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办学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梁剑[1](2017)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文中认为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已经开始发挥。经济领域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促使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转变。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并将高中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与突破口。然而,我国高中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总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对原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社会转型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迫使传统办学体制向现代办学体制转型。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改革就拉开了序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到底遭遇到哪些困境致使其举步维艰?其转型的机理是什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促进我国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丰富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问题研究域,以办学体制改革为落脚点,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现状如何”→“怎么样”的逻辑,综合运用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所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问题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对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正文第一章从本体论角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计划配置方式向现代市场配置方式转型;又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变迁,即由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型的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政府及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还是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分析为后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文第二章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要求。内在因素主要是人的多元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现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外在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办学体制下高中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外在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新高考改革对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所迫。正文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即转什么问题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办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进行分析,办学主体是由传统单一政府办学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办学模式是由传统单一办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办学经费由单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转型;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论文第四章主要是以重庆、四川两地共四所普通高中学校为考察对象,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际境况进行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存在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发展不平等、政府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仍然存在以及制度供给困境等问题。论文第五章主要是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的社会文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政府主导办学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政府悖论、改革的制度缺陷、教育改革的行政化制约以及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制约了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其中,文化作为教育改革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它主要体现在实用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行政主义文化和族群主义文化上;路径依赖作为一种旧体制与新变通,它是任何制度改革都无法避免的一种规律,必然要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悖论作为认识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政府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自身利益和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制度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根本;教育行政化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利益分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论文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第一,体制转型必须要以观念作为先导,因为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现实转变;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以制度实现对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政府教育办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教育职能,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清单制度,实现政府在教育办学过程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第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高中教育制度供给,通过制定《高中教育法》及其相应配套制度等正式制度供给,来保障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有法可依;通过现代化媒介宣传与引导,转变广大民众对高中教育以及人才的思想观念,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第四,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消解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通过构建利益引导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从而降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第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社会各方面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重新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效益评价机制等形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协同效应,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体性总结以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认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十分艰巨,周期也十分漫长。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要想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一系列转变。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改革的协同性,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
姚永强[2](2014)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模式的概括,一定的教育发展方式既适应于特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又会产生相应的教育发展结果。受动力因素、体制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公共产品理论、公平理论以及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规政策及实施措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特征。随着县域内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转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多元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新的阶段性目标。发展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以及社会意识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重政府外在推动,轻自我内在驱动;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规律;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这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整体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就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力量驱动、强调同质发展和过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依赖学校自我发展驱动、注重多元发展和适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才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孙树彪[3](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朱远来[4](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岳武[5](2012)在《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的市场配置资源模式已经进入到制度化建设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在高等教育领域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并寻求其优化路径,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制度及管理因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是指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要素组合,改变不合理的配置方式,完善资源配置机制,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提升质量、实现公平的目的。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正面临着物质财富不丰富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社会现实,还面临着民众对高等教育资源需求与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更面临着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而带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探索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仅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还是应对国际经济社会重大变革等艰巨挑战的需要。本文的主体部分由上、下两篇所构成。上篇即总论篇,包括前五章内容:第一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基础理论;第二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绩;第三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即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和启示;第五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原则和对策。下篇即分论篇,包括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及政府角色定位;第七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第八章即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归纳总结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系列问题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针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系统整合了国内外关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为基础,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部分内容,从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视角,以制度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使得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发展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周远清,瞿振元,陈浩,刘献君,别敦荣,周光礼,宣勇[6](2017)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文中认为面对风云际会、深刻变化着的时与势,我国高等教育正迎来由大向强的历史机缘。在这个非凡的重大转折过程中,高教理论工作应有更大作为,努力将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发展实践成果,上升为中国特色高教理论成果,让理论研究和思想发展跟上时代节拍。通过集众智、汇主流和集成创新等方式,围绕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理念、释放改革动能、敬佑教学中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全面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扩大和优化对外开放、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十大方面问题,进行全方位、宽视野、较全面梳理、概括提炼,并以高教思想要点60条形式呈现,以利于勾勒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框架。
李树陈[7](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童书玮[8](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张立军[9](2012)在《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高等教育体制也是随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涉及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新世纪伊始,面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变革局势,研究与完善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对于科学引导民族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按需培养民族人才、践行高等教育公平、巩固国家民族团结、构建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以及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皆凸显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某种教育思想往往要通过制度化的形态——教育体制,才能长期地、实际有效地作用于教育实践。本研究打破以往单一体制的研究视角,将“高等教育体制的多维发展”与“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凸显“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多维变迁”的研究新意。以史为鉴,史海钩沉,改革创新,自然彰显其非凡的研究意蕴。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多维立体研究”:从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多维研究视角,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变迁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阐释与探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等前提性的问题,界定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其中,研究现状的综述较为翔实,从“民族”到“民族教育”、从“教育体制”到“高等教育体制”、从“民族教育体制”到“民族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地深入到研究主题。第一章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因”和“直接动因”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明确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揭示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政治经济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二章翔实阐释了自1949年至2009年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梳理了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6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且对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原因及动力趋向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第三章梳理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详细分析了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因素、历史归因、改革目标与内容,阐明了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特色。第四章总结了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展沿革的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民族高等教育经费特殊扶持政策及创建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相关问题。第五章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四个阶段的演变历程,分析论述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与探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新路径。第六章宏观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大历史时期的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同时微观回顾了60年来民族院校内部领导体制的发展脉络,并结合N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之案例研究,探讨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第七章是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盘点成就,积累经验,聚焦问题,筹划策略。对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历史反思和理论反思,同时合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高等教育新体制。最后是结语部分,在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梳理、分析、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总结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规律。同时结合中国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论诉求,探究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向。
王庆如[10](2012)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18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走出“高原期”就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框架,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具体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分析架构。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概念的厘定,指出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由大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内部管理、办学效益五个核心要素构成。依照这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五维要素结构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成就及特征。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和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大靓点,被称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第三,扫描了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问题与症结。利用分析框架,选取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田野研究等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征是: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着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失当、校园文化淡漠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学生管理重管轻教的问题;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着办学经费日趋拮据、经费用途偏失、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的问题。第四,剖析了制约和影响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生源数量萎缩与质量下降、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健全、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由于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不力、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制度性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动机和理念、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自身原因。第五,提出了新时期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整体的改革图景,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共同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二是端正办学思想,淡化逐利色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及激励、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四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参与、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五是加强财政资助,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其提高质量、培育办学特色。
二、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办学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办学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办学体制转型 |
(三)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
(四)传统办学体制弊端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制约 |
(五)高中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对滞后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
(二)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 |
(三)体制、机制与办学体制 |
(四)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 |
四、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 |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一)资源及其配置方式 |
(二)经济体制通过资源配置来影响教育体制 |
(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中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制度变迁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 |
(一)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之利益调整的规定性 |
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 |
(一)适应性: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核心特征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 |
第二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因素 |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
(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然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外在因素 |
(一)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二)办学体制转型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三)办学体制转型是新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 |
(四)办学体制转型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
(五)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必须推进办学体制转型 |
第三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表征 |
一、办学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型 |
(一)政府单一主体下的办学体制及其弊端 |
(二)多元化主体办学的必然性 |
二、办学模式:由单一公办学校向多样化办学转型 |
(一)办学模式的内涵 |
(二)单一公办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弊端 |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必然性 |
三、经费投入方式:由单一政府财政投入向多渠道经费投入转型 |
(一)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
(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筹集多元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
四、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 |
(一)传统办学体制下办学评价的特征 |
(二)现代社会对办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
第四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考察 |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基于四所学校的调查 |
(一)四所学校的基本办学情况 |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的编制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现实境况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影响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 |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文化制约 |
(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内在机理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社会文化制约表征 |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
(一)路径依赖:旧体制与新变通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
(三)政府主导型办学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
三、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府悖论 |
(一)政府悖论:认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具体表征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形成机理 |
四、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缺陷 |
(一)制度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
(二)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下的制度环境 |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
五、办学体制改革的行政化制约 |
(一)行政化:内涵及其危害 |
(二)教育行政化及其异化 |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行政化制约表现 |
六、办学体制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 |
一、体制转型,观念先行 |
(一)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对观念变革的要求 |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中思想观念转变的路径 |
二、由管理走向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
(二)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历程 |
(三)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理论依据 |
(四)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
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制度供给 |
(一)高中教育之供给侧改革意蕴 |
(二)基于制度供给的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制度供给的路径 |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 |
(一)利益协调: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 |
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
(一)协同理论及其适切性 |
(二)协同效应下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经验总结法 |
五、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结构 |
第一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 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般意义 |
二、教育发展方式 |
(一) 发展方式的内涵 |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含义 |
(三) 教育发展方式的类型 |
(四) 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 |
第二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 |
(一) 探索阶段 |
(二) 形成阶段 |
(三) 拓展阶段 |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平理论 |
(三) 规模经济理论 |
三、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
(一)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 |
(二)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三)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
(四)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
(五) 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
(六) 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 |
(一) 过于偏重教育经费投入,忽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
(二) 普遍存在对增加教育经费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 |
二、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 |
(一) 片面强调办学条件改善在缩小校际差距中的作用,忽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
(二) 过于偏重资源配置均衡对择校问题的治理,忽视导致择校问题产生的其它因素 |
(三) 过分突出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的重要性,忽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 |
三、重政府外在推动,轻学校自我内在驱动 |
(一) 过于重视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二) 片面强调政府及外界的“他助”,忽视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 |
(三) 过于重视外在的扶持与输血,忽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
四、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一) 不顾现实的盲目撤点并校,忽视由此导致的学生上学难问题 |
(二) 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忽视由此产生的学校管理问题 |
(三) 片面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四) 过于重视办学的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区域社会文化功能 |
五、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 |
(一) 过于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忽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
(二) 片面强调集团化和区域一体化办学,忽视其成员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
(三) 过于强化督导评估的共性,忽视地方及学校的个性差异 |
六、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 |
(一) 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忽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教育发展 |
(二) 不断强化“重点学校制度”,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 |
(一) 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
(二) 均衡发展就是同一发展 |
(三) 均衡发展就是资源配置均衡 |
(四) 均衡发展就是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 |
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
(一) 管理体制相对集中 |
(二) 财权与事权相分离 |
(三) 偏重对学校的管控 |
三、经济学思维运用的不科学 |
(一) 学校布局调整过于偏重规模经济 |
(二) 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教育投入 |
(三) 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 |
四、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 |
(一) 办学条件不同于办学水平 |
(二) 办学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办学水平提高 |
五、社会意识偏差的影响 |
(一) 固化的社会等级观念 |
(二) “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意识 |
(三)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
(四) “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思维 |
(五) 城市优于农村的片面认识 |
第五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维度 |
一、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转向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一)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注重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二) 要素的相互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 |
二、从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转向教育质量均衡 |
(一) 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求必须转向质量均衡 |
(二) 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注重教育质量均衡 |
(三) 世界教育改革的质量取向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均衡 |
三、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 |
(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场域要求注重其自主发展 |
(二) 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三) 内生发展理论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 |
四、从一元发展转向多元发展 |
(一) 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要求 |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 多元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取向要求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多元化 |
五、从过度规模发展转向适度规模发展 |
(一) 学校适度规模的确定 |
(二) 学校适度规模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
(三) 美英日小规模学校运动的经验借鉴 |
六、从单一发展转向共同发展 |
(一) 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认识 |
(二) 均衡发展本质属性决定了各区域和学校共同发展 |
(三) 教育改革要求城乡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
(四) 国外对教育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一、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 |
(一) 树立主动发展理念 |
(二)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
(三)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
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 |
(一)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
(二)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
(三) 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筹力度 |
(四) 实行校长负责制 |
(五) 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 |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
(一)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
(二) 健全资源管理机制 |
(三)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 |
(四) 优化师生比例 |
四、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
(一)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
(二) 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
(三) 实施学校绩效管理 |
五、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 |
(一) 树立多元发展观 |
(二)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
(三)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
(四)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 |
三、 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基本框架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目标 |
(三)研究的基本框架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上篇:总论篇 |
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概念界定 |
一、 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属性 |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 |
一、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
二、 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化和市场化,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 |
三、 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
四、 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素质的可持续提高,加快人力资源的转化 |
第三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基础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相关基础理论 |
二、 西方经济学说中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绩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 |
一、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因 |
二、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成绩 |
一、 初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统筹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
二、 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
三、 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并存的教育投入体制 |
四、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
五、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六、 初步形成了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体系 |
第三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关系未理顺 |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益待提高 |
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布局不均衡 |
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现冲突 |
五、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量仍显不足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官本位的行政化体制,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体制原因 |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粗放,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三、 高等教育理念的滞后,是引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思想原因 |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 |
一、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 |
二、 德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 |
三、 日本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 |
四、 俄国高等资源教育配置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国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资源配置规划 |
二、 健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高校的机制 |
三、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 |
四、 鼓励各高校在特色办学中追求发展 |
第五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原则和对策 |
第一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基本原则 |
一、 一般性原则 |
二、 特殊性原则 |
第二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新型体制 |
二、 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实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国家战略 |
三、 彻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
下篇:分论篇 |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及政府角色定位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 |
一、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益分析 |
二、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布局分析 |
三、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分析 |
第二节 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
一、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推动者 |
二、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设计者 |
三、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的培育者 |
四、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矛盾的调节者 |
第七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 |
第一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 |
一、 建立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多元参与机制 |
二、 扩大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分配教育资源的权限 |
三、 加大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力度 |
四、 加快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步伐 |
第二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着力点 |
一、 构建以改善民生为基石的现代教育公共治理体制 |
二、 构建多种形式协调科学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 |
三、 构建适应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教育对外开放体制 |
四、 构建能力本位和有利于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体制 |
第八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相对落后 |
二、 公立高校产权不明晰 |
三、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不足 |
第二节 妥善处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的遗留问题 |
一、 进一步明晰公办高校的教育产权 |
二、 落实民办与公办高校的同等地位 |
三、 明确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去向 |
四、 加快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政策 |
第三节 重构高等教育国有资产产权新体制 |
一、 重建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结构 |
二、 重建高等教育国有资产运营体系 |
三、 对高校国有资产试推行股份制运营 |
四、 构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产权体制 |
第四节 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 尽快明确民办学校事业法人身份 |
二、 稳步落实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 |
三、 切实给予民办高校投资合理回报 |
四、 依法规范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顺应时势发展重新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 |
(1)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时与势。 |
(2)高等教育恒性不变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才。 |
(3)高等教育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
(4)高等教育兼具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等多重社会属性。 |
(5)时代律动和内在逻辑呼唤高等教育更加彰显文化属性。 |
(6)高等教育使命功能的多重性需要整体运筹形成合力。 |
二、尊奉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
(7)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 |
(8)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
(9)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鲜明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
(10)广泛深入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中时弊涉及根本。 |
(11)加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思想应有之义。 |
(12)继续探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
三、创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13)发展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
(14)建设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
(15)分类发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基本要求。 |
(16)重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的战略选择。 |
(17)高等教育发展应主动融入社会信息化潮流。 |
四、释放改革动能构建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 |
(18)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优质发展的强大动力。 |
(19)在改革办学体制中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
(20)在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中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 |
(21)在改革投资体制中开启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融资结合新格局。 |
(22)以保质量和促公平为重点深化招生就业体制改革。 |
(23)要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五、敬佑教学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4)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
(25)加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
(2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
(27)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上重要日程。 |
(28)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时代新要求。 |
(29)建立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六、矢志学术创新着力增强高校科学研究能力 |
(30)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是大学学术创新的生命线。 |
(31)知识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 |
(32)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
(33)发挥好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力军作用。 |
(34)协同创新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 |
(35)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 |
(36)学术评价要突显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价值导向。 |
七、衔命担责尽职做好高校社会服务大文章 |
(37)社会服务全面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
(38)学术创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
(39)发挥智库作用是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新使命。 |
(40)发展终身教育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
(41)社会实践是师生增长才干开拓服务面的重要举措。 |
(42)构建高效有力的社会服务保障支持体系。 |
八、尊师崇教亲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
(43)教师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和最宝贵财富。 |
(44)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建设卓越高校的基础。 |
(45)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 |
(46)树立全面的高校教师发展观。 |
(47)让高校教师在学术框架内专业化发展成长。 |
九、优化对外开放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48)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 |
(4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
(50)高等教育要在改革开放中扩大和优化“引进来”。 |
(51)高等教育发展应当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 |
(52)发展国际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53)国际学历学位互认是建立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的需要。 |
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
(54)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决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
(55)落实管办评分离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必然趋势。 |
(56)在落实政府“放管服”中彰显大学办学主体性。 |
(57)加快改革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58)推进大学章程建设是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和标志。 |
(59)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
(60)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体现。 |
结语:聚焦时代新命踏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 |
(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之声与治本之举 |
(二) 当代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理论诉求 |
(三) 研究者的志趣所向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民族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
(四) 关于外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一) 体制 |
(二) 民族高等教育 |
(三) 教育体制与民族教育体制 |
(四) 高等教育体制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 |
四、 研究价值 |
(一) 正本清源,体制研究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根本路径 |
(二) 以史为鉴,有助于指引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
(三) 理论延展,弥补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历史研究之不足 |
(四) 探索创新,立体化研究为民族教育史开拓新的领域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历史动因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根本动因 |
一、 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转型 |
三、 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 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
二、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模式追随 |
三、 民族高等教育体制自身发展的需要 |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嬗变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49—1956)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56—1966) |
三、 “文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66—1976) |
四、 历史转折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77—1984) |
五、 全面改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85—1997) |
六、 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98—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一、 初步确立期(1949—1958) |
二、 调整受挫期(1958—1976) |
三、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
四、 改革进取期(1985—1998) |
五、 深化发展期(1998—2009) |
第三节 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解析 |
一、 “以史为鉴”——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归因 |
二、 “源头活水”——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
三、 “上下求索”——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动力和趋向 |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迁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历史轨迹 |
一、 新旧体制转换期(1949—1955) |
二、 初步发展期(1955—1966) |
三、 遭受破坏期(1966—1976) |
四、 恢复重建期(1977—1985) |
五、 改革深化期(1985—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解析 |
一、 办学体制问题溯源与阐释 |
二、 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三、 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
四、 办学体制的民族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嬗变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沿革 |
一、 计划经济下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49—1978) |
二、 经济转型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1979—1998) |
三、 市场经济下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1999—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解析 |
一、 投资关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扶持与政策解析 |
二、 史海钩沉——投资体制变迁的历史反思与问题剖析 |
三、 思忖探究——民族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创建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沿革 |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 |
一、 新旧体制转化期(1949—1951) |
二、 “统招统分”时期(1951—1983) |
三、 “双向选择”过渡时期(1984—1992) |
四、 “并轨招生”与“自主择业”时期(1993—2009) |
第二节 民族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解析 |
一、 优惠政策——凸显招生就业体制的民族特色 |
二、 谋公平、求发展——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诉求 |
三、 探索与发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路径探析 |
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 |
第一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 |
一、 新中国伊始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肇端(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后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1978—2009) |
三、 新中国民族院校领导体制历史沿革脉络追溯 |
第二节 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以“N 民族大学”为例 |
一、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简介 |
二、 N 民族大学内部管理体制解析 |
三、 探寻民族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思变 |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历史反思 |
一、 成就盘点——民族高等教育体制成绩斐然 |
二、 经验累积——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中反思求变 |
三、 问题聚焦——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瓶颈透视 |
四、 举措筹划——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策略 |
第二节 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理论反思 |
一、 历史归因——影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的要素解析 |
二、 特色发展——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独特之处 |
三、 突破与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的革故鼎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需要深化该项研究 |
1.1.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极具代表性 |
1.1.3 休戚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及边界 |
1.4.1 民办高校 |
1.4.2 办学水平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理论关照 |
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价值诉求 |
2.1.1 民办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2.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 |
2.2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办学水平五维核心构成要素的论证 |
2.3.2 办学水平核心构成要素的概念解析 |
2.3.3 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回顾 |
3.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1984—1995年) |
3.1.2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1996—1999年) |
3.1.3 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2000—2004年) |
3.1.4 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2005—2010年) |
3.1.5 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2011年—) |
3.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特点和经验 |
3.2.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3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
3.3.1 陕西民办高校目前的社会地位 |
3.3.2 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4.1 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办学理念模糊 |
4.1.2 办学定位失当 |
4.1.3 大学文化淡漠 |
4.2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 |
4.2.2 专业结构不合理 |
4.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3 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2 师资队伍不稳定 |
4.3.3 师资管理不完善 |
4.4 内部管理方而存在的问题 |
4.4.1 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 |
4.4.2 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 |
4.4.3 学生管理重管轻教 |
4.5 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办学经费日趋拮据 |
4.5.2 经费用途存在偏差 |
4.5.3 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 |
第5章 制约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5.1.1 生源数量萎缩、质量下降 |
5.1.2 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5.1.3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
5.2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政策制定存在的缺陷 |
5.2.2 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5.2.3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民办高校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 |
5.3.1 逐利性的办学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5.3.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3.3 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 |
第6章 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
6.1 完善制度设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1 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其公平竞争 |
6.1.2 实行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机制 |
6.1.3 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6.2 端正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水平 |
6.2.1 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
6.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6.2.3 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师资提升办学水平 |
6.3.1 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
6.3.2 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
6.3.3 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
6.4 完善治理结构,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6.4.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 |
6.4.2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
6.4.3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 |
6.5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
6.5.1 纳入公共政策框架,积极扶持发展 |
6.5.2 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
6.5.3 培育办学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办学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D]. 梁剑. 西南大学, 2017(04)
- [2]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姚永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4]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 岳武.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周远清,瞿振元,陈浩,刘献君,别敦荣,周光礼,宣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4)
- [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9]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 张立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 王庆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