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因斯主义的失败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衰落(论文文献综述)
汪丽[1](2016)在《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兴盛除了依靠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骨干力量外,更需要成千上万的小微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及保持文化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显着。但由于规模小,资产少,市场竞争力弱,小微文化企业难以获得充足的社会资源,其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基于市场失灵理论、中小企业生存论和文化多样性理论,根据中国小微文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竞争弱势的现实情况,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扶持性政策,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中国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中国制定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政策体系在不断完善,参与的部门和区域不断增多,扶持目标逐渐明确,统一性在不断增强。从政策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小微文化扶持政策逐渐从“重点”走向“普惠”、由“扶贫济弱”走向“支小”“扶优”、由“直接支援”走向“间接扶持”。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还存在政策门槛高、区域性扶持政弱、服务性配套政策跟不上、扶持政策所涉及部门和机构组织之间衔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善的法律监管、政策信息宣传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政策主体结构复杂、金融机构配合度不高、扶持政策的法律基础薄弱、小微文化企业本身发展不足、政策信息宣传方式单一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美、日两国的中小企业政策较为完善,是国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典型代表。从整体来看,美、日两国的中小企业政策具有高效的政策执行系统、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和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借鉴美、日中小企业政策,依据中国的实际,政府需要强化“扶小助微”的理念、注重政策效果的评估、不断创新政策实施措施。政府要不断加强经济扶持政策的力度、完善行政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创新扶持性服务政策、拓展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服务内容和范围。
萧衡锺[2](2014)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政治经济制度变迁及其脉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因着资金流动的便捷与人才流动的频繁,复以「比较利益法则」的驱使下,国家的角色,已不再仅仅是国家内部最高的主宰者与仲裁者而已;在全球化抹平世界的地理距离后,各项竞争的重心,已然从以民族国家为界线的国家内部各式组织,扩大转移至国家本身;换言之,因着全球化,国家成为竞争的主要行为体,而竞争的场域也延伸至整个世界空间。为了提升在世界中的竞争力,国家无不透过内部的组织改革与政策变迁,企图提升政府整体的效能;然而,在此效应所引致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治理的政策了,这自然有损于国家在全球化下的竞争力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析之,国家内部政党竞争为求获致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扩大社会福利的支出又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相互竞争面向。国家即是在这种对内不断扩大、对外则有必要削减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而可以想见的,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家的政策势必进行相应的变迁。是以本文研究欲通过文献梳理来厘清当前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公民社会下的国家发展导向、政策议题设定和政府治理类型,究竟是在地全球化还是全球在地化?以及探究当前于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公民社会下的国家发展策略与政府治理类型之转型。
程恩富,孙秋鹏[3](2014)在《论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调节作用与国家调节作用——两种不同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决定,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刻全面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整体方案,就需要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国家作用之间的关系。西方周期性地不断爆发各种经济危机和缓慢增长,表明新老自由主义的合理性总体上逊于新老凯因斯主义。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各有功能上的优劣点,应当发挥其优势功能的互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与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论"存在多方面的本质差别。
吕宣玲[4](2013)在《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市民社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民社会作为政治国家和个人的中间阶段,其建构意义在于完成一个社会立体治理结构,形成多方共治,为转型中的国家理性地缓和及解决社会矛盾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梳理市民社会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生成基础及机制。以西方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为依托,全面剖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和界限。市民社会的发展被马克思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基此所产生的市民的诉求,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社会自治的因素。我国从改革开始,国家对于社会从集中控制到与社会的“分离”的结构性的系统变迁,出现了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相对独立、多元的“社会”体系。社会角色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慢慢呈现出它的优越: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探讨与研究市民社会,把握其内在规律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推广社会治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想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研究市民社会的优越与缺憾,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其发展中的异化、被异化问题。切入我们国家在共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社会治理中,市民社会在我国的角色定位问题等。目前,我国正面临社会大转型,具体而有效协调、平衡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者间彼此关系即成为现代化建设“维稳”与“和谐”当务之急。研究市民社会对中国国家倡导社会管理、多元共治,形成多机制治理,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进步、文明提供实践上的理论指导,以及为国家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开辟一种的新思路、新构想和新方法。
阿布德拉[5](2013)在《发展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经贸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世界经济局势时有动荡,但席卷欧洲的欧债危机和横扫北非的政治动荡似乎并没有给渐有起色的阿尔及利亚经济蒙上阴影。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阿尔及利亚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是非洲第一大国,它地大物博,能源蕴藏极为丰富,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员。其国内政治局势稳定,各项工业和经济都期待着改革和腾飞。自1958年12月20日中阿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往来不断,近年来更是发展迅速。中国在发展中所积攒的经验、技术和培养的人才正是阿尔及利亚所渴求的,同时开发阿尔及利亚的市场和能源也是对在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阿尔及利亚的宏观经济、主要贸易伙伴的改变、对外贸易结构现状、投资环境等对阿尔及利亚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利用外资状况进行了研究后,分析了中阿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和发展中阿贸易的必要性。在研究了中阿目前的贸易和投资现状之后,分析了目前影响中阿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提出了在未来改善和发展中阿双边贸易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陈宥敏[6](2012)在《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论文针对中国马来西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对市场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界定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从而提出合理的艺术设计教育产业管理政策是为本论文的创新论点。从教育市场定义产生的研究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后和马来西亚1996年新高教政策修定议案开始后,两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市场就已形成。主要从问题意识的提出为主轴,落实到艺术设计教育的个体研究。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管理的工作、发展及管理等操作问题进行探索。有鉴于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特殊性,本文基本从“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两个部分为出发,进行闸述。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这主题式的假设做一系列的研究论证。从“品牌论”开始,梳理出市场上“品牌”的发展过程特征,利用“品牌论”的品牌原理,去寻找艺术设计教育品牌成立的特征,提出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在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建立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从而加强和实践此品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第二章是为“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界定。“作品呈现”是艺术设计教育的资产绩效,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表现行为,通过艺术设计教育的作品呈现来提升并确认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质量与价值。“学习环境”是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源绩效,为教与学活动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平台,是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下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的资源来达到的学习目标。在教与学的范畴里,基本要素与原则可以让教育质量得以控制;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第三章的研究重点为四:一,艺术设计教育品牌文化;二,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行销策略;三,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规划;四,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这四个重点是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必须建设的四项元素,并以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来完成这四项元素的建设。第四章是以调研方式进行论证;对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做出问题与预设,并展开系统的调查研究。这调研方法主要是:一,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二,深度访问(Further Interview)。问卷调查是以马来西业的艺术设计教育院校为主,对老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除了学校学术部份,也向艺术设计专业从业员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出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重要性。深度访谈目的主要是希望获得个体的“主观意义”以及“内隐知识”。第五章是对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的深入探讨。分三个部份:一、策略管理;二、规范管理;三、营运管理。整体研究规划以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为出发点,并归纳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之范畴。本论文是把研究内容定位为“反思性”的建议,尚且属于理论层面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具体以及实践性的探索。希望借此能引起更多的人参与探讨和实践来弥补本论文研究的苍白之处。
郭忠义[7](2011)在《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文中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增长,即便是在经济转轨和2008全球金融危机中也辉煌依旧,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西方的正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都不能解释中国奇迹的成因,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本文认为,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决定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的供给,决定界定和保护产权的国家的意志,因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原因是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变革,即实现了由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由革命至上到改革开放、由教条主义到实事求是的历史转变。
于维君[8](2010)在《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文中指出“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在此的经济法概念是广义的,包含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曾言:“一切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换言之一切的科学都必须在历史中寻找本体存在的依据。而将经济法建构在历史科学上极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建构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但历史合理性又是什么呢?历史合理性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依循历史主义的合理性,换言之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一件事物存在的原因与依据。是故探究一件事物的历史合理性就是从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宏观意义上,进行历史性的阐释,指出它在历史时空中的意义。而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核心,便是在于解释经济法在历史时空中存在的意义。论文是以由上而下的视角展开的:其一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基础性的介绍与一般性的阐释(第一章),透过文献的梳理,对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研究作出研究进行前的必要假设,其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合理性的阐述、经济法的语源、曾出现过的理论与形态进行简要的探讨。其二是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基础:社会的演化逻辑的阐释(第二章),透过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给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建立一个历史主义的框架。其三是,由国家的层面对曾经出现的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进行阐述与分类(第三章),在本章中仍是以历史主义的角度,阐明国家产生的因素、国家为何干预社会生活、与如何干预社会生活的方式。其四是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产生的共同历史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追溯(第四章),并进行一定的讨论。其五是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第五章),并对其因素寻找历史上的必然性。第一章是研究初始必须进行的一般基础性介绍与对研究内容的界定。在本章中,首先对历史合理性的阐述,其次是对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学术演进进行追溯,再其次是对现代经济法的曾经出现的几种形态加以描述,最终得出论文所采行的经济法概念。在经济法概念的学术谱系演进过程上,论文所指的现代经济法概念是来自于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并无形式意义上的现代经济法),除了德、日之外,苏联可说是影响现代经济法部门与理论发展的几个最重要国家之一,且因为论文是在中国的语境下进行分析,是故在现代经济法的历史谱系上便主要选择以中国、德国、日本与苏联四国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在梳理了各自的学术谱系后,可以发现现代经济法的实践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基本形态:战争经济下的形态、灾变经济下的形态、市场经济下的形态与计划经济下的形态,这些不同的现代经济法形态分别对应着各自的现代经济法概念理论。而在本章节最后的部分,就以所有现代经济法的理论与形态中都有的一些共性作为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的基本假设。其依据有六:(1)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完整形式只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2)现代经济法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3)现代经济法的概念应包括所有形态的经济法、(4)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功能在于调整社会经济生活、(5)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形式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6)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与政策为前经济法。论文就在这六个假设之下对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的研究进行小规模的展开。第二章的内容就是对社会演化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建构一个用以把握整体历史脉络的方法论。本章第一节便是对利用的分析工具的介绍,分别是汤因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基于进化论的历史哲学,这三者就是论文对经济法历史合理性分析的重心。本章第二节开始阐述历史演化逻辑中的“社会形态论”:论文主张社会作为在历史演化的主角,有四种形态,分别是良性发展的社会、衰退与停滞的社会、失去秩序的混乱社会、震荡转型中的社会,以社会演化的视角来观察,任何社会的诞生、发展、衰落乃至灭亡都是在四种社会形态间转换的过程,而这种无止无休的转换是通过了历史对人类的挑战与人类对历史的回应而完成,在此,论文则对此四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都以汤恩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西方经济学分别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其主要观点是仍是着重于马克思之上,社会形态的变化,均是取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化。本章第三节阐述的是历史演化逻辑中社会演化的驱动力:社会压力。首先,论文论证到在社会演化逻辑中,导致这四种社会形态在历史中不断循环运行的驱动力就是社会压力,并结合了不同的历史哲学与历史事实对社会压力的形态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其次是探当社会压力超越社会承载力时,社会形态进行转化的问题。本章第四节是结合几个论述阐释论文采用的社会演化逻辑:此一逻辑是以四种社会形态为核心,推动四种社会形态循环与变迁的是社会压力,当社会压力超过社会承载力时整个社会形态就会进行转变,而其中社会对社会压力的回应,决定了社会在四个社会形态间存在的方式。第三章说明的就是是社会压力的政府回应。在本章中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三章第一节是论证社会、国家、政府间的关系。其首先对社会、国家、政府的概念进行了必要的厘清;其次是对由柏拉图开始到吉登斯的社会、国家与政府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其三是在诸多的国家理论中,选取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法团主义的国家理论作为视角,对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马克思一法团主义”的解释架构,并得出两个结论:(1)国家仅是社会为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2)代表国家的政府是利益集团的工具。其四是以“马克思一法团主义”的视角,对政府干预社会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推论。政府干预社会的立论基础在于:(1)国家是为了社会生存与发展(回应社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制度性安排;(2)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统治与对社会压力回应的主体是政府;(3)政府是利益团体的工具。由以上三个结论就可以对政府回应社会压力的原因给予完整的解答。本章第二节对政府回应社会压力的方式进行了论述,这种论述是经由方法与手段上的区别,排除非经济法统辖范围的领域。由于现代经济法是根植与大陆法系下的概念,且论文中认定的经济法最大共性就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就以此两个共通定义对经济法的方法论开始进行论述并以此展开。先由公私法的界定排除不是以公权主体进行社会干预的范畴,再排除政府作为公权主体但并非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范畴,剩下的就是经济法的范畴。本章第三节部分是说明各种不同社会压力由公权主体进行社会干预的历史实践,而在论文的第一章有个定义:现代经济法的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解决在现代经济法正式概念产生前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法律的归属,论文创造了一个名词——“前经济法”;在此,将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称为“前经济法”,而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后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称为“现代经济法”,并在本节中对曾见的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所解决的社会压力都进行了论述与列举,在此论述与列举上,前经济法与现代经济法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压力而存在。第四章论述的是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解释。论文主张,所有法律的共通的历史合理性或者都在于解决社会压力上,但如何决定由现代经济法或前经济法来解决某一类社会压力就是经济法历史合理性要解决的问题。以本章第一节的论述,政府会采行现代经济法或前经济法来解决社会压力的原因,就是基于经济手段解决社会压力的便利性上结合了,对国家安全的需求、市场的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本身的利益追求;这三者形成了政府为何采行经济法来干预某种社会压力的所有原因。第四章第二节则就以国家安全的理论谱系,论述为何政府选择以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干预社会的因素,并分别就理论与事例进行说明。第四章第三节是经济法的市场失灵理论,对此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详尽的说明,故论文中选择不加以展开论述,仅仅是一笔带过。本章第四节是政府利益,此一利益指的是除了公共利益外的政府利益,政府利益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控制政府的利益团体的自利行为、政府的寻租行为、官僚体系的膨胀。本章第五节则是对回应社会压力的经济法的政府决策模型的阐释。在本章中可以发现基于经济手段解决社会压力的便利性上,国家安全、市场失灵、政府利益上组成了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第五章则是论述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也就是现代经济法为何存在的问题。本章第一节在于讨论经济法的分析方式,以论文的观点,对经济基础决定了经济法的产生是完全赞同的,但其认为在经济基础作用到产生经济法的过程中,必然经过政治生活的改变。因此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法”的模型太过草率无法对经济法的生成进行正确的解释,应改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生活→经济法”才有可能正确的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本章第二节的论述,则是以“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生活→经济法”的架构,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进行了区分,论文认为现代经济法是政治现代性的产物(政治现代性是政治正当性的转型、经济现代性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但经济现代性导致了政治现代性的转换),现代经济法是政治正当性完全转型后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法律,而前经济法是政治正当性转型前或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法律。(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政治正当性是指统治者的“政治统治”和民众的“政治服从”间的关系)。换言之,现代经济法是建构在完整的人民主权论上的法律形式,而前经济法则或多或少的依赖非人民主权论,如:君权神授、朕即国家、自然法、理性等的政治正当性理论而存在。本章第三节则是论述政治正当性完整转型的背景,而此一背景则靠的是对十九世纪思想史的梳理而达成,而此一梳理采取的是克劳塞维茨、马克斯·韦伯、马克思三人的视角。论文中认为自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后,民族国家的雏形“主权国家”完全确立。这个主权国家体系在一系列的争霸中,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民族的概念也才开始生成。而在美国革命与英国光荣革命在欧陆以外另竖一帜建立了另一个政治传统后,欧洲大陆的诸王们开始利用“民族国家”此一新工具,大玩合纵连横,而中世纪的教权式政治正当性也在这种国王的游戏中不断地耗竭。在国王的游戏进入巅峰之际,法国大革命爆发,其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态,法国建立了民族国家下的征兵制度,使得国王的游戏变成了全民的战争。而拿破仑也以此为武器横扫整个欧洲大陆,直到所有欧陆国家都接受了这种爆炸性的武器(民族主义),此后战争的形态就再也不是国王的游戏,而是根植于民族国家中的民族精神聚合。而这种民族精神聚合,呼唤的是政治正当性的除魅(要求民众能自动自发的上战场、并不因被征兵上战场而产生过于严重的厌战心理),人民主权理论由此逐渐地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整个十九世纪也可以说是人民主权论与君权神授论的战场,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旧思想才通过了战争进行了总结算,世界由近代进入了现代,并以人民主权论完全胜出而告终。本章第四节论述现代经济法正当性的决定性转型,本节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整个现代经济法政治基础转型的最后一步,也就是现代的人民主权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可能完全确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技术、兵役制度、政治形态的原因,总体战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总体战中有一个必要条件,便是要求的是全社会的所有分子都必须为了民族有牺牲自我的准备(不论是财产、生命),在这种需求下,国家的政治正当性转型就成了完全不可避免之事,因为这种如此高的政治信仰需求就必然呼唤着政治正当性的完整除魅,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超越性意志的正当性都被粉碎,而代之以人民主权正当性。而在转型入人民主权正当性后,现代经济法这种要求全新的政治现代性的法律就油然而生了。本章第五节则是对现代经济法依靠的政权政治正当性结构进行论述,决定政权政治正当性结构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正当性与控制政权的政治团体(利益团体)所抱持的意识形态。任何一个政治团体取得政府权力都是经过社会中的竞逐而达成的,而这种竞逐在本质上虽然完全靠的是武力或利益来达成,但团结起政治团体向同一目标迈进的粘合剂就是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政治团体在国家层面取得统治国家的政治正当性的依靠,就是其所抱持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在刨除掉多余的外沿,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对社会现状进行解析,确立改造社会的目标,并选择改造社会手段的方法论)掌握政权的政治团体,在很大的层面上来说是依靠着它的政治意识形态取得国家政权正当性的,因此政治意识形态也就决定了掌握国家政权政治团体的正当性。也是因为经济法的正当性与掌握政府的利益团体的正当性是一个连续性的关系,因此才会产生如此之多的现代经济法形态,也论证了经济法形态与政治团体信奉的意识形态具有完全的关联性。本章第六节则是综合了马克思、汤因比社会演化论与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对经济法的政治过程进行了阐述。(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是一个由社会演化到政治正当性构成的完整构成)
牧野笃[9](2009)在《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方向—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文中指出前言泡沫经济在1991年瓦解后,日本社会经历了"消失的十年"的极度不景气时代。此后,日本社会依然无法摆脱长期不景气的桎梏,"消失的十年"之后甚至还有下一个"消失的十年"的可能。1990年代到2000年代的世纪转换期也可说是日本社会的考验期。群众对于日本经济不透明的未来感到不安,这也让雇用不安(就业不稳定)笼罩整个社
黄宗智[10](2009)在《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文中提出中国的"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即没有工作保障,缺少福利和不受国家劳动法保护的劳工)已占今天2.83亿城镇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68亿,比正规就业人员要多出一倍半。但是,今日的中国国家统计机构尚未真正正视非正规经济就业人员统计。其部分原因是当前的主流经济(以及社会)理论——即主要来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二元经济"理论、"三部门理论"和"橄榄型"社会结构理论——的误导。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50年代和60年代风行美国的"现代化"模式。本文扼要论述该模式的关键论点,进而回顾70年代和80年代发展经济学"革命"中有关学者对其所作的批评,以及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在美国新保守主义领导下进行的"反革命"辩驳,重在揭示论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化偏颇,并突出各自的洞见,提倡适当结合双方正确的见解,由此建立去意识形态化的理论观点,以助于理解今天非正规经济的现实。
二、凯因斯主义的失败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衰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凯因斯主义的失败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衰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2.1 小微文化企业的内涵 |
2.1.1 小微文化企业的定义 |
2.1.2 小微文化企业的特点 |
2.1.3 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内涵 |
2.1.4 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属性 |
2.2 政府制定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理论依据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中小企业生存论 |
2.2.3 文化多样性理论 |
2.3 中国制定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现实依据 |
2.3.1 小微文化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
2.3.2 小微文化企业的弱势地位 |
2.3.3 保持文化产业内部竞争活力的需要 |
第3章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现状 |
3.1 当前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政策的整体情况 |
3.1.1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发展脉络 |
3.1.2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文本统计分析 |
3.1.3《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分析 |
3.2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成效与趋势 |
3.2.1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成效 |
3.2.2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
3.3 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扶持政策贯彻度较低 |
3.3.2 扶持政策门槛高 |
3.3.3 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 |
3.3.4 政策信息宣传滞后 |
3.4 制约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因素 |
3.4.1 政策主体结构复杂 |
3.4.2 金融机构配合度不高 |
3.4.3 扶持政策的法律基础薄弱 |
3.4.4 小微文化企业本身发展不足 |
3.4.5 政策信息宣传方式单一 |
第4章 美、日中小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
4.1 美、日中小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 |
4.1.1 设立专职的管理机构 |
4.1.2 制定法律法规 |
4.1.3 财税扶持政策 |
4.1.4 金融扶持政策 |
4.1.5 扶持性服务政策 |
4.2 美、日中小文化企业扶持政策评析 |
4.2.1 高效的政策执行系统 |
4.2.2 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 |
4.2.3 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 |
4.3 美、日中小文化企业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4.3.1 强化政府“扶小助微”的理念 |
4.3.2 注重政策效果的评估 |
4.3.3 不断创新政策实施措施 |
第5章 完善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的措施 |
5.1 加强经济政策的扶持力度 |
5.1.1 提高财政扶持政策的效益 |
5.1.2 改进税费扶持政策方式 |
5.1.3 强化金融扶持政策的力度 |
5.2 完善行政法规建设 |
5.2.1 构建法律法规扶持体系 |
5.2.2 提高政府机构的政策执行力 |
5.2.3 建立政策效果的评价考核机制 |
5.3 创新扶持性服务政策 |
5.3.1 拓展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服务内容和范围 |
5.3.2 提高政策信息的透明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致谢 |
(3)论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调节作用与国家调节作用——两种不同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市场决定理论的发展与反思 |
1.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决定理论 |
2.凯恩斯主义对完全自由市场决定的反思 |
3.新自由主义:古典市场决定理论的回流 |
4.2007 年底以来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证伪了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理论 |
二、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的功能性互补10 |
(一) 市场配置资源 |
(二) 国家调节 |
(三) 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的功能性结合 |
三、两种“市场决定性作用论的比较 |
四、简要结论 |
(4)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市民社会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2 概念的厘定 |
2.1 “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2.1.2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2.2 “市民社会”的内涵 |
2.2.1 “市民社会”的概念 |
2.2.2 “市民社会”的本质 |
3 对市民社会的历史考察 |
3.1 市民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
3.1.1 市民社会的历史溯源 |
3.1.2 市民社会的兴起 |
3.1.3 市民社会的衰落 |
3.1.4 市民社会的复兴 |
3.2 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分析 |
3.2.1 市民社会演进的模式 |
3.2.2 市民社会的内在局限 |
3.2.3 市民社会的功能 |
4 探索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 |
4.1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及其演变 |
4.1.1 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 |
4.1.2 新中国的单位社会 |
4.1.3 市场经济转型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 |
4.2 呼唤市民社会 |
4.2.1 理论逻辑 |
4.2.2 现实基础 |
4.3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建构遵循的原则特征 |
4.3.1 历史发展的必然与社会治理有意的调整 |
4.3.2 理论先行与试点实验并举 |
4.3.3 市民社会建设服从于和谐社会整体目标的布局 |
4.4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构成及社会阶层 |
4.5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生成 |
4.5.1 自发组织 |
4.5.2 政府引导 |
结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5)发展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与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
一、 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
二、 赫克歇林和俄林——俄林的要素禀赋论(H-O模型) |
三、 新生产要素理论 |
四、 偏好相似理论 |
五、 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六、 现代贸易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 琼斯·莫洛内等区域比较利益论 |
二、 瓦伊那的关税同盟理论 |
三、 缪尔达尔、普雷维什和辛格等的“中心--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 |
四、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核心的新国际地域分工理论 |
五、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
一、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二、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
三、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
四、 规模经济理论 |
五、 市场控制理论 |
六、 坎特威尔和托兰西诺的技术积累到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
七、 小泽辉智的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理论 |
八、 对外投资的不平衡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尔及利亚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阿尔及利亚的经济总体情况 |
一、 阿尔及利亚近期宏观经济 |
二、 阿尔及利亚贸易的平衡状况 |
三、 阿尔及利亚的各类资源及能源市场 |
(一) 燃料资源 |
(二) 矿产资源 |
(三) 清洁能源如电力和可再生资源 |
第二节 阿尔及利亚的利用外资现状 |
一、 阿尔及利亚的主要贸易伙伴 |
二、 阿尔及利亚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第三节 阿尔及利亚的投资现状 |
一、 阿尔及利亚的外商投资环境 |
二、 在阿尔及利亚的主要投资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经贸合作基础与潜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的贸易互补性 |
第二节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贸易符合双方利益 |
一、 中国在中阿经贸中的利益 |
二、 阿尔及利亚在中阿经贸中的利益 |
第三节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间贸易的重要性 |
一、 发展中国家间合作优越性显着 |
二、 中国和其他北非国家间贸易关系凸显发展中阿贸易的重要性 |
(一) 埃及 |
(二) 摩洛哥 |
(三) 突尼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双边经贸合作概述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双边经贸合作概述 |
一、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双边贸易现状 |
二、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投资合作现状 |
第二节 中阿双方经贸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有利因素 |
1.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持续增长 |
2.目前中国企业投资阿尔及利亚的有利条件 |
3.阿尔及利亚的国际支付能力及信用等级稳定 |
4.通货膨胀对阿尔及利亚市场的影响较小 |
5.中国和阿尔及利亚都对双边经贸合作持积极态度 |
二、 不利因素 |
1.西方大国对北非和阿国市场的争夺日益加剧 |
2.中阿双边贸易中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
3.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存在风险 |
4.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展中阿双边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扩大中阿之间有潜力合作的规模 |
第二节 积极促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对阿尔及利亚投资 |
第三节 改善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的贸易不平衡状态 |
第四节 抵消西方国家不利言论的消极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国内研究现状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 |
学生作品成绩展现舞台与学习环境 |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知识与认知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概念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的作用 |
第二章 学生作品呈现舞台及环境的定位原则 |
第一节 学生作品呈现舞台的定位原则 |
第二节 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环境定位 |
第三节 学生作品呈现与学习艺术设计环境的整合与关连性 |
第三章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与学生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的关系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文化价值与建设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行销策略与规划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价值与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调查与研究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对作品呈现与学习环境的问题界定 |
第一节 调查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研究小结 |
问卷调查一 |
问卷调查二 |
问卷调查三 |
第三节 深度访谈小结 |
第五章 建立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在作品呈现及学习环境下的管理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策略管理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规范管理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营运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奇迹及其流行解释的缺陷 |
二、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中国奇迹何以可能? |
三、新意识形态范式与经济奇迹相关性的经验诠释 |
1.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三大理念 |
2. 中俄转轨绩效差异的原因是意识形态范式的差异 |
3. 中国意识形态范式对突破“发展困境”的启示 |
4.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效率与意识形态范式的相关性 |
(8)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一节 历史合理性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形态 |
一、经济法语源的形成 |
二、德国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 |
三、日本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 |
四、苏联现代经济法概念诸理论 |
五、中国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与沿革 |
六、无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国度:英美法系国家 |
第三节 现代经济法的形态 |
一、战争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 |
二、灾变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 |
三、市场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 |
四、计划经济下的现代经济法形态 |
第四节 小结:论文所采取的界定 |
一、现代经济法的概念与完整形式只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 |
二、现代经济法概念正式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 |
三、现代经济法的概念应包括所有形态的现代经济法 |
四、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功能在于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
五、现代经济法的法律形式是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
六、现代经济法概念产生前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与政策为前经济法 |
第二章 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的基础:社会演化的逻辑 |
第一节 社会演化逻辑建构的基础理论 |
一、汤因比的文明变迁论 |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
三、中国的进化论哲学:严复与《天演论》 |
第二节 社会演化中的社会形态 |
一、良性发展的社会 |
二、衰退与停滞的社会 |
三、失去秩序的混乱社会 |
四、震荡转型中的社会 |
五、社会形态中的微循环 |
第三节 社会压力:社会演化的推动力 |
一、社会压力的概念 |
二、社会承载力的概念 |
三、社会压力与社会承载力的互动 |
第四节 小结:社会演化逻辑的阐释 |
第三章 社会压力与政府: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多重面孔 |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压力间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国家、政府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与国家(政府)关系源流 |
三、理论的基点:马克思国家理论与法团主义 |
四、政府对社会压力进行回应的推论与原因 |
第二节 政府对社会压力进行回应的方式:政府对社会的干预 |
第三节 社会压力与政府作为公权主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
一、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衰退 |
二、其他社会体系的竞争 |
三、自然环境的挑战 |
四、科学技术的落后 |
五、社会内部利益团体(群体)间的剧烈冲突 |
六、社会可支配资源、生产工具与公共财的增加与减少 |
七、市场机制的震荡与衰退 |
第四节 小结: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同与不同 |
第四章 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社会压力的政府回应 |
第一节 分析模式:国家安全、政府利益、市场失灵的协同 |
第二节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由非常到平时 |
一、国家安全释义 |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可改善的国家安全 |
第三节 市场失灵 |
一、市场失灵的基础理论 |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现代性与前现代性 |
第四节 政府利益 |
一、政府利益的现代诠释 |
二、政府利益的基本形态 |
第五节 小结: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共通的历史合理性分析模式 |
第五章 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合理性:政治正当性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疑问的起点: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 |
第二节 现代经济法的生成的另一种视角:政治正当性形态的转换 |
一、政治正当性的概念 |
二、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的政治正当性与范式转换 |
第三节 现代经济法与前经济法转型的思想史背景 |
一、历史视角的选择:克劳塞维茨、马克斯·韦伯与卡尔·马克思 |
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战争与民族国家 |
三、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民族国家与正当性 |
四、马克思的思想革命:革命、战争与现代性 |
五、历史背景的思想史解读 |
第四节 现代经济法的政治正当性转换:总体战的发轫 |
一、总体战的源起 |
二、总体战的相关理论 |
三、总体战生成的基础 |
四、总体战与政治正当性 |
五、现代经济法的诞生:总体战促成了政治正当性的完整转型 |
第五节 政治正当性结构与现代经济法 |
一、政治正当性与意识形态 |
二、政府的政治正当性结构与现代经济法 |
第六节 小结:现代经济法的政治过程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非正规经济 |
二、“二元经济”理论和美国模式 |
三、“非正规经济” |
四、意识形态化的理论争执 |
五、对经验现实的误导 |
六、摆开意识形态 |
四、凯因斯主义的失败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衰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小微文化企业扶持政策研究[D]. 汪丽. 湖南大学, 2016(03)
- [2]经济全球化下的政治经济制度变迁及其脉络比较[A]. 萧衡锺. “全球化与区域社会发展:基于文化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3]论资源配置中的市场调节作用与国家调节作用——两种不同的“市场决定性作用论”[A]. 程恩富,孙秋鹏.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4]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市民社会问题研究[D]. 吕宣玲. 西安科技大学, 2013(04)
- [5]发展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经贸合作研究[D]. 阿布德拉.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6]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D]. 陈宥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7]中国奇迹与意识形态范式变迁[J]. 郭忠义. 党政干部学刊, 2011(10)
- [8]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 ——基于社会演化的考察[D]. 于维君.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8)
- [9]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方向—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A]. 牧野笃. “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历史、理论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9
- [10]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J]. 黄宗智. 开放时代,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