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山区草场资源特点及其利用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龙,陈进,袁喆,许继军,田承伟,苗恒录[1](2020)在《基于DPSIR-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文中提出为合理评价湖北省水资源态势,在系统考虑湖北省水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与模糊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水资源评价模型,对湖北省2008-2016年水资源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6年湖北省水资源状态呈现出波动式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湖北省的水资源状态良好;(2)从水资源DPSIR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影响和水资源响应是影响湖北省水资源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张程炯[2](2019)在《河南省城市污水回用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河南省水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因此考虑城市污水回用能直接缓解供水水源压力,同时减少水体污染。与其他非常规水源相比,城市污水水源稳定且经济性较好。同时国内外在污水回用上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可供参考。但河南省城市污水回用仍面临缺乏价格竞争力,长期使用影响考虑不足与排放标准"一刀切"等。
肖家瑜[3](2018)在《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土地资源数量的变化上。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耕地被侵占是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耕地减少将严重影响粮食供应。我国土资源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考虑到生态保护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总量已十分有限。我国正面临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人地矛盾,耕地保护一直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的新要求,运营科学发展观指导耕地保护工作成为必选,耕地保护逐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认真响应,耕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虽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要求却不能降低。如何找准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平衡点,实现三亚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海南省三亚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三亚市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及其规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耕地保护对策。本案研究中基于三亚市2007年—2016年的土地利用有关统计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这一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三亚市耕地数量、质量及空间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三亚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情况;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三亚市2025年耕地面积。论文研究结果主要有:(1)2007年—2016年10年间,三亚市的耕地面积由24352.70 hm2减少到23334.35 hm2,耕地面积总量减少1018.35 hm2,10年间耕地变化的幅度6.4%。耕地面积呈总体下降趋势。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由人均0.046 hm2下降到年人均的0.040 hm2,耕地减少较快,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三亚市耕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影响三亚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动的三大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社会综合因素、旅游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因素。三亚市耕地利用结构变化包括林地与耕地持续减少、园地直线上升——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陡增及非农业人口剧增使三亚市城镇化面积增大,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和农机总动力变化直接导致林地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二是依托自然地理优势,三亚市旅游发展迅速,生态建设投入增加,园地面积直线上升。(3)通过对主要驱动力因素与耕地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建立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为F=0.7593*F1+0.13475*F2,并测算得到耕地面积和总人口、农业比重与粮食但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粮食总量则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了人口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结合影响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因素,运用灰色系统预测到2025年,三亚市耕地面积为22086.51 hm2年发现耕地面积将继续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胡凯[4](2018)在《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源泉,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是农业经济快速前进的基本前提。水资源危机会对人类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因为水危机会直接导致各种危机乃至生存方面的危机。国内专家认为,当今中国快速发展,水资源危机会是实现强国梦的极大阻碍。自从建国到现在,河南省坚持兴修水利,以极少的水资源占有量养活着全国人口占比相对较多的省份。农业的发展因为水资源稀缺而受到阻碍。相比较而言,河南省内将近一半的河流水受到几乎无法遏制的污染,人民的日常饮水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平的滞后依旧是对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河南省内几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老旧无法正常使用,使大量耕地只能依靠自然降水,农业经济无法稳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水资源。论文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首先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方面的现状及问题,由于农民对此的认知严重不足,先进技术的普及也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改革刻不容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技术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然后详细分析以色列和美国在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方面的运用与经验总结,指出注重科技、政府统筹、因地制宜的选择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关键成功要素。最后从河南省实际情况出发,思考了技术发展的出路,提出了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辩证关系进行讨论,从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实际性、可持续性、统筹协调性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讨论。(2)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重点讨论了管道输水、滴灌技术、喷灌技术和再生水技术,提出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发展路径。(3)从四个方面提出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科学发展技术的保障措施。
苏金燕[5](2010)在《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有人认为“网络使距离消失,世界变成平的”,但网络的出现并没有完全消除地理距离的影响,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情况仍然与科学研究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合理的空间分布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而不合理的空间分布则导致信息鸿沟加剧,产生消极作用。研究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现状,找出空间分布形成主要原因,可优化我国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结构,为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本研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共分为9章:提出问题:第0章。在第0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问题:第1-6章,是本文的核心。第1章从空间集聚、空间扩散、空间结构三个角度阐述信息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理论。空间集聚研究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科学交流理论、知识溢出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是空间扩散研究的基础;空间结构研究基础理论包括空间区位理论、空间发展理论以及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第2章在界定网络学术信息概念基础上对影响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网络学术信息组织方式、资源类型、传播模式、发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第1、2章为后面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3章从网络学术信息自身特性、构建者、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解读,是构建计量模型的前提。第4章提出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广度、集中度、均衡度测度方法,对空间效应识别方法和检验工具进行重点分析,为定量研究提供保证。根据前面的分析,第5章从经济、科技、教育、人口、地理环境五个方面构建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计量模型。第6章从七大洲、194个国家以及中美两个国家内部三个层次对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广度、均衡度、集中度进行分析,认为空间分布广泛,但分布不均衡,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得出网络学术信息北半球高半球南低、西方高东方中非洲低、中国阶梯式和美国盆地式的空间分布格局;证明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仍然存在空间效应。随后以搜索引擎、网络数据库两种样本数据对网络学术信息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经济、科技、教育是影响空间分布结构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口、地理面积等却对其影响不明显。解决问题:第7、8章。根据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现状,从发挥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营造网络交流环境三个角度提出优化空间分布的策略,从而保证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消减信息鸿沟,增加信息对称。第8章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上学术信息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及其应用》(批准号:70673071)的研究成果之一。
罗彦平[6](2009)在《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涉及从食品、医药、保健品、木材、花卉、能源到工农业原料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物种和资源蕴藏量都急剧下降,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如何在保护好野生植物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从资源分布上看,野生植物资源多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丰富的资源却没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发展动力,而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实现,将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产业化的实现将有效的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缓解资源压力,可见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全面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野生资源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将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及产业化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点进行概括。(2)探究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分析不同阶段野生植物利用特点。(3)利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知识,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政策。(4)在产业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以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生态学知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是一个内容丰富,构成复杂的产业。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应当包含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以及产业政策5方面要点。(2)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中,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3)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情况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现有的资源禀赋情况决定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地区不平衡性特点。(4)我国野生植物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5)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构成的复杂性及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产业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单一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构建多样的组织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6)产业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在产业形成阶段向成长阶段的转变时期。(7)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产业政策不完整造成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发展。(8)在分析基础上,文章创造性的构建出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野生植物发展战略,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产业市场的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为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红萍[7](2008)在《四川省旱坡耕地特征与生产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省,旱坡耕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旱坡耕地的生产、生态问题十分突出。耕地土层变薄,坡薄土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贫乏,这不仅加剧了四川自身的旱、洪灾害,同时也加重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因此,对全省旱坡耕地进行深入综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四川省坡耕地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平台,对全省旱坡耕地资源分布、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四川省旱坡耕地的利用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旱坡耕地数量较大,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2.41%。2~6°旱坡耕地336791.90 hm2,占全省耕地的5.6%;6~15°旱坡耕地1270627.11 hm2,占全省耕地的21.13%;15~25°旱坡耕地hm2,占全省耕地的19.14%,;>25°陡坡旱耕地面积386943.01hm2,占全省耕地的6.43%。2、1996-2004年的8年间,共减少旱坡耕地439523.57hm2。成都平原区减少的旱坡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盆周丘陵区减少量集中在6~15°以及25°以上坡度部分;川西南山地区15-25°坡地增加20718.22hm2,基本抵消了其他坡度的减少量;川西高原区旱地减少量集中在15°以上。3、旱坡耕地土壤肥力不高,主要是紫色土和黄壤存在有机质含量低、缺氮、缺磷现象。4、旱坡耕地利用方式多样,复种轮作灵活。旱粮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多分布在盆地内部丘陵及盆周山地区,一般为一年两熟或三熟耕作制。5、旱坡耕地生产能力不高,小麦、红薯、大豆播面单产与全省粮食生产播面单产有较大差距。旱坡耕地各地貌类型区生产能力不同,成都平原区、盆周丘陵区以及川西高原旱粮作物产量高于川西南山地区。6、采用机制法估算旱粮作物生产潜力,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的土地生产潜力分别是6456.89kg/hm2、8138.89kg/hm2、16871.78kg/hm2、4554.33kg/hm2。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与目前的实际生产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旱坡耕地具有较大的增产空间。根据上述分析,为确保四川省粮食安全,保证旱坡耕地的科学、可持续利用,针对四川省旱坡耕地实际宜耕情况,提出旱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顾小华[8](2006)在《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文中指出天然草地是我国牧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抵御沙漠化扩展的天然生态屏障。为给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草地建设、改良,草地环境保护及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及经济价值综合考虑,选取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对毛乌素沙地乌审旗草地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该区草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乌审旗共有草地植物400种,隶属70科。其中以菊科最多,计27属53种7变种;禾本科其次,计32属46种2变种;豆科第三,藜科第四;(2)通过在乌审旗半流动沙丘不同部位设置样地得出,随着半流动沙丘不同部位风蚀影响逐渐增加,沿着生境由湿变干的水分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呈下降的趋势;在沙漠化草地的恢复演替中,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由低-高-低的变化规律;(3)乌审旗草地光合生产潜力YP、光温生产潜力YT、气候生产潜力YW分别是现实生产潜力的12.97倍、6.9倍、2.67倍。温度、水分、养分是该旗影响牧草潜力发挥的主要因子,影响系数分别为47%、61%、70%;(4)乌审旗天然草地中三等草地面积最大,占全旗草地面积的61.87%,四等次之,占32.47%;从草地分级上看,四级草地面积最大,占全旗草地面积的61.18%,五级草场次之,占35.79%。从总体看,乌审旗草地质量较好,但产草量较低,草地资源属于中等中下级水平;(5)乌审旗理论载畜量为112.89万只绵羊单位,而全旗实际拥有牲畜为198.75万只绵羊单位,超载85.86万只绵羊单位;(6)乌审旗草场中营养类型为碳氮型(CN)的草场占据最大比重。此外,还有碳氮-灰分型(CN-A)、碳型(C)草场。
万涛,张建民,潘开文[9](2003)在《长江上游低中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恢复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长江上游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 ,认为该区的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农业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提出了七个恢复对策 :( 1)改变“杂木林”观念 ,确立常绿阔叶林的不可替代地位 ;( 2 )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 ;( 3)积极进行现有人工林的改造 ;( 4)搞好农林结构调整 ,促进退耕还林 ;( 5 )突出流域单元的恢复重建的示范作用 ;( 6 )加强科学研究 ;( 7)加强教育 ,严格执法。
王三[10](2001)在《北碚区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文中提出坡耕地调查评价是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的两大任务之一。耕地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坡耕地的利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坡耕地利用的好坏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与生存。本文通过对北碚区坡耕地的现状、利用方向、存在问题及与坡耕地相关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坡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寻求解决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利用途径,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保护坡耕地、为制定生态退耕政策提供依据的目的。 本研究是依托北碚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题进行的,根据国土资源部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要求,本文所指坡耕地有其特定的含义:坡耕地包含坡地和梯田两种类型,特指坡度为15°~25°和>25°的两个级别,而不含其它坡度级。其中坡地指无工程设施或设施简陋、坡度大于15°的耕地;梯田指有工程设施、种植面积为梯面、坡度大于15°的耕地(包括梯土)。 根据2000年调查,北碚全区现有坡耕地148309.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7%,占土地总面积的13.1%,人均坡耕地为0.23亩。15°~25°坡耕地为106336.8亩,占坡耕地的71.7%,包含89297.8亩坡地和17039.0亩梯田;>25°坡耕地41972.3亩,占坡耕地的28.3%,包含4001.3亩坡地和1959.0亩梯田。全区15°~25°宜耕梯田主要集中分布在向斜丘陵(龙凤、蔡家),低山山麓(缙云山西北侧和龙王山西北侧)和低山槽谷(天府)一带。15°~25°宜耕坡地主要分布在背斜低山山麓两侧和向斜沟谷切割较深的深丘地区,而15°~25°不宜耕坡地在童家溪镇靠中梁山一侧低山山麓分布较多。全区>25°梯田较少,共1959亩,且零星分布,>25°不宜耕坡地却较多,共40013.3亩,主要分布在观音峡背斜(天府槽谷)两侧的石灰岩山坡,东阳镇靠中梁山一侧,偏岩、石坝靠龙王山一侧,及澄江镇靠沥鼻峡一侧。 按照保持河流水系的完整性、保持村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的原则,根据地形地貌等特征,将全区坡耕地分为六个区域:即嘉陵江流域区(Ⅰ),后河流域区(Ⅱ),运河流域区(Ⅲ),黑水滩河流域区(Ⅳ),明家溪流域区(Ⅴ),龙凤溪流域区(Ⅵ)。 在本研究中,为了更深入地对北磅区坡耕地利用途径进行探讨,对全区坡耕地宜耕和不宜耕的程度进行了评定,最终为科学、合理利用坡耕地和生态退耕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为基础,运用级差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和指数和法理论,根据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技术规定,按北陪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坡耕地评价系统:本评价系统分为适宜纲和适宜级两个等级,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选取制约坡耕地宜耕性的若干主导因素,结合定量评价的方法(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单元指标值)对坡耕地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如下:全区148309j亩坡耕地中,宜耕地共105925刀亩,占刀.4%,其中适且类20125.8亩,中度适宜类56140.3亩,临界适宜类29659刀亩;不宜耕地共42384*亩,占 28石%,其中当汕不适宜类 22463亩,永久不适宜类 19920.5亩。 通过对北殆区坡耕地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分析,提出本区坝耕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特点有三个:坡耕地总量大,分布广但比较集中;坡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环境严重恶化。问题有7点:坡耕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坡耕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宜种变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工程设施简陋,水源保证较差;种植结构单一,粮食产量较低;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殆区坡耕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两条途径:一是对不宜耕坡耕地(特别是>25”的不宜耕坡耕地人必须进行生态退耕实施还林、还草工程,来改善坡耕地的外部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生态退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生态退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行生态退耕的目标、策略和措施;二是对余下部分宜耕坡耕地应实施可持续利用战略,其可持续利用途径有三:①坡耕地利用方向与结构的调整;②坡耕地的改良治理:因地制宜地实施工程措施坡改梯、生物措施坡改梯、加强水利建设,整治坡面水系、用养结合,培肥地力、坡耕地兔耕技术的应用、推广农林复合经营等六条措施;③对坡耕地进行保护性利用。
二、北京山区草场资源特点及其利用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山区草场资源特点及其利用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PSIR-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等级标准 |
2.1.1 指标体系 |
2.1.2 分级标准 |
2.2 模糊集对评价模型 |
2.2.1 指标联系度的计算 |
2.2.2 数据标准化 |
2.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4 样本联系度的计算 |
2.2.5 评价等级的确定 |
3 结果分析 |
3.1 水资源评价等级 |
3.2 水资源DPSIR评价等级 |
4 结论与讨论 |
(3)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文类型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2.6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章 三亚市耕地变化分析 |
3.1 三亚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
3.1.1 耕地分布 |
3.1.2 耕地结构 |
3.1.3 耕地坡度 |
3.1.4 耕地质量 |
3.2 耕地资源利用中的不利因素 |
3.3 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
3.3.1 耕地利用数量的变化 |
3.3.2 耕地利用结构分析 |
3.3.3 耕地利用空间差异和空间变化分析 |
3.3.4 耕地利用程度变化 |
第4章 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4.1 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的方法 |
4.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1.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
4.1.3 灰色预测法分析原理 |
4.2 耕地变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社会经济因素 |
4.3 耕地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标准化 |
4.3.3 综合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4 耕地利用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检验 |
第5章 耕地面积变化预测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
5.1 灰色模型建立 |
5.2 预测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4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内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2.1 可持续发展观及内涵 |
2.1.1 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和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2.2.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
2.2.2 农业水资源含义及特点 |
2.2.3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第3章 河南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
3.1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概况 |
3.2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
3.2.1 河南水资源储量概况 |
3.2.2 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 |
3.2.3 农业水资源管理现状 |
3.3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水旱灾害频发 |
3.3.2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
3.3.3 生态环境变差 |
3.4 主要原因分析 |
3.4.1 管理机制不健全 |
3.4.2 资金投入不足 |
3.4.3 灌溉技术研发滞后 |
第4章 国外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经验 |
4.1 以色列的技术发展经验 |
4.1.1 合理灌溉技术 |
4.1.2 智能操控技术 |
4.1.3 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 |
4.2 美国的技术发展经验 |
4.2.1 农业节水技术 |
4.2.2 回收再生水技术 |
第5章 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发展思考 |
5.1 人生观价值观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
5.1.1 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
5.1.2 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
5.2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发展的辩证思考 |
5.2.1 技术发展的先进性 |
5.2.2 技术发展的实用性 |
5.2.3 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
5.2.4 技术发展的统筹协调性 |
5.3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选择 |
5.3.1 积极运用管道输水技术 |
5.3.2 合理使用喷灌技术 |
5.3.3 加强推广滴灌技术 |
5.3.4 注重再生水技术 |
5.4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发展的措施保障 |
5.4.1 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5.4.2 完善政府支持与引导 |
5.4.3 建立科技研发体系 |
5.4.4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现状评述 |
0.3 研究范畴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范畴 |
0.3.2 研究目标 |
0.3.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信息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理论 |
1.1 信息空间分布概念辨析 |
1.1.1 信息空间分布相关概念 |
1.1.2 信息空间分布概念界定 |
1.1.3 信息空间分布特征 |
1.2 信息空间集聚研究基础理论 |
1.2.1 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 |
1.2.2 马太效应、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 |
1.3 信息空间扩散研究基础理论 |
1.3.1 信息传播与科学交流理论 |
1.3.2 知识溢出与梯度转移理论 |
1.4 信息空间结构研究基础理论 |
1.4.1 空间区位理论 |
1.4.2 空间发展理论 |
1.4.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1.5 本章小结 |
2 网络学术信息的组织构成 |
2.1 网络学术信息概念辨析 |
2.1.1 网络学术信息的定义 |
2.1.2 网络学术信息的特征 |
2.1.3 网络学术信息的来源 |
2.2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类型 |
2.2.1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分类 |
2.2.2 新型网络学术信息资源 |
2.3 网络学术信息组织方式 |
2.3.1 网络信息组织概述 |
2.3.2 网络学术信息自组织方式 |
2.3.3 网络学术信息他组织方式 |
2.4 网络学术信息传播模式 |
2.4.1 网络信息传播概述 |
2.4.2 基本传播模式与网状传播模式 |
2.4.3 阳光传播模式与整体互动传播模式 |
2.4.4 信息交流模型与六度传播模式 |
2.5 网络学术信息发现方法 |
2.5.1 网络学术信息发现方式 |
2.5.2 常用学术搜索引擎 |
2.6 本章小结 |
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3.1 网络学术信息自身特性因素 |
3.2 网络学术信息构建者因素 |
3.2.1 网络学术信息生产者的影响 |
3.2.2 网络学术信息传播者的影响 |
3.2.3 网络学术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
3.3 外部环境因素 |
3.3.1 政治环境的影响 |
3.3.2 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 |
3.3.3 国家文化因素的影响 |
3.3.4 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
3.3.5 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3.3.6 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测度方法 |
4.1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概述 |
4.1.1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内容 |
4.1.2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特点 |
4.1.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原则 |
4.2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广度测度 |
4.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聚程度测度 |
4.3.1 空间集聚概述 |
4.3.2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中度测度指标 |
4.3.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均衡度测度指标 |
4.4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效应检验 |
4.4.1 空间效应概述 |
4.4.2 空间效应识别方法 |
4.4.3 空间效应分析工具 |
4.5 本章小结 |
5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计量模型的构建 |
5.1 空间计量分析模型 |
5.1.1 知识生产函数 |
5.1.2 标准线性回归模型 |
5.1.3 截面数据空间模型 |
5.1.4 面板数据空间模型 |
5.2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计量模型假设 |
5.2.1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构建的假设前提 |
5.2.2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构建的相关假设 |
5.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理论模型与变量选择 |
5.3.1 空间分布计量理论模型 |
5.3.2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
5.3.3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 |
5.3.4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变量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总体设计 |
6.1.1 实证研究目标 |
6.1.2 实证研究内容 |
6.1.3 实证研究样本 |
6.2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广度 |
6.2.1 空间分布广度整体情况 |
6.2.2 七大洲空间分布情况比较 |
6.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格局 |
6.3.1 洲际层面空间分布格局 |
6.3.2 国家层面空间分布格局 |
6.3.3 中美两国空间分布格局 |
6.4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聚测度 |
6.4.1 空间集聚现象描述 |
6.4.2 空间集中度测度结果 |
6.4.3 空间均衡度测度结果 |
6.5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效应检验 |
6.5.1 空间权重矩阵计算 |
6.5.2 全局相关性检验 |
6.5.3 局部相关性检验 |
6.5.4 检验结果分析 |
6.6 络学术信息空间计量模型估计 |
6.6.1 解释变量的筛选 |
6.6.2 基于搜索引擎样本的模型估计与分析 |
6.6.3 基于网络数据库样本的模型估计与分析 |
6.6.4 两种样本模型估计结果比较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 |
7.1 空间分布优化概述 |
7.1.1 空间分布优化的内涵 |
7.1.2 空间分布优化的目标 |
7.2 发挥政策保障作用 |
7.2.1 利于空间优化的政策法规制定原则 |
7.2.2 制定政策法规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
7.3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
7.3.1 运用先进信息技术 |
7.3.2 提升信息资源质量 |
7.4 营造网络交流氛围 |
7.4.1 提升个人信息素养 |
7.4.2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名词索引 |
附录1 本研究所用主权国家名单(194个) |
附录2 美国空间权重矩阵(Rook算法) |
附录3 美国空间权重矩阵(K值最邻近算法,K=4) |
附录4 国家层面空间权重矩阵(Rook算法)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研究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野生植物管理与保护研究 |
2.1.2 野生植物利用研究与实践 |
2.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研究 |
2.1.4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
2.2.2 产业经济学 |
2.2.3 区域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野生植物 |
3.1.2 产业及野生植物利用产业 |
3.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分类 |
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征 |
3.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分析 |
4.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发展历程 |
4.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 |
4.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管理体制方面 |
4.3.2 技术方面 |
4.3.3 市场方面 |
4.3.4 其他方面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1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的关系 |
5.2 资源禀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5.3 我国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分析 |
5.3.1 相关资源禀赋区域分布情况 |
5.3.2 相关资源禀赋分布特点 |
5.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4.1 野生植物的采收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2 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3 野生植物的加工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4 野生植物的游憩、科研、宣教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5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与市场发育分析 |
6.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动力分析 |
6.1.1 野生植物利用的收益动力 |
6.1.2 野生植物消费与需求动力 |
6.1.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力 |
6.2 野生植物市场发育分析 |
6.2.1 主要市场的类型及特点 |
6.2.2 影响野生植物市场的因素 |
6.2.3 野生植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水平分析 |
7.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分析 |
7.1.1 野生植物采收利用型产业 |
7.1.2 野生植物栽培利用型产业 |
7.1.3 野生植物加工利用型产业 |
7.1.4 野生植物游憩、科研、宣教相关产业 |
7.2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7.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分析 |
8.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特点 |
8.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演进 |
8.2.1 促进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因素 |
8.2.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模式的演进过程 |
8.3 现有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分析 |
9.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及特点 |
9.1.1 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
9.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的特点 |
9.2 产业政策的重要性 |
9.3 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 |
9.3.1 资源管理政策 |
9.3.2 产业发展政策 |
9.3.3 市场和贸易政策 |
9.4 现有产业政策中问题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对策 |
10.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对策 |
10.1.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变化规律 |
10.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最优布局原则 |
10.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最优布局构建思路 |
10.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对策 |
10.2.1 野生植物完整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 |
10.2.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的构成 |
10.2.3 政府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 |
10.2.4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 |
10.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对策 |
10.3.1 产业组织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
10.3.2 最优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 |
10.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架 |
10.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
10.4.1 制度保障 |
10.4.2 风险保障 |
10.4.3 组织保障 |
10.4.4 资金保障 |
10.5 本章小结 |
11 案例研究——福建省明溪县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1 明溪县概况 |
11.1.1 明溪县自然资源概况 |
11.1.2 野生植物利用情况 |
11.2 明溪县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1 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2 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3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11.4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政策建议 |
12.3 主要创新点 |
12.4 研究展望 |
12.5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四川省旱坡耕地特征与生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坡耕地的利用综述 |
1.2.2 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四川省旱坡耕地特征 |
3.1 四川省旱坡耕地基本特征 |
3.1.1 地形分布 |
3.1.2 坡度级分布 |
3.1.3 区域分布 |
3.1.4 数量变化 |
3.1.5 土壤质量 |
3.2 四川省旱坡耕地利用特征 |
3.2.1 利用方式 |
3.2.2 生产能力 |
4 四川旱坡耕地生产潜力分析 |
4.1 光合生产潜力 |
4.2 光温生产潜力 |
4.3 光温水生产潜力 |
4.4 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
4.5 旱坡耕地增产潜力分析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高旱坡耕地生产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2.1 科学合理规划,制定区域旱坡耕地利用规划 |
5.2.2 25°以上急陡坡旱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林草覆盖率 |
5.2.3 对缓坡旱耕地进行坡改梯建设,提高抵抗水土流失能力 |
5.2.4 加强水利建设,调整坡面水系 |
5.2.5 用养结合,适量添加矿质元素,培肥地力 |
5.2.6 改进耕作方式,提高旱坡耕地利用率 |
6. 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
6.1 研究特色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草地资源评价方案和方法 |
1.3.2 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
1.3.3 载畜量的研究进展 |
1.3.4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5 毛乌素沙地研究概况 |
2 毛乌素沙地及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土壤类型 |
2.5 植被 |
2.6 水文特征 |
3 乌审旗天然草地类型 |
3.1 草场类型划分的原则及其依据 |
3.2 乌审旗天然草地类型 |
3.2.1 沙地草场 |
3.2.2 滩地草场 |
3.2.3 柳湾草场 |
3.2.4 梁地草场 |
4 乌审旗草地退化及原因 |
4.1 草地退化现状 |
4.2 草地退化原因 |
4.2.1 自然原因 |
4.2.2 人为原因 |
5 乌审旗草地资源评价 |
5.1 乌审旗草地植物资源 |
5.1.1 饲用植物 |
5.1.2 药用植物 |
5.1.3 有毒有害植物 |
5.2 草地植被物种多样性 |
5.2.1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5.2.2 结果分析 |
5.3 草地生产潜力评价 |
5.3.1 生产潜力的估算 |
5.3.2 乌审旗草地生产潜力分析 |
5.4 草地生产力评价 |
5.4.1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
5.4.2 乌审旗草地生产力的评定 |
5.5 草地等级评价 |
5.5.1 草地资源质的评价——等的划分 |
5.5.2 草地资源量的评价——级的划分 |
5.6 草地载畜量评价 |
5.6.1 确定草地载畜量的具体步骤 |
5.6.2 计算指标 |
5.6.3 理论载畜量 |
5.7 草地营养评价 |
5.7.1 划分草地营养类型的数量指标 |
5.7.2 乌审旗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
6 毛乌素沙地草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6.1 天然草场改良 |
6.1.1 天然草场的自然更新—封育 |
6.1.2 天然草场的人工复壮—补播 |
6.1.3 飞播 |
6.1.4 合理划区轮牧 |
6.1.5 病虫鼠害的防治 |
6.2 人工草地建设 |
6.2.1 选择适当的土地 |
6.2.2 因地制宜多种牧草混播 |
6.2.3 建立防护林网 |
6.2.4 兴建水利设施 |
6.2.5 草地施肥 |
6.2.6 其他管理措施 |
6.3 半人工草地建设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清单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9)长江上游低中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恢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功能 |
1.1 维持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 |
(1) 起源古老, 孑遗物种多 |
(2) 物种丰富 |
(3) 特有种属和单种、少种的科属多 |
(4) 珍稀物种和经济物种多 |
(5) 古木、巨树多 |
(6) 孕育了大量的农业基因资源 |
1.2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 |
1.3 维持农区的生态平衡——重要的农区生态屏障 |
2 恢复对策 |
2.1 改变“杂木林”观念, 确立常绿阔叶林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
2.2 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 |
2.3 积极进行现有人工林的改造 |
2.4 搞好农林结构调整, 促进退耕还林 |
2.5 突出流域单元的恢复重建的示范作用 |
2.6 加强科学研究 |
2.7 加强教育、严格执法 |
(10)北碚区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序 言 |
1 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2 北碚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3 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
3.1 坡耕地含义 |
3.2 坡耕地数量特征 |
3.3 坡耕地地域分布 |
3.4 坡耕地分区 |
3.5 坡耕地利用特征 |
3.6 坡耕地利用存在问题 |
4 坡耕地适宜性评价 |
4.1 评价目标 |
4.2 评价原则 |
4.3 评价方法和评价系统 |
4.4 评价单元的确定 |
4.5 参评因素的选择及权重确定 |
4.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 坡耕地开发利用对策 |
5.1 对不宜耕坡耕地实行生态退耕 |
5.2 对宜耕坡耕地实施可持续利用战略 |
结语 |
附 表 |
附 图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四、北京山区草场资源特点及其利用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PSIR-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J]. 刘君龙,陈进,袁喆,许继军,田承伟,苗恒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3)
- [2]河南省城市污水回用探析[J]. 张程炯. 甘肃科技纵横, 2019(05)
- [3]三亚市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 肖家瑜.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4]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发展探讨[D]. 胡凯.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研究[D]. 苏金燕. 武汉大学, 2010(05)
- [6]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彦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四川省旱坡耕地特征与生产潜力研究[D]. 马红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8]毛乌素沙地草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乌审旗为例[D]. 顾小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9]长江上游低中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恢复对策[J]. 万涛,张建民,潘开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03(01)
- [10]北碚区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D]. 王三.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