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氟龙纤维的特性及应用

铁氟龙纤维的特性及应用

一、特氟纶纤维的特性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仕林,杨世玉,张亚茹,胡柳,胡毅[1](2021)在《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文中指出针对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低和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浸渍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AF)溶液获得TPU/特氟龙AF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仪、视频接触角张力仪等探究了浸渍质量分数、浸渍时间对纳米纤维膜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特氟龙AF溶液质量分数为6%时,该纳米纤维膜水接触角大于150°,油接触角小于3°,展现出超疏水性;该纳米纤维膜的力学强度不受浸渍的影响,弹性模量可达到5.09 MPa,在过滤介质、生物医学领域等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郝静娴[2](2021)在《舒适型功能袜的开发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程芬[3](2021)在《先进材料体育服装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早在先秦战国时期,先民就已经意识到服装服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推动为特殊人类活动服务的"专门"服装,例如劳作服、作战服等。经过数次技术革命之后,当代社会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现代竞技体育服装服饰功能、材质、标准等都已形成相对规范化、成熟化体系,竞技体育服装服饰理论领域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陈慕荣,刘雪强,张华鹏,杨斌,王峰[4](2020)在《离心纺丝法制备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用离心纺丝法制备出PTFE/PVA复合纤维膜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烧结成形,制得一系列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共混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对纺丝效果的影响以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的变化对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孔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纺丝液中PVA的质量分数为7%时,离心纺丝制得的纤维膜形态最好,粗细较为均匀,且直径分布范围较窄;经过高温烧结,复合纤维膜表面粗糙度均提高,疏水性增强,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随着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当烧结温度为370℃,烧结时间为20 min时,所得膜拉伸强度较高,且断裂伸长率也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陈慕荣[5](2020)在《离心纺丝制备PTFE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高性能纤维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因其优异的耐化学性、耐热性、耐磨性、抗老化和抗挠强度高等特点,在工业、医疗卫生部门、高端科技领域等均有大量的应用,尤其是在高温气体过滤、油水分离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由于PTFE熔融黏度极高,难溶于常见的溶剂中,溶液纺和熔融纺这类纺丝方法不适用于PTFE纤维的生产和制备。乳液纺丝(又称载体纺丝法)可以将PTFE乳液与易成纤聚合物制成共混溶液进行纺丝,再经过热处理得到PTFE纤维。离心纺丝技术的纺丝效率高,原料适应性广,能够制备陶瓷、金属、复合纤维、高聚物材料等。本文分别采用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载体与PTFE乳液共混,利用离心纺丝技术,能够制备纤维直径在几十纳米至数微米的PTFE微纳米纤维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在第二章中,以PVA作为载体,研究共混纺丝液中PVA的含量、针头大小、喷丝器转速与纺丝电压大小对可纺性和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当PVA含量增加时,纤维上的串珠消失,纤维形貌变好,PVA的含量超过临界值时纤维的粗细均匀度变差,直径分布范围变宽;针头型号增大,针头内径减小,纤维的平均直径减小,针头型号继续增大时,所纺纤维形貌变差;喷丝器转速越大,纤维的平均直径逐渐减小,直径分布范围变窄,当转速超过临界值时,纤维的形貌变差;纺丝时所加电压升高,纤维的直径减小,继续增大电压,造成纺丝过程中射流断裂,纺丝不连续,纤维形貌变差。其中,PVA在纺丝液中的含量对成纤影响较大。本章制备的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VA含量为7wt%,针头型号为26G,喷丝器转速为2000rpm,电压为10kV,纤维平均直径为0.35μm左右。在第三章中,以PVP作为载体,研究共混纺丝液中PVP的含量、针头大小、喷丝器转速与纺丝电压大小对PTFE乳液可纺性的影响。当PVP含量增加,纤维粗细变得更均匀,直径分布更加集中;针头型号增大,纤维的平均直径减小,针头型号继续增大时,针头易被堵塞,射流断裂出现不连续纺丝;转速提高时,纤维的平均直径逐渐减小,直径分布范围变窄,当转速超过临界值时,纤维的形貌变差;纺丝时所加电压增大,有利于纤维的拉伸,纤维直径变细,纤维直径分布更集中。其中,PVP的含量对成纤影响较大。本章制备的PTFE/PVP复合微纳米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VP含量为11wt%,针头型号为27G,喷丝器转速为2500rpm,电压为14kV,纤维平均直径为0.62μm左右。在前两章的实验基础上,以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为对象,研究高温烧结条件对纤维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烧结后纤维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烧结条件对纤维膜的纤维直径、表面水接触角、孔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进行烧结处理时,温度为370℃烧结时间为20min,膜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膜的表面水接触角为150.56°,平均孔径为2.32μm,断裂强力为2.23MPa,断裂伸长率为47.25%。

崔书健[6](2019)在《耐性优良的聚四氟乙烯纤维》文中认为凭借自身的优异性能,聚四氟乙烯纤维在纺织、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阻燃性、耐腐蚀性、耐候(耐紫外线)性、生物相容性,使其在高技术纤维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1953年美国杜邦公司最早成功开发出聚四氟乙烯纤维,195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商品名为Teflon?(特氟纶)。PTFE纤维是含氟纤维中最早工业化的特种合成纤维,其品种有单丝、复丝、短纤维及加捻长丝等主要规格。由于其在含氟纤维中的重要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聚四氟乙烯纤维的种类名称为FLuorofiber。我国把聚四氟乙烯

林荣烽[7](2019)在《土体剪切带变形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岩土体的渐进破坏是岩土工程学界的热门研究内容,应变局部化是渐进破坏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初始的连续均匀的变形逐渐演变成为快速变化的、具有明显位移梯度的变形,并且这种不连续现象往往是从试样的某一个区域内开始萌生、扩展的,发生剧烈变形区域局限于近似平行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狭窄带中,这条带状区域就是我们所说的剪切带。本文借助具有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平面应变仪分别对超固结粘土和不同密实度的干砂进行了CU试验以及CD试验。通过数字图像测量技术捕捉到的试样表面实时的应变场以及各个角点的应变信息追踪剪切带的演化过程。对粘土及砂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后发现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粘土软化主要受先期固结压力的影响,砂土的相对密实度越大时其软化效果越明显。同一围压及粒径下,不同相对密实度砂土具有相同的残余强度。粘土与砂土具有相似的局部变形特性,初始阶段各点的变形基本重合;随着轴向位移增加,各点的应变开始分叉,此时试样的整体应变还维持在一个很小的水平,但是局部化现象已经开始发生;当轴向位移增加到一定阶段后,带内点和带外点呈现不同的变形趋势,局部化带内的点应变继续增加,带外的点的应变基本不变,局部化带内部点的应变始终要大于试样整体应变。对粘土剪切带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粘土剪切带均为“X”型剪切带;借助图像测量技术提出了剪切带起始时刻及完全形成时刻的应变判别法;通过分析局部化带内的体积变形特性后发现:土体内部的剪胀角是时刻变化的,随着轴向位移的增加剪胀角逐渐增大最后趋近于一个定值;剪切带内局部剪胀角要远大于试样整体剪胀角,采用整体剪胀角会低估剪切带内部实际体积变形;考虑土体的局部剪胀特性,将局部剪胀角带入后发现Roscoe理论预测能够很好的预测粘土剪切带倾角,误差在12.5%以内;通过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认为剪切带的形成与孔隙水在孔隙内的运移有密切的联系;粘土屈服点与变形分叉特征点即局部化的起始点是有内在联系的,粘土局部化变形的起始点即为其屈服点。类比粘土分析了砂土剪切带变形特性,砂土剪切带为单一型及“X”型剪切带;不同相对密实度及平均粒径下砂土整体的体积变形为剪胀,通过对局部体积变形分析后发现剪胀仅发生在剪切带内部而在剪切带外部为剪缩变形;Arthur理论则能够很准确的预测砂土试样剪切带的倾角,其误差在10%以内。采用Cosserat连续体理论模拟后发现剪胀角的取值会直接影响模型的变形模式及等效应变场,采用本文提出的局部剪胀角模拟能够得到与试验结果类似的变形模式和等效应变场,因此采用局部剪胀角能够提高数值模拟在局部化研究中的精度。

黄安丽[8](2019)在《PTFE缝纫线性能测试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高温烟气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聚四氟乙烯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高温过滤领域。但是本人在实习过程中发现PTFE缝纫线在长期热烟气作用下失效的案例越来越多,例如PTFE缝纫线因持续高温作用导致强力衰减至失效,针孔因缝纫线的摩擦逐渐变大导致漏灰从而使过滤效果变差等。因此,本文以8种PTFE缝纫线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为改善上述问题而设计的PTFE/PPS复合缝纫线,对其形态结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评价,为PTFE缝纫线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PTFE缝纫线的结构与拉伸性能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缝纫线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PTFE缝纫线的表面形态光滑,结构均匀;PTFE/PPS复合缝纫线表面毛羽较多,可以形成对针孔的封堵,增加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减少光滑表面对滤袋的切割;PTFE缝纫线与PTFE/PPS复合缝纫线经高温作用后表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刻蚀。采用YG061FQ电子单纱强力仪对缝纫线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常温下1540D4230D的PTFE缝纫线的断裂强度为1.892.7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876.52%;2360D的PTFE/PPS复合缝纫线的断裂强度为1.80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5.95%。通过比较不同线密度、合股方式的PTFE缝纫线的拉伸性能,发现线密度越高、采用二次合股的缝纫线的强度更优,断裂伸长率也更小。(2)PTFE缝纫线的耐磨性能采用自制耐磨仪对缝纫线耐磨性进行测试,测试了PTFE缝纫线磨断次数、摩擦一定次数后的残余强力,对磨损断裂过程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参数、摩擦转速以及预加载荷对缝纫线耐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540D4230D的PTFE缝纫线在0.4N载荷、450r/min转速下的磨断次数在126030258之间,且磨断次数会随着线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一次合股方式的缝纫线的磨断次数优于二次合股的缝纫线;相同线密度的PTFE/PPS复合缝纫线与PTFE缝纫线相比,耐磨性能明显提高;PTFE缝纫线的残余强力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其磨损断裂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毛—长丝凸起—部分断裂—完全断裂,且第三阶段为预警阶段,此时会发生强力的突然减小;缝纫线的磨断次数会随着预加载荷和转速的增加呈指数下降,且变化可以通过数学模型预测。(3)PTFE缝纫线的热性能采用DHG-92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对缝纫线进行高温处理。将PTFE缝纫线在设定的5个温度130℃、160℃、190℃、220℃和250℃下处理2小时后,采用电子单纱强力仪测试缝纫线加热后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TFE缝纫线的热收缩率很小,几乎不收缩,加入PPS材料的PTFE/PPS复合缝纫线热收缩率较大,最高达到10.12%,经130℃250℃温度处理后再冷却的缝纫线力学稳定性好。将PTFE缝纫线在190℃的温度下,分别处理2h、4h、6h、8h、10h后,采用电子单纱强力仪测试缝纫线加热后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PTFE缝纫线与复合缝纫线在高温下作用两小时后发生很小的收缩,延长处理时间其热收缩率并无明显变化,且缝纫线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后也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采用INSTRON5967万能试验机,将PTFE缝纫线在设定的5个温度下处理2小时,对PTFE缝纫线在热力场下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热力场下的缝纫线断裂强度明显降低,当温度达到250℃时,PTFE缝纫线的强度保持率不到30%;PTFE缝纫线在热力场下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刻蚀和沟槽;PTFE缝纫线在温度场下产生了热蠕变现象,在高温的作用下PTFE分子发生分解取向。采用气质-同步热分析联用仪GCMS-STA对缝纫线的热分解温度进行测试,分析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TFE缝纫线的起始分解温度较高,为572.9℃;PTFE/PPS复合缝纫线在650℃的重量损失率小于PTFE缝纫线,其热稳定性得到改善。

黄伟[9](2018)在《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后要采用降落伞进行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过程是探测器整个着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由于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存在巨大差异,火星降落伞的开伞条件具有超声速、低动压、低密度的特点。特殊的开伞条件导致火星降落伞减速过程会出现绳帆、颤振和呼吸、无限质量开伞、减速效率降低、稳定性变差等问题,与返回地球时的降落伞减速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别,有必要对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过程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着陆巡视器的降落伞减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火星环境下降落伞减速工作过程中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降落伞的充气过程及气动性能、降落伞充满后与着陆巡视器组合体的运动过程及弹道偏差散布、火星降落伞的开伞控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火星降落伞的弹射拉直过程。针对火星环境下超声速、低动压、低密度的特殊开伞条件,建立了完整的降落伞弹射拉直动力学模型,模型结合火星降落伞的特点将弹射拉直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模型中针对着陆巡视器、降落伞伞包以及弹伞筒盖建立了刚体模型,针对伞包内的吊带、伞绳、伞衣建立了柔性绳索模型,并考虑了多根绳索一起从伞包中被拉出时的相互缠绕及遮挡影响。论文通过设置弹射分离速度、总攻角、马赫数、高度等不同的初始条件,开展了多工况的仿真计算,分别从拉出时间、拉出位形、吊带拉力变化、最大偏离距离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弹射拉直过程的影响。所得结论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降落伞减速系统方案设计中弹射分离速度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研究了火星降落伞充气展开过程及其气动性能。针对用于火星探测的盘缝带伞建立了多节点充气动力学模型,解决了降落伞在超声速条件下充气的快速大变形流固耦合建模问题,可用于超声速条件下降落伞充气展开过程的仿真分析,获得气动性能计算结果。基于ALE(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利用RADIOSS软件对不同马赫数下的火星降落伞充满后气动特性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出合理的仿真模型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ALE中降落伞仿真相关的接触设置方法。论文利用风洞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火星条件下的开伞充气过程及充满后的气动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着陆巡视器与降落伞组合体的动力学特性。以我国火星探测着陆巡视器为对象,建立了完整的器伞组合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包括降落伞模型、着陆巡视器模型以及两者间的吊挂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降落伞的附加质量,采用小质量点法求解中间约束环节的连接带、吊带的约束力。在器伞组合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对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过程开展了多种因素影响的偏差仿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统计结果,发现开伞条件的散布带来减速所需时间、高度的散布较大,而降落速度、动压、姿态等散布相对较小。所得结论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降落伞减速系统方案设计中开伞条件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研究了火星降落伞的开伞控制方案。针对火星降落伞的特点,结合我国火星探测着陆巡视器的总体方案,对多种开伞控制方案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得出了适合选择基于动压的自适应开伞控制或者马赫数开伞控制方案的结论。结合动力学偏差仿真对基于动压的自适应开伞控制方案以及以马赫数为目标的开伞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弹射拉直过程的仿真首次提出了基于动压的自适应开伞控制和马赫数开伞控制方案中应增加开伞攻角控制策略,已为工程型号采纳。本文并对自适应开伞控制的硬件实现方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论文所得结论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降落伞开伞控制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付浩[10](2018)在《含氟聚合物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纤维及其纺织制品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建筑、医学、交通及过滤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性能纤维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含氟聚合物具有耐化学腐蚀、耐高低温、耐老化及优异的阻燃、光电性能等,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三种热塑性含氟聚合物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的制备工艺及结构、性能。采用柱塞式纺丝机试制了 P(VDF-HFP)、PVDF纤维,并在高温下(90℃)拉伸、热定型,初步研究了拉伸工艺、HFP单体的引入对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单螺杆熔体纺丝机通过逐级拉伸制得连续均匀的P(VDF-HFP)长丝,并对其进行加捻后制成平纹织物,对纤维及织物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用XRD、FT-IR分析对柱塞纺丝机所制备P(VDF-HFP)纤维、PVDF纤维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VDF-HFP)与PVDF纤维具有相似的结晶结构,P(VDF-HFP)纤维晶区主要源于VDF链段,存在α和β两种晶型;拉伸有利于提高纤维结晶度,且随拉伸倍数增大,纤维中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HFP结构单元的加入影响VDF链段的结晶过程,促进β晶体生成。用TG、DSC、拉伸试验等研究了纤维热性能、力学性能、弹性回复性能等。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增加,P(VDF-HFP)纤维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拉伸6倍P(VDF-HFP)纤维起始降解温度为460.6 ℃,断裂强度可达502.6 MPa,定伸长为20%时拉伸50次后弹性回复率为81%,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弹性回复性能。通过对热辊转速比和热辊温度的调控,制备三种不同的含氟聚合物纤维。分别对纤维的结晶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和抗热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DF纤维、HFP纤维的结晶度均高于50%,P(VDF-HFP)纤维的结晶度较低(最高为40%)。PVDF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为2.42cN/dtex,P(VDF-HFP)纤维、FEP纤维的断裂强度均小于1.0 cN/dtex;FEP纤维的抗热缩性能最好,120℃时纤维热收缩率仅为1.8%。选用P(VDF-HFP)纤维制织织物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织物透湿量及透气率分别为15646.64g/(m2·24h)、639.17mm/s,表现出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有望用作防水透湿织物。

二、特氟纶纤维的特性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氟纶纤维的特性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热塑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制备
    1.3 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膜制备
    1.4 测试与表征
        1.4.1 形貌观察
        1.4.2 孔隙率和孔径测试
        1.4.3 接触角测试
        1.4.4 滚动角及水滴动态冲击测试
        1.4.5 力学性能测试
        1.4.6 透气性能测试
        1.4.7 疏水稳定性测试
        1.4.8 自清洁能力及油水分离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TPU/特氟龙AF纳米纤维膜形貌分析
    2.2 接触角分析
    2.3 滚动角及水滴动态冲击分析
    2.4 力学性能分析
    2.5 透气性能分析
    2.6 疏水稳定性分析
    2.7 自清洁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分析
3 结 论

(4)离心纺丝法制备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PTFE/PVA膜的制备
        1.3.1 纺丝液的配制
        1.3.2 离心纺丝工艺
        1.3.3 PTFE/PVA复合纤维膜的烧结
    1.4 测试与表征
        1.4.1 膜的微观形貌
        1.4.2 膜表面亲疏水性能
        1.4.3 膜的孔径
        1.4.4 膜的力学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PVA含量对复合纤维形态的影响
    2.2 烧结条件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2.1 纤维膜表面形貌分析
        2.2.2 水接触角分析
        2.2.3 膜孔径分析
        2.2.4 膜力学性能分析
3 结 论

(5)离心纺丝制备PTFE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TFE简介
        1.1.1 引言
        1.1.2 PTFE的结构与性能
        1.1.3 PTFE纤维的应用
        1.1.4 PTFE纤维生产制备方法
    1.2 离心纺技术简介
        1.2.1 引言
        1.2.2 离心纺的研究进展
        1.2.3 离心纺丝的原理与类型
        1.2.4 可应用离心纺丝的原料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2.2 实验设备
        2.2.3 纤维膜的制备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VA含量对所纺纤维形态的影响
        2.3.2 设备参数对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TFE/PVP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2.2 实验设备
        3.2.3 PTFE/PVP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VP含量对所纺纤维形态的影响
        3.3.2 设备参数对PTFE/PVP复合微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烧结条件对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复合纤维膜的高温烧结处理
    4.3 烧结后的膜的测试与表征
        4.3.1 膜的表面形貌观察
        4.3.2 膜表面亲疏水性能测试
        4.3.3 膜的孔径测试
        4.3.4 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表面形貌分析
        4.4.2 水接触角分析
        4.4.3 孔径分析
        4.4.4 力学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耐性优良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1 树脂的种类
    1.1 悬浮树脂
    1.2 分散树脂
    1.3 分散液
2 纤维的制备
    2.1 膜裂法
    2.2 乳液纺丝法
    2.3 糊料挤出法
    2.4 三种加工技术对比
3 纤维的性能
    3.1 力学性能
    3.2 表面特性
    3.3 热学性能
    3.4 介电和导电性能
    3.5 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4 纤维的应用
    4.1 过滤材料
    4.2 密封和润滑材料
    4.3 建筑材料
    4.4 医疗卫生材料
    4.5 高性能绳索
    4.6 其他应用

(7)土体剪切带变形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
        1.2.2 试验研究
        1.2.3 数值模拟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介绍
    2.1 平面应变仪
        2.1.1 数值图像测量系统
        2.1.2 压力室
        2.1.3 加载系统
        2.1.4 附属设备
    2.2 平面应变试验原理
    2.3 试样制备、试验操作步骤以及后处理
        2.3.1 试样制备
        2.3.2 试验步骤
        2.3.3 后处理
    2.4 结论
3 土体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粘土平面应变试验
        3.2.1 试验土样
        3.2.2 试样的制备
        3.2.3 试样装样
        3.2.4 试验方案
        3.2.5 试验曲线分析
        3.2.6 粘土局部变形特性分析
    3.3 砂土平面应变试验
        3.3.1 试验土样
        3.3.2 试验方案
        3.3.3 试验曲线分析
        3.3.4 砂土局部变形特性分析
        3.3.5 砂土体积变形特性分析
    3.4 小结
4 粘土剪切带变形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剪切带形成过程分析
    4.3 剪切带起始时刻及完全形成时刻的应变判别法
        4.3.1 剪切带起始时刻的判别
        4.3.2 剪切带完全形成时刻的判别
    4.4 剪切带内部剪胀特性分析
        4.4.1 剪胀形成机理分析
        4.4.2 粘土剪切带内部局部剪胀特性分析
    4.5 剪切带倾角及宽度特性分析
        4.5.1 剪切带破坏模式
        4.5.2 剪切带倾角的理论推导及试验验证
        4.5.3 剪切带宽度
    4.6 粘土局部变形与其屈服的内在联系
        4.6.1 粘土不排水强度与屈服
        4.6.2 变形分叉与土体屈服的联系
    4.7 小结
5 砂土剪切带变形特性分析
    5.1 砂土剪切带破坏模式
    5.2 砂土剪切带形成过程分析
    5.3 砂土剪切带内部剪胀特性分析
    5.4 砂土剪切带倾角及宽度
        5.4.1 砂土剪切带倾角
        5.4.2 砂土剪切带带宽
    5.5 小结
6 平面应变试验剪切带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剪切层问题的应变局部化分析
    6.3 平面应变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结果分析
        6.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6.3.2 局部变形特性分析
        6.3.3 剪切带起始时刻判别法的数值验证
        6.3.4 等效应变形成过程分析
        6.3.5 剪胀角对平面应变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粘土及砂土平面应变试验成果
        7.1.2 数值模拟成果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8)PTFE缝纫线性能测试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PTFE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 PTFE的制备
        1.2.2 PTFE的性能特点
        1.2.3 PTFE的应用
        1.2.4 PTFE缝纫线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2 PTFE缝纫线的结构与拉伸性能测试与评价
    2.1 试验
        2.1.1 PTFE缝纫线的制备
        2.1.2 形态结构测试
        2.1.3 拉伸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形态结构
        2.2.2 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分析
        2.2.3 拉伸性能整体评价
        2.2.4 不同线密度PTFE缝纫线拉伸性能比较
        2.2.5 不同合股方式PTFE缝纫线拉伸性能比较
        2.2.6 复合结构缝纫线拉伸性能比较
    2.3 本章小结
3 PTFE缝纫线的耐磨性能测试与评价
    3.1 试验
        3.1.1 试验材料
        3.1.2 自制耐磨仪
        3.1.3 耐磨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耐磨性能整体评价
        3.2.2 不同线密度PTFE缝纫线耐磨性能比较
        3.2.3 不同合股方式PTFE缝纫线耐磨性能比较
        3.2.4 复合结构缝纫线耐磨性能比较
        3.2.5 摩擦速度对缝纫线磨断次数的影响
        3.2.6 预加载荷对缝纫线磨断次数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PTFE缝纫线的热性能测试与评价
    4.1 试验
        4.1.1 试验材料
        4.1.2 热作用后的缝纫线热性能测试
        4.1.3 热态下缝纫线的热性能测试
        4.1.4 热重分析(TGA)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缝纫线形态的热稳定性
        4.2.2 热作用后缝纫线耐热性分析
        4.2.3 热态下缝纫线耐热性分析
        4.2.4 两种条件下缝纫线断裂强度的比较
        4.2.5 热重分析(TGA)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缝纫线常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附录Ⅱ 缝纫线耐磨性测试结果
附录Ⅲ 缝纫线热性能测试结果
致谢

(9)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火星探测概述
        1.1.2 本文研究题目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系统方案
        1.2.2 火星降落伞减速系统仿真分析研究状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火星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研究
    2.1 引言
    2.2 弹射分离速度
    2.3 降落伞弹射拉直过程仿真模型
        2.3.1 弹射拉直过程阶段划分
        2.3.2 基本假设
        2.3.3 弹射拉直过程的基本方程
        2.3.4 系统各部分数学模型
        2.3.5 弹射拉直各阶段的数学模型
        2.3.6 降落伞模型参数
    2.4 仿真结果
        2.4.1 仿真工况
        2.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火星降落伞充气及气动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火星降落伞充气及气动性能仿真模型
        3.2.1 火星降落伞充气及气动性能仿真流程
        3.2.2 降落伞充气多节点仿真模型
        3.2.3 降落伞充满后气动性能仿真模型
    3.3 仿真结果
        3.3.1 仿真工况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器伞组合体运动过程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器伞组合体动力学仿真模型
        4.2.1 降落伞动力学模型
        4.2.2 着陆巡视器动力学模型
        4.2.3 吊挂系统模型
        4.2.4 偏差仿真模型
    4.3 仿真结果
        4.3.1 计算条件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火星降落伞开伞控制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开伞控制方案选择
        5.2.1 开伞条件确定
        5.2.2 不同开伞控制方案的比较分析
    5.3 开伞控制方案研究
        5.3.1 以动压为目标的自适应开伞控制方案
        5.3.2 以马赫数为目标的开伞控制
        5.3.3 开伞攻角控制策略
    5.4 基于动压的自适应开伞控制硬件实现方案
        5.4.1 原理设计
        5.4.2 过载敏感器方案
        5.4.3 控制器方案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降落伞减速系统简介
附录 B 火星大气

(10)含氟聚合物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氟聚合物纤维
        1.2.1 制备
        1.2.2 结构与性能
        1.2.3 应用
    1.3 聚偏氟乙烯纤维
        1.3.1 聚合物
        1.3.2 制备
        1.3.3 结构与性能
        1.3.4 应用
    1.4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1.4.1 合成
        1.4.2 结构与性能
        1.4.3 应用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聚偏氟乙烯纤维及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纤维
    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纤维制备
        2.2.2 XRD
        2.2.3 FTIR
        2.2.4 DSC
        2.2.5 TG
        2.2.6 力学性能
        2.2.7 弹性回复性能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RD分析
        2.3.2 FTIR分析
        2.3.3 热性能分析
        2.3.4 力学性能分析
        2.3.5 弹性回复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纤维(长丝)及织物
    3.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部分
        3.2.1 纤维制备
        3.2.2 织物制备
        3.2.3 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
        3.2.4 织物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纤维结晶结构分析
        3.3.2 纤维声速取向分析
        3.3.3 纤维抗热缩性能分析
        3.3.4 纱线力学性能分析
        3.3.5 织物孔径分析
        3.3.6 织物透湿、透气性能分析
        3.3.7 织物耐磨性能分析
        3.3.8 织物力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偏氟乙烯纤维(长丝)
    4.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4.2 实验部分
        4.2.1 纤维制备
        4.2.2 结构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分析
        4.3.2 DSC分析
        4.3.3 力学性能分析
        4.3.4 抗热缩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全氟乙丙烯纤维(长丝)
    5.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5.2 实验部分
        5.2.1 纤维制备
        5.2.2 结构与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RD分析
        5.3.2 DSC分析
        5.3.3 力学性能分析
        5.3.4 抗热缩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特氟纶纤维的特性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塑性聚氨酯/特氟龙无定形氟聚物超疏水纳米纤维膜制备及其性能[J]. 许仕林,杨世玉,张亚茹,胡柳,胡毅. 纺织学报, 2021
  • [2]舒适型功能袜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 郝静娴. 西安工程大学, 2021
  • [3]先进材料体育服装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J]. 程芬. 棉纺织技术, 2021(03)
  • [4]离心纺丝法制备PTFE/PV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J]. 陈慕荣,刘雪强,张华鹏,杨斌,王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5]离心纺丝制备PTFE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D]. 陈慕荣.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耐性优良的聚四氟乙烯纤维[J]. 崔书健. 纺织科学研究, 2019(09)
  • [7]土体剪切带变形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林荣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PTFE缝纫线性能测试与评价[D]. 黄安丽. 东华大学, 2019(01)
  • [9]火星探测器降落伞减速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D]. 黄伟.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10]含氟聚合物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D]. 付浩.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铁氟龙纤维的特性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