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邱晓暖,范绍佳[1](2013)在《海陆风研究进展与我国沿海三地海陆风主要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海陆风是发生在海岸附近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中尺环流,对沿海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海陆风研究进展与我国华南、长三角和环渤海3个不同地区海陆风的主要特征。海陆风研究可分为观测研究、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观测研究表明,全球高、中、低纬沿海地区都有海陆风。海陆风理论研究已从20世纪20年代力的平衡分析发展到海陆热力平衡非线性动力学解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海陆风的参数化,模拟研究已逐步成为主要手段。我国华南、长三角和环渤3个不同地区海陆风有明显差异,海风盛行和结束时间不尽相同,.低纬地区海风出现较晚,甚至可持续至午夜时分。海陆风有可能造成污染物的累积,使空气质量变差,应引起沿海地区有关部门的重视。
沈历都[2](2016)在《非均匀边界层流场特征及城市影响海风环流的大涡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通过大涡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小尺度地表非均匀加热的影响、海风环流的发展特征和启动机制、沿海城市对海风环流的影响等三个问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DALES,本文研究了理想一维、二维地表非均匀加热对有风切变对流边界层湍流特征的影响。地表热力非均匀的波长λ为4.8 km。在一维非均匀加热情形下,当风向平行于条状加热区域时,边界层的发展高度zi较高。同时,在边界层中有卷状次级环流生成,并且背景风场有利于这种环流的维持。相应的湍流方差廓线在垂直分布以及数值上都发生了显着变化。例如,近地层的u方差是随时间减小的,v方差分别在近地层和夹卷层底部出现了极大值,而w方差的最大值所在高度上升到了0.6~0.7zi。当风向垂直于条状加热区域时,仍然可以分辨出有组织环流的存在,但环流的结构十分松散且强度较弱。这种情形下的湍流方差廓线在垂直分布上与均匀加热时的相同,但数值偏小。在二维非均匀加热情形下,当风向垂直于马赛克方块的一组对边时,spin-up阶段后对流边界层中的湍流混合就已经十分充分,与均匀加热时的湍流场十分相似。然而当风向平行于马赛克方块的对角线时,边界层湍流场中出现了与一维情形下风向垂直于非均匀方向类型的湍流场相类似的结构特征,即有次级环流的生成。当风向介于两者之间时,也可以激发出卷涡状的次级环流,而且这种湍流结构同样促进了边界层的发展。再对二维非均匀加热下风向沿对角线时引起的次级环流结构进行敏感性实验,敏感因子为非均匀尺度和背景风速。实验结果表明,次级环流的维持时间依赖于无量纲因子A/zi。而且,当λ大于对流边界层中大涡的水平尺度(即λ/Zi大于某一临界值)时,适当的增大风速可以有效加强次级环流的发展。(2)本文应用WRF-LES模式,采用尺度分析法研究了在地表加热日周期变化的条件下理想海风环流的发展特征。通过多组在不同地表热通量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的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地表热通量越大,海风环流的体积与强度发展得越快;海风厚度Zsb与环流前方边界层高度同步发展;大气稳定度显着影响海陆环流的垂直高度,但对宽度的影响很小;海风风速Usb与海风锋的前进速度成正比;环流最大垂直上升速度Wmax与海风风速Usb的变化趋势是阶段性相同的;在发展期,海风风速极大值Umax的变化特征可以用边界层湍流垂直运动的特征速度w*来描述。此外,本文还证明Steyn (1998)提出的关于Zsb和l尺度因子是不适用的。本文检验了Steyn (1998)提出的关于Zsb和Usb的尺度关系定律。结果表明,对于海风环流发展的整个阶段来说,尺度关系定律是不成立的;只有满足条件ωt≈1才近似成立。结合环流各个物理量的尺度分析结果,本文对尺度关系定律作出修正,将关系定律中出现的ω全部替换成1/t。对于海风启动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验现象将环流最大向岸风速的位置发生移动的时刻定义为海风的启动时刻,并发现海风启动时伴随有环流前缘近地层处的局地高温低压和气流辐合现象,同时内陆边界层的高度也恰好赶超向岸气流的厚度,即h≥Zsb。基于以上现象,本文提出了海风的启动概念模型。当h<Zsb时,环流前端的扰动处于向岸气流的水平运动背景中,受到了抑制,因此不会影响向岸气流中风速的空间分布,环流不发生移动。当h≥Zsb时,扰动发生在环流的上升支当中,扰动可以被不断放大和加强,引发环流向岸气流前端的风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环流产生移动。海风启动的同时又会引发环流前缘处出现气流辐合,于是辐合上升运动造成了辐合区的局地低压;同时低压又会引来周围更多的暖空气,进一步加剧辐合上升过程,形成正反馈循环。此后,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加强海陆温差和气压梯度,引导和促进了海风环流的发展。(3)在前一章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加入理想城市下垫面,研究了城市对海风环流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理想化城市的出现显着改变了海风环流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当城市直接与海洋相接时,粗糙的地表抑制了海风风速Usb的发展,同时却促进了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但影响效果不显着;另外还会延迟海风的启动时间。城市地表的高值热通量能够加速海陆风环流的发展;城市内陆边界处的热岛环流通过与海风环流发生耦合作用,阻碍了海风锋的前进,增强了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城市的粗糙地表同样也会促进热岛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从而增强两个环流的耦合作用。增大城市热岛强度会使海风提前启动并进一步加快海风环流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内陆边界处的热岛环流使得两个环流发生耦合的强度更加剧烈。增加城市的宽度会推迟海风环流与热岛环流发生耦合的时间,由于两个环流都已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独立发展,因此耦合的强度也更加剧烈。在离岸城市中,城市上下游边界上都有热岛环流出现。在海风环流进入城市的过程中,海风环流与城市近海岸热岛环流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当近海岸热岛环流的低层水平气流逐渐与海风强度相当时,两个环流合并成一个新的海风环流。合并的海风环流由于前段在城市而后段在非城市区域影响下,因此出现了形状和强度上的不对称——海风前段较厚、风速较大;当海风环流与内陆边界处热岛环流相遇时,风速较大的海风头部会加强近地层的辐合作用,从而引发更强烈的耦合上升运动。
汪鹏[3](2010)在《大气扩散模型与环境经济损失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需要能源的支撑。但是大量的能源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福利的提高。环境经济损失评价在能源政策与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气扩散模型是连接能源消费排放与经济损失评价的关键纽带,是实现空气质量预测及经济损失预测的必要手段。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一是对二维海陆风环流模型耦合随机行走模型进行了研究,二是对二维街谷扩散模型进行了研究,三是对三维街谷扩散模型、三维小区建筑规划模型和大连区域三维海陆风环流模型进行了研究,四是对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环境损失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五是在能源经济模型预测未来能源需求的基础上,对大连环境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研究,这五部分的研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研究对未来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建立二维准静力海陆风环流数值模型,模拟大连区域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场;基于大连区域风场、温度场、湍流场,建立了点源污染物(PM10)随机行走模型,分析计算了PM10在海陆风环流下的浓度分布。通过与高斯模型模拟结果对比得出本文建立的模型计算精度较高。(2)以机动车尾气为污染源,建立了CO二维街谷扩散模型,分析计算了CO在街谷中扩散的流场和浓度场,并讨论了三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RNG湍流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基于该模型,计算了五种街谷宽高比、三种建筑物相对高度比共十五种建筑布局下污染物(CO)的扩散浓度,对比不同建筑物布局内污染物的扩散浓度和对污染物的滞留能力,分析影响不同布局街谷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建筑物布局和减少街谷内污染物浓度的具体措施。(3)考虑街谷壁面和空气存在温差影响时,建立非等温二维街谷扩散模型,模拟了街谷内污染物的流场和浓度场,通过风洞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应用模型考察了不同壁面、六种不同温度差和不同来流风速对街谷流场和浓度场的影响,分析了导致街谷内流场和浓度场变化的机理,提出了改善街谷空气质量、降低热岛影响及建筑物耗能的具体措施,为科学合理规划建筑物布局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4)在以上二维模型理论与分析成果基础上,考虑不同季节及不同建筑排列对风场的影响,建立一个小区规划的物理模型,模拟小区在机动车污染源和固定点源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小区居民居住的规划方案。考虑大连的具体地理及工业点源排放分布,建立了大连区域三维海陆风环流模型,模拟了大连地区海陆风环流下的PM10的扩散浓度,分析了海陆风环流的高度、速度分布、纵深长度和逆温层结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污染物在海陆风环流下的积聚对策,同时为环境经济损失评价提供基础数据。(5)利用大连三维海陆风环流模型模拟的污染物(PM1o)的浓度和剂量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环境经济损失评价和预测模型,估算了大连地区2007年和2010年由于污染物PM10导致的环境经济损失。在分析未来能源消费及污染物排放因素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和收入的影响基础上,考察了大连市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排污收费制度的实施效果,提出了降低大气污染导致的环境经济损失、改善空气质量及提高居民生活福利的对策和措施。
张亦洲,苗世光,戴永久,刘勇洪[4](2013)在《北京夏季晴天边界层特征及城市下垫面对海风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对耦合了Noah陆面模式和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的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通过对2010年8月6-7日北京地区晴天个例的模拟试验,检验了优化前后模式系统的模拟能力,分析研究了该个例中城市边界层的特征及日变化.另外,使用优化后的模拟系统通过两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京津城市下垫面对海风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够显着提高模式系统对该个例的模拟性能,模式系统基本能够模拟出北京夏季边界层的日变化特征,精确的地表使用类型分类等地理信息数据对提高模式预报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城市对海风的发展和推进过程有明显影响,能够阻碍海风的推进、加强风场的水平辐合和垂直上升气流,北京城市下垫面还能在海风到达前增加其强度和推进速度,并在海风经过后延缓其消亡、增加其推进距离.
张振州,蔡旭晖,宋宇,康凌[5](2014)在《海南岛地区海陆风的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海南岛地区的海陆风现象和季节变化,并利用WRF模式对全岛海陆风环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海南岛四季代表月的月平均海陆风日为12.2 d,月平均频率约为40%,夏季最高(约49%),冬、春季相当(约41%),秋季最少(约29%);中部山区周围海陆风出现频率较高,北部丘陵地区出现频率较低。海南岛夏季的海陆风环流最强,典型海陆风日的海风环流厚度达2.5 km、陆风环流厚度约1.5km;白天海风向岛内伸展60100 km,在岛屿长轴附近形成强辐合带;冬季通常在岛屿中部形成偏南北向的海风辐合带;春季兼有夏季和冬季的特点;秋季海陆风的范围最小、强度最弱,主要出现在西南部山地边缘。各季陆风发展相对较弱,陆风辐合线偏向海上或在岸线附近,其范围和强度明显小于海风环流。海岛山体机械绕流作用明显,迎风面陆风时段易形成陆风锋,夏季常出现在凌晨至05—09时,弧形辐合带向海上推进约1030 km,冬季出现在东南部沿海且强度较弱;背风面海风锋可在北部-西部的平坦地区登陆并向岛内推进,海风发展旺盛时背风面与迎风面的海风在海岛中心汇合,形成覆盖全岛的强辐合带。
程志强[6](1983)在《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湖)岸地区,当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气压梯度比较弱的时候,由于陆地和水面不同的加热和冷却,产生中尺度局地环流,即白天日出后低层的风由海(湖)吹向陆地,午夜后或清晨由陆地吹向海(湖),但上层的风则相反,形成昼夜不同的环流。
胡艳[7](2006)在《上海地区雷暴天气及下垫面特征对它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上海地区45年(1960~2004年)的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雷暴发生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雷暴的季节变化明显;上海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可能会增加城区雷暴的发生频数。通过小波分析得到上海地区雷暴日年变化的主周期约为6年。上海地区雷暴异常年6~8月平均大气环流与同期500hPa大气环流特征的关系为多雷暴年整个东亚的位势高度距平场出现大范围的负距平,当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东;少雷暴年则相反。持续型(秋季型)的El Nino事件可能会引起上海地区年雷暴日数异常偏多,而少雷暴年则多为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冷暖事件的更替年。 第二部分,运用PSU/NCAR MM5V3模式,在初始无风,大尺度环流稳定的背景下模拟了纯粹海陆风环流、纯粹热岛环流以及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陆风环流相互叠加后的情况。结果表明,纯粹的海陆风环流或热岛环流触发对流天气的可能性不大。而当海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在城市上空叠加时,使近地面水平风速增大,并在上海地区形成三条明显的水平风辐合带。在沿城市的垂直剖面流场上组成了闭合的局地环流圈,白天垂直上升运动明显。每风锋由于热岛环流的作用阻碍了其向内陆的推进速度。城市的大气稳定度低,低层水汽辐合明显,这可能会对这一带的夏季降水和积云的形成有增强作用。然而,上海市区由于离海岸线较近,所以在城市热岛还没有完全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前,已经受到海陆风的影响,所以可以认为在海陆风强盛时期,城市热岛的作用显得比较小。但是,从发生强对流天气(雷暴)的三个必要条件来分析,城市热岛环流和海陆风环流的相互作用是有利于在城区的午后到傍晚触发或诱导局地强对流天的发生和发展。
王婷,谌志刚,刘尉,吴艳标[8](2012)在《粤东沿海冬季海陆风过程的观测和数值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各种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2010年1月28日和1月30日发生在粤东地区的两次海陆风生消的演变特征和环流背景,并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海陆风环流的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1)两次海陆风出现时,粤东分别位于冷高压底部和入海高压后部,境内为均压场,后期随着冷高压南压或低压倒槽东移,粤东转受偏北风或偏南风控制,海陆风特点消失;(2)陆1风环流盛行时高空存在返回气流,没有贴地逆温,但在风向切变区域有逆温出现,海风环流高空无明显返回气流,无逆温出现;(3)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揭示,处于高压后部的海风环流在持续时间、垂直厚度和水平范围上都比高压底部的海风环流强。
何群英,解以扬,东高红,刘一玮,孙一昕[9](2011)在《海陆风环流在天津2009年9月26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中尺度模式产品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9月26日出现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的天气尺度主要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高空槽,中尺度系统是由海陆风环流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降水前天津市具有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的能量储备,有利的动力条件,一定量级的水汽辐合,边界层的东风将渤海的水汽输送至天津市,是本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天气尺度的积云对流与海风锋的碰撞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发第一阶段的强降水,边界层东风急流再度加强所产生的抬升效应引发第二阶段的降水。中尺度切变线通过提供带状辐合上升运动起着胚胎和组织积云对流的作用,使得降水回波和对流云团沿中尺度切变线发展、加强和移动,产生了明显的列车效应,导致了这场历史罕见的秋季局部暴雨过程,也充分凸显出海陆风环流对本次暴雨的重要作用。
王玉国,吴增茂,常志清,江海英[10](2009)在《辽东湾西岸三维海陆风特征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本文所用的数值模式为地形影响修正的三维流体静力的中尺度气象学模式,模式对中尺度的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利用该模式对一个海陆风个例(1999年7月15~16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海陆风环流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特征,以及地形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二、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海陆风研究进展与我国沿海三地海陆风主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观测分析 |
2 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
3 我国沿海三地区海陆风主要特点 |
4 结论 |
(2)非均匀边界层流场特征及城市影响海风环流的大涡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非均匀下垫面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 |
1.2.2 海陆风的观测与数值模拟 |
1.2.3 城市与海陆风环流的相互作用 |
1.3 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有风切变时地表非均匀加热下的对流边界层湍流场特征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模式应用 |
2.2.2 实验设置 |
2.3 一维、二维非均匀加热的比较 |
2.3.1 边界层高度的发展 |
2.3.2 平均廓线的差异 |
2.3.3 湍流方差廓线的比较 |
2.3.4 次级环流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化 |
2.4 二维非均匀加热时风向的影响 |
2.4.1 边界层高度的发展 |
2.4.2 湍流统计量的特征 |
2.4.3 次级环流的结构特征 |
2.4.4 次级环流的影响 |
2.5 二维非均匀尺度和风速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风环流的发展和启动机制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值模式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尺度分析法 |
3.3 海风环流的发展 |
3.3.1 环流的流场特征 |
3.3.2 环流物理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2.1 Z_(sb)、l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2.2 U_(sb)、w_(max)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2.3 U_(max)的时空变化特征 |
3.4 Steyn尺度关系定律 |
3.5 环流的启动机制 |
3.5.1 启动特征与时刻 |
3.5.2 启动时的现象 |
3.5.2.1 环流前方的边界层高度 |
3.5.2.2 环流前方的局地压力与温度变化 |
3.5.3 启动和发展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对海风环流发展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计 |
4.3 海风环流物理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4.4 地表粗糙度对海风环流的影响 |
4.5 热岛环流对海风环流的影响 |
4.5.1 控制实验及地表粗糙度的间接影响 |
4.5.2 热岛强度与城市宽度的影响 |
4.5.3 离岸城市的影响 |
4.6 尺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气扩散模型与环境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科学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污染物扩散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污染物扩散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国外环境污染损失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环境污染损失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海陆风环流下污染物扩散模型 |
2.1 二维海陆风环流模型 |
2.1.1 二维准静力大气方程组 |
2.1.2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 |
2.1.3 边界层湍流模型 |
2.1.4 模型离散 |
2.1.5 模型边界条件 |
2.2 模型算例 |
2.2.1 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和湍能场分析 |
2.2.2 扩散系数分析 |
2.3 污染物扩散模拟的拉格朗日方法 |
2.3.1 随机行走模型 |
2.3.2 湍流统计量的计算及参数选取 |
2.3.3 随机行走模型浓度求解 |
2.4 随机行走模型模拟算例 |
2.4.1 模拟结果 |
2.4.2 随机行走模型与高斯模型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二维街谷扩散模型 |
3.1 等温街谷扩散模型 |
3.1.1 模型区域 |
3.1.2 模型边界条件 |
3.1.3 模型控制方程 |
3.1.4 模型验证 |
3.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 非等温街谷扩散模型 |
3.2.1 模型方程 |
3.2.2 模拟区域及边界条件 |
3.2.3 模型验证 |
3.2.4 模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三维污染物扩散模型 |
4.1 三维街谷污染物扩散模型 |
4.1.1 模拟区域 |
4.1.2 模型边界条件 |
4.1.3 模拟结果分析 |
4.2 小区环境规划模型 |
4.2.1 小区模型介绍 |
4.2.2 网格介绍 |
4.2.3 模型边界条件 |
4.2.4 模拟结果分析 |
4.2.5 小区规划评估分析 |
4.3 大连区域扩散模型 |
4.3.1 大连污染物排放情况 |
4.3.2 三维海陆风环流模型 |
4.3.3 模型边界条件 |
4.3.4 差分格式 |
4.3.5 大连海陆风环流具体特征分析 |
4.3.6 模型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经济损失综合评价模型 |
5.1 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经济损失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5.1.1 大气污染导致健康经济损失评估 |
5.1.2 评价模型流程 |
5.2 健康危害因子选择和疾病终端效应 |
5.2.1 污染因子的选择 |
5.2.2 污染因子的阈值 |
5.2.3 健康效应终端选择 |
5.3 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方法 |
5.3.1 人力资本法 |
5.3.2 疾病成本法 |
5.3.3 意愿调查法 |
5.3.4 成果参照法 |
5.4 污染导致病例计算和经济损失模型 |
5.4.1 剂量反应关系模型 |
5.4.2 过早死亡基本模型和经济损失 |
5.4.3 疾病患病住院休工基本模型和经济损失 |
5.4.4 大气污染造成的慢性支气管炎经济损失 |
5.4.5 经济损失评价模型算例 |
5.4.6 支付意愿法计算健康损失 |
5.5 农作物损失评价模型 |
5.5.1 浓度暴露反应关系 |
5.5.2 评价方法 |
5.5.3 农作物损失核算 |
5.6 材料腐蚀损失 |
5.6.1 大气污染对材料的腐蚀 |
5.6.2 经济研究方法 |
5.6.3 建筑材料损失核算 |
5.7 家庭清洗损失 |
5.7.1 清洗损失评价模型 |
5.7.2 家庭清洗损失核算 |
5.8 综合评价 |
5.9 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经济损失评价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6 环境污染损失预测模型 |
6.1 基于能源预测模型的大气扩散浓度预测 |
6.2 空气污染价值损失与排污收费 |
6.3 污染损失评价预测模型 |
6.4 大连未来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
6.4.1 能源需求情景分析方法论 |
6.4.2 大连未来能源消费量预测 |
6.4.3 大连未来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
6.4.4 大连区域大气承载力分析 |
6.5 环境经济损失预测模型 |
6.5.1 模型结构 |
6.5.2 模型预测结果 |
6.5.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6.5.4 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
6.5.5 环境经济补偿的排污收费制度 |
6.6 大连实现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北京夏季晴天边界层特征及城市下垫面对海风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对WRF模式系统的优化及模式检验 |
2.1 优化方案简介 |
2.2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2.3 优化方案的检验和比较 |
3 城市下垫面对海风影响的模拟分析 |
4 结论 |
(5)海南岛地区海陆风的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面风场统计特征 |
2.1 海陆风日的统计标准 |
2.2 海陆风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 |
3 数值模拟方案 |
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 模拟风场检验 |
4.2 海陆风近地面特征模拟 |
4.3 海陆风环流垂直特征 |
5 总结 |
(6)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模式的公式 |
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方程的解 |
三、计算结果 |
四、小结 |
(7)上海地区雷暴天气及下垫面特征对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雷暴气候特征的研究概况 |
1.3 海陆风(环流)的研究进展 |
1.4 城市热岛(环流)的研究进展 |
1.5 海(湖)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上海地区雷暴的基本气候特征 |
2.1 概述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季节变化特征 |
2.4 日变化特征 |
2.5 与城市热岛的关系 |
2.6 周期分析 |
2.7 上海市雷暴异常年同期的大气环流特征 |
2.8 上海地区雷暴日异常年与ENSO事件的关系 |
2.9 结论及讨论 |
第三章 海(湖)陆风(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及其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概述 |
3.2 数值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
3.2.1 上海地区的地形 |
3.2.2 模式介绍和区域选取 |
3.2.3 初始条件 |
3.2.4 试验设计 |
3.3 海(湖)陆风环流的模拟研究 |
3.3.1 模式结果验证 |
3.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 城市热岛环流的模拟研究 |
3.4.1 热岛情况模拟验证 |
3.4.2 模拟结果分析 |
3.5 海陆风环流和热岛环流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
3.5.1 模式结果验证 |
3.5.2 模拟结果分析 |
3.6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上海各区发生对流天气的条件分析 |
4.1 概述 |
4.2 上海地区不同站点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
4.2.1 K指数分析 |
4.2.2 相对湿度分析 |
4.2.3 垂直速度分析 |
4.3 海陆风、热岛及其相互作用对城市影响的比较 |
4.4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附图 |
(8)粤东沿海冬季海陆风过程的观测和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说明 |
3 海陆风观测事实 |
3 海陆风生消的环流背景 |
4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方案 |
4.2 结果分析 |
5 海陆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特征 |
5.1 水平风场特征 |
5.2 垂直环流结构 |
6 小结 |
(10)辽东湾西岸三维海陆风特征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值模式简介 |
2.1 模式主要控制方程 |
2.2 初、边值条件 |
2.3 数值计算差分方法 |
3 模拟区域与个例选取 |
4 模拟结果分析与检验 |
4.1 水平流场分析 |
4.2 200 m高度垂直速度分析 (图略) |
4.3 经向风速的垂直结构分析 |
4.4 位温场垂直结构分析 (图略) |
4.5 单站风场、位温垂直结构的日变化分析 |
4.6 模拟结果的检验 |
5 结语 |
四、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海陆风研究进展与我国沿海三地海陆风主要特征[J]. 邱晓暖,范绍佳. 气象, 2013(02)
- [2]非均匀边界层流场特征及城市影响海风环流的大涡模拟研究[D]. 沈历都. 南京大学, 2016(02)
- [3]大气扩散模型与环境经济损失评价研究[D]. 汪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
- [4]北京夏季晴天边界层特征及城市下垫面对海风影响的数值模拟[J]. 张亦洲,苗世光,戴永久,刘勇洪.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8)
- [5]海南岛地区海陆风的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J]. 张振州,蔡旭晖,宋宇,康凌. 热带气象学报, 2014(02)
- [6]海陆风环流的基本模式[J]. 程志强. 热带海洋, 1983(04)
- [7]上海地区雷暴天气及下垫面特征对它的影响分析[D]. 胡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6(08)
- [8]粤东沿海冬季海陆风过程的观测和数值研究[J]. 王婷,谌志刚,刘尉,吴艳标.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03)
- [9]海陆风环流在天津2009年9月26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J]. 何群英,解以扬,东高红,刘一玮,孙一昕. 气象, 2011(03)
- [10]辽东湾西岸三维海陆风特征的数值模拟[J]. 王玉国,吴增茂,常志清,江海英. 海洋预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