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马淑惠[1](1994)在《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饱和烃偏心因子的新方法。对大量饱和烃偏心因子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56。
马淑惠[2](1993)在《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文中指出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饱和烃偏心因子的新方法.对大量饱和烃偏心因子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计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56.
肖胜东[3](2019)在《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凝析气藏相态识别及其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典型的油型盆地,近几年随着勘探向深层领域的延伸,首次在渤中凹陷发现了储量规模较大的凝析气藏,初步展现了巨大的勘探潜力。而凝析气藏烃类流体相态的类型和分布特征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但对渤中凹陷凝析气藏烃类流体相态的特征、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采用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PVT)实验和流体相态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地层流体PVT实验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流体相态理论计算方法,借助PVT相态模拟软件拟合计算烃类流体的物性参数和相包络线;再基于实验测试数据和相态模拟结果,判别烃类流体相态的类型,综合分析流体相态的控制因素;最后在明确渤中19-6凝析气藏油气来源和充注期次的基础上,查明该凝析气藏的成因机制,并与邻区渤中21-22气藏作对比,揭示渤中19-6凝析气藏油气成藏过程。渤中19-6凝析气藏地层流体PVT实验获得的烃类流体组成中C1含量平均为66.8%,C2C6平均含量为14.66%,C7+含量平均达7.3%,幔源无机成因CO2含量高达11.24%;地露压差小,平均为0.59MPa,地面凝析油含量平均为615.96g/m3,属于带油环的特高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测试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小于地层温压,地层条件下烃类流体可能呈超临界状态。流体相态主要受控于烃类流体组分和所处的温、压体系,流体组成决定着烃类体系的临界温压,对油气相态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烃类体系中重烃组分含量的增加,临界温度增大,相包络线向右下方偏移;而温、压体系是油气相态的重要控制条件,温、压降低凝析气藏可转变为油藏,温、压升高则可促使原油发生裂解或逆蒸发,从而转变为凝析气藏,甚至纯气藏。综合分析认为渤中19-6凝析气藏是新近纪以来埋深增温引起的逆蒸发、深部幔源无机CO2充注和晚期天然气气侵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其形成过程主要为: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末(距今5Ma)大规模聚油,明化镇组上段沉积末(距今2Ma)幔源无机CO2和晚期天然气充注早期形成的油藏,导致烃类体系的临界温度明显降低,促使原始油藏转变为现今的凝析气藏。
赵文英[4](2019)在《立方型状态方程温度函数改进研究》文中提出立方型状态方程适用于中等至高压体系纯组分和流体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预测,在化工模拟和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方型状态方程引力项的温度函数影响蒸汽压等热力学性质的预测精度。本文以PR立方型状态方程(Eo S)为基础,评价了适用于PR Eo S的多项式和指数温度函数,提出新的多项式和指数温度函数,研究了温度函数普遍化方法。用11类70种物质的4400个蒸汽压数据评价了多项式温度函数,其中三参数和四参数的Mathias-Copeman(1983)、Androulakis-Kalospiros-Tassions(1989)和Schwartzentruber-Renon-Watanasiri(1990)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准确,平均相对偏差小于0.34%,两参数的Stryjek-Vera(1986)等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偏差较大,介于0.5%0.8%之间。为了提高低对比温度区域蒸汽压的预测结果,提出满足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要求的POLY多项式温度函数,在Tr≤0.7和0.7<Tr≤1温度范围内对11类物质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1%和0.38%。POLY温度函数对7类物质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37%、7.54%和6.90%。指数温度函数中三参数的Almeida-Aznar-Telles(1991)和Mahmoodi-Sedigh(2017)温度函数对11类物质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3%和0.38%,两参数的Heyen(1980)和Melhem-Saini-Goodwin(1989)温度函数预测结果均为0.60%,单参数的Trebble-Bishnoi(1987)温度函数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约为三参数温度函数的10倍。在Melhem-Saini-Goodwin(1989)和Almeida-Aznar-Telles(1991)基础上改进的EXP-1、EXP-2、EXP-3和EXP-4温度函数能够满足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的要求。其中EXP-1和EXP-2温度函数对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为0.57%,EXP-3和EXP-4温度函数的预测结果分别为0.44%和0.38%。EXP-4温度函数对7类物质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46%、7.54%和7.59%,优于Mahmoodi-Sedigh(2017)温度函数,略差于Almeida-Aznar-Telles(1991)温度函数。参数普遍化的温度函数是提高状态方程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以偏心因子普遍化的Peng-Robinson(1978)等多项式和指数温度函数对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介于3.6%4.1%之间,对醇类等极性物质蒸汽压的预测结果偏差较大。以极性因子和偏心因子普遍化的PR-Heyen-Forero(2016)温度函数对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09%。以对比偶极矩和偏心因子为变量普遍化的EXP-1指数温度函数,满足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要求,对11类参与和未参与拟合物质蒸汽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60%和2.61%,对醇类物质蒸汽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仅用偏心因子普遍化温度函数的预测结果。对7类参与拟合物质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04%、7.42%和10.01%,略大于未普遍化EXP-1温度函数的预测结果。对7类未参与拟合物质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预测结果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62%、4.15%和11.52%。普遍化EXP-1温度函数显着提高了对醇类物质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的预测精度。总的来看,适用于PR Eo S的三参数的多项式和指数温度函数临界点以下物质饱和蒸汽压的预测结果优于两参数和单参数温度。POLY多项式和EXP-4指数温度函数均能够准确预测临界温度以下纯物质的蒸汽压和蒸发焓。POLY多项式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等热力学性质的预测结果略优于EXP-4指数温度函数。以对比偶极矩和偏心因子普遍化的EXP-1指数温度函数,对醇类物质蒸汽压、蒸发焓、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的预测结果优于仅用偏心因子普遍化温度函数的预测结果。PR Eo S结合的普遍化和未普遍化温度函数均不适用于酸类和水等存在缔合作用的物质,对液体体积和等压热容的预测结果都较大,这主要与状态方程的形式有关。
万鑫[5](2017)在《高温高压气体爆炸极限预测理论、数值方法及实验》文中认为可燃性气体火灾与爆炸事故频有发生,爆炸极限是反映气体燃爆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其数值受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常常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其爆炸极限的确定难度大、实验安全性差、成果少,特别是理论预测长期无明显进展,缺乏完善的理论与系统的数据积累。针对高温高压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预测、数值方法和实验,本文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性成果:以绝热火焰温度为基础,建立了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预测模型。通过极限绝热火焰温度确定、燃烧反应的热力学守恒以及最小自由能计算等,实现了可燃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爆炸极限的数值预测,得到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可燃气体在空气、氧气、多元组分、惰性气体等多种环境气氛下的爆炸极限。数值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了预测理论与数值方法正确可靠。建立了高温高压爆炸极限预测模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的绝对焓、绝对熵、生成焓及恒压热容等热力学参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证明计算模型具有可靠性。高温高压下气体热力学参数的数值结果表明:初始温度越低,压力的升高对气体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压力之间热力学参数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主要是由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体积效应的差异导致的。以烃类、含氧燃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热火焰温度与温度的无关性,数值预测了可燃气体爆炸下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了高温爆炸下限预测理论和数值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单组分可燃气体爆炸下限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但递减趋势与燃料种类密切相关。碳原子数越多,爆炸下限降低的趋势愈发平缓,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含氧燃料中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爆炸下限下降的速率越慢。对于高温多元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爆炸下限均呈现线性递减,当爆炸下限相对较大的物质所占比例越高时,其爆炸下限下降的越快。对于燃料-氧气体系,温度的升高对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影响比在空气中更为显着,爆炸下限下降的速率更快,说明爆炸危险性更高。对含有惰性组分N2的体系,在高温条件下,N2组成的改变对混合物爆炸下限几乎无影响。提出了高温爆炸上限预测中的绝热火焰温度须考虑浓度这一重要观点,基于化学计量比处绝热火焰温度的概念,建立了高温爆炸上限绝热火焰温度随温度变化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C1-C4烷烃、C2-C3烯烃以及甲醇、乙醇在298K-473K温度范围内的上限绝热火焰温度,揭示了爆炸上限绝热火焰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实现高温气体爆炸上限预测奠定了重要基础。根据获得的绝热火焰温度,基于爆炸极限预测模型,研究了典型烷烃、烯烃以及醇类的爆炸上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炸上限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84%,实现了高温气体爆炸上限的准确预测。对于高温多元体系,其爆炸上限均随温度呈现线性递增,当爆炸上限相对较大的物质所占比例越高时,爆炸上限上升的趋势越明显。对于含有惰性组分N2的体系,随着N2含量的增加,温度越高,爆炸上限下降的越快,当N2含量一定且越高时,爆炸上限随温度的增大趋势越缓慢,说明温度的影响愈发不显着。通过对爆炸上限绝热火焰温度与压力相关性的讨论,分别建立了压力≤20bar时,烷烃、烯烃的上限绝热火焰温度随压力变化的数值模型,得到了C1-C4烷烃、C2-C3烯烃在不同压力下的上限绝热火焰温度,成为突破高压下爆炸上限理论预测的关键环节。基于绝热火焰温度,应用爆炸极限数值模型,探索了典型烷烃、烯烃爆炸上限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炸上限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4%,实现了高压气体爆炸上限的准确预测。对于高压多元烷烃体系,其爆炸上限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爆炸上限相对较大的物质所占比例越少时,爆炸上限上升的速率越快。对于含有惰性组分N2的体系,随着N2含量的增加,压力越高,爆炸上限下降的趋势越明显。当N2比例一定且越高时,爆炸上限随压力的上升趋势越缓慢,说明压力影响越来越小。以烃类、含氧燃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温高压下爆炸下限绝热火焰温度的确定方法,基于爆炸极限理论模型对高温高压耦合条件下的气体爆炸下限进行了预测,探索了多种环境气氛下爆炸下限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燃料在空气与氧气中爆炸下限的预测均与本文实验结果相符,证明数值模型具有可靠性。高温条件下,随着压力升高,气体爆炸下限的下降速率要明显大于低温下,下降曲线斜率与燃料种类密切相关。碳原子数越多,爆炸下限随压力降低的趋势越平缓,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含氧燃料中氧原子数越多,爆炸下限随压力下降的速率越快。对于多元混合体系,高温条件下,其爆炸下限均随压力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爆炸下限相对较大的物质所占比例越高时,无论压力如何,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均呈现递增趋势。对于燃料-氧气体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爆炸下限下降速率越快,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对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影响比在空气中更显着,说明爆炸危险性更高。对于含有惰性组分N2的体系,在高温条件下、考察的N2比例范围内,无论压力如何,N2的添加对混合物爆炸下限几乎无影响。
朱肖曼[6](2006)在《煤液化油基本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在2004年立项的“973计划”项目“大规模煤炭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中,02子课题主要研究煤液化产品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该课题要对煤液化油样品进行各种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找出这些物性的变化规律,以便能在中试装置甚至大型液化装置的设计和运行中得到应用。煤液化油因芳香烃含量高、氧氮硫等杂原子含量高而与石油馏分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套用石油馏分的现成经验式来计算其物理性质。本论文就是根据课题的要求对煤液化油进行了基本性质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得到各种物性的基本数据,试图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 本论文重点考察了内蒙古神华煤和胜利褐煤液化油的基本性质,通过实沸点蒸馏把液化油切割成不同窄沸点馏分,然后测定各个窄沸点馏分的密度、元素分析、运动粘度和饱和蒸气压。从实验数据得出了各窄沸点馏分的这些性质与馏分平均沸点之间的关系。另外,考察了每个窄馏分的热力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得出,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温度的变化成很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参数导出体胀系数E。动力粘度与温度符合Vogel关系式:Ln(μ)=A+B/(t+C)。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符合Antoine关系式:Ln(P)=A-B/(t+C)。 本论文还根据以上基本性质详细计算了神华煤和胜利煤液化油各窄沸点馏分的平均分子量、临界性质和偏心因子。计算平均分子量考察了七种关联式,推荐采用Gray推荐式等三种关联式。计算煤液化油窄馏分的临界参数选用六种关联式,推荐采用日本NEDOL法等三种关联式计算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假临界温度,推荐采用Riazi-Daubert关联式等三种关联式计算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假临界压力,推荐采用Riazi-Daubert关联式和Watanasiri关联式计算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假临界体积。采用五种方法计算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偏心因子,推荐采用Watanasiri关联式。
雷宇[7](2012)在《稠油粘度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稠油粘度数据是进行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基础。其地层油的粘度虽然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但却耗时耗力,成本较之采用模型计算的方法要高的多,因此,开发可靠的油气粘度模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粘度模型在运用到稠油地层油粘度预测时,由于其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用实测参数对重质组分特征化后计算出的粘度误差比较大。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目前应用效果相对较好、较普遍的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作为改进对象,对原模型重质组分特征化过程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简便易行的适用于较轻稠油的单一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PR粘度模型,和体现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可以应用于较重稠油的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PR粘度模型。以下是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1)对稠油样品进行了实验。包括地面脱气油和地层油在常压和高压下的基本物性、粘温曲线及粘压曲线等,共得到了59个粘度数据。(2)从粘度的影响因素出发,可以得到密度,相对分子量,正常沸点相近的纯物质,其粘度的最大值可以是最小值的1.34、1.31和2.08倍;对于稠油混合物体系来说,密度相近,但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不同的两稠油混合物样品,吐哈样是叙利亚A样粘度的6.14倍。因此,对于沥青胶质含量高的稠油,采用实测的物性参数来对重烃馏分进行特征化,其粘度的计算误差往往较大。(3)建立了PR粘度模型的特征化方法,并针对重质假组分的特征化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并验证了单一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粘度模型。另外,通过对40组单碳数重烃组分物性参数的计算,建立并验证了适用于该改进模型的重质馏分的特征化关联式法。此改进后的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最高相对误差为9.81%,最低相对误差为5.00%,平均误差为7.41%,即此改进后的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的平均误差为7.41%。(4)建立并验证了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此模型是利用胶质沥青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对原粘度模型中稠油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方法做了改进得到的。此改进后的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的最高相对误差为4.10%,最低相对误差为2.75%,平均误差为3.43%,即此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对稠油体系的平均误差为3.43%。(5)将三个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粘度的平均相对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改进后的两模型明显比原模型精确。
吴家全,李海华,衣守志[8](2007)在《对应态基团贡献法的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对一物性估算方法——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orresponding State Group Contribution,简称CSGC)进行了阐述.包括基团贡献法的原理、对应态基团贡献法的提出和应用现状,并指出了CSGS的研究发展方向.
范风铭[9](2020)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世界首套40万吨/年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数据,深入研究催化裂解制烯烃的工艺和过程优化。根据实际生产装置物流组成、产物组成,以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单元的高能耗分离装置为研究课题,采用分级精馏、热泵、乙烯制冷、丙烯制冷、夹点换热等措施,对深冷分离装置进行工艺和能量优化。首先通过关键组分的热力学性质研究,采用非极性体系的汽液相PR状态热力学方程,以流程稳态模拟技术作为研究方法,结合Aspen Plus商业模拟软件建立准确的的精馏分离数学模型,考察理论板数、各塔压力/温度、回流比等工艺参数对分离指标的影响。通过与工业示范生产装置对比,流程模拟与操作数据、设计数据吻合,关键位置的温度值与运行装置相差±5℃以内,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聚合级乙烯产品30.00%,聚合级丙烯产品23.30%,双烯烃收率为53.30%,高于传统蒸汽裂解的乙烯丙烯收率(45%~48%)。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模拟计算、热力学与实际数据比较建立合理的工艺流程,经过数据分析和换热网络的对比等方法,优化烯烃分离流程降低能耗,建立能耗比较模型。从定性到定量,有针对性地过对每个精馏体系进行分离优化,确定最佳进料塔板位置和最优回流比。结合夹点技术和Aspen Energy Analyzer对目前装置存在能耗瓶颈进行优化,通过换热网络的优化,能量逐级利用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流程的能耗进行计算比较,减少装置能耗。优化的研究结果与基础工况相比,优化后总冷负荷减少10.55%,优化效果明显。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单元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陆洋,郭润,杨雅仙,董家豪,赵旭,黄芸实,张霖宙[10](2020)在《基于PR状态方程的柴油中氢气溶解度预测模型构建》文中认为以PR状态方程作为基础热力学模型,收集柴油中典型化合物的氢气溶解度实验数据,回归计算不同条件下PR状态方程中氢气与典型化合物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通过经验关联提出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计算关联式,结合PR状态方程建立柴油中氢气溶解度预测模型。基于所开发模型,对典型模型化合物的氢气溶解度进行预测,得到氢气在直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中的溶解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45%,11.84%,8.50%。对不同柴油在不同温度及压力下的氢气溶解度进行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取得良好一致性,所开发模型可用。
二、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3)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凝析气藏相态识别及其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流体相态实验及理论计算的研究现状 |
1.2.2 流体相态控制因素及其成因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3 流体相态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渤中19-6 凝析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
2.3.1 地质特征 |
2.3.2 流体性质 |
第三章 烃类流体相态实验分析 |
3.1 实验流程及准备 |
3.2 地层流体取样和配制 |
3.3 实验内容 |
3.3.1 闪蒸分离测试 |
3.3.2 流体组成分析 |
3.3.3 恒质膨胀和露点压力测试 |
3.3.4 定容衰竭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烃类流体相态模拟及相态类型识别 |
4.1 烃类流体相态拟合理论计算方法 |
4.1.1 相态拟合计算模型 |
4.1.2 重组分(C_7~+)特征化处理 |
4.2 烃类流体相态模拟结果校验 |
4.3 油气藏相态类型识别 |
4.3.1 经验统计法对油气藏相态类型的识别 |
4.3.2 相图判别法对油气藏相态类型的识别 |
4.4 烃类流体相态特征分析 |
4.4.1 凝析气藏流体相态特征 |
4.4.2 高挥发油藏流体相态特征 |
4.4.3 黑油油藏流体相态特征 |
4.4.4 气藏流体相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烃类流体相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烃类流体相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烃类流体组分对油气相态的影响 |
5.1.2 温、压体系对油气相态的影响 |
5.2 有利于凝析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
5.2.1 烃源岩类型及其热演化阶段 |
5.2.2 封闭性良好的盖层条件 |
5.2.3 晚期强烈沉降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渤中19-6凝析气藏的成因分析 |
6.1 渤中19-6 凝析气藏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次 |
6.1.1 油气来源 |
6.1.2 油气充注时期 |
6.2 渤中19-6 凝析气藏成因分析 |
6.2.1 凝析气藏类型划分 |
6.2.2 渤中19-6 凝析气藏成因机制 |
6.3 渤中19-6 与渤中21-22 气藏对比 |
6.4 渤中19-6 油气成藏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立方型状态方程温度函数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绪论 |
1.1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概述 |
1.1.1 经典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概述 |
1.1.2 立方型状态方程研究的意义 |
1.2 温度函数概述 |
1.2.1 温度函数的概述 |
1.2.2 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的进展 |
1.2.3 温度函数研究和评价的概述 |
1.3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进展 |
1.3.1 整体温度函数 |
1.3.2 分段温度函数 |
1.3.3 多项式温度函数间的关系 |
1.3.4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发展趋势 |
1.3.5 小结 |
1.4 指数温度函数 |
1.4.1 指数温度函数的进展 |
1.4.2 指数温度函数间的关系 |
1.4.3 指数温度函数的发展趋势 |
1.4.4 小结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评价 |
2.1 多项式温度函数评价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参与评价的温度函数 |
2.1.3 评价方法 |
2.2 多项式温度函数评价结果 |
2.2.1 未普遍化多项式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 |
2.2.2 普遍化多项式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 |
2.3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总包型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改进 |
3.1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提出 |
3.1.1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提出思想 |
3.1.2 温度函数参数的拟合方法 |
3.1.3 温度函数的评价方法 |
3.2 新多项式温度函数的评价结果 |
3.2.1 新多项式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 |
3.2.2 多项式温度函数的评价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指数温度函数的评价 |
4.1 指数温度函数评价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参与评价的温度函数 |
4.1.3 评价方法 |
4.2 指数温度函数的评价结果 |
4.2.1 未普遍化指数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 |
4.2.2 参数普遍化指数温度函数对蒸汽压的预测结果 |
4.3 指数温度函数的总包型方程 |
4.4 本章小结 |
5 指数温度函数的改进 |
5.1 指数温度函数的改进 |
5.1.1 指数温度函数的提出思想 |
5.1.2 温度函数的参数拟合方法 |
5.1.3 指数温度函数的评价方法 |
5.2 新指数温度函数的评价结果 |
5.2.1 新指数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 |
5.2.2 新指数对热力学性质预测结果的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温度函数参数普遍化的研究 |
6.1 温度函数普遍化的方法 |
6.1.1 温度函数普遍化的方法 |
6.1.2 普遍化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 |
6.1.3 普遍化温度函数的评价 |
6.1.4 普遍化温度函数用于热力学性质的预测 |
6.2 温度函数参数普遍化的研究结果 |
6.3 普遍化温度函数的评价结果 |
6.3.1 普遍化温度函数一致性检验结果 |
6.3.2 普遍化温度函数对参与拟合物质热力学性质的评价结果 |
6.3.3 温度函数对热力学性质预测能力的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高温高压气体爆炸极限预测理论、数值方法及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研究现状 |
1.2.1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研究 |
1.2.2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高压气体爆炸极限的预测模型 |
2.1 基本思路 |
2.2 预测模型 |
2.3 计算方法 |
2.4 小结 |
第3章 高温高压下热物性参数数值计算 |
3.1 绝对焓与绝对熵 |
3.1.1 计算模型 |
3.1.2 计算可靠性验证 |
3.2 生成焓 |
3.3 恒压热容 |
3.3.1 计算模型 |
3.3.2 计算可靠性验证 |
3.4 临界参数 |
3.5 小结 |
第4章 高温气体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4.1 空气中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4.1.1 单组分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绝热火焰温度 |
4.1.2 单组分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
4.1.3 多元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 |
4.1.4 多元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
4.2 氧气-惰性气体中爆炸下限的预测与实验 |
4.2.1 氧气中爆炸下限的实验研究 |
4.2.2 氧气中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4.2.3 氧气-氮气中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 |
4.2.4 氧气-氮气中爆炸下限计算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高温气体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5.1 空气中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5.1.1 爆炸上限的绝热火焰温度 |
5.1.2 上限绝热火焰温度计算结果的实验比较 |
5.1.3 单组分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及其验证 |
5.1.4 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及其验证 |
5.2 氧气-惰性气体中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5.2.1 氧气-氮气中爆炸上限的计算方法 |
5.2.2 氧气-氮气中爆炸上限计算结果的验证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高压气体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6.1 空气中高压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6.1.1 高压下爆炸上限绝热火焰温度的预测 |
6.1.2 高压下烷烃的爆炸上限及其验证 |
6.1.3 高压下烯烃的爆炸上限及其验证 |
6.1.4 高压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及其验证 |
6.2 高压下氧气-惰性气体中爆炸上限的数值预测 |
6.3 小结 |
第7章 高温高压耦合下气体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7.1 高温高压下空气中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7.1.1 高温高压下爆炸下限的绝热火焰温度 |
7.1.2 高温高压下单组分气体爆炸下限计算的实验验证与分析 |
7.1.3 高温高压耦合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
7.2 高温高压耦合下氧气-惰性气体中爆炸下限的数值预测 |
7.2.1 高温高压耦合下氧气中爆炸下限的预测与实验比较 |
7.2.2 高温高压耦合下氧气-氮气中爆炸下限的预测 |
7.3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6)煤液化油基本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煤炭直接液化的概述 |
1.1.1 煤炭直接液化工艺 |
1.1.2 煤炭直接液化的基本原理 |
1.2 对煤液化油热力学性质的综合研究 |
1.2.1 对煤液化油的实沸点蒸馏的研究 |
1.2.2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密度的研究 |
1.2.3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元素分析的研究 |
1.2.4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粘度的研究 |
1.2.5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饱和蒸气压的研究 |
1.2.6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分子量的研究 |
1.2.7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的研究 |
1.2.8 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煤液化油窄馏分的研究 |
1.2.9 总结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 |
2.1 两种煤的基本性质及液化试验的试验条件 |
2.1.1 神华煤的基本性质和液化试验的试验条件 |
2.1.2 胜利褐煤的基本性质和液化试验的试验条件 |
2.2 两种煤液化油的来源 |
2.3 两种煤液化油的实沸点蒸馏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煤液化油窄沸点馏分密度和元素的测定 |
3.1 煤液化油窄沸点馏分密度的测定 |
3.2 神华煤和胜利煤液化油窄沸点馏分的密度与温度关系 |
3.3 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元素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对煤液化油窄沸点馏分粘度的研究 |
4.1 煤液化油窄馏分运动粘度的测定方法和结果 |
4.2 煤液化油窄馏分动力粘度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
4.3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的动力粘度进行Vogel关系式的回归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对煤液化油窄沸点馏分蒸气压的研究 |
5.1 煤液化油窄馏分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方法与结果 |
5.2 对煤液化油窄馏分油的蒸气压进行Antoine关系式的回归 |
5.3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煤液化油窄馏分基础物性的计算和结果比较 |
6.1 煤液化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比较 |
6.1.1 煤液化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
6.1.2 煤液化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计算结果 |
6.2 煤液化油窄馏分临界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
6.2.1 煤液化油窄馏分临界参数的计算方法 |
6.2.2 煤液化油窄馏分临界参数的计算结果 |
6.3 煤液化油窄馏分偏心因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
6.3.1 煤液化油窄馏分偏心因子的计算方法 |
6.3.2 煤液化油窄馏分偏心因子的计算结果 |
6.4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论文结论与工作总结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总结 |
7.2.1 工作的创新点 |
7.2.2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工作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稠油粘度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状态方程在粘度预测模型上的应用 |
2.1 状态方程的发展 |
2.1.1 状态方程的三次突破 |
2.1.2 状态方程应用于近临界区 |
2.2 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
2.2.1 基于van der waals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
2.2.2 基于LLS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
2.2.3 基于PT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
2.2.4 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样品粘度测定实验 |
3.1 稠油样品基本物性测定 |
3.1.1 稠油密度测定 |
3.1.2 稠油色谱组成测定 |
3.1.3 化学分离法组成测定 |
3.2 稠油粘度测定 |
3.2.1 常压粘温曲线测定 |
3.2.2 高压高温粘度测定 |
3.3 高压地层流体PVT实验 |
3.3.1 地层流体试验样品配制 |
3.3.2 地层油气体系单脱实验 |
3.3.3 泡点压力测试及恒质膨胀实验 |
3.3.4 地层油气体系多级脱气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原PR粘度模型的不足 |
4.1 粘度的影响因素 |
4.1.1 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对粘度的影响 |
4.1.2 其它影响因素 |
4.2 原粘度模型存在的不足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PR粘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1 稠油体系的特点 |
5.2 原PR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粘度的计算结果 |
5.2.1 石油馏分特征化方法的建立 |
5.2.2 原模型对稠油样品体系的粘度计算结果 |
5.3 单一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PR粘度模型的建立 |
5.3.1 单一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的建立 |
5.3.2 单一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的验证 |
5.4 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PR粘度模型的建立 |
5.4.1 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的建立 |
5.4.2 双重重质假组分特征化改进模型的验证 |
5.5 两改进后的模型和原模型之间的对比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分离研究现状 |
1.2.1 裂解制烯烃技术介绍 |
1.2.2 典型的烯烃分离流程 |
1.2.3 小结 |
1.3 分离技术在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中的应用 |
1.3.1 急冷单元 |
1.3.2 压缩单元 |
1.3.3 脱甲烷单元 |
1.3.4 脱乙烷塔和乙烯精馏单元 |
1.3.5 脱丙烷塔单元 |
1.3.6 丙烯塔单元 |
1.3.7 制冷系统 |
1.4 模拟软件在化工工艺流程中的应用 |
1.4.1 化工工艺流程的模拟 |
1.4.2 常用模拟软件 |
1.4.3 序贯模块法和联立方程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2章 基于Aspen Plus的流程模拟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热力学方程的确定 |
2.2.1 分离机理 |
2.2.2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定律 |
2.2.3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模型 |
2.2.4 热力学方程的选择 |
2.3 烯烃分离流程的模型建立 |
2.3.1 加工过程的物料平衡 |
2.3.2 工艺气性质及产品要求 |
2.3.3 分离方案选择 |
2.3.4 分离过程模拟 |
2.4 模拟建模的对比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烯烃分离过程的能量优化 |
3.1 引言 |
3.2 脱丙烷塔系统能量优化 |
3.2.1 脱丙烷塔操作压力选择 |
3.2.2 脱丙烷塔体系的分离精度与回流量 |
3.3 脱甲烷系统能量优化 |
3.3.1 脱甲烷系统梯级冷凝 |
3.3.2 脱甲烷汽提塔的优化 |
3.3.3 脱甲烷塔优化 |
3.4 C_2分离系统能量优化 |
3.4.1 脱乙烷塔精馏优化 |
3.4.2 乙烯精馏塔开式热泵系统优化 |
3.5 换热网络优化 |
3.5.1 基础工况 |
3.5.2 优化工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PR状态方程的柴油中氢气溶解度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
1.1 PR状态方程 |
1.2 基于PR状态方程计算氢气溶解度 |
1.3 柴油典型化合物氢气溶解度实验数据的收集 |
1.4 kij的回归计算 |
1.5 基于kij的氢气溶解度预测模型 |
1.5.1 kij与物性的关联 |
1.5.2 氢气溶解度的预测计算 |
2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的计算 |
3 结 论 |
符号说明 |
四、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J]. 马淑惠.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4(03)
- [2]饱和烃偏心因子的预测[J]. 马淑惠. 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3(S4)
- [3]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凝析气藏相态识别及其成因机制[D]. 肖胜东. 西北大学, 2019(01)
- [4]立方型状态方程温度函数改进研究[D].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5]高温高压气体爆炸极限预测理论、数值方法及实验[D]. 万鑫.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6]煤液化油基本性质的研究[D]. 朱肖曼.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6(12)
- [7]稠油粘度预测模型研究[D]. 雷宇.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8]对应态基团贡献法的应用现状[J]. 吴家全,李海华,衣守志.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7(01)
- [9]轻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离工艺模拟及优化[D]. 范风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10]基于PR状态方程的柴油中氢气溶解度预测模型构建[J]. 陆洋,郭润,杨雅仙,董家豪,赵旭,黄芸实,张霖宙.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