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基线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方超[1](2020)在《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析区域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基准站的坐标时间序列,不但可以获得基准站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以建立和维持动态地球参考框架,更有助于合理地解释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冰后回弹及海平面变化、火山及地震形变等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球物理学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围绕时间序列的获取、预处理、共模误差剔除与季节性信号提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推导了非差精密单点定位、双差相对定位的理论模型方程,详细介绍了基于双差网解的高精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处理软件GAMIT的配置、处理流程、精度评定等内容,并以郑州CORS为例研究了基于GAIMT软件的时间序列获取过程。进而建立了一种全面的CORS网数据质量检验与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GAMIT、TEQC等软件,引入数据完整性、周跳比、多路径、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系统可靠性、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等性能指标,分别进行服务端与用户端的性能测试。2.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粗差剔除方面。针对基于LS(Least Squares)的粗差探测方法不具有抗差性,获得用于粗差探测的残差时间序列不够“真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的时间序列粗差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EMD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若干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与趋势项,然后基于相关系数识别模态混叠分量判断信号与噪声的分界,进而将分界后IMF分量重构得到时间序列的周期项,扣除周期项与趋势项即可得到更具抗差性的残差序列。基于LS、EMD所得残差序列,分别采用模拟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LS-3σ、LS-IQR、EMD-3σ、EMD-IQR四种方法的粗差探测效果,结果表明基于EMD的粗差探测新方法探测率更高,对于级别较小的粗差探测优势明显。3.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缺失点插补方面。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的Reg EM(Regularize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引入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数据插补中,分别采用不同比例连续缺失的模拟数据与实测含缺失数据,比较Reg EM与拉格朗日方法、三次样条方法、正交多项式方法的插值效果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模拟不同比例连续缺失的数据插值,Reg EM算法插值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法,且在大量数据连续缺失的情况下效果最优;对于实测含缺失数据,Reg EM方法插值所得序列保留方差最大化效果最好。4.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共模误差剔除方面。针对区域堆栈滤波算法的共模误差剔除效果会受到区域网测站数量与空间尺度的影响,相关系数堆栈滤波算法也存在空间尺度阈值选取的问题。为了削弱空间尺度对区域叠加滤波的影响,引入距离反比因子与相关系数相结合,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代替原有的皮尔逊系数,设计了不同组合方案的区域堆栈滤波算法。选取实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距离反比因子和相关系数相结合的区域堆栈滤波方法能更好地剔除共模误差,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滤波方案与原有皮尔逊系数滤波算法效果相当。采用距离因子与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滤波算法进行共模误差剔除,使得时间序列残差在水平方向降低约40%,高程方向降低约33%,速度场精度水平方向提高约38%,高程方向提高约30%。5.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方面。针对最小二乘法只能得到固定振幅的季节性信号,采用半参数模型进行季节性信号提取时又存在最优平滑因子确定困难、迭代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赋相对权比的改进半参数模型,联合迭代更快速的黄金分割法与改进效率法确定最优平滑因子,结合时间序列的谐波函数模型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过程。通过模拟数据实验,分析了改进方法的可用性、计算效率与计算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最优平滑因子,且计算效率得到显着提升,计算精度较最小二乘法与半参数法均有提高,所得模型残差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信号。选取SOPAC(Scripps Orbit and Permanent Array Center)提供的IGS站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对于实测数据的季节性信号提取效果,改进方法提取的季节性信号更符合时间序列的实际运动趋势。
钟磊,崔文刚,敖德春,周宾喜,袁航[2](2018)在《三种GPS基线处理软件的解算精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3种目前在测绘行业较为常用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数据处理软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某项目中10条不同长度的GPS静态测量基线数据,对比分析了这三款软件在基线处理和网平差结果中的差异及精度,为工程测量中的用户选取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提供参考和依据。
邓利平[3](2017)在《基于GNSS技术的矿区控制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粤北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受限于测量技术条件,传统的工程控制网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常规测量设备建立测边网、边角网或测角网等形式的测量控制网,从而导致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受气候和环境等条件影响显着。随着GNS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测绘行业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GNSS测量运用于大范围高精度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中越来越普遍,已逐步替代传统的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建立控制网的方法,尤其在山区矿区测绘、河道测图、管线测量和隧道贯通测量方面越来越广泛。由于受地形限制,山区矿区测绘、河道测图、管线测量和隧道贯通测量控制网大多以非常规形式布设,并且很多穿过山川河流,且附近给定的已知点比较少,给控制网布设,误差控制和测区作业带来很大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成果精度和经济效益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广东省粤北矿区GNSS控制网测量工程项目,阐述了如何利用GNSS定位技术来建立矿区工程控制测量网,阐述了矿区工程控制测量网布设中的GNSS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本文结合处理科学分析软件——HGO数据处理软件着重对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具体包括:矿区GNSS工程控制测量网的设计、选择坐标系统、起始数据检验、数据采集、数据格式及其转换、基线解算及网平差。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详细剖析,进一步论证了研究成果以及继续研究的方向。
段方东,冯国涛,郭耀林[4](2015)在《GPS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组织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在很多的工程测量项目上,应用GPS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取代了常规的测量方法。作者结合多年从事GPS测量的经验,对GPS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和讨论,仅供学习、交流。
刘浩[5](2015)在《朱集东矿GNSS网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文中认为目前,针对矿区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大面积沉陷监测的问题,往往采用GNSS精密定位技术,利用其数据采集实时性、全天候、成本低、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进行矿山地面沉降监测。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利用GNSS技术建立测区控制网,通过静态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GNSS网精度,为以后平面坐标系统转换、高程系统拟合提供基础,应用GNSS精密定位技术进行矿区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可以提高网的精度和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围绕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矿区测量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利用GNSS技术进行控制控制网的建立,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网方案的设计与简介、外业数据采集与GNSS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平面坐标系统转换与质量评价。在上述内容中结合安徽省淮南市朱集东矿区观测站连接测量的实际情况,全面而系统地介绍GNSS网数据处理的流程与方法,分析了网的实测精度及其注意事项。
邱志刚[6](2015)在《观测卫星的选择对基线解算的影响》文中指出现代工程测量中,GPS已经取代传统测量成为重要的控制网布设手段。GPS控制网中控制点的精度取决于基线解算精度,因此,提高基线结算精度是GPS控制网应用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TGO平台,通过实验,分析研究观测卫星的后处理选择对于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进而掌握符合工程应用的解算技巧。
杨齐明[7](2014)在《变形监测中GPS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研究》文中认为变形测量技术是对变形体的形变情况进行不间断的、长期重复性的测量,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技术在变形测量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慢慢取代了传统电子测量技术与光学测量技术,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结合GPS测量技术采集与获取的数据,对变形进行处理分析,对工程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提高GPS测量技术在变形测量的广度与深度,对GPS测量数据的处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在变形测量中,对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和预测也有着长远的意义。本文对首先对GPS测量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总结了GPS技术应用变形测量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给出了两种对GPS变形测量处理的方法:小波去噪和三次指数平滑。并且通过相关理论的阐述,总结了这两种方法应用的GPS数据处理的三个阶段:GPS数据预处理阶段、GPS变形数据的处理阶段和GPS变形数据的预测分析阶段,并对其在工程应用的结论进行分析。
李文佳[8](2014)在《顾北矿GPS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以北一采区观测站连接测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介绍GPS控制网观测站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采用GP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的作业流程、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价,其内容包括观测方案的简介与方案设计、外业数据采集与基线解算、空间平差与质量评价、平面坐标系统转换与质量评价和高程坐标系统转换与质量评价。在上述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结合安徽省淮南市顾北矿北一采矿区观测站连接测量的实际情况,介绍GPS网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本文结合测量的理论基础,利用GPS定位的原理和方法,对顾北矿北一采区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过程符合测量规范的要求且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魏峰,张健,彭伟[9](2013)在《基于TBC软件的基线处理及其质量控制》文中提出详细介绍了TBC软件的基线解算方法,探讨了基线质量的检验指标和基于TBC软件下对影响基线解算质量因素的处理方法。
张建军,张亚辉[10](2013)在《GPS在水库施工控制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应用GPS技术建立施工控制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GPS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获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和数据。
二、GPS基线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基线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间序列的获取及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时间序列的空间滤波研究现状 |
1.2.3 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COR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的获取 |
2.1 GNSS定位的基本模型 |
2.1.1 非差精密单点定位 |
2.1.2 双差相对定位 |
2.2 数据处理软件GAMIT |
2.2.1 软件介绍 |
2.2.2 软件配置 |
2.2.3 软件处理流程 |
2.2.4 精度评定 |
2.3 郑州CORS数据处理 |
2.3.1 数据准备 |
2.3.2 数据质量分析 |
2.3.3 数据解算结果分析 |
2.3.4 用户端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
3.1 粗差探测 |
3.1.1 理论方法 |
3.1.2 实验分析 |
3.2 缺失点插补 |
3.2.1 理论方法 |
3.2.2 实验分析 |
3.3 阶跃项探测 |
3.3.1 理论方法 |
3.3.2 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共模误差剔除 |
4.1 常用滤波算法 |
4.1.1 区域堆栈滤波法 |
4.1.2 相关加权堆栈滤波法 |
4.1.3 主成分分析法 |
4.2 改进算法 |
4.3 实验分析 |
4.3.1 数据选取 |
4.3.2 残差RMS分析 |
4.3.3 拟合残差分析 |
4.3.4 速度场精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 |
5.1 理论方法 |
5.1.1 最小二乘法 |
5.1.2 半参数方法 |
5.2 改进算法 |
5.2.1 改进半参数模型 |
5.2.2 最优平滑因子确定 |
5.3 实验分析 |
5.3.1 模拟实验 |
5.3.2 实测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三种GPS基线处理软件的解算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PS的定位原理 |
2 软件简介及数据处理 |
2.1 软件简介 |
2.2 研究数据准备 |
2.3 基线处理 |
3 基线质量及精度分析 |
3.1 基线边长及均方根误差RMS |
3.2 方差比RATIO |
3.3 点位精度 |
4 总束语 |
(3)基于GNSS技术的矿区控制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粤北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GNSS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
2.1 GNSS技术简介 |
2.2 GNSS定位原理 |
2.2.1 测距码伪距测量定位 |
2.2.2 载波相位测量定位 |
2.3 GNSS静态定位 |
2.3.1 GNSS静态绝对定位 |
2.3.2 GNSS静态相对定位 |
2.4 GNSS RTK技术 |
2.5 GNSS控制测量误差分析 |
3 GNSS 控制网在粤北矿区的布设与施测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前期资料整理 |
3.3 GNSS控制网设计 |
3.4 选点和埋石 |
3.5 GNSS控制网的施测 |
3.5.1 作业要求 |
3.5.2 GNSS控制网观测技术指标 |
3.5.3 观测质量评定指标 |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1 基线向量解算 |
4.1.1 基线向量解算指标 |
4.1.2 基线质量评定指标 |
4.1.3 基线处理流程 |
4.1.4 基线解算结果 |
4.2 网平差 |
4.2.1 网平差的流程 |
4.2.2 网平差指标 |
4.2.3 网平差参数设置 |
4.2.4 网平差注意事项 |
4.2.5 三维无约束平差及结果分析 |
4.2.6 三维约束平差结果与分析 |
4.3 高程拟合方法及对比分析 |
4.3.1 二次曲面拟合法 |
4.3.2 BP神经网络法 |
4.3.3 高程拟合结果分析 |
4.4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评价 |
5 基于GNSS技术的矿山监测实例 |
5.1 露天矿地表监测 |
5.2 地下矿山监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5)朱集东矿GNSS网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
2.1 全球定位系统(GNSS)简介 |
2.2 全球定位系统(GNSS)的应用 |
2.3 全球定位系统(GNSS)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
3 地表移动观测站技术设计 |
3.1 测区概况 |
3.2 观测站设计 |
3.2.1 观测站设计原则 |
3.2.2 观测方案的依据 |
3.2.3 观测方案的设计 |
4 平面连接测量与数据处理 |
4.1 连接测量概况 |
4.1.1 观测计划的制定 |
4.1.2 观测工作的实施 |
4.2 GNSS网的基线向量解算过程 |
4.2.1 预处理 |
4.2.2 基线解算 |
4.3 基线向量解算质量评价 |
4.3.1 重复观测边检核 |
4.3.2 同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
4.3.3 异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
4.4 GNSS网平差与质量评价 |
4.4.1 GNS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 |
4.4.2 GNSS网精确度评价 |
4.4.3 GNSS网可靠性评价 |
4.4.4 GNSS网置信度评价 |
4.5 GNSS网平面坐标转换 |
4.5.1 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 |
4.5.2 大地坐标转换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4.5.3 空间直角坐标的协因数整阵投影到高斯平面 |
4.5.4 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GNSS网的精度信息 |
4.6 GNS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与检验 |
4.6.1 GNS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模型 |
4.6.2 转换参数的显着性检验 |
4.7 GNSS网平面坐标转换后的质量评定 |
5 高程测量与数据处理 |
5.1 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要求 |
5.1.1 三等水准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正 |
5.1.2 水准测量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5.2 基准网成果册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观测卫星的选择对基线解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卫星分布实验对比 |
2卫星个数实验对比 |
3结束语 |
(7)变形监测中GPS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GPS 变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GPS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GPS 变形测量理论 |
2.1 GPS 变形测量理论基础 |
2.1.1 GPS 测量原理 |
2.1.2 GPS 信号组成结构 |
2.1.3 GPS 信号噪声分析 |
2.1.4 GPS 静态相对定位 |
2.2 变形测量技术 |
2.2.1 GPS 一机多天线技术 |
2.2.2 伪卫星定位技术 |
2.3 GPS 变形测量方案的选择 |
2.3.1 GPS 测量内容的确定 |
2.3.2 GPS 测量部位和测量点的确定 |
2.3.3 GPS 变形测量频率的确定 |
2.4 GPS 变形测量网的设计的相关问题 |
2.4.1 GPS 变形测量网的设计 |
2.4.2 GPS 变形测量网设计的一般标准 |
2.4.3 GPS 变形测量网的设计基准 |
3 GPS 变形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 |
3.1 变形测量数据预处理 |
3.1.1 GPS 变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选择 |
3.1.2 GPS 变形测量数据预处理的内容 |
3.1.3 GPS 基线结算 |
3.1.4 GPS 变形测量观测成果的外业核算 |
3.1.5 小波去噪应用在数据预处理中的理论基础 |
3.2 GPS 变形测量网数据处理 |
3.2.1 GPS 测量网的经典自由网平差 |
3.2.2 GPS 测量网的秩亏网平差 |
3.2.3 GPS 测量网的拟稳平差 |
3.2.4 GPS 测量网的变形分析基准的统一 |
3.3 变形点的稳定性分析 |
3.4 变形分析 |
3.4.1 曲线拟合 |
3.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3 逐步回归计算 |
3.5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变形数据预测分析 |
3.5.1 指数平滑法 |
3.5.2 三次指数平滑预测 |
3.5.3 指数平滑模型 |
3.5.4 指数平滑系数α的确定 |
4 数据处理 |
4.1 数据去噪的模拟仿真 |
4.2 基于小波去噪的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4.2.1 工程简介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数据分析 |
4.3 基于小波去噪在形变值的提取与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数据分析 |
4.4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变形数据预测分析 |
4.4.1 基于某项目数据的三次指数平滑预测 |
4.4.2 数据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顾北矿GPS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以北一采区观测站连接测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
2.1 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 |
2.2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
2.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
3 技术设计 |
3.1 测区概况 |
3.2 观测站设计 |
3.2.1 观测站设计原则 |
3.2.2 观测方案的设计 |
4 平面连接测量与数据处理 |
4.1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
4.1.1 观测计划的制定 |
4.1.2 观测工作的实施 |
4.2 GPS网的基线向量解算过程 |
4.2.1 预处理 |
4.2.2 基线解算 |
4.2.3 基线解算质量评价 |
4.3 GPS网的质量评价 |
4.3.1 重复观测边检核 |
4.3.2 同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
4.3.3 异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
4.4 GPS网的空间无约束平差与质量评价 |
4.4.1 GPS网空间无约束平差 |
4.4.2 GPS网精确度评价 |
4.4.3 GPS网可靠性评价 |
4.4.4 GPS网置信度评价 |
4.5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 |
4.5.1 空间直角坐标转换为大地坐标 |
4.5.2 大地坐标转换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4.5.3 空间直角坐标的协因数整阵投影到高斯平面 |
4.5.4 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GPS网的精度信息 |
4.6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模型与检验 |
4.6.1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模型 |
4.6.2 转换参数的显着性检验 |
4.7 GPS网平面坐标转换后的质量评定 |
5 高程测量与坐标转换 |
5.1 三等水准测量的基本要求 |
5.1.1 三等水准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正 |
5.1.2 三等水准测量观测细则 |
5.2 GPS网高程系统转换及质量评价 |
5.2.1 GPS网高程系统转换模型 |
5.2.2 高程系统转换的精度评定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TBC软件的基线处理及其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线向量解算简介 |
2 基于TBC软件的基线解算步骤 |
2.1 新建工程及工程设置 |
2.2 基线解算 |
3 基线质量的检验 |
3.1 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 |
3.2 RATIO |
3.3 数据删除率 |
3.4 同步环闭合差 |
3.5 异步环闭合差 |
3.6 重复基线较差 |
4 影响基线解算精度的因素及在TBC中的应对方法 |
5 结语 |
四、GPS基线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D]. 王方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
- [2]三种GPS基线处理软件的解算精度分析[J]. 钟磊,崔文刚,敖德春,周宾喜,袁航.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02)
- [3]基于GNSS技术的矿区控制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以广东省粤北矿区为例[D]. 邓利平.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4]GPS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的组织与实施[J]. 段方东,冯国涛,郭耀林. 河南科技, 2015(17)
- [5]朱集东矿GNSS网数据处理及质量评价[D]. 刘浩.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6]观测卫星的选择对基线解算的影响[J]. 邱志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02)
- [7]变形监测中GPS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研究[D]. 杨齐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8]顾北矿GPS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以北一采区观测站连接测量为例[D]. 李文佳.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9]基于TBC软件的基线处理及其质量控制[J]. 魏峰,张健,彭伟. 绿色科技, 2013(10)
- [10]GPS在水库施工控制网中的应用[J]. 张建军,张亚辉. 科技信息,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