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安徽省机械所[1](1976)在《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文中认为 在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亿万军民热烈欢呼我们党又有了自己的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热烈欢庆粉碎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机械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于76年11月9日至12日在合肥市召开了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机械系统81个单位,共94名代表。会议还邀请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代表参加。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76)16号文件。与会同志畅谈了我国当前的大好形势,愤怒声讨"四人帮"反党集团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的滔天罪行。会议传达了一机部全国金相会议的精神,总结交
周耀林[2](2005)在《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它和藏品的历史一样久远,并形成了技术性保护的传统。然而,当代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表明,保护过程不仅存在着技术难题,而且越来越多地遭遇到管理体制缺位、保护组织不力、保护法规欠缺、保护信息分散、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桎梏。因此,系统总结国内外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传统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当代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为文物、档案和图书保护的发展探求新的生长点,而且有助于整合文物、档案与图书的保护实践,为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技术性保护、部门化组织、分散化管理、局部发展战略到综合性保护、集成化组织、集约化管理和全局发展战略提供实践指导。 本文紧扣“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这一主题,通过“一个基点”(部门化保护的整合)、“两条线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三门科学”(遗产科学、保护科学、复杂性科学)、“六大方面”(预防、治理、修复、组织、法律和信息管理),初步构建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框架。笔者因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既立足于理论分析,又依托于实践调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适当案例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宏观问题微观化,力求能够全面、系统地阐述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正确发展方向。 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重点集中在保护技术动态推进策略和主要管理层面的变革两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1 可移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笔者通过剖析国际遗产界常用的三对互补概念,重构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重新审视可移动文化遗产奠定了坐标。在新的坐标系中,可移动文化遗产是人工制作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或社会价值的藏品的集合。一旦将其具体化,文物、档案、图书和工艺品等都是其有机的组分。由此可见,尽管可移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如此。有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便产生了遗产的保护技术。在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推动下,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地建立在技术性保护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技术性保护的传统。然而,以技术为本的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代步入了“内外交困”的两难境地:处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大潮中,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日益遭受漠视;内部则面临着管理不善、组织不力、法规不全、投入不足、人才不济等方面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代有责任心的保护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从系统结构、系统演变、系统与外界关联三个方面对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进行了剖析,笔者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论证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特征对形成全球或地区、国家、机构的保护策略是一道无形的屏障。然而,系统资源的国家性和国际性双重特征及其保护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又决定了该复杂系统制定统一的战略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必然性。 基于这种分析,笔者总结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总体目标,并从如何分解总体目标、如何协调被分解目标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总体目标的途径。分解总体目标时,笔者首先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要求对其进行解构,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解构因子进行了科学的
马达[3](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穆大伟[4](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庄逢甘[5](1997)在《中国力学学会40年》文中提出本文回顾中国力学学会40年发展史,总结成绩与经验.从中也反映了中国力学科学事业发展壮大的过程,说明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为中国建设事业所做的贡献.文章向力学工作者提出要做好准备,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
康永久[6](2004)在《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文中指出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度同质的文化环境中,又缺乏强有力的外来文化的威胁和竞争,传统中国的政治重心不是处理异质文化的相互关系,或团结本土的全部力量对抗外来威胁,而是对财富聚敛和封建割据进行打压,以清除地方自发势力对传统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权力结构的政治挑战。其结果,是中国社会长期缺乏公共生活及其相关的知识储备,又长期以天朝自居,对日益临近的外来威胁懵然不觉,只是到近代中国走向衰落而西方列强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之际,才被迫发展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以求维护中华民族的气节和老大帝国的尊严。 但新的政治文化显然不能在这样一种危机四伏、盛世不再的氛围下顺利面世。官方和民间共同对财富集中和利益分化的长期打压,又使中国在多次历史紧要关头缺少中产阶级这样一支能支持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因而严重妨碍了传统中国向近现代社会的自发过渡。由天朝心态和现实反差所造成的浮躁焦虑,以及由内忧外患所带来的政治紧迫,又共同导致了思想启蒙运动的短暂,这使得那种从学术渠道对中国社会内在的知识不足加以弥补的做法也难以成功。而那些相互冲突的思想未及充分交流、融合和争锋就进入民主革命现场的结果,就是使一种强知识输入的体制取得了对革命后社会的控制权。 新中国奉行的是一种高速工业化的现代化战略,为的是建立一个人间天堂。新中国的公立学校制度,就直接内生于这一发展战略,其作用一方面在于为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输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大军,另一方面则控制教育实践中的自发倾向,排除对这一发展战略的教育干扰,尤其是排除教育对经济剩余的侵蚀。然而,新中国为实现赶超目标而在教育中采取的强知识输入立场,严重低估了知识问题的复杂性,不但没有带来知识问题的缓解,反而导致了对理性知识及其明确主体的长期屈从。但是,即便在强知识输入的体制下,知识的内生也不可遏止。这种知识输入体制下的知识内生,最终促使中国公立学校在文革后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教育社会的知识状况,尤其是理性教育知识开始出现分化,多知识源头的教育改革也开始表现出巨大的现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教育中的知识压力。但知识之间的等级还在,并且受制于新的封锁(条块分割)。在这里,依然内隐着一种理性主义的教育知识观与认识论,它无视教育知识的主观性、多样性和散在性,信奉理性能力的等级制,满足于大规模的知识输入,企图借助理性个人的“自由平衡理智”克服各种认知风险,最终却导致将知识孤立化、绝对化、人格化。政府对教育的过度管制、条块分割的封闭探索、脱离生活情境的改革目标、基于繁琐规则的科学管理、对教师观念的强制改造、单边主义的实践概念,都体现了这种改革的强制性。 然而,2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留给我们的,不单纯是一大堆孤零零的教育问题。某些初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组织条件,以及向开放性的竞争制度秩序迈进的内在需求,正在不断被催生。由此激发的制度博弈实践,也正在现实地将改革推向深入。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公立学校制度,已极有可能借助统一教育市场,走上一条向公共教育制度转型的道路,并引发公立学校治理结构的深刻变化。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重新定位和改革教育改革本身,通过优先进行制度重建来解除对一线实践者的行政管制和逻辑困扰,促使他们直面真实的教育需求和市场竞争,从而内生出一种自主学习的持续动机,并在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努力营造一种作为价值共同体的特色学校。
吴寒斌[7](2014)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系统概括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回溯的基础上,通过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实状况的探讨,详细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结构要素和系统功能、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结合新时期群众路线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体系,确立其运行保障,最后结合党在中央苏区的历史上践行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教训,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分析对象,将其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理论体系进行整合对照,探讨其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与心理效应,同时积极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以史鉴今,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的目的。具体来说,本文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系统概括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进,把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逻辑之中。二是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如“群众”、“公民”、“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等,这些概念经常被人们作为自然而然地理解,而且有时候还会与其他概念相混淆。因此,界定这些概念就成为了进一步研究的前提。三是以整体性研究为出发点,采用多学科的视角,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关于机制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进行理论构建。四是沿着历史与逻辑的思路,将本文构建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理论体系与党的历史上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苏区干部好作风”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从而为长效机制运用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可行性的现实依据和历史借鉴。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具体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作为导论,从总体上阐述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章系统探讨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演进,主要论述群众路线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第三章着眼于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人们的忧思等进行现状描述和客观分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现实必要性支撑。第四章至第六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其中第四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结构与功能,对长效机制的组成要素、互动关系和整体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具体探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内在机理与运行规律,在形成静态结构的基础上,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进行动态考察,一方面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其践行群众路线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从整个机制本身的角度考察其运行规律;第六章具体讨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与保障,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归纳总结出由动力生成机制、能力养成机制、利益实现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四个二级机制组成的长效机制体系,并讨论其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借鉴中央苏区历史经验的角度,探讨当前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的现实举措。一方面,用上文构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分析党在中央苏区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效应,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推进保持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优良作风长效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借鉴中央苏区“以德育廉、以法保廉、以民督廉”等长效反腐机制的成功经验,以推进当前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设。
凌取智[8](2014)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基于时代顺应时代并超越时代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是基于时代的领导权,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不仅仅是政治领导权、经济领导权抑或文化领导权,而是一种基于利益的社会现实总体领导权。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思想表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应仅仅是在思想观念领域内寻找,其根本的路径应该是在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去把握。无论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还是一种现实社会制度,获得意识形态领导权最根本的路径就在于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来源于对于该种意识形态的认同,而认同最根本的在于基于该种意识形态的思想和制度对于人民群众利益的满足,而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对于人自身的自由实现的需求。社会主义如何获得意识形态领导权就在于能否满足每个个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权力的切身利益和自由实现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确立了人类自由解放的方向,对于未来的自由解放作出了深刻的具有时空穿透力的设想,确立了“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的目标理念;在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中,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制度设计,并在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专政、通过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消灭为少数人服务的虚假意识形态,从而走向没有专政和虚假意识形态的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本文第一章通过考察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条件、创立历程和基本内涵、逻辑结构、根本路径,重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时代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把握了和能够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时代思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科学性在于其奋斗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路径的现实可行性。本文第二、三、四章通过考察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现实实践和理论发展,重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时代穿透力和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至今在未来理想社会的理念设想、制度设计、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劳动人民的立场等方面仍然占据着世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地位,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和人类解放进步的方向。
张正国[9](2006)在《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区域旅游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旅游业政策之一,区域旅游合作也因此成为我国现时各地方积极探索的旅游发展热点事宜。然而,我国目前的区域旅游合作总体感觉虚多实少,合作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突出,旅游合作成效并不尽如人意。除了制度、市场等层面的原因之外,这些问题有相当部分是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所致。对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出现的这种指导思想和方法技术上的问题,现代的系统理论和观点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分析和解决方法。 本文基于系统学的认识和分析,将区域旅游合作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旅游系统融合而成的一个更大的区域旅游系统,这种由多个地区组成的区域旅游合作系统为了实现合作的目标,就形成了自身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运动规律。在本文的研究中,首次从工程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将区域旅游合作视为一个特定的工程系统,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概念及内涵:即在特定的区域内,参与旅游合作的各个因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该系统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工程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性。整个区域旅游合作系统通常由合作对象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等四个子系统所构成,每个子系统又自成体系,由此构建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区域旅游合作系统体系,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组织脉络,这一认识和方法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来说是一种创新。 对象系统是区域旅游合作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它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层次体系相对应,其构成要素也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宏观的构成要素是各地的旅游产业簇群,以旅游产业合作为主;中观的构成要素为各地的旅游业,主要表现为旅游行业合作;微观的构成要素主体是旅游企业,也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其他机构以及个人,属于旅游个体之间的合作。从系统的形态存在形式来看,在区域旅游合作的整个进程中,其对象系统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态:现实的合作对象系统和实现的合作对象系统。对象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和运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及渠道是对象系统的接口,从合作主体以及合作关系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考虑,目前区域旅游合作对象系统的接口主要有政府合作组织、战略联盟等类型。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10](1973)在《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局系统《理化检验经验交流会》在齐齐哈尔市举行》文中研究指明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工业管理问题,特别要强调质量问题"的方针指引下,为了进一步搞好理化检验工作,不断提高机械产品质量,黑龙江省机械局于七三年九月廿二日~廿七日,在齐齐哈尔市召开了《理化检验经验交流会》。到会代表共128个单位217人。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机电研究所、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并给大会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会议以党的"十大"精神为指针,以"批林整风"为纲,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
二、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 |
2 可移动文化遗产 |
2.1 遗产概念的嬗变 |
2.1.1 遗产概念的内涵 |
2.1.2 遗产概念的外延 |
2.2 交融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财产” |
2.2.1 文化遗产 |
2.2.2 文化财产 |
2.3 遗产坐标中的可移动文化遗产 |
2.3.1 中外定义及其评介 |
2.3.2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界定 |
2.4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具体化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 |
3.1 保护概述 |
3.1.1 保护的含义 |
3.1.2 保护的原则 |
3.1.3 保护的动因 |
3.2 保护的历史 |
3.2.1 早期的保护实践 |
3.2.2 保护科学的产生 |
3.2.3 保护的发展 |
3.3 保护的现状 |
3.3.1 保护的成绩 |
3.3.2 保护的缺憾 |
3.4 保护的未来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4.1 保护系统的复杂性 |
4.1.1 复杂与复杂性 |
4.1.2 系统复杂性分析 |
4.1.3 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
4.2 复杂性与保护体系的构建 |
4.2.1 保护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保护系统的总体目标 |
4.2.3 总体目标的实现 |
4.3 保护体系的应用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技术推进 |
5.1 保护技术概述 |
5.1.1 保护技术的含义 |
5.1.2 保护技术的分类 |
5.2 保护技术的推进 |
5.2.1 推进的动因 |
5.2.2 推进的要求 |
5.2.3 推进的模型 |
5.3 模型的应用条件 |
5.3.1 应用条件略述 |
5.3.2 基础条件分析 |
5.3.3 技术条件详解 |
5.4 保护技术推进策略 |
5.4.1 前端控制技术 |
5.4.2 整体性预防技术 |
5.4.3 部分与个体控制技术 |
5.4.4 数字化保护技术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组织实施 |
6.1 组织再造:保护的必由之路 |
6.1.1 组织与组织再造 |
6.1.2 不良性:现有组织的基本特征 |
6.1.3 再造:不良组织变革的法宝 |
6.2 协调立法:保护的当务之急 |
6.2.1 遗产保护立法的起源与发展 |
6.2.2 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复杂性 |
6.2.3 互动与协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
6.3 信息整合:保护的“软件”建设 |
6.3.1 保护信息与保护信息系统 |
6.3.2 面向藏品的保护信息系统 |
6.3.3 面向藏品机构的保护信息 |
研究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中国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意义——文物和藏品重要性评估指南(摘录) |
附录Ⅱ 1986年澳大利亚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法 |
附录Ⅲ 加拿大职业道德章程及业务指导 |
附录Ⅳ 面向欧洲的预防策略 |
附录Ⅴ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与高等教育机构 |
附录Ⅵ 中国档案保护优秀科研成果一览表 |
附录Ⅶ 澳大利亚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的国家政策 |
附录Ⅷ 论文图表与案例索引 |
后记 |
(3)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
二、 新学制的实施 |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五、 结语 |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
一、 土地革命时期 |
二、 抗日战争时期 |
三、 解放战争时期 |
四、 结语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
六、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
四、 结语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十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
七、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
五、 结语 |
总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研究的基础与框架 |
一、制度作为问题域 |
二、探究的历程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西方研究点评 |
国内相关研究解读 |
现实问题与出路 |
四、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新制度分析 |
认识论视野 |
复杂性思维 |
五、篇章结构与主题词 |
上篇 公校制度的社会建构 |
一、精神支柱与制度特性 |
公立学校的三大支柱 |
公立学校的制度特性 |
二、新中国的公立学校构想 |
公立学校的中国语境 |
新中国公校的精神特质 |
公立学校制度的修辞 |
三、内在的制度性冲突 |
错综复杂的矛盾演化 |
单位制度与公立学校 |
新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 |
四、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
探索教育新秩序的尝试 |
对简政放权式改革的解读 |
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努力 |
五、公立学校的制度情境 |
公立学校的制度框架 |
五类现实的制度空间 |
中篇 教育改革的制度瓶颈 |
一、新中国教改的内生逻辑 |
初始的主知主义偏向 |
日益繁重的思想政治任务 |
教育问题的二元制度解 |
二、当代教改的混合结构 |
教改的压力与冲动 |
多元的教育改革取向 |
结构重组的新契机? |
三、教改的“新瓶旧酒” |
与日常生活的二分 |
强制在改革中的复制 |
改革的方法论缺陷 |
四、改革漩涡中的公立学校 |
学校目标的繁杂性 |
面临挑战的公校公共性 |
有效内部激励的缺位 |
五、三重的制度瓶颈 |
教育实践的体制性障碍 |
学校制度安排的系统错位 |
改革自身的制度瓶颈 |
下篇 公立学校的制度重建 |
一、教育知识与教育认识论 |
教育知识及其价值 |
教育中的“无知问题” |
超主体的教育认识论 |
二、知识问题的教育制度解 |
知识过程与制度实践 |
多元制度文化的关键意义 |
公立学校制度的再定义 |
三、新公立学校的治理结构 |
从统一学校到统一市场 |
国家教育权责的转换 |
学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 |
四、再造以人为本的优质学校 |
对学校教育哲学的依赖 |
教师专业化及其组织激励 |
选择教育的必要与限度 |
五、教育改革的方法论重建 |
制度重建及其优先性 |
一线实践者的主体地位 |
不同教育知识的共存对话 |
参考文献 |
(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
1.2.1 研究的整体状况 |
1.2.2 研究的发展脉络 |
1.2.3 研究的简要述评 |
1.3 研究的几个相关概念的厘定 |
1.3.1 从“群氓”到“群众” |
1.3.2 “公民”与“群众” |
1.3.3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1.3.4 “机制”与“长效机制”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章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回溯 |
2.1 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 |
2.1.1 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与群众观点 |
2.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视野中的群众观 |
2.1.3 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
2.2 群众路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溯 |
2.2.1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群众路线 |
2.2.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偏移 |
2.2.3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演进 |
第3章 构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缘由 |
3.1 缘由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突出长效机制 |
3.1.1 总体目标:转思想、改作风、树形象、亲群众 |
3.1.2 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
3.1.3 重点对象: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
3.1.4 切入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突出作风建设 |
3.1.5 总体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
3.1.6 具体部署:两批次、三环节 |
3.2 缘由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要求长效机制 |
3.2.1 中央高度重视,领导率先垂范 |
3.2.2 地方积极响应,活动扎实推进 |
3.2.3 问题导向具体,突出制度设计 |
3.2.4 加强活动督导,狠抓规定落实 |
3.2.5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巡视威力 |
3.3 缘由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保持需要长效机制 |
3.3.1 保持反“四风”成果需要长效机制 |
3.3.2 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需要长效机制 |
3.3.3 增进活动成效群众认同需要长效机制 |
3.3.4 活动实施现状使长效机制重要性凸显 |
第4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要素与功能 |
4.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 |
4.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主体要素 |
4.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环境要素 |
4.1.3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媒介要素 |
4.1.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动力要素 |
4.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评价要素 |
4.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系统功能 |
4.2.1 引导功能 |
4.2.2 激励功能 |
4.2.3 整合功能 |
4.2.4 调控功能 |
4.2.5 维系功能 |
第5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机理与运行 |
5.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机理 |
5.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机理的理论依托 |
5.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内在机理运作过程 |
5.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运行 |
5.2.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运行系统 |
5.2.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运行的影响因素 |
第6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与保障 |
6.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体系 |
6.1.1 动力生成机制 |
6.1.2 能力养成机制 |
6.1.3 利益实现机制 |
6.1.4 评价反馈机制 |
6.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保障 |
6.2.1 组织保障:重视机制作用,增进教育成效 |
6.2.2 思想保障:加强党性修养,严防精神懈怠 |
6.2.3 环境保障:整肃党的作风,营造良好环境 |
6.2.4 制度保障:完善制度体系,坚决纯洁队伍 |
第7章 借鉴“苏区干部好作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
7.1 “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内涵 |
7.1.1 求真务实的作风 |
7.1.2 勤政为民的作风 |
7.1.3 艰苦奋斗的作风 |
7.1.4 廉洁奉公的作风 |
7.1.5 争创一流的作风 |
7.2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 |
7.2.1 准备阶段:动力、认知、选择、价值 |
7.2.2 组织阶段:同化、顺应、主体认同 |
7.2.3 接受阶段:内化与外化 |
7.3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效应 |
7.3.1 动力基础:高层次需要效应 |
7.3.2 价值追求:真善美效应 |
7.3.3 直接驱力:内外动机效应 |
7.3.4 反馈强化:群众认同效应 |
7.3.5 激励同化:榜样示范效应 |
7.4 借鉴“苏区干部好作风”,推进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落实 |
7.4.1 借鉴苏区干部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求实作风,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和动力生成机制的落实 |
7.4.2 借鉴苏区干部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进取作风,推进党员干部能力养成机制的落实 |
7.4.3 借鉴苏区干部情系群众、勤政为民的民本作风,推进人民群众利益实现机制的落实 |
7.4.4 借鉴苏区干部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的清廉作风,推进群众工作评价反馈机制的落实 |
第8章 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举措,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
8.1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举措 |
8.1.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倡艰苦奋斗作风,积极构建以德育廉机制 |
8.1.2 设立廉政机构,颁布反腐法令,积极构建以法保廉机制 |
8.1.3 强化舆论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积极构建以民督廉机制 |
8.2 借鉴中央苏区反腐倡廉举措,推进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落实 |
8.2.1 党风好不好,群众当“主考”:强化“以民督廉”机制,着力解决群众路线践行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
8.2.2 贪腐怎么办,法令作“裁判”:强化“以法保廉”机制,着力解决贪腐行为的刚性约束问题 |
8.2.3 干部如何当,舆论是“导向”:强化“以德育廉”机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愿不愿”的问题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
二、 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 国内研究方面 |
(二) 国外的研究方面 |
(三)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 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基本观点 |
(三) 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 |
一、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创立的条件:马克思与马克思的时代 |
(一)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
(二) 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精神 |
(三) 马克思的个人条件 |
二、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创立历程 |
(一)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理念的确立时期(-1844) |
(二)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实践与创建时期(1845-1867) |
(三)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拓展与成熟时期(1867-1883) |
(四)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整理与完善时期(1884-1895) |
三、 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基本内容、逻辑结构和根本路径 |
(一) 马克思的一生在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
(二)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历程的现实反映 |
(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反映 |
(四)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 |
(五)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实现的根本路径是以人为本 |
第二章 苏联(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
一、 苏联(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与教训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俄国革命道路的思考 |
(二) 列宁主义与俄国道路的探索 |
(三)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
(四) 斯大林之后的苏联 |
二、 苏联(俄)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
(一) 列宁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丧失与苏联解体 |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发展 |
一、 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一)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卢卡奇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努力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转折”与科尔施恢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的尝试 |
(三) 文化领导权与葛兰西基于中欧工人阶级革命失败的反思 |
二、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
(一) 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力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道路的探索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革命的胜利(1919-1949) |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 |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
(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一) 建国后的探索与失误(1949-1978)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1978-2002)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走向科学的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2003—)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与基本格局 |
1.1.1 欧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
1.1.2 亚太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
1.2 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分析 |
1.2.1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概况 |
1.2.2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
1.2.3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
1.3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构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1.4.1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
1.4.2 具体的研究方法 |
1.4.3 本研究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概述 |
2.1.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2 地理学理论基础 |
2.1.3 系统学理论基础 |
2.2 国外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概述 |
2.2.1 理论方面的探讨 |
2.2.2 实践方面的研究 |
2.3 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
2.3.1 区域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3.2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研究 |
2.3.3 系统论在区域旅游合作领域的应用研究 |
2.3.4 区域旅游合作的个案研究 |
2.4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3章 系统原理与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构建 |
3.1 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区域旅游合作 |
3.1.1 系统的相关概念 |
3.1.2 系统的基本原理 |
3.1.3 区域旅游合作活动的系统特性 |
3.2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基于系统认识的旅游合作统一体 |
3.2.1 区域旅游合作活动的要素 |
3.2.2 区域旅游合作的整系统构建 |
3.2.3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与外部环境 |
3.3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对象系统及其目标评价模型 |
4.1 区域旅游合作对象系统的结构及接口 |
4.1.1 对象系统的构成及层次体系 |
4.1.2 对象系统的总体结构 |
4.1.3 对象系统的形态 |
4.1.4 对象系统的接口 |
4.2 区域旅游合作对象系统的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4.2.2 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4 评价指标的计量 |
4.3 区域旅游合作对象系统的目标评价模型 |
4.3.1 AHP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4.3.2 对象系统目标评价的层次分析 |
4.3.3 对象系统目标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系统分析 |
5.1 一般过程系统的结构与环境 |
5.1.1 一般过程系统的分解准则 |
5.1.2 过程系统的一般结构 |
5.1.3 过程系统的环境 |
5.2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系统的阶段分析 |
5.2.1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5.2.2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实施前的相关阶段分析 |
5.2.3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实施 |
5.2.4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目标的测评与维护 |
5.3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系统的模型 |
5.3.1 一般的过程模型介绍 |
5.3.2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系统的总体模型 |
5.3.3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成熟阶段——区域旅游一体化 |
5.4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的决策管理 |
5.4.1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决策的作用与原则 |
5.4.2 区域旅游合作决策过程及其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管理系统 |
6.1 一般的合作组织管理系统 |
6.1.1 合作组织管理系统的形式与特征 |
6.1.2 合作组织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
6.1.3 合作系统的自组织与被组织 |
6.2 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管理系统分析 |
6.2.1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组织结构与类型 |
6.2.2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管理体系 |
6.2.3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管理系统总体结构体系 |
6.2.4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管理协调器 |
6.3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管理系统实现的主要形式——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
6.3.1 旅游企业战略联盟概述 |
6.3.2 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结构模型及要素分析 |
6.4 我国目前的旅游市场价格体系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管理失调的反面案例 |
6.4.1 旅游市场价格体系的涵义及形成 |
6.4.2 区域合作管理失调的旅游市场价格体系分析 |
6.4.3 重塑健康的旅游市场价格体系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支持系统 |
7.1 区域旅游合作支持系统概述 |
7.1.1 区域旅游合作支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7.1.2 区域旅游合作支持系统的功能及目标 |
7.2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内部支持体系分析 |
7.2.1 协调机制 |
7.2.2 激励机制 |
7.2.3 风险管理机制 |
7.3 区域旅游合作系统的外部支持体系分析 |
7.3.1 政策支持体系 |
7.3.2 技术支持体系 |
7.3.3 投融资支持体系 |
7.3.4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应用研究——面向2010年世博会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系统构想 |
8.1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概述 |
8.1.1 长三角区域旅游业概况介绍 |
8.1.2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 |
8.2 上海2010年世博会与长三角旅游业 |
8.2.1 上海2010年世博会概况介绍 |
8.2.2 上海2010年世博会与长三角旅游发展的关系 |
8.3 “世博会——长三角”旅游合作系统构建与分析 |
8.3.1 “世博会——长三角”旅游合作系统的总体结构 |
8.3.2 “世博会——长三角”旅游合作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8.4 “世博会——长三角”旅游合作系统的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思考 |
9.1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9.2 本研究的后续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专家意见征询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机械系统理化会议召开[J]. 安徽省机械所. 理化检验通讯(物理分册), 1976(Z1)
- [2]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周耀林. 武汉大学, 2005(05)
- [3]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 [4]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5]中国力学学会40年[J]. 庄逢甘. 力学与实践, 1997(06)
- [6]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D]. 康永久. 华东师范大学, 2004(11)
- [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研究[D]. 吴寒斌. 南昌大学, 2014(12)
- [8]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研究[D]. 凌取智. 苏州大学, 2014(09)
- [9]区域旅游合作的系统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 张正国. 同济大学, 2006(02)
- [10]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局系统《理化检验经验交流会》在齐齐哈尔市举行[J].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73(04)
标签:制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