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Q典型与阿Q主义

论阿Q典型与阿Q主义

一、论阿Q典型和阿Q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金浪[1](2017)在《阿Q在抗战中——抗战时期左翼文学批评中的“典型”问题》文中研究说明阿Q与"典型"理论之关联是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线索之一,其中存在着国民性与阶级论两大理论范式,前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曾长期占据主流,后者则伴随左翼文艺运动勃兴并在新中国获得主导地位,而从前者到后者的转换其实离不开抗战时期左翼文学批评所做的贡献。随着抗战时期各地纪念鲁迅活动的持续高涨,《阿Q正传》备受关注,被改编为漫画、戏剧、弹词等多种文艺形式,也促成了阿Q在文学批评领域"走红"。

宋喆[2](2014)在《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文中研究表明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呐喊》《彷徨》的批评与研究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启蒙批判与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一百年来,鲁迅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充分的领域,而《呐喊》《彷徨》又是鲁迅研究中开始最早、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最多、积累最丰富最深厚的作品文本。不论是彭定安、张梦阳,还是林非、袁良骏,都对鲁迅研究做过专门的学术考察。尤其是张梦阳先生三巨册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全面梳理过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史的变迁,王吉鹏教授也从各个方面撰写了鲁迅研究的“个案”史。但就《呐喊》《彷徨》研究之于鲁迅研究,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学术界还未能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和考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宏观上把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从百年《呐喊》《彷徨》的批评文本层面、“文学启蒙”与“艺术批判”的辩证关系层面,百年《呐喊》《彷徨》研究的学术发展层面对其进行综合考察。本文主要通过文本与资料细读、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阶段:一“激越时代”,这是《呐喊》《彷徨》研究最自觉、自由的时期。这个时期对鲁迅小说作品的评价是知识分子与鲁迅对启蒙的共同追求和对艺术的自觉批判。它在学术研究范式上为以后各个时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尊崇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鲁迅受到整个民族尊崇的情况下,研究由短暂的活跃而逐渐受到左倾政治思想的规约,曲折发展的时期。三“重读时代”,这是新时期开始后,在全国范围掀起的鲁迅作品重读中,研究开始回归“五四”和鲁迅文学启蒙传统,回归文学独立和文学研究学理性的时期。通过对上述三个时期研究状况的细致分析与论证。笔者认为:百年来《呐喊》《彷徨》研究的曲折发展证明:鲁迅小说的思想启蒙与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一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不仅是知识分子借文学研究继承鲁迅文学启蒙事业的一个过程,同时它还反映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嬗变,体现着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学术史的考察与研究是20世纪学术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选题,“《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是鲁迅研究立足当下最核心的历史反思和专业建构。其意义与价值自然呈现于曲折的百年鲁迅研究和《呐喊》《彷徨》的细读、注解及重读之中。同时,《呐喊》《彷徨》研究还是“鲁迅学”形成的坚实基础,它对当代鲁迅研究和学术发展带来的借鉴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

郑冬玲[3](2020)在《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年代。中国文坛更是如此,无论是文艺思潮、文学理论、还是小说作品形态在80时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命运在80年代似乎经历了过山车。而小说人物形象理论也在不断调整中逐渐前行。通过梳理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路径,探索小说人物形象理论逐步发生改变的原因,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确立,学界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从整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三条:一是典型理论的发展路径;二是人物性格理论的发展路径;三是人物形态理论的发展路径。三条路径互相补充。第一是典型理论的发展路径。新时期之初,随着文学“一体化”状态的结束,学界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典型理论,并提出了一些建构性理论。然而,在经历短暂的繁荣之后,典型理论逐渐走向衰落。第二是性格理论的发展路径。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刘再复提出的性格二重组合论,其次是林兴宅提出的性格系统论。为了突破典型理论的局限,恢复人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刘再复和林兴宅分别从“人学”的角度以及“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是人物形态理论的发展路径。它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福斯特的人物形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其次是我国学者对人物形态理论的革新。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经历了从塑造典型人物到一元二重性格组合人物,再到圆形立体化人物的变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小说人物形象理论出现了两个变化:第一是小说人物形象理论蕴含的政治性色彩越来越淡,审美性色彩越来越浓,第二是学界对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的研究从关注外在的社会背景向关注人物内在的性格心理转变。

汪卫东[4](2011)在《《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文中指出《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并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对于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这一点,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何种意义上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这一典型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又是如何体现在阿Q形象的塑造上的?典型论的分析存在什么限度?这些问题还存在进一步追问的空间。对阿Q典型内涵的分析,大多围绕"精神胜利

张娇娇[5](2016)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阿Q正传》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阿Q正传》的读者和读者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试图以近百年来有关《阿Q正传》的阐释为平台,从不同时期的读者关系和读者接受入手,对《阿Q正传》的读者群体之间关系和历代接受做深入分析,梳理《阿Q正传》接受脉络,藉此了解近百年接受史和阐释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不同时代不同类型读者审美趣味的演变轨迹及其原因,力图宏观地把握《阿Q正传》接受史的规律,以求管中窥豹,为读者接受史研究提供借鉴。另外,《阿Q正传》的接受美学解读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理论,了解到这一理论的长处和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理论灵活运用。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接受美学视野下《阿Q正传》的读者。以读者理论作为本部分的理论支撑,用伊瑟尔“隐含读者”理论论证鲁迅对《阿Q正传》的“隐含读者”的具体预设,进而从期待视野角度分析《阿Q正传》的现实读者和启蒙对象,在廓清“隐含读者”、现实读者和启蒙对象具体所指的基础上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阿Q正传》百年接受史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将现实读者分为一般读者、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三种类型,研究《阿Q正传》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表以来近百年的三种不同类型读者历时接受情况。具体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并总结出这样的现象:一般读者无意识期待基础之上的接受更加符合作者的意图;而批评家阐释则由于阐释团体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含义窄化和稳定性的特征,其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解读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读者的审美倾向和阅读品位,甚至左右作品的命运;文学史家由于“接受约束”的影响,对《阿Q正传》的阐释往往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分析《阿Q正传》在近百年接受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不同读者群体之间的单向流动现象出发,探索一般读者与文本对话的途径。其次,从宏观的近百年读者接受之链审视读者期待视野,反思期待视野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反思这一文本解读案例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启示。首先,从《阿Q正传》接受史中出现的“诠释不足”和过度政治化诠释之间的矛盾反思诠释限度问题;其次,从《阿Q正传》批评家和文学史家阐释中出现的“政治一元化”倾向,反思“期待视野”理论。从接受美学来说,《阿Q正传》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吸引着历代读者对它评论和解读,但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赋予它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从近百年来《阿Q正传》的效果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触到时代的脉动,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期待视野,文化语境以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发展和变化,同时这些现象和规律也对我们反思接受理论有重要意义。

王静静[6](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认为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王丽丽[7](2011)在《重评鲁迅阐释史上的一件往事——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对冯雪峰《论〈阿Q正传〉》的批评》文中提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耿庸针对冯雪峰的《阿Q正传》评论挑起了一场笔战。这在当时就显出几分不同寻常。作为胡风的朋友,他选定的批评对象,竟然是曾经与胡风一起同被目为鲁迅晚年身边的亲密朋友、并共同被划归"鲁迅派"的冯雪峰。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论争所包含的复杂的隐在脉络逐步得以显影。相隔半个多世纪之后,这一论争并不多见

旷新年[8](2013)在《典型概念的变迁》文中认为典型问题曾经被视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曾经就典型问题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讨论,涉及典型的内涵、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清末民初,王国维和吕思勉等人已经涉及了典型观念。在我国,最早直接使用"典型"和"典型人物"这个概念的是鲁迅。典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关系。1936年胡风和周扬有关典型的讨论成为典型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人物成为了文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认为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解。新时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规范挑战和替代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典型"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崩解的过程。

王川霞[9](2016)在《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文中指出文学与政治是20世纪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中国社会被强行置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革命”成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革命性”成为了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一时代特征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无法与之分离,文学也不例外。文学在参与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同时也因此掩盖了自身的艺术独立性,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对命题的不同解答,展现了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理解,其对当代社会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鲁迅思想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展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理论价值,这也成为了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的原因所在。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建构中,出现了以周扬、冯雪峰和胡风为代表的不同支派,三个支派对鲁迅思想的不同阐释展现了官方话语背后的分歧及其实质,也体现了文学与政治之间复杂的运动轨迹。本文以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为主线,在展现冯雪峰与鲁迅交往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冯雪峰在平衡鲁迅与党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与方法,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冯雪峰在对待文学与政治关系时所秉持的态度,以及这一态度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在对鲁迅传统进行官方化阐释的过程中,冯雪峰始终都在追寻着政治与文学的平衡状态,即在肯定文学与政治具有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强调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冯雪峰在左联期间很好地处理了鲁迅与左联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鲁迅和党组织双方的认可,然而随着中国革命形势地不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日渐成熟,冯雪峰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平衡策略却显现出了其偏离政治主流话语的趋势,尤其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建国后,冯雪峰虽然也在努力使自己回到政治主流之中,但其诗人的身份与气质却总使他有意无意地展现出对文学独立价值的思考。冯雪峰的一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也因文学与政治的纠葛而得到升华,冯雪峰对鲁迅传统官方化的建构只是我们探寻文学与政治关系时的一个具体案例,但其所展现出的鲜明的时代印记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梁海军[10](2016)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提出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著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三)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著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二、论阿Q典型和阿Q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阿Q典型和阿Q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阿Q在抗战中——抗战时期左翼文学批评中的“典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阶级论的战前初构:周扬与胡风的“典型”论战
二、从民族性到世界性:国民性范式的延与变
三、区分阿Q与阿Q主义:阶级论对国民性范式的重构
四、“为革命”与“写真实”:“典型”塑造的标准分歧
结语

(2)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激越时代”:启蒙的追求与艺术的批判(1913~1949)
    第一节 新文学阵营内对鲁迅小说的关注与评说(1913~1927)
    第二节 论争中的批评与探讨(1928~1936)
    第三节 身后的哀荣与研究的转向(1936~1949)
第二章 “尊崇时代”:政治的规约与批评的变异(1949~1977)
    第一节 新的政治话语与研究的短暂活跃(1949~1962)
    第二节 日益严重的政治规约与泛政治化“解读”(1963~1970)
    第三节 文学的独尊与极“左”的评注(1970~1977)
第三章 “重读时代”:启蒙的反思与艺术的再批判(1978~2013)
    第一节 “拨乱反正”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批评的复归(1978~1989)
    第二节 文学的“边缘化“与研究的多样化(1990~2000)
    第三节 启蒙的批判与研究的新趋势(2000~201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典型理论的反思
    第一节 从典型性格到社会典型
        一 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典型理论在俄国的变迁
        三 典型理论在80年代以前中国文坛的变迁
    第二节 80年代典型理论的新变
        一 对典型理论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
        二 艺术典型“中介说”
        三 走向衰落的典型理论
    第三节 典型理论在中国盛衰的思考
        一 典型理论在中国盛行半个世纪的原因
        二 80年代典型理论走向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 人物性格理论研究
    第一节 性格理论兴起的背景
        一 历史背景
        二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性格组合论研究
        一 性格二重组合论的基本内涵
        (一)性格二重组合的两极性
        (二)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三)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性
        (四)性格二重组合的模糊性
        二 对性格二重组合论的评价
        (一)性格二重组合论的价值
        (二)性格二重组合论的局限
    第三节 新兴的性格系统论
        一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实践
        二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意义
        三 以系统法剖析人物性格的局限
第三章 人物形态理论研究
    第一节 圆扁人物论的渊源及发展
        一 福斯特的圆扁人物论
        二 圆扁人物论在1990年以前中国文坛的传播历程
        三 圆扁人物论在80年代中国文坛的发展
    第二节 小说人物形态理论的革新
        一 小说人物形态二分法的局限
        二 小说人物形态三分法的基本内涵
        三 小说人物形态理论的新变
    第三节 对小说人物形态学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接受美学视域下《阿Q正传》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Q正传》读者:“隐含读者”、现实读者、启蒙对象
    第一节“隐含读者”:特定的“言说”对象
    第二节 现实读者:“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分析
    第三节 不可逾越的审美距离:启蒙对象与实际读者的错位
第二章 置于时代氛围之下的《阿Q正传》接受考察
    第一节“对话”的难度:作为个体阅读的一般读者接受
    第二节 社会化阐释的稳定性特征:《阿Q正传》批评家阐释史
    第三节“接受约束”:比较海内外两种文学史接受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域下《阿Q正传》接受问题及其反思
    第一节“对话”可能性探索:单向度交流下的阐释权利之争
    第二节 期待视野如何提高:从读者整体接受史分析
第四章 《阿Q正传》接受史下的接受美学理论之思
    第一节“阐释不足”和阐释过度的悖论
    第二节“期待视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三、历史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第一节 鲁迅之死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第四节 批判周扬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结语
参考文献

(7)重评鲁迅阐释史上的一件往事——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对冯雪峰《论〈阿Q正传〉》的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冯雪峰的思路及其对鲁迅诗学的探索
    (一) “一贯”论与“两截”论
    (二) “号召新的革命”与“探寻革命道路”
    (三)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与“寄植”说
    (四) 耿庸的理论提升和总结
耿庸文章的论争谱系
笔墨官司的再解读

(8)典型概念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典型人物
二、典型的共性与个性
三、典型的崩解

(9)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者与革命者
    第一节 湖畔畅想
        一、启蒙与传统
        二、诗与大众
    第二节 革命召唤
        一、现实与革命
        二、理想与信念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之间
    第一节 冯雪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一、以俄为师
        二、现实主义文艺观
        三、典型化问题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的平衡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初探
        二、曲折前行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
        三、文学与政治平衡策略的新变化
    第三节 平衡策略下的危机
        一、鲁迅和“左联”
        二、上海与延安
第三章 因缘聚汇
    第一节 相识与相知
        一、基于误会
        二、志趣相投
    第二节 维护鲁迅
        一、左联时期的良师益友
        二、党与鲁迅的桥梁
        三、弘扬鲁迅精神
第四章 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
    第一节 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与建构
        一、冯雪峰对鲁迅思想的阐释概述
        二、鲁迅思想官方化阐释中的内部分歧
        三、分歧背后的策略实质
    第二节 冯雪峰与鲁迅作品的阐释与解读
        一、冯雪峰对阿Q形象的解读
        二、冯雪峰的《野草》研究
        三、冯雪峰对于鲁迅杂文的阐释
    第三节 冯雪峰对于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的特色
        一、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总结
        二、冯雪峰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建构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10)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域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鲁迅的法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法国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一、鲁迅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二、鲁迅科学启蒙思想观的形成
        三、法国艺术对鲁迅革命思想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敬隐渔的鲁迅译介
        一、敬隐渔与罗曼·罗兰
        二、敬隐渔的译介活动
        三、敬隐渔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的传播
    第三节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一、徐仲年简介
        二、徐仲年的鲁迅译介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文宝峰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二、文宝峰的鲁迅观
        三、局限性
        四、影响
    第三节 善秉仁的鲁迅研究
        一、善秉仁的《说部甄评》
        二、善秉仁的鲁迅观
    第四节 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
        一、布里埃尔的《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二、局限性
    第五节 明兴礼的鲁迅研究
        一、明兴礼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
        二、研究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毛主义者”的鲁迅译研
        一、“毛主义”简介
        二、译品的“毛主义”标签
    第三节“原样派”的鲁迅译介
        一、《原样》、“原样派”、索莱尔斯
        二、“原样派”的鲁迅译研
    第四节 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
        一、译介历程
        二、克莱布索娃的《鲁迅,生平与作品》
        三、局限性
    第五节 波伏瓦的鲁迅观
        一、波伏瓦的中国之行
        二、波伏瓦的《长征》
        三、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米歇尔·露阿的鲁迅译研
        一、鲁迅是“中国的西方学派诗人”
        二、鲁迅的《过客》与波特莱尔的《异乡人》
        三、《这样的战士》
        四、《抨击与讽刺文选:1925-1936》
        五、《女性不公正的生与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六、从《伤逝》到《这就是我对她所做的》
        七、巴黎鲁迅百年诞辰纪念会
        八、巴黎鲁迅翻译研究小组
    第三节 弗朗索瓦·于连的鲁迅研究
        一、于连简介
        二、鲁迅研究历程
        三、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译介历程
        三、文化交流中的鲁迅
    第二节 魏简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简介
        二、译介历程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
        一、创作活动简介
        二、接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
    第一节 译介历程
    第二节 译本比较研究
        一、《阿Q正传》的法译名比较
        二、《阿Q正传》的《序》的翻译
        三、俗语典故的翻译
        四、风格的翻译
        五、词语的翻译
    第三节 《阿Q正传》的解读
        一、沃瓦论阿Q
        二、艾玛丽解读阿Q
        三、沙戴尔论阿Q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争
    第一节 《野草》之争
        一、概述
        二、分歧
        四、《野草》译名之我见
    第二节 阿Q是否还存在?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三节 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四节 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
        一、信事件始末
        二、调查结果
    第五节 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
        一、鲁迅真的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吗?
        二、《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一文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一: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年表
附录二:Chronologie des recherches sur Lu Xun en francophonie
致谢

四、论阿Q典型和阿Q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阿Q在抗战中——抗战时期左翼文学批评中的“典型”问题[J]. 金浪.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6)
  • [2]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 ——《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D]. 宋喆. 宁夏大学, 2014(08)
  • [3]20世纪80年代小说人物形象理论研究[D]. 郑冬玲. 郑州大学, 2020(02)
  • [4]《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J].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2011(11)
  • [5]接受美学视域下《阿Q正传》接受研究[D]. 张娇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7]重评鲁迅阐释史上的一件往事——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对冯雪峰《论〈阿Q正传〉》的批评[J]. 王丽丽. 鲁迅研究月刊, 2011(08)
  • [8]典型概念的变迁[J]. 旷新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9]文学与政治之间 ——冯雪峰与鲁迅传统的官方化建构[D]. 王川霞. 苏州大学, 2016(11)
  • [10]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论阿Q典型与阿Q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