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将单相电转换为三相电的装置

介绍一种将单相电转换为三相电的装置

一、介绍一种变单相电为三相电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鲍建宇[1](2007)在《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多电平变流器具有功率容量大、开关频率低、输出谐波小、响应速度快、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从而使变流器装置在增大容量的同时改善其输出性能成为可能。而超导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反向电压阻断能力半导体器件(如MCT、IGCT等)的相继出现,将有效解决电流型变流器的效率问题,为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在某些大电流高功率场合的应用提供了优势。本文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了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主电路拓扑构造、PWM调制策略、自均流特性以及均流控制方法;本文还研究了一种三相电流型多电平PWM整流器。在阅读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拓扑发展概况进行了归纳,同时对各种拓扑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几种常用的多电平PWM调制策略,就其基本调制特点以及在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介绍。结合目前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实际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本文推导和构造了多种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为整个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电路对偶原理,推导出了一种通用型单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经过简化和改进,提出了一种单相6开关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然而,如何构造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则是拓扑研究工作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运用对偶定理,将三相电压型多电平变流器电路进行等效变换获得平面化的拓扑图,再利用打点法推导出了三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1。通过改造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电源连接方式,派生出了三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2。结合多电平电流的产生机理,利用电感并联实现分流的思想推导了三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3。以单相6开关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作为基本单元,通过适当的连接与组合,分别得到了三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4和拓扑5。研究了各类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PWM调制策略。研究了多电平PWM调制技术在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和A类三相多电平变流器中的应用,并对其输出谐波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与电压型多电平变流器相同的谐波消除性能。对于B类变流器,只要在实现单相多电平变流器PWM调制的基础上,将3个调制波的相位依次错开120°就可输出三相多电平电流。针对C类变流器,主要研究了基于三逻辑的PWM调制技术,由于三逻辑载波相移SPWM技术在线性调制区存在基波损失,为提高输入电流的利用率,对过调制区的输出谐波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幅值调制比与基波幅值、谐波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在过调制时如何选取合适的幅值调制比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分类研究了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自均流特性。通过建立分流电感电压的数学表达式,对Ⅰ类和Ⅰ类变流器的稳态自均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得出了相对应的结论,为实现均流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双重傅立叶变换及其线性性质,在中间电平电流不平衡条件下,对三逻辑载波相移SPWM以及多载波垂直分布SPWM输出波形的谐波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由于中间电平电流不平衡而对多电平变流器输出性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Ⅰ类和Ⅱ类变流器的PWM调制策略,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均流控制方法。对于Ⅰ类变流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电流反馈的均流方法,弥补了基于载波旋转方法所存在的动态均流特性差,稳态特性易受负载性质影响等不足。为解决Ⅱ类变流器的电流不平衡问题,在实现载波相移SPW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侧电流反馈、利用跨相冗余开关组合自动切换的均流方法。针对该种均流方法在更高电平变流器中不容易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调节脉冲宽度的均流方法,由于各个模块单元间采用相对独立的均流控制方式,因此不受变流器输出电平数增加的影响,可扩展应用于更高电平数输出的变流器,实现方法具有普遍性。本文根据电流型多电平SPWM变流器可逆的思想,结合载波相移SPWM整流技术和模块并联扩容技术,研究了一种三相电流型多电平PWM整流器。通过建立平均等效电路模型对多电平整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为满足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控制要求,研究了三逻辑PWM技术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并通过建立7电平整流器的实验样机对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多脉波电流型相控整流器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相电流型多电平PWM整流器无需复杂的网侧移相变压器,在网侧电流谐波特性、功率因数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论文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白志红[2](2008)在《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电平变流器具有功率容量大、开关频率低、输出谐波小以及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使得变流器装置在增大容量的同时改善其输出性能成为可能。随着超导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反向电压阻断能力半导体器件(如MCT、IGCT等)的相继出现,电流型变流器的效率问题将得以解决,这为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在某些大电流高功率场合的应用提供了优势。本文首先研究了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一些相关理论,如拓扑构造方法、PWM调制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应用研究为目标,对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工作特性、参数设计以及控制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基本电路单元的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构造方法。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拓扑构造方法不仅推导出了已有的一些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还构造出了一些新型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电压型多电子变流器与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内在”对偶关系,揭示了通过借鉴电压型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成果来研究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一些方法。本文提出了三相电流型变流器的间接调制技术和直接调制技术。间接调制技术是将二逻辑信号到三逻辑信号的变换关系作为通过三相电压型变流器调制策略来构造三相电流型变流器调制策略的一种通用实现手段。直接调制技术是基于三相电流型变流器本身的开关工作机理而提出的。与间接调制技术相比,直接调制技术具有线性传输特性、开关次数少、直流电流利用率高等优点。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低电压应力直接调制技术,实现了变流器的非零矢量所在相之间的自然换相。本文建立了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低频数学模型和高频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三相电流型多电子整流器的频域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整流器的工作性能、电路参数以及系统成本等方面对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和三相多重化相控整流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多项性能指标要优于多重化相控整流器,因此本文提出了在今后工业应用领域中,采用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来取代多重化相控整流器的设想。基于频域特性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直流侧滤波参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多模块并联整流器的直流侧等效电路等效为多个单模块整流器直流侧等效电路的并联,因此当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恒流输出时,直流侧体现为一阶系统,可以根据直流电流纹波指标要求和系统动态响应要求对分流电感参数进行设计。当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恒压输出时,可以参照Buck电路原理来设计其直流侧分流电感参数和滤波电容参数。本文研究了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在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中的应用。然后,针对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恒压输出情况,提出了采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策略,解决了开环幅值增益尖峰和系统快速性之间的矛盾,使得系统即便采用较小的回路增益,仍可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和较好的稳态性能。最后,基于DSP和FPGA硬件平台,设计了三相电流型多电乎整流器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在恒流输出和恒压输出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述理论的正确性。

张兴[3](2003)在《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绿色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PWM整流器技术已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亮点。PWM整流器可成为理想的用电设备或电网与其它电气设备的接口,因为它可以实现无电网污染和可调整的功率因数。论文对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和电流型PWM整流器(CSR)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涉及其基本原理、数学建模、特性分析、控制策略、系统设计、参数计算以及应用等方面。作者在如下工作的基础上对PWM整流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观点和方法: ·根据PWM整流器网侧矢量关系,直观地描述了其四象限运行的基本原理及特征; ·定量分析了VSR、CSR的PWM换相过程及波形特征; ·引入等效变压器模型并详细分析了VSR、CSR基于d—q模型的动、静态特性; ·提出了满足四象限有功、无功运行指标时的VSR交流侧电感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依据控制系统跟随性和抗扰性性能指标设计VSR、CSR直流侧储能元件(电容、电感)的参数计算方法; ·在研究了VSR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影响VSR电流控制的几个要素,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根据VSR空间电压矢量的定义及分布,提出了基于规则控制的不定频滞环空间矢量PWM(SVPWM)电流控制策略,并由此提出了具有双滞环特性的不定频滞环优化SVPWM电流控制策略,有效地改进了滞环PWM电流控制性能。 ·在研究了两类电网不平衡时的VSR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无阻尼振荡控制器的VSR不平衡控制策略,在简化控制结构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电网不平衡时的VSR控制性能; ·通过二、三值逻辑开关函数间的转换,系统地描述了三相CSR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中的状态切换; ·结合三相CSR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规律,提出了通过调整矢量合成顺序而使功率管获得自然换相的低电压应力SVPWM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功率管的开关损耗。 以新疆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为背景并作为VSR应用实例,论文工作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单相VSR拓扑结构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加入“零矢量”调制的电流无差拍控制算法,并采用了变速积分PID调节器设计,该方法在并网逆变器获得良好动态性能的同时,还减少了网侧电流谐波。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支持下,论文工作设计了一种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HT—7U”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FCPS)方案。该方案采用多组交—直—交电流型PWM交流器并联拓扑结构,并采用了移相PWM控制,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负载线圈大电流快速响应的控制问题。另外,其中的CSR采用了低电压应力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以进一步减小开关损耗。 论文中给出了初步的工程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文教普[4](2014)在《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谐波和功率因数是主要的电能质量问题,其治理方法是电力电子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PWM整流器作为功率因数校正方法之一,克服了传统整流器能量单向流动、低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以及可控性差等缺点,已逐渐应用于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PWM整流器按输出源特性可分为电压型与电流型PWM整流器两类,相对于电压型PWM整流器,电流型PWM整流器发展较晚,但近年随着器件、调制及控制的发展,具有内在电流限制能力的电流型PWM整流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主要应用在电机驱动、超导储能、脉冲电源、感应加热以及新能源发电等场合。顺应发展趋势,本文针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等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针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电路拓扑本质进行分析,得出电压型PWM整流器与电流型PWM整流器电路本质的衍生过程,而且还从控制目标的角度分析了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基于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进行静态特性分析,总结出其内在运行规律。此外还着重对信号发生技术与器件应力进行探索分析,得出信号发生技术的设计方法、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缓冲电路设计依据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损耗分布情况等结论。本文还重点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功率因数运行能力以及有源阻尼控制进行研究与仿真分析。功率因数运行能力不仅与负载类型及大小、调制比、负载电流与LC滤波器参数有关,而且还与控制方法密切相关,通过MATLAB仿真得出四种控制方法功率因数运行能力的优劣顺序。对于有源阻尼控制的研究是在总结所有无源阻尼方案的阻尼特性与滤波特性基础上发展的,提出了共计16种基于虚拟阻抗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并且分析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及其之间的一般性,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述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且从仿真结果中总结出基于不同无源阻尼方案、不同反馈电量、不同阻尼电阻大小与功率因数运行能力之间的规律。本文最后设计了3kW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并提出一种实现叠流时间的新方法,能获取更高的叠流时间精度。在实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开环实验、闭环稳态实验以及动态实验,总结出闭环实验的稳态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王永进[5](2011)在《基于DSP的漏电保护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漏电是矿井下低压电网供电主要故障形式,约占其总故障的70%左右,它不但导致人身触电事故,还会形成单相接地,进而发展成为相间短路,由此引发的电弧会造成瓦斯和煤尘爆炸。漏电保护器主要用来防止漏电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因此得到广泛应用。选择性漏电保护是指当电网发生漏电故障时,能够有选择地发出故障信号或切断故障支路电源,而非故障部分继续工作。从而减小故障停电范围,便于寻找漏电故障,缩短漏电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本文在对井下电网漏电故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以DSP为核心,基于附加直流电源检测和零序功率方向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介绍了基于这种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案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在总馈电开关处的漏电保护装置使用附加直流电源原理,在分支馈电开关处的漏电保护装置使用零序方向保护原理,并且在实际低压电网中可以实施光纤传输,这样使该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通过设计的硬件和编程软件方法实现对漏电支路有效的判断,并从实验波形分析,可以实现漏试和选择性。该装置经实验室调试和电器厂馈电开关中使用,该装置在漏电的准确性和动作时间都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为漏电保护器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伍群芳[6](2018)在《推挽变换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太阳能、风能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发电处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阶段,DC-DC与DC-AC变换器是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推挽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电气隔离、变压器利用率高等优点,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新能源供电系统。推挽变换器可以分为电压与电流源型两大类,这两类传统拓扑功率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电压尖峰高。相同电气参数要求下电压源型结构的功率管电压应力、滤波器的体积优于电流源型结构,但是所需变压器匝比大;电流源型结构所需变压器匝比小、输入电流连续,但是功率管电压应力大,二者优缺点明显。为此,长期以来二者均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与研究,但是已有解决方案仍然存在硬开关状态、电气应力高、输出电压不可调、箝位电路复杂、环流损耗大等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对电压与电流源型推挽变换器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针对电压源型推挽变换器(Voltage-Fed Push-Push Converter:VPPC)提出了优化拓扑结构及其扩容策略。给出了定频调制下零电压开关(ZVS)三管推挽变换器的推衍过程,构造两类辅助网络解决了环流大、副边电压振荡及软开关负载范围窄等问题,提出了两族优化型ZVS VPPC拓扑结构。推导并提出了一种功率管电压应力小于两倍输入电压的宽负载范围ZVS有源箝位拓扑且衍生了一族优化型拓扑结构,有效解决了电压应力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优化拓扑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扩容策略,推衍了一种ZVS型三相VPPC并提出了优化方案。文中分别对提出的三类变换器及其控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设计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案的正确性及有效性。针对电流源型推挽变换器(Current-Fed Push-Push Converter:CPPC)提出了优化拓扑结构及其扩容策略。根据功率流路径等效原则简化并提出了一种CPPC优化拓扑结构及其开关控制策略,利用励磁电流辅助原理实现了轻载下所有功率管ZVS开通及二极管ZCS关断,解决了当前CPPC箝位电路复杂、轻载下硬开关的问题。针对简化的CPPC软开关负载范围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副边并联电感的策略实现了宽负载条件下所有功率管ZVS开通和二极管ZCS关断。类似地,对优化的CPPC结构进行IPOS组合实现了扩容,同时衍生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三相CPPC拓扑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关控制策略。分别对所提出的三种CPPC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原理分析、关键参数设计及样机实验验证。针对新能源系统中双向电能传输与单级高效DC-AC电能变换的需要,研究了所提出的VPPC/CPPC优化拓扑结构在双向DC-DC与高频环节DC-AC电能变换中的拓展,分别衍生并提出了一族推挽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和一族推挽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重点分析、设计及实验论证了推挽全桥双向DC-DC和推挽全波高频环节DC-AC两种拓扑,解决了当前推挽双向变换器硬开关损耗高、环流损耗大及箝位电路复杂等问题。另外,将所提出拓扑与最相近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及全桥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拓扑具有更高效率与更低成本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一族ZCS型隔离推挽谐振驱动电路(Push-Pull Resonant Gate Driver:PPRGD),包括单通道、两通道两大类,有效将推挽优化拓扑结构应用于高频隔离谐振驱动电路中。以ZCS双通道推挽谐振驱动电路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原理阐述、损耗对比分析、关键参数设计,制作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阐明了PPRGD的适用领域。

郑倩男[7](2017)在《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研究》文中提出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是从传统矩阵变换器拓扑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功率变换器,由LC输入滤波器、矩阵变换器、高频变压器、不控整流器、输出滤波器L和负载组成。它不仅能够实现AC/DC变换,而且具有正弦输入电流、单位功率因数、无需大容量储能元件、高频化等优良性能,由于高频链矩阵整流器使用双向开关管进行能量变换,因此整流器的调制是基础,因为高频变压器和线路均含有漏感,选取的调制策略不当就会造成换流时开关管两端产生大的电压尖峰,所以现在亟需要研究一种新的调制策略来解决高频链矩阵整流器开关管的安全换流。本文首先以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和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为了使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可输出正、负直流,本文提出了解结耦调制和基于输入电流12扇区划分的电流型空间矢量调制相结合的传统的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之后为了使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在阻感负载下输出高频、工频交流,并且保证双向开关管能实现安全换流,本文又提出了优化的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再之后本文将上述两种调制策略应用到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中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带有高频变压器的情况下两种调制的工作原理,并对基于传统的三相解结耦矢量调制下的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其次,针对单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调制,本文对电流型解结耦单极性PWM调制和单相电流型空间矢量调制分别作了改进,分别提出优化的解结耦单极性PWM调制和单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并详细分析了具体工作过程。然后,本文结合了优化的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以及三相电流型整流器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数学模型,之后基于d-q坐标进行直流侧电流外环和网侧交流电流内环的双闭环参数设计。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基础上,对实验平台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进行了设计,搭建了DSP+CPLD为核心控制的高频链矩阵整流器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调制策略的正确有效性。

吴奎华[8](2008)在《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受到环保人士的追捧。然而这些可再生能源输出的是直流电,装置设备需要的是交流电。为了利用电网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电网输电和配电,实现直流电到交流电的并网逆变器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电压型逆变器工作的直流侧电压必须高于电网电压峰值且保持恒值不变,需要采用中间升压环节,而电流型逆变器本身具有升压特性,可以实现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本文首先从低频和高频的角度,分别建立了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SPWM调制策略,从电压型二逻辑信号出发,引入电流型并网逆变器三逻辑开关函数,着重研究了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三逻辑信号的产生以及开关的工作模式,并按照最小开关原则,确定开关组合中的零状态选择;研究了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重点研究了三相电流型PWM逆变器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导出了直流侧电感的计算公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进行了仿真,仿真得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对实验验证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还搭建了一套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开环和闭环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表明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不仅能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还能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张远思[9](2019)在《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可穿戴式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作业人员在进行现场作业时,常常需要攀爬、巡视等操作,因此,不方便携带大型、过重、高耗电的外置安全预警设备。那么,研制一款可穿戴、自适应不同工况、检测精度高的电场测量系统,对于输电线路的安全预警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操作规定作业人员在进行电力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采用能够内置于安全帽等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是未来电力作业安全预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中电力运维人员通过可穿戴智能预警头盔测量工频电场,根据测量的工频电场来估算预警距离。而输电线路下安全预警问题的技术关键是:可穿戴智能预警头盔能否准确测量空间电场。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室团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可穿戴式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在引入可穿戴式装置时将会对原电场值造成衰减,而引入作业人员时将会使得检测的电场值增大,且不同的作业人员在佩戴可穿戴设备进入作业区域时会对空间电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电力作业人员动态作业时会使得一维电场传感器的测量方向与电场线的夹角改变,对空间电场的检测造成不确定性。针对以上技术难点,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模拟电荷法计算输电线路下电场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发现不同的电压等级以及三相电的排布方式均会影响电场分布。通过电场的分布趋势能够得出:不同作业人员的体型会对空间电场造成不同的影响。在第二章还介绍了一维平板式电场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为后续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首先,针对穿戴智能预警头盔的作业人员,在均匀电场和非均匀电场中不同位置及不同电压等级下对电场畸变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分析了传感器引起电场畸变的主要原因,对不同面积的感应单元引起的电场畸变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选择出最优的结构参数。最后,在不同电压等级下占位性的研究中发现:在“远场”中畸变电场呈线性变化,“近场”中畸变电场呈非线性变化;在第三章中还引入了畸变电场的增加因子用于电场畸变的校正以解决导体与绝缘体在输电线路下造成的畸变影响。(3)根据电力作业智能预警头盔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传感器的非正交布局和硬件检测电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正交布局下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用于解决作业人员运动时不同姿态对电场测量的影响。(4)建立了实验室的检测平台,对电场传感器进行了标定。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自制传感器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智能预警头盔与人体对电场畸变的影响得到了畸变电场的增加因子大小,在智能预警头盔作用下会对原始电场造成衰减,衰减系数为0.7;在人体的引入下会引起原始电场的增大,其中110kV输电线路1.5米下,Narda的增加因子为1.35,非正交布局中传感器1的增加因子为2.4,传感器2的增加因子为11.1,传感器3的增加因子为3.3。经研究发现,特定场景下不同点电场的增加因子为一常数K,通过此参数可以解决静态作业下的电场畸变问题。在作业人员动态作业中,通过多电场传感器的信息融合用于解决了特定场景下的电场测量问题。本文通过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理论计算与作业人员占位性的仿真分析,针对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可穿戴式测量中电场畸变的问题。发现了是由于佩戴智能预警头盔的作业人员,在输电线路下自身的边缘效应与动态作业造成的。本文提出了畸变电场的增加因子用于输电线路“远场”的畸变电场消除,在作业人员爬塔作业时,通过非正交布局传感器电场信息之间的融合,用于解决电场法向量夹角随运动变化的问题。

王传兵[10](2006)在《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流型整流器作为一种整流器的基本结构,与电压型整流器一样可以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是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电流型整流器更具优越性。因此,开展对电流型整流器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对电流型PWM整流器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并进行以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从拓扑、数学模型、控制方法等方面对电流型和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技术现状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两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低频平均模型和高频模型,同时研究分析了电流型PWM整流器的频域模型,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电流型PWM整流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从拓扑、数学模型、控制、损耗以及单位功率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作为对偶结构的两者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下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对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信号发生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几种常见的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三逻辑SPWM信号发生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控制方法上,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大体分为直接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两种,本文对前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了PID直接电流控制的控制环路。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三逻辑SPWM信号的电流型PWM整流器进行了仿真,仿真得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对实验验证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还搭建了一台1.5KVA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开环和闭环实验,在闭环实验中进行了动态和静态实验,同时给出了实验结果分析。

二、介绍一种变单相电为三相电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一种变单相电为三相电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现状
        1.2.1 主电路拓扑发展概况
        1.2.1.1 单相组合式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1.2.1.2 单相直接式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1.2.1.3 三相组合式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1.2.1.4 三相直接式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1.2.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调制策略
        1.2.2.1 阶梯波脉宽调制技术
        1.2.2.2 基于多载波垂直分布的SPWM技术
        1.2.2.3 载波相移SPWM技术
        1.2.2.4 多电平空间矢量PWM技术
        1.2.2.5 其它调制方法
        1.2.3 均流控制方法研究概况
    1.3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应用前景
        1.3.1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中的应用
        1.3.2 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的应用
        1.3.3 在超导储能系统(SMES)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主电路拓扑的研究
    2.1 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主电路拓扑的研究
        2.1.1 通用型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推导
        2.1.1.1 对偶图的求法
        2.1.1.2 常用电路元件的对偶关系
        2.1.1.3 运用对偶原理推导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2.1.2 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衍生和优化
        2.1.2.1 电容箱位和二极管箱位电压型变流器的对偶拓扑
        2.1.2.2 单相8开关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
        2.1.2.3 单相6开关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拓扑
        2.1.2.4 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扩展
    2.2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主电路拓扑的研究
        2.2.1 三相飞跨电容箱位电压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对偶拓扑
        2.2.1.1 拓扑构造方法
        2.2.1.2 拓扑分析
        2.2.1.3 拓扑的扩展
        2.2.2 三相矩阵变换器的衍生拓扑
        2.2.2.1 拓扑构造思想
        2.2.2.2 拓扑分析
        2.2.2.3 拓扑的改进和扩展
        2.2.3 三相组合式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2.2.3.1 拓扑构造方法
        2.2.3.2 拓扑分析
        2.2.4 基于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扩展的三相拓扑
        2.2.4.1 串联式结构
        2.2.4.2 分相式结构
        2.2.5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拓扑分类
    2.3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主电路拓扑的归纳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PWM调制策略的研究
    3.1 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PWM调制策略的研究
        3.1.1 单相电流型5电平变流器的工作原理
        3.1.2 PWM调制方法的研究
        3.1.2.1 SHEPWM技术
        3.1.2.2 多载波垂直分布SPWM技术
        3.1.2.3 载波相移SPWM技术
        3.1.3 单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调制策略小结
    3.2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PWM调制策略的研究
        3.2.1 A类变流器的研究
        3.2.1.1 工作原理分析
        3.2.1.2 开关调制策略的研究
        3.2.1.3 小结
        3.2.2 B类变流器的研究
        3.2.3 C类变流器的研究
        3.2.3.1 工作原理分析
        3.2.3.2 PWM调制策略的研究
        3.2.4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调制策略小结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自均流特性的研究
    4.1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两种分流模式
    4.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自均流特性的研究
        4.2.1 I类变流器的自均流特性
        4.2.1.1 理论分析
        4.2.1.2 仿真验证
        4.2.1.3 结论
        4.2.2 II类变流器的自均流特性
        4.2.2.1 理论分析
        4.2.2.2 仿真验证
        4.2.2.3 结论
    4.3 中间电平电流不平衡对输出电流的影响
        4.3.1 对载波相移SPWM输出波形的影响
        4.3.2 对多载波垂直分布PWM输出波形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5.1 I类变流器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5.1.1 基于载波旋转的均流控制方法
        5.1.2 基于直流侧电流反馈的均流控制方法
        5.1.3 I类变流器的均流控制方法小结
    5.2 II类变流器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5.2.1 基于跨相冗余开关组合切换的均流控制方法
        5.2.2 基于调节脉冲宽度的均流控制方法
        5.2.3 II类变流器的均流控制方法小结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PWM整流器的研究
    6.1 前言
    6.2 工作原理分析
        6.2.1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PWM整流器的等效模型
        6.2.2 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原理
    6.3 PWM控制原理
        6.3.1 三逻辑SPWM信号的产生原理
        6.3.2 三逻辑SPWM控制的解耦预处理
        6.3.3 三逻辑SPWM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6.4 实验结果
    6.5 与多脉波电流型相控整流器的性能比较
        6.5.1 多脉波相控整流器的基本性能
        6.5.2 三相多电平PWM整流器的基本性能
        6.5.3 性能对比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电平变流器的产生背景
        1.1.2 多电平变流器的发展状况
    1.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研究现状
        1.2.1 拓扑结构的研究
        1.2.2 调制技术的研究
        1.2.3 控制方法的研究
        1.2.4 对偶原理的应用
    1.3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应用前景
        1.3.1 超导储能系统
        1.3.2 有源电力滤波器
        1.3.3 功率因数校正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构造和分析
    2.1 三种基本电路单元
        2.1.1 单值电感型电路单元
        2.1.2 多值电感型电路单元
        2.1.3 并联H-桥电路单元
    2.2 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的构造
        2.2.1 单值电感型多电平变流器
        2.2.2 多值电感型多电平变流器
        2.2.3 并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
        2.2.4 三种拓扑类型的统一
    2.3 电压型与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对偶关系
        2.3.1 直接对偶关系
        2.3.2 间接对偶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PWM调制技术
    3.1 三相电流型变流器的间接PwM调制技术
        3.1.1 间接PWM技术的数字实现
        3.1.2 载波相移SPWM技术
        3.1.3 间接SVPWM技术
    3.2 三相电流型变流器的直接PWM调制技术
        3.2.1 基于三角载波的直接调制技术
        3.2.2 基于锯齿载波的直接调制技术
        3.2.3 低电压应力直接调制技术
        3.2.4 直接调制技术的特点
        3.2.5 仿真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频域特性分析
    4.1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运行方式
    4.2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4.2.1 低频数学模型
        4.2.2 高频数学模型
    4.3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频域特性
        4.3.1 开关函数的傅立叶分析
        4.3.2 交流侧电流特性
        4.3.3 直流侧电压特性
        4.3.4 传输带宽
        4.3.5 与单模块整流器的特性比较
        4.3.6 仿真和实验
    4.4 与多重化相控整流器的比较分析
        4.4.1 多重化相控整流器的特性
        4.4.2 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与多重化相控整流器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系统的设计和实验
    5.1 主电路参数设计
        5.1.1 交流侧滤波器设计
        5.1.2 直流侧滤波器设计
    5.2 控制系统设计
        5.2.1 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双闭环控制系统
        5.2.2 负载电流前馈与双闭环控制
        5.2.3 仿真分析
    5.3 三相电流型多电平整流器的实验
        5.3.1 数字控制系统
        5.3.2 恒流输出时的实验结果
        5.3.3 恒压输出时的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对本文工作的总结
    6.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3)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1章 绪论
    1.1 PWM整流器概述
    1.2 PWM整流器研究概况
    1.3 本论文内容概述及创新点
第2章 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及原理
    2.1 基本原理及分类
        2.1.1 PWM整流器原理概述
        2.1.2 PWM整流器分类及拓扑结构
    2.2 电压型PWM整流器(VSR)PWM分析
        2.2.1 单相VSR PWM分析
        2.2.2 三相VSR PWM分析
    2.3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PWM分析
        2.3.1 单相CSR PWM分析
        2.3.2 三相CSR PWM分析
第3章 电压型PWM整流器(VSR)
    3.1 三相VSR建模及动、静态分析
        3.1.1 三相VSR一般数学模型
        3.1.2 三相VSR dq模型的建立
        3.1.3 三相VSR dq模型的动、静态分析
    3.2 三相VSR控制系统设计
        3.2.1 电流内环控制系统设计
        3.2.2 电压外环控制系统设计
        3.2.3 VSR交流侧电感设计
        3.2.4 VSR直流侧电容设计
第4章 VSR电流控制技术
    4.1 VSR间接电流控制
        4.1.1 三相VSR静态间接电流控制
        4.1.2 三相VSR动态间接电流控制
    4.2 VSR直接电流控制
        4.2.1 固定开关频率PWM电流控制
        4.2.2 滞环PWM电流控制
    4.3 影响三相VSR电流控制要素分析
        4.3.1 三相VSR网侧电流的时域描述
        4.3.2 PWM“开关死区”效应及影响
        4.3.3 三相VSR直流电压对网侧电流波形的影响
第5章 VSR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
    5.1 SVPWM一般问题讨论
        5.1.1 三相VSR空间矢量分布
        5.1.2 空间电压矢量的合成
        5.1.3 SVPWM与SPWM控制的比较
        5.1.4 VSR空间电压矢量的几何描述
    5.2 三相VSR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控制
        5.2.1 基于不定频滞环的SVPWM电流控制
        5.2.2 基于定频滞环的SVPWM电流控制
        5.2.3 跟踪指令电压矢量的SVPWM电流控制
第6章 三相VSR的其他控制策略
    6.1 无交流电动势、电流传感器控制
        6.1.1 三相VSR无交流电动势传感器控制
        6.1.2 三相VSR无交流电流传感器控制
    6.2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控制
        6.2.1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基本问题
        6.2.2 电网不平衡时的三相VSR控制
第7章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建模及控制
    7.1 三相CSR建模
        7.1.1 三相CSR一般数学模型的建立
        7.1.2 三相CSR dq模型的建立
        7.1.3 三相CSR dq模型的改进
    7.2 三相CSR dq模型的动、静态分析
        7.2.1 三相CSR dq等值电路描述
        7.2.2 三相CSR静态特性分析
        7.2.3 三相CSR动态特性分析
    7.3 三相CSR PWM信号发生技术
        7.3.1 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
        7.3.2 三值逻辑空间矢量PWM信号发生
        7.3.3 三相CSR PWM电流利用率
        7.3.4 低电压应力三值逻辑PWM信号发生
    7.4 电流型PWM整流器(CSR)控制系统设计
        7.4.1 单相CSR控制系统设计
        7.4.2 三相CSR控制系统设计
        7.4.3 三相CSR主电路参数设计
第8章 PWM整流器应用
    8.1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8.1.1 概述
        8.1.2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
        8.1.3 风力发电机并网及其控制
    8.2 “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位移快控电源(FCPS)的研究
        8.2.1 概述
        8.2.2 移相PWM原理
        8.2.3 控制系统构成及设计
        8.2.4 主电路参数设计
        8.2.5 工程样机的初步设计
        8.2.6 原理样机及实验
        8.2.7 实验结果与分析
        8.2.8 结论与建议
第9章 总结
    9.1 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9.2 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谐波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1.2 治理谐波与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
    1.3 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1 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2 电流型 PWM 整流器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原理与理论分析
    2.1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原理
        2.1.1 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分析
        2.1.2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2.1.3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2.2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静态分析
    2.3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信号发生技术与器件应力分析
        2.3.1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信号发生技术
        2.3.2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功率管器件应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有源阻尼控制与仿真研究
    3.1 不同控制策略功率因数运行能力的仿真与分析
        3.1.1 不同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对比
        3.1.2 间接电流控制时功率因数运行能力的分析
    3.2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无源阻尼分析
    3.3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
        3.3.1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基于虚拟阻抗的有源阻尼控制
        3.3.2 基于虚拟阻抗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kW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主电路设计
        4.1.1 功率器件的选型
        4.1.2 网侧 LC 滤波器与直流侧电感的设计
        4.1.3 功率器件缓冲电路的设计
    4.2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控制与驱动电路的设计
        4.2.1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测试结果
        4.2.2 驱动电路的设计
    4.3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软件设计
        4.3.1 基于 DSP 的主控程序设计
        4.3.2 基于 FPGA 的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kW 三相电流型 PWM 整流器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驱动信号发生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开环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5.3 闭环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5.3.1 闭环实验的稳态结果与分析
        5.3.2 动态响应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5)基于DSP的漏电保护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矿井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1.3 课题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任务
2 常用漏电保护器及漏电理论分析
    2.1 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2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类型
    2.3 漏电保护国家标准及其性能参数
        2.3.1 漏电保护器的国家标准
        2.3.2 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参数
        2.3.3 智能化的漏电保护器设计要求
    2.4 矿井电网的漏电原理分析
        2.4.1 漏电保护动作原理
        2.4.2 单相漏电故障时的零序电压
        2.4.3 单相漏电故障时的零序电流
        2.4.4 漏电电流
    2.5 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
        2.5.1 零序电流幅值比较法
        2.5.2 比幅比相法
        2.5.3 附加直流电源法
        2.5.4 零序功率方向法
        2.5.5 本文所采用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总体硬件设计
    3.2 采样电路
    3.3 信号调理电路
    3.4 零序方向性判别电路
    3.5 DSP 处理
    3.6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3.7 光纤传输
    3.8 液晶显示与键盘电路
    3.9 供电部分
    3.10 本章小结
4 选择性漏电装置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原则
        4.1.1 程序的总体设计
        4.1.2 程序的编制
        4.1.3 程序的检查和修改
        4.1.4 程序的调试
    4.2 软件开发环境
        4.2.1 MPLAB 集成开发环境(IDE)
        4.2.2 程序调试
    4.3 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4.4 交流信号的采样算法分析
    4.5 软件设计方案
        4.5.1 程序构成
        4.5.2 主程序模块
        4.5.3 选线模块
        4.5.4 初始化与自检模块
        4.5.5 额定参数检测计算模块
        4.5.6 电压检测模块
        4.5.7 绝缘电阻检测模块
    4.6 本章小结
5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设计与实验结果
    5.1 干扰源及危害
    5.2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5.2.1 电源的抗干扰
        5.2.2 印刷板的抗干扰
        5.2.3 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
    5.3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5.4 零序方向性判别实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推挽变换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能源开发背景及供电模式
        1.1.1 新能源开发背景
        1.1.2 新能源供电系统构架及其功率变换器
    1.2 推挽变换器分类与特性
    1.3 推挽变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电压型推挽变换器研究现状
        1.3.2 电流型推挽变换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压型推挽变换器优化及其扩容策略
    2.1 引言
    2.2 ZVS电压型推挽变换器
        2.2.1 拓扑生成与特性分析
        2.2.2 优化拓扑族衍生
        2.2.3 MCA-TSPPC拓扑分析与实验
        2.2.3.1 MCA-TSPPC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2.2.3.2 MCA-TSPPC特性分析与关键设计
        2.2.3.3 MCA-TSPPC实验论证
    2.3 ZVS有源箝位电压型推挽变换器
        2.3.1 AC-TSPPC拓扑推导过程
        2.3.2 AC-TSPPC分析与实验
        2.3.2.1 AC-TSPPC工作原理
        2.3.2.2 AC-TSPPC特性分析
        2.3.2.3 AC-TSPPC实验论证
        2.3.4 AC-TSPPC优化拓扑演绎
    2.4 电压型推挽变换器扩容技术
        2.4.1 多推挽变换器组合策略
        2.4.2 ZVS三相电压型推挽变换器
        2.4.2.1 拓扑生成
        2.4.2.2 TP-PPFBC工作原理
        2.4.2.3 TP-PPFBC特性分析
        2.4.2.4 TP-PPFBC实验与分析
        2.4.3 ZVS TP-PPFBC拓扑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流型推挽变换器优化及其扩容策略
    3.1 引言
    3.2 拓扑生成
    3.3优化拓扑分析与实验
        3.3.1优化拓扑I分析与实验
        3.3.1.1 VDR-CFPPC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3.3.1.2 VDR-CFPPC特性分析与对比
        3.3.1.3 VDR-CFPPC实验与分析
        3.3.2优化拓扑II分析与实验
        3.3.2.1 SPI-CFPPC拓扑由来与工作原理
        3.3.2.2 SPI-CFPPC特性分析与关键设计
        3.3.2.3 SPI-CFPPC实验与分析
    3.4 电流型推挽变换器扩容技术
        3.4.1 组合式电流型推挽变换器
        3.4.2 三相电流型推挽变换器
        3.4.2.1 TA-CPPC拓扑结构
        3.4.2.2 TA-CPPC工作原理
        3.4.2.3 TA-CPPC特性分析及关键设计
        3.4.2.4 TA-CPPC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挽双向DC-DC与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
    4.1 引言
    4.2 推挽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演绎及论证
        4.2.1 推挽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族
        4.2.2 拓扑TPFBC分析与实验
        4.2.2.1 TPFBC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4.2.2.2 TPFBC特性分析
        4.2.2.3 TPFBC实验与分析
        4.2.2.4 与双有源全桥(DAB)的比较
    4.3 推挽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拓扑演绎及论证
        4.3.1 推挽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拓扑族
        4.3.2 拓扑TPFHC分析与实验
        4.3.2.1 TPFHC拓扑结构与调制策略
        4.3.2.2 TPFHC稳态工作原理
        4.3.2.3 TPFHC关键特性分析
        4.3.2.4 TPFHC实验与分析
        4.3.2.5 与全桥高频环节DC-AC变换器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频隔离ZCS推挽谐振驱动技术
    5.1 引言
    5.2 推挽类谐振型驱动电路拓扑族
    5.3 隔离型DPPRGD电路分析与实验
        5.3.1 DPPRGD工作原理
        5.3.2 驱动损耗分析与比较
        5.3.3 关键设计
        5.3.4 仿真与实验验证
    5.4 ZCS推挽高频谐振驱动电路的应用
    5.5 小结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 VDR-CFPPC损耗计算表达式
附录 B TPFBC与 DAB变压器原边电流有效值推导

(7)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研究现状
        1.2.1 矩阵整流器调制策略研究现状
        1.2.2 三相-单相AC/AC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研究现状
        1.2.3 高频链矩阵整流器调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
    2.1 引言
    2.2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拓扑
        2.2.1 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拓扑
        2.2.2 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拓扑
    2.3 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
        2.3.1 解结耦调制
        2.3.2 基于12扇区划分的电流型空间矢量调制
        2.3.3 扇区划分
        2.3.4 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2.3.5 矢量合成顺序的确定
    2.4 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
        2.4.1 矩阵变换器输出正、负直流电压的调制原理
        2.4.2 矩阵变换器输出高频交流电压的调制原理
        2.4.3 矩阵变换器输出工频交流电压调制原理
        2.4.4 输出高频交流电压工作模态分析
    2.5 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
        2.5.1 传统的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
        2.5.2 优化的三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
    2.6 直接变换式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仿真验证
    2.7 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仿真验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调制
    3.1 引言
    3.2 传统的电流型解结耦单极性PWM调制策略
    3.3 优化的电流型解结耦单极性PWM调制策略
    3.4 单相电流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3.5 单相电流型解结耦矢量调制策略
    3.6 仿真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闭环控制
    4.1 引言
    4.2 三相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数学建模
    4.3 输入LC型滤波器的设计
    4.4 输出L型滤波器的设计
    4.5 控制系统设计
    4.6 仿真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设计及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平台硬件设计
        5.2.1 主电路设计
        5.2.2 高频变压器设计
        5.2.3 电感设计
        5.2.4 驱动电路设计
    5.3 控制电路设计
        5.3.1 采样电路的设计
    5.4 软件及程序设计
    5.5 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PWM逆变器的发展现状
    1.3 电流型PWM逆变器的发展现状
        1.3.1 电流型 PWM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1.3.2 电流型 PWM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1.3.3 电流型 PWM逆变器的调制方式
        1.3.4 电流型 PWM逆变器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和本文的主要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建模与控制
    2.1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2.1.1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时域模型
        2.1.2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频域模型
    2.2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 SPWM调制信号的产生和分配
    2.3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2.3.1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直接电流控制
        2.3.2 直接电流控制的控制环路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3.1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原理
    3.2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中直流侧电感的设计
    3.3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中交流侧 LC滤波环节的设计
    3.4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3.5 三相电流型 PWM并网逆变器 DSP控制系统设计
        3.5.1 DSP的选取与功能介绍
        3.5.2 三相电流型 PWM逆变器控制的数字实现
        3.5.3 DSP软件程序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件电路设计及实验结果
    4.1 硬件电路设计
        4.1.1 主电路及其参数的选择
        4.1.2 检测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
    4.2 开环仿真电路及仿真结果
    4.3 开环实验结果及波形分析
    4.4 直接电流控制仿真结果和波形分析
    4.5 直接电流控制的实验结果及波形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今后的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可穿戴式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电场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可穿戴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计算分析
    2.1 输电线路下电场计算模型
        2.1.1 工频电场的计算方法
    2.2 利用模拟电荷法对输电线路的场强计算
        2.2.1 模拟电荷法的求解
        2.2.2 程序求解过程
    2.3 输电线下平板电容的电场计算
        2.3.1 电容式电场传感器
    2.4 工频传感器测量电场的计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体带电作业下的电场畸变分析
    3.1 带电作业人员造成电场畸变因素分析
        3.1.1 作业人员介入造成的电场畸变
        3.1.2 边缘效应引起的电场畸变
    3.2 均匀电场下的测量系统分析
        3.2.1 传感器的结构优化
        3.2.1.1 感应极板面积的选择
        3.2.2 佩戴智能预警头盔在均匀场下的仿真分析
    3.3 非均匀场下的测量系统分析
        3.3.1 作业人员在非均匀场下的仿真分析
        3.3.1.1 人体周围畸变场和非畸变场的对比分析
        3.3.1.2 不同占位性的畸变分析
        3.3.1.3 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畸变分析
        3.3.1.4 智能预警头盔对电场的畸变分析
    3.4 工频电场测量的畸变分析
        3.4.1 畸变电场的增加因子
    3.5 电场畸变校正研究
        3.5.1 传感器结构化设计校正
        3.5.2 畸变电场的拟合校正
        3.5.2.1 远场畸变的校正
        3.5.2.2 近场畸变的校正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预警头盔的结构分析
    4.1 可穿戴智能预警头盔的设计分析
        4.1.1 非正交内衬的设计分析
        4.1.2 多矢量传感器的融合分析
        4.1.2.1 空间矢量电场降维重构
    4.2 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4.3 系统的硬件设计
        4.3.1 信号处理电路
        4.3.1.1 前端放大电路
        4.3.1.2 后端滤波电路
        4.3.2 人体姿态获取电路
        4.3.3 系统主板电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试验研究
    5.1 PC端上位机开发
    5.2 电场传感器校正实验
        5.2.1 单电场矢量传感器标定实验
    5.3 电场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实验
        5.3.1 实验平台介绍
        5.3.2 实验环境测量实验
        5.3.2.1 对比实验
        5.3.2.2 预警头盔对电场畸变影响分析
        5.3.2.3 人体对电场畸变影响分析
    5.4 输电线路下的作业实验分析
        5.4.1 人体对智能预警头盔巡线时的检测影响
        5.4.1.1 作业人员对设备的畸变因子影响分析
        5.4.1.2 非正交传感器的检测补偿
        5.4.2 人体爬塔状态下的电场检测分析
        5.4.2.1 多矢量电场传感器的动态融合
        5.4.2.2 非正交布局动态融合程序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A.发表的学术论文
    B.参与的科研项目

(10)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PWM整流器的发展和分类
    1.3 电压型 PWM整流器的技术研究概述
        1.3.1 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拓扑研究现状
        1.3.2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研究概况
        1.3.3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1.4 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技术发展情况及其应用
        1.4.1 电流型整流器(CSR)研究现状
        1.4.2 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三相PWM电流型整流器的分析与数学建模
    2.1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介绍
        2.1.1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拓扑
        2.1.2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开关模式
    2.2 三相PWM电流型变流器的数学建模
        2.2.1 电流型PWM整流器低频下的数学模型
        2.2.2 电流型PWM变流器在高频下的数学模型
        2.2.3 电流型PWM变流器在高频下的频域模型
    2.3 电压型变流器与电流型变流器的比较
        2.3.1 拓扑的比较
        2.3.2 开关模式的不同
        2.3.3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比较
        2.3.4 从功率的角度来分析
        2.3.5 从控制的角度来分析
        2.3.6 从功率损耗的角度来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信号发生与控制
    3.1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信号发生和分配技术
        3.1.1 三相电流型PWM的调制方法分类
        3.1.2 三逻辑SPWM信号的分配原理
        3.1.3 三逻辑SPWM调制方式的数字实现
    3.2 三相电流型 PWM整流器的控制
        3.2.1 间接电流控制原理
        3.2.2 直接电流控制原理
        3.2.3 直接电流控制的控制环路的设计
    3.3 用DSP实现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控制
        3.3.1 DSP 2407简介
        3.3.2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控制的数字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电路设计以及实验结果
    4.1 硬件电路的实现
        4.1.1 主电路及其参数的选择
        4.1.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4.1.3 设计中电磁兼容的考虑
    4.2 开环仿真和实验结果
        4.2.1 仿真电路的设计
        4.2.2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4.2.3 开环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4.3 直接电流控制的实验结果
        4.3.1 静态实验的结果及其分析
        4.3.2 负载扰动实验的结果及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介绍一种变单相电为三相电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 鲍建宇. 浙江大学, 2007(04)
  • [2]电流型多电平变流器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应用技术研究[D]. 白志红. 浙江大学, 2008(06)
  • [3]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 张兴. 合肥工业大学, 2003(02)
  • [4]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 文教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5]基于DSP的漏电保护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D]. 王永进.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4)
  • [6]推挽变换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伍群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基于解结耦矢量调制的电流型高频链矩阵整流器的研究[D]. 郑倩男. 燕山大学, 2017(05)
  • [8]三相电流型PWM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 吴奎华. 浙江大学, 2008(07)
  • [9]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可穿戴式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张远思.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D]. 王传兵. 浙江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介绍一种将单相电转换为三相电的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