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新的数学猜想——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引伸(论文文献综述)
付天贵[1](2020)在《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设起先进的数学文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课程和数学学习具有的积极情感。受考试文化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存在重视知识训练忽视情感培养现象,这使得不少学生即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却对数学有着负面的情感,中小学生解题能力强,但学生数学课业负担重,数学兴趣不浓厚,创新思维不足,有的学生甚至在小学就开始讨厌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改变传统教材编写形式,以“你知道吗”“数学的应用”“数学阅读”“数学万花筒”等多种形式把数学文化渗透在教材中,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但如何测试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却十分缺乏。基于这样的现实,研究围绕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这一主题,主要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问题1:数学文化的形态与特点是怎样的?问题2: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是否接受?问题3:如何测评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这些问题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数学文化要融合于小学数学教材,这要求必须深入认识数学文化的形态特点及价值,这是研究的起点;学生对这些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接受?如果小学生对这些课程形态数学文化是抗拒的,则后续研究价值不大,问题2是问题3的基础,问题3是问题2的深入和继续,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如果数学文化促进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活动中学生就会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勤于探究,这既是说从学生数学文化学习的行为活动可以间接反映出数学文化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处理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从教育统计的角度定量地、深入地去认识教育现象提供了可能。研究中数学文化的调查和数学学习兴趣的测量以及模型的构建都是从教育统计的角度去分析数学教育中的现象。针对不同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下是研究的主要过程与结论:(1)构建了数学文化原始形态、课程形态、学习形态的关系模型图。采用文献法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的分析、归纳与总结,阐述了原始形态、课程形态、学习形态这三种数学文化的形态、特征,构建了这三种数学文化形态关系的模型图。(2)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接受度较高。纯文本形式、情境图形式、连环画形式是小学数学教材数学文化编写的主要方式,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了小学生对数学文化呈现方式的接受度。研究过程中,在对问卷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等距原则对接受度进行等级评定,就小学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接受而言,连环画呈现方式的接受度等级评定为D,情境图呈现方式和纯文本呈现方式等级评定为C,小学生连环画呈现方式的接受度高于另外形式,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兴趣性、形象性、可读性和连贯性是影响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主要因素。(3)构建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借鉴已有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中测评模型构建的思路和方法,编制问卷对小学生数学文化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测量,构建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研究实证了数学知识与方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数学活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数学应用意识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数学思维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4)教师对数学文化学习的引导参与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而且探索了数学文化促进小学生数学兴趣的策略,实验结果说明教师组织一定的活动引导参与学生的数学文化学习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论文共有八章,第一章是导论,由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三部分组成;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从数学文化研究、学习兴趣研究、数学文化对学生影响研究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数学文化、学习兴趣的内涵以及已有相关测量工具;第三章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重点、研究框架与假设、研究工具和调查对象等内容;第四章是预测问卷的分析与处理,包括问卷的编码、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修订后的研究框架等;第五章是数学文化的形态特点与接受度,论述了原始形态、课程形态、学习形态的特点和关系,阐述了数学文化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采用调查与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接受度;第六章是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在测量基础上,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第七章是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采用实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合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在一定程度实证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理解的影响;第八章是研究的结论与展望,主要是研究结论、不足、研究的展望。研究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模型,从已收集的文献看,这在相关研究中尚属首次;2)编制了数学文化和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工具,采用测量的方式实证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由于数学文化测量极具挑战性,所以研究也只能算是大胆尝试,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如:1)问卷调查只限于重庆市,调查范围有待扩大;2)受人力物力的影响,实验只在四年级进行,需要扩大实验范围;3)通过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理解的影响,但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都有待后续继续研究。总之,必须关注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具有文化自觉意识,主动进行数学文化实践,从而逐步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数学文化。
刘晓芳[2](2020)在《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文中指出本文以“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概念在新时期早期的历史化过程,厘清科幻小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多元化探索方向。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将探寻“科幻现实主义小说”在此时出现的历史条件,以及郑文光等科幻作家尝试为中国科幻文学开辟一条新路的艰苦努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还原科幻小说在经历文革后的复兴语境。我们从文学/文化作品、事件和活动三个角度入手,勾勒新时期早期“科学热”的三个侧面,重现科幻文学在此时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首先,借《哥德巴赫猜想》分析新的时代氛围下,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是如何成为“英雄”的;其次,全国科学大会喊出了“向科学现代化进军”的口号,大量科普/科幻类出版物应声涌现;再次,《人民文学》等主流文学刊物也开始注意到科幻文学,并在评奖活动中谨慎地予以认可。第二章旨在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提出来的逻辑和前提。通过对“科学”、“幻想”和“现实”三大关键词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新阐释,我们看到郑文光等一批科幻作家对于“何为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何为”这类问题的自觉思考。在时代的应召下,他们主张科幻小说要向现实回归,要将科学幻想与反映现实、思考现实甚至批判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幻现实主义”的道路。第三章是从反思“伤痕”、建构“新人”、外星文明、机器人世界四个题材角度,对“科幻现实主义”文本实践展开剖析。此时的科幻主力军们将目光从未来拉回到现实,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或直接或投射,将现实融入科学幻想当中,体现了他们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和对现实历史的人文关怀。第四章旨在以历史化的眼光去看待“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沉寂。科幻文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过短暂的高潮之后,“突然”沉寂了下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国家层面的干预、文学界和科学界的双重忽视、自身创作的困境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使得这一文类陷入失声,直至九十年代才重焕生机。
郭志云[3](2013)在《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代性、纪实性、叙述性共同限定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文体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叙事文体,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经由传统内化、近代文化转型的时代孕育以及30年代以来域外视角的关照而迅速由附庸而蔚为大国。调整期报告文学的文体尴尬有赖于相关理论建构的有效纠正。叙事学视野之下探究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既是学理性研究的有益尝试,更能彰显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殊性。论文围绕叙事距离、叙事聚焦、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节奏、叙事功能、民族叙事等方面,透析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叙事题材选择上的及时与沉淀、叙述主体形象的外显与内隐、对意识形态的介入与游移等距离选择关涉着报告与文学之间的平衡。零聚焦、限制聚焦与转换聚焦在线性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的单一向多元的趋向,指认了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日臻完善。认知性聚焦在填补感知性聚焦不足的同时,也合理解释了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报告文学叙事的线型结构呈现单线、复线、环状依次壮大的成长趋态,同时又与非线型此消彼长、相互匹配。传媒视域之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采取了迥异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又在时代的磨洗中经典化了叙议结构。叙事时间掌控所带来的叙事节奏上的强度与密度的变化,方便了报告文学叙述者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同类型的话语模式与非叙事话语的功能形态确证了报告文学文体叙事的独异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报告文学在感性层面上能达成审美愉悦的功能;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体叙事,报告文学则具备了更强大的社会公共功能。大众化的叙事普及、政治化的历史重负、互文性的文本丰富指认了中西方报告文学的同中有异。相对完备化的叙事伦理规范,则方便了对文体尴尬与认同危机的当下应对。
冯真真[4](2019)在《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文中认为数论是核心数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堆垒素数论是素数分布与丢番图方程这两个数论重要研究领域的交叉领域,它是从Vinogradov着名的三素数定理的证明和华罗庚关于非线性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这两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堆垒素数论的核心研究课题就是华林-哥德巴赫问题.华林-哥德巴赫问题是研究表满足同余条件的正整数为素数方幂之和的可能性,这里要求的同余条件是为了排除退化解.设k是一个正整数,k次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研究方程n=pk1+p2+…+ps(1)解的存在性,其中P1,p2,…,ps均为素数,n是满足同余条件的充分大的正整数.当k=1,s=2时,就是着名的偶数哥德巴赫猜想,即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这个猜想至今悬而未决.当k=1,s=3时,这是奇数哥德巴赫猜想,即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显然它是偶数哥德巴赫猜想的直接推论,现已被完全解决.对于非线性的华林-哥德巴赫问题,数学家们比较一直在估算H(k)的上界,其中H(k)表示所有满足同余条件的充分大的正整数n表示为形式(1)所需变量个数s的最小值.数学家们猜想对所有k ≥ 1均有H(k)=k+1,但对任意的k这一猜想都没有解决.华罗庚对H(k)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H(k)≤2k+1对于k>1都成立,对于k ≤ 3而言,这仍是目前最好的上界.对于k ≥ 4,华罗庚的这一结果已经被很多数学工作者改进,Vinogradov,Davenport,Thanigasalam,Kawada,Kumchev 和 Wooley等都对H(k)得到了深刻的结果.如果把满足条件且能表为形式(1)的所有充分大正整数n替换为几乎所有这样的n,就可以进一步减少解决(1)所需变量个数.这样,数学家们就自然而然地关心例外集的大小.对于充分大的正整数iN,令Ek,s(N)表示不超过N,满足某些同余条件且不能表为形式(1)的正整数的个数,数学家们主要估计Ek.s(N)的上界.本文主要研究了例外集之间的关系,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及华林-哥德巴赫问题不等幂次情形的例外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华林问题和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背景和历史进程.第二章沿着Kawada和Wooley的思路,研究了例外集之间的关系.给定集合A和一个密度不太小的集合B,将B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元素添加到集合A中后,得到一个新的集合C,在这一章中,我们得到集合A的例外集和集合C的例外集之间的关系,给出计算例外集上界的一种方法.第三章研究了四次方的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主要使用Hardy-Littlewood方法和赵立璐的方法,以及第二章得到的例外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例外集的上界.其中,对于7个素变量的例外集,得到了运用赵立璐的方法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对于9到12个素变量的例外集,得到了与Kawada和Wooley关于四次方华林问题的例外集相对应的结果.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五到十次方的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对于素变量个数较少的情况,使用Hardy-Littlewood方法以及Kumchev和Wooley给出的新的指数和估计,来计算Ek,s(N)的上界.对于素变量个数稍多的情况,运用第二章得出的例外集之间的关系来计算Ek,s(N)的上界.改进了 Kumchev和刘志新的工作.第五章考虑了华林-哥德巴赫问题不等幂次的几种情况.主要使用Hardy-Littlewood方法,并通过给出新的混合幂次积分均值,减少积分所需的变量,从而改进了 Schwarz,Briidern,刘志新,Horffman和余刚等关于例外集的上界.另外,给出的新的积分均值也适用于其它的堆垒问题.
王一梅[5](2019)在《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以1976年“四五运动”为发端,中国当代文学开始步入“新时期”。从1976年“四五运动”至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召开,这既是“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过渡时期。这一文学阶段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意义,而且充满了丰富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之时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传统;另一种则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首先接续并发展了“十七年文学”传统,或是与“文革文学”有相当的关联性。前者强调起源的“断裂”意义,后者则关注起源的“承续”价值,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学术界对“新时期文学”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歧。针对现有的认识分歧,论文从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深入“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以“拨乱反正”作为切入点,考察这一阶段政治形势、文艺政策、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发现在外部环境方面,“新时期文学”起源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关联。其次,从代表性文学现象入手,着重关注《重放的鲜花》的出版和1960年代初周恩来、陈毅关于文艺讲话的重刊,以此来分析这一阶段文学的承续性。再次,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出发,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此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联系:现实主义的恢复、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通过以上论述,证明“新时期文学”起源主要以拨乱反正为主,无论是文学理论话语,还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基本都延续了“十七年文学”的模式与特质。论文一方面要证明“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一直走在“十七年文学”的“正”路上,另一方面则要通过“重审”,克服对这一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单一化、片面化的理解,重估文学史的意义,并对相关的作家作品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总之,笔者希望通过“重审”,为今后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娜仁格日乐[6](2019)在《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归纳推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规则进行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或然联系的推理。“规则”是指,数学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传递性,并符合逻辑思维的三个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数学归纳推理的本质是从经验过的东西推断未曾经验过的东西。它是得到数学命题的基础,也是得到数学结论的主要推理形式。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都要依赖归纳推理。因此,常常说,归纳推理是创造的基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并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概念、性质、关系和规律。因此,数学教学内容的表现形态可分为,数学的概念、性质、关系与规律。这个结论在论文中已用实际数据分析证实。依据这个结论,可以从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形态的视角对数学归纳推理进行内容分类,便得到了“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的内容维度”,即“概念”归纳推理、“性质”归纳推理、“关系”归纳推理和“规律”归纳推理。根据数学归纳推理方法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将数学归纳推理可分为三种,即归纳方法(不包括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这个分类构成了“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的方法维度”。再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逻辑推理的要求,并同时参考了“解释学”理论和一线教师、教育专家的建议,将数学归纳推理的思维阶段划分了三个水平层次。从而确立了“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分析的三个水平层次”。最后得到了基于“数学归纳推理的内容维度”与“数学归纳推理的方法维度”的具有三个水平层次的“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框架”。依照“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框架”编制了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的测试题,对4个省份的4所学校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一种是,使用多维多等级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对学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进行了分析。另一种是,使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各维度各水平得分的百分比进行了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初中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归纳”的能力比“类比”、“统计推断”能力强。“类比”和“统计推断”能力相对较低;各维度的各水平得分百分比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所提高,其中“类比”的各年级各水平得分百分比都低于其他两个类。“归纳”的各年级各水平得分百分比高于其他两个类。“规律”内容的各年级各水平得分百分比都低于其他三类。“概念”内容的各年级各水平得分百分比都高于其他三类。通过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将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形态可划分为概念、性质、关系与规律四类。这样的分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必要的。二、将数学归纳推理按照它方法的不同可划分为归纳、类比、统计推断三类。这种分类是符合逻辑学理论、也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三、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思维阶段的三个水平层次划分较好地反映了初中生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过程,并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四、初中生的类比和统计推断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统计内容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全演绎地解决统计问题。
王元[7](1998)在《潘承洞——生平与工作简介》文中研究指明潘承洞于1934年5月2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旧式大家庭中,他的父亲潘子起,号艮斋.母亲高嘉懿,江苏省常熟市人,出身贫苦家庭,不识字.他们有一女两子.父亲的忠厚,母亲的劳动妇女的优良品德与严格管教,使子女能够健康成长,激励他们奋发图强.潘承洞在19...
陈启文[8](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张继华[9](2012)在《科学探究推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威关于科学探究模式的分析可简化为“数据——假设——结论”的过程,从数据到假设中使用的推理模式包括各种归纳推理和溯因推理,从假设到结论的检验过程使用的推理模式是演绎推理,它包括单调演绎推理和非单调演绎推理。基于对各种推理类型的重新研究,运用动态认知逻辑的观念、技术和方法,我们从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对它们做出认知解释。利用现代逻辑的技术和方法,我们对归纳推理类型重新进行了研究,清除了形似归纳推理、实则演绎推理的推理类型,并且从模态角度分析了真正的归纳推理的或然性。特别是,我们借助当代模态逻辑中的混合逻辑,对穆勒五法重新进行研究,从形式上对穆勒归纳推理进行了刻画。借用当代动态认知逻辑中的模型更新的方法,我们对各种归纳推理形式进行了认知分析,构造了认知模型,说明了归纳推理的特征。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从所涉及命题的真值情况出发,根据输入信息不断删除状态,最终确立结论的可能性的过程。最后,我们还探讨了归纳推理的认知价值。溯因推理是从数据达到假设的另一类独特的推理模式。对于这类推理,我们从命题逻辑、三段论和谓词逻辑等三个方面,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溯因推理。命题溯因推理模式主要涉及蕴涵词的使用,然而借助命题逻辑中的定义,也可以对其它命题联结词在溯因推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三段论有A、E、I、O等四种基本的命题形式,我们也分析了使用这四种形式的命题所进行的溯因推理。从现代谓词逻辑的角度看,三段论溯因推理可以转化为谓词逻辑中的溯因推理。我们还分析了溯因推理中涉及的时态、因果等等模态概念。从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构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溯因推理的认知模型,反映了溯因推理中信息的动态变化以及溯因推理的或然性特征。对于作为科学探究的中间阶段的科学假设,我们对假设的定义、一般特征、模式、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对胡适和波普尔的假设观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科学假设的认知意义。最后,我们从科学假设与提高认知水平、培育创新思维、促进探究活动科学化、逼近科学真理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假设的认知功能。科学假设作为归纳或溯因推理的终点,它也是从假设到结论的起点。假设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成败,在科学探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假设到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使用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分为单调演绎推理和非单调演绎推理,前者在科学家探究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则在日常生活的科学探究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梳理了两类演绎推理的特征,然后利用动态认知逻辑中的模型更新方法,说明演绎推理中信息的动态变化。演绎推理过程本质上就是输入的前提所包含的信息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非单调演绎推理,我们特别从信念更新的角度探讨了它的认知意义。最后,我们还从认知价值方面探讨了演绎推理与其它推理的关系。
李海[10](2019)在《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知能是上海“青浦经验”发展到今天最核心的概念,是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经过青浦实验、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和教师发展指导者三个阶段40年左右的实践研究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实践知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词源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与实践知能有关的词语“知识”、“能力”、“实践”的生活来源及其发展,分析了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哲学观点以及各个不同哲学观点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尤其是结合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个问题,进一步探寻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在鲍建生教授关于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框架进行了细化。在这个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下,以《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为主要干预性课程,选择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内容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对某高校的2015级44名职前数学教师、2016级76名职前数学教师在2017年秋季学期和2018年秋季学期分别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干预性教学。本文以设计研究为研究的方法论,在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基础上,编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讨论等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对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解决四个研究问题:(1)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是怎样的?(2)职前数学教师在学习干预课程中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证明的教学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他们理解这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帮助?(3)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框架之下,职前数学教师对研究者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文本案例的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作用?(4)经过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产生了哪些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现状不容乐观,但同时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并非空白,虽然职前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做数学教师的经验,但他们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知识基础、教学过程和支持系统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积累,这些积累来自于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包括中小学的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过程和部分职前数学教师做中小学数学家教的过程;职前数学教师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经验尤其是课堂把控能力还比较薄弱;2.通过运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进行教学干预,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表现为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存在显着性差异;3.实践知能模型应用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计,即需要一个科学的教学干预过程;4.在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教和学,也要注重随时将理论与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组织、引导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分析和研讨,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教学理论,也有利于理解具体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学;5.为职前数学教师提供比较成熟的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教学案例,并且组织他们对案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讨论、交流,对他们理解三个定理的证明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6.通过数学教学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设计教学、讨论和信心宣告,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的支持系统(信念与态度)得到提高。7.本研究设计的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教学,对提高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研究、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最后,结合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对高校数学教师教育数学专业任课教师和数学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为开拓新的数学教育研究广阔天地,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做出了些许的进展工作。
二、一个新的数学猜想——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引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的数学猜想——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引伸(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1.1.2 数学文化在课程改革中受到重视 |
1.1.3 小学数学文化的实践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理论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文化研究述评 |
2.1.1 文化的含义 |
2.1.2 数学文化的内涵 |
2.1.3 数学文化的形态 |
2.1.4 数学文化的测量 |
2.2 学习兴趣研究述评 |
2.2.1 兴趣的含义 |
2.2.2 兴趣的分类 |
2.2.3 兴趣的结构 |
2.2.4 兴趣的影响因素 |
2.2.5 兴趣的测量 |
2.3 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影响研究述评 |
2.3.1 国外对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 |
2.3.2 国内对数学文化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教育系统论 |
3.1.2 学生中心课程观 |
3.1.3 兴趣分类理论 |
3.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2.1 研究的目的 |
3.2.2 研究的内容 |
3.2.3 研究的重难点 |
3.2.4 核心概念界定 |
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3.1 研究思路 |
3.3.2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框架假设与工具 |
3.4.1 研究框架 |
3.4.2 研究假设 |
3.4.3 研究工具 |
3.5 调查对象 |
第四章 预测问卷的分析与处理 |
4.1 问卷编码 |
4.1.1 无效问卷的判断 |
4.1.2 问卷编码与录入 |
4.2 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
4.2.1 题项的差异性比较 |
4.2.2 题项的同质性检验 |
4.2.3 题项的因素负荷分析 |
4.2.4 问卷建构效度分析 |
4.3 修订后的研究框架 |
第五章 数学文化的形态特点与接受度 |
5.1 数学文化的形态特点 |
5.1.1 原始形态数学文化的特点 |
5.1.2 课程形态数学文化的特点 |
5.1.3 学习形态数学文化的特点 |
5.1.4 不同形态数学文化之间的关系 |
5.2 数学文化的在小学生教育中的价值 |
5.3 小学生对蕴含相同数学文化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的接受度 |
5.3.1 研究过程 |
5.3.2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 |
6.1 样本分布情况 |
6.2 因子分析的条件检查 |
6.3 模型适配度指标 |
6.4 数据分析结果 |
6.4.1 数学文化因子分析结果 |
6.4.2 情境兴趣因子分析 |
6.4.3 个体兴趣因子分析 |
6.5 变量关系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1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境兴趣影响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2 数学文化对个体兴趣影响假设检验的结果与分析 |
6.6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 |
第七章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兴趣影响的实验 |
7.1 实验设计 |
7.1.1 实验目的和模式 |
7.1.2 实验时间和被试的选择 |
7.2 实验过程 |
7.2.1 实验的准备 |
7.2.2 实验的要求 |
7.2.3 实验的实施 |
7.3 实验结果 |
7.3.1 前测结果 |
7.3.2 后测结果 |
7.3.3 访谈和课堂观察结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数学文化接受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数学文化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
附录3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
附录4 预试问卷描述统计量结果表 |
附录5 情境兴趣预试问卷分组统计表 |
附录6 情境兴趣预试问卷独立样本检验表 |
附录7 个体兴趣预试问卷分组统计表 |
附录8 个体兴趣预试问卷独立样本检验表 |
附录9 数学文化预试问卷相关性统计表 |
附录10 情境兴趣预试问卷相关性统计表 |
附录11 个体兴趣预试问卷分相性统计表 |
附录12 预试问卷相关矩阵及显着性检验结果 |
附录13 预试问卷反映像矩阵 |
附录14 数学文化问卷正式调查问卷相关矩阵 |
附录15 数学文化问卷正式调查问卷反映像矩阵 |
附录16 情境兴趣正式调查问卷相关矩阵 |
附录17 情境兴趣正式问调查卷反映像矩阵 |
附录18 个体兴趣正式调查相关矩阵 |
附件19 个体兴趣正式调查反映像矩阵 |
附件20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时期早期的“科学热” |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与“科学家英雄” |
第二节 全国科学大会与“科学热” |
第三节 《人民文学》对科幻小说的接纳 |
第二章 作为理论概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的重构 |
第二节 “幻想”的复苏 |
第三节 “现实”的归返 |
第三章 作为文学实践的“科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抚摸“伤痕”,反思历史 |
第二节 批判“旧人”,建构“新人” |
第三节 作为西方镜像的外星文明 |
第四节 机器人世界的伦理思考 |
第四章 “科幻现实主义”的沉寂 |
第一节 科幻文学成了“灰姑娘” |
第二节 “现实”的“霸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导论 关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研究 |
现代报告文学的源起辨析 |
现代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回顾 |
作为文体的概念 |
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
第一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距离 |
第一节 及时与沉淀:叙事题材的时间距离 |
第二节 外显与内隐:叙述主体的适度距离 |
第三节 介入与游移:叙述与意识形态的距离 |
第四节 报告与文学:叙述距离的平衡 |
第二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聚焦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主要聚焦类型 |
第二节 报告文学聚焦方式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聚焦对象与聚焦方式选择 |
第四节 认知性聚焦:报告文学叙事的艺术想象 |
第三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主要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历史转变 |
第三节 报告文学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差异探析 |
第四节 媒介的后果:传媒视域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
第四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节奏 |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叙事时间的基本形态 |
第二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节奏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互动叙述: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叙事的读者意识 |
第五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 |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叙述者及其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话语模式及其功能形态 |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非叙事话语及其功能形态 |
第四节 报告文学叙事话语模式的转变 |
第六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审美的愉悦:报告文学叙事的文体功能 |
第二节 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功能 |
第三节 报告文学叙事功能的历史转变 |
第四节 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学叙事 |
第七章 现代报告文学的民族叙事 |
第一节 大众化: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叙事普及 |
第二节 政治化:中国报告文学叙事的历史重负 |
第三节 互文性:中国报告文学的文本交叉与文体互渗 |
第四节 民族性:中国报告文学与国际报告文学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华林问题 |
§1.2 华林-哥德巴赫问题 |
§1.3 本文主要结果 |
第二章 例外集之间的关系 |
§2.1 引言及主要结果 |
§2.2 方法概述及基本引理 |
§2.3 定理2.1.1的证明 |
§2.4 定理2.1.2的证明 |
第三章 四次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 |
§3.1 引言及主要结果 |
§3.2 方法概述及基本引理 |
§3.3 定理3.1.1的证明 |
第四章 五次到十次的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 |
§4.1 引言及主要结果 |
§4.2 方法概述及基本引理 |
§4.3 对定理4.1.1中k=5的情况的证明 |
§4.4 对定理4.1.1中6≤k≤10的情况的证明 |
第五章 不等幂次的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 |
§5.1 引言及主要结果 |
§5.2 方法概述及基本引理 |
§5.3 定理5.1.1的证明 |
§5.4 定理5.1.2的证明 |
§5.5 定理5.1.3的证明 |
§5.6 定理5.1.4的证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 |
一、当代文学史概念中的“十七年”和“新时期” |
二、“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从拨乱反正到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与重建 |
第二章 承续“十七年”:“重放的鲜花”与旧文新生 |
第一节 “重放的鲜花”:“歌颂与暴露” |
第二节 旧文新生与艺术民主 |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恢复:精神或方法 |
第一节 现实主义:曲折的道路 |
第二节 接续,还是断裂:精神或方法 |
第四章 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禁忌与许可 |
第一节 题材和人物:不只是一个文学问题 |
第二节 禁忌与许可:来自文学内部的对话 |
结语:“前三年”与一个新的开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全世界对创新人才的召唤 |
二、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
三、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施与测评 |
四、归纳推理素养与学生的创新意识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 |
一、选题原由 |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数学归纳推理 |
二、能力、素质、素养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历史回顾 |
一、古典归纳逻辑 |
二、现代归纳逻辑 |
三、现代归纳逻辑与古典归纳逻辑的联系与区别 |
第二节 归纳推理特征 |
一、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与区别 |
二、归纳推理的性质和作用 |
三、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
四、归纳推理的分类 |
五、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 |
第三节 归纳推理研究现状 |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归纳推理研究 |
二、归纳推理与数学 |
第四节 数学归纳推理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数学归纳推理研究现状 |
二、国外数学归纳推理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初中学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数学归纳推理与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形态 |
一、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数学归纳推理 |
二、掌握数学规律内容过程中的数学归纳推理 |
三、基于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形态的数学归纳推理的内容分类 |
第二节 数学归纳推理的方法分类 |
一、归纳方法 |
二、类比方法 |
三、统计推断方法 |
第三节 初中学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分析框架 |
一、分析的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形态的维度与数学归纳推理方法的维度 |
二、数学归纳推理思维阶段的三个水平层次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的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测试题的编制与评分标准 |
一、测试题的编制 |
二、测试题的评分标准 |
第二节 样本的选取、测试过程与数据的收集 |
一、样本的选取与测试过程 |
二、数据的收集与编码 |
三、研究效度与信度 |
第三节 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
一、关于“归纳”题的答题情况 |
二、关于“类比”题的答题情况 |
三、关于“统计推断”题的答题情况 |
第四节 基于多维多等级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的测试数据分析 |
一、项目反应理论 |
二、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的数学内容维度各分类上的分析 |
三、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的数学归纳推理方法维度各分类上的分析 |
四、初中生各年级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五节 基于描述统计方法的测试数据分析(各水平层次) |
一、各模块上的思维水平层次的得分百分比分析 |
二、数学归纳推理内容维度上的思维水平层次的得分百分比分析 |
三、数学归纳推理方法维度上的思维水平层次的得分百分比分析 |
四、各年级的各类思维水平层次的得分百分比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总结 |
第一节 数学教学内容形态的分类是必要的 |
第二节 数学归纳推理的方法的分类是合理的 |
第三节 数学归纳推理思维层次水平的分类是符合教学实际的 |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科学探究推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 |
2 科学探究活动的逻辑分析 |
2.1 科学探究案例 |
2.2 对案例的分析 |
2.3 从数据到假设 |
2.4 从假设到结论 |
2.5 小结 |
3 归纳推理的认知解释 |
3.1 归纳推理的主要类型 |
3.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认知模型 |
3.3 概率归纳推理的认知模型 |
3.4 归纳推理的认知价值 |
4 溯因推理的认知解释 |
4.1 溯因推理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
4.2 溯因推理的模态刻画 |
4.3 溯因推理的认知模型 |
4.4 溯因推理的认知价值 |
5 科学假设的认知功能 |
5.1 对假设的一般性讨论 |
5.2 胡适与波普尔论假设 |
5.3 科学假设的认知价值 |
6 演绎推理的认知解释 |
6.1 单调和非单调演绎推理 |
6.2 单调演绎推理的认知模型 |
6.3 非单调演绎推理的认知解释 |
6.4 演绎推理的认知价值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到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1.1.2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重要转型 |
1.1.3 我国职前数学教师培养概要及其主要问题 |
1.1.4 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教学困难 |
1.1.5 重视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职前数学教师 |
1.2.2 实践知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了解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1.3.2 优化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数学教师培养的方式 |
1.3.3 为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实践知能 |
2.1.1 实践知能相关词语的词源分析 |
2.1.2 知识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3 知识及其分类 |
2.1.4 实践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5 教师知识及其分类 |
2.1.6 教师知识的实践取向 |
2.1.7 已有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 |
2.2 发展职前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模式、方法与措施 |
2.3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推理与证明教学知识研究 |
2.4 几何证明教学研究 |
2.4.1 什么是推理与证明 |
2.4.2 数学推理与证明历史发展的简要轮廓 |
2.4.3 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框架 |
3.1 已有“知能”研究文献述评 |
3.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和结构 |
3.2.1 顾泠沅先生和鲍建生教授关注实践知能的缘起及基本研究思路 |
3.2.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发展的简要脉络 |
3.2.3 已有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述评 |
3.2.4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研究的展望 |
3.2.5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 |
3.2.6 本研究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定义及其框架 |
3.2.7 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进一步细化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三个定理的选定 |
4.3 实践知能发展干预性课程的教学 |
4.3.1 干预课程的教学目标 |
4.3.2 干预课程的教学内容 |
4.3.3 干预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措施 |
4.4 研究方法 |
4.4.1 设计研究概述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
4.4.2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其子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 |
4.5 研究流程 |
4.5.1 设计研究的研究流程 |
4.5.2 第一轮、第二轮研究研究流程 |
4.6 研究工具 |
4.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前后测)的形成 |
4.6.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的形成 |
4.7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具体实施 |
4.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的实施 |
4.7.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访谈的实施 |
4.8 研究数据的收集 |
4.9 研究数据的分析方式 |
4.10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4.10.1 研究的信度 |
4.10.2 研究的效度 |
4.10.3 研究的伦理 |
第5章 第一轮研究结果 |
5.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5.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5.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5.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5.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5.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5.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5.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4 小结 |
5.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5.3.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5.3.2 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5.3.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6章 第二轮研究结果 |
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6.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6.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6.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6.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6.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中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6.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6.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3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2 职前数学教师对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3 职前数学教师对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4 案例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6.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6.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6.4.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6.4.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7章 对两轮研究的总结 |
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内容及其证明掌握的现状 |
7.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2 教学理论的学习、讨论和分析对掌握三个定理教学的价值 |
7.3 教学案例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7.4 两轮研究问卷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7.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7.4.2 两轮问卷调查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7.4.3 从两轮研究中访谈个别研究对象而发现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4 研究的主要贡献 |
8.5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职前数学教师对其他同学三个定理证明的讨论提纲 |
附录2 :研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职前数学教师从业信心宣告书 |
附录4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2.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3.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6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思考提纲 |
附录7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研讨讨论提纲 |
附录8 :职前数学教师干预性课程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个人简历 |
2.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 |
3.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一个新的数学猜想——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引伸(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研究[D]. 付天贵. 西南大学, 2020(01)
- [2]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D]. 刘晓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D]. 郭志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4]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例外集[D]. 冯真真. 吉林大学, 2019(12)
- [5]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D]. 王一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水平研究[D]. 娜仁格日乐.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潘承洞——生平与工作简介[J]. 王元. 数学学报, 1998(03)
- [8]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9]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 张继华. 西南大学, 2012(11)
- [10]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D]. 李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