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海县大力开展扫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冯晨光[1](2008)在《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以识字学文化为主的扫除文盲运动。河北省人民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开展扫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河北省扫盲运动的发展与全国保持了同步。本文利用河北省档案馆馆藏的大量档案资料,对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的扫盲运动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共分五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的总体历程。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与全国的扫盲运动相一致,先后经历了三次高潮。每次高潮都声势浩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冒进”的偏向,伴随着每次“冒进”后的整顿,扫盲运动呈现出波浪形的发展轨迹。第二部分阐述扫盲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央和河北省先后出现两个专管扫盲的领导机构:扫盲工作委员会和扫盲协会,两个机构都经历了组建、职能的充分发挥、职能的弱化直至终止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分析扫盲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组织形式。为了提高扫盲的效率、巩固扫盲的学习成果,同时协调扫盲与生产的关系,中央与河北省不断调整扫盲教学方法、改进学习组织形式,但扫盲与生产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运动的成效。第四部分考察扫盲师资培养训练的方式方法。河北省本着提高师资质量、稳定教师队伍的原则,一方面不断改进扫盲师资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采取许多具体措施解决教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其安心于扫盲教学工作。但因为教师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教师进修学校数量不足,导致一部分扫盲教师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第五部分概括了扫盲运动取得的成效和影响扫盲运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扫盲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相当数量的农民脱盲,但在运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因素:扫盲运动领导机构基层组织不健全、农民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强迫命令的工作作风等。其中有些问题及时得到纠正,但有些现象却屡禁不绝,成为阻碍扫盲运动正常发展的“顽疾”。
田贵平[2](2015)在《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工业化浪潮下,未来中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我国无法逃避的现实难题。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打造一支精干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扎实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纵观国内外关于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大多囿于经济管理视角下对宏观问题的原则性归纳性研究,而从教育学视角对微观问题进行细节的开拓性的研究着墨不多。因此,细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形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以教育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充分挖掘农民、职业化和新型职业农民深层蕴涵:新型职业农民可表示为PA=(A+B+A*B+b)*(αX+εY);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自建国以来关于农民教育的政策和16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民教育内容进行了纵向梳理,勾勒了我国农民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扫盲教育、业余教育、计生教育逐渐淡出视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愈加迫切;运用比较归纳法,对美、法、日、韩四国的职业农民教育进行横向剖析:它们存在法律先行、形式多样灵活、顶层设计与政府推动等共同点。其次,利用天津市五区县14个乡镇1032个样本农民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19.0,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因素;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教育内容偏好的因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列联表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时间和教育地点的因子:它们受到农民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应提高受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之间的耦合度,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第三,从教育机构、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农民职业化进程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政策结构。应尊重农民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建立资格准入的人力资本归农机制;发挥天津市职业教育优势,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生成京津冀协同多方利益驱动机制;增强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健全培育制度,营造良好环境等。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3](1998)在《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总论乡镇政权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加强乡镇政权行政管理研究,是充分发挥乡镇政权及村社组织职能,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吴锡冬[4](2004)在《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以及知识经济的悄然来临,我国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应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这也决定了农业推广的方向必然与传统的单纯推广高产技术不同,而应步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推广的内容应在技术推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农业推广,加强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研究,克服推广中的盲目性,改革现行农业推广体系不合时代发展的部分,探索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路、方向,以促进未来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进行阐述,并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即本研究是以种植业农业推广体系为对象,其次介绍了农业推广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农业发展系统论原理。然后对国内外农业推广体系模式比较分析研究,重点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并且对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基本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在对天津市及天津市武清区和静海县等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天津市的农业推广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刘小琳[5](2014)在《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育 ——以天津市部分区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见,农业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其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农民。因此,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所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素质、市场竞争力的过程,是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既是造福农民,同时也需要依靠农民的力量来推动。只有让农民成为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让他们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才能将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要想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育众多高素质新型农民,才具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能力,形成可以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农民连续增收。只有培育众多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体现出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数大,但他们的整体素质令人堪忧,已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为促进农业现代化顺利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培育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农民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通过界定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传统农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阐述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育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划分新型农民培育的类型,概括新型农民培育的特征,总结归纳目前农民培育的主要模式,界定新型农民培育的内涵,为制定合理适宜的新型农民培育对策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部分区县为例,进行新型农民培育的实证研究。根据对农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访谈所得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17.0计量软件分析天津市农民素质状况、农民培训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等情况,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为天津市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笔者建议,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政府领导,统一农民培训领导体系、完善农民培训相关法律体系、拓宽农民培训投资渠道,建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优化农民培训相关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时赟[6](2007)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文中认为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到清朝末年已处于内忧外患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在“农为富国之本”的呼声和重农思潮的推动下,实业学堂之一的农业学堂开始创办。从1897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学堂的建立起,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本论文在农业教育史研究相对薄弱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清末民国的相关资料,并借鉴中国农业史、农业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展示出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分析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划分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专题研究了近代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留学生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社会职能上。本文还对近代成立最早具有鲜明特色的直隶农务学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展示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发展变迁的全貌。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的侵略、农业经济的衰败和中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兴起的内外动因;农科留学教育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准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和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储备;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推动和引导着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三次学制的变革是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显着标志;农业推广的广泛开展和乡村教育的兴起使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确立并付诸实践;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成为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上了效仿西方的深刻烙印,也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显着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中国农业服务的过程,从农业推广的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到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的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尽管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是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显着的成就。如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较快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了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人才,形成了丰富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近代农业科学成果在农业改良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转变,提升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农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第一,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第二,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在为“三农”服务中增长其生命力;第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第四,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第五,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王金霞[7](2006)在《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文中指出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着的区域之一。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吴广苹[8](2005)在《天津市农民培训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和情况,立足于中国发展,特别是天津市农村发展的实际和前景。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大城市郊区的农民培训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农民培训在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宏观统计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农民培训工作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对全市各级农民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摸清了本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再次,在分析文献资料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调查了一个典型区县情况,并与农村工作专家和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了他们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农民培训工作的前景展望,作为研究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分析了建国以来天津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系统地阐述了农民培训工作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客观地分析了影响农民培训工作发展的各方面问题。从发展趋势、改革目标的价值选择与原则、农民培训工作体系改革目标及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提出了天津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 本研究得出了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民培训工作的结论。并提出如下建议:①建立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怍领导机构,发挥政府在农民培训中的调控和监管职能。②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家咨询委员会。③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有效整合教育资源。④坚持分类培训。⑤建立农民就业指导机构。⑥加强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法制化建设。
天津市教育局中专业教处[9](1978)在《揭批“四人邦”破坏业余教育的罪行》文中研究表明 工农业余教育,是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多快好省地培养各类人才、普及科学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就以极大的热情赞扬了农民运动兴起后,农民自己创办的夜学——农民学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
裴海菊[10](2017)在《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亦随之相应改变。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事业逐渐走上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正是在社会整体救助事业发展的背景之下,天津市社会救助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前行。1956~1966年间,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弱势群体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天津市建立了以政府领导为核心,民众广泛参与为辅助,政府、民间相辅相成的社会救助制度。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使贫民的贫困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救助灾民保障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救助孤老残幼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废有所依”。总之,1956~1966年,天津市贫民、灾民、孤老残幼的社会救助是有效果的,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1956~1966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的制度完善与实践,对当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静海县大力开展扫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海县大力开展扫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20 世纪50 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总体历程 |
(一) 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
(二) 扫盲运动再掀高潮 |
(三) 扫盲运动的第三次高潮 |
二、扫盲领导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的演变 |
(一) 扫盲委员会 |
(二) 扫盲协会的勃兴 |
1、省级扫盲协会 |
2、基层扫盲协会 |
(三) 扫盲协会职能的弱化 |
三、扫盲教学方法的调整及学习组织形式的演变 |
(一) 扫盲教学方法的调整 |
1、速成识字教学法的特点及其改进 |
2、教学方法的调整、通常教学法的推广 |
(二) 学习组织形式的演变 |
1、学习组织形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
2、“以社办学”,学习组织与生产组织紧密结合 |
3、扫盲服务于生产建设,学习组织融入生产组织之中 |
四、扫盲师资的培养、训练与提高 |
(一) 扫盲专职教师的大量选拔与培养 |
(二) 专职教师的整顿与裁减,义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
1、扫盲专职教师的整顿与裁减 |
2、义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
五、扫盲运动的成效及影响运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 扫盲运动的成效 |
(二) 影响扫盲运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
1、扫盲运动领导机构基层组织不健全 |
2、农民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 |
3、工作中“强迫命令”的作风 |
4、扫盲教师队伍不稳定 |
5、组织教学过程中编班划级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对农民教育的研究 |
1.2.2 国内对农民教育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教育学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二元经济理论 |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民 |
2.2.2 职业化 |
2.2.3 农民职业化 |
2.2.4 新型农民 |
2.2.5 新型职业农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农民教育政策梳理 |
3.1 我国农民教育政策的纵向梳理 |
3.1.1 建国初期至“文革”前期的农民教育(1949-1966年) |
3.1.2“文革”时期的农民教育(1967-1977年) |
3.1.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农民教育(1978-1999年) |
3.1.4 新世纪的农民教育(2000-2014年) |
3.1.5 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民教育(1982-2014年) |
3.2 国外职业农民教育政策的横向剖析 |
3.2.1 美国的职业农民教育 |
3.2.2 法国的职业农民教育 |
3.2.3 韩国的职业农民教育 |
3.2.4 日本的职业农民教育 |
3.2.5 四国职业农民教育政策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的简单统计分析 |
4.2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决策分析 |
4.2.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模型分析 |
4.3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内容分析 |
4.4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形式分析 |
4.5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时间分析 |
4.6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地点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设计 |
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设计结构 |
5.2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
5.2.1 树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教育观 |
5.2.2 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发挥示范效应,尝试“导生制” |
5.3 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为起点,实现城乡人力资本双向流动 |
5.3.1 建立资格准入的人力资本归农机制,发挥“聚合-过滤”效应 |
5.3.2 发挥天津职业教育优势,京津冀协同生成多方利益驱动 |
5.4 密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需求与供给的衔接,增强适切性 |
5.4.1 将测评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首要环节 |
5.4.2 依据需求偏好,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
5.4.3 围绕教育实效,实现形式多样耦合 |
5.4.4 注重时空安排,提高实际满意度 |
5.4.5 实施分类教学,优化农民学习模式 |
5.5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一、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管理体制的形成 |
1.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
3.现行乡 (镇) 体制 |
(二) 我国乡镇行政效能的现状分析 |
1.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乡 (镇) 政府行政效能的制约因素 |
(三)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
1.大刀阔斧裁减冗员全面推行乡镇机关精兵简政 |
2.实行乡镇党委政治领导下的党政分开。依法加强乡镇政府机构的职能 |
(1) 从认识上明确乡镇党委对政府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
(2) 理顺党政关系的两种过渡模式。 |
3.改革乡镇“条块分割体制实现乡镇政府的权力归位 |
二、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动农村两个根本转变 |
(一) 我国乡镇行政职能的历史变迁 |
1.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变 |
2、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
3.农民的分化呈现多元化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稳定 |
(二) 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客观必然 |
1.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3.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4.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1.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2.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四) 乡镇转变职能的基本内容 |
1.实行政企分开 |
2.经济调控。 |
(1) 乡镇财政调控。 |
(2) 乡镇金融调控。 |
(3)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加强村级管理方式研究——从行政机构到自治组织 |
(一) 我国村级管理现状及依据 |
1、我国村级管理概况。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2.现实依据 |
(1) 村级自治形式: |
(2) 行政管理形式。 |
(3) 混合管理形式。 |
(二) 目前村级组织的运行状况和改革设想 |
1.目前的村级组织实质上仍是一级非完全性的行政机构 |
2.乡村之间因为职责上的矛盾而产生了体制变形 |
3.自治职责不明加剧了村级组织管理功能的弱化和农民的分散发展 |
4.集体经济的薄弱和自治意识的淡薄制约着农村自治建设 |
(三) 把村务公开作为推进村民自治的突破口 |
1.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内容。 |
2.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前提。 |
3.村务公开是村民自治的需要。 |
4.村民自治是村务公开的保障。 |
(四) 强化村规民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四、加强乡镇行政管理素养, 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水平 |
(一) 乡镇行政管理的思想基础建设 |
1、加强乡镇公务行为自律机制建设 |
(1) 思想道德建设 |
(2) 行政道德建设 |
(3) 行政道德修养 |
(4) 行政科学素养 |
(二)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与要求 |
1.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2.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 |
3.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4.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三) 探索乡镇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方法 |
五、科学评价乡镇行政效能,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 建立科学的行政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
1.评价的指标体系 |
2.评价标准的误区 |
(二) 在评价乡镇行政效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注意近期与远期的一致性。 |
2.注意局部与全局的统一性。 |
3.正确看待组织与个人的工作成果与绩效。 |
4.注意分析原因与结果。 |
5.正确看待潜在绩效和显着绩效。 |
6.上级评价与下级评价并重。 |
(三)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持续发展 |
1.全面搞好乡镇精神文明建设 |
(1) 明确职责, 要把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
(2) 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重在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3) 以人为本, 发挥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2.推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1) 从指导思想上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方略 |
(2) 理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
(3) 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 |
(4) 按可持续发展思路整体开发、改善、保护整个国土资源 |
(5) 加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10项建设 |
乡镇行政管理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 |
一、乡镇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 |
(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乡制 |
1、秦汉的“乡亭制”。 |
2、魏晋南北朝之乡制。 |
3、隋唐的乡里行政组织。 |
4、 |
5、明代的乡制, 明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朝代。 |
6、清朝之乡制。 |
(二)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镇行政制度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
1、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议行合一”的乡苏维埃 (1927—1937) |
2.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乡镇建制 (1937—1945) |
3.解放战争时期的乡镇建制。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乡镇建制 |
1.建国至人民公社化前的乡镇建制。 |
2.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1958—1983) 。 |
3.现行乡镇体制 (1983至今) |
二、乡镇行政管理的基本特点 |
1.管理对象的直接性。 |
2.管理渠道的终端性。 |
3.管理内容的聚集性。 |
4.管理方式的具体性。 |
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一、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的相关性 |
(一) 制度变迁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 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关联 |
三、政府在农村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
(一)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职能 |
(二)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 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进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四)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一) 政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上的职能定位 |
1.保护产权。 |
2.提供公共产品。 |
3.保护资源与环境。 |
4.稳定和管理市场。 |
5.收入再分配。 |
(二)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
1.执行职能。 |
2.建设职能。 |
3.服务职能。 |
4.协调职能。 |
5.监督职能。 |
6.治安职能。 |
四、继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研究 |
(一)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理顺四种关系 |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加强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
2.理顺政企关系,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管理。 |
3.依法整合乡村关系, 有效发挥乡镇政府职能。 |
4.合理解决县乡关系, 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府职能。 |
(二)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应解决两对矛盾 |
1.职能扩张与财政制约的矛盾。 |
2.职能转变与行政环境的矛盾。 |
乡镇行政决策执行与控制 |
一、乡镇行政运行机制 |
(一) 行政运行机制的含义 |
(二) 行政运行机制的内容 |
1.行政运行的权力调整机制。 |
2.行政运行协调机制。 |
3.行政运行激励机制。 |
4.行政运行适应机制。 |
5.行政运行的约束机制。 |
(三) 乡镇行政运行机制要素简析 |
1.乡镇行政运行主体要素。 |
2.乡镇行政运行动力要素。 |
3.行政运行控制要素。 |
4.行政运行程序要素。 |
5.行政运行保障要素。 |
二、乡镇行政决策 |
(一) 乡镇行政决策的范围 |
(二) 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 |
(三) 乡镇公共决策过程 |
(四) 乡镇日常决策的主要方法 |
(五) 乡镇决策的主要问题 |
(六) 乡镇行政决策面临的矛盾 |
三、乡镇行政执行 |
(一) 乡镇行政执行的特点 |
(二) 乡镇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三) 乡镇行政执行的要求 |
(四) 乡镇行政执行与创办示范基地 |
四、乡镇行政控制 |
五、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运行 |
(一) 乡镇与县级条块关系 |
(二) 乡镇党政关系 |
(三) 乡镇政企关系 |
(四) 乡镇行政管理与村级自治的关系 |
(五) 解决县乡条块矛盾的设想 |
(六) 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依据 |
1.一个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4)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推广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
2.2 农业推广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推广体系比较分析研究 |
3.1 国外主要农业推广体系分析研究 |
3.2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分析 |
3.3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章 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分析与问题 |
4.1 天津市农业生产基本现状 |
4.2 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典型调查分析 |
4.3 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加强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
5.1 建立切实可行的农业推广评价体系 |
5.2 科学界定职能,健全推广网络,保证体系建设资金投入 |
5.3 建立农业推广观念,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 |
5.4 采取有力措施 抓好人才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育 ——以天津市部分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框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设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新型农民的内涵与特征 |
2.1.3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 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 |
2.2.1 传统农民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 |
2.2.2 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培育新型农民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发达国家农民培育研究综述 |
2.4.2 国内农民培育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育的分析与研究 |
3.1 新型农民培育的类型 |
3.2 新型农民培育的特征 |
3.3 新型农民培育的模式 |
3.3.1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3.3.2 绿色证书培训模式 |
3.3.3 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模式 |
3.3.4 企业带动模式 |
3.3.5 创业培植模式 |
3.3.6 中等农业教育模式 |
3.3.7 高等农业教育模式 |
3.4 新型农民培育的内涵 |
第四章 新型农民培育的实证研究 |
4.1 天津市农民素质现状 |
4.1.1 农民文化素质状况 |
4.1.2 农民思想素质与民主意识状况 |
4.1.3 农民科技素质状况 |
4.1.4 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状况 |
4.2 天津市农民培训现状 |
4.2.1 天津市农民培训需求现状 |
4.2.2 天津市农民培训供给现状 |
4.3 天津市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民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 |
4.3.2 农民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
4.3.3 政府相关职能缺位,监督体制不完善 |
第五章 天津市新型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5.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5.2 加强政府领导,统一农民培训领导体系 |
5.3 完善农民培训相关法律体系 |
5.4 拓宽农民培训投资渠道,建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 |
5.5 优化农民培训相关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
5.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培训资源 |
5.5.2 加强农民培训师资建设 |
5.5.3 科学制定农民培训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2.1.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成就 |
2.1.2 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2.1.3 向近代农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
2.2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
2.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2 东西方农学的差异与中国对西方近代农学的认识 |
2.2.3 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与晚清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 |
2.3 农学会、报刊等对农业教育的宣传介绍 |
2.3.1 创办农业学术团体,倡导学习农业科学 |
2.3.2 创办农业报刊,介绍农业科学 |
2.3.3 农学书籍的译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
3.1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1897-1912) |
3.1.1 晚清兴农思想与兴学措施 |
3.1.2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 |
3.1.3 近代早期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与缺陷 |
3.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1912-1922) |
3.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 |
3.2.2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与变迁 |
3.2.3 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起步 |
3.2.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
3.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922-1937) |
3.3.1 高等农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 |
3.3.2 学科层次得到提高 |
3.3.3 加强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 |
3.3.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
第4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专题研究 |
4.1 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 |
4.1.1 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初创 |
4.1.2 "壬子癸丑学制"与农业教育制度变革 |
4.1.3 "壬戌学制"建立,由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 |
4.2 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 |
4.2.1 张之洞倡导农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
4.2.2 邹秉文改进农业教育的思想 |
4.2.3 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 |
4.3 农科留学教育与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
4.3.1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 |
4.3.2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概况 |
4.3.3 农科留学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5章 个案研究-直隶农务学堂与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 |
5.1 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 |
5.1.1 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1902-1903)时期 |
5.1.2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1904-1911) |
5.1.3 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1) |
5.1.4 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时期(1921-1937) |
5.2 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 |
5.2.1 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特色的形成 |
5.2.2 管理体制的独特性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
5.2.3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现 |
5.3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 |
5.3.1 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
5.3.2 对近代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贡献 |
5.3.3 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
6.1 高等农业学校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形成 |
6.1.1 近代农业教育家对农业院校职责的认识 |
6.1.2 美国农业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引入 |
6.2 近代开展科技推广为"三农"服务的探索 |
6.2.1 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农业推广政策的出台 |
6.2.2 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 |
6.2.3 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往农村 |
6.3 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
6.3.1 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和途径 |
6.3.2 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教育实践 |
6.3.3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启示 |
第7章 结语 |
7.1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几点结论 |
7.1.1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开启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 |
7.1.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 |
7.1.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
7.1.4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过程,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农业服务的过程 |
7.1.5 农业教育近代化是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7.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
7.2.1 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
7.2.2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 |
7.2.3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 |
7.2.4 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 |
7.2.5 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
第8章 结语 |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天津市农民培训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天津市农民培训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农民培训工作发展历程 |
2.2 农民培训工作发展现状 |
2.3 存在问题 |
2.4 对农民培训工作的基本评价 |
第三章 天津市农村劳动力供需情况分析 |
3.1 农民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分析 |
3.2 对农民的人力资源供需分析 |
第四章 天津市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 |
4.1 农民培训发展趋势分析 |
4.2 制定农民培训工作改革目标的价值选择和原则 |
4.3 农民培训体系改革目标 |
4.4 发展模式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加强和改进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界定 |
第1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概况 |
1.1 社会背景 |
1.2 社会救助群体概况 |
1.2.1 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 |
1.2.2 灾害性弱势群体 |
第2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 |
2.1 社会救助主体 |
2.1.1 政府救助 |
2.1.2 社会互助 |
2.2 社会救助制度 |
2.2.1 各类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 |
2.2.2 救济标准的适时调整 |
2.3 社会救助金 |
2.3.1 社会救助金的来源 |
2.3.2 社会救助金的使用与管理 |
第3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一) |
3.1 贫困救助 |
3.1.1 冬令救济 |
3.1.2 生产自救 |
3.2 灾害救助 |
3.2.1 城市中的灾民 |
3.2.2 灾害救助措施 |
3.2.3 灾害救助成效 |
第4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二) |
4.1 孤寡老人救助 |
4.1.1 孤寡老人救助工作的开展 |
4.1.2 孤寡老人救助成效 |
4.1.3 孤寡老人救助存在的问题 |
4.2 残疾人救助 |
4.2.1 残疾人救助工作 |
4.2.2.残疾人救助成效 |
4.3 儿童救助 |
4.3.1 儿童救助措施 |
4.3.2 儿童救助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静海县大力开展扫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农村扫盲运动研究[D]. 冯晨光.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1)
- [2]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研究[D]. 田贵平. 天津理工大学, 2015(12)
- [3]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J].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研究》课题组. 地方政府管理, 1998(S2)
- [4]天津市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锡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5]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育 ——以天津市部分区县为例[D]. 刘小琳. 天津理工大学, 2014(03)
- [6]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 时赟. 河北大学, 2007(03)
- [7]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 王金霞. 河北大学, 2006(09)
- [8]天津市农民培训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D]. 吴广苹.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揭批“四人邦”破坏业余教育的罪行[J]. 天津市教育局中专业教处. 天津教育, 1978(08)
- [10]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D]. 裴海菊. 河北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