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3.5-diBr-PADAT-H_2O_2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铜时阴离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魏娟迪[1](2021)在《亚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铜离子缺乏对线粒体功能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铜离子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作为多种酶的辅酶因子或结构成分,参与机体的生理过程,其中铜离子在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铜离子失衡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如铜离子缺乏,会直接影响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合成,以及神经调节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线粒体是细胞的“铜池”,铜离子不足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严重时导致能量衰竭,最终导致神经退行性等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铜离子不足,导致线粒体呼吸链上的含铜蛋白酶COX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因此能够灵敏、可视化且非入侵的检测生物体内铜离子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分子荧光探针成像具有上述优点。并且,由于细胞内环境的还原性导致铜离子多以Cu+的形式存在,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两种Cu+荧光探针,利用其可灵敏检测Cu+的特性,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及斑马鱼体内Cu+含量,利用呼吸仪等研究了Cu+缺失对线粒体功能和斑马鱼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如下:1.以罗丹明为发光团,多聚硫醚为Cu+识别基团,合成荧光探针Mito-OFCu,对其在溶液中的研究表明:探针在7.5的p H缓冲溶液中与Cu+结合达饱和后,最大吸收峰和发射峰为555nm、590nm,荧光量子产率为45%,Cu+响应倍数达11倍。细胞中的研究表明:探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定位于线粒体,皮尔逊共定位系数高达0.96;可灵敏的检测线粒体中Cu+含量的变化,在细胞中的光稳定性较好,可长时间应用于细胞成像。2.细胞线粒体Cu+缺乏的研究表明:引入外源si RNA沉默Hela细胞线粒体内膜上铜转运蛋白SLC25A3,结合WB技术证明转染有效,利用硅基罗丹明探针Mito-Si RCu检测到转染后线粒体的Cu+含量降低,成功构建了一个线粒体缺铜的细胞模型。且WB证明,Cu+缺乏导致COX的亚基COX1和COX2表达降低。此外,细胞呼吸实验证明,通过转染构造的线粒体缺铜细胞模型其COX的活性降低。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呼吸仪,研究Cu+不足对斑马鱼线粒体功能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转运蛋白ATP7A等位基因突变的斑马鱼出现黑色素缺失、脊索弯曲、心包积水等表型改变,利用探针Mito-Si RCu检测到突变斑马鱼全身Cu+缺乏;呼吸实验发现基因突变的斑马鱼其COX活性降低,线粒体功能受损,呼吸减弱。成像表明,全身Cu+缺乏的斑马鱼其脑部和眼部的神经发育会受到明显影响,神经元数量减少,表达范围变小,发生退行性改变。
张宇[2](2021)在《耐热毛栓菌热激转录因子HSF2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漆酶被誉为理想的“绿色催化剂”,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白腐菌因其漆酶同工酶多、漆酶产量高和酶性质优良等特性,是主要的产漆酶微生物类群。Cu2+是白腐菌中漆酶基因表达和胞外活性最重要的诱导剂,被广泛的用于多个白腐菌菌株中的漆酶诱导表达,但截至目前对Cu2+诱导漆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鉴于此,本研究以产漆酶优势耐热毛栓菌S0301菌株为研究材料,开展Cu2+对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u2+和温度对耐热毛栓菌S0301中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完成了耐热毛栓菌S0301三代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工作,该菌株中存在9个可能的漆酶同工酶。据此,本论文对9个预测的漆酶同工酶的Cu2+结合区、底物结合模块等典型漆酶特征序列进行了比对和识别,结果发现Tt Lac7、Tt Lac50和Tt Lac53等7个漆酶同工酶蛋白具有所有典型结构模块,是真正意义上的漆酶,而Tt Lac2-5和Tt Lac2-8蛋白只具有Cu2+结合区,缺乏其它结构,属于多铜氧化酶家族。GYP培养基液体发酵条件下,该菌株胞外漆酶活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28℃和35℃条件下,0.5 m M以上的Cu2+均可诱导该菌株胞外总漆酶活性的增加,其中2 m M Cu2+时,在第8和第10天逐渐升高至最高值(28℃时10.6 U/m L,35℃时6.5 U/m L)。qPCR分析表明:除Tt Lac13外,Cu2+和温度能诱导6个漆酶同工酶基因和Tt Lac2-5、Tt Lac2-8的表达,其中对Tt Lac50和Tt Lac2-2诱导可提高6倍以上。2、温度和Cu2+诱导耐热毛栓菌S0301中热激转录因子TtHSF2的表达使用TtHSF2α多克隆抗体对温度和Cu2+处理后提取的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到的三个特异性蛋白条带,其分子量大小与推测的TtHSF2α,TtHSF2β-Ⅰ和TtHSF2β-Ⅱ一致。与m RNA水平上的响应模式一致,温度和Cu2+诱导TtHSF2α和TtHSF2β-Ⅰ蛋白的积累。并且在相同条件下,TtHSF2β-Ⅰ和TtHSF2β-Ⅱ在耐热毛栓菌S0301中均比TtHSF2α占优势,但是Cu2+和温度对TtHSF2β-Ⅱ蛋白积累的影响无规律性。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TtHSF2α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热激转录因子At HSFA3进化关系最近。3、TtHSF2参与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分析在前期建立同核耐热毛栓菌S0301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本研究优化并选取柠檬酸合酶的启动子(Tt CS2P)构建过量表达质粒,获得稳定遗传的TtHSF2α、TtHSF2β-Ⅰ过量表达和TtHSF2反义抑制菌株,并完成转化子DNA、m 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分别对TtHSF2α、TtHSF2β-Ⅰ过量表达和TtHSF2反义抑制菌株胞外漆酶活性进行测定,对TtHSF2β-Ⅰ过量表达和TtHSF2反义抑制菌株中漆酶同工酶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tHSF2α和TtHSF2β-Ⅰ对耐热毛栓菌S0301菌株中漆酶活性有相反的影响;过表达TtHSF2β-I的菌株在第6天和第8天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6倍和2.3倍,而过量表达TtHSF2α的菌株的酶活约为对照的33.2%和36.2%。并且热稳定性分析显示过量表达TtHSF2β-I的菌株的粗漆酶比过表达TtHSF2α的菌株更稳定。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TtHSF2β-I可上调除Tt Lac53外的所有漆酶同工酶的表达;在不含Cu2+的GYP培养基中,TtHSF2β-I对Tt Lac13转录水平的影响达到对照的5.9倍(最高),对Tt Lac16转录水平的影响达到1.4倍(最低)。在过表达TtHSF2β-I的菌株中添加2 m M Cu2+后,Tt Lac50的转录显着增加了10.6倍。另外,在不含Cu2+的GYP培养基中,Tt Mco2-5和Tt Mco2-8的转录受TtHSF2β-I的影响是对照的1.8倍和1.7倍。与此同时,TtHSF2反义抑制菌株在转录水平或酶活水平都显示出与TtHSF2β-Ⅰ过表达菌株相反的结果,抑制倍数最大的为Tt Lac7,达到3.4倍。重要的是,EMSA实验发现TtHSF2α可以与Tt Lac1和Tt Lac13两个漆酶启动子上的HSE元件特异性结合,并且Y1H实验显示出TtHSF2α可以在酵母中与Tt Lac13的启动子结合,这也是证明TtHSF2作为漆酶活性的直接调节剂最直接的证据。除此之外,Y2H实验揭示TtHSF2α可以与TtHSF2β-I发生相互作用,并且TtHSF2β-I蛋白中因可变剪接产生的13个氨基酸对相互作用没有影响。4、TtHSF2对耐热毛栓菌锰过氧化物酶(Mn Ps)活性及转录的影响在TtHSF2表达量改变的菌株中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发生显着改变,TtHSF2β-I过表达菌株中锰过氧化物酶的表达量明显增多,而TtHSF2α过量表达菌株和TtHSF2反义抑制菌株则是受到了抑制。转录水平分析发现TtHSF2β-I过表达导致了大多数锰过氧化物酶表达量的显着提高。相反,TtHSF2α过量表达导致耐热毛栓菌S0301中锰过氧化物酶表达的抑制,TtHSF2反义抑制菌株中得到与TtHSF2α过量表达相似的结果。5、TtHSF2参与耐热毛栓菌的氧化应答已有研究表明大豆疫霉Ps HSF1调控胞外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对植物防御过程中产生的ROS解毒。本研究考察了TtHSF2表达量改变菌株对双氧水胁迫的表型,发现TtHSF2α和TtHSF2β-I剪接亚型在耐热毛栓菌S0301中呈现相反的功能,TtHSF2β-I过量表达菌株对双氧水胁迫的敏感性降低,而TtHSF2α过量表达菌株则相反。通过转录组分析了TtHSF2β-I过量表达菌株在双氧水胁迫下耐热毛栓菌S0301中抗氧化相关转录因子、抗氧化酶、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细胞壁和细胞膜组分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揭示了双氧水胁迫影响到核糖体组装、谷胱甘肽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等通路。综上所述,本研究完成了Cu2+和温度对耐热毛栓菌S0301中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初步阐明了Cu2+诱导热激转录因子TtHSF2在漆酶同工酶表达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发现TtHSF2表达量改变对锰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调控效应,及TtHSF2参与双氧水胁迫耐受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TtHSF2调控耐热毛栓菌S0301中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丰富了HSF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同时也为提高白腐菌漆酶等木质素降解酶产量及推动其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的创新点:1、本文以Trametes属中产漆酶优势的耐热菌株毛栓菌T.trogii S0301为出发材料,探究漆酶同工酶表达及酶活性调节受Cu2+调控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因子的遗传操作开展漆酶同工酶的表达调控研究,为提高菌株漆酶产量和不同类型的漆酶同工酶诱导表达提供理论证据。2、本文揭示了Cu2+响应转录因子TtHSF2在耐热毛栓菌漆酶同工酶表达、锰过氧化物酶表达和双氧水胁迫中的功能和可能的机制,丰富了真菌HSF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宗毅[3](2020)在《废旧钴酸锂电池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废旧钴酸锂电池粉料中含有许多贵重金属元素,回收粉料中的金属可变废为宝。本文综合回收利用废旧钴酸锂电池中含有的金属铝、铜、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废旧钴酸锂电池粉料除铝及回收铝工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对粉料进行二级逆流浸出,考察浸出时间、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液固比对铝浸出的影响。实验得出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70℃、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8 g/L,液固比12﹕1(mL/g)。二级浸出后可将93%以上的铝浸出,在一级浸出的溶液中考察沉淀pH值对氢氧化铝沉淀的影响。在一级碱浸的浸出液沉淀氢氧化铝pH值为7较佳。(2)碱浸后的粉料浸出钴、铜有价金属工艺研究。考察酸的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粉料中钴浸出的影响。实验得出较佳浸出条件为温度为85℃、时间105 min、硫酸浓度3.5 mol/L、液固比为20﹕1(mL/g)。在该条件下二级浸出后可将95%以上的Co浸出,76%以上的Cu浸出。动力学分析钴的浸出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0.997,二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2=0.003 L/(g.min)。(3)AD100萃取剂回收铜的工艺研究。考察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O/A)、震荡时间、浸出液pH值、AD100萃取剂浓度对萃取铜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O/A)为1、震荡时间为5 min、浸出液pH值为2.0、AD100萃取剂浓度为30%。三级萃取后可将浸出液中99%以上的铜萃取。考察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O/A)、H2SO4浓度对反萃的影响。反萃实验结果得出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O/A)为1、H2SO4浓度为2.7 mol/L。三级反萃可将有机萃取剂溶液中99%的铜反萃到硫酸溶液中。(4)萃取铜后的溶液回收钴工艺研究。溶液二次除铝杂质,碳酸氢铵可除去98%以上的铝杂质。二次除铝后的溶液回收钴工艺研究,考察C2O42-与Co物质的量比、沉淀pH值、沉淀温度、沉淀时间对钴沉淀的影响。实验得出较佳的沉淀C2O42-与钴物质的量比为1.2、pH值为2、温度为55℃,时间为55 min,草酸铵可沉淀96.2%的钴。对钴的沉淀过程进行沉淀反应级数分析,沉淀过程可视为二级反应模型。
杜莹[4](2020)在《铜对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与江苏小学生铜暴露水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我国铜污染问题日益加重,部分地区土壤、水体铜含量已超过环境限量。目前,国内外铜的环境、食品限量标准尚不完善,人群铜暴露风险逐渐增加,铜代谢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影响认知功能,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探讨铜暴露的健康危害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探究铜暴露对神经系统认知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突触功能在铜致认知障碍中的作用;2.评估江苏省小学生尿铜暴露水平,分析南京、盱眙地区尿铜人群分布特点与影响因素,为评估铜暴露健康风险和完善环境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结果:1.铜染毒对海马神经元及突触的影响以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为靶细胞,分别设立10、20、40、80μmol/L硫酸铜染毒组,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别测定细胞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突触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Bax、SYP、PSD-95、pro BDNF、m BDNF及Trk B蛋白表达。1.1铜染毒对HT22细胞的影响(1)染毒24、36、48 h后,HT22细胞增殖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逐渐下降(P<0.05)。染毒48 h后,各处理组HT22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处理组间HT22细胞凋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0、80μmol/L硫酸铜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各处理组HT22细胞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40、80μmol/L硫酸铜处理组HT22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Bcl-2/Bax低于对照组(P<0.05)。(4)各处理组间HT22细胞SOD活性、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各处理组细胞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1.2铜染毒对HT22细胞突触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HT22细胞突触形态发生改变,可见突触网格状结构,80μmol/L硫酸铜处理组部分细胞死亡,突触稀疏紊乱。(2)各处理组HT22细胞SYP、PSD-95、m BDNF、Trk 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HT22细胞pro 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铜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纯净水)、低剂量组(Cu SO4 100 mg/L)、高剂量组(Cu SO4 500 mg/L),每组20只,自由饮水方式染毒2个月。采用ICP-MS法测定小鼠尿铜、血铜、脑铜含量,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认知行为,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分别测定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SYP、PSD-95、BDNF蛋白含量。2.1铜暴露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组小鼠体重增加;500 mg/L组小鼠自发运动减少,饮水量下降;500 mg/L组小鼠脑脏器系数高于100 mg/L组(P<0.05)。(2)各处理组间血铜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随染毒剂量增加,小鼠24 h尿铜、脑铜含量均增加(P<0.05)。(3)定位航行实验中,500 mg/L组小鼠目标象限潜伏期、平台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500 mg/L组小鼠平台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2.2 SYP、PSD-95、BDNF蛋白在铜致认知障碍的作用(1)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稀疏;500 mg/L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增宽,出现筛网状结构。(2)各处理组间小鼠脑组织SOD活性无统计学差别(P>0.05);500 mg/L组小鼠脑组织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100 mg/L组、500 mg/L组小鼠脑组织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3)500 mg/L组小鼠脑组织SYP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100 mg/L组、500 mg/L组小鼠脑组织PSD-95、BDNF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3.江苏省小学生尿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建立ICP-MS检测尿铜的方法,并用标准曲线、检出限、准确度实验、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率实验评价。以江苏省南京和盱眙地区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尿液标本,用ICP-MS法检测人体尿铜含量,分析性别、年龄、BMI、烟草暴露对尿铜的影响。3.1 ICP-MS检测尿铜方法的建立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0.996x(R2=0.9981),检出限为0.0090μg/L,质控样测定值在可信区间内,精密度实验RSD为4.5%,加标回收率为80%~120%。3.2江苏省小学生尿铜及影响因素(1)本研究共纳入463名小学生,男性235人,女性228人;年龄分布为8~12岁;66.8%调查对象BMI在正常范围内;50.6%调查对象存在烟草暴露。(2)江苏省小学生尿铜几何均数为14.04μg/g肌酐,南京小学生尿铜含量高于盱眙(P<0.05)。(3)江苏男性小学生尿铜水平高于女性(P<0.05);南京小学生年龄越小,尿铜含量越高(P<0.05),盱眙不同年龄尿铜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南京肥胖和低体重组尿铜含量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盱眙不同BMI组尿铜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不同烟草暴露状况小学生尿铜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1.铜染毒降低HT22细胞增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突触稀疏紊乱,突触相关蛋白表达降低,与pro BDNF/m BDNF/Trk B通路有关。2.饮水铜暴露增加C57BL/6J小鼠尿铜、脑铜含量,损害小鼠认知功能,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脑氧化应激水平增加,SYP、PSD-95、BDNF蛋白含量降低。3.江苏小学生尿铜几何均数为14.04μg/g肌酐,南京小学生尿铜含量高于盱眙,且尿铜含量受性别、年龄、BMI的影响。
袁长凯[5](2020)在《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当植物体内铜累积量过多时,植物会受到胁迫并产生毒害作用。现如今土壤已不同程度被铜污染,对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对人类食品安全发动了强有力的冲击。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鄂抗棉10号、CN01、A409为材料,设定0μM(对照)和100μM Cu2+两个处理进行室内培养,测定处理后0-24 h内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探究棉花幼苗在铜处理后短时间内的抗氧化酶及抗氧化产物的变化;另一部分为以鄂抗棉10号、CN01、A409、鲁301为试验材料,2018-2019年在大棚以盆栽形式进行,设定3个处理水平(0mg/kg(对照)、200 mg/kg、400 mg/kg),研究棉花在铜污染土壤中的生长,通过计量棉花产量和生物量、分析棉花体内铜的积累与转移,探索棉花对铜的耐性及吸收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100μM Cu2+处理下,棉花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SP含量均显着升高,叶片受到损伤,MDA含量明显增加;各基因型对铜胁迫的响应不一致;综合各项指标变化及差异发现,鄂抗棉10号对100μM Cu2+更敏感。2、400 mg/kg的铜胁迫显着降低CN01的纤维长度,鄂抗棉10号的纤维比强度及提高鲁301的长度整齐度指数。3、铜胁迫会抑制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对地上部影响较小,200 mg/kg的铜胁迫可以增加棉花的产量,400 mg/kg的铜胁迫会略微降低棉花产量,铜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大于地上部。4、铜胁迫下棉花各部位铜含量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处理下棉花体内铜分布不同,200 mg/kg处理下棉花体内铜含量表现为根>茎下部、叶片>茎中部、茎上部>纤维,400 mg/kg处理下茎下部>根>叶片、茎中部、茎上部>纤维,纤维中铜含量始终是最少的;4个基因型间的铜转运能力和富集能力一致,棉花在不同处理下转移系数均大于1,且地上部器官有较高的铜积累量,说明棉花对铜有较好的吸收转运机制;鄂抗棉10号铜积累量高于其它3个基因型。
马玉莹[6](2020)在《醇/烷烃/水/离子液体/盐三元部分互溶体系单相区微观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多组分液-液混合体系中存在相行为,其微观结构会随体系的组成、组分性质、温度、压力的变化发生改变。然而当部分互溶的液-液混合体系处在相界面附近时,关于其溶液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探究部分互溶的液-液混合体系在相界面附近的纳米微区结构,本文分别选取了烷烃/甲醇/水,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水和离子液体/乙醇/无机盐三类部分互溶混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八组三元部分互溶体系:正己烷/甲醇/水、环己烷/甲醇/水、正庚烷/甲醇/水、正辛烷/甲醇/水、1-庚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HmimPF6)/水(H2O)/1-庚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HmimBF4)、HmimPF6/H2O/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EmimBF4)、H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BmimBF4)/H2O、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BmimPF6)/无水乙醇(C2H5OH)/无水氯化铜(CuCl2)在25℃时的相行为。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电导率和荧光等测试,发现部分互溶的体系的单相区中存在纳米微区,其尺寸随组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且在溶液组分接近相分离点时变化显着。离子液体是一种结构可设计的新型绿色溶剂,与其他溶剂构成的混合溶液中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在孔材料制备中作为模板剂,这一发现为多孔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HmimPF6/BmimBF4/H2O混合溶液作溶剂兼模板剂,在25℃常压条件下合成了多孔二氧化钛(TiO2),并通过改变溶液中水的含量实现了对材料孔性质的简单调控。研究表明,合成的多孔TiO2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的降解效果,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何建宇[7](2020)在《光纤SO42-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硫酸根离子(SO42-)侵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混凝土孔隙系统中传输的硫酸根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对混凝土的侵蚀劣化作用表现为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析出膨胀性侵蚀产物的结晶和腐蚀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膨胀、开裂、剥落以及强度损失,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年限,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如果在混凝土结构中置入一种传感器对硫酸根离子侵蚀进行多点位的实时监测,则可在硫酸根离子侵蚀初期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避免或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预警。光纤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体积小易嵌入材料内部在线检测等优点,在化学分析中受到广泛应用。荧光分析法最大特点是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使用简便,而基于荧光配合物的荧光分析更是将一些原来不发荧光的有机、无机物质纳入了荧光分析的范围。本论文提出将荧光分析法与光纤传感器结合,研发一种基于荧光配合物的光纤传感器用于混凝土环境中硫酸根离子浓度监测,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预警具有重要的工程与经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复分解和有机络合反应合成了钪-桑色素配合物作为硫酸根离子的荧光探针,并对荧光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钪离子与桑色素以1:2的摩尔比通过配位键形成荧光配合物,其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Ex=420nm,Em=500nm;通过分析荧光配合物与硫酸根离子反应过程中钪的结合能变化,研究了硫酸根离子使荧光配合物发生荧光猝灭效应的反应机理。(2)钪-桑色素荧光配合物对硫酸根离子特别敏感,其在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标定的标定方程为:I0/I=0.35095+0.00382,相关系数R2=0.9986。与荧光配合物在不同p H值(7-12.6)的碱性混凝土模拟液中标定的标准曲线斜率几乎相同;从离子空间构型的角度研究了荧光配合物对硫酸根离子具有选择性检测的机理。(3)采用包埋法制备了硫酸根离子CA敏感膜和硫酸根离子PVB敏感膜,分别对两种敏感膜的表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硫酸根离子对固态敏感膜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表明固态敏感膜中的荧光配合物仍能被硫酸根离子荧光猝灭,并且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对敏感膜的荧光猝灭效果越强。(4)制备出两种硫酸根离子光纤传感器,其中基于CA敏感膜的光纤硫酸根离子传感器在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标定的标准方程为:I0/I=0.21043+0.01093,相关系数=0.97859;而在碱性混凝土模拟液中标定硫酸根离子时受p H值的影响,标准方程斜率会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增大。基于PVB敏感膜的光纤硫酸根离子传感器在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中标定的标准方程为:I0/I=0.86829+0.00498,相关系数R2=0.99412;且其在碱性混凝土模拟液中标定硫酸根离子时不受pH值的影响。
于景瑶[8](2020)在《Lifeceramics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的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和肥胖呈正相关,而且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是高脂、高糖饮食的增加,是高脂血症重要的原因。长期慢性高脂血症作为一种慢性低度炎症,会导致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使体内的活性氧(ROS)增加,过氧化反应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各种酶类活性下降。目前广泛使用的他汀类降脂药,长期服用会引起肝、肾毒性等副作用。研究和开发无毒及副作用小的天然调脂产物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出现高脂血症时,在合理使用天然调脂产物的基础上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辅助方法。Lifeceramics(LC)是由牡蛎壳和天然沸石经高温高压制成的一种矿物元素复合物,体外研究显示,LC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LC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抗氧化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干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control)、高脂血症模型组(model)、LC低剂量组(LC 1)、LC高剂量组(LC 2)、阳性药物对照组(Atorvastatin)。分笼饲养于动物房中,动物房温度22±1℃,相对湿度50~60%,明暗循环12小时。实验前适应性喂养一周。control组:正常饮食(市售大鼠基础饲料),自由饮用自来水;model组:高脂高糖饮食(63.6%基础饲料,20%蔗糖,15%猪油,1.2%胆固醇,0.2%去氧胆酸钠),自由饮用自来水;LC 1组:高脂高糖饮食,自由饮用自来水;LC 2组:高脂高糖饮食,自由饮用自来水;Atorvastatin组:高脂高糖饮食,自由饮用自来水。control组和model组每日灌胃蒸馏水,剂量为5ml/kg·d;LC 1组和LC 2组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LC,剂量分别为50mg/kg·d、100mg/kg·d;Atorvastatin组每日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为2mg/kg·d。20周末,腹主动脉取血结束造模。2测定大鼠的体重和血压。3测定大鼠的脏器指数(肝重/体重、附睾脂肪/体重)、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4肉眼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并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性。5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指标。6测定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联素(ADPN)。7测定大鼠肝脏HMG-Co A活性。8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结果:1大鼠体重和血压的变化:model组大鼠体重较control组显着增加(P<0.01),LC 2组大鼠体重较model组下降(P<0.05),其余两组大鼠体重较model组没有统计学差异。model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较control组升高(P<0.05),LC 1组和Atorvastatin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较model组降低(P<0.05),LC 2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较model组无明显变化。2大鼠血脂、AI及脏器指数的变化:model组大鼠TC、TG、LDL-C较control组显着升高(均P<0.01),model组大鼠AI、肝重/体重、附睾脂肪/体重较control组显着升高(均P<0.01),model组大鼠HDL-C较control组,没有统计学差异;LC 1组、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TC、TG、LDL-C较model组下降(P<0.05,P<0.01),LC 1组、LC 2组大鼠肝重/体重、附睾脂肪/体重较model组下降(P<0.05,P<0.01),Atorvastatin组大鼠肝重/体重、附睾脂肪/体重较model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大鼠HDL-C、AI与model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3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改变:model组大鼠肝脏色黄、油腻,较control组肝细胞结构消失且肝脏脂滴含量增加,LC 1组、LC 2组和Atorvastatin组大鼠肝脏较model组肝脏颜色呈灰红色,肝细胞结构完整,且LC 1组肝脏脂滴含量明显减少。4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变化4.1血清抗氧化能力:model组大鼠血清CAT、MDA较control组升高(P<0.01,P<0.05),LC 1组、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血清CAT、MDA较model组下降(P<0.05,P<0.01),且LC 1组降血清CAT效果优于LC 2组优于Atorvastatin组,Atorvastatin组降血清MDA效果优于LC 1组优于LC 2组;model组大鼠血清GSH较control组下降(P<0.05),model组大鼠血清SOD较control组有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LC 2组大鼠血清GSH、SOD较model组上升(均P<0.05),而LC1组大鼠血清GSH较model组有轻微上升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Atorvastatin组大鼠血清GSH较model组显着升高(P<0.01),LC 1组、LC 2组大鼠血清SOD较model组升高(P<0.01,P<0.05)。4.2肝脏抗氧化能力:model组大鼠肝脏CAT、MDA较control组升高(P<0.01,P<0.05),LC 1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肝脏CAT较model组显着下降(均P<0.01),且LC 1组降肝脏CAT效果优于Atorvastatin组;LC 1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肝脏MDA较model组有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LC 2组大鼠肝脏MDA较model组下降(P<0.05);model组大鼠肝脏GSH较control组有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LC 1组、LC 2组大鼠肝脏GSH较model组升高(P<0.01,P<0.05),且LC 1组大鼠升肝脏GSH效果优于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肝脏GSH较model组有轻微上升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model组大鼠肝脏SOD较control组下降(P<0.05),LC 1组、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肝脏SOD较model组没有统计学差异。5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model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较control组升高(P<0.05),LC 2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较model组下降(P<0.05),LC 1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较model组有轻微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model组大鼠脂联素(ADPN)较control组显着下降(P<0.01),LC 1组大鼠脂联素(ADPN)较model组显着升高(P<0.01),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脂联素(ADPN)较model组有轻微上升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6大鼠肝脏HMG-Co A活性:model组大鼠HMG-Co A活性较control组显着升高(P<0.01),LC 1组、LC 2组、Atorvastatin组大鼠HMG-Co A活性较model组显着下降(均P<0.01),且Atorvastatin组大鼠对HMG-Co A活性的抑制作用优于LC 2组优于LC 1组大鼠对HMG-Co 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1 LC可以明显降低高脂高糖饮食导致的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和LDL-C水平,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脂代谢紊乱。2 LC可以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3 LC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 A的活性改善机体的脂代谢失衡。
王忠龙[9](2019)在《异长叶烷酮基和樟脑基有机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长叶烷酮和樟脑是两种重要的松节油初级衍生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反应活性高、细胞毒性低、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到目前为止,虽然异长叶烷酮和樟脑已经用于合成一些具有附加值的衍生物,但大多集中于抗肿瘤以及驱蚊杀虫领域,而将其开发成具有荧光性能的有机小分子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异长叶烷酮和樟脑为起始物,设计合成出了系列具有化学传感检测与生物荧光成像等功能的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并采用NMR、GC-MS、FT-IR、H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多种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全面表征。本研究还实现了异长叶烷酮基和樟脑基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在金属离子检测、活性氧识别、有害气体检测、荧光酸碱指示、动植物组织及肿瘤细胞成像等方面的应用,极大的拓展了松节油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采用叔丁醇钾为催化剂,与吡啶-4-甲醛缩合得到7-(吡啶-4?-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2I),再与盐酸胍进行环化反应,生成了嘧啶类衍生物6,6,10,10-四甲基-4-(吡啶-4?-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2-胺(2II)。化合物2II对Cu2+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并能在较短时间(30 s)和较宽pH范围(5-11)内完成检测。而且,随着体系内Cu2+浓度的不断增加,化合物2II的荧光强度逐渐猝灭,且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1×10-44 M)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4×10-88 M。同时,该化合物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活体小鼠的荧光成像。(2)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7-(4?-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3I),再分别与水合肼和盐酸胍反应,合成了吡唑类衍生物3-(4?-二甲氨基)苯基-5,5,9,9-四甲基-2,4,5,6,7,8,9,9a-八氢-5a,8-桥亚甲基苯并吲唑(3IIa)和嘧啶类衍生物4-(4?-二甲氨基)苯基-6,6,10,10-四甲基-6,7,8,9,10,10a-六氢-5H-6a,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2-胺(3IIb)。在不同溶剂中,由于具有典型的D-π-A分子构象,化合物3IIa和3IIb均表现出溶致变色现象。而且,由于含有氮杂环结构,化合物3IIa和3IIb都能对酸性pH值产生明显的紫外及荧光响应。化合物3IIa的荧光强度比(F445 nm/F373 nm)与pH值(1.5-4.0)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Ka为2.59。化合物3IIb在434 nm处的荧光强度与pH值(3.5-7.0)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Ka为3.69。同时,这两个化合物在固体状态时还可用于检测TsOH固体和TFA蒸气。(3)在叔丁醇钾催化下,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原料,分别与水杨醛和2-吡啶苯甲醛反应得到7-(2?-羟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4Ia)和7-(吡啶-2?-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4Ib),再分别与盐酸胍反应,得到了4-(2?-羟基苯基)-6,6,10,10-四甲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4IIa)和6,6,10,10-四甲基-4-(吡啶-2?-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4IIb)等2个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4IIa和4IIb可以作为检测BF3的荧光探针。当在乙腈溶液中加入BF3之后,化合物4IIa可以发出明显增强的蓝色荧光,而化合物4IIb则会产生从蓝色到绿色的显着荧光红移。同时,化合物4IIa的荧光强度(F428 nm)与BF3浓度(0-10μM)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37×10-88 M。化合物4IIb的荧光强度比(F490 nm/F415 nm)与BF3浓度(0-10μM)也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21×10-88 M。而且,以无荧光滤纸作为媒介实现了对BF3气体的简单且快速的检测。(4)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与多种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系列7-芳亚甲基异长叶烷酮类化合物5Ia-5Ie,再与盐酸胍进行环化反应,合成系列嘧啶类衍生物5IIa-5IIe,最后与2-羟基-1-萘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5个席夫碱衍生物5IIIa-5IIIe。通过对这些含不同取代基的席夫碱化合物的固体荧光测定,确定了化合物5IIIa-5IIIe在固体状态时的荧光性能受苯环上对位取代基的影响较大,随着取代基供电能力的增强,固体荧光颜色从暗绿色逐渐转变为亮黄色,且荧光强度也随之增强。除了具有不错的热稳定性,化合物5IIIa-5IIIe固体还能表现出良好的荧光稳定性,通过调节溶液体系中的含水量,发现化合物5IIIe还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AIE)。同时,该类席夫碱化合物还能用于检测溶液以及植物组织内的锌离子。(5)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与吡啶-3-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合成7-(吡啶-3?-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6I),再与盐酸胍反应,得到6,6,10,10-四甲基-4-(吡啶-4?-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6II),进而与2-羟基-1-萘醛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6,6,10,10-四甲基-4-(吡啶-4?-基)-5,7,8,9,10,10-六氢-6H-6,9-桥亚甲基苯并[h]-2-喹啉基)亚胺基)甲基)萘-2-酚(6III)。化合物6III只有遇到Zn2+后才能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可以作为专一检测Zn2+的荧光探针,且增强的荧光强度(F497 nm)与Zn2+浓度(0-9.5μM)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12×10-99 M。而且,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合理的解释了化合物6III对Zn2+的光谱响应行为。同时,化合物6III还可以用于小鼠体内Zn2+离子的荧光成像。(6)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在叔丁醇钾催化下,与对二乙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7-(4?-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I),再与盐酸胍环化生成4-(4?-二甲氨基)苯基-6,6,10,10-四甲基-6,7,8,9,10,10a-六氢-5H-6a,9-桥亚甲基苯并喹唑啉-2-胺(7II),最后与2-羟基-1-萘醛反应得到了新的席夫碱衍生物1-(((6,6,10,10-四甲基-4-(4?-二甲氨基)-5,7,8,9,10,10-六氢-6H-6,9-桥亚甲基苯并[h]-2-喹啉基)亚胺基)甲基)萘-2-酚(7III)。化合物7III是一种优良的检测ClO-的荧光探针,并能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在荧光滴定实验中,化合物7III的荧光强度(F435nm)与ClO-浓度(0-40μM)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86×10-99 M。同时,采用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多种手段详尽的阐明了化合物7III对ClO-的荧光识别行为。基于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细胞膜渗透性,化合物7III还实现了对HeLa细胞和RAW264.7细胞内ClO-的荧光成像。(7)在碱性催化下,以樟脑为原料,分别与水杨醛、间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进行反应,得到3-(2?-羟基苯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1.1]庚-2-酮(8Ia)、3-(3?-羟基苯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1.1]庚-2-酮(8Ib)和3-(4?-羟基苯亚甲基)-1,7,7-三甲基双环[2.1.1]庚-2-酮(8Ic),再与盐酸胍进行环化反应,得到了4-(2?-羟基苯基)-8,9,9-三甲基-5,6,7,8-四氢-5,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8IIa)、4-(3?-羟基苯基)-8,9,9-三甲基-5,6,7,8-四氢-5,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8IIb)和4-(4?-羟基苯基)-8,9,9-三甲基-5,6,7,8-四氢-5,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8IIc)。化合物8IIa-8IIc都可以作为比色型和比率型荧光探针,不仅对ClO-表现出极佳的选择性,还可用于定量检测溶液中ClO-的浓度。化合物8IIa的荧光强度(F489 nm)与ClO-浓度(10-50μM)之间具有线性增强关系,检测限为5.16×10-99 M。化合物8IIb的荧光强度(F547 nm)与ClO-浓度(20-50μM)也存在极好的线性,检测限为6.85×10-9M。化合物8IIc的荧光强度(F435 nm)与ClO-浓度(0-50μM)之间也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3.55×10-99 M。经实验证明,化合物8IIa-8IIc还可以实现对HeLa细胞中的外源性ClO-和RAW264.7细胞中ClO-的荧光成像。
张磊[10](2019)在《有机配体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文中认为纳米材料被人们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从而受到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其本身所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性质,展现出许多优异的特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钯作为重要的铂族元素和过渡族金属之一,制备稳定性、水溶性和分散性好的钯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合成了以有机配体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配体保护的小尺寸水溶性钯纳米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动态光散射等技术对钯纳米粒子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表征;并结合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制备的钯纳米粒子进行了分离分析研究,利用质谱等手段得到钯纳米粒子更加丰富和详细的组成信息;最后,将水溶性钯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应用于检测重金属铜离子,获得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性优良、成本低廉的电化学传感器。第一章:概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并对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配体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在冰浴条件下,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作为配体,不同NAC/Pd摩尔比条件下,通过NaBH4还原H2PdCl2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钯纳米粒子(NAC-Pd NPs)。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不同摩尔比合成的NAC-Pd NPs进行表征,得出NAC/Pd摩尔比大于2时,所合成的钯纳米粒子为PdⅡ-NAC的复合物;当NAC/Pd摩尔比为1:1合成的NAC-Pd NPs为Pd0的纳米粒子,经TEM测定平均粒径约为2.17±0.20nm,其水溶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好。由此得出,在此反应过程中配体NAC中的巯基与钯原子结合生成稳定的Pd-S键,通过NaBH4还原H2PdCl4成为钯纳米粒子,NAC也迅速与钯原子反应,将其包裹起来,阻止已生成钯纳米粒子的再聚集,NAC作为配体起到了稳定和保护钯纳米粒子的作用。第三章:采用色谱柱C18(250 x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四丁基氟化铵(Bu4N+F–)水溶液,结合梯度洗脱,利用反向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水溶性NAC-Pd NPs。所分离的11种NAC-Pd NPs组分按照钯原子数目从C18色谱柱洗脱的先后被洗脱出来。研究了Bu4N+F–和甲醇含量对NAC-Pd NPs分离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分离的11种NAC-Pd NPs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色谱分离组分都具有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些性质通过研究NAC-钯纳米粒子混合物无法得到的。通过研究NAC-Pd NPs色谱分离组分的MALDI-TOF-MS,可显示组分的粒子特性,得到每一个分离组分的化学组成,分别为Pd10(NAC)7、Pd11(NAC)7、Pd11(NAC)8、Pd12(NAC)9,、Pd13(NAC)6、Pd13(NAC)9、Pd14(NAC)5,Pd14(NAC)9、Pd15(NAC)9、Pd17(NAC)11和Pd20(NAC)11。第四章:在不同反应时间下,采用一步法合成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配体保护的水溶性钯纳米粒子(DMF-Pd NPs),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合成的DMF-Pd NPs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合成反应过程中,DMF同时起到三重作用,分别是溶剂、配体和还原剂,DMF在加热温度高于100℃时分解为二甲胺和一氧化碳(CO),其中CO作为还原剂,将钯离子还原为零价钯原子,而DMF作为配体和钯原子配位形成配合物,包裹在钯纳米外围,防止钯纳米粒子的聚集,从而形成DMF-Pd NPs。采用此方法合成的DMF-Pd NPs具有荧光发光特性,分散性好,稳定性好,TEM测定平均粒径约为2.20±0.70、nm,且易溶于水和甲醇等有机试剂。第五章:采用C18色谱柱(250 x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结合梯度洗脱,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水溶性DMF-Pd NPs。研究了流动相中不同甲醇含量对DMF-Pd NPs分离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所分离的13种DMF-Pd NPs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分离组分都有自己特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这些性质与研究DMF-Pd NPs混合物时无法获知的。采用MALDI-TOF-MS对DMF-Pd NPs分离组分进行分析,可显示每一组分的粒子特性,得到分离组分的化学组成,分别为Pd14(DMF)8、Pd10(DMF)8、Pd12(DMF)11、Pd14(DMF)8,Pd14(DMF)10、Pd14(DMF)12、Pd15(DMF)12、Pd16(DMF)15、Pd16(DMF)15、Pd16(DMF)15、Pd20(DMF)9、Pd17(DMF)13和Pd20(DMF)9。其中组分8-10具有相同的分子式Pd16(DMF)15,组分11、13既具有相同的分子式Pd20(DMF)9,但是从C18色谱柱洗脱的先后顺序不同,归因于DMF配体与Pd NPs的配位差异。第六章:采用滴涂法制备DMF-Pd NPs修饰玻碳电极,并在对修饰电极电化学表征的基础上,通过优化DMF-Pd NPs/GC修饰电极对Cu2+的电化学响应性能,建立了一种基于DMF-Pd NPs/GC修饰电极对Cu2+的检测方法,从而实现了对Cu2+的稳定、快速和灵敏的测定,该电化学传感器在浓度4×10-75×10-5mol/L范围内铜离子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μA)=5.5727×10-7+2.2444×10-4C(μmol/L),R2=0.970,检出限为:5×10-7mol/L(S/N=3)。DMF-Pd NPs/GC修饰电极对Cd2+、Mn2+、Co2+、Mg2+、Fe2+、Hg2+、Pb2+、Zn2+等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离子几乎没有电化学响应行为,而只是对Cu2+表现出较好的响应性能,说明所制备的DMF-Pd NPs/GC修饰电极对金属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该方法对于测定环境水样中Cu2+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用3.5-diBr-PADAT-H_2O_2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铜时阴离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3.5-diBr-PADAT-H_2O_2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铜时阴离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亚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铜离子缺乏对线粒体功能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铜离子的生理功能 |
1.2.1 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过程 |
1.2.2 参与生物体抗氧化防预 |
1.2.3 参与神经递质与神经肽的合成 |
1.2.4 参与神经调节 |
1.2.5 其他 |
1.3 线粒体功能 |
1.3.1 线粒体的结构 |
1.3.2 线粒体的功能 |
1.3.3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1.4 铜离子的荧光检测手段 |
1.4.1 荧光蛋白 |
1.4.2 小分子荧光探针 |
1.4.3 铜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基本设计思路 |
第二章 罗丹明探针的合成及细胞线粒体中的成像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合成方法 |
2.3.1 亚铜离子识别基团的合成 |
2.3.2 罗丹明发光基团的合成 |
2.3.3 罗丹明亚铜离子探针Mito-OFCu的合成路线 |
2.4 实验方法 |
2.4.1 Mito-OFCu在溶液中的性质测试方法 |
2.4.2 Mito-OFCu在细胞中的实验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离子缺乏对Hela细胞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主要实验器械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及si RNA敲低Hela细胞SLC25A3 蛋白的方法 |
3.3.2 检测siRNA敲低SLC25A3 蛋白后Hela细胞内Cu~+的变化 |
3.3.3 WB检测si RNA敲低Hela细胞SLC25A3 蛋白的变化 |
3.3.4 检测SLC25A3 蛋白敲低后Hela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i RNA转染实验及转染后蛋白SLC25A3 在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
3.4.2 si RNA敲低蛋白SLC25A3 表达后细胞内Cu~+变化的研究 |
3.4.3 SLC25A3 蛋白表达降低后对COX1和COX2 影响的探究 |
3.4.4 SLC25A3 蛋白敲低后Hela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变化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离子缺乏对斑马鱼线粒体功能及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斑马鱼的养殖及ATP7A突变体斑马鱼的鉴定方法 |
4.3.2 检测ATP7A突变体斑马鱼的表型变化 |
4.3.3 检测ATP7A突变体斑马鱼体内Cu~+的变化 |
4.3.4 检测ATP7A突变体斑马鱼线粒体功能的变化 |
4.3.5 检测ATP7A突变体斑马鱼神经发育的变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ATP7A突变体斑马鱼的鉴定结果 |
4.4.2 ATP7A突变体斑马鱼表型变化的研究 |
4.4.3 ATP7A突变体斑马鱼体内Cu~+变化的研究 |
4.4.4 ATP7A突变体斑马鱼线粒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
4.4.5 ATP7A突变体斑马鱼神经发育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耐热毛栓菌热激转录因子HSF2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腐菌是重要的产漆酶微生物 |
1.2 铜是重要的漆酶诱导剂 |
1.3 生物体铜利用及铜稳态调节 |
1.3.1 铜摄取 |
1.3.2 铜离子解毒 |
1.4 铜响应转录因子在漆酶基因表达调控和氧化应激中的研究进展 |
1.4.1 铜响应转录因子的结构序列特征 |
1.4.2 铜响应转录因子的结合基序 |
1.4.3 铜响应转录因子对漆酶的表达调控 |
1.4.4 铜响应转录因子在ROS中的作用 |
1.5 HS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1.5.1 热休克蛋白(HSP)和热激转录因子(HSF)的基本概述 |
1.5.2 HSFs的种类和结构特性 |
1.5.3 HSFs蛋白及剪接亚型的相互作用 |
1.5.4 HSFs在不同物种中的可变剪接及功能 |
1.5.5 HSFs在氧化应激和ROS信号中的作用 |
1.5.6 HSFs参与漆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基础、主要内容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菌株、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2.1.2.1 大肠杆菌培养 |
2.1.2.2 酵母菌株培养 |
2.1.2.3 耐热毛栓菌S0301 的培养 |
2.2 质粒 |
2.3 主要试剂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2.5 实验方法 |
2.5.1 Total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5.2 DNA提取 |
2.5.3 文章所用引物 |
2.5.3.1 过量表达载体构建引物 |
2.5.3.2 反义抑制载体构建引物 |
2.5.3.3 酵母双杂载体构建引物 |
2.5.3.4 酵母单杂载体构建引物 |
2.5.3.5 qRT-PCR引物 |
2.5.4 漆酶基因及蛋白序列分析 |
2.5.5 进化树构建 |
2.5.6 漆酶活性测定及热稳定性测定 |
2.5.7 TtHSF2β-I过表达菌株的获得 |
2.5.8 TtHSF2 反义抑制菌株的获得 |
2.5.9 凝胶阻滞(EMSA) |
2.5.10 酵母双杂(Y2H) |
2.5.11 酵母单杂(Y1H) |
2.5.12 双氧水胁迫实验 |
2.5.13 刚果红降解实验 |
2.5.14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5.1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耐热毛栓菌S0301 中漆酶基因家族对Cu~(2+)和温度的响应 |
3.1.1 耐热毛栓菌S0301 中漆酶同工酶特征序列的鉴定 |
3.1.2 耐热毛栓菌S0301 中漆酶同工酶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3 漆酶基因家族对Cu~(2+)和温度响应及胞外漆酶活性和表达谱分析. |
3.2 铜响应转录因子TtHSF2 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1 温度和Cu~(2+)诱导了TtHSF2 可变剪接亚型的表达 |
3.2.2 TtHSF2 系统发育树构建及TtHSF2 结构域分析 |
3.3 TtHSF2 的剪接亚型对漆酶同工酶基因表达和胞外酶活性的调节效应 |
3.3.1 启动子的优化及TtHSF2 过量表达、反义抑制载体的构建 |
3.3.2 TtHSF2 不同剪接亚型过量表达及反义抑制转化子检测 |
3.3.3 过表达TtHSF2α和 TtHSF2β-I转化子的酶活性及热稳定性分析 |
3.3.4 TtHSF2 反义抑制菌株的胞外漆酶活性分析 |
3.3.5 TtHSF2β-I过表达可激活Tt Lacs的表达 |
3.3.6 TtHSF2α直接与漆酶同工酶启动子结合 |
3.3.7 TtHSF2 不同亚型之间的相互作用 |
3.4 TtHSF2 剪接亚型对锰过氧化物酶(MnPs)的影响 |
3.4.1 TtHSF2 表达量改变的耐热毛栓菌S0301中MnPs酶活性的变化 |
3.4.2 TtHSF2 表达量改变的耐热毛栓菌S0301中MnPs转录水平的变化 |
3.4.3 TtHSF2 在耐热毛栓菌对刚果红的脱色中的作用 |
3.5 TtHSF2 剪接亚型在耐热毛栓菌H_2O_2氧化应答中的机制分析 |
3.5.1 TtHSF2 剪接体在H_2O_2胁迫中的作用分析 |
3.5.2 双氧水胁迫下TtHSF2β-I过表达菌株的转录组分析 |
3.5.2.1 转录组功能注释 |
3.5.2.2 样本间Venn分析 |
3.5.2.3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和样本间PCA分析 |
3.5.2.4 基因表达差异统计 |
3.5.2.5 差异基因的Venn分析 |
3.5.2.6 双氧水胁迫下的COG分类统计 |
3.5.2.7 双氧水胁迫下的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3.5.2.8 双氧水胁迫下的KEGG富集分析 |
3.5.2.9 TtHSF2β-Ⅰ过表达菌株在双氧水胁迫下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
3.5.2.10 氧化胁迫下b ZIP转录因子的表达谱分析 |
3.5.2.11 双氧水胁迫下铜响应转录因子的表达谱分析 |
3.5.2.12 细胞内抗氧化相关酶的差异表达分析 |
3.5.2.13 双氧水胁迫下细胞膜和细胞壁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及表达量分析 |
3.5.2.14 热休克蛋白在双氧水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耐热毛栓菌S0301 中漆酶同工酶对Cu~(2+)和温度的响应 |
4.2 铜响应转录因子TtHSF2 与漆酶基因表达 |
4.3 真菌HSF的选择性剪接 |
4.4 TtHSF2 及其可变剪接体在漆酶基因表达中的双重调节功能 |
4.5 TtHSF2 参与耐热毛栓菌S0301 的氧化应答 |
五、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Cu~(2+)和温度影响漆酶同工酶和TtHSF2 的表达 |
5.1.2 TtHSF2 可变剪接体对Lacs、Mn Ps等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双向调控作用 |
5.1.3 TtHSF2 参与耐热毛栓菌S0301 的氧化应答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3)废旧钴酸锂电池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钴酸锂电池概况 |
1.2.1 钴酸锂电池的生产状况 |
1.3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危害及回收意义 |
1.3.1 锂离子电池失效 |
1.3.2 废弃电池的危害 |
1.3.3 废弃电池回收意义 |
1.4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 |
1.4.1 废弃电池预处理 |
1.4.2 还原熔炼法 |
1.4.3 废旧锂离子电池浸出 |
1.4.4 离子交换法 |
1.4.5 微生物法 |
1.4.6 电化学法 |
1.4.7 萃取法 |
1.4.8 沉淀法 |
1.4.9 其他方法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原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废旧钴酸锂电池粉料除铝及回收铝工艺 |
2.3.2 除铝后的废旧钴酸锂电池粉料回收铜钴工艺 |
2.4 分析方法 |
2.4.1 铝的分析方法 |
2.4.2 铜的分析方法 |
2.4.3 钴的分析方法 |
2.4.4 铝浸出率的计算 |
2.4.5 钴铜浸出率的计算 |
2.4.6 萃取率的计算 |
2.4.7 沉淀率的计算 |
2.4.8 动力学研究 |
2.4.9 反应级数分析 |
第三章 废旧钴酸锂电池粉料除铝及回收铝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浸出铝的影响因素 |
3.2.1 反应时间对浸出铝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浸出铝的影响 |
3.2.3 氢氧化钠浓度对浸出铝的影响 |
3.2.4 液固比对浸出铝的影响 |
3.2.5 铝浸出的正交实验 |
3.2.6 二级浸出铝的影响 |
3.2.7 加料方式对二级浸出铝的影响 |
3.3 碱浸溶液回收氢氧化铝 |
3.3.1 沉淀pH值对铝沉淀的影响 |
3.3.2 沉淀氢氧化铝元素含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浸后的粉料浸出钴铜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步骤 |
4.3 浸出钴铜热力学研究 |
4.3.1 浸出钴反应 |
4.3.2 浸出钴热力学平衡研究 |
4.3.3 浸出铜反应 |
4.3.4 浸出铜热力学平衡研究 |
4.4 浸出钴铜的影响因素 |
4.4.1 硫酸浓度对浸出钴铜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浸出钴铜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浸出钴铜的影响 |
4.4.4 液固比对浸出钴铜的影响 |
4.4.5 正交实验分析 |
4.4.6 二级浸出钴铜的影响 |
4.4.7 硫酸与双氧水浸出金属机理研究 |
4.5 浸出钴反应动力学分析 |
4.5.1 准一级动力学拟合 |
4.5.2 准二级动力学拟合 |
4.5.3 颗粒内扩散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浸出液萃取铜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萃取剂AD100 |
5.2.1 萃取剂AD100性质 |
5.2.2 萃取剂AD100萃取铜的原理 |
5.3 萃取剂AD100萃取铜 |
5.3.1 相比对萃取铜的影响 |
5.3.2 萃取时间对萃取铜的影响 |
5.3.3 萃取pH值对萃取铜的影响 |
5.3.4 萃取剂浓度对萃取铜的影响 |
5.3.5 萃取级数对萃取铜的影响 |
5.4 硫酸反萃回收铜研究 |
5.4.1 相比对反萃铜的影响 |
5.4.2 硫酸浓度的影响 |
5.4.3 反萃级数回收的铜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萃取铜后回收钴工艺研究 |
6.1 引言 |
6.2 萃取铜后溶液回收钴 |
6.2.1 碳酸氢铵除铝杂质 |
6.2.2 钴离子与草酸盐沉淀热力学分析 |
6.2.3 加入草酸含量对回收钴的影响 |
6.2.4 酸度对回收钴的影响 |
6.2.5 温度对回收钴的影响 |
6.2.6 时间对回收钴的影响 |
6.2.7 沉淀反应级数分析 |
6.2.8 回收产品的表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铜对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与江苏小学生铜暴露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铜染毒对海马神经元及突触的影响 |
第一节 铜染毒对HT22 细胞的影响 |
第二节 铜染毒对HT22 细胞突触的影响 |
第二章 铜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
第一节 铜暴露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二节 SYP、PSD-95、BDNF蛋白在铜致认知障碍的作用 |
第三章 江苏省小学生尿铜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ICP-MS检测尿铜方法的建立 |
第二节 江苏省小学生尿铜及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铜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土壤铜污染 |
1.1 土壤铜污染现状 |
1.2 铜污染的来源 |
2 铜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
3 铜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 铜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铜胁迫对植物幼苗的影响 |
3.3 铜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 铜胁迫对植物体内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
3.5 铜对植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 铜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积累 |
5 植物对铜的抗性机制 |
5.1 体外机制 |
5.2 体内机制 |
5.2.1 细胞壁的吸附作用 |
5.2.2 质膜的限制运输 |
5.2.3 胞内区室化分布 |
5.2.4 小分子螯合作用 |
6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铜胁迫对棉花幼苗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 试验取样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2 可溶性蛋白(SP)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2.3 丙二醛(MD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铜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1 铜胁迫对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4.1.2 铜胁迫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1.3 铜胁迫对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2 铜胁迫对棉花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 铜胁迫对棉花叶片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铜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2 铜胁迫对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5.3 铜胁迫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6 小结 |
第三章 铜胁迫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棉花体内的分布 |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 试验取样及样品前处理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棉株各部位铜含量及土壤铜含量测定 |
2.2.2 纤维品质各项指标 |
2.2.3 各部位生物量及产量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铜胁迫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2 铜胁迫对棉花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3.2.1 铜胁迫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2.2 铜胁迫对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2.3 铜胁迫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3.3 铜胁迫对植株体内铜分布的影响 |
3.3.1 铜胁迫下棉花不同部位铜积累量的变化 |
3.3.2 转移系数 |
3.3.3 棉花在不同铜处理下对铜的富集作用 |
4 讨论 |
4.1 铜胁迫对棉花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2 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4.3 铜在棉花不同部位的分布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醇/烷烃/水/离子液体/盐三元部分互溶体系单相区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1 离子液体的分类及制备 |
1.1.2 离子液体的特性及应用 |
1.2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相行为 |
1.2.1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的聚集行为 |
1.2.2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的自组装行为 |
1.3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的应用 |
1.3.1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1.3.2 离子液体混合体系在萃取中的应用 |
1.4 无机多孔材料制备 |
1.4.1 微孔材料的制备 |
1.4.2 介孔材料的制备 |
1.4.3 大孔材料的制备 |
1.4.4 多级孔材料的制备 |
1.5 立题依据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三元部分互溶体系中微区结构研究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三元部分互溶烷烃/甲醇/水体系中微区结构研究 |
2.2.1 部分互溶体系相态实验 |
2.2.2 动态光散射实验 |
2.2.3 荧光实验 |
2.3 三元部分互溶离子液体/水/离子液体体系中微区结构研究 |
2.3.1 部分互溶体系相态实验 |
2.3.2 动态光散射实验 |
2.3.3 电导率实验 |
2.3.4 荧光实验 |
2.4 三元部分互溶离子液体/乙醇/无机盐体系中微区结构研究 |
2.4.1 部分互溶体系相态实验 |
2.4.2 动态光散射实验 |
2.4.3 电导率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mim PF_6/Bmim BF_4/H_2O三元体系的相行为研究及其应用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Hmim PF_6/Bmim BF_4/H_2O三元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
3.2.1 部分互溶体系相态实验 |
3.2.2 动态光散射实验 |
3.2.3 电导率实验 |
3.2.4 荧光实验 |
3.3 Hmim PF_6/Bmim BF_4/H_2O三元体系中多孔二氧化钛的制备及表征 |
3.3.1 多孔二氧化钛的制备 |
3.3.2 多孔二氧化钛的表征 |
3.3.3 催化实验 |
3.3.4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光纤SO42-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酸根离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硫酸根离子的作用及危害 |
1.2.1 硫酸根离子的作用 |
1.2.2 硫酸根离子的危害 |
1.3 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劣化作用 |
1.3.1 混凝土受硫酸根离子侵蚀主要化学反应 |
1.3.2 主要化学产物的侵蚀机理 |
1.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硫酸钠结晶侵蚀机理 |
1.3.4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 |
1.4 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方法 |
1.5 光纤传感器在检测混凝土硫酸根离子侵蚀中的研究 |
1.5.1 监测钢筋锈蚀法 |
1.5.2 检测硫酸根离子浓度法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的内容 |
1.6.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硫酸根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及仪器 |
2.1.1.1 实验试剂 |
2.1.1.2 实验仪器 |
2.1.2 钪-桑色素荧光配合物的制备 |
2.1.3 荧光配合物对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步骤 |
2.1.4 模拟混凝土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检测步骤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荧光配合物的表征及其与硫酸根离子反应机理的研究 |
2.2.2 溶液中的荧光配合物对硫酸根离子的标定 |
2.2.3 荧光配合物对硫酸根离子的选择性 |
2.2.4 模拟混凝土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标定以及p H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硫酸根离子荧光敏感膜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及仪器 |
3.1.1.1 实验试剂 |
3.1.1.2 实验仪器 |
3.1.2 乙酸纤维素敏感膜的制备 |
3.1.3 聚乙烯醇缩丁醛敏感膜的制备 |
3.1.4 硫酸根离子敏感膜的表征 |
3.1.4.1 表面形貌表征 |
3.1.4.2 成分分析 |
3.1.4.3 亲水性能表征 |
3.1.5 敏感膜对硫酸根离子的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CA敏感膜的表征及性能 |
3.2.2 PVB敏感膜的表征以及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根离子光纤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及仪器 |
4.1.1.1 实验试剂 |
4.1.1.2 实验仪器 |
4.1.2 光纤硫酸根离子传感器荧光探头的制备 |
4.1.3 光纤硫酸根离子传感器光学检测系统及平台的搭建 |
4.1.4 光纤硫酸根离子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基于CA敏感膜光纤SO_4~(2-)离子传感器的标准曲线 |
4.2.2 CA敏感膜光纤传感器在模拟混凝土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标定 |
4.2.3 基于PVB敏感膜光纤SO_4~(2-)离子传感器的标准曲线 |
4.2.4 PVB敏感膜光纤传感器在模拟混凝土条件下硫酸根离子的标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Lifeceramics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矿物元素与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异长叶烷酮基和樟脑基有机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松节油 |
1.2 异长叶烷酮 |
1.2.1 异长叶烷酮的合成 |
1.2.2 异长叶烷酮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 樟脑 |
1.3.1 樟脑的天然来源 |
1.3.2 樟脑的合成 |
1.3.3 樟脑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有机荧光材料 |
1.4.1 有机固体荧光材料 |
1.4.2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 |
1.4.3 荧光酸碱指示剂 |
1.4.4 生物荧光成像 |
1.4.5 吡唑类有机荧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6 嘧啶类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7 席夫碱类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8 基于天然产物的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异长叶烷酮基荧光猝灭型铜离子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2.1 设计思路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化合物2Ⅱ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表征 |
2.3.2 不同金属离子的影响 |
2.3.3 不同Cu~(2+)离子浓度的影响 |
2.3.4 作用机制与性能对比 |
2.3.5 不同条件对荧光检测性能的影响 |
2.3.6 热稳定性 |
2.3.7 滤纸检测金属离子 |
2.3.8 理论计算 |
2.3.9 体内荧光成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长叶烷酮基D-π-A型荧光酸碱指示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3.1 设计思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化合物3Ⅱa和3Ⅱb的合成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剂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3.3.2 理论计算 |
3.3.3 pH识别性能 |
3.3.4 传感机理 |
3.3.5 光稳定性和可逆性 |
3.3.6 选择性 |
3.3.7 应用性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长叶烷酮基三氟化硼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4.1 设计思路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光谱测定 |
4.2.3 化合物4Ⅱa和4Ⅱb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对BF_3 的光谱响应 |
4.3.2 灵敏性研究 |
4.3.3 选择性研究 |
4.3.4 反应时间和化学计量比 |
4.3.5 可逆性研究 |
4.3.6 分子逻辑门 |
4.3.7 识别机制和理论计算 |
4.3.8 对市售BF_3 络合物中BF_3 浓度的检测 |
4.3.9 BF_3 气体的检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具有AIE效应的异长叶烷酮基荧光分子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5.1 设计思路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化合物5Ⅲa-5Ⅲe的合成路线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5Ⅲa-5Ⅲe的固体荧光特性 |
5.3.2 化合物5Ⅲa-5Ⅲe的液体荧光特性 |
5.3.3 热稳定性 |
5.3.4 理论计算 |
5.3.5 植物细胞荧光成像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异长叶烷酮基荧光增强型锌离子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6.1 设计思路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2.2 化合物6Ⅲ的合成路线 |
6.2.3 活体小鼠内的荧光成像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
6.3.2 对Zn~(2+)离子检测的灵敏性 |
6.3.3 化合物6Ⅲ和 Zn~(2+)的作用机制 |
6.3.4 响应时间、pH和 EDTA对 Zn~(2+)检测的影响 |
6.3.5 与其他Zn~(2+)荧光探针的性能比较 |
6.3.6 试纸检测Zn~(2+)浓度 |
6.3.7 理论计算 |
6.3.8 小鼠体内Zn~(2+)的生物成像 |
6.4 小结 |
第七章 异长叶烷酮基荧光增强型次氯酸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7.1 设计思路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7.2.2 化合物7Ⅲ的合成路线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化合物7Ⅲ的荧光特性 |
7.3.2 化合物7Ⅲ对 ClO~-的灵敏性 |
7.3.3 化合物7Ⅲ对不同分析物的选择性 |
7.3.4 响应时间 |
7.3.5 pH值的影响 |
7.3.6 传感机制 |
7.3.7 实用性研究 |
7.3.8 细胞成像 |
7.4 小结 |
第八章 樟脑基荧光比率型次氯酸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8.1 设计思路 |
8.2 实验部分 |
8.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8.2.2 光谱测定 |
8.2.3 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8.2.4 荧光寿命测定 |
8.2.5 细胞毒性 |
8.2.6 细胞成像 |
8.2.7 化合物8Ⅱa-8Ⅱc的合成过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晶体结构表征 |
8.3.2 光谱响应性质 |
8.3.3 灵敏性研究 |
8.3.4 选择性及抗干扰性研究 |
8.3.5 最佳实验条件研究 |
8.3.6 荧光识别机制 |
8.3.7 应用性研究 |
8.3.8 细胞成像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有机配体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1 小尺寸效应 |
1.1.2 量子尺寸效应 |
1.1.3 表面界面效应 |
1.1.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2 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配体对钯纳米粒子的影响 |
1.3.1 巯基化合物 |
1.3.2 表面活性剂 |
1.3.3 聚合物和树枝状聚合物 |
1.3.4 其他配体 |
1.4 钯纳米粒子的表征手段 |
1.4.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1.4.3 原子力显微镜 |
1.4.4 扫描隧道显微镜 |
1.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4.6 X-射线衍射光谱 |
1.4.7 红外光谱 |
1.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1.4.9 热重分析 |
1.5 钯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1 催化剂 |
1.5.2 传感器 |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6.1 立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NAC-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
2.2.4 红外光谱的表征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表征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定 |
2.2.7 热重分析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C-Pd NPs的合成 |
2.3.2 NAC-Pd 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3 NAC-Pd NPs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4 NAC-Pd NPs的红外光谱 |
2.3.5 NAC-Pd NPs的热重分析 |
2.3.6 NAC-Pd NPs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乙酰基-L-半胱氨酸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色谱分离分析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NAC-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条件 |
3.2.4 NAC-Pd NPs的纯化 |
3.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
3.2.6 质谱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四丁基氟化铵对NAC-Pd NPs分离的影响 |
3.3.2 甲醇含量对NAC-Pd NPs分离的影响 |
3.3.3 梯度洗脱对NAC-Pd NPs的分离 |
3.3.4 质谱对NAC-Pd NPs分离组分的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N-二甲基甲酰胺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DMF-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
4.2.4 荧光光谱的测量 |
4.2.5 红外光谱的表征 |
4.2.6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表征 |
4.2.7 热重分析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MF-Pd NPs的合成 |
4.3.2 DMF-Pd 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3 DMF-Pd NPs的荧光光谱 |
4.3.4 DMF-Pd NPs的红外光谱 |
4.3.5 DMF-Pd NPs的热重分析 |
4.3.6 DMF-Pd NPs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N-二甲基甲酰胺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色谱分离分析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2 DMF-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条件 |
5.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
5.2.5 荧光光谱的测量 |
5.2.6 质谱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醇含量对DMF-Pd NPs分离的影响 |
5.3.2 梯度洗脱对DMF-Pd NPs的分离 |
5.3.3 质谱对DMF-Pd NPs分离组分的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MF-Pd NPs修饰的玻碳电极对Cu2+的电化学检测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6.2.2 DMF-Pd NPs的制备 |
6.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6.2.4 电化学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DMF-Pd NPs的合成 |
6.3.2 修饰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 |
6.3.3 电极修饰量的优化 |
6.3.4 电极扫描速度和扫描圈数的优化 |
6.3.5 DMF-Pd NPs修饰电极对Cu2+的检测 |
6.3.6 DMF-Pd NPs修饰电极对金属铜离子的选择性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用3.5-diBr-PADAT-H_2O_2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铜时阴离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铜离子缺乏对线粒体功能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D]. 魏娟迪. 河北大学, 2021(09)
- [2]耐热毛栓菌热激转录因子HSF2的功能研究[D]. 张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废旧钴酸锂电池有价金属回收工艺研究[D]. 宗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铜对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与江苏小学生铜暴露水平分析[D]. 杜莹. 东南大学, 2020
- [5]铜胁迫对陆地棉抗氧化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D]. 袁长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醇/烷烃/水/离子液体/盐三元部分互溶体系单相区微观结构研究[D]. 马玉莹. 辽宁大学, 2020(01)
- [7]光纤SO42-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D]. 何建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Lifeceramics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脂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 于景瑶.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9]异长叶烷酮基和樟脑基有机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忠龙.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10]有机配体保护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D]. 张磊.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