复合板界面反应研究 |
2.4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2.4.1 X 射线衍射物相结构分析 |
2.4.2 金相显微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 |
2.4.3 透射试件制备及透射电镜观察 |
第3章 轧制连接界面结合强度评价方法及试样制备 |
3.1 引言 |
3.2 评价方法原理的提出及测试试样制备工艺设计 |
3.2.1 评价方法的原理 |
3.2.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2.3 试样制备工艺 |
3.3 测试试样制备工艺 |
3.3.1 钎料合金的研究确定 |
3.3.2 匹配搭接板铝合金的研究确定 |
3.3.3 试样制备工艺的研究 |
3.3.4 工艺优化 |
3.4 评价方法验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制连接工艺参数理论分析及其范围确定 |
4.1 引言 |
4.2 轧制压力的推导与求解 |
4.2.1 轧制压力的推导 |
4.2.2 单位轧制压力的微分方程 |
4.2.3 轧制压力的求解 |
4.3 轧制工艺参数及其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轧制连接工艺及界面形成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轧制连接工艺参数对复合板质量的影响 |
5.2.1 轧制预热温度 |
5.2.2 铝薄膜初始厚度 |
5.2.3 压下率 |
5.2.4 轧制道次 |
5.3 轧制连接界面形成机理 |
5.3.1 单道次轧制 |
5.3.2 多道次轧制 |
5.3.3 界面结合强度变化的讨论 |
5.4 复合板的钎焊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界面化合物形成条件及对复合板服役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铝/铁连接界面化合物生成规律研究 |
6.2.1 铝/铁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6.2.2 铝/铁连接界面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轧制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6.3.1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6.3.2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轧制复合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铝合金钎焊箔材复合轧制规律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金属复合板材的发展与应用 |
1.1.2 金属复合板材的加工方法 |
1.1.3 铝基钎焊箔材的发展与应用 |
1.1.4 热轧钎焊箔材复合工艺及基本原理 |
1.1.5 冷轧钎焊箔材复合工艺及基本原理 |
1.1.6 影响铝合金钎焊箔钎焊性能的主要因素 |
1.2 研究内容 |
1.3 课题意义 |
2 铝基钎焊板热轧复合 |
2.1 试验方法 |
2.1.1 铝基钎焊板热轧复合工艺的研究 |
2.1.2 铝基钎焊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研究 |
2.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2.1 直观分析 |
2.2.2 方差分析 |
2.3 铝基钎焊板热轧复合变形规律的研究 |
2.3.1 热轧过程中包覆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
2.3.2 包覆率回归方程的推导 |
2.3.3 复合板宽度方向包覆率均匀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铝合金钎焊箔材抗下垂性能研究 |
3.1 成品轧制试验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试验数据及结果 |
3.2.1 数据参数说明 |
3.2.2 抗下垂性能试验 |
3.2.3 微观组织观察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第1 次抗下垂试验结果分析 |
3.3.2 第2 次抗下垂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4 铝基钎焊板冷轧复合 |
4.1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冷轧复合数据 |
4.4.2 轧制加工率对复合的影响 |
4.4.3 轧制加工率对包覆率的影响 |
4.4.4 坯料表面对冷轧复合的影响 |
4.4.5 扩散退火对复合界面元素扩散的影响 |
4.5 本章小节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汽车用铝合金油冷器真空钎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钎焊技术及铝合金钎焊的发展 |
1.2.1 钎焊技术 |
1.2.2 钎焊的分类 |
1.2.3 铝合金油冷器钎焊技术的发展 |
1.3 铝合金油冷器钎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铝合金油冷器(NOCOLOK)钎焊法的研究现状 |
1.3.2 铝合金油冷器真空钎焊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目前铝合金真空钎焊存在的问题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钎焊工艺及设备 |
2.1 真空钎焊设备 |
2.2 真空钎焊炉真空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钎焊夹具的设计 |
2.4 铝合金真空钎焊工艺 |
2.4.1 表面氧化膜的清除 |
2.4.2 真空钎焊加热 |
2.4.3 铝合金真空钎焊保温 |
2.4.4 铝合金真空钎焊冷却 |
2.5 铝合金真空钎焊的去膜原理 |
2.6 铝合金真空钎焊用钎料 |
2.7 真空钎焊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
2.8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及计算 |
3.1 数值模拟技术和ANSYS 软件简介 |
3.1.1 材料工程数值模拟技术 |
3.1.2 ANSYS 有限元软件 |
3.1.3 ANSYS 热分析 |
3.2 温度场计算的基本理论 |
3.2.1 热传导微分方程 |
3.2.2 温度场的边界条件 |
3.2.3 瞬态热传导问题 |
3.3 油冷器真空钎焊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3.3.1 真空钎焊过程传热分析 |
3.3.2 传热边界条件分析 |
3.3.3 有限元模型 |
3.3.4 施加载荷和求解计算 |
3.4 油冷器温度场模拟计算结果 |
3.4.1 “渝—I”型油冷器真空钎焊温度分布云图 |
3.5 本章小结 |
4 试验内容及过程 |
4.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工艺 |
4.3 试验工序 |
4.3.1 焊前处理 |
4.3.2 真空钎焊试验操作过程 |
4.3.3 真空钎焊过程的质量控制 |
4.3.4 钎焊过程实际钎焊温度 |
4.4 水压试验 |
4.5 氦气检漏试验 |
4.6 SWAAT 海水盐雾腐蚀试验 |
4.7 钎缝微观组织分析 |
4.7.1 光学显微分析 |
4.7.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 钎焊工件宏观分析 |
5.2 水压试验结果分析 |
5.3 氦气检漏试验结果分析 |
5.4 盐雾腐蚀试验结果分析 |
5.5 钎焊接头缺陷分析 |
5.5.1 钎料熔化不充分 |
5.5.2 接头中的未焊合 |
5.5.3 翅片和隔板T 型接头中的圆角成型不良 |
5.5.4 翅片搭接接头中的气孔 |
5.5.5 翅片搭接接头中的夹渣 |
5.5.6 翅片搭接接头中的溶蚀 |
5.5.7 翅片弯曲变形 |
5.6 钎焊接头组织分析 |
5.7 钎焊接头氧化物形成原因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真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不锈钢复合板简介 |
1.2 不锈钢复合板发展现状 |
1.3 金属复合板的生产方式 |
1.3.1 爆炸复合板材 |
1.3.2 爆炸复合轧制法 |
1.3.3 直接轧制法 |
1.3.4 真空轧制复合法 |
1.4 双金属复合板复合机理的理论研究 |
1.5 宽厚板轧制技术与装备现状概述 |
1.6 本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7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复合板材料特性的试验研究 |
2.1 316L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 |
2.2 Q345R和316L变形抗力试验 |
2.3 Q345R和316L热膨胀系数试验物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Q345R-316L复合板生产工艺研究及试制 |
3.1 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 Q345R-316L不锈钢复合板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
3.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3.4 首秦公司4300mm产线简介 |
3.5 Q345R-316L不锈钢复合板的轧制与热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制Q345R-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综合性能分析 |
4.1 探伤及厚度 |
4.2 不锈钢复合板的组织及界面夹杂分析 |
4.3 不锈钢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Q345R-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性能分析 |
5.1 Q345R-316L复合板角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
5.2 Q345R-316L复合板对接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轧制及退火工艺对4343/3003/7072钎焊箔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钎焊箔概述 |
1.1.1 汽车热交换器概述 |
1.1.2 汽车热交换器的基本结构 |
1.1.3 国内外汽车热交换器用复合铝箔的发展与应用 |
1.1.4 3003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
1.2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
1.2.1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
1.2.2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 |
1.2.3 层状复合工艺的发展方向 |
1.3 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加工工艺及抗下垂性能 |
1.3.1 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加工工艺 |
1.3.2 铝合金复合钎焊箔的主要性能 |
1.3.3 铝合金复合钎焊箔的抗下垂性能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方案 |
2.2.1 合金熔炼与铸造 |
2.2.2 均匀化退火 |
2.2.3 皮材热轧 |
2.2.4 表面处理 |
2.2.5 热轧复合 |
2.2.6 冷轧 |
2.2.7 中间退火 |
2.2.8 成品轧制 |
2.3 组织结构分析 |
2.3.1 金相组织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 性能测试 |
2.4.1 抗下垂性能测试 |
2.4.2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2.5 主要实验设备 |
第三章 加工工艺对复合界面的影响 |
3.1 加工工艺对复合界面的影响 |
3.2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结合强度的影响 |
3.3 分析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轧制工艺对抗下垂性能的影响 |
4.1 中间退火对钎焊箔组织的影响 |
4.1.1 中间退火及冷轧变形量对3003合金晶粒大小的影响 |
4.1.2 中间退火对合金第二相的影响 |
4.2 中间退火对抗下垂性能的影响 |
4.2.1 晶粒大小对抗下垂性能的影响 |
4.2.2 第二相对抗下垂性能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工作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和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研究概况 |
1.2.1 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方法 |
1.2.2 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国内外研究 |
1.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加固既有结构应用研究概述 |
1.3.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概述 |
1.3.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研究概述 |
1.3.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概述 |
1.4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劈拉试验概况 |
2.2.1 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
2.2.2 试件制作方法 |
2.2.3 粘结劈拉试验 |
2.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劈拉性能 |
2.3.1 试验结果 |
2.3.2 试验现象 |
2.3.3 粘结试件劈拉性能 |
2.4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试件直接拉拔试验 |
2.4.1 试验方法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剪切试验概况 |
3.2.1 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
3.2.2 试件制作 |
3.2.3 粘结剪切试验 |
3.3 UHTCC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剪切性能 |
3.3.1 试验结果 |
3.3.2 破坏现象 |
3.3.3 复合试件粘结剪切性能 |
3.3.4 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3.5 粘结界面干湿状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3.6 UHTCC浇筑方位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4 UHTCC与既有混凝土粘结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后浇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既有混凝土复合梁(UHTCC/C)弯曲控裂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
4.2.2 试件制作 |
4.2.3 试验加载方案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试验现象和结果 |
4.3.2 不同厚度UHTCC对复合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既有混凝土强度对复合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5 自然浇筑界面上不同UHTCC厚度对复合梁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6 UHTCC控裂和分散裂缝的能力 |
4.4 复合梁受弯性能分析 |
4.4.1 混凝土受约束时受拉本构的选取 |
4.4.2 复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UHTCC/RC)弯曲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
5.2.2 试件制作 |
5.2.3 试验加载方案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
5.3.2 承载力分析 |
5.3.3 荷载-应变关系 |
5.3.4 梁截面应变变化 |
5.3.5 裂缝扩展和分布 |
5.4 复合梁后浇层端部开裂荷载分析 |
5.5 复合梁弯曲承载力分析 |
5.5.1 基本假设及计算模型 |
5.5.2 后浇层有效截面面积分析 |
5.5.3 正常使用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集中荷载作用下后浇UHTCC简支双向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
6.2.2 试件制作 |
6.2.3 试验加载方案 |
6.3 双向板有限元计算方法 |
6.3.1 有限元计算方法 |
6.3.2 材料参数 |
6.3.3 几何模型和约束边界 |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式 |
6.4.2 裂缝扩展和分布 |
6.4.3 UHTCC底面挠度和应变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附录A 复合梁(UHTCC/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附录B 复合梁(UHTCC/RC)端部开裂荷载分析 |
B.0.1 UHTCC与混凝土梁底面粘结剪应力分析 |
B.0.2 UHTCC与混凝土梁底面粘结正应力分析 |
B.0.3 端部开裂荷载的确定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工业生产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层状复合的加工方法 |
1.2.1 固—固复合法 |
1.2.2 液—固复合法 |
1.2.3 液—液复合法 |
1.3 双层金属复合理论 |
1.4 双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 复合钎焊铝箔技术的发展 |
1.6 影响铝合金钎焊箔钎焊性能的主要因素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铝合金4045/3004/4045铸造复合 |
2.1 实验合金的熔炼及铸造 |
2.1.1 铸锭合金成分 |
2.1.2 铸造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3 铸造实验工艺及过程 |
2.2 铸造复合的实验结果 |
2.2.1 复合铸锭宏观结果的分析 |
2.2.2 复合铸锭微观组织的分析 |
2.2.3 复合铸锭存在的问题 |
2.2.4 复合界面两侧元素分布及扩散层厚度的测定 |
2.2.5 铸锭界面结合强度的测定 |
2.3 工业生产获得高质量复合锭坯的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
3.1 均匀化热处理 |
3.2 热轧工艺的研究 |
3.3 冷轧工艺的研究 |
3.3.1 道次压下率的确定 |
3.3.2 成品前退火制度的确定 |
3.3.3 成品前道次压下率的确定 |
3.3.4 冷轧板材的微观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4045/3004/4045复合箔材的结果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样品厚度 |
4.2.2 样品化学成分 |
4.2.3 金相组织分析 |
4.2.4 拉伸性能结果分析 |
4.2.5 抗下垂性能结果分析 |
4.2.6 界面两侧元素分布及扩散层厚度的测定 |
4.2.7 箔材的包覆层厚度比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汽车空调热交换器氮气炉钎焊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3 钎焊概述 |
1.3.1 钎焊特点 |
1.3.2 钎焊分类 |
1.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钎焊工艺及设备 |
2.1 可控气氛钎焊炉生产设备 |
2.1.1 钎焊试验设备用途及适用范围 |
2.1.2 钎焊设备介绍 |
2.1.3 炉温测控系统 |
2.2 NOCOLOK 钎剂钎焊材料 |
2.2.1 NOCOLOK 钎剂钎焊用铝材 |
2.2.2 NOCOLOK 钎剂成分及性能 |
2.3 NOCOLOK 钎剂钎焊工艺过程 |
2.3.1 NOCOLOK 钎剂钎焊机理 |
2.3.2 钎焊工艺流程 |
2.4 钎焊接头的形成 |
2.5 钎焊主要工艺参数 |
2.5.1 干燥炉烘干温度 |
2.5.2 钎焊温度 |
2.5.3 保温时间和网带速度 |
2.5.4 产品摆放密度 |
2.5.5 炉内含氧量 |
2.6 钎焊夹具的设计 |
2.6.1 材料的选择 |
2.6.2 结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试验过程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工艺及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工艺参数与设备 |
3.2 焊前处理与装配 |
3.3 “渝电-Ⅲ”型冷凝器钎接 |
3.4 钎焊温度循环实际运行曲线 |
3.5 水压试验 |
3.6 氦气检漏试验 |
3.7 SWAAT 海水盐雾腐蚀试验 |
3.8 金相组织分析 |
3.8.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3.8.2 组织分析 |
3.9 元素扩散对接头形成的影响 |
3.9.1 钎焊过程的元素扩散行为 |
3.9.2 钎缝组织的变化 |
3.9.3 钎焊接头的迁移 |
3.10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技术和有限元计算 |
4.1 数值模拟技术和ANSYS 软件简介 |
4.1.1 数值模拟技术 |
4.1.2 ANSYS 有限元软件 |
4.1.3 ANSYS 热分析 |
4.2 温度场计算的基本理论 |
4.2.1 温度场的变分问题 |
4.2.2 空间域的离散化 |
4.2.3 时间域的离散化 |
4.3 冷凝器钎焊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过程 |
4.3.1 炉中钎焊过程传热分析 |
4.3.2 传热边界条件分析 |
4.3.3 有限元模型 |
4.3.4 施加载荷和求解计算 |
4.4 “渝电-Ⅲ”型冷凝器温度场计算结果 |
4.4.1 “渝电-Ⅲ”型冷凝器两种钎焊工艺的热循环曲线 |
4.4.2 “渝电-Ⅲ”型冷凝器两种钎焊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 |
4.5 本章小结 |
5 工艺方案的优化 |
5.1 引言 |
5.2 确定中央控制柜钎焊炉的设定温度 |
5.2.1 “渝电-Ⅲ”型冷凝器三种钎焊工艺的热循环曲线 |
5.2.2 设定温度为68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 |
5.2.3 设定温度为69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 |
5.2.4 设定温度为700℃工艺的温度分布云图 |
5.3 工艺优化后的钎焊试验 |
5.3.1 试验材料、工艺及设备 |
5.3.2 焊前处理与装配 |
5.3.3 冷凝器钎接 |
5.3.4 钎焊温度循环实际运行曲线 |
5.3.5 水压试验 |
5.3.6 氦气检漏试验 |
5.3.7 SWAAT 海水盐雾腐蚀试验 |
5.3.8 金相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进口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2]铝薄膜/铁板轧制连接及界面结构与结合强度研究[D]. 王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3]铝合金钎焊箔材复合轧制规律及工艺优化[D]. 段成银. 重庆大学, 2007(05)
- [4]汽车用铝合金油冷器真空钎焊工艺研究[D]. 刘怀玉. 重庆大学, 2010(03)
- [5]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一)[J]. 陈桂林. 深冷简报, 1973(04)
- [6]真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生产技术研究[D]. 孙启昆. 燕山大学, 2017(06)
- [7]轧制及退火工艺对4343/3003/7072钎焊箔性能的影响[D]. 张静. 中南大学, 2011(01)
- [8]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既有混凝土粘结工作性能试验研究[D]. 王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6)
- [9]铝合金复合钎焊箔工业生产技术开发[D]. 李伏如. 东北大学, 2012(06)
- [10]汽车空调热交换器氮气炉钎焊工艺的研究[D]. 单庆成. 重庆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