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贝氏体球墨铸铁齿轮抗弯能力试验研究

三种贝氏体球墨铸铁齿轮抗弯能力试验研究

一、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民政,廉以智,梁骥[1](1984)在《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总结了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应力σF11n的测定结果。根据齿轮疲劳强度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ISO/TC60424《直齿及斜齿园柱齿轮传动承载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求得循环基数No=3×106时的σF11n(可靠度为99%)分别为: 作者对测定结果和断口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胡建中,郝澄[2](1982)在《球墨铸铁齿轮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球铁齿轮的新型材料、热处理方法、破坏机理和承载能力、特点及应用范围。综合整理了目前非常分散的球铁齿轮设计资料,可供设计研究工作者参考。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价格低廉等特点,是一种制造齿轮的优良材料。当前在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机床等行业中都有不少应用实例,如汽车后桥中螺旋锥齿轮、拖拉机传动齿轮等。随着球铁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对球铁齿轮研究的深入,可以予见,八十年代球铁齿轮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钢质齿轮一样,球铁齿轮亦可分为软齿面及硬齿面两种,它们主要差别在于基体组织及合金化的情况不同。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及珠光体——铁素体者为软齿面球铁齿轮;基体组织为贝氏体者多为硬齿面球铁齿轮。以下分别阐述这两种齿轮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王怀林,芦盛元[3](1987)在《稀土镁铜钼球墨铸铁切齿螺旋伞齿轮工艺试验研究的效果结论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叙述了铜钼球铁CA—10B后桥螺旋伞齿轮的铸造、切削加工、等温淬火处理,强化喷丸等工艺试验概况及弯曲疲劳台架试验,十万公里行车试验结果。(由于篇幅过长,这里仅述及结论与分析部份。)文章认为球铁由切齿螺旋伞齿轮可以满足汽车驱动桥的工作要求;其抗点蚀能力大大优于精铸齿轮;强化喷丸工艺是大幅度提高球铁伞齿轮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并对提高寿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台架试验断齿进行断口金相分析,通过光学断口,扫描电镜断口这个窗口和性能、显微组织、应力状态、失效原因及使用寿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于鉴定失效原因、提出延缓发生失效的保证措施无疑是有益地尝试。

刘仙山[4](2003)在《低合金奥贝球铁及其耐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低合金奥贝球铁(ADI)生产装载机齿轮在奥贝球铁的应用中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因为装载机齿轮减速比小、扭矩大,对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迄今为止,用ADI材料制造装载机齿轮的文献报导还很鲜见。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得了适合生产装载机齿轮的奥贝球铁材料及工艺。 本文研究了多种孕育剂以不同的加入量对球铁铁水进行二次复合孕育处理,比较不同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工艺对球化效果、球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优选适宜的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工艺,使之降低了贵重合金加入量,放宽了对原材料的要求,在使用地方生铁的生产条件下,可获得性能优异、质量稳定可靠的奥贝球铁材料。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退火工艺,可较大幅度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影响等温转变产物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等温转变温度和时间影响残余奥氏体含量及贝氏体转变程度;奥氏体化工艺及等温转变工艺是影响奥贝球铁综合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采用“退火(900℃~910℃×3h后炉冷至600℃空冷)+奥氏体化(900℃×120min)+等温转变(370℃×90min)”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奥贝球铁。 利用三体橡胶轮磨损试验机和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在不同等温温度转变获得不同组织的奥贝球铁与20CrMnTi钢分别进行在干摩擦条件下和在润滑条件下、在低载荷磨损条件下和在高载荷条件下的耐磨性对比试验。发现280℃等温转变处理的ADI材料在低应力服役条件下、370℃等温转变处理的ADI材料在高应力服役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通过奥贝球铁齿轮在装载机上的实际使用,证明奥贝球铁齿轮能够取代20CrMnTi钢齿轮,满足装载机齿轮的使用要求。

朱孝录,沈水福,易秉钺,房贵如,黄其华[5](1985)在《稀士镁球铁齿轮承载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作者们进行了130多对球铁齿轮的寿命试验,从而得到了具有各种成份、各种不同硬度的10种球铁齿轮的S-N曲线以及与它们对应的疲劳极限值σFlin。作者采用快速齿轮寿命试验法,对比了钒-钛贝氏体(中国用)贝氏体一奥氏体(芬兰用)、贝氏体一马氏体(美国用)三种球铁齿轮在承载能力上的差别。根据这些试验数据和对试验过程中某些球铁齿轮特有现象的观察,作者对球铁齿轮承载能力,对主、从动轮抗点蚀能力上差别的敏感性等方面还作了分析研究。本文是上述试验研究的总结。此外,作者还提出:球铁齿轮的弯曲静强度极限应力值,取决于齿轮的塑模比δ/m的论点。

谈嘉祯,曹仁政,张君彩[6](1992)在《中硬齿面钒铁球墨铸铁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采用成组试验法,对中等硬度齿面的钒钛球铁齿轮进行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试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取得了这种材料齿轮的大量试验数据,并绘制了它的可靠度疲劳曲线图,为这种材料齿轮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材料齿轮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远高于碳钢调质齿轮,并优于合金钢调质齿轮。

张青来[7](1996)在《用奥贝球墨铸铁制造汽车齿轮的研究及应用概况》文中提出汇总了70—90年代国外以奥贝球铁(ADI)取代锻钢生产汽车齿轮的研究成果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际ADI会议对此项目的报道。理论和实际装车试验都证明了这一项目的可行性,一些国家已开始批量生产装车运行。

张先国[8](1993)在《等温淬火球铁齿轮抗弯疲劳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文章研究了235℃和325℃等温淬火时球铁齿轮的抗弯疲劳性能以及喷丸工艺对它们的影响.测得不同工艺条件下等温淬火球铁齿轮的抗弯疲劳极限应力.并将它们与表面硬化齿轮的抗弯性能进行了对比.

李玲芳[9](2006)在《奥贝低碳球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奥氏体—贝氏体低碳球墨铸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进行了多组试验,简要分析了铸态奥贝低碳球铁的成分与组织、性能的关系;分析了在同一种等温淬火工艺下,Si、Mn、Cu三种合金对于奥贝低碳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同一种合金成分下,不同的等温淬火工艺对于奥贝低碳球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在以上分析过程完成后,对于低碳球铁中比较典型的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组织进行了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为奥贝低碳球铁最佳生产工艺的稳定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实现奥贝低碳球铁组织性能控制和材料设计的目的。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奥贝低碳球铁,Si的含量应控制在2.4~3.0%之间,合金含量高时应选取较高的硅量,Mn的含量控制在1.5%以下,Cu的含量控制在1.4%以下,工件截面尺寸越大,所需合金含量越高;低碳球铁的适合奥氏体化时间为20~60min,等温温度范围与普通球铁大致相同,等温时间窗口大约在35~50min之间;在本次试验中,奥贝低碳球铁的性能指标大致为σb≈1050Mpa,δ≈4%,ak≈15J/CM2,若改进试验条件性能应该还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齐凯[10](2009)在《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球墨铸铁作为一种廉价的结构材料,因其良好的耐磨性、减震性、低缺口敏感性以及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和铸造性能,已广泛用于汽车、农业机械、机床、冶金机械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几乎所有的球墨铸铁件都是直接铸造成型或经机加工后使用,为了达到强度的特殊要求,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在球墨铸铁冶炼过程中添加一些合金元素或者增加后续热处理工艺。但是,前者大大增加了球墨铸铁的生产成本,后者耗时、耗能,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塑性加工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并使得铸坯结构致密、粗晶破碎细化和均匀,从而显著提高机械性能。因此,通过塑性加工使球墨铸铁获得近(净)终成形是提高球墨铸铁性能,扩展其应用领域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工业中最常用的QT450-10球墨铸铁为实验材料,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球墨铸铁的塑性变形行为,分析了高温压缩过程中金属基体以及第二相石墨颗粒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不同变形参数下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利用优化的最佳变形温度确定了QT450-10高温锻造和高温轧制工艺,并尝试了锻造余热淬火在球墨铸铁磨球上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变形参数下QT450-10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通过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可知,球墨铸铁热变形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加工硬化和加工软化现象;曲线上峰值应力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均随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QT450-10在650-950℃温度区间,应变速率为0.01-10s-1时的热压缩变形激活能Q=391.52 kJ/mol,流变应力σ与Z参数表述的流变应力方程为其中Z参数可表述为: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为对球墨铸铁变形试样的基体组织观察分析表明:球墨铸铁在变形过程中存在形变诱导相变现象。球墨铸铁中形变诱导铁素体转变温度比常规先共析铁素体转变温度提高150℃,且诱导相主要在变形的石墨颗粒周围以碎布块状形态存在;形变诱导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较未变形试样提高43℃,经奥氏体形变诱导珠光体转变后,珠光体发生球化,即碳化物相为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底的极细的球状颗粒沉淀,其平均尺寸仅为338nm,而铁素体基底分割为许多等轴的亚晶粒,其平均直径仅为1.16μm。研究了变形参数影响石墨颗粒演变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石墨体积百分含量和石墨颗粒形状因子β(石墨短轴/长轴)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相邻石墨间距则逐渐增加;当应变速率增加时,石墨间距略有下降,而石墨体积百分含量和石墨颗粒形状因子β均无明显变化;随着应变量的增加,相邻石墨间距和石墨颗粒形状因子β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石墨体积百分含量基本不变。计算表明,石墨由球形演变为椭球状后,当外界拉应力方向与椭球长轴平行时,石墨形状改变可缓和石墨对基体的应力集中效应。球铁热变形过程中,石墨发生塑性变形是因受到基体的摩擦力,导致石墨沿主流变应力方向伸长,即最终的石墨破碎是拉伸断裂而非脆性断裂,当变形量大于石墨颗粒破断的最小变形量(ε>εmin)时石墨随即发生破裂。采用逐步逼近法得出QT450-10最佳压力加工温度区间。在该温度区间设计了球墨铸铁的高温锻造和高温轧制工艺。锻造过程中,球墨铸铁发生奥氏体变形后的相变,得到了间距小于0.319μm的细珠光体,较常规正火珠光体片层间距(0.46μm)小30.6%。尽管锻件较铸态试样的伸长率降低了14%,但是抗拉强度却由原来的560 MPa增加到905 MPa,提高了61.6%,抗弯强度增加了61.2%。当球墨铸铁轧坯的压缩比达到8.83(压缩量89%)时仍保持良好板型,并未出现破碎现象,说明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高温可塑性。轧坯中心部位珠光体含量低于边缘部分,石墨由球形演变为片层状。优化轧制参数后,轧坯抗拉强度较铸态球铁提高了26.5%,尤其在平行轧制方向取样的冲击功达到34 J。轧板出现各向异性,板坯平行轧制方向(纵向)的抗拉强度比垂直轧制方向(横向)高18.9%,延伸率高13.3%。最后,本文进行了球墨铸铁磨球的锻造余热淬火实验,与常规淬火球墨铸铁磨球以及含铬铸铁磨球相比,锻造余热淬火球墨铸铁磨球的马氏体组织由于继承了形变奥氏体中的位错结构而得到充分细化,磨球边缘硬度值比常规淬火磨球的高5.3%。并且锻造余热淬火磨球冲击韧性是常规淬火磨球和高铬铸铁磨球的3倍。锻造余热淬火的磨球磨损率比常规淬火球墨铸铁磨球的磨损率低53.1%,比含铬铸铁磨球的磨损率低51.1%。摩擦系数比常规淬火球墨铸铁磨球的低7.4%,比含铬铸铁磨球的低9.6%。

二、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低合金奥贝球铁及其耐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 奥贝球铁的研究与发展
    1.2 奥贝球铁耐磨性的研究现状
    1.3 奥贝球铁的标准及特点
    1.4 课题的提出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条件及方法
    2.1 熔炼、球化、孕育、浇注工艺过程
        2.1.1 熔炼过程
        2.1.2 球化、孕育过程
        2.1.3 浇注过程
    2.2 热处理工艺参数设计
        2.2.1 预退火工艺的确定
        2.2.2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2.2.3 等温转变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2.3 耐磨性试验
        2.3.1 三体橡胶轮磨损试验
        2.3.2 销盘式磨损试验
    2.4 金相及性能检测
第3章 孕育处理工艺对球化效果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孕育处理工艺原理
    3.2 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对球化效果的影响
    3.3 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对奥贝球铁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3.3.1 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对组织的影响
        3.3.2 二次复合孕育处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4章 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热处理工艺原理
        4.1.1 奥氏体等温处理的工艺过程
        4.1.2 奥氏体等温转变机制
        4.1.3 热处理工艺带
        4.1.4 合金元素对奥贝球铁等温转变的影响
    4.2 预退火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对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3.1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4.3.2 奥氏体化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奥氏体化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等温转变温度及时间对奥贝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4.1 等温转变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4.4.2 等温转变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等温转变时间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第5章 奥贝球铁耐磨性研究
    5.1 齿轮摩擦磨损类型
        5.1.1 表面疲劳磨损
        5.1.2 磨粒磨损
    5.2 摩擦磨损机理
    5.3 磨损试验及结果分析
        5.3.1 磨损试样及热处理工艺
        5.3.2 表面疲劳磨损试验
        5.3.3 三体橡胶轮磨损试验
        5.3.4 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
        5.3.5 奥贝球铁耐磨原因分析
第6章 奥贝球铁齿轮实际应用
    6.1 装载机奥贝球铁齿轮
    6.2 奥贝球铁与20CrMnTi钢力学性能对比
    6.3 跑车试验
    6.4 经济、社会效益及应用前景
        6.4.1 经济、社会效益
        6.4.2 应用前景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奥贝低碳球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奥贝球墨铸铁的诞生及发展
        1.1.1 国内外发展概况
        1.1.2 奥贝球铁的性能标准
        1.1.3 奥贝球铁的应用
    1.2 奥贝球墨铸铁生产
        1.2.1 机理
        1.2.2 铸态生产
        1.2.3 等温淬火
        1.2.4 连续冷却
        1.2.5 关于奥贝球铁术语的探讨
    1.3 选题及意义
        1.3.1 选题
        1.3.2 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内容及方法
    2.1 熔炼、孕育、浇注过程
    2.2 材料的选择及配料
    2.3 试验成分设计
    2.4 热处理工艺参数设计
        2.4.1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2.4.2 等温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2.4.3 试验中工艺参数的确定
    2.5 力学性能测试
    2.6 奥贝低碳球铁的冲击磨料磨损特性
    2.7 显微组织结果分析
第三章 试验结果
    3.1 铸态试验结果
        3.1.1 石墨形态
        3.1.2 基体金相
        3.1.3 基本力学性能
    3.2 合金试验结果
        3.2.1 石墨形态
        3.2.2 铸态下的基体
        3.2.3 等温处理后的基体
        3.2.4 基本力学性能
    3.3 等温淬火试验
        3.3.1 等温后石墨形态
        3.3.2 金相组织
        3.3.3 基本力学性能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4.1 铸态试验结果分析
    4.2 Si对于等温淬火低碳球铁性能的影响
    4.3 Mn对于等温淬火低碳球铁性能的影响
    4.4 Cu对于等温淬火低碳球铁性能的影响
    4.5 等温淬火工艺参数的影响
        4.5.1 奥氏体化时间的影响
        4.5.2 等温转变温度的影响
        4.5.3 等温转变时间的影响
    4.6 两种典型贝氏体的SEM分析结果
        4.6.1 8-1试样的SEM照片和成分扫描结果
        4.6.2 9-2试样的SEM照片和成分扫描结果
    4.7 试验过程中几个问题的简单探讨
        4.7.1 等温淬火过程中采用硝盐保温的原因
        4.7.2 原始组织对等温淬火后奥贝球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7.3 残余奥氏体对性能的影响
        4.7.4 不同基体的奥贝低碳球铁的冲击韧性和磨损性能
    4.8 贝氏体相变的形核与长大理论
        4.8.1 贝氏体相变的形核理论
        4.8.2 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理论
        4.8.3 本文支持观点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球墨铸铁概述
        1.2.1 球墨铸铁的性能及特点
        1.2.2 球墨铸铁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1.2.3 球墨铸铁的铸造特点
        1.2.4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工艺
    1.3 铁基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1.3.1 金属塑性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1.3.2 热变形过程中的硬化和软化
        1.3.3 热机处理工艺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铸铁塑性变形行为研究现状及进展
        1.4.1 球墨铸铁塑性变形行为研究进展
        1.4.2 白口铸铁塑性变形行为研究进展
        1.4.3 球墨铸铁断裂机理研究进展
        1.4.4 球墨铸铁塑性变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实验方法和装置
    2.1 实验材料
    2.2 热压缩实验
        2.2.1 压缩试样制备
        2.2.2 高温压缩实验装置
    2.3 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
        2.3.1 组织及石墨形貌
        2.3.2 试样内部元素分布
    2.4 试样机械性能测试
        2.4.1 抗拉强度
        2.4.2 硬度测试
        2.4.3 冲击性能
        2.4.4 抗弯强度
        2.4.5 摩擦磨损测试
3 球墨铸铁的热变形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内容及参数
    3.3 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
    3.4 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
        3.4.1 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的关系
        3.4.2 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的关系
    3.5 球墨铸铁流变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3.5.1 形变激活能及热变形方程的确定
        3.5.2 模型的误差及其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3.6 球墨铸铁塑性变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3.6.1 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3.6.2 Zener-Hollmon参数与变形参数的关系
        3.6.3 动态再结晶状态图
    3.7 本章小结
4 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相变研究
    4.1 引言
    4.2 相变点的测量
    4.3 形变对球墨铸铁中马氏体转变的影响
        4.3.1 实验方案设计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形变对球墨铸铁中铁素体转变的影响
        4.4.1 实验方案设计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形变对球墨铸铁中珠光体转变的影响
        4.5.1 实验方案设计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球墨铸铁形变诱导相变热力学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高温塑性变形对石墨颗粒形貌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变形温度对石墨形貌演变的影响
        5.3.2 应变速率对石墨形貌演变的影响
        5.3.3 应变量对石墨形貌演变的影响
    5.4 石墨颗粒形态演变模型及破碎机理分析
        5.4.1 石墨颗粒的形态演变过程
        5.4.2 石墨颗粒破碎机理分析
    5.5 石墨颗粒在球墨铸铁变形时的应力集中问题
        5.5.1 球形石墨的应力集中
        5.5.2 椭球形石墨的应力集中
    5.6 石墨颗粒在球铁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6 球墨铸铁塑性加工工艺研究及其应用
    6.1 引言
    6.2 球墨铸铁极限压下量的确定
        6.2.1 温度对球墨铸铁极限压下量的影响
        6.2.2 应变速率对球墨铸铁极限压下量的影响
    6.3 球墨铸铁高温锻造工艺研究
        6.3.1 实验装置
        6.3.2 工艺参数
        6.3.3 性能测试
        6.3.4 结果与分析
    6.4 球墨铸铁高温轧制工艺研究
        6.4.1 实验装置
        6.4.2 工艺参数
        6.4.3 性能测试
        6.4.4 结果与分析
    6.5 锻热淬火加工球铁磨球(FQ-SGCI)
        6.5.1 金相组织
        6.5.2 力学性能
        6.5.3 摩擦磨损性能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附录A QT450-10在(?)=10 s~(-1)时,不同温度范围内压缩变形参数
附录B QT450-10在T=950℃时,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压缩变形参数
附录C QT450-10高温轧制工艺参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贝氏体球铁齿轮抗弯能力的试验研究[J]. 范民政,廉以智,梁骥.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1984(S1)
  • [2]球墨铸铁齿轮的研究现状和应用[J]. 胡建中,郝澄.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82(03)
  • [3]稀土镁铜钼球墨铸铁切齿螺旋伞齿轮工艺试验研究的效果结论与分析[J]. 王怀林,芦盛元. 汽车工程, 1987(01)
  • [4]低合金奥贝球铁及其耐磨性研究[D]. 刘仙山.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5]稀士镁球铁齿轮承载能力的研究[J]. 朱孝录,沈水福,易秉钺,房贵如,黄其华. 齿轮, 1985(02)
  • [6]中硬齿面钒铁球墨铸铁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试验研究[J]. 谈嘉祯,曹仁政,张君彩. 物理测试, 1992(03)
  • [7]用奥贝球墨铸铁制造汽车齿轮的研究及应用概况[J]. 张青来. 上海钢研, 1996(05)
  • [8]等温淬火球铁齿轮抗弯疲劳性能研究[J]. 张先国. 汽车科技, 1993(05)
  • [9]奥贝低碳球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李玲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06(10)
  • [10]球墨铸铁高温塑性变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D]. 齐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三种贝氏体球墨铸铁齿轮抗弯能力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