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化学防治与栽培工程技术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

作物化学防治与栽培工程技术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

一、农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马银虎[1](2021)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缩节胺(DPC)的使用在新疆棉花“矮密早膜”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膜下滴灌技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根系的生长,导致生产上出现了大面积晚熟、早衰、大小苗等现象。本研究应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施用方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控技术,包括筛选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配方、复配配方、调控时间和最适浓度,旨在增加棉花抗逆能力,促进棉花对水肥的吸收,促进棉花花芽分化,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动态平衡,促进苗壮、苗全、苗齐、苗匀,集中开花,集中吐絮,提高产量,以期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开展室内试验,2021年在塔里木大学东区胡杨林(81°29′E,40°55′N)试验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长、根系表面积、株高、茎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产量品质以及保护酶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在中等浓度、缩节胺+萘乙酸钠在中浓度及高浓度下对棉花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好;施药后30天缩节胺+复硝酚钠在中等浓度下株高达42.5cm,而清水对照为22.6cm,各处理对棉花茎粗促进作用明显,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单设复硝酚钠和单设萘乙酸钠对棉花株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棉花茎秆较细;同时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缩节胺对棉花株高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和缩节胺+萘乙酸钠对棉花棉花生物量的积累有明显的影响,较清水对照(CK)有显着性差异,对棉花的叶鲜重、茎鲜重、根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营养吸收,储存,为后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在施药后10 d有明显的提升,地下部在施药后20~30 d有明显的提升,说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地下部生物量积累,但吸收、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缩节胺对棉花地下部生物量积累影响不明显。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含量的影响施药后10d,DCSN2处理与DSNA3处理棉花叶片MDA、SOD含量与单设缩节胺、清水对照均有显着性差异,明显降低了叶片MDA含量,增加了SOD含量;施药后20d,DCSN2处理与DSNA3处理棉花叶片CAT含量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明显增加了CAT含量;施药后30d,DCSN2处理棉花叶片POD含量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增加了POD含量,其他各理较清水对照不同程度上提高了SOD、POD、CAT含量,降低了棉花叶片MDA含量,但影响不明显。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和缩节胺+萘乙酸钠,提高了棉花叶片SOD、POD、CAT的含量,降低了MDA含量,有效清除了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维持了正常生理代谢,增强了棉花抵抗逆境的能力。4.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各处理对棉花中部座铃影响不明显;处理DCSN2对下部座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DSNA3对棉花上部座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较清水对照(CK)均有所增加,但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DCSN2、DCSN3、DSNA3三组较其他处理增产作用更加明显。DPC(缩节胺)处理棉花马克隆值最好,DCSN2处理棉花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较好。DCSN2、DSNA3处理棉花纤维伸长率提升。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刘斐[4](2020)在《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与消费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80%与85%左右,相对于其他大宗农作物而言,谷子这一产业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引入产业发展新方式提升谷子产业发展质量,激发经营主体市场活力是当前谷子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采取传统产业发展思路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对于谷子这种传统农业产业来说,可以克服谷子产业传统发展的弊端,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将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支撑,为产业范围扩展带来新的路径。当然,产业融合持续推进需要政府力量介入,但实施效果取决于农户的理性决策行为。因此,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有效地促进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以及提升参与效应就成为促使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实行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会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又是透过什么样的机制在发挥作用?以上问题的回答是理解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制的关键,对提高谷子产业融合效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理论的指导,采用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东等9省(区)1058户谷子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样本区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选择合适的代理变量,构建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特征与效应,采用中介效应、主成分分析、双栏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倾向得分匹配等多种数理模型及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生产效应、市场效应以及收入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谷子种植户积极参与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谷子产业更好更快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谷子产业链延伸、谷子产业多功能拓展、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谷农增收、产业提质增效、就业与脱贫等6个方面来构建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排名来看,山西、河北、河南3省的融合水平综合得分位居全国前列,广西、湖北、云南3省的综合得分位于全国最低水平;整体来看,谷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就各个子系统的全国平均值的大小来看,产业提质增效的得分最高;谷子产业在不同区域融合的水平呈现出“东北-华北-西北-南部”逐渐减弱的态势。(2)由调研样本统计显示,在1058份有效样本中,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771户,占样本总数的72.87%;从未关注过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谷农为287户,占样本总数的27.13%,表明多数谷农通过各种途径对产业融合及其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关注。谷农对产业融合有着较强的参与意愿,谷农完全不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人数非常少,仅为52户,占样本总数的4.91%;谷农比较以及非常愿意参与产业融合的样本数为859户,占样本总数的81.19%。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非常大的样本数仅有12户,占样本总数的1.13%;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风险比较大的样本数为55户,占样本总数的5.20%,表明多数谷农认为参与产业融合的风险比较小。(3)从参与行为、参与程度、参与模式、参与环节以及参与绩效这5个维度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进行测度,较为系统与全面地反映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基本特征。样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与整体融合参与意愿较高,政策认知、价值认知、风险认知均对融合行为有显着的直接影响,政策认知与风险认知除了直接影响融合行为外,还通过融合意愿间接影响融合行为。从参与环节、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深度以及参与效度等多个维度构建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谷农有效参与程度呈两极分化现象。将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模式划分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与企业经营型等4种模式。将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的环节划分为参与“产前及生产环节”、“生产+加工”环节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等3类。(4)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实证检验发现,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分别对其是否采纳轻简高效技术、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项数有显着影响,其中,对技术的是否采纳和采纳数量的影响为正,对技术投入的影响为负。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5种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率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对这5种技术的采纳率。谷农参与产业融合的程度对技术1、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谷农参与不同融合模式的技术采纳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模式显着正向影响其技术采纳率,表明随着融合模式的逐步完善谷农会越来越多的采纳新技术,尤其是会增强轻简高效技术的采纳。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变量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分别对轻简高效技术投入与技术采纳数量有正向影响,对技术1、技术2、技术4与技术5的影响均通过了10%的显着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谷农参与融合环节越深入,对这4项技术的采纳率越高。(5)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产业融合变量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参与产业融合有助于谷农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程度均显着正向影响谷农生产效率,表明随着融合程度的加深,谷农生产效率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同融合模式生产效率均值由小到大依次为散户为主型<家庭经营型<合作经营型<企业经营型。在9个不同分位点上,产业融合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且伴随分位点数值的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变量的系数也随之增大,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也随之加深。融合参与环节对谷农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不显着。(6)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可显着减少谷农交易成本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以及执行成本。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进入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进入能力。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留住能力的3个代理变量均有显着影响,表明参与产业融合可以提升谷农整体的市场留住能力,明显提高谷农市场参与化程度,有效促进谷农的标准化生产。(7)通过对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参与产业融合谷农的平均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融合的谷农高56.18%。从不同收入结构来看,谷农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家庭人均经营性与工资性收入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融合对谷农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为27.13%。不同融合程度对谷农家庭人均总收入、经营性与财产性收入均通过显着性影响,但对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谷农参与产业融合不同模式对其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对家庭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融合环节对谷农家庭人均的总收入、经营性、工资性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均通过10%的显着性检验,且方向为正。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产业融合经营体系;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产业融合预测与规划;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强化品牌建设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李如意[5](2020)在《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后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然而,水稻旱育秧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弱秧和药害等常有发生,严重影响水稻栽插质量、分蘖及抗倒性,成为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化控剂能在旱育秧田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通过调节植株体内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平衡,有效提高秧苗素质,促进秧苗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因此,研制水稻化控剂对实现水稻壮秧、提高秧苗抗逆性、降低水稻倒伏指数、促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三种化控剂进行复配,与育秧土混拌处理用于田间育苗,研究水稻化控剂对水稻幼苗秧苗素质、抗逆酶活性、秧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水稻移栽分蘖后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分蘖数、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化控剂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及抗逆酶活性施用化控剂后,水稻秧苗茎基部宽度及根系干重均显着提高,烯效唑能有效降低秧苗株高,复硝酚钠及α-萘乙酸钠可促进秧苗生长,三种药剂复配后能有效降低水稻苗期株高,防止秧苗徒长。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效果最佳,4叶期水稻株高显着降低7.04%,水稻茎基部宽度显着增加94.89%。水稻化控剂能显着提高水稻秧苗的SOD、POD活性及Pro含量,降低MDA含量。各处理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效果最佳。(2)水稻化控剂能调节苗床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秧苗养分含量水稻化控剂能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改善苗床土壤环境,增加土壤养分释放,对水稻秧苗健壮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随化控剂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处理效果最佳。施用水稻化控剂后,水稻苗期叶片氮、磷、钾含量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显着降低,有效提高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秧苗健壮生长。以烯效唑3.125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三元复配作用效果显着高于各单剂处理。(3)水稻化控剂能改善水稻分蘖后植株生长,降低倒伏指数、增加产量水稻化控剂施用后,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显着提高,表现为: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单剂处理>1(CK)。水稻化控剂能有效降低水稻成熟期的倒伏指数,有效解决水稻生产中的倒伏问题。倒伏指数表现为:1(CK)>α-萘乙酸钠单剂>复硝酚钠单剂>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烯效唑+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施用化控剂能有效提高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水稻每株平均穗数、每穗平均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其中以烯效唑3.125 mg a.i./kg+α-萘乙酸钠11.58 mg a.i./kg+复硝酚钠11.58 mg a.i./kg处理效果最佳,产量增长36.06%。

史亚辉[6](2020)在《氟节胺与缩节胺协同调控棉花生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无限生长、株型可塑等特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使用可起到塑造株型及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对实现棉花生产上的化学化、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氟节胺、缩节胺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混配浓度、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探讨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的调控效应,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时间和混配浓度,为机采棉化学调控技术提供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节胺与缩节胺在施用后棉花的株高、叶枝增长量均低于对照,株高、果苔增长量随着两次施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棉花的倒一、倒二、倒三主茎节间距显着短于对照(P<0.05);倒一、倒二、倒三、倒四果枝长度较对照缩短61.57-70.57%;各处理棉花不同部位结铃数由多到少依次为下部铃、中部铃、上部铃。随着两次施药间隔时间的缩短,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有增加趋势,而7月15日封顶的棉花单铃重呈减少趋势。两次施药间隔时间对马克隆值、纤维长度有一定的影响。说明氟节胺与缩节胺喷施后能较好的调控棉花株型,且有增产潜力,依据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在6月30日和7月10日两次施药可以达到自封顶效果,有助于高光效群体形成。2.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株型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喷施后棉花的株高、叶枝增长量在不同水平上有所减少,果枝苔数增长量、各部位的铃数在不同水平上有所增加。氟节胺与缩节胺对棉花的调控效应有所不同,其中在棉花株高的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缩节胺,两次施用的浓度为90 g/hm2、45 g/hm2;在叶枝、果枝苔数中起主要调控作用的是氟节胺,其中第一次施用的氟节胺主要发挥作用,浓度分别为750 g/hm2、450 g/hm2;在棉花各部位的结铃数上起主要调控作用的是氟节胺,1200 g/hm2氟节胺对中部铃影响显着(P<0.05),900 g/hm2、1050 g/hm2氟节胺分别对上部铃、下部铃影响显着(P<0.05);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在900 g/hm2氟节胺作用下影响较大,并且达到显着水平(P<0.05),同时棉花的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各药剂作用下均有所变化。说明氟节胺与缩节胺在调控棉花时各药剂作用的部位有差别,依据棉花经济效益的考虑,推荐第一次施用600 g/hm2氟节胺+30 g/hm2缩节胺,第二次施用900 g/hm2氟节胺+90 g/hm2缩节胺。3.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后对棉花叶片中POD、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节胺与缩节胺喷施后时间的延长棉花叶片中POD、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MDA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化学调控组叶片中的POD活性始终低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在施药后21 d、28 d,与人工打顶棉花叶片中的POD活性相比差异显着(P<0.05),而化学调控组之间无差异。化学调控组的SOD酶活性在施药后不同时间段与人工打顶相比差异显着(P<0.05),且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浓度的高低对叶片中SOD的活性无影响。化学调控组叶片中的MDA含量始终高于人工打顶,其中,浓度为1200 g/hm2氟节胺+135 g/hm2缩节胺的处理最高。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棉花喷施氟节胺与缩节胺后株高、果枝长、节间距均受到抑制作用,能塑造紧凑的株型,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光合面积;果枝苔数呈增加趋势,使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各部位的铃有效分布;叶片中相关保护酶活性短时间内升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增加,产量得到提高。

王松[7](2020)在《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为立国之本,重农思想深植于中华文化之中。山东自古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关乎华北乃至全国稳定。研究山东农业近代化,对认识中国近现代农业史、经济史、社会史和传统三农的现代化转型,揭示转型历程中的时代性与过渡性质,具有理论意义;对梳理近代化历程起源与节点,廓清近代化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给中国近代化以准确历史定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凝炼农耕文明精华,探寻“乡村振兴”,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照作用。本文使用民国时期史料汇编、报纸杂志、人物文集、回忆录和地方史志等原始史料,尤其是发掘征引了各类馆藏官方档案,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对山东农业近代化进行了动态考察。并拟定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抓住从“西”到“东”和从“旧”到“新”历史发展趋势,以“变”字为关键,着力研究1860年到1937年山东农业改良的内容及发展过程。运用专题研究等手段,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农业机构、农业科学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农业政策等方面为基点,呈现山东农业近代化的重点和特点。随着近代外国入侵与资本主义文明的传入,山东农业在中西文化、制度、观念等方面的互动中发生了近代化转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学化。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选种、种植、施肥、采集等技术并逐渐推广以提高产量。落后的生产方式其影响虽未能完全消除,但随着时间发展,使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近代山东农业不可动摇的趋势;第二,体系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出现供销一体的现代生产模式,这一特征在乡建运动中尤为突出;第三,机械化。清末新政以来,山东新式农业机械开始逐步取代手工生产工具,西方农业机械的引进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纵观整个民国,虽然由于时局、技术等问题,机械化影响还未广遍农村,但其进程从总体上一直持续,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山东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第四,商品化。随着卷入国际市场,山东农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专门化生产,农作物商品率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山东农业近代化进程既对其作用,又受其影响。这一关系同列强侵略、国家主权等因素相糅合,最终构成了山东农业商品化发展的复杂面相;第五,开放化。近代山东农业开始突破省级联系的局限,与外国对接,从而使得山东农业得以面向世界。第六,观念上的开放。由于农业科学宣传和新式农业教育的影响,山东民众从最初敌视、畏惧外国群体与科学,逐步过渡到有保留的接触,最终积极引进、运用并宣传西方农业知识,并努力探寻适合山东发展的农业近代化方式。总体来看,山东农业近代化是从旧到新的过渡性变革。从农业法规、部门设置、教育制度的频繁变动到农业发展路径的激烈争论与主题变化,表现出时代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统一。此外,由于农业发展规律与外国干涉的影响,山东农业近代化分期较为明显。山东农业近代化始于外国传教士来鲁;清末新政开启了山东农业近代化的自主尝试;20世纪20年代起,山东农业发展路径不再单一借鉴日本发展模式,开始有意识的师法欧美。至韩复榘主鲁,山东农业近代化呈现出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局面,显示出山东农业的深入发展。山东农业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一,它标志着山东农业领域对传统体系与制度的逐步批判,自此山东的小农经济格局得以进行改造;其二,它代表着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对山东经济领域的影响。农业利权与农业发展间关系,成为近代山东政府与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完善的对象;其三,从保守到开放,昭示着山东逐渐融入近代世界农业体系;其四,从传统农业走向近代化,显示出山东农业的巨大潜力;其五,山东传统农业精华在近代化过程中能与时俱进,其生命力及潜力,有力地证明了山东农业能够在近代历史巨变中走向新生。农业近代化乃至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尽管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体制、经济等原因限制,山东农业发展不甚彻底,但能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行,无疑是近代山东的卓越成绩。山东农业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山东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朱珠[8](2020)在《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直接动力源于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及相关技术要素间的矛盾运动,其技术活动无不受到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自主演化的外部推动力。在清朝实现人口增长至四亿之巨的背后,是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大量无序增长的人口沦为“棚民”,有限的资源被侵占,人地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急剧变迁。同时,明清时期饥馑、灾荒呈现周期缩短、程度加深趋势转变。由此可以管窥,基于明清社会背景,美洲作物引种作为诱导性技术对生态变迁的深远影响也反作用于人类,“天人合一”的消解成为情理之中。对于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其中国情政体、经济形态、社会构造、文化观念及其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其演变历程。本文并未采用“美洲作物传入——农民垦荒——生态破坏”这样的简单因果解释,明清时期美洲作物传入的负面效应不能笼统地归咎于人口增长,而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探寻传统农业技术转向的内外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变的历史考察,以美洲作物传入作为新技术要素,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变特征及动因,并将这一特征定义为“非生态转向”,以皖南地区为研究地域,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转向的具体表现、效应、变迁机理。围绕研究目标,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于相关概念作简要定义,围绕研究要点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概括梳理。其次,按照传统农业的历史分期,围绕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过程系统建构其发展脉络,重点厘清明清之际这一技术的转向及具体特征。再次,结合时代背景,从技术哲学视角认识并分析明清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向动因,并以叙事重构的方式探讨美洲作物作为技术要素作用于传统农业技术变迁的具体表现,探寻这一转变过程的制约因素与影响。最后,联系社会建构论、人口学、技术生态学理论成果,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揭示美洲作物引入对生产、人口、生态等各方面的效应。基于此,对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加以总结,进而阐述传统农业在技术体系、农本思想等层面的优越性与局限,并借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有所启示。

芮秋治[9](2020)在《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和熟相调节的研究》文中指出2018-2019年于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设计缩节胺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处理,探讨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熟相等的调节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缩节胺用量180 g/hm2并于盛蕾期+初花期(1:2)或盛蕾+初花期+盛花期(1:2:3)运筹条件下最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产量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4.9-14%;产量构成因素则进一步表明产量提高是由于铃数和铃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在上述运筹方式下成铃强度高,比对照提高38-47.4%,吐絮强度大,比对照提高59-85.3%。因此适宜的缩节胺运筹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集中成铃和集中吐絮。缩节胺180g/hm2并于盛蕾期+初花期(1:2)或盛蕾+初花期+盛花期(1:2:3)应用可构建小麦后直播棉高效株型,株高保持在60.6-78.9cm,果枝长度在18.5-21.3cm,节枝比在3.1-3.6,主茎节间长度在4.2-6cm,果节间长度在3.9-6.3cm,主茎节间直径在6.1-7.8mm,弯曲度在3.3-6.8,果枝向值在36.4-40.8。回归分析表明,株高、果枝长度、主茎节间长度、果节间长度、主茎节间直径和弯曲度等株型指标与子棉产量和成铃强度呈显着或极显着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而节枝比、果节数和果枝向值则与子棉产量和成铃强度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缩节胺180g/hm2并于盛蕾期+初花期(1:2)或盛蕾+初花期+盛花期(1:2:3)应用可调节小麦后直播棉形成符合收获需要的熟相。黄叶率保持在28.2-83.5%,铃叶比在0.45-0.52,主茎红茎比在78-81%,倒1果枝红茎比在59-69%,倒2果枝红茎比在60-73%,倒3果枝红茎比在69-74%,倒4果枝红茎比在69-86%,吐絮倒序位在2.8-4.8台。回归分析表明,黄叶率、铃叶比、主茎红茎比、上部四台果枝红茎比和吐絮倒序位等熟相指标与吐絮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缩节胺180g/hm2并于盛蕾期+初花期(1:2)或盛蕾+初花期+盛花期(1:2:3)应用有利于提高小麦后直播棉生理活性。叶片SPAD值保持在48.5-57.4,初始荧光值在279-283,最大荧光值在989-1116,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在0.72-0.75,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19.6-26.5 mg/g,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在624.9-692.1ug/g,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619.8-694.1ug/g,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在81.2-89.5kg/hm2,生殖器官氮素积累量在111.7-137.5kg/hm2。回归分析表明,叶片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SPAD值、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生殖器官氮素积累量与子棉产量及成铃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初始荧光值、最大荧光值和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则与子棉产量及成铃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王昕[10](2019)在《乙烯利—胺鲜酯(玉黄金)对春玉米不同器官的调节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密度较低,未能完全发挥玉米的产量潜力,玉米单产偏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但会使玉米茎秆脆弱,易发生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植株形态,有利于玉米抗逆性的提升和未来机械化收获的需要。本文选用当前普遍栽植的品种(登海618和ND7737)和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胺鲜酯,玉黄金),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6.0、7.5、9.0株/m2)和化控次数{0次(不化控)、1次(拔节期化控1次)、2次(拔节和大喇叭口期各化控1次,共2次)}。测定玉米形态、茎秆强度、产量和品质指标,评估玉黄金对当地春玉米不同器官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和穗位高显着上升,但6.0-10.5株/m2间无明显差异;与化控0次相比,2018年化控1次和化控2次降低株高9.4cm和41.1cm,穗位高分别降低8cm和15cm。密度和化控次数显着影响茎粗和弯折强度,密度从6.0株/m2增加至9.0株/m2,两年茎粗和弯折强度降低;化控1次和2次均增加显着增加茎秆直径、降低基部第3节间长度。2018年化控1次和2次的第3茎节弯折强度比化控0次显着增加24.7%和14.1%,而穿刺强度无显着提升,玉黄金处理后降低了玉米倒伏率。在2018年,密度对叶龄和籽粒脱水速率无显着影响;拔节期的化控1次后能加快大喇叭口期的展叶速度,对吐丝和生理成熟的无显着影响。化控处理后的SPAD有升高,显着降低生育后期叶绿素的衰减速率,2018年完熟期时化控1次和2次的叶片SPAD比对照高16.7%和17.7%;化控1次在各生育期时叶片细胞相对透性均低于对照。化控处理显着降低叶片叶向值,增大种植密度减小叶片叶倾角。叶面积指数随时间呈单峰曲线,吐丝期叶面积最大,密度显着影响叶面积指数,两年化控1次和2次的LAI均比对照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各个时期干物质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2018年试验中,化控处理1次和2次的吐丝期时群体干物质量显着低于对照,完熟期无显着差异,但花后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对照。随着密度增加,穗长和穗粗显着降低,秃尖长变长;玉黄金处理后能显着降低穗长、穗粗、秃尖长。2018年春玉米,增加密度会降低穗粒数和粒重,但源于有效株数增加,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增加,二次函数能较好的模拟当地生产情况,密度在9.04株/m2时,产量可以达到13.16t/ha,经济效益有大幅度提升;化控1次和2次的穗粒数比对照低3.1%和4.5%,百粒重降低2.5%和3.2%,实际产量无显着降低。密度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粗蛋白含量下降;化控次数对籽粒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无显着影响。因此,当地种植密度在7.5-9.0株/m2之间,配合拔节期喷施1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较优玉米栽培措施。喷施玉黄金能够调节植株形态,降低叶片叶绿素的衰减,降低倒伏的发生,花后干物质积累显着增加,对产量和品质无显着负面影响;同时,增密能实现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二、农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
        1.2.1 棉花栽培技术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现状
        1.2.3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1.2.4 复硝酚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1.2.5 萘乙酸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1.2.6 膜下滴灌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培养土配比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仪器
        2.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6 数据处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株高的影响
        2.2.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茎粗的影响
        2.2.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概况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5 仪器和用品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天气状况分析
        3.2.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3.2.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量的影响
        3.2.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3.2.5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2.6 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1.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含量的影响
        4.1.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2 研究主要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1.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3.3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研究
        1.3.4 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2.1.2 谷子产业的内涵界定
        2.1.3 谷子种植户的内涵界定
        2.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
        2.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内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交易成本理论
    2.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过程、动力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2.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分析
        2.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2.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分析维度
        2.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融合评价分析
    3.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3.1.2 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分析
        3.2.1 谷子产业融合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3.2.2 谷子产业融合评价分析
    3.3 谷子产业融合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3.3.1 谷子产业链短、窄、薄,价值链深陷低端“锁定”
        3.3.2 市场开发创意不足,致使产销脱节、营销渠道狭窄
        3.3.3 谷农“小而全、小而散”,在产业融合中处于不利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1.3 样本谷子种植户个体基本特征
    4.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测度
        4.2.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作用机理
        4.2.2 模型构建
        4.2.3 变量选择
        4.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分析
        4.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基本特征
        4.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
        4.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
        4.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
        4.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绩效
    4.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4.4.1 谷农对产业融合内涵认知存在偏差
        4.4.2 谷农对产业融合价值认知有待提高
        4.4.3 谷农个体面临诸多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
        4.4.4 谷农对产业融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分析
    5.1 理论分析
        5.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的机理
        5.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带动其技术采纳效果的组间差异
    5.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2.3 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5.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5.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5.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轻简高效技术采纳的影响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分析
    6.1 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谷子种植户生产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6.3.2 基于Tobit模型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6.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程度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6.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模式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6.3.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环节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6.3.6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生产效率水平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分析
    7.1 理论分析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能力的影响分析
        7.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
        7.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7.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市场销售渠道的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分析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8.1.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
        8.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8.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8.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8.2.1 模型设定
        8.2.2 变量选择
        8.2.3 描述性统计
    8.3 实证结果分析
        8.3.1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水平的影响分析
        8.3.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
        8.3.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
        8.3.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不同维度对其收入的影响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谷子产业发展历程曲折,谷子产业融合水平逐步提升
        9.1.2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特征
        9.1.3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技术效应
        9.1.4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生产效应
        9.1.5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市场效应
        9.1.6 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收入效应
    9.2 政策建议
        9.2.1 增强产业融合政策宣传,提高谷子种植户参与意识
        9.2.2 培育新型经营农业主体,建立产业融合经营体系
        9.2.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谷子种植户融合参与能力
        9.2.4 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谷子种植户参与融合收益
        9.2.5 遵循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科学做好预测与规划
        9.2.6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谷子产业发展效率
        9.2.7 建设品牌引导消费,延伸谷子产业链条
        9.2.8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提高补贴的精准性
    9.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黑龙江水稻生产概述及旱育秧苗现状
        1.1.1 黑龙江水稻生产概述
        1.1.2 黑龙江水稻旱育秧苗现状及潜在问题
        1.1.3 水稻旱育秧苗的重要环节
    1.2 化控剂概述
        1.2.1 化控剂的概念与作用机理
        1.2.2 化控剂的研究进展
    1.3 水稻化控剂概述
    1.4 本研究中应用的调节剂
        1.4.1 烯效唑
        1.4.2 复硝酚钠
        1.4.3 α-萘乙酸钠
        1.4.4 壮秧剂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药剂
    2.2 仪器设备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3 抗逆酶活性的测定
        2.3.4 植株养分测定
        2.3.5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6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2.3.7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8 倒伏指数的测定
        2.3.9 分蘖及产量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3.1.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1.2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3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3.2 化控剂的壮秧机理
        3.2.1 化控剂对水稻秧苗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3.2.2 化控剂对水稻苗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3 化控剂对水稻苗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3 化控剂对移栽后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3.1 化控剂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3.2 化控剂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3.3.3 化控剂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4 化控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5 化控剂对水稻成熟期倒伏指数的影响
        3.3.6 化控剂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4 讨论
    4.1 化控剂的壮苗机理
    4.2 化控剂对水稻分蘖后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3 化控剂应用现存问题及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氟节胺与缩节胺协同调控棉花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概述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形成及其发展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现状
    1.4 氟节胺与缩节胺化学调控的研究进展
    1.5 打顶对棉花叶片生理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量项目及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株高增长量的影响
        2.2.2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叶枝增长量的影响
        2.2.3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果苔增长量的影响
        2.2.4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果枝长的影响
        2.2.5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主茎节间距的影响
        2.2.6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
        2.2.7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2.2.8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时间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株型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量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株高增长量的影响
        3.2.2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果苔增长量的影响
        3.2.3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叶枝增长量的影响
        3.2.4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
        3.2.5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3.2.6 氟节胺与缩节胺混配浓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后对棉花叶片中POD、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量项目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后对棉花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4.2.2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后对棉花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4.2.3 氟节胺与缩节胺施用后对棉花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农业问题: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基础
    二、选题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一)学术价值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史料出版
        (二)馆藏档案
        (三)学术成果
        (四)其它方面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重点
        (三)难点
        (四)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主体界定
第一章 近代山东种植业发展述评
    第一节 山东农业种植地域的专门化发展
        一、土地占有状况与作物致诱性变迁
        二、天灾人祸与农业种植专门化
        三、专门化生产的成就与局限
    第二节 山东农业种植的商品化发展
        一、赋税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二、交通与农业商品化发展
        三、农业商品化的局限
    第三节 农业种植的科学化发展
        一、化肥与农药的施用
        二、水利灌溉的发展
        三、农业机械的使用
    小结
第二章 基督教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第一节 传教士来源及其见闻
        一、来鲁传教士的差会来源与发展概况
        二、传教士眼中的山东农业
    第二节 传教士的早期农业活动
        一、优质品种的引进
        二、推动副业发展
        三、先进科学技术的宣传
    第三节 乡建运动与农业现代化——以齐鲁大学为例
        一、被教会忽视的山东农业
        二、振兴农业的尝试
        三、迟滞的进程——齐鲁大学农事活动的局限
    小结
第三章 外国政府和团体与山东农业近代化
    第一节 外国在山东的农业活动
        一、山东农业调查
        二、外国的农业投资与援助
        三、棉麦借款与山东农业
    第二节 德日在青岛的农业建设
        一、德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二、日占时期的农业建设
    第三节 外国团体与山东农业:以山东华洋义赈会为例
        一、组织架构与资金来源
        二、赈济工作
        三、农业活动
        四、成就与局限
    小结
第四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农业机构
    第一节 农业部门的近代化发展
        一、中央农业部门的近代化进程
        二、山东地方农业部门的近代化沿革
        三、山东农业部门近代化局限
    第二节 山东基层农业机构建设
        一、各级农事试验场沿革
        二、农业部门人员构成
        三、基层农业机构发展:以青岛为例
    第三节 政府与农业活动:以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为视角
        一、20 世纪30 年代青岛农业状况
        二、运动发起及筹备
        三、官民矛盾的形成
        四、围殴村长事件与政府应对
        五、官民矛盾的解决
    小结
第五章 山东农业近代化历程中的教育机构
    第一节 山东各级农业学校沿革
        一、山东高等农业教育
        二、山东初、中等农业教育
        三、成就与局限
    第二节 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以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中心
        一、教员情况及管理
        二、癸卯学制与学校生源
        三、课程安排与学生管理
        四、学业、就业、职业:由成绩表引发的审思
    第三节 山东地方农业教育
        一、士绅与山东农业学校
        二、山东地方农校运行及学界反思
        三、乡建运动与农业教育实践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8)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小结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传统农业技术
        (二)非生态转向(非生态化)
        (三)美洲作物
        (四)皖南地区
第一章 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轨迹及特征
    第一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形成及特征
    第二节 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轨迹
        一、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的渐进累积
        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更新的局部跃迁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转向
        一、土地生产率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动因
        一、人口重压
        二、重农抑商
        三、商业资本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
        一、美洲作物的自身优势
        二、权力机构的倡导激励
        三、地主阶级的利益驱动
    第三节 传统农业后期的生态困境
        一、土地承载力失衡
        二、农业技术相对停滞
        三、农业生态思想薄弱
第三章 明清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具体表现(以皖南为例)
    第一节 美洲作物的引种路径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二节 美洲作物的传播种植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第三节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变
        一、粮食耕作制度转变
        二、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三、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第四章 美洲作物引种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生产效应
        一、作物产量增加
        二、农业结构演变
        三、地域分布差异
    第二节 人口效应
        一、人口膨胀
        二、人口过剩
        三、人口迁移
    第三节 生态效应
        一、森林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土壤性状恶化
        四、旱涝灾害频发
第五章 传统农业技术非生态转向的总体特征、变迁机理及其启示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农业生产发展非生态的特征
        一、边际报酬递减
        二、精耕细作到粗放经营
        三、“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
    第二节 非生态转向的哲学分析
        一、技术变迁的自主性
        二、社会建构的多重性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第三节 历史启示
        一、传统农业技术的成就与局限
        二、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与改造
        三、传统农业理念的传承与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和熟相调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长江流域棉花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2 棉花化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3 棉花株型和熟相调控的研究进展
        1.3.1 棉花群体株型调控
        1.3.2 棉花熟相调控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内容
        2.2.1 生长发育调查
        2.2.2 熟相调查
        2.2.3 株型调查
        2.2.4 全氮含量测定
        2.2.5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2.2.6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2.8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2.9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缩节胺运筹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对果节数的影响
        3.2.2 对成铃数和成铃强度的影响
        3.2.3 对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 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的影响
        3.3.1 对最终株高的影响
        3.3.2 对果枝台数及其日增量的影响
        3.3.3 对节枝比的影响
        3.3.4 对果枝长度的影响
        3.3.5 对主茎节间长度的影响
        3.3.6 对果节间长度的影响
        3.3.7 对主茎节间粗度的影响
        3.3.8 对果枝弯曲度和果枝向值的影响
        3.3.9 对MTA的影响
    3.4 缩节胺运筹下各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成铃强度的关系
        3.4.1 株型指标与子棉产量的关系
        3.4.2 株型指标与成铃强度的关系
    3.5 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熟相的影响
        3.5.1 对吐絮率和吐絮强度的影响
        3.5.2 对黄叶率的影响
        3.5.3 对铃叶比的影响
        3.5.4 对主茎和果枝红茎比的影响
        3.5.5 对吐絮倒序位的影响
    3.6 缩节胺运筹下熟相指标与产量及吐絮强度的关系
        3.6.1 熟相指标与子棉产量的关系
        3.6.2 熟相指标与吐絮强度的关系
    3.7 缩节胺运筹对于小麦后直播棉生理特征的影响
        3.7.1 对SPAD值的影响
        3.7.2 对初始荧光值的影响
        3.7.3 对最大荧光值的影响
        3.7.4 对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
        3.7.5 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7.6 对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3.7.7 对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3.7.8 对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8 缩节胺运筹下生理活性与产量及成铃强度的关系
        3.8.1 生理活性与产量的关系
        3.8.2 生理活性与成铃强度的关系
4.小结与讨论
    4.1 缩节胺合理运筹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提高产量,并能集中成铃和集中吐絮,为实现机采奠定基础
    4.2 缩节胺的合理运筹构建的高效株型,提高了棉株生理活性的提高,为集中成铃和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
    4.3 缩节胺的合理运筹有利于实现集中吐絮的熟相形成,为集中采收和机采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乙烯利—胺鲜酯(玉黄金)对春玉米不同器官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植株形态和机械强度与倒伏的关系
        1.2.2 玉米生育进程的变化情况
        1.2.3 玉米光能利用特征
        1.2.4 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与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品种-密度-化控次数互作试验
        2.2.2 单独密度和化学调控剂试验
        2.2.3 试验管理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植株形态与茎秆强度
        2.3.2 玉米生育进程
        2.3.3 光能利用特性
        2.3.4 玉米产量及品质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密度和化控次数对植株形态、茎秆强度和倒伏的影响
    3.2 密度和化控次数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3.3 密度和化控次数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3.4 密度和化控次数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密植和化控次数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2 密植和化控次数对植株形态及茎秆强度的影响
    4.3 密植和化控次数对植株光能利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马银虎.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谷子种植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D]. 刘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水稻化控剂配方筛选与壮秧机理研究[D]. 李如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6]氟节胺与缩节胺协同调控棉花生长的研究[D]. 史亚辉.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山东农业近代化专题研究(1860-1937)[D]. 王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的非生态转向 ——以皖南引种美洲作物为例[D]. 朱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9]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株型和熟相调节的研究[D]. 芮秋治. 扬州大学, 2020(05)
  • [10]乙烯利—胺鲜酯(玉黄金)对春玉米不同器官的调节效应[D]. 王昕.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作物化学防治与栽培工程技术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