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的思考 ─ 哪里可以读到中国经济学

迷茫中的思考 ─ 哪里可以读到中国经济学

一、困惑中的思考──读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论文文献综述)

程霖,张申,陈旭东[1](2020)在《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学探索延续百年,历经近代在传播与转型中孕育、20世纪90年代在选择与实践中争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积累与创新中厘清这三次学术讨论高潮。本文对百年来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表述方式、具体界定、理论逻辑及特征演变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其间涌现的各种提法加以梳理统计,揭示了概念的演变趋势与基本要素,并给出关于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标准与建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理论化这四条线索的相互交织;(2)学界对经济学二元学科特质的认知虽持续存在差异,但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目的、主体、对象和方法等特有属性的共识逐步加强,促使其概念轮廓不断清晰,并在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落脚点;(3)中国经济学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国经济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各种已有经济思想并实现创新,致力揭示中国经济规律,解释中国经济问题,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并寻求更具一般性和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程霖,张申,陈旭东[2](2020)在《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学探索延续百年,历经近代在传播与转型中孕育、上世纪90年代在选择与实践中争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积累与创新中厘清这三次学术讨论高潮。本文对百年来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过程、表述方式、具体界定、理论逻辑及特征演变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对其间涌现的各种提法加以梳理统计,揭示了概念的演变趋势与基本要素,并给出关于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标准与建议。研究发现:(1)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发展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理论化这四条线索的相互交织;(2)学界对经济学二元学科特质的认知虽持续存在差异,但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目的、主体、对象和方法等特有属性的共识逐步加强,促使其概念轮廓不断清晰,并在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落脚点;(3)中国经济学应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中国经济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各种已有经济思想并实现创新,致力揭示中国经济规律,解释中国经济问题,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并寻求更具一般性和广泛解释力的理论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内在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孙瑶[3](2018)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历史为抓手、现实为依据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的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高度,深刻阐明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决定性意义。正如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崭新成果,直接源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改革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满足当前国家发展需要的科学理论。本研究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内涵。我国过去40年经济总体上高速增长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所激发的经济增长活力,最重要的就是供给要素的有力推动。当前,资源环境供给趋紧、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中等收入陷阱”警示明显,在此背景下,必须在各领域统筹推进深入改革。本研究第二部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内容展开,细述改革思想涵盖的主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当家做主、改善党的领导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始终要切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这也是由我国当前所处的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就我国当前情况来讲,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一定挑战,在社会分配环节的两极分化趋势显现,邓小平当年保证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加要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全面深化改革性质和方向的重要内容。在改革价值方面,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积极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反映。本研究的第五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当下全面改革能否突破过去一直不能突破的关口,能否解决多年来没有很好解决的顽疾,方法论是关键一环。系统梳理改革方法论的历史沿革以及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改革方法经验,对于深化改革精准施策具有重要意义。深化改革触及更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更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决定着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取得成功。本研究的第六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分析。任何一种改革思想的产生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时代条件。从邓小平到习近平,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潜伏着一系列的隐患和矛盾,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改革深度广度的拓展、改革对象的具体深刻、改革方法的精准高效,顶层设计对于未来改革效果的预判以及改革越发越呈现的现代性特征。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正是伴随着这样改革特点,持续获得发展的“红利”。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研究体系完整。本文力图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定、方法论的使用及改革战略定位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进行再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概括总结出全面深化改革思想较之以往改革思想的创新之处,力求重点和焦点清晰。其二,研究角度立足现实,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从当前中国所处的深化改革现实状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内容以及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立足国情,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趋势做出初步的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霍贺[4](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兰梁斌[5](2013)在《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国三大主流思潮之一。它的产生、演变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紧密联系,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因素和西方刺激结合的产物,是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潮流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自由思想,但这与近代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明显不同。儒家强调主体自觉、道德自由,道家追求自然而然,禅宗强调主体自觉、精神自由等,而近代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基本权利、理性自主等,展现了现代性。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有助于弥补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很多不足,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中孕育了丰富的自由思想因素,表现出一些现代性,与现代自由思想有相通性,反映了现代自由观是在反专制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但又与现代自由存在差距,早期启蒙思潮没有形成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体系。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内部要求现代化的重要因素。19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思想不断输入中国,自由、民主、议会、权利等现代观念逐渐在中国生根,自由等现代观念的成长是20世纪初包括自由主义思潮在内的现代中国思潮产生的基础。严复、梁启超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主要宣传英美改良自由主义思想,革命派积极宣传欧洲大陆以卢梭为代表的革命自由主义思想,二者在自由观、改造社会的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分歧。西方两种自由主义传统在辛亥革命前夕都有传播并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时期,之后一部分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继续坚持渐进改良的自由主义,胡适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五四运动后,英美自由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一大批受到杜威、拉斯基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并通过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二、三十年代的各种论战,二十——四十年代以《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观察》为阵地谈人权、谈政治的思潮,乃至四十年代以民盟为代表的组党参政等等,共同构成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多个层面,而思想和影响上胡适和储安平是典型代表。民国时期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从思想上来说明显不同于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严复主要宣传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而胡适等人主要宣传新自由主义思想,并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影响,比如四十年代对经济民主的普遍强调便是典型例子。四十年代自由主义者力图通过舆论干政或组党参政等方式,避免内战走和平建国的“第三条道路”,但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自由主义也昙花一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兴起了一股以批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宣传自由民主,以《自由中国》为阵地的自由主义群体,代表人物是胡适、殷海光、夏道平等人。殷海光主要受到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夏道平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有广泛宣传。晚年殷海光举起反思的旗帜,反思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反思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其学生林毓生、张灏、陈鼓应等继续对中西文化双向反思。台湾的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大陆出现了一股新的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慎之、徐友渔等,他们通过与新左派的争论,重新诠释了自由、民主等自由主义核心观念。对自由主义、自由、民主等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时代的自由主义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严复、梁启超强调经济自由的重要性,但是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大都强调经济民主,主张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大多数人的幸福。同一时期的自由主义者有相同点,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主张经济民主是大多数民国时期自由主义者的特点,但在民主与独裁、政党政治等方面又明显不同,胡适明确主张实行民主宪政,但反对政党政治,而蒋廷黻主张实行专制政治,张佛泉等自由主义者强调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一个自由主义者对自由、民主、自由主义的理解也有人生的变化,比如胡适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能够纠正自由主义的不足,是未来世界的方向,但50年代则表示忏悔。殷海光对自由主义的认识最能体现思想逐渐深化的过程。这表明对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必须以代表人物的研究为核心,通过严复、梁启超、胡适、储安平、殷海光等展现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深化过程。建设一个现代国家是包括自由主义者在内的中国人的不懈追求。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国家观经历了国家有机体论、积极国家到国家工具论的演变,明显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派的国家观。在传统观方面,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经历了严复、胡适、殷海光与林毓生等曲折演变,由质疑、批判走向理性反省。自由主义者认为传统与现代存在差异,但传统是自由主义生长的根基,传统文化中具有与自由主义思想沟通的内容,自由主义传统观的进展与自由主义的自身理论进展相互促进,但是他们观察传统的权利民主、科学至上理念以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改良方式受到同时的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挑战。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虽然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时代课题和民族文化,使得中国自由主义并不是西方的简单翻版,而是具有中国的特点,比如西方自由主义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变化的,而中国自由主义不具备这种历史条件,既要反对封建统治,还要面对民族危亡造成他们一面强调个人权利,一面又力图实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协调,强调己轻群重,带上了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由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不适合自由主义,加之自由主义本身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导致了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失败。他们最根本的失误在于对近现代中国国情的核心农民的主体力量缺乏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虽在政治上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学术与舆论改造政治和社会、为现代中国政治提供思想资源等方面也具有一定贡献。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要能成为中国改革和进步的积极力量,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注重研究中国国情,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找到自身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而不是仅仅空谈抽象普遍的原则和简单移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赵玉琳[6](2009)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文中提出把马克思的经济学与狭义和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区分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起点。马克思的经济学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个人的经济学说。最初的狭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亦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广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同构建的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同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定性的理论范式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还处于探索之中。

马耀鹏[7](2009)在《制度与路径依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性的体制转轨背景下,体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存在意义和发展走向,不在于纯粹学理论证和抽象构造图景,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考察中,运用多种分析工具从多视角对它的建构与运行的历史脉络做全面梳理和分析,才能对它的产生必然性、存在合理性、变革前景性等问题作出更令人信服的回答。本文以马克思制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诺斯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是所有制及相关宏观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这一主题,就是以路径依赖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存在环境和社会条件为考察基础,在历史轨迹和现实条件中揭示它生成和演进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特征,从而体悟它的存在合理性和发展前景性。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大范畴,因此把研究边界界定为所有制及相关的宏观经济制度,重点涉及与中国制度安排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无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基础还是诺斯的分析工具,所有制及相关制度的展开都离不开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制度的互动规定性,本文也遵循这一互动的基本框架,形成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是所有制及相关的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为主题,以国家、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路径依赖的互动作用机理为主线的论述框架。诺斯把制度作为研究经济史的核心,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揭示制度的路径依赖特征。他的路径依赖理论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这种兴趣实质上折射出中国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诉求,制度改革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而改革理论需要突破,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影响力的凸显是探讨中国制度改革理论需要新的理论工具的反映;路径依赖理论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制度改革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把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方法拓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关键在于它的分析方法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特征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它直击经济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即了解过去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路径留下什么遗产,需要在这些遗产基础上把握好未来制度安排的路径走向;启示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预设条件进行符合历史真实的阐述,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置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历史存在之中来分析它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追寻它的路径依赖轨迹,只有理解历史存在制度对现实制度安排的影响,对经济制度变迁相关的其他制度条件给予充分关注,才能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有令人信服的解释。把路径依赖理论引入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从方法论角度讲,需要首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尽管路径依赖是人们时常运用的范畴,但系统分析路径依赖理论的方法以及对它的作用机制给出满意描述的则少见;二是从微观经济学的技术层面研究的多,而综合性的理论层面研究的少,把路径依赖理论拓展到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则尚未见到;三是把马克思制度理论与诺斯制度理论对比研究的多,而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则少。本文试图给上述三个问题以更合理的解答,论述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指导意义,挖掘和整理路径依赖理论的方法论价值,在比较中力图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阐述论文主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做到坚持马克思制度理论指导与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工具二者的统一,把握住史论结合、重点在论,宏观与微观结合、重在宏观,中外结合、重在中国,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理论这四个研究方法,为研究论文主题确定研究视角和奠定方法论基础。制度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决定历史制约着现实制度改革路径的选择,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研究,需要历史材料的印证,也需要首先对历史进行反思。本文首先梳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中形成路径依赖的历史轨迹,阐述不同时期路径依赖正负效应的表现,总结前人设想和实践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正负路径依赖效应,论述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制度在形成经济制度路径依赖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中苏两国都是在计划体制的潜力逐渐耗尽而陷入路径闭锁的基本相同的客观历史环境中却有不同改革路径选择的原因和最终选择,俄罗斯否定历史成就,实行政府强制的激进型制度变迁,走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遵循路径依赖的规律,尊重历史成就,实行政府主导的双向流动型制度变迁,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考察可见,马恩在实践理念中使社会主义制度设想的理念形态与表现形态二者逻辑地统一起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中产生初始制度的影响;从列宁开始的传统实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对马恩制度设想有深深依赖,但在实践具体中制度的理念态与表现态二者出现游离,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是用实践理念来分析实践具体中如何把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态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态统一起来,在实践维度中制度的理念态与表现态二者重新统一,认识这一否定之否定过程是我们理解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历史基础。制度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决定现实关切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声誉与前途。阐述中国进一步突破路径闭锁、形成良性路径依赖、建构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就是要理性认识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正负效应,客观审视新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为中国进一步冲破路径闭锁和建构未来制度提出建设性的路径选择,从战略路径讲,要把握住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经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把握住结构性协调原则,解决经济制度安排的合法性问题;把握住适应性效率原则,解决经济制度安排的现实性问题,合理性要有合法性和现实性的支持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合法性和现实性要有合理性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获得其力量,合理性、合法性、现实性三者统一才能形成良性的路径依赖。从策略路径讲,仍然需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主题与方向,坚持政府主导的双向流动型制度变迁。一是所有制及相关制度安排坚持效绩导向,深化对所有制的认识,有必要把所有制从根本制度中剥离出来,明确所有制从根本上讲是手段方法问题,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结论没有理论和实证的充分支持,公有制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我们需要从发展国民经济出发,着眼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对公有制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做深入探索;二是国家作用坚持掌舵导向,论述国家在经济制度安排中形成良性路径依赖应该如何适度有效地发挥作用,提出“制度政府”概念及内涵,论述制度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及相关制度安排中如何发挥适当的经济功能;三是意识形态作用坚持宽容导向,论述在经济制度安排中形成良性路径依赖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获得合理的、自然的支持,阐述意识形态制度创新从刚性到宽容的转变,着重分析意识形态在所有制结构调整及相关制度安排中的引导价值和资本价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追求的公平公正、共同富裕、人的发展等价值理念是它发展路径的主线,也是它在逆境中得以生存和更新的牢固根基和力量所在,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存在先验规定的唯一发展模式,具有独特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转型与发展双重任务的有机结合,因而在独特性中又蕴涵着普遍性的价值,当它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经验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威望的提高,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更生的契机。我们有理由为成功的制度转型所取得的经济社会绩效而自豪,有理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生而高兴,但没有理由失去清醒的自我认识,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念态与体现态在实践维度中内在统一,做到所有制及相关制度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良性路径依赖,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从现实还是未来都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许兴亚[8](2005)在《关于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兼与叶祥松同志商榷》文中指出在人类历史上,计划是一种比市场更一般、更长久的经济手段。计划经济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不应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不应当看成和搞成片面的“国退民进”和“私有化”。我国经济学界目前的主要错误倾向,是来自右的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及其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干扰。我国理论经济学领域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展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批判。

任巍,穆书涛,高帆[9](2005)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不足》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70年代末,基本照搬了“苏联模式”。从1979年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迅速。而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滞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董建才[10](2005)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 ,以其基本的理论方法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好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研究对象的扩展 ,结合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研究生产关系 ;理论适用性的定位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 ,以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为己任 ;处理好理论引进、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以自主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和立足点 ;在研究思路上提出了一个力求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带来新面貌的“十论”架构。

二、困惑中的思考──读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困惑中的思考──读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学:百年探索与三次高潮
二、第一次探索:传播与转型中的孕育
    (一)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孕育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明确提出
    (三)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泉源
    (四)小结:服务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共识达成
三、第二次探索:选择与实践中的争鸣
    (一)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学探索再现
    (二)范式之争下的中国经济学观点歧见
        1.“经济学中国学派”主张者:经济学不应有国别及阶级之分
        2.“中国经济学”主张者:经济学应具有国别和阶级属性
        第一,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立场上,多能达成共识。
        第二,在理论来源和研究范式上,普遍存在差异。
        第三,对“中国经济学”的“中国”定语进行解释。
        第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角度展开探讨。
        3.态度中立者:“中国经济学”何以成立?
    (三)小结:观点迸发中实现深入探索与更多共识
四、第三次探索:积累与创新中的厘清
    (一)创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探讨推进:中国经济学应否对已有范式提出革命?
    (三)小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方向确认
五、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总结与探讨
    (一)中国经济学争论持续的原因分析
    (二)中国经济学表述方式的趋势统计
    (三)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尝试探讨

(2)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经济学:百年探索与三次高潮
二、 第一次探索:传播与转型中的孕育
    (一)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孕育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明确提出
    (三)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泉源
    (四)小结:服务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共识达成
三、 第二次探索:选择与实践中的争鸣
    (一)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学探索再现
    (二)范式之争下的中国经济学观点歧见
        1.“经济学中国学派”主张者:经济学不应有国别及阶级之分
        2.“中国经济学”主张者:经济学应具有国别和阶级属性
        第一,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立场上,多能达成共识。
        第二,在理论来源和研究范式上,普遍存在差异。
        第三,对“中国经济学”的“中国”定语进行解释。
        第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角度展开探讨。
        3.态度中立者:“中国经济学”何以成立?
        第一,“中国经济学”需明确若干问题。
        第二,“中国经济学”的成立,关键在于范式建构。
    (三)小结:观点迸发中实现深入探索与更多共识
四、 第三次探索:积累与创新中的厘清
    (一)创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探讨推进:中国经济学应否对已有范式提出革命?
        第一,主张中国经济学应建立全新范式。
        第二,不主张轻易推翻范式,可沿着已有范式探索创新。
        第三,主张进行范式的部分革新。
    (三)小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方向确认
五、 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总结与探讨
    (一)中国经济学争论持续的原因分析
    (二)中国经济学表述方式的趋势统计
    (三)中国经济学概念界定的尝试探讨

(3)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既有成果及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及难点
        (二)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发展起来产生的问题逐渐凸显
        一、初步解决贫困后的公平公正问题
        二、国内国际“两个陷阱”的威胁
        三、国际环境的压力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判断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三、新常态下经济运行面对的主要挑战
    第三节 新常态伴随的潜在社会风险加大
        一、当前社会风险的内涵及其成因
        二、深化改革进程中主要社会风险的表现
    第四节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基本遵循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和权利的实现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传统与潮流的结合
        四、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五、生态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
        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和确立
        二、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科学内涵
        三、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两方面内容的辩证关系
        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彰显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引领下的各项制度安排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
        三、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
        四、产业结构转型的制度安排
        五、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三、扎紧“从严治党”制度笼子,增强制度执行力。
    第四节 推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设
        一、以开放促改革,实现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的良性互动
        二、在进一步的扩大开放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和其他国家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结果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
        二、邓小平“改革是一场革命”的思想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激发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唯一选择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节 全面深化改革是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一、认识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
        二、引领时代,把握未来的前进方向
第四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改革价值取向的逻辑演变
        一、平等的价值追求:传统与国情的实际结合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代化初始阶段的策略安排
        三、公平正义: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衡量
        四、包容共享:利益整合时代的现实逻辑
        五、稳定:贯穿改革始终的前提性价值诉求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三、明确改革受益主体,扩大改革的动力基础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
        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第一节 系统梳理改革方法论的历史沿革和科学经验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对当前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启示
        二、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方法论的经验总结
        三、中国改革思想的历史考察及改革成功的方法论前提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改革的方法论借鉴
        一、撒切尔改革: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里根改革:平衡政府与国民责任
        三、方法论视角下各国改革的长处与不足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应理顺的若干重大关系
        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三、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
    第四节 改革攻坚期改革方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一、思想禁锢、观念制约
        二、改革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改革的舆论和方案准备不足
    第五节 完善改革配套机制,优化改革思维方法
        一、充分发挥媒体智库的作用
        二、信息传播公开透明,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汇聚民意对改革全程监督
        四、加强法制保障,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中国建设的良性互动
        五、避免改革停滞不前,警惕过程中的“颠覆性错误”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革命性特征
        一、改革对象具体深刻
        二、掣肘革命性改革的障碍
        三、革命性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可预见性特征
        一、顶层设计是系统渐进的方法论
        二、前途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改革中深化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现代性特征
        一、深化改革要培育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性
        二、改革由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
        三、改革由观念变革走向利益关系的调整
    第四节 习近平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改革背景的新变化
        二、改革目标的新论断
        三、改革方法的新突破
        四、选人用人的新标准
        五、改革价值的新阐发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5)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从西方自由主义到中国自由主义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演变及核心观念
        二、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演变历史、核心观念和主要特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自由观的特点与现代思想因素的成长
    第一节 中国传统自由观的特点
        一、儒家的自由观
        二、老庄的自由观
        三、佛教的自由观——以禅宗为中心的探讨
        四、儒释道自由思想的主要特点及价值
    第二节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中的自由思想因素
        一、侯外庐“早期启蒙说”的理论根据
        二、早期启蒙时期明清社会的变化
        三、早期启蒙思潮的概况
        四、早期启蒙时期思想家的自由思想因素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现代观念输入:以自由为中心的探讨
第二章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自由主义的萌芽
    第一节 改良派对自由主义的介绍
        一、严复、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严复、梁启超的自由观
        三、严复、梁启超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四、严复、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个人权利与民族自由:革命派对自由的理解
    第三节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实践及其破产
第三章 民国时期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概论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的紧张——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一、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主义与自由主义
        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
        四、胡适的自由观
        五、民主与宪政思想
        六、渐进变革:自由主义的实现方式
        七、容忍与自由
    第三节 四十年代《观察》群体的自由主义思想 ——以储安平为中心的考察
        一、《观察》周刊与“自由主义向何处去?”
        二、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
第四章 殷海光与海外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延续
    第一节 极权时代的自由卫士——殷海光的自由主义思想
        一、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
        二、殷海光的自由主义观
        三、殷海光的自由观
        四、在手段与价值之间:殷海光的民主观
        五、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成就与不足
第五章 90年代末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简论
    第一节 世纪末自由主义思潮重新登场
    第二节 中国问题的解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
第六章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一、从国家有机体论、积极国家到国家工具论的转变
    二、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
    三、国家的职责、目的和国家的权限
    四、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
    五、自由主义国家观的特点
第七章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观
    一、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观的演变
    二、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论传统与现代的差异
    三、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论传统的现代性因素
    四、传统观与自由主义自身理论的相互促进
    五、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观的评价
结论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让自由主义者自己说话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
        一、历史定位
        二、造成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中国政治上失败的原因分析
        三、自由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四、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未来可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制度与路径依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路径依赖理论:理论与实践的诉求
        1.理论与实践诉求
        2.目前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主题、视角方法、核心概念
        1.研究主题
        2.视角方法
        3.核心概念
    (三) 内容与结构
一、马克思制度理论与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和方法论
        1.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要义
        2.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方法论
    (二) 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要义及方法论
        1.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作用机理和论证基础
        2.诺斯路径依赖理论的缺憾及说明
        3.格雷夫对路径依赖理论的拓展
    (三) 理论指导与分析工具:比较中融合
        1.产权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
        2.国家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
        3.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分歧与融通
二、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及其路径依赖效应
    (一) 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1."理论难题"与目标任务的确定
        2.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二) 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1.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正效应
        2.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三、列宁实践对理论社会主义的路径依赖及突破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实践产物
    (二) 新经济政策:显现理论社会主义影子的突破
    (三) 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评价
        1.明显依赖理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
        2.列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效应分析
四、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一) 中国实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安排的影响因子
    (二)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路径依赖效应分析
        1.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安排的合理性形成路径依赖正效应
        2.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导致路径闭锁
    (三)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的评价
        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正效应
        2.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负效应
五、中苏冲破路径闭锁的选择及评价
    (一) 苏联冲破路径闭锁的改革与最终选择
    (二) 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探索与最终选择
        1.中国冲破路径闭锁的意识形态准备
        2.政府在冲破路径闭锁中的主导作用
        3.渐进式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选择
    (三) 中苏冲破传统体制路径闭锁的基本结论
六、中国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构基础与原则
    (一) 理论基础:理性认识马恩制度设想产生的路径依赖效应
        1.坚持延续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正效应
        2.客观认识理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产生的负效应
    (二) 实践基础: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和问题审视
        1.新经济制度安排的优势分析
        2.新经济制度安排的问题审视
    (三) 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1.经济制度安排的人本性维度原则
        2.经济制度安排的结构性协调原则
        3.经济制度安排的适应性效率原则
七、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所有制
    (一) 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
        1.所有制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手段、方法
        2.私有制未必是最有绩效的手段、方法
        3.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适合的方法
    (二) 着力体制内的制度创新
        1.社会主义所有制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的社会所有制
        2.体制内改革需要深化对公有制的认识
        3.体制内创新需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三) 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
        1.市场经济就是制度经济
        2.市场化制度创新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四) 一个必要的题外话:强化制度激发技术创新能力
        1.马克思的观点和诺斯的观点:历史证实
        2.马克思的理论与诺斯的理论:现实互补
        3.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辩证关系
八、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政府作用
    (一) 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
        1.政府的重要性及其局限
        2.市场化制度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二) 我国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制度政府"
        1.安排制度的"破"与"立"的结合
        2.发挥制度治理与制度激励的职能
        3.培育制度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
九、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
    (二) 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
        1.意识形态的转变
        2.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中的意识形态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 1949年到70年代末
二、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中期
三、第三个阶段,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四、第四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
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不足

(10)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的扩展
二、理论适用性的定位
三、理论的引进、借鉴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 导论。
    (二) 劳动价值论。
    (三) 生产力论。
    (四) 经济发展论。
    (五) 经济制度论。
    (六) 市场经济论。
    (七) 宏观调控及国家职能论。
    (八) 生产目的论。
    (九) 经济开放论。
    (十)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趋势论。

四、困惑中的思考──读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J]. 程霖,张申,陈旭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20(18)
  • [2]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一个历史考察[J]. 程霖,张申,陈旭东. 经济研究, 2020(09)
  • [3]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D]. 孙瑶.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5]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D]. 兰梁斌. 西北大学, 2013(02)
  • [6]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J]. 赵玉琳. 经济纵横, 2009(11)
  • [7]制度与路径依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D]. 马耀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 [8]关于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兼与叶祥松同志商榷[J]. 许兴亚. 当代经济研究, 2005(11)
  •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不足[J]. 任巍,穆书涛,高帆. 理论探索, 2005(06)
  • [10]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几个问题[J]. 董建才. 山东社会科学, 2005(02)

标签:;  ;  ;  ;  ;  

迷茫中的思考 ─ 哪里可以读到中国经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