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琳[1](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王晓音[2](2013)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心理素质进行了详尽描述;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研究重实践性、实用性,以期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秉持正确的职业意识,以成为一名“多项全能选手”为目标,摒弃偏颇观念,从社会、个体、学术等角度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专业身份认同,既不可轻视自己为教书匠,也不可将职业与学术研究割裂开来。职业精神除了对本职业要充满热爱与激情,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与同理心。作为涉外工作者,对外汉语教师要有符合规范的职业操守,言行得体,维护民族尊严。由于道德水平难以用数字量化,且本文也无意批评或评价,因此本研究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精神状态”两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设想。从“践行公民道德”、“践行教师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期待,希望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可作表率的私德,在工作中有责任心、有激情,并且真心关爱学生。从“积极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两个方面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精力充沛、向学生输出正能量并且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工作激情,表现出健全、和谐、积极的人格状态以及良好的性格。本研究引用了“信念”(Belief)这一概念,从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以及对教与学的信念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包括“认识自己”、“教学机智”、“心理应激”三个方面。教师要尊重自我,同时也要敞开自我,不断自我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中介者”、“导师”。准确的自我信念还包括稳定的心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以及善于调适自我心理、情绪等。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包括“认识学生”、“认识学习者的情感”。对于教与学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信念”和“对教学的信念”。如何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实现高成效的教学,这都是在明晰了对教与学的信念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答案的。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本研究的一个独特提法。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凸显出来的独特之处,教师对此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处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专业素养。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难点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本研究从“语言表达”、“语言运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语言素养。在语言表达部分,分析了教师语言物理层面、意义层面、情感层面所应当具备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在语言运用部分,我们借用了英文相关着作的部分研究角度,从生理方面、人际方面、教学法方面分析了教学语言。最后,我们从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营造课堂气氛、与学生有效沟通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语言的作用。在每个层面的分析中,我们都引入了教学实例,使分析更具体,建议更实用。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素养以及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技巧。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还包括教师对自我的长期与短期的准备。教师从备课到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与基础,上课是备课内容的实践、展现与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联接的。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基本素养”的概念,将“板书”、“范读”、“肢体语言”归为教师课上良好素养展示的因素,将“回顾反思”、“收集学生反馈”、“自我修正与调整”归为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详尽分析了如何上好一堂课。掌握各种基础语言课的特点、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业务素养之一。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各种课型全面适应。本文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各种课型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现状中的偏差和误区,阅读教材的缺陷,写作教学目标和写作模式的反思。以此梳理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修正途径以及详尽的教学建议。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素养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以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基础,搭建跨文化交际知识,有能力处理自身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处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方式,以及应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手段。
张磊[3](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刘元国[4](2014)在《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曾指出:“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体育人才是体育事业的核心,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加速迈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正如火如荼的朝着一体化进程发展,改革需要体育人才,创新需要体育人才,强国需要体育人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也需要体育人才,这也无形中提高了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规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身、心、群、智等全面发展的重任,其发展同样受到社会多元需求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访谈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等多元理论为指导,对东北三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存在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目标价值取向模糊、教学目标行为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践行的迷失和教学目标层次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现代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教学艺术行为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实现。通过对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在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的原则,提出了生本化、师生共创、整体呈现、过程生成和多元评价等的教育教学创新策略。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由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两个因子构成。教师认为组成实践能力因子的教学比赛、临场指挥与裁判实践和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较为重要;理论部分重要程度的运动员素质因子和运动员管理因子、运动员理论因子间均值两两比较都有显着差异:教师认为组成运动员素质因子的篮球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篮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篮球运动员的营养与恢复、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篮球高级教练员基本素质与执教要求、高水平裁判员基本素质与培养和篮球意识及其培养较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重要程度的两个因子差异显着,教师认为组成扩展能力因子的自学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科研能力、比赛指导能力较为重要;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存在内容陈旧、内容过繁、功能单一和缺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养成的教学内容等问题。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包括新颖方法和常规方法两个因子。教师认为新颖方法因子的技能迁移法、观摩模仿法、研究性学习法、变化规则法、领会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因材施教法和游戏教学法等11个题目比较重要,但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教师认为不如新颖方法因子重要的组成常规方法因子的教学方法,却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存在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匮乏、教学方法创新的认知矛盾和多元化教学方法使用较少等问题。4.尚未建构多元立体的评价方法与机制对篮球专修课教学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存在重视技能性目标的达成,忽视学生多元化整体能力的提高;过分重视对教师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以同行为主,忽视了专家和学生的评价;重视对人——教学主体的评价,忽视对课——教学内容的评价等问题。针对以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的评价尝试采用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对专家、同行教师和学生的蕴含信息呈现模糊性的意见,做出了比较科学、全面、客观的反映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的真实评价;其对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是一个向量,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点值,所包含的信息更为丰富。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内容: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方法:走向多元与综合;评价:走向理解与对话。
杨爱君[5](2012)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文中提出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彰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研训的全过程。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性”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具有直接的实践指向性。通过选择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有助于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从而提升师范生入职后教学工作的起点,促进师范生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本研究基于教学能力生成的视角,在对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我国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现状以及师范生在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培养下所生成的教学能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进行探究。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中提出:教学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以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反思与反馈活动充分挖掘并发挥蕴涵于教学要素中的教育性因素,从而有助于富有效率、效果与效益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体验与实现生命意义的个人教学理论与行为的有机统一体。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设置实施的一切有助于师范生个人教学能力的生成与提高的各种活动总和。研究中对西方主要国家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追溯,从而为教育实践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实施提供历史借鉴。研究中从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的角度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师范生个体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维度平均得分在三个维度中最其低,教学反思与矫正能力平均得分最高,教学实施能力平均得分居中。性别、户籍类型、就读高中类型、就读重点高中类型、专业名次、专业、实习类型、实习区域、实习时间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差异。通过实地的观察与访谈发现,师范生迫切希冀高师教育实践课程在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中分别从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心理学基础三个校对对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提出兴趣结构理论为哲学基础、行动交往理论为社会学基础以及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为心理学基础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教师教学活动特性、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提出以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书写技能训练和以普通话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依据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技能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大类。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研习、中小学教材研习、课程改革理念研习、板书设计技能训练、教学媒体设计训练五方面内容;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习动机激发技能训练、导入技能训练、讲述与演示技能训练、提问技能训练、反馈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技能训练七方面的内容。基于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定位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的认识,是一种活动性课程,本研究将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分为非正式课程与正式课程两类,其中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基本教学技能竞赛和讲课小组两种组织形式;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观摩教学、模拟教学教育教学实习三种组织形式。研究中分别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教育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活动性课程,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具体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各自的特点,但各种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共性的原则,这些共性的原则具体包括主体性、反思性原则以及示范性原则。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再思考,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与丰富为鹄的,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以师范生在各种类型的实践课程中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为依据,遵循主体性、活动性、发展性以及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中具体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作业评价、学业考试评价以及问卷调查方法。
张恩续[6](2020)在《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 ——以鞍山二中校园足球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足球可以分为校园足球教学、校园足球队训练、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校园足球联赛四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校园足球教学。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体育项目运动训练中。实践证明,心理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帮助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把心理技能训练应用于校园足球教学中,必定会对学生高效率学习足球技术产生帮助。本研究选用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两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应用于校园足球教学中,其目的就是检验它们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在足球课堂中进行高效率学习。本研究以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鞍山市第二中学七年级男生为研究对象(共40人,每组20人,平均年龄13.07±0.5岁)。在实验组学生的足球教学中加入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进行干预,然后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共同进行脚内侧传停球、定位球踢准和运球绕杆射门三项足球基本技术的二个阶段测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与分析后得到的实验结果显示:(1)在实验第一阶段测试中(10个学时),技术比较简单的脚内侧传停球测试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技术难度较大的定位球踢准和运球绕杆射门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学习效果相同。(2)在实验第二阶段测试中(20个学时),技术比较简单的脚内侧传停球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学习效果于对照组相同。技术难度较大的定位球踢准和运球绕杆射门测试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3)综合两次测试数据可以分析出,在教学中加入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的实验组学生明显提升了足球技术的学习效率。本研究结论为:(1)校园足球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足球技术动作。(2)足球教学中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使学习形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求知式转变。(3)短时间教学中,表象和暗示训练对简单技术动作的帮助效果要优于技术复杂的动作;长时间教学中,表象和暗示训练对复杂技术动作的帮助效果显着,对简单技术动作的帮助效果开始弱化。(4)对于简单技术动作,表象和暗示训练效果与时间成反比。即:训练会在短期内起到正向作用。时间越长训练效果越不明显;对于复杂技术动作,表象和暗示训练效果与时间成正比。即: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显着。短时间内训练则无明显成效。
刘云[7](2016)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学生一直以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获取知识,那么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应把‘数学探究’等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提高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该标准指导下编写而成的各套高中数学教科书,与传统数学教科书相比,在内容、体例、结构、组织等方面有较大变革。尤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在教科书正文及附录中设计了众多的数学探究内容,为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这种在教科书中设计探究内容以顺应知识转型社会背景的教科书编写新方式,给习惯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使用教科书来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居于主导的地位。面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误解,所带来的用“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接受导学案上的数学知识”来替代“学生依据教科书设计进行知识探究”的错误做法,研究教师主体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论文围绕“高中数学教师是否会使用教科书中的这些探究内容?会如何使用这些探究内容?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等问题,以教师为主要对象,兼涉学生,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揭示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提供来自实践和实证的考量。本研究将教科书视为课程的载体,亦为教学的工具,兼具课程文本和教学活动文本的双重身份,其本质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内容属性侧重的是教科书的编制取向、内容选取、内容编排与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关注的是教科书内容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属性则指向教科书在教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属性,是教科书所体现或潜在地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性。借鉴教科书分析及使用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认为探究内容作为教科书中的一类特定内容,其亦具有特定的内容属性和教学属性。本研究从探究内容的教学属性出发,借鉴教学设计“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目标”的三维度架构,建构了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并将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操作化界定为:教师选取探究内容、执行探究内容教学策略、实现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活动。本研究视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为微观领域内的课程实施,故而以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课程框架为理论基础,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及教师使用活动中对这些特点的践行,并探查了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具体而言,研究首先对课程文件、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已有研究成果以及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进行综合研究,以构建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的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分析了人教版(必修和选修2系列)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在内容呈现和探究对象、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等侧面的编写特点。再次基于内容分析的结论,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教师使用探究内容时对这些特点的践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在数据三角检证的基础上归纳出样本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建议。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论:其一,探究内容文本分析框架由3个维度(探究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8个类目组成,包括: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探究的对象、探究的主体、探究的组织、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水平、探究目标的类型和呈现。其中多数类目分为若干子类,如探究的对象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程序性知识探究、知识创造性应用探究和知识模仿性应用探究,而探究的水平则分为问题起始型、论据起始型、结论起始型和论证起始型。其二,文本分析发现,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具有如下特点:在内容方面,教科书中设计了众多的探究内容,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章节正文中的思考、观察和探究小栏目,以及章节附录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大栏目;它们以引入数学新知识为主要意旨,72.4%的探究内容以数学知识的探究为对象(其中以陈述性知识居多,占58.7%,程序性知识仅占13.7%),余下27.6%以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其中创造性应用占11.8%,而模仿性应用则占15.8%)。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用书中对探究内容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62.2%的目标设计陈述及39.0%的探究内容教学建议陈述主体包括学生);强调应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探究内容仅占18.1%,强调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来探究的仅占2.0%,明确标注多人探究的仅占4.2%,其余则未指出学生探究的组织方式;探究技能以基础技能为主(占总技能频次的84.1%),综合技能为辅(占总技能频次的15.9%),接近半数(48.0%)的探究内容训练的探究技能超过2种,在基础技能中推理、观察、比较最受重视,分别在50.1%、20.3%、18.1%的探究内容中需要使用,最不受关注的是控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和形成假设的探究技能,分别在0.6%,0.6%和1.5%的探究内容中受到使用;探究开放水平以结论起始型最多占81.5%,证据起始型次之占10.2%,论证起始型第三占6.0%,问题起始型最少占2.0%。在教学目标方面,73.1%的探究内容教学指导中陈述了教学目标,其中陈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比例最大,占到57.8%,陈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例次之,比例为26.1%,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相对最少,占到了13.3%;探究内容目标在陈述时以内部过程为主,占52.7%;其次是既不陈述内部过程也不陈述外显行为的,占10.0%,仅陈述外显行为的排第三,占6.4%,余下的则为既陈述内部过程也陈述外显行为的,占4.0%。其三,样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探究内容的选择与改编方面,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观察课例中89.6%的探究任务得到了选用,问卷调查中64.8%的样本教师反映选用了教科书中多数探究内容,相对而言附录中的探究内容选用较少;教师较少对探究内容进行改编,观察课例中58.0%的探究任务未经过教师的任何改编,且教师的改编往往弱化了课堂上的学生探究(占58.6%),教师访谈中有5人改编弱化学生探究,有2人改编加强了学生探究。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执行方面,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问卷调查中仅5.8%的教师喜欢选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余94.2%的教师倾向于给予学生一定探究机会,课堂观察中比例相当;教师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问卷调查中84.7%的教师喜欢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来进行探究,课堂观察中这个比例为81.5%;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来进行探究,问卷调查中教师选择让学生提问创造的比例最小,课堂观察中则综合技能使用频次仅占到9.8%;探究开放水平维度的考察则发现,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课堂观察中探究任务的平均开放水平为2.23。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凸显方面,接受访谈的9位教师,叙述了自己在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时所关注的教学目标,有7位(77.8%)谈及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有4位(44.4%)谈及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另有5位(55.6%)谈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其四,样本教师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学生、教科书、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自身方面,65.6%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编写意图是提供师生开展探究教学的素材,但仅52.4%的教师认可探究内容的探究任务应由学生来完成;72.4%的教师认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且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内容属性与教学属性的认同均值超过对配套资源的认同均值;处于5个探究内容关注阶段(信息、个人化、管理、结果、合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9.8%、77.3%、58.0%、73.3%、86.5%,表明教师主要关注探究内容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探究内容使用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和与其他教师就探究内容的使用进行合作等三个方面;另外教师的个体能力水平和经验亦会对探究内容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学生方面,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参与性、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兴趣分别有71.1%、64.2%、61.1%的教师认同会对其探究内容使用带来影响,另有81.3%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太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实施。教科书方面,探究内容对考试的重要性、探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的需求、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探究内容的难度、探究内容的启发性与必要性、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探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均会对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带来影响。学校环境方面教学时间紧、硬件条件缺乏、教学以知识为取向而非能力为本位及政策制度层面的文化如是否提供给探究内容使用有利政策和教研制度支持等,亦是制约探究内容使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方面,对探究内容使用的影响则来自于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传统、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环境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传承。其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教师内在提升、教科书编制、学校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整体文化等四个侧面提出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教师提升策略方面,对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教师应依据探究主线来取舍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流畅性”来增加探究内容、依据“探究的明确性”来改编探究内容、依据“教学的现实性”来创生探究内容;对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教科书使用观、从数学本质和数学探究的特征以及数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出发来引导探究、正确认识数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双重性、并分清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的角色地位;对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正确认识并合理呈现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教科书的编制方面,应通过广泛调研来确定并明确指出探究内容编制的目的,并正视不同教科书位置中探究内容编制目的的差异;探究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价值性、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层次性、文化性等原则;探究内容的呈现则应遵循集中性、完整性、问题性、阶梯性、阅读性、指导性等原则。学校层面应转变仅围绕高考的教学取向并在教研活动中关注探究内容使用。社会文化层面则应做到全面认识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高考命题应转向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论文分为8章,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首次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编写特点和使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主题新;2)研究着眼于教科书的教学属性,将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视为探究内容教学设计意图的实施活动,从探究内容的选取、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和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探查,研究的视角新;3)研究采用TIMSS课程框架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对探究内容使用这一微观课程实施领域的解释力,亦发现了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因素对教科书使用及教学实践活动影响的交互性,揭示了教科书使用是一复杂的教育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研究结论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研究仅涉及TIMSS课程框架中三个层面课程中的两个——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且仅关注教师主体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未能够揭示探究内容使用的效果;2)研究采取多种工具收集数据,原始资料非常庞杂,掌握不易,故不排除数据分析时忽略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整体意义”,而只作了片面推断的可能性;3)研究受取样局限,故而更追求理解性和建设性的结论,而缺少一般量化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推广性。
刘桂影[8](2013)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英语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实施该活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背后是关于语言本质、语言学习机制、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支撑。这一系列理论以融合的形式存在于教学共同体的信念系统中就构成了指导英语教师教学的范式。那么,何为英语教学范式?我国历史上都出现了哪些英语教学范式?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应有一个什么样的英语教学范式指导教师的英语教学?这些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根植于语言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场域,聚焦英语教学范式,沿着英语教学范式的概念界定、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及未来展望的逻辑理路予以深入剖析和建构。全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个部分。导论导论部分首先呈示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文献综述,然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等。第一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基建于对教学范式概念和英语教学范式概念的把握。所以本部分关涉本体探源。基于对范式、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等概念的辨析,围绕着教学范式是指导教师共同体从事教学实践的信念性理论和观点的融合体这一核心观点,界定了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内容构成及其特点。英语教学范式是英语教学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指导其英语教学的理论融合体,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为其教学反思提供理论框架。英语教学范式作为一种学科教学范式,除了具有范式和教学范式所具有的特点外,它还拥有自身的特点,即“执念”性、多样性和独特个性。“执念性”本意是执着,这里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一旦被某一教学共同体所接受,在其心目中就具有信念的属性,就会对它有不加怀疑的信仰。多样性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指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有不同的英语教学范式;其二指在同一时期,指导英语教学的范式不一定只有一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教学范式之外,可能同时有其他英语教学范式的并存。独特个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作为学科教学范式,拥有其他学科教学范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其独特性表现在理论基础,主体内容和对教学的指导三个方面。第二部分着眼于历史,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历时性分析。我国从洋务运动开始,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了“料理各国事务”,京师同文馆开始了西语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英语的教学。从这一时刻起,正式的英语教学就开启了它的历史使命,英语教学范式也开始粉墨登场。从洋务运动时期到现在,英语教学经历了语法-翻译范式、听说-训练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功能-实践范式、能力-建构范式等范式的指导。语法-翻译范式关注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等的语言知识教学,关注通过英文原着阅读学习英语语法,从而使学生获得英语读写能力。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权威。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被无视。这种教学范式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诵记,对教师的要求低,只要拥有语法知识就可以进行英语教学。不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关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训练范式作为我国出现的第二个英语教学范式,认为语言的学习是训练地道的口语,而不是语言的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而不是掌握语法知识。这种范式指导下的教学,学生仍然依附于教师,没有主体地位,文化依然被教学忽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句型-模仿范式徜徉在英语教学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黯然失色。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语言被浓缩为句型,句型的掌握是语言学习成功的标志,句型的操练是语言学习的法宝,模仿是语言学习的主旋律。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仍然服从于教师的权威。但是这一时期开始对语境的重要性有一种自发性的意识。语言所富含的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慢慢被认可。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开启了它重要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功能-实践范式除了相较于以前更重视语境的作用外,开始重视语言的文化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对语言学习的意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是文化开始受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开始受到范式的思考。于是,第一次,范式把学生、学习、语言、文化放在同一空间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进入新世纪,能力-建构范式开启了自己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它的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结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的观点,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的观点等奠定了这一范式的基础。这种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培养交际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生和目的语文化开始成了范式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发展成为能力-建构范式的追求目标。通过对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考察,发现英语教学范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和历史发展性、对立性和关联性、前瞻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评析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发展,发现教学范式对文化的关注经历了文化无意识-文化自发-文化觉醒-文化意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对教学各因素的关注经历了从知识-口语技能-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功能-人和文化这样一条历史发展轨迹。这些特点说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已从最初的茫然期逐渐走向成熟期。第三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进行共时性考察。通过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进行全息式分析。文献分析的结果显示,指导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范式仍然是能力-建构范式。对于课堂观察和访谈的资料分析表明,首先,我国目前指导英语教学的教学范式,除了能力-建构范式外,语法-翻译范式,句型-模仿范式和功能-实践范式仍然存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其次,能力-建构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活动存在“伪活动”现象;教学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出现缺失现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很难同时实现双主体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依然受到教师的青睐。这些现象表明我国英语教学已经脱离了能力-建构范式的指导,能力-建构范式被其他教学范式所代替成为主流范式;第三,能力-建构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维持对英语教学的指导地位,如,它难以指导文化的教学。从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范式显示,官方的主流教学范式由于对教学目标培养的不完整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缺失,面对跨文化的国际交往时代的要求,难以给予我国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恰切的指导,预示可能发生英语教学范式转换。第四部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教学范式和其他的任何事物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面对跨文化交往的国际大环境,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跨文化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必需。跨文化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并存,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具有跨越不同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意味着英语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这样的英语教学特性昭示着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性。文化自觉性表现为文化性和通约性两个方面。通约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面对复杂教学情境恰切地指导英语教学的能力;文化性指的是英语教学范式要具有指导文化教学和文化语境设置的能力。处于这个复杂多极历史时期的英语教学范式必须具有跨越不同理论、关注不同文化的能力,才能面对复杂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存在差异性的教学系统,才能看到文化对语言学习以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面对动态生成的语言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成为自我完善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但是现有的教学范式由于自身的缺陷,难以指导这种英语教学。展望新的教学范式,文化-互动范式成为期待中的英语教学范式。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是它赖以存在的基础。这种范式认为语言是在师生互动中习得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同样重要。学生的自主性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保障。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学习促成学生在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成长为“文化人”。文化-互动范式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发掘学生的潜能,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第五部分文化-互动范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把人和文化作为英语课堂主要的关注点。关注学生通过师生活动在与文化的互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同时关注通过文化学习达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为母语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的目的。为了实现文化-互动范式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功能,教学中需要老师具有如下教学理念:坚持教师文化自觉;确信英语在我国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学科性质;明晰英语教学的发展价值取向;秉持英语教学目标的立体性和生成性观点;坚持英语教学内容知识和文化的融合观;秉持英语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观。其中,教师的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互动范式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教师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在教学中坚持文化-互动范式对于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只有秉持了这些教学理念,才可能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才能实现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最终指引英语教学实现其教学目标。结语部分算是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是对英语教学范式的研究却仍需继续。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规律,探索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架构,探索英语教学范式对英语教学指导的有效性策略等需要继续探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选题新。本研究是在前人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英语教学范式的相关研究,对英语教学范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求廓清英语教学范式的边界、构建英语教学范式的理论框架。属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方面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视角新。目前,关于英语教学范式研究有增加的趋势,对跨文化研究也大有人在,但是把英语教学范式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不多,本研究算是本课题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成果。再者,观点新。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大背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人”已成必然。本研究为英语教学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量身定制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范式,即文化-互动范式,为老师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反思提出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胡朝阳[10](2019)在《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类作为交际工具的表现符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教学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指向,以教与学的对成为发生机制和存在方式的师生之间特殊的交往活动。语言与教学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教学语言得以建立。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中用于教学交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指向的语言符号系统。研究教学语言是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分析,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可以实现教学语言研究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深化教学语言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五章,阐释了“具有何种教育素养的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实现了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章,阐释了教育性是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是教学交往的工具。教育性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性,它是社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价值规范与实际效果的统一。教育性是教育目的的协同性、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教育效果的发展性的融合。真正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交往的工具,同时构成教学本体。教育性是教学语言所表现出的根本特性,是教学语言的价值预设与功能实现的融合。第二章,阐释了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真正的教学“是立于科学达于艺术之伦理性活动”,它是“向善、求真、趋美”的,它具有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构成教学本身。教学语言要具有教育性就应该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即“向善、求真、趋美”,它们分别表现为教学语言的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基础,伦理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灵魂,艺术性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表现力。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根本前提。第三章,基于事理的逻辑,以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实现过程为线索,阐释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标准。首先,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前提性标准。师生是一种资格,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在教学目的的协同下,师生的相互作用建构了教学关系,使得教学语言成为自身,因而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先决条件。其次,形成教学交往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就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最后,实现教学目的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就表现出它的教育性。第四章,分析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机制。基于功能主义的观点,制约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因素是教学目的、教师和教学语境。教师既是教学语言的“创造者”,也是教学语言的“使用者”,其言说条件和言说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功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养构成教师的言说条件。教师应遵循的言说原则包括适应原则、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教学语境是教学语言实现其功能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它制约着教学语言的语义生成、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最重要的语境因素。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语义的理解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最终保证。第五章,探讨了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首先,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根本策略。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并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其次,要完善教师的言说条件,即确立言说的前提,明确言说的目的,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并形成教学语言的风格。最后,要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即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二、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 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2. 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
2.1 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2.2 专业素养有待完善 |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研究现状思考 |
3.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科背景 |
3.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思考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现状 |
1. 研究成果分析 |
1.1 数量较少 |
1.2 高质量研究不多 |
2. 对本研究的介绍 |
2.1 本研究的目的 |
2.2 本研究的内容 |
2.3 本研究的意义 |
上编 基本素质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意识 |
1. 对本职业的认识与定位 |
1.1 “小儿科” |
1.2 文化传播中介 |
1.3 “香饽饽” |
1.4 “多项全能选手” |
2. 对外汉语教师的价值 |
2.1 社会价值 |
2.2 个体价值 |
2.3 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意识 |
1. 教书匠与专家 |
2. 个人本专业为主与教汉语为辅 |
3. 专业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精神 |
1. 对本职业的热爱与激情 |
2. 对学生的爱心、耐心与同理心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操守 |
1. 遵守涉外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
2. 遵守职业规范 |
2.1 政治行为规范 |
2.2 交际言行规范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 |
第一节 高尚的道德品行 |
1. 践行公民道德 |
1.1 良好的公德行为 |
1.2 可作表率的私德 |
2. 践行教师道德 |
2.1 表现方式独特的责任心 |
2.2 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关爱学生 |
第二节 良好的精神状态 |
1. 积极的精神面貌 |
1.1 精力充沛 |
1.2 输出正能量 |
1.3 意志坚定 |
1.4 充满工作激情 |
2. 健康的人格 |
2.1 健全、和谐的人格 |
2.2 积极的人格状态 |
2.3 良好的性格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 |
第一节 对自我的信念 |
1. 认识自己 |
1.1 如何看待自己 |
1.2 中介者 |
1.3 导师 |
2. 教学机智 |
2.1 稳定的心态 |
2.2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
3. 心理应激 |
3.1 自我心理调适 |
3.2 自我情绪调控 |
第二节 对学生的信念 |
1. 认识学生 |
1.1 关于学生的概念 |
1.2 学习者的个体性 |
2. 认识学习者的情感 |
2.1 个别情感因素 |
2.2 交互情感因素 |
第三节 对教与学的信念 |
1. 对学习的信念 |
1.1 学习的概念 |
1.2 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 |
1.3 营造学习环境 |
2. 对教学的信念 |
2.1 教学的概念 |
2.2 高成效教学 |
2.3 反思性教学 |
下编 专业素养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知识素养 |
第一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特点的理解 |
1. 语音 |
1.1 以持续性为特点的语音训练 |
1.2 以实用性为目标的教学内容 |
2. 汉字 |
2.1 灵活处理汉字教学 |
2.2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调整 |
3. 词汇 |
3.1 利用内涵意义与构词特点分析词义 |
3.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控制 |
4. 语法教学 |
4.1 教学内容的选定及处理方法 |
4.2 发现教学难点 |
第二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素处理 |
1. 语音 |
1.1 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1.2 处理教学难点 |
2. 汉字 |
2.1 以分析理解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
2.2 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
3. 词汇 |
3.1 实用性教学原则 |
3.2 词语释义技巧要点 |
4. 语法 |
4.1 教学原则 |
4.2 处理方法要点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表达 |
1. 语言表达的物理层面 |
1.1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要求 |
1.2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特点 |
2. 语言表达的意义层面 |
2.1 准确规范 |
2.2 清楚达意 |
2.3 围绕中心 |
2.4 实现目的 |
2.5 收放自如 |
3. 语言表达的情感层面 |
3.1 语言中的情感 |
3.2 教师情感的传达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运用 |
1.教学语言 |
1.1 生理方面 |
1.2 人际方面 |
1.3 教学法方面 |
2. 教师语言的作用 |
2.1 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 |
2.2 营造课堂气氛 |
2.3 与学生有效沟通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上)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1. 备课 |
1.1 准备自己 |
1.2 备教材 |
1.3 备学生 |
2. 课前准备 |
2.1 检查教学用品、设备 |
2.2 调整情绪 |
3. 集体备课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基本素养 |
1. 课上良好素养的展示 |
1.1 板书 |
1.2 范读 |
1.3 肢体语言 |
2. 如何上好一堂课 |
2.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
2.2 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
2.3 灵活调整教法 |
2.4 与学生有效互动 |
3. 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 |
3.1 回顾反思 |
3.2 收集学生反馈 |
3.3 自我修正、调整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下) |
第一节 听力教学 |
1. 听力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受到普遍的轻视 |
1.2 教学模式单一 |
2. 教学技巧 |
2.1 有效的引导 |
2.2 有针对性的讲解 |
2.3 有趣的活动 |
2.4 其他 |
第二节 口语教学 |
1. 口语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教学内容的偏差 |
1.2 教学方法的误区 |
2. 口语教学技巧 |
2.1 引导“自发的”谈话 |
2.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2.3 分组活动 |
2.4 巧妙纠错 |
第三节 阅读教学 |
1. 理想的阅读教学 |
1.1 教材 |
1.2 教学目标 |
2. 阅读教学技巧 |
2.1 课文处理 |
2.2 提问技巧 |
第四节 写作教学 |
1. 写作教学目标 |
1.1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目标 |
1.2 汉语写作模式 |
2. 写作教学方法 |
2.1 写作指导 |
2.2 修改与反馈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知识与素养 |
1. 文化交际知识 |
1.1 文化交际学与语言教学 |
1.2 跨文化交际知识 |
2. 跨文化交际素养 |
2.1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
2.2 成为一个“多文化”人 |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
1.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界定与定位 |
1.1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
1.2 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
2. 应对与处理教学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
2.1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构成 |
2.2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类别 |
2.3 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 |
2.4 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化解途径 |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与实施 |
1.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计 |
1.1 课程目标 |
1.2 课程内容 |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施 |
2.1 教学方法 |
2.2 教学改进设想 |
结论 |
1. 本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
1.1 综合性 |
1.2 独创性 |
1.3 实用性 |
1.4 开放性 |
1.5 针对性 |
2. 本研究的缺憾 |
2.1 研究方法方面 |
2.2 研究内容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某校对外汉语教师学科背景调查表 |
附录二 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语音教学项目的初步设计(叶军) |
附录五 《基础汉字表》(1000常用字表) |
附录六 备课情况调查 |
附录七 调查问卷 |
附录八 MBTI测试题目 |
附录九 学习类型自我测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P-PE-PCK |
1.4.2 术科 |
1.4.3 教学 |
1.4.4 教学改革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2.1.3 小结 |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
2.3.7 小结 |
2.4 文献总结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
3.2.3 混合研究策略 |
3.3 研究工具 |
3.3.1 量化研究工具 |
3.3.2 质性研究工具 |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编码 |
3.4.3 数据处理 |
3.5 研究过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实施过程 |
3.5.3 后期整理 |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
3.6.3 研究者角色 |
3.6.4 伦理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
4.4 小结 |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5.7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
6.4 小结 |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
7.2.2 P-PE-PCK的来源 |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
7.6 小结 |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
8.2.1 扎根理论概述 |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8.3 核心类属分析 |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
8.6 小结 |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
9.2.1 实验方案 |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3 实验一结论 |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3.1 实验方案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3.3 实验二结论 |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
9.4.1 实验方案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3 实验三结论 |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
9.5.1 实验方案 |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3 实验四结论 |
9.6 小结 |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
11.1 研究反思 |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
11.2 研究展望 |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需求:教学改革和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2 现实困境:篮球教学和人才需求的矛盾 |
1.1.3 职业责任:社会价值和个人理想的实现 |
1.2 文献述评 |
1.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析 |
1.2.3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与评析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评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假设 |
1.3.3 研究对象 |
1.3.4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创新点 |
2 理论渊源 |
2.1 篮球专修课教学的哲学基础 |
2.1.1 哲学是篮球专修课教学的理论基石和现实依据 |
2.1.2 哲学让缄默的教学事实“开口” |
2.2 篮球专修课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2.2.1 认知心理学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3 篮球专修课教学的社会学基础 |
2.3.1 功能理论 |
2.3.2 解释理论 |
2.4 篮球专修课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2.4.1 教育本质论 |
2.4.2 教育目的论 |
2.5 篮球专修课教学的科学技术基础 |
2.5.1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篮球专修课教学的影响 |
2.5.2 未来篮球教学的发展趋势:走向“按需教学”的新时代 |
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研究 |
3.1 教学目标及相关概念阐述 |
3.1.1 教学目标的涵义 |
3.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3.1.3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研究 |
3.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的现状 |
3.2.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
3.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研究 |
3.3.1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的特征 |
3.3.2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的原则 |
3.3.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创新的策略 |
3.4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的阐述路径 |
3.4.1 根据篮球专修课教材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机理确定教学目标 |
3.4.2 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间的平衡 |
3.4.3 从篮球专修课目标陈述现状看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教育价值 |
3.4.4 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陈述的两种技术 |
3.4.5 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 |
4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创新研究 |
4.1 教学内容及相关概念阐述 |
4.1.1 教学内容的涵义 |
4.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4.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 |
4.2.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
4.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创新研究 |
4.3.1 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3.2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创新的策略 |
5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
5.1 教学方法概述 |
5.1.1 教学方法的涵义 |
5.1.2 教学方法的发展 |
5.1.3 教学方法的分类 |
5.1.4 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特点 |
5.1.5 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意义 |
5.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5.2.1 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现状 |
5.2.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
5.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
5.3.1 多元视域下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原则 |
5.3.2 多元视域下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
5.3.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
6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创新研究 |
6.1 教学评价及相关概念阐述 |
6.1.1 教学评价的涵义 |
6.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6.1.3 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的分类 |
6.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6.2.1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现状 |
6.2.2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存在问题 |
6.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创新研究 |
6.3.1 多元视域下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的功能 |
6.3.2 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的步骤 |
6.3.3 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的创新策略 |
6.4 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6.4.1 理论基础 |
6.4.2 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 AHP-模糊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 |
(5)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主观原因 |
1.1.2 客观原因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厘定 |
1.4.1 教学能力 |
1.4.2 教育实践课程 |
1.4.3 教学技能 |
第2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1 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2 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3 法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4 德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5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2 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3 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3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现实审视 |
3.1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2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证研究 |
3.2.1 研究方法的概述 |
3.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2.3 基于实地研究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3 课程设计模式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模式 |
3.3.1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
3.3.2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模式 |
第4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
4.1 教育实践课程的哲学基础 |
4.1.1 兴趣结构理论 |
4.1.2 教学受三种认识兴趣的共同指导与作用 |
4.2 教育实践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
4.2.1 行动交往理论 |
4.2.2 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的交往行动 |
4.3 教育实践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
4.3.1 行为主义心理学 |
4.3.2 建构主义心理学 |
4.3.3 高水平的教学融个人外显行为与内隐个人理论为一体 |
第5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 |
5.1 课程目标与教育实践课程目标的内涵 |
5.2. 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为目标 |
5.3 教学能力的特征和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5.3.1 教学能力特征 |
5.3.2 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第6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
6.1 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成 |
6.2 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 |
6.2.1 书写技能训练 |
6.2.2 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
6.3 基本教学技能训练 |
6.3.1 教学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分类 |
6.3.2 设置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 |
6.3.3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 |
第7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 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1 教学基本技能竞赛 |
7.1.2 讲课小组 |
7.2 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2.1 观摩教学 |
7.2.2 模拟教学 |
7.2.3 教育教学实习 |
7.3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原则 |
7.3.1 主体性原则 |
7.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7.3.3 反思性原则 |
7.3.4 示范性原则 |
第8章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策略 |
8.1 课程评价与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内涵 |
8.2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原则 |
8.2.1 主体性原则 |
8.2.2 活动性原则 |
8.2.3 发展性原则 |
8.2.4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
8.3 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8.3.1 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的方法 |
8.3.2 师范生主体对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 ——以鞍山二中校园足球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校园足球现状与发展 |
1.1.2 我国校园足球教学特点和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
2.1.1 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分类 |
2.1.2 心理技能训练的相关概念 |
2.2 国外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2.1 美国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2.2 欧洲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2.3 日本、韩国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2.4 其他国家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3 国内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3.1 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特点 |
2.3.2 校园足球教学中运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特点 |
2.4 小结 |
2.5 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5.1 表象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2.5.2 暗示训练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实验法 |
3.3 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3.3.1 实验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测试方法 |
3.3.2 对照组教学过程 |
3.3.3 实验组教学过程 |
3.3.4 实验的条件控制 |
3.3.5 实验组教学中表象训练和暗示训练应用方法、手段和步骤 |
3.3.6 实验组教学要求 |
4 研究结果 |
4.1 教学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
4.1.1 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足球运动经历调查 |
4.1.2 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测试数据比较 |
4.1.3 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状况比较 |
4.1.4 教学实验前两组学生表象能力状况比较 |
4.2 教学实验后测试数据分析 |
4.2.1 教学实验第一阶段测试数据比较 |
4.2.2 教学实验第二阶段测试数据比较 |
4.3 足球技术动作差异变化 |
5 讨论 |
5.1 心理技能训练与足球技术动作难易程度的关系 |
5.1.1 表象训练与足球技术动作难易程度的关系 |
5.1.2 暗示训练与足球技术动作难易程度的关系 |
5.2 心理技能训练与学习形式的关系 |
5.3 心理技能训练在校园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变化趋势 |
5.3.1 表象训练在校园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变化趋势 |
5.3.2 暗示训练在校园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变化趋势 |
5.4 心理技能训练在校园足球教学中运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教科书使用的原因 |
1.2.2 研究高中数学教科书使用的原因 |
1.2.3 研究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的原因 |
1.3 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与现实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对教科书本质属性的探讨 |
2.1.1 教科书的本质 |
2.1.2 教科书的属性维度 |
2.2 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的述评 |
2.2.1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内涵 |
2.2.2 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的视角 |
2.2.3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 |
2.2.4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 |
2.3 探究教学研究述评 |
2.3.1 一般探究教学理论的研究概览 |
2.3.2 数学探究教学的研究述评 |
2.4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1 一般学科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及使用研究 |
2.4.2 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及使用研究 |
2.5 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3 研究的方法选取 |
3.3.1 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研究策略 |
3.3.2 研究使用的具体方法与工具 |
3.3.3 调研数据三角互证思路 |
3.4 研究的对象选择 |
3.4.1 教科书的选择 |
3.4.2 教师样本的选择 |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3.5.1 研究的信度 |
3.5.2 研究的效度 |
3.6 研究的伦理保障 |
第4章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编写特点分析 |
4.1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分析框架 |
4.1.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探究内容相关的描述 |
4.1.2 文本分析框架的建构 |
4.1.3 数据编码方式的说明 |
4.2 探究内容的呈现及探究的对象 |
4.2.1 呈现探究内容的栏目分布 |
4.2.2 探究的对象侧重:以知识探究为主 |
4.3 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偏向 |
4.3.1 探究的主体:教师用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4.3.2 探究的组织:教师用书较少关注探究内容的教学组织 |
4.3.3 探究的技能:探究内容编写以基础探究技能的训练为主 |
4.3.4 探究的开放水平:往往从结论的获取进入探究 |
4.4 探究内容的教学目标指导 |
4.4.1 目标在三个维度的分布 |
4.4.2 目标陈述“内部&外显”的侧重 |
4.5 本章小结 |
4.5.1 探究内容编写的主要特点 |
4.5.2 探究内容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3 文本分析获得的探究内容使用及其研究启示 |
第5章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现状透视 |
5.1 调研数据分析的说明 |
5.1.1 调研数据的分析框架 |
5.1.2 调研数据的量化单位 |
5.2 探究内容的选取与改编 |
5.2.1 内容选取:正文中的探究内容选用比例较高 |
5.2.2 内容改编:教师对探究内容的改编程度普遍较低 |
5.3 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 |
5.3.1 探究主体:学生主体性地位获得了一定体现 |
5.3.2 探究互动:倾向于师问生答的师生互动方式 |
5.3.3 探究技能:学生更多运用基础探究技能 |
5.3.4 探究开放水平:学生的探究空间较小 |
5.4 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1 从探究内容的选用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2 从探究策略的执行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4.3 从教师访谈看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凸显 |
5.5 本章小结 |
5.5.1 探究内容使用的主要特点 |
5.5.2 探究内容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章 高中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影响因素 |
6.1 教师的因素 |
6.1.1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理性认识 |
6.1.2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认同感 |
6.1.3 教师对探究内容的关注阶段 |
6.1.4 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 |
6.1.5 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 |
6.2 学生的因素 |
6.3 教科书的因素 |
6.4 学校环境的因素 |
6.4.1 教学时间的因素 |
6.4.2 硬件条件的因素 |
6.4.3 学校文化的因素 |
6.5 社会文化的因素 |
6.5.1 科举制度的考试文化 |
6.5.2 实用主义的功利文化 |
6.5.3 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教师使用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策略 |
7.1 教师内在提升对策 |
7.1.1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取舍与改编原则 |
7.1.2 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教学策略的执行原则 |
7.1.3 教科书探究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原则 |
7.2 教科书探究内容的编写原则 |
7.2.1 明确探究内容编制目的 |
7.2.2 探究内容的选择原则 |
7.2.3 探究内容的呈现原则 |
7.3 学校内部环境的转变趋向 |
7.3.1 教学取向应跳离仅围绕高考的窠臼 |
7.3.2 知识探究应成为教研活动的关注焦点 |
7.4 社会文化的合理状态 |
7.4.1 对高中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应全面 |
7.4.2 家长和社会大众切勿给予学校教育过多外部干涉 |
7.4.3 高考命题应关注问题解决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反思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的展望 |
8.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文本分析记录表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课堂观察表 |
附录4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使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 |
一、英语教学范式的本体追寻 |
(一) 范式的考辨 |
1.范式的界定 |
2. 范式的特点 |
3. 范式的内容维度 |
(二) 教学范式的内涵 |
1. 教学范式的界说 |
2. 教学范式的内容构成 |
3. 教学范式的特点 |
4. 教学范式和教学模式的辨析 |
5. 教学范式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关系 |
(三)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涵 |
1. 英语教学范式的界定 |
2. 英语教学范式的内容结构 |
3. 英语教学范式的特点 |
二、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发展 |
(一)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新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
2.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前我国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二) 从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
2.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三)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历史透视 |
1.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透视 |
2. 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四)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
1.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解析 |
2. 从1992年到2000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五)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透视 |
1.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
2.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及其评析 |
(六)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评析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特点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的跨文化思考 |
三、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考察 |
(一)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
1. 基于文献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分析 |
2. 基于个案的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状扫描 |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现存问题与探究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缺失问题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多元并存问题 |
3.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主流范式问题 |
4.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存问题探究 |
(三)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现状的跨文化思考 |
1.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 |
2. 决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因素缺失 |
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的跨文化视角 |
(一) 跨文化理论 |
1. 跨文化研究的背景 |
2. 跨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 |
3. 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
4. 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二)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变革跨文化视角考量的必要性 |
(三) 我国中学英语作为外语学科的跨文化内涵 |
1. 语言的本质 |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
3. 我国中学英语学科的跨文化特点 |
(四)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解读 |
1.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缘起及其表现 |
2.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跨文化属性的文化自觉 |
(五)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的跨文化展望——文化-互动范式 |
1. 文化-互动范式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
2. 文化-互动范式的内涵解读 |
3. 文化-互动范式的特点 |
4. 文化-互动范式的优势 |
五、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文化-互动范式的实现路向 |
(一) 在教学主体上坚持教师文化自觉 |
1. 文化自觉的内涵探究 |
2. 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解析 |
3. 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的实现 |
(二) 在学科性质上坚持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1. 工具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
2. 人文理性视域下的英语学科性质 |
3. 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 |
(三) 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坚持学生发展取向 |
1. 教学价值取向 |
2. 英语教学价值取向 |
3. 秉持发展取向的英语教学价值观 |
(四) 在教学目标上坚持立体性和生成性 |
1. 英语教学目标的特点 |
2. 把握英语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和生成性 |
(五)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和文化的融合 |
1. 坚持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的内容观 |
2. 坚持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共现 |
(六)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动态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
1. 明晰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
2. 秉持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观念 |
(七) 在教学评价上坚持自我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 |
1. 自我发展评价观的产生 |
2. 自我发展评价的实现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二、“教育性”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视角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视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性: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 |
第一节 教学语言的功能主义阐释 |
一、功能主义:阐释教学语言的理论视角 |
二、教学语言: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 |
三、教学语言:教学交往的工具 |
第二节 教育性:教学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所表现出的特性 |
一、教育性的内涵和结构 |
二、教学语言的教育性的内涵和表现 |
小结 |
第二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 |
第一节 求真: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一、“求真”:教学的科学性 |
二、教学语言的“真”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意蕴 |
第二节 向善:教学语言的伦理性 |
一、“向善”:教学的伦理性 |
二、教学语言的“善”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伦理性的核心意蕴 |
第三节 趋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一、“趋美”:教学的艺术性 |
二、教学语言的“美”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核心意蕴 |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上):标准分析 |
第一节 前提性标准:建构教学关系 |
一、建构教学关系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先决条件 |
二、师生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 |
三、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关系是建构教学关系的基础 |
四、教学目的的协同运动是建立教学关系的契机 |
第二节 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 |
一、形成教学交往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 |
二、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 |
三、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 |
第三节 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的目的 |
一、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 |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
三、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下):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
一、言说主体——教师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言说环境——教学语境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过程 |
一、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 |
二、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 |
三、理解的达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完成 |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 |
一、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 |
二、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 |
三、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 |
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
五、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 |
第二节 完善教学语言的言说条件 |
一、确立言说的前提 |
二、明确言说的目的 |
三、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与风格 |
第三节 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 |
一、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 |
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 王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3]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多元视域下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创新研究[D]. 刘元国. 辽宁师范大学, 2014(12)
- [5]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 杨爱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6]心理技能训练在足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 ——以鞍山二中校园足球教学为例[D]. 张恩续.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研究[D]. 刘云. 西南大学, 2016(01)
- [8]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 ——基于跨文化的视角[D]. 刘桂影. 西南大学, 2013(10)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D]. 胡朝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