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校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论我校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一、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论文文献综述)

西峰山[1](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卢建川[2](2016)在《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复数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重构》文中认为复数不仅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在现代科技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复数章节的教学是“容易教”的难点课.一方面教材内容代数形式化的叙述,使学生对复数概念及其运算可以较轻松地获得机械的识记和应用,这就是复数内容表面上相对易教的原因;另一方面,正是教科书以复数产生的历史结果为出发点,以代数形式表示复数及形式化定义复数运算,它们掩盖了复数概念及复数运算产生的本原性问题,不利于复数及其运算的数学本质和思想方法的揭示.本研究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理念,审视了高中复数教学的基本现状:首先,剖析了现行中学数学教科书中有关虚数引入、数系扩充和复数运算等知识点的叙述脉络,分析了教材编写中的存在问题;比较了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和我国有关中学复数知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指出我国高中复数教学要求的差距.其次,为了掌握中学复数教学的实际现状,通过听课观摩、教学研讨,对复数章节的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寻找高中复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研究了中学一线教师有关复数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考察数学教师对复数教学问题的相关认识.论文进一步介绍了复数产生和发展的脉络,阐述推动复数理论发展的深刻的物理背景,探讨了复数及其运算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并从数学思想性角度审视了高中复数内容的教学问题,提出高中复数教学内容重构的建议.最后,本研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重构和编写了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复数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准确把握复数产生与发展的本原性问题,希望能够深度挖掘在复数认识中起统帅作用的、触及与揭示复数本质的问题,并贯穿于问题驱动的复数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重构.重构方案进行了教学试验和评价.新教学内容摒弃了代数视角,确立了几何与物理视角介绍复数,它能够很好地回答:为什么要提出和引入虚数概念?如何适当地定义复数概念和复数运算?这些概念和运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复数的重大意义和科学价值体现在哪里?

北京市紅旗学校数学教研組[3](1965)在《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文中提出 自从我校开设四年制半工半读班以来,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对数学教学不断地进行了改革,现在将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借用与处理中专数学课本的情况向同志们汇报,并请指正。 (一) 教改中思想先行去年开学前虽然根据学校初步拟定的教学计划,编写了一份数学教学大纲(见数学通报 1964年12月份),并在开学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但开始时工作进行得还不很顺利,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半工半读学校是新生事物,编写半工半读学校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新课题、新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样板可以借鉴;而另一方面又由于我们长期脱离生产劳动,不了解生产也不懂专业知识,工作起来困难很多,当然更主要的也还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学校党政领导分析了以上情况,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持四个第一,大抓教师的革命化,抓住了主要矛盾,才促进了教学改革工作。由于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主要是依靠教师

刘静宇[4](2020)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高中数学教育致力于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应当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数学建模素养化为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理解和解读数学建模素养,找到数学建模的应用形式和方法,是推进当前数学建模素养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高中概率统计部分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来首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于高中数学建模素养和高中概率统计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对新课标下的概率统计和数学建模素养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数学建模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对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现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研究出一系列教学建议,帮助教师在概率统计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活动。本文通过教师访谈调查的笔者所任教高中,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教育现状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实际效果存疑,对高考成绩的提高帮助不够明显。笔者首先对任教高中——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山东省济南市)的教师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包括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然后对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学生按成绩和文理科分组,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进行Spss数据分析利用差异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分别对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不同认识程度和教育教学现状。优等生和中等生对数学建模的熟悉程度要显著高于学困生,学困生认为高中阶段概率与统计知识内容的困难程度要显著高于优等生和中等生,优等生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要显著强于学困生。本文从新教材、高考和高中概率统计模型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了针对新教材、新高考以及高中各种概率统计模型下,培养学生建模素养培养方式的不同。结合概率统计教学理论和数学建模思想的特点,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本文将理论经验应用于实际教学,给教师学生提出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建议。利用笔者所教班级,进行高中概率统计的数学建模培养的教学实践,征询搜集其他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建议,并对高中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策略做出深化,落实在概率统计教学中,丰富和完善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方法。

朱文玉[5](1995)在《搞好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谈我校达标课程和优质课程验收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谈我校达标课程和优质课程验收工作朱文玉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校对此极为重视,教务处也始终把搞好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

陈殿光[6](2016)在《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数学双基教学植根于我国的教学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双基,又要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逐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同时全球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上海地区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为背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评课调研,文选查阅和自身的体验,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基桩”、“模块”、“平台”教学的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的建议与策略,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张凌[7](2010)在《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内容的设置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统计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9年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统计从选修内容变为必修内容进入数学课程.为了更好的组织统计教学,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笔者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部分教材分析与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现实意义,并确立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以文献综述为主,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统计教学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与应用价值,阐明了统计在中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对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总结统计教学现状的成因,为研究指明方向.第四部分结合数学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程要求两方面,对统计内容的教学要求做详细研究,确立了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内容设置的必要性.第五部分从两方面提出教学实施建议.首先建议将统计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然后给教师提出建议,建议教师加强对统计部分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第六部分给出一则教学设计示例.最后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钟志勇[8](2001)在《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向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深刻变革与发展,数学教育改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数学课程改革,而要进行数学课程改革,就必须先回答现行数学课程是如何演变来的,现行数学课程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即是说,首先要对数学课程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其次要对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这些都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研究工作。 本论文所做的正是这一基础研究工作。论文通过对国内历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和现行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数学课程发展的规律,对本次课程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建国以来高中数学课程的演变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了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探寻我国数学课程发展的规律。 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了我国现行高中数学课程的优势及存在的弊端,为本次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三部分从理论上对影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本次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向红军,王金华[9](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指出基于OBE教育理念,从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体系、教学条件与保障、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

张晓琪[10](2010)在《中职数学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教材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有关中职数学新教材的变化和使用情况备受关注。新教材的编写是否科学,是否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它与旧教材相比,哪些地方做了改进,哪些地方又不如旧教材,必将对数学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中职数学新旧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能够对今后教材的编写、完善和再版提供一点参考,能够为中职教师把握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一些依据,能够为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程度提供一个可见的载体,希望为我国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数学》(全一册必修)和2009年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两套不同时期教材函数部分的编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首先从教材目录、课时分配、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例题编排、习题编排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比较其差异和变化。然后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比较模型: N=λ·G/T+(-λ)·S/T,定量分析了两套不同时期教材函数部分的课程难度。本文认为人教版新教材函数部分相较于旧教材而言,在保持旧教材总体内容框架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主要是渗透新大纲、新课改的理念,强调中职数学的应用价值。在体系编排、课时分配、内容呈现、习题等方面都作了新的尝试和努力,注重算法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拓展延伸。就课程难度而言,新教材在函数部分知识点内容的量和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上都做了减少和改进,降低了中职生的起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呈现回归生活、因材施教、注重信息技术的整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三大趋势。本文提出新教材的进一步修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例题和习题的处理(2)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关系的处理(3)阅读材料和信息技术的处理。

二、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论文提纲范文)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2.1.1 教的准备
        2.1.2 教的内容分析
        2.1.3 教学方法选择
        2.1.4 教学原则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2.2.1 学的准备
        2.2.2 训练内容分析
        2.2.3 学习方法选择
        2.2.4 学习策略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3.1 背景的概述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4.1 背景概述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5.1 背景概述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历史背景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6.2 教学启示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复数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
    1.1 研究的因由
    1.2 研究的思路与基本方法
    1.3 复数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分析
    1.4 复数教学要求的解读与分析
第二章 复数教学现状与教学研究综述
    2.1 复数课堂教学实际状况调查与分析
    2.2 复数教研中思考和讨论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复数产生发展的基本历史
    3.1 虚数概念的萌芽
    3.2 来自物理学应用的复数
    3.3 复数应用例举
第四章 高中复数内容编写设计的比较与建议
    4.1 三种基本叙述形式的结构特点分析
    4.2 高中复数教学内容重构设计的建议
第五章 基于问题驱动的复数内容重构方案
    5.1 复数教学内容重构的理论依据与分析
    5.2 第一课时:平面旋转运动与复数的产生
    5.3 第二课时:复数四则运算的定义
第六章 基于问题驱动的复数内容重构的教学试验
    6.1 重构方案的教学试验与同课异构的评价
        6.1.1 教学设计之一《平面旋转运动与复数的产生》
        6.1.2 教学设计之二《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1.3 教学设计之三《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6.1.4 同课异构教学试验的专家评价与分析
    6.2 问题驱动的复数教学的分析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7.2 研究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世纪前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标复数内容要求
附录二:美欧俄澳等六国课程标准/大纲关于复数内容的要求
附录三:某地A、B两类学校高中数学复数内容课堂教学实录
附录四:《统一的现代数学》高中复数内容
附录五:《A Course of Pure Mathematics》中的复数教学内容
附录六:读博士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落实数学建模素养的理论分析
    一、对数学建模素养的认识
    二、对高中概率统计教学的认识
    三、对新课标下的概率统计和数学建模素养的解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分析
    一、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访谈(教师)
    二、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问卷调查(学生)
第四章 高中概率统计模型中的数学建模素养培养
    一、从新教材变化看学建模素养培养
    二、从高考的变化看数学建模素养培养
    三、 高中概率统计模型下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
第五章 在高中概率统计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分析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形式和步骤
    三、教学案例分析
致谢
论文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6)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1.1.2 教育信息化新写入《教育法》
        1.1.3 世界瞩目中国教育信息化
        1.1.4 信息时代数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研究
        1.2.2 国内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研究
        1.2.3 国外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1.2.4 国内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1.3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工作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
        2.1.1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研教师座谈会记录
        2.1.2 近几年松江区质量监控质量分析
        2.1.3 近几年上海市数学中考质量分析
    2.2 初中数学“四基”现状成因分析
第3章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研究
    3.1 “基桩”教学的界定
        3.1.1 “基桩”的含义
        3.1.2 “基桩”的特性
        3.1.3 “基桩”的目标
    3.2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案例研究
    3.3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的思考
        3.3.1 关于几个教学案例的进一步反思
        3.3.2 基于信息化开展“基桩”教学的认识
第4章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的教学研究
    4.1 “模块”教学的界定
        4.1.1“模块”的含义
        4.1.2“模块”的内容
    4.2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教学案例研究
    4.3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教学的思考
第5章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研究
    5.1 “平台”教学的界定
    5.2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案例研究
    5.3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的思考
第6章 建议与思考
    6.1 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的建议
    6.2 不足与展望
        6.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本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数学学习问卷调查
附录B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研教师座谈会提纲
附录C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内容的设置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统计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2.2 国内外统计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2.3 统计教学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第三章 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内容设置与教学状况分析
    3.1 中职数学课程统计内容设置的现状
        3.1.1 课程设置状况
        3.1.2 教材中统计内容设置状况
    3.2 中职数学统计教学现状调查
        3.2.1 关于教师的调查及结果
        3.2.2 关于学生的调查及结果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教师反馈结果分析
        3.3.2 学生反馈结果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教学要求的分析
    4.1 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4.2 专业课程的要求
第五章 教学实施建议
    5.1 统计内容设置的建议
        5.1.1 与专业课程的整合
        5.1.2 教材内容编排的构想
    5.2 给教师的建议
第六章 教学设计示例
    6.1 《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设计思路
    6.2 《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A
附录B
致谢

(8)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前言
一、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演变分析
    (一) 全面学习苏联时期
    (二) 教育大革命时期
    (三)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
    (四) 十年动乱时期
    (五) 蓬勃发展时期
    (六) 稳步推进时期
二、 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 基本概况
        1. 调查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2. 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3. 调查过程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使用情况
        2. 数学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的体现
        3. 数学课程内容
        4. 教育过程现状
        5.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6. 考试与评价
三、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数学课程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1. 数学课程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间的关系
        2. 数学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 数学课程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二) 数学课程与学生的关系
    (三) 数学课程与数学科学的关系
四、 对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建议
        1. 高中数学课程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 对确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建议
    (三)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的建议
        1. 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取的建议
        2. 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建议
    (四)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的建议
        1. 对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的建议
        2. 对教学过程的建议
        3. 对教学评价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OBE理念的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OBE理念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二)构建抽象代数核心知识点体系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1. 教学条件与保障
        2. 教学设计
        3. 课程考核
        4. 教学效果评价
结语

(10)中职数学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有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职教材改革
    二、关于教材比较
    三、关于课程难度
第二章 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宏观比较
    一、教材目录及课时分配的分析比较
    二、教学要求的分析比较
第三章 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微观比较
    一、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的分析比较
        (一) 引言的呈现
        (二) 导入的呈现
        (三) 概念的呈现
        (四) 解题方法的呈现
        (五) 数学原理的呈现
        (六) 计算机、计算器使用的呈现
    二、教材例题编排的分析比较
    三、教材习题编排的分析比较
        (一) 习题编排结构的分析比较
        (二) 习题量的分析比较
        (三) 习题内容的分析比较
第四章 新旧教材函数部分课程难度的分析比较
    一、关于课程难度模型
    二、用课程难度模型的几点说明
        (一) 关于课程广度
        (二) 关于课程内容的深度
    三、新旧教材函数部分课程难度的量化比较
        (一) 课程实施时间统计
        (二) 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统计
        (三) 难度比较
结论
    一、结论
        (一) 教材目录与课时分配上的比较结论
        (二) 教学要求上的比较结论
        (三) 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的比较结论
        (四) 教材例题、习题上的比较结论
        (五) 课程难度上的比较结论
        (六) 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二、思考和建议
        (一) 从中职数学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看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二) 给新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几点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2]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复数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重构[D]. 卢建川. 广州大学, 2016(01)
  • [3]談我校数学教学大綱的修訂[J]. 北京市紅旗学校数学教研組. 数学通报, 1965(07)
  • [4]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D]. 刘静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搞好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谈我校达标课程和优质课程验收工作[J]. 朱文玉. 临沂师专学报, 1995(03)
  • [6]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D]. 陈殿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职数学课程中统计内容的设置与教学研究[D]. 张凌. 苏州大学, 2010(06)
  • [8]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 钟志勇.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
  • [9]基于OBE理念的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向红军,王金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0]中职数学新旧教材函数部分的比较研究[D]. 张晓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论我校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