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气泵油路系统的检验装备(论文文献综述)
李兵权[1](2021)在《船舶航行条件对智能船主机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兵权[2](2021)在《船舶航行条件对智能船主机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文涛[3](2021)在《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研发》文中指出我国每年发生的煤矿火灾事故90%以上与煤自燃有关。煤自燃对生产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亟需对煤自燃进行预防整治。松散煤体的热湿迁移规律作为研究煤自燃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能有效降低煤自燃产生的几率,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由于实测煤自燃状态下的相关参数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现有的松散煤体热湿迁移规律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即无法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煤自燃相关参数的研究,因此基于温湿度发生技术及热源模拟方法进行半实物仿真,以实现准确获取煤自燃环境下的相关参数。在调研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功能需求,制定系统组成部件的设计方案。对各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细节设计,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对所设计装置性能进行研究验证其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设备选型等手段对该系统中空气加热装置、空气加湿装置、测试系统及球热源模拟装置进行理论、结构及性能验证的研究。通过改变进口温度、流速对空气加热装置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在300k加热温度下,出口速度比进口速度高2m/s,随着加热温度增加差值增加;对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加湿装置进行喷雾及空气进气的耦合仿真,确定进气温度、速度及喷嘴的速度对加湿效果的影响。发现空气加热装置及空气加湿装置的效果符合实验需求。对测试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实时的以±0.1%精度对煤体内部温湿度变化进行监测。该系统可模拟煤自燃环境,包括内部热量的产生及热湿空气的流动,且易于控制、采集精度高、响应灵敏。分别对空气加热装置及空气加湿装置的效果进行仿真计算,空气加热装置的验证实验通过制作好的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完成,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仿真及实验结果相对误差最高为1.78%,最低仅为0.03%。利用该系统进行松散煤体的热迁移及水分迁移实验,发现在稳定情况下中间温度最高达到70℃,最外层最高仅为28℃;湿度第5层最高为85%,中间层最低为56%,最终实验结果符合一般规律。图[51]表[9]参[91]
李建新[4](2020)在《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林果业生产基地,在林果业生产过程中,果园除草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果园杂草的高效去除不仅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可以避免减产,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目前新疆果园中耕除草仅能完成果树行间除草,果园株间除草需要人工二次补耕作业等问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果园除草机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两个除草单体配合除草、触碰杆触发液压系统发生自动避障等方式,设计了一种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并运用理论计算分析、计算机虚拟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原理入手,根据新疆果园种植农艺要求,确定了自动避障装置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说明了自动避障过程中两个除草单体的运动状态,构建了自动避障过程中气弹簧的两种状态下运动学模型和除草刀刃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模型,设计了自动避障装置的液压系统。利用ADAMS软件仿真分析了除草单体的运动学特性,结合试验台架搭建完成了自动避障装置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结构能够满足果树株间除草的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果园株间除草农艺要求,采用行间中耕机除草与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除草结合的方式,设计了果园株间除草机。采用两个除草单体配合除草、触碰杆触发液压系统发生自动避障的方式,设计了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阐述了自动避障过程中两个除草单体的运动情况,构建了自动避障过程中气弹簧的两种状态下运动学模型和除草刀刃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模型。2.根据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压力信号传递机构,并计算确定了各零件的结构参数;根据南疆果园杂草的生长特点,设计了刀盘与刀刃的结构参数;根据除草机整机机架的空间排布,设计了自动避障装置的折叠机构。依据自动避障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液压系统回路,并计算出折叠机构液压缸的参数。3.建立自动避障装置的虚拟模型,利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在前进速度为v=400mm/s下,得出刀盘运动轨迹与速度、加速度曲线;利用ANSYS软件对关键支撑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到主悬臂的总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应变云图,为主悬臂的进一步优化及结构改进提供参考。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系统中折叠机构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液压缸速度曲线与位移曲线,进一步验了证液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4.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土槽输送实验台进行自动避障装置的验证试验。在土槽运动为v=400mm/s的速度下,对不同直径的六种树茎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结构满足设计目标,能够完成遇树避让。
徐思家[5](2020)在《旋挖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旋挖钻机作为桩工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可根据施工要求配合不同的工作装置和钻具进行钻孔作业。本文针对旋挖钻机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介绍,从动力头多档控制与缓冲补油系统、动力头高速甩土与自动旋转系统、主卷扬马达平衡阀可靠性提升及主卷扬触底保护与测深系统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最后对所研究设计内容进行测试验证,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首先,针对液压马达常用控制方式,在分析动力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头EP马达电比例特性提出了三种动力头控制模式:入岩模式、节能模式、甩土模式,并给出每种模式控制特点及各档位参数设计,施工效率得到显着提高;通过对比双向溢流阀补油与单向阀式补油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独立补油阀补油系统,提高了动力头马达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其次,根据旋挖钻机高甩功能的特点,在高速减速机油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对应的马达高甩方案,利用液压换挡机构工作原理设计了自动换挡高甩方案。根据液压旋挖钻机控制原理及操作特点,设计了动力头自动旋转系统,将自动旋转按钮集成在先导手柄上,可以实现动力头在任意速度的自动旋转。然后,分析了主卷扬采用单排绳缠绕的必要性,研究了主卷马达平衡阀的可靠性提升方案,通过设计主卷扬触底保护和过载保护解决了钢丝绳下放乱绳和避免过载提升,在分析电感式传感器和增量式编码器两种常用的测深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主卷扬霍尔效应转速传感器测深方案,测量精度得到了提高,施工效率得到了提升。最后,通过软件及实物操作对动力头系统和主卷扬系统进行测试验证,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证明,设计和研究的动力头及主卷扬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旋挖钻机相关作业功能,设计方案是可行的。本论文共有图67幅,表12个,参考文献60篇。
曹军军[6](2020)在《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动力学及运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海洋环境长期、连续观测需求,本文提出了深海机动浮标这一新型深海观测平台,该深海机动浮标突破目前海洋观测平台的局限性,通过运动切换与控制可实现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浮标和水下滑翔机(UG,Underwater Glider)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可对目标海域海洋环境进行大深度、长时间、多学科的三维立体观测。深海机动浮标在Argo浮标的工作模式下,通过浮力调节系统周期地改变自身净浮力,实现对目标海域的大深度垂直剖面观测,具有工作效率高和续航时间长的特点;当机动浮标切换到Glider的工作模式下,在改变净浮力的基础上,通过姿态调节系统改变载体平台的姿态,利用机翼所产生升力的水平分力实现向前的滑翔运动,可实现对观测目标的跟踪,具有观测范围大和可操纵的特点。这一新型观测平台对于深入理解深海大洋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机理以及实现透明海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的动力学与运动控制这一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Argo浮标和Glider两种工作模式可切换的切换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和试验研究,验证了该种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深海机动浮标进行了完整的动力学建模,定制水动力模型和参数,详细分析了载体在多种工作模式下的稳态运动;针对深海机动浮标的多种工作模式,使用多输入多输出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器完成了在三维空间内多模式运动控制仿真,分析了机动浮标的相关运动特性;最终,在成功研制出深海机动浮标样机的基础上,开展了载体平台的关键技术性能测试,以及湖上试验和海上试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混合模式切换动力学与控制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传统Argo浮标和Glider两种水下观测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备ArgoGlider模式切换能力的深海机动浮标,兼容了对垂直剖面的大深度潜浮观测与长航程锯齿和螺旋观测功能:通过分析Argo浮标和Glider两种观测平台在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研究Argo浮标和Glider的模式切换机理,提出不同于传统Glider的大角度姿态调节系统,并通过仿真初步验证了Argo和Glider两种工作模式切换机理的可行性;在工作模式切换机理研究基础上,依据深海机动浮标的工程目标,设计开发出深海机动浮标样机,以验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2.考虑深海机动浮标在Argo-Glider模式切换时引起的重心浮心变化特性,构建完整的深海机动浮标动力学模型,开展变姿态下的水动力性能分析:在现有Glider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牛顿-欧拉方程,考虑大角度姿态调节机构对系统姿态的影响以及总体重心和浮心的关系,结合模式切换的相关性能特点,建立适用于深海机动浮标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基于深海机动浮标模型,对其水动力模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流体CFD仿真,分析了机动浮标在多种工作姿态下的相关水动力性能,尤其是与滑翔速度和转向能力相关的阻力/垂向力性能、侧向力/转弯性能和正/反螺旋性能等,为后续机动浮标的稳态分析和多模式运动仿真提供理论依据。3.针对深海机动浮标多模式稳定运动需求,设计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控制器,开展其在三维空间内的混合模式运动控制仿真:在机动浮标完整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机动浮标的多种稳定滑翔状态进行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其在不同稳态下的运动特性;针对深海机动浮标的多模式运动特点,设计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判据的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控制器,并对机动浮标在三维空间内的混合模式运动控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机动浮标的相关控制规律,为后续机动浮标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分析提供了基础。4.在关键系统详细性能测试与分析优化基础上,开展深海机动浮标的湖上试验和海上试验,验证其模式切换与稳定运动能力:对深海机动浮标样机的各个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测试,结合性能测试结果对机动浮标进行续航能力分析,并优化浮力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针对机动浮标的相关性能开展大量的湖上试验和海上试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混合模式切换动力学与运动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深海机动浮标具有较好的系统稳定性,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制目标。
张乐[7](2019)在《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标定》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安全性能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汽车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验成为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检验中汽车的制动性能的好坏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汽车制动性能检验台是检验汽车制动力的仪器,直接关系到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检测相关国标的更新,要求设备性能不断的提高,原有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已经不能满足新国标的要求,急需要进行更换,但新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造成了遗弃旧设备的资源浪费。在设备标定方面,传统的标定方式为静态法,无法实际的反应出连续动态制动力过程,客观的反应出实际的制动力状况。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完成了以下内容:1.研究了传统制动检验台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明确了制动检验台的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分析了传统制动检验台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制动检验台的总体改造方案,使改造后的制动检验台完成最新国家标准要求的全部检测项目,并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2.根据最新国家标准中关于车辆满载情况下的制动性能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分析比较了气囊举升和液压举升方式,确定了液压直接举升方式,完成了加载举升方案设计,而后根据设计方案完成了液压缸选型、电机选型及液压系统设计,最后设计了检验台加载系统的安装施工方案。3.确定了制动检验台的检验流程,确定了制动检验台的测控系统方案,进而根据该方案完成了传感器选型、调理电路设计、软件开发,并研究了软硬件抗干扰措施。最后,对改造后的制动检验台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造的制动检验台满足设计要求。4.研究了制动检验台的标定方法,设计开发了动态制动力标定装置,而后开展了静态和动态制动力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制动力标定实验过程影响因素多,导致结果重复性较差。最后,开发了滑移率标定装置系统,实验测量了滚筒制动台的滑移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计算。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检测设备的改造提升及标定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该论文有图77幅,表17个,参考文献82篇。
李鲁彦[8](2019)在《大洋4000米自持式剖面浮标标体设计及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Deep Sea Autonomous Profile Buoy,DSAPB)是一种利用浮力驱动的海洋观测设备,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观测载体平台对于未来天气的预测、全球变暖趋势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兼具体积小、续航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其稳定运行周期一般在2-3年。然而海洋环境极其恶劣,为保证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必须保证浮标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以及良好的水动力性能。为提高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稳定性,延长其正常工作时间,本文针对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标体设计及动力学性能分析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从浮标总体机械结构入手进行相关设计以及分析。相关设计按照“总体-局部”来完成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整机结构布局。在经过严格的相关参数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后,根据总体功能要求设计满足需要的各个分系统模块,最后完成整机的集成工作,达到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系统设计及功能要求,并根据锚系浮标相关设计理论对浮标进行了稳性、固有频率等的相关校核计算。其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详细分析了浮标上浮下潜过程周围流场特性,给出了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水下运动阻力随速度变化的关系,为浮标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建立了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取了表征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水动力参数,并且把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浮力变化引入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数学模型,为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定深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房美琦[9](2019)在《基于RBF-PID的深海剖面浮标定深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不仅蕴含丰富的资源,更与气候密切相关,开展海洋探测、建设海洋强国成为我国的研究发展趋势。自持式剖面浮标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实现自主沉浮。布放自持式剖面浮标,构建全面的海洋观测网,对预防灾难性气候、了解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布放的剖面浮标大多为2000米以内的浅海浮标,浅海探测的观测体系已经基本完善,而深海探测尚处于起步阶段。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将海洋探测深度延伸至4000米以下的深海,为了解深海、开发深海资源提供可能性。定深悬停是剖面浮标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悬停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文数据,提高定深控制精度对于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浮力驱动系统的单向可控性的特点,海洋环境的复杂性,都对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定深控制系统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BF-PID的深海剖面浮标定深控制算法,旨在实现高精度的剖面浮标定深控制。首先,通过分析剖面浮标的浮力驱动系统的结构性的特点,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模过程充分考虑各参数的非线性特点,对各个参数进行了具体分析。将剖面浮标海试过程上浮阶段采集的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非线性模型的准确性,为实现高精度的定深控制做好铺垫。其次,将RBF-PID定深控制算法加入至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非线性模型中,通过RBF神经网络调节PID控制器增益。仿真结果表明RBF-PID定深控制算法能够提高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定深控制精度,降低稳态误差,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分析了电机电流变化情况,以计算4000米定深控制过程的功耗。最后,介绍了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压力测试的原理和仿真系统界面。分析压力测试过程采集数据的随机误差对剖面浮标RBF-PID定深控制算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抵抗随机误差的干扰。根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置仿真界面,提高了仿真过程的可操作性,仿真结果的直观性。本文所提出的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最大下潜深度超过4000米,其在4000米深度下的定深控制精度能够稳定在±12米左右。基于RBF-PID的剖面浮标定深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浮标抗干扰能力增强。
颜培男[10](2019)在《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研制与试验》文中提出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采用水面航行与水下滑翔双模式实施对空中、水面、水下的多域监测任务。浮力系统是实现水下滑翔和水面切换的关键系统,其与多航态航行器航行特性、航态切换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制了一套具备水下滑翔液压驱动和水面海水压载调节功能的浮力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方案合理性和工作可靠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为:(1)分析对比现有海洋航行器浮力调节方案的工作特点和性能优劣,提出多航态航行器浮力调节总体方案;建立了多航态航行器水下滑翔和水面航行力学模型并开展了影响航行特性的关键水动力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航行器水动力仿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总结出浮力系统配置参数与航行器水动力参数变化基本规律,确定了浮力系统配置参数设计值。(2)基于浮力系统总体方案和配置参数设计值,开展了模块化浮力系统研制工作,提出了液压驱动子系统和海水压载子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突破了航行器油量精确检测和大体量压载海水快速调节关键技术,研制出系统关键部件:高精度活塞式内油箱、大排量低压水泵、压载水箱;开展了液压驱动子系统压力损失验算,理论上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开展了浮力系统详细设计,确定了浮力系统在多航态航行器中的布局与集成形式。(3)开展了关键部件功能测试,证明关键部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搭建了液压驱动调节测试系统和海水压载调节测试系统,开展了液压驱动子系统、海水压载子系统全过程试验,验证了多航态航行器浮力系统的方案合理性和工作可靠性。
二、扫气泵油路系统的检验装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扫气泵油路系统的检验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3)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 |
1.2.2 煤自燃模拟实验装置研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
2.1 煤自燃理论模型 |
2.2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功能设计 |
2.2.2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2.2.3 测试系统可行性分析 |
2.2.4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空气加热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
3.1.1 空气加热装置理论研究 |
3.1.2 空气加热装置结构设计 |
3.2 空气加湿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
3.2.1 空气加湿装置理论研究 |
3.2.2 空气加湿装置结构研究 |
3.3 煤自燃热源模拟构建 |
3.3.1 理论模型 |
3.3.2 煤样实验筒结构设计 |
3.3.3 球热源装置结构设计 |
3.4 测试系统研发 |
3.4.1 相关器件的选择 |
3.4.2 上位机检测软件搭建 |
3.5 本章小结 |
4 空气加热加湿装置性能分析 |
4.1 空气加热装置验证性实验 |
4.1.1 实验方案 |
4.1.2 实验设备 |
4.1.3 传感器的布置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空气加热装置仿真验证 |
4.2.1 模型构建 |
4.2.2 空气加热装置仿真理论模型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4.3 空气加湿装置仿真验证 |
4.3.1 空气加湿装置模型构建 |
4.3.2 空气加湿装置仿真理论分析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松散煤体渗流传热规律实验研究 |
5.1 实验准备条件 |
5.2 松散煤体渗流热迁移实验 |
5.2.1 松散煤体横向温度数值随时间变化规律 |
5.2.2 松散煤体竖直方向温度数值随时间变化规律 |
5.3 松散煤体水分迁移特性研究 |
5.3.1 煤层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5.3.2 松散煤体竖直方向温度数值随时间变化规律 |
5.4 实验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果园株间除草机与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2.1 果园株间除草机结构设计 |
2.1.1 农艺要求 |
2.1.2 技术要求 |
2.1.3 工作幅宽的选择 |
2.1.4 整机结构设计 |
2.2 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2.2.1 结构设计 |
2.2.2 自动避障工作原理 |
2.3 自动避障除草装置运动过程分析 |
2.3.1 前端接触工作过程分析 |
2.3.2 旋转避让工作过程分析 |
2.3.3 回位阶段工作过程分析 |
2.4 气弹簧缓冲机构运动原理 |
2.5 除草刀刃运动过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液压系统的设计 |
3.1 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3.1.1 压力信号传递机构的设计 |
3.1.2 除草刀具的设计 |
3.1.3 折叠机构的设计 |
3.2 液压系统设计 |
3.2.1 技术要求与工况分析 |
3.2.2 系统工作压力与主要参数的确定 |
3.2.3 液压系统回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仿真分析 |
4.1 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运动学仿真 |
4.1.1 虚拟化模型的创建与导入 |
4.1.2 ADAMS环境设置与运动副的创建 |
4.1.3 驱动力输入 |
4.1.4 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
4.2 关键部件的静力学分析 |
4.2.1 材料选择与网格划分 |
4.2.2 载荷添加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液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3.1 液压系统仿真目的 |
4.3.2 AMESim软件简介 |
4.3.3 系统模型的搭建与参数设定 |
4.3.4 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避障装置台架验证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台架的搭建 |
5.3 试验准备 |
5.3.1 试验物品与材料 |
5.3.2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旋挖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旋挖钻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旋挖钻机自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章节安排 |
2 旋挖钻机自动化系统概述 |
2.1 旋挖钻机系统组成分析 |
2.2 旋挖钻机液压系统概述 |
2.3 旋挖钻机电气系统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动力头多档控制与缓冲补油系统研究 |
3.1 动力头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 动力头系统主要参数设计 |
3.3 动力头马达控制方式分析 |
3.4 动力头多档控制方案研究 |
3.5 动力头缓冲补油系统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动力头高速甩土与自动旋转系统设计 |
4.1 动力头高速甩土功能研究设计 |
4.2 动力头自动旋转系统分析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主卷扬触底保护与测深系统设计 |
5.1 主卷扬马达平衡阀可靠性提升与优化 |
5.2 主卷扬触底和过载保护设计 |
5.3 主卷扬测深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与验证 |
6.1 动力头控制系统调试与验证 |
6.2 主卷扬控制系统调试与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触底保护程序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动力学及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Argo浮标和Glider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Argo浮标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Glider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深海机动浮标研究难点 |
1.4 研究目标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机理 |
2.1 引言 |
2.2 Argo和Glider工作模式分析 |
2.2.1 Argo工作模式 |
2.2.2 Glider工作模式 |
2.2.3 两种工作模式异同点 |
2.3 深海机动浮标模式切换方案 |
2.4 深海机动浮标模式切换建模与仿真 |
2.4.1 坐标系建立 |
2.4.2 模式切换建模 |
2.4.3 机动浮标Argo模式下姿态控制分析 |
2.4.4 机动浮标Glider模式下姿态控制分析 |
2.4.5 深海机动浮标模式切换过程分析 |
2.4.6 深海机动浮标典型作业流程 |
2.5 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机理工程实现 |
2.5.1 平台总体设计目标 |
2.5.2 机动浮标系统构架 |
2.5.3 机动浮标关键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模式切换的动力学建模与水动力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动力学模型 |
3.2.1 坐标系与变量定义 |
3.2.2 动力学建模 |
3.3 水动力模型 |
3.4 水动力性能CFD仿真分析 |
3.4.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3.4.2 变攻角下航行性能分析 |
3.4.3 变艏向角下航行性能分析 |
3.4.4 机翼安装位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模式切换的MIMO运动控制器设计 |
4.1 引言 |
4.2 机动浮标稳态分析 |
4.2.1 一维垂直运动稳态分析 |
4.2.2 二维平面锯齿运动稳态分析 |
4.2.3 三维空间螺旋运动稳态分析 |
4.3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MIMO控制器设计 |
4.3.1 自适应算法原理 |
4.3.2 自适应MIMO控制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模式切换的运动控制仿真 |
5.1 引言 |
5.2 单模式运动仿真结果与分析 |
5.2.1 锯齿形运动仿真 |
5.2.2 螺旋形运动仿真 |
5.2.3 锯齿形运动前馈控制仿真 |
5.2.4 螺旋形运动前馈控制仿真 |
5.3 机动浮标混合模式运动控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1 六自由度方程简化验证 |
5.3.2 混合模式运动过程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海机动浮标关键系统测试及优化分析 |
6.1 引言 |
6.2 机动浮标关键系统性能测试 |
6.2.1 耐压壳体耐压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
6.2.2 姿态调节系统测试 |
6.2.3 浮力调节系统测试 |
6.3 基于能量方法的机动浮标续航力分析 |
6.3.1 Argo工作模式能耗分析 |
6.3.2 混合工作模式能耗分析 |
6.4 深海机动浮标能耗优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海机动浮标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水池试验 |
7.2.1 姿态角控制测试 |
7.2.2 姿态切换试验 |
7.2.3 Glider工作模式耐波性试验 |
7.3 湖上试验 |
7.3.1 姿态切换试验 |
7.3.2 Glider模式下俯仰角控制试验 |
7.3.3 定向航行试验 |
7.4 海上试验 |
7.4.1 下潜深度试验分析 |
7.4.2 定深悬浮试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A 相关载体物理参数及内部结构图 |
A.0.1 深海机动浮标的几何与物理参数 |
A.0.2 国内外典型水下滑翔机内部结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7)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标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机动车检测现状 |
1.3 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方法 |
1.4 滚筒反力式制动台改造的目标和意义 |
2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原理和改造总方案 |
2.1 引言 |
2.2 当前制动检验台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
2.3 传统制动检验台的结构 |
2.4 台体制动过程原理分析 |
2.5 传统制动检验台不足之处 |
2.6 制动检验台改造总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3 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检验台加载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制动检验台加载举升方案 |
3.3 制动检验台举升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
3.4 制动检验台液压系统的安装施工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加载制动检验台测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加载制动检验台检验流程 |
4.3 测控硬件部分 |
4.4 调理电路设计 |
4.5 抗干扰的措施 |
4.6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4.7 软件界面 |
4.8 软件滤波 |
4.9 性能测试 |
4.10 本章小结 |
5 制动检验台制动性能系统标定 |
5.1 引言 |
5.2 制动检验台标定项目 |
5.3 制动系统标定原理 |
5.4 静态制动力标定装置及实验 |
5.5 动态制动力标定装置及实验 |
5.6 静态与动态标定方法比较 |
5.7 制动检验台滑移率标定装置及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源代码 |
1.1 轮重检测 |
1.2 制动检测 |
1.3 气泵的举升下降 |
1.4 气泵的举升上升 |
1.5 启动制动电机 |
1.6 停止制动电机 |
1.7 加载台体举升 |
1.8 加载台体下降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读研期间学术论文 |
三、读研期间获得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洋4000米自持式剖面浮标标体设计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持式剖面浮标背景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剖面浮标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锚系浮标理论研究进展 |
1.3.3 计算流体力学发展及应用 |
1.4 本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浮标总体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功能要求及设计目标 |
2.3 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总体及结构方案设计 |
2.3.1 浮标体结构方案选型 |
2.3.2 浮标整体结构布局设计 |
2.4 浮标校核计算 |
2.4.1 浮标稳定性计算 |
2.4.2 浮标固有频率计算校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浮标水动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FLUENT软件简介 |
3.2.1 FLUENT软件特点 |
3.2.2 FLUENT软件组成以及求解步骤 |
3.2.3 前置处理器ICEM简介 |
3.3 计算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三维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设置 |
3.4 整体流场分析 |
3.4.1 浮标上浮下潜过程速度场分析 |
3.4.2 浮标上浮下潜过程整体压强分布 |
3.4.3 浮标上浮下潜过程表面摩擦系数分布 |
3.4.4 浮标上浮下潜过程阻力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标动力学模型 |
4.1 引言 |
4.2 动网格技术及UDF介绍 |
4.2.1 动网格模型原理 |
4.2.2 动网格更新方法 |
4.2.3 UDF文件的编写步骤 |
4.2.4 应用UDF定义VPMM运动的方法 |
4.3 深海剖面浮标系统运动学模型 |
4.3.1 坐标系和运动变量定义 |
4.3.2 两坐标系变换矩阵 |
4.4 深海剖面浮标系统动力学建模 |
4.4.1 浮标刚体系统假设 |
4.4.2 浮标动力学模型推导 |
4.5 VPMM水动力计算 |
4.5.1 浮标纯升沉运动 |
4.5.2 浮标网格生成 |
4.5.3 数值分析 |
4.6 海水密度变化引起的浮力变化 |
4.7 实验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RBF-PID的深海剖面浮标定深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 |
1.2 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标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定深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剖面浮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剖面浮标结构 |
2.2.1 剖面浮标整体结构 |
2.2.2 浮力驱动系统 |
2.2.3 剖面浮标运动过程 |
2.3 剖面浮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1 剖面浮标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2 非线性参数分析 |
2.4 剖面浮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RBF-PID定深控制算法 |
3.1 引言 |
3.2 增量式PID定深控制 |
3.3 RBF神经网络原理 |
3.3.1 RBF神经网络结构 |
3.3.2 RBF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3.4 RBF-PID定深控制策略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定深控制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 定深控制过程功耗分析 |
4.4 干扰条件下仿真结果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压力测试与仿真界面 |
5.1 引言 |
5.2 往复循环压力测试 |
5.3 剖面浮标仿真系统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研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航态无人航行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航行器浮力调节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可调压载浮力系统 |
1.3.2 可变油囊浮力驱动系统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配置参数研究 |
2.1 引言 |
2.2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概述 |
2.2.1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工作原理 |
2.2.2 浮力系统设计约束 |
2.2.3 浮力系统总体方案 |
2.3 基于水下航行特性的液压驱动子系统配置参数研究 |
2.3.1 水下滑翔状态航行器受力模型 |
2.3.2 流体动力参数获取 |
2.3.3 液压驱动子系统配置参数分析 |
2.4 基于水面航行特性的海水压载子系统配置参数研究 |
2.4.1 水面航行状态航行器受力模型 |
2.4.2 流体动力参数获取 |
2.4.3 海水压载子系统配置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研制 |
3.1 引言 |
3.2 液压驱动子系统研制 |
3.2.1 液压驱动子系统原理方案 |
3.2.2 液压驱动子系统高精度内油箱研制 |
3.2.3 液压驱动子系统元件选型 |
3.2.4 液压驱动子系统空间布局 |
3.2.5 液压驱动子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
3.3 海水压载子系统研制 |
3.3.1 海水压载子系统原理方案 |
3.3.2 海水压载子系统大排量低压水泵研制 |
3.3.3 海水压载子系统轻量化压载水箱研制 |
3.3.4 海水压载子系统元件选型与空间布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关键部件功能测试 |
4.2.1 某型电磁阀测试 |
4.2.2 液压驱动子系统内油箱功能测试 |
4.2.3 水泵功能测试 |
4.3 液压驱动子系统试验 |
4.3.1 液压驱动调节测试系统搭建 |
4.3.2 液压驱动子系统试验与数据分析 |
4.4 海水压载子系统试验 |
4.4.1 海水压载调节测试系统搭建 |
4.4.2 海水压载子系统试验与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扫气泵油路系统的检验装备(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航行条件对智能船主机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D]. 李兵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船舶航行条件对智能船主机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D]. 李兵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松散煤体渗流传热实验系统研发[D]. 陈文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4]果园株间自动避障除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李建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旋挖钻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徐思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深海机动浮标混合模式切换动力学及运动控制研究[D]. 曹军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滚筒反力式加载制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标定[D]. 张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大洋4000米自持式剖面浮标标体设计及动力学研究[D]. 李鲁彦.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基于RBF-PID的深海剖面浮标定深控制算法研究[D]. 房美琦.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浮力系统研制与试验[D]. 颜培男.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