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接荧光免疫用于麻风的早期血清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玲[1](2021)在《基于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电化学生物传感是将光电化学过程与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反应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传感技术,其检测机制是在光照下,利用生物识别元件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生物识别作用所引起的光电流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检测。由于激发源(光)和检测信号(光电流)完全分离,光电化学传感相较于常规的光学检测手段和电化学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背景噪音。此外,光电化学生物传感还具有装置简单、价格低廉、易于微型化等特点,现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作为构建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核心要素,光电活性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决定传感体系的分析检测性能,因此,开发新型高性能光电活性材料已成为光电化学生物分析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随着对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材料(TMDs)研究的逐步深入,零维TMDs量子点(TMDs QDs)因其独特的性质引起广泛关注。由于量子限域效应,TMDs QDs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出色的光物理特性。同时,因具有更好的溶解性、更高的光学性能可调性、易于表面功能化及复合能力,有望成为构建高性能异质结构的光活性材料。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多种基于TMDs QDs的异质结构光电活性材料,深入探究了其光电转换性能,揭示了光生电荷分离、传输及复合机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生物探针,设计几种信号放大策略及新型检测模式,构筑了几种高性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对相关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1)采用简单浸渍方法制备了MoS2 QDs-Bi OI p-n异质结构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表明,形成异质结构提高了可见光吸收能力,显着降低了光致发光强度,延长了载流子寿命。在Mo S2 QDs-Bi OI界面内建电场的驱动下,异质材料的光生载流子得到有效分离,显着提高了光电流信号强度。以特异性识别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适配体为生物识别元件,成功构建了自驱动式光阴极TNF-α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血清中TNF-α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2)以Cu-MOF(Cu3(BTC)2)和双氰胺为前驱体,采用原位热解方法成功制备了Cu O/g-C3N4 p-n异质结构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表明,原位形成的异质结构显着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减小了禁带宽度,加快了光生载流子分离与传输速度;异质结构的内建电场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传输,获得了优异的光电响应性能。以Cu O/g-C3N4为异质结构光阴极,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为目标分子,引入Mo S2QDs@Cu NWs多功能信号放大复合物,通过表面增强等离子体效应提高阴极光电响应,同时作为纳米酶催化生物沉淀反应。通过光电极表面固定的c DNA与Mo S2 QDs@Cu NWs标记的适配体间的DNA杂交反应,建立了“开-关-开”型光阴极生物分析新体系,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超灵敏检测。(3)光电化学检测通常将光电活性材料与生物识别分子置于同一电极上,在这种模式中,检测过程可能会对光活性材料造成损害,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我们以Mo S2 QDs/Cu NWs为光阴极材料,设计构筑了一种超灵敏、可控释放的分离式光电生物传感器,用于超灵敏测定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以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为载体,以金纳米粒子标记的适配体为分子门,将光电活性信号分子硫堇封装在二氧化硅微球中。当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存在时,由于形成了适配体-目标分子复合物,金纳米粒子标记的适配体分子门将从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脱离,释放出的信号分子硫堇会通过静电/π-堆积作用组装到Mo S2 QDs表面,产生明显增强的光电化学信号,进而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的定量检测。(4)依赖于单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其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常受操作方式和实验环境的影响。通过将Mo S2 QDs/ZIF-8@Zn O NRs阵列光阳极与亚甲基蓝(MB)-脂质体介导的放大策略的巧妙结合,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光电化学-电化学双信号输出的分离式检测新模式,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了超灵敏、高选择性的测定。亚甲基蓝不仅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与电化学活性,还能通过静电/π-堆积作用组装到Mo S2 QDs表面,进而引起光电响应信号和电信号的明显改变,因此,亚甲基蓝可作为进行双信号输出分析的多功能信号指示剂。基于靶标与羧基磁珠表面锚定的适配体和包裹MB的脂质体表面连接的适配体间的三明治夹心反应,并借助曲拉通-100释放脂质体中多功能信号指示剂亚甲基蓝,实现了双信号增强的灵敏检测。两种检测模式联用便于相互辅证不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降低假阳信号的产生,提高分析检测的准确度。(5)以水溶性VS2 QDs为前驱体,一步水热合成了高质量type II型VS2QDs-Bi2S3异质结构光电活性材料。研究发现,由于VS2的本征金属特性、Bi2S3有效的可见光吸收能力、VS2 QDs与Bi2S3直接匹配的能带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原位复合形成的紧密接触的异质结构界面,可有效增强材料的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加速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传输、提升本征Bi2S3纳米棒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使异质结材料的光电流信号显着提高。基于溶菌酶适配体与目标物间的特异性作用,成功构建了自驱动式溶菌酶光电化学适配体分析平台。所构建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可实现对人血清样品中溶菌酶含量的测定。
吴佳静[2](2021)在《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文中提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40%为1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流行地区为亚洲和非洲[1,2]。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近100%,鲜有治疗成功的病例报道[3]。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抗狂犬病病毒药物和治疗手段,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消除人们的“恐狂犬病症”,成为全世界药物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979年,人们已经战胜了古老的病毒—天花病毒[4]。目前,天花病毒的毒种仅被保存在WHO指定的两个实验室中:一个是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CDC),另一个是俄罗斯科尔佐沃的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媒介研究中心(VECTOR)[5]。然而,2014年美国曾发现了天花病毒零星感染病例[6]。作为基因组最大的双链DNA病毒,天花病毒在环境中极其稳定,一旦被用作生物武器,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疫苗接种的间断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因此,筛选和评价抗天花病毒的药物是必要的。开发新药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而且有多种生产要求,而将现有药物重新利用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7]。这些已获批准的药物具有优势,因为它们的药理和毒性特征是已知的,在人体中的安全性数据已经建立,生产和配方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论证[8,9]。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基于狂犬病病毒假病毒和复制型痘苗病毒天坛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已批准上市的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确定有效的抗病毒候选药物。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对767份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与标准化研究所的化合物标准品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寻找抗狂犬病病毒的化合物。经过三轮体外筛选,最终得到11个阳性化合物。在这11个化合物中,氯法齐明排名第一。同时应用狂犬病病毒活病毒CVS株进行RFFIT实验,确认了氯法齐明的抑制活性。其在体外对CVS株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2.28μM,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2200μM,治疗指数SI>967(专利号:CN112279815A)。同时,通过Time-of-addition分析、Biacore分子互作即分析对接等实验确定了氯法齐明主要作为膜融合抑制剂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此外,仿照人类被狗咬伤的方式,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攻毒,建立了BALB/c小鼠狂犬病病毒CVS株感染模型。体内暴露后预防结果显示,氯法齐明可以延长小鼠的发病时间和死亡时间,并且提高了10%的生存率。氯法齐明作为临床治疗瘤型麻风病的一线用药,其药代和安全性等成药性特征已得到了普遍证实,但存在着皮肤色素沉着的副作用。为了提高氯法齐明的溶解度,减少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蓄积,本研究基于氯法齐明的母核,合成了一系列氯法齐明盐类化合物。通过体外、内活性评价,发现氯法齐明水杨酸盐是更理想的抗狂犬病病毒候选物。为了进一步阐明氯法齐明抗狂犬病病毒的构效关系,通过化学修饰的手段引入极性基团,合成一系列全新的氯法齐明类似物,其体内活性还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利用痘苗病毒天坛株对767份药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筛选,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天花病毒效力的药物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并在动物体内进行了抗病毒效力验证。结果表明,通过5次给药治疗,吗替麦考酚酯对痘苗病毒在小鼠体内复制的抑制率为99%(10 mg/kg,P<0.01),曲尼司特为59%(45 mg/kg,P=0.01)。Time-of-addition分析显示,两个药物都是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药物再定位”进行的抗狂犬病病毒和痘苗病毒的药物筛选与验证,发现了一个狂犬病病毒抑制剂—氯法齐明,以及两个痘苗病毒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这些药物的活性也在动物水平上得到了验证。完成了基于氯法齐明母核苯吩嗪类的衍生物的抗狂犬病病毒活性的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化学基础的整体框架研究,以指导氯法齐明抗狂犬病病毒药用新功能再定位并为狂犬病病毒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与科学依据。
李健[3](2021)在《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旋毛虫的研究》文中指出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spiralis)是一种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的猪肉及其产品是人类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因感染旋毛虫而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因此,猪旋毛虫检测被列为屠宰必检项目。目前使用的旋毛虫检测方法存在技术短板,无法满足对日常养殖和现代化屠宰加工过程中,猪体内旋毛虫的监测。因此,针对现代化大型养殖和屠宰场研发一种快速、灵敏的旋毛虫现场检测方法,对于旋毛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和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法(Upconversion phosphor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UCP-ICA)建立旋毛虫快速检测体系,为研发适用于现代化大型养殖和屠宰场的旋毛虫检测方法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SERS建立旋毛虫检测方法。利用盐酸羟胺还原硝酸银,制备银纳米溶胶,测试其拉曼光谱增强性能及其对实验样品的影响。20只Wistar大鼠口服感染旋毛虫肌幼虫(Muscle larvae,ML)(3500条/只),并设平行空白对照组(20只Wistar大鼠)。收集血清,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采集未感染的血清及感染后28天血清的SERS,对SERS进行去荧光背景及面积归一化处理。比较SERS变化以及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分析SERS并建模。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纳米溶胶颗粒直径约为25 nm,大小均匀,纯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拉曼光谱增强效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在未感染旋毛虫时的血清拉曼光谱无显着差异;第28天,两组的血清拉曼光谱出现显着差异。通过PCA结合LDA构建诊断算法,发现该方法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4.7%,正确度为91.4%。基于以上结果,将银纳米胶体的SERS与PCA和LDA相结合,有望实现大规模、现场、快速、无标记、高准确检测,在旋毛虫病防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基于UCP-ICA建立旋毛虫免疫层析检测法。将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ES)、山羊抗兔Ig G与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共价偶联,以山羊抗猪Ig G(800 ng/条)与兔抗山羊Ig G(200 ng/条)喷于硝酸纤维素薄膜(Nitrate cellulose sheet,NC sheet)上,分别作为检查带(T线)与质控带(C线),并且命名该方法为旋毛虫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法(T.spiralis upconversion phosphor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Ts-UCP-ICA)。Ts-UCP-ICA优化后的最佳血清稀释倍数为1:150、最佳样品处理液为100 m M HEPES p H 7.5,270 m M Na Cl,0.5%v/v Tween-20,1%v/v BSA。通过检测169份阴性猪血清,确定Ts-UCP-ICA的低特异度cut-off值为0.1906(T/C ratio),高特异度cut-off值为0.3233。检测猪囊尾蚴、亚洲带绦虫幼虫以及弓形虫感染后的猪血清样本,结果显示,Ts-UCP-ICA特异性良好,均未发生交叉反应。检测感染100、1000、10000 ML猪血清,发现三个剂量分别在第35、30、25天可检出阳性。Ts-UCP-ICA单盲测试(Single-blinded assay)55份猪血清,使用低特异度cut-off值时,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均100%,使用高特异度cut-off值时,检测特异度为100%和灵敏度为80%。该方法与人工消化法的检测总符合率为87.27%,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7454,稳定性为4℃保存6个月有效。本论文建立的两种旋毛虫检测方法,构成“旋毛虫快速检测体系”。基于SERS建立的旋毛虫检测法具有检测速度快,高通量的特点,适合大规模样本筛查;而基于UCP-ICA建立的旋毛虫检测方法可用于可疑血清进一步确定。该检测体系可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进一步提升旋毛虫流行病学调查、畜牧养殖及屠宰即时检测水平,为旋毛虫病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周雅彬[4](2021)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文中指出自身抗体多存在于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在血清中能够检出,有些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研究报道表明在多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同样存在自身抗体。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恶性肿瘤疾病当中,肿瘤微环境中的新生肿瘤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中,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而在良性炎症疾病中,自身抗体可能因组织屏障破损而外泄的抗原诱导产生。自身抗体一部分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一部分可能会攻击自体组织器官,而对机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这些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自身抗体,可能分别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所以,筛选这些非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的新自身抗体具有很大意义。基于此,本课题选择了在自身抗体方面少有研究的胰腺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的恶性肿瘤疾病)以及川崎病(以血管炎为主要疾病症状的良性炎症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自身抗体的筛选研究工作。将运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自身抗体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流程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对非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自身抗体的筛选和鉴定。对于本研究鉴定得到的新自身抗体,探索自身抗体在疾病辅助诊断、病理研究中的价值。胰腺癌被称作“癌中之王”,五年生存率仅为5%,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寻找新的辅助诊断分子是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在一系列人源细胞中筛选得到能被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识别的靶细胞,鉴定得到多个候选自身抗原。随后建立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高通量筛选平台,将候选自身抗原点样在芯片上,可高效地初筛出能被胰腺癌血清识别的阳性自身抗原。经临床病例大样本ELISA实验测试阳性的自身抗原蛋白,发现GRP78、GRP75、HSP60、BIRC5这4个蛋白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最后通过建立联合诊断方法,提高了自身抗体在对胰腺癌诊断分类上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为了验证在非自身免疫疾病自身抗体筛选中的研究策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课题还研究了具有血管炎症状的良性炎症疾病——川崎病,筛选其患者血清中的新自身抗体。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断指标。本课题在一系列人源细胞中筛选得到能被川崎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识别的靶细胞,并成功鉴定得到一个新自身抗原——HSP7C。经ELISA大样本验证,川崎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抗HSP7C自身抗体,可作为辅助川崎病诊断的候选指标。在对川崎病自身抗体的筛选中,我们意外发现川崎病患者血清对大肠杆菌的蛋白有较强的免疫识别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G3P1蛋白可以被川崎病患者血清抗体识别。经ELISA大样本验证发现川崎病患者具有高水平的抗G3P1抗体,同时该抗体也可作为辅助川崎病诊断的潜在指标。
温渊[5](2021)在《流产衣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流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C.abortus)是引起绵羊地方性流产(Enzootic abortion of ewes,EAE)的主要病原体,在世界各地的流行范围极其广泛,主要可引起反刍动物的大规模流产。感染的动物会成为感染源,妊娠期妇女长期与感染源接触,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腹痛、炎症或呼吸系统问题,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流产衣原体病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给全球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研究特异、敏感且快速的诊断方法对该病的防控和流行病学调查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hlamydial protein-like activity factor,CPAF)基因检测流产衣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了基于流产衣原体重组蛋白CPAF检测CPA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流产衣原体CPAF编码的基因建立流产衣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 Bank公布的不同衣原体种的CPAF核苷酸序列,设计出一组针对流产衣原体的特异性引物、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 MD19T-CPAF为模板构建了该方法的标准曲线。该方法检测重组质粒的最低下限为26 copies/μL,是普通PCR灵敏性的10倍;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它可以引起类似症状的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通过临床样本检测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临床样本检测且灵敏性高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参考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2.基于流产衣原体重组蛋白CPAF建立检测CPA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CPAF包被酶标板,优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包被条件为0.25μg/孔、4 ℃、16 h,37 ℃封闭30 min,将待检血清1:300稀释,37 ℃孵育60 min,酶标二抗1:30000稀释,37 ℃孵育45 min,37 ℃显色10 min。待检血清样本OD450值≥0.442时判定为阳性;对流产衣原体标准阳性血清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2560;酶标板在4 ℃、﹣20 ℃或﹣70 ℃条件下保存至少3个月;组内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8%;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比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IHA)灵敏度高,并可确定IHA检测结果中属于“可疑”样本的阴阳性,该方法与国外进口试剂盒检出率一致,但成本更低,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更适用于我国流产衣原体血清学的临床大规模检测。综上,本试验建立了检测流产衣原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间接ELISA方法,两种方法都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均可应用于流产衣原体病的临床诊断,并有望开发成相应的检测试剂盒,从而为流产衣原体病的高通量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为制定流产衣原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法。
宁唤唤[6](2021)在《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目前唯一批准使用的结核病疫苗,但对成人结核病的保护效果不完善,可能与BCG在减毒传代过程中丢失了一些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有关,例如:差异编码区1(region difference,RD1)。因此,新型疫苗的研发有助于更好地防控结核病。6k Da早期分泌靶抗原(6 k Da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ESAT-6)是Mtb与BCG的差异抗原。研究发现,ESAT-6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Mtb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被广泛用于结核病疫苗研究。目前,包含ESAT-6及其他抗原的四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此外,ESAT-6作为毒力因子与Mtb的致病性有关,且参与调控Mtb感染宿主的免疫应答。因此,ESAT-6是结核病疫苗研究中有潜能的候选抗原之一。然而,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ESAT-6抗原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不高。研究发现,细菌信号分子环二腺苷酸(c-di-AMP)不仅调控细菌生理功能,还能诱导宿主固有免疫应答,且作为黏膜佐剂能够增强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ESAT-6的免疫学特性,评价ESAT-6亚单位疫苗及以c-di-AMP为佐剂黏膜接种对Mtb感染的保护作用,为ESAT-6用于结核病黏膜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目的探究Mtb ESAT-6同系物Ms ESAT-6在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调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探究Mtb的重组ESAT-6蛋白对巨噬细胞固有免疫的调控作用;明确基于Mtb ESAT-6的亚单位疫苗以c-di-AMP为佐剂经黏膜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特点,评价ESAT-6为基础的亚单位疫苗抗Mtb感染的保护效率。方法与结果(1)耻垢分枝杆菌ESAT-6敲除株的免疫学特性1)Ms ESAT-6是Mtb ESAT-6在Ms中的同系物,二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72%。采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Ms ESAT-6敲除株MsΔE6(ΔE6),并构建了互补菌株ΔE6 C。生长及染色特性结果显示,敲除ESAT-6对细菌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细菌抗酸染色特性。2)建立Ms体外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发现ESAT-6在Ms感染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诱导炎症小体活化以及自噬中发挥作用,但影响水平有限。3)细菌胞内存活结果显示,敲除ESAT-6的菌株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减少,说明ESAT-6与Ms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有关。(2)ESAT-6在调节巨噬细胞固有免疫中的作用1)建立巨噬细胞体外刺激模型,发现c-di-AMP促进了Mtb ESAT-6重组蛋白诱导的I型IFN应答;ESAT-6和c-di-AMP在处理早期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起始,二者长时间处理主要表现为抑制自噬降解,该过程受m TOR调控但不依赖于IL-17。2)ESAT-6可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应答,且c-di-AMP促进了ESAT-6诱导的炎症因子应答。3)Mtb胞内存活结果显示,在感染早期ESAT-6和c-di-AMP以协同的方式限制了Mtb的复制;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抑制Mtb生长的作用逐渐不明显。(3)ESAT-6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学特性1)以ESAT-6、ESAT-6+c-di-AMP经鼻黏膜接种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显示,ESAT-6可诱导机体系统性和黏膜局部特异性抗体产生,c-di-AMP为黏膜佐剂增强了ESAT-6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结果显示,c-di-AMP为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系统性Th1/Th2/Th17型以及炎症因子应答;同时促进了黏膜局部的Th17型和炎症因子应答。3)肺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ESAT-6、ESAT-6+c-di-AMP接种导致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减少;同时,c-di-AMP为黏膜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固有淋巴样细胞ILC1和NK细胞的分化。(4)ESAT-6亚单位疫苗对Mtb感染的免疫保护效率1)ESAT-6免疫小鼠Mtb感染后黏膜免疫应答增强,且c-di-AMP促进了ESAT-6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2)ESAT-6、ESAT-6+c-di-AMP免疫小鼠Mtb感染后,Th1型(IFN-γ)、Th2(IL-10)、Th17(IL-17)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产生均减少。3)ESAT-6、ESAT-6+c-di-AMP经黏膜接种小鼠提供了抗Mtb感染的保护作用,且c-di-AMP为佐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ESAT-6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结论Ms ESAT-6在Ms感染诱导的宿主固有免疫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影响细菌胞内存活,整体上作用有限。Mtb ESAT-6与免疫调节子c-di-AMP协同激活I型IFN,调控细胞自噬,诱导炎症应答,促进了巨噬细胞清除Mtb感染。ESAT-6经黏膜接种,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c-di-AMP为佐剂促进了ESAT-6诱导的黏膜免疫应答以及Th1/Th2/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ESAT-6经黏膜免疫可提供对Mtb感染的保护力,且c-di-AMP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ESAT-6的免疫保护效率。
姚香君[7](2021)在《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皮肤感染病原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大疱疾病(Autoimmune bullous diseases,AIBD)是自身抗体介导的一组疾病,该类疾病的特征是针对皮肤和黏膜表面的表皮和/或基底膜中结构蛋白的自身抗体,自身免疫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表皮和真皮-表皮连接处(Dermal-epidermal junction,DEJ)的细胞间锚定及连接机制,导致皮肤层分离、水疱形成。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比较常见,相对少见的疱病如日本人相对发病率更高的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DH)、常累及儿童的线性Ig A大疱病(Linear Ig A dermatosis diseases,LABD)和具有遗传易感性的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EBA)等。自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到临床上治疗疱病后,大疱病的病死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疱病作为皮肤科的危重疾病,仍有着很高的死亡率,患者通常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感染或者多脏器衰竭。数年来,国内外的学者都对于疱病的常见感染类型和病原学菌、药敏试验以及继发感染的高危因素等做了很多研究和分析。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疱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感染,而我国的学者们研究结果提示皮肤感染率同样很高。国外学者将病毒感染同样纳入皮肤感染病原学的统计分析中,而国内缺乏疱病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针对于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学菌,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最常见的病原学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低,对糖肽类、利奈唑胺等抗生素的敏感性高,但是近年来也有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检出。有报道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在不断上升。在继发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中,年龄、住院时长、抗体水平(Dsg1、Dsg3和BP180)和糖尿病等均被认为是与疱病继发皮肤感染的高危因素。国外的学者大多对感染进行总体的统计分析,针对皮肤感染的病原学菌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极少,国内则缺乏大样本的调查分析,另外不同病原体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国内外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收集统计2013年-2019年住院的AI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重点分析皮肤感染的病原学菌具体分布、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及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继发革兰氏阴性菌的皮肤感染。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于已经继发皮肤感染的疱病患者能够制订正确的抗感染方案,针对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压缩住院时间,改善预后。研究目的分析AIBD患者皮肤感染的临床特点、皮肤感染的相关因素,确定常见病原学菌的种类、分布以及住院的大疱病患者合并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的情况。研究方法收集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的656例AIBD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皮肤感染病原菌、药敏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AIBD发生皮肤感染率高。住院患者的皮肤感染与住院时长(≥14天)(P<0.05)、黏膜受累(P<0.05)、合并糖尿病相关(P<0.01)。皮肤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7.68%,153/406),对于复方新诺明(93.46%,143/153)、万古霉素(99.35%,152/153)、利奈唑胺(100.00%,153/153)的敏感度高,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低。仅检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位列第一(20.00%,23/115)。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米诺环素、替加环素以及多粘菌素的敏感率高。真菌中最常见的病原学是光滑念珠菌,检出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均在85%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总体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天疱疮和BP的皮肤感染常见病原学的组成有所差异。结论AIBD患者容易继发皮肤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学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偏低。皮肤感染率与住院时长、累及黏膜、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住院时长大于14天、皮疹累及黏膜和低蛋白血症的疱病患者更容易继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程蕾[8](2020)在《牛早期妊娠的生物标志物鉴定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牛人工授精后早期阶段的妊娠识别和妊娠建立对于成功妊娠并产犊具有决定作用,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及时鉴别妊娠牛和空怀牛,有助于妊娠牛的精细化管理和空怀牛的复配,对于提高牛群的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截至目前,牛繁殖力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鉴定比较有限,妊娠早期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甚清楚,精准、简便、快捷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开发在牛业生产中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本研究在对妊娠牛与妊娠失败牛生理生化和免疫相关指标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参与早期妊娠的关键候选基因和蛋白进行了筛选鉴定,探讨了它们介导妊娠识别和妊娠建立的分子调控机制,初步对基于干扰素刺激基因的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为深入解析牛早期妊娠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的牛妊娠诊断生物标志物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高繁殖力牛群的分子遗传繁育奠定了基础。内容如下:1、早期妊娠阶段水牛血液参数表型分析与候选基因筛选(1)妊娠水牛与空怀水牛血液激素水平、血细胞五分类与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比较分析了29头实验牛(6头妊娠水牛,23头空怀水牛)于早期妊娠阶段的血液参数(血细胞五分类、孕酮、细胞因子),发现:人工授精后18d至30d,妊娠水牛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绝对值和百分比均显着高于0d,人工授精后23d妊娠水牛MONO百分比显着高于空怀水牛;人工授精后14d妊娠水牛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和百分比显着高于0d,但与空怀牛无显着差异。人工授精后14d至30d,妊娠水牛孕酮均显着高于空怀水牛。妊娠水牛孕酮与淋巴细胞(LYMPH)百分比呈中等负相关,与EOS绝对值以及百分比呈较强正相关。人工授精后0d至20d,妊娠水牛IFN-γ、TNF-α以及IL-1α的表达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IL-13以及IL-10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与0d相比差异不显着;人工授精后18d妊娠水牛血液中ANG-1的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0d。结果提示,妊娠早期血液中MONO百分比、孕酮以及ANG-1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妊娠建立。(2)水牛早期妊娠阶段的候选基因筛选对4头妊娠水牛人工授精后0d、14d、18d、20d这4个时间点的外周血液白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共鉴定到相对于0d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74个,其中人工授精后18d的DEGs最多(52个),为血液细胞转录组变化最为显着的时间点,而且18d转录组的差异情况与IFNT的水平变化同步。经典信号通路分析表明,人工授精后18d血液中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介导干扰素信号通路(IFI6、IFIT1、IFITM3、ISG15、MX1以及OAS1)和被胞质模式识别受体激活IRF信号通路等;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BA1/HBA2、HBB、NUPR1、IFIT1、IFIT3、ITGA4以及ISG15是早期妊娠阶段参与调节胚胎发育以及繁殖系统发育与功能的关键候选基因。2、妊娠识别标志基因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结合前期研究,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人工授精后0d至28d妊娠奶牛(n=11)和空怀奶牛(n=8)外周血中ISG15、OAS1和RSAD2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通过扩大分析群体(妊娠牛19头,空怀牛17头),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系统评估了单独或联合利用这3个基因的表达进行妊娠诊断的效果。最后,对准确性最高的组合通过设计荧光探针引物和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妊娠诊断的检测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后18d妊娠奶牛外周血中ISG15、OAS1和RSAD2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空怀奶牛;3个基因单独或联合应用于早期妊娠诊断时,RSAD2单基因的敏感性(即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88.2%;ISG15与RSAD2基因联合应用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100%。双重定量PCR扩增的结果显示:尽管ISG15基因单独应用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为100%,但特异性仅为88.2%(截断值为1.402);RSAD2基因单独应用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8.2%;二者联合应用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的临界值与单重定量PCR一致。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双重荧光定量PCR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体系。3、早期妊娠阶段牛血清差异蛋白表达谱与关键候选蛋白筛选研究利用标记与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i TRAQ),结合IPA?生信分析以及RT-q PCR、Western blot等技术,共获得早期妊娠阶段(人工授精后28d之内)奶牛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114个,其中妊娠牛血清中特有的差异蛋白64个,空怀牛血清中特有的差异蛋白33个,妊娠牛和空怀牛血清中共有的差异蛋白17个。对妊娠牛和空怀牛在人工授精后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妊娠牛与空怀牛血清中的蛋白质表达谱。其中,参与胚胎发育、繁殖系统发育与功能改变的差异蛋白28个。研究基于hub protein筛选结果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其中的部分关键蛋白(EFEMP1、CD44、KRT18、NRF2和BRCA2)进行了验证,结果与i TRAQ检测一致,可以作为奶牛妊娠诊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4、关键候选基因介导牛早期妊娠的分子机制以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si RNA技术抑制NRF2表达24h至96h后检测细胞增殖以及HO-1、HOXA1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RF2抑制表达后导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HO-1以及HOXA10在m 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着下调。研究进一步结合IFNT刺激和si RNA抑制实验对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经IFNT刺激后,NRF2以及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基因(GRP78、CHOP、PERK和ATF6)的表达量显着上调,提示IFNT可诱导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生ERS,并通过激活ATF6和PERK来引发UPR;而si RNA抑制NRF2表达后,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IFNT诱导的UPR被抑制,并导致CHOP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上调,BCL2与BAX m RNA的表达量以及表达量的比值显着下降,并导致细胞凋亡发生。因此推测,NRF2可能通过UPR通路参与IFNT调节的牛母体妊娠识别过程。
杨航[9](2020)在《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牛结核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和动物的人畜共患传染病,OIE将牛结核病分为B类人畜共患疾病在中国为II类人畜共患疾病。牛结核病每年给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不仅如此,牛结核病给人类的安全带来重大的隐患,因此对于牛结核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希望通过探寻作为快速诊断的靶基因以及抗原蛋白,以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为基础,建立针对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以下研究:(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手段,对本试验室前期研究的16种结核特异性蛋白进行分析,通过理化特性、不稳定性指数、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跨膜域以及B细胞表位的分布预测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将16株表达菌经表达纯化,经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验证均能与牛结核病阳性的牛血清进行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源性;最终用爱德士牛结核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本试验涉及的所有蛋白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显示MPT70和MPT83在牛结核病的间接ELISA检测中具备优秀的诊断效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进一步研究。(2)以MPT70蛋白、MPT83蛋白、MPT70-83融合蛋白、MPT70预测的抗原表位肽(M1)、MPT83预测的抗原表位肽(M2)分别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滴定,确定其最佳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以及血清、二抗和显色的最佳反应时间,在各种最佳反应条件下对牛结核阳性的血清和牛结核阴性的血清进行检测,确定其阳性符合率以及阴性符合率。结果显示M1和MPT70的阴阳性符合率以及M2和MPT83的阴阳性符合率相当,可以以抗原多肽代替全蛋白作为诊断抗原。(3)建立一种基于Mpt8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的方法,根据Mpt83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培养的H37RV标准株为模版扩增目的基因并连接T载体,构建标准重组质粒以检测所建方法的有效性。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融解曲线波峰单一,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与常见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下限为10copies/reaction,是常规PCR的100倍,对牛乳模拟标本的检测可达到10 CFU/10m L,可用于病菌的检测及定量分析。本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6种结核特异性蛋白进行初步的筛选,筛选出MPT70、MPT83两种对于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最具价值的抗原蛋白;分别以MPT70和MPT83两种蛋白和MPT70预测的抗原表位肽(M1)、MPT83预测的抗原表位肽(M2)以及MPT70-83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临床样本检测的结果显示两种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段均能代替两种蛋白的全蛋白作为诊断抗原;以M PT83为靶基因的建立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经检测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出下限可达10copies/reaction,对牛乳模拟标本的检测可达到10 CFU/10m L,可用于定量分析。为牛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章纬[10](2020)在《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以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选择性破坏和进行性丢失的免疫性疾病,易诊难治。白癜风患者皮损局部的黑素细胞被破坏的机制十分复杂,进一步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是白癜风发病的起始因素,白癜风患者的皮损局部以及整体水平均处于高于正常人的氧化应激状态,然而通常认为起关键作用的自身免疫因素则可能是氧化应激导致黑素细胞被破坏后的继发现象。氧化应激时,Nrf2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 element,ARE)序列结合进一步促进其下游的HO-1、CAT、SOD等Ⅱ相解毒酶/抗氧化酶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免疫作用,从而保护组织细胞免于氧化应激的损伤。然而,过量的ROS不但是包括Nrf2在内的其它应激反应系统的激活剂,同样也是自噬的激活剂。因自噬过程关键蛋白p62启动子区同样有ARE结合位点,Nrf2入核后可与p62启动子区的ARE结合,上调p62的表达参与细胞自噬的完成。相关研究表明Nrf2/p62通路异常导致的自噬障碍增加了白癜风黑素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从而促进了白癜风的发展。临床上我们观察到我科协定方补乌煎剂对白癜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说:中药补乌煎剂通过激活Nrf2/p62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自噬保护黑素细胞抗氧化应激的损伤。目的:1.从临床角度出发,以白癜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以补乌煎剂联合光疗为干预手段,以Nrf2/p62通路为切入点,围绕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调节免疫以抑制CD8+细胞对黑素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补乌煎剂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初步作用机制。2.通过体外实验分子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以体外氧化应激模型下正常人黑素细胞系HEM-a为研究对象,Nrf2/p62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补乌煎剂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内实验:根据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的纳入标准选取70例患者,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1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5人失访,最终对照组32例采用308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补乌煎剂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疗程结束后(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I评分及色素积分,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生化法或ELISA检测治疗前后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HO-1);ELISA 法检测外周血趋化因子 CXCL10、CXCL16水平;流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RT-qPCR 检测 Nrf2、p62mRNA 表达。体外实验:采用人正常黑素细胞系HEM-a培养传代后,取2到5代细胞,以不同浓度 H2O2(0.1 mM,0.25 mM,0.5 mM,1.0 mM,2.0 mM)处理人正常黑素细胞系HEM-a细胞(0h、24h、48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确定体外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最佳H2O2浓度。中药复方补乌煎剂含药血清选取不同浓度(5%、10%、20%、40%)剂量组,CCK-8法检测黑素细胞增殖活性,确定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HEM-a细胞+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HEM-a细胞+H2O2+正常大鼠血清)、BWJJ组(HEM-a细胞+H2O2+20%BWJJ含药血清)、自噬激动剂组(HEM-a细胞+H2O2+RAP+正常大鼠血清)、RAP+BWJJ组(HEM-a细胞+H2O2+RAP+20%BWJJ含药血清)、自噬抑制剂组(HEM-a细胞+H2O2+CQ+正常大鼠血清)、CQ+BWJJ组(HEM-a细胞+H2O2+CQ+20%BWJJ含药血清)。倒置显微镜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形态;ELISA或生化法测定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HO-1、GSH-PX含量和SOD、CAT活性;采用流式检测ROS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细胞凋亡比例;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溶酶体的数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LC3-II/LC3-I、p6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细胞内Nrf2、p62mRNA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1.1治疗12周后,白癜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5);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色素积分的比较: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皮损VASI评分下降(P<0.01,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VASI评分比较(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色素积分较治疗前增加(P<0.01,P<0.05);治疗后,两组色素积分比较(P<0.01)。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氧化-抗氧化指标表达: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白癜风患者外周血MDA显着升高(P<0.01),SOD、CAT、GSH-Px、HO-1水平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MDA较治疗前显着下降,SOD、CAT、GSH-Px、HO-1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4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XCL10与CXCL16的表达: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CXCL16含量与健康组显着上升(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CXCL16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5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CD3+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CD3+CD8+T细胞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1),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CD3+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6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治疗前,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显着低于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1.7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PBMC中Nrf2、p62mRNA表达:治疗前,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Nrf2、p6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P<0.01);治疗后,白癜风患者Nrf2、p62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2.体外实验2.1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系HEM-a细胞在H2O2作用下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依据IC50值,选取1mMH2O2处理HEM-a细胞24h建立最佳体外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模型。2.2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在不同浓度BWJJ含药血清0h、24h、48h干预下,与模型组比较,5%、10%、20%、40%BWJJ含药血清组作用HEM-a细胞0h相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5%、10%、20%BWJJ含药血清作用24h及48h后HEM-a内相对细胞活力值均上升,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20%BWJJ组比较,40%BWJJ组细胞相对细胞活力随着药物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因此本实验选择活力最高的20%BWJJ作用24h为含药血清最佳浓度和时间。2.3倒置显微镜观察补乌煎剂最佳浓度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形态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1.0 mM过氧化氢的刺激24h后,黑素细胞树突明显短缩,脱落;而在20%浓度BWJJ保护下,可阻止黑素细胞树突的回缩。结果显示,20%浓度补乌煎剂含药血清可阻止氧化压力下黑素细胞树突的短缩。2.4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SOD、CAT活力和HO-1、GSH-PX含量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SOD、CAT活力下降,HO-1、GSH-PX含量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SOD、CAT活力上升,HO-1、GSH-PX 含量上升(P<0.01);CQ 组 SOD、CAT 活力下降,HO-1、GSH-PX 含量下降(P<0.01、P<0.05);RAP 组 SOD、CAT 活力上升,HO-1、GSH-PX含量上升(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SOD、CAT活力上升,HO-1、GSH-PX含量上升(P<0.01)。④与 RAP 组比较,RAP+BWJJ 组 SOD、CAT 活力及HO-1、GSH-PX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2.5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ROS荧光强度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OS含量显着上升(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CQ组细胞ROS含量上升(P<0.01);RAP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下降(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内ROS含量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2.6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HEM-a模型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上升(P<0.01);CQ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下降(P<0.01);RAP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着上升(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上升(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P<0.05.)。2.7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比例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HEM-a模型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比例显着下降(P<0.01);CQ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上升(P<0.01);RAP组细胞凋亡比例显着下降(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细胞凋亡比例下降(P<0.05)。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细胞凋亡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0.05)。2.8透射电镜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数量减少,可见到大量的空泡化的线粒体和少量的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和RAP组在细胞核附近可见典型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形成的自噬小体,CQ组可见大量空泡化的线粒体,细胞核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CQ+BWJJ组空泡化的线粒体数量减少,可见少量的自噬小体。2.9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mRFP-GFP-LC3腺病毒转染HEM-a细胞后,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20%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作用下HEM-a细胞自噬小体(黄色荧光斑点)和自噬溶酶体(红色荧光斑点)的数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和自噬激动剂RAP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自噬抑制剂CQ组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减少。与CQ组比较,CQ+BWJJ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数量增加。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黄色荧光斑点的自噬体及红色荧光斑点的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2.10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LC3 Ⅱ/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rf2、LC3 II/I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Nrf2、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CQ组Nrf2、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RAP组Nrf2、LC3Ⅱ/Ⅰ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③CQ+BWJJ组较CQ组Nrf2、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④RAP+BWJJ组较RAP组Nrf2、p6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LC3 Ⅱ/Ⅰ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2.11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Nrf2、P6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rf2、p62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BWJJ组Nrf2、P62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CQ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RAP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③与CQ组比较,CQ+BWJJ组Nrf2、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④与RAP组比较,RAP+BWJJ组Nrf2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62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1.BWJJ联合308准分子治疗进展期白癜风可以明显降低白癜风的VASI评分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增加色素积分促进白斑的复色。2.BWJJ联合308准分子能升高外周血HO-1、SOD、CAT、GSH-Px水平,降低外周血MDA含量,上调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及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比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及调节免疫的作用。3.BWJJ联合308准分子光可上调外周血PBMC中Nrf2、p62mRNA表达,BWJJ联合308准分子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Nrf2/p62抗氧化通路有关。4.BWJJ能升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HO-1、GSH-PX含量,降低氧化应激模型下的HEM-a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细胞凋亡比例,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5.BWJJ能上调氧化应激模型下的HEM-a细胞的自噬水平,同时降低自噬激动剂RAP作用下过高的自噬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6.BWJJ可以保护黑素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p62信号通路激活细胞的自噬水平而发挥保护作用有关。
二、间接荧光免疫用于麻风的早期血清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接荧光免疫用于麻风的早期血清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1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简介 |
1.1.2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 |
1.2 光电活性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1.2.1 无机半导体材料 |
1.2.2 异质结构材料 |
1.2.3 其他光电活性材料 |
1.3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新型检测策略 |
1.3.1 分离式检测策略 |
1.3.2 双光电极生物传感策略 |
1.3.3 自供能传感策略 |
1.3.4 便携式传感策略 |
1.3.5 多重检测策略 |
1.4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 |
1.4.1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概述 |
1.4.2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的合成 |
1.4.3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高质量MoS_2 QDs-BiOI p-n异质结光阴极用于检测TNF-α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装置 |
2.2.3 MoS_2 QDs-BiOI p-n异质结的制备 |
2.2.4 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
2.2.5 光电化学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异质结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2.3.3 传感界面的电化学阻抗和光电化学研究 |
2.3.4 条件优化 |
2.3.5 TNF-α的光电化学检测 |
2.3.6 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
2.3.7 实际样品测定 |
2.4 结论 |
第3章 MoS_2 QDs@Cu NWs多功能信号放大的阴极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装置 |
3.2.3 CuO/g-C_3N_4异质结材料的制备 |
3.2.4 MoS_2 QDs@Cu NWs的制备 |
3.2.5 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研究 |
3.2.6 MoS_2 QDs@Cu NWs-Apt的制备 |
3.2.7 水溶性AβO的制备 |
3.2.8 构建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
3.2.9 光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阴极PEC适配体传感器的检测机理 |
3.3.2 光电活性材料的表征 |
3.3.3 异质结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4 MoS_2 QDs@Cu NWs的表征和过氧化氢模拟酶活性研究 |
3.3.5 传感界面的电化学阻抗和光电化学研究 |
3.3.6 条件优化 |
3.3.7 AβO的光电化学检测 |
3.3.8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9 实际样品测定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MoS_2 QDs/Cu NWs的分离式光电化学阴极适配体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装置 |
4.2.3 MoS_2 QDs/Cu NWs的制备 |
4.2.4 Au NPs-Apt的制备 |
4.2.5 NH2-MSN的制备 |
4.2.6 Th装载及MSN封堵 |
4.2.7 水溶性AβO的制备 |
4.2.8 分离式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
4.2.9 光电化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MoS_2 QDs/Cu NWs光活性材料的表征 |
4.3.3 分离式生物分析的可行性 |
4.3.4 条件优化 |
4.3.5 AβO的光电化学检测 |
4.3.6 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
4.3.7 实际样品的测定 |
4.4 结论 |
第5章 基于Mo S_2 QDs/ZIF-8@ZnO NRs纳米阵列的PEC-EC双模分离式适配体传感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装置 |
5.2.3 MoS_2 QDs/ZIF-8@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5.2.4 MLL的制备 |
5.2.5 Apt-MLL和Apt-CMB的制备 |
5.2.6 构建分离式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5.2.7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LL和Apt-MLL的表征 |
5.3.2 MoS_2 QDs/ZIF-8@ZnO纳米棒阵列电极的表征 |
5.3.3 PEC-EC双模式生物传感的可行性 |
5.3.4 条件优化 |
5.3.5 PEC和EC双模式分离型适体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
5.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5.3.7 实际样品测定 |
5.4 结论 |
第6章 基于VS_2 QDs的type Ⅱ型异质结构光阳极超灵敏检测Lys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装置 |
6.2.3 VS2 QDs的制备 |
6.2.4 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 |
6.2.5 构建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
6.2.6 光电化学检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材料表征 |
6.3.2 异质结构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6.3.3 VS_2 QDs-Bi_2S_3异质结构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增强机理探究 |
6.3.4 传感界面的电化学阻抗和光电化学研究 |
6.3.5 条件优化 |
6.3.6 Lys的光电化学检测 |
6.3.7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6.3.8 实际样品测定 |
6.4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狂犬病的流行概况 |
1.2 狂犬病病毒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 |
1.3 狂犬病病毒感染与复制 |
1.4 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免疫原性与糖基化 |
1.5 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 |
1.6 狂犬病病毒疫苗的发展 |
1.7 痘苗病毒的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 |
1.8 痘苗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
1.9 痘苗病毒的应用 |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11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氯法齐明对狂犬病病毒的抑制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MF及 TRA对痘苗病毒的抑制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
4.2 药物再定位 |
4.3 狂犬病的暴露后预防 |
4.4 CFZ的抗病毒机制及开发前景 |
4.5 天花病毒替代—痘苗病毒 |
4.6 吗替麦考酚酯与曲尼司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应对新、突发病毒传染病的新对策——广谱抗病毒抑制剂和新型药物筛选手段的储备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主要研究成果专利申报情况 |
致谢 |
(3)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旋毛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 章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研究进展 |
1.1 旋毛虫及其生活史 |
1.2 旋毛虫病 |
1.3 旋毛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 章 SERS在生物检测中的概况及应用 |
2.1 SERS概况 |
2.2 SERS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3章 UCP-ICA在生物检测中的概况及应用 |
3.1 UCP概况 |
3.2 UCP-ICA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 章 基于SERS建立旋毛虫病快速筛查模型及评价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和旋毛虫 |
1.1.2 主要试剂、耗材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旋毛虫ML收集 |
1.2.2 旋毛虫感染模型构建和血清样本制备 |
1.2.3 银纳米颗粒制备和表征 |
1.2.4 血清SERS光谱测量和收集 |
1.2.5 光谱数据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旋毛虫ML收集后鉴定 |
1.3.2 银纳米颗粒表征结果 |
1.3.3 SERS测试结果 |
1.3.4 血清SERS多元统计分析 |
1.3.5 血清SERS官能团发掘 |
1.4 讨论 |
1.4.1 SERS光谱 |
1.4.2 统计分析 |
1.5 小结 |
第2章 旋毛虫UCP-ICA制备及其优化 |
2.1 材料 |
2.1.1 旋毛虫虫种和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耗材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旋毛虫ML收集及其ES抗原制备 |
2.2.2 旋毛虫ML-ES抗原鉴定 |
2.2.3 UCNPs-ES/山羊抗兔IgG制备与表征 |
2.2.4 旋毛虫UCP-ICA建立与优化 |
2.2.5 Ts-UCP-ICA的操作流程 |
2.2.6 阈值(cut-off)确立 |
2.2.7 Ts-UCP-ICA检测不同感染剂量阳性血清的效果评价 |
2.3 结果 |
2.3.1 旋毛虫ML-ES抗原的鉴定结果 |
2.3.2 UCNPs-ES/山羊抗兔IgG偶联表征 |
2.3.3 Ts-UCP-ICA建立与优化 |
2.3.4 Ts-UCP-ICA-cut-off值确定 |
2.3.5 Ts-UCP-ICA检测不同感染剂量阳性血清的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Ts-UCP-ICA评价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Ts-UCP-ICA制备 |
3.2.2 特异性分析 |
3.2.3 单盲测试分析 |
3.2.4 一致性评价 |
3.2.5 稳定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特异性分析结果 |
3.3.2 单盲测试结果 |
3.3.3 一致性评价 |
3.3.4 稳定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
2.1.1 血清免疫印迹(WB) |
2.1.2 质谱技术鉴定未知蛋白 |
2.1.3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2.1.4 蛋白质芯片高通量检测 |
2.1.5 间接ELISA |
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胰腺癌研究背景 |
2.2.1 胰腺癌基本特征 |
2.2.2 胰腺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3 胰腺癌临床诊断 |
2.3 川崎病研究背景 |
2.3.1 川崎病的基本特点 |
2.3.2 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3 川崎病的诊断 |
2.3.4 川崎病的治疗 |
2.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2.4.1 筛选并鉴定胰腺癌新自身抗体的重要意义 |
2.4.2 筛选并鉴定川崎病新自身抗体的重要意义 |
3 对已报道的所有胰腺癌自身抗体靶向的抗原进行综合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检索方案 |
3.1.2 胰腺癌自身抗原所参与的生理功能和通路分析 |
3.1.3 胰腺癌自身抗原在细胞膜表达分析 |
3.1.4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PPI) |
3.1.5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PPI网络的核心子网络提取 |
3.1.6 核心子网络中的自身抗原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能力分析 |
3.1.7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胰腺癌自身抗体文献检索——共98个对应抗原蛋白纳入研究 |
3.2.2 98个胰腺癌自身抗原的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
3.2.3 23个胰腺癌自身抗原在细胞膜上有表达 |
3.2.4 PPI抗原蛋白网络中提取得到2个核心子网络 |
3.2.5 对核心子网络中自身抗原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 |
3.2.6 核心子网络中自身抗原蛋白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能力分析 |
3.2.7 具有预后价值的自身抗原蛋白在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存在显着的差异表达 |
3.3 总结与讨论 |
4 胰腺癌新自身抗体对应的自身抗原初步筛选和鉴定 |
4.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4.1.1 实验试剂清单 |
4.1.2 试剂的配制 |
4.2 研究方法 |
4.2.1 细胞扩大培养及全蛋白提取 |
4.2.2 细胞系全蛋白免疫印迹(WB) |
4.2.3 质谱鉴定通过WB筛选得到未知抗原 |
4.2.4 备选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4.3 研究结果 |
4.3.1 WB筛选、质谱鉴定得到可被胰腺癌血清识别的未知抗原 |
4.3.2 候选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4.4 总结与讨论 |
5 构建自身抗原蛋白芯片筛选平台 |
5.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5.1.1 实验试剂清单 |
5.1.2 试剂的配制 |
5.2 研究方法 |
5.2.1 预点样点数条件摸索 |
5.2.2 芯片实验体系浓度梯度变化 |
5.2.3 芯片孵育实验中病人血清稀释比条件摸索 |
5.3 研究结果 |
5.3.1 选择预点样个数为30个点 |
5.3.2 芯片实验体系浓度梯度符合正比变化 |
5.3.3 选择血清稀释比为1:100 |
5.4 总结与讨论 |
6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制备及其自身抗原蛋白高通量筛选 |
6.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6.1.1 实验试剂清单 |
6.1.2 试剂的配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点样列表 |
6.2.2 胰腺癌自身抗原蛋白芯片点样阵列设计 |
6.2.3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制备 |
6.2.4 胰腺癌自身抗原芯片与胰腺癌血清孵育 |
6.3 研究结果 |
6.3.1 芯片点样后样品点状态观察 |
6.3.2 蛋白芯片初步筛选验证胰腺癌自身抗原 |
6.4 总结与讨论 |
7 候选自身抗体在胰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及对应自身抗原的功能分析 |
7.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7.1.1 实验试剂清单 |
7.1.2 试剂的配制 |
7.2 研究方法 |
7.2.1 血清ELISA |
7.2.2 ROC分析候选抗原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中的诊断能力 |
7.2.3 ELISA结果散点图绘制及阳性率分析 |
7.2.4 建立胰腺癌自身抗体联合诊断组合 |
7.2.5 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胰腺癌自身抗原及其相互作用蛋白 |
7.3 研究结果 |
7.3.1 候选抗原对应的自身抗体在胰腺癌中的潜在诊断能力 |
7.3.2 血清自身抗体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 |
7.3.3 自身抗体靶向的3个HSP家族抗原蛋白参与的功能分析 |
7.4 讨论与总结 |
8 川崎病新自身抗体对应的自身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
8.1 实验试剂 |
8.1.1 实验试剂清单 |
8.2 研究方法 |
8.2.1 细胞培养 |
8.2.2 细胞玻片制备及间接免疫荧光 |
8.2.3 细胞全蛋白提取 |
8.2.4 细胞全蛋白免疫印迹(WB)筛选川崎新抗原 |
8.2.5 质谱鉴定被川崎血清识别的未知抗原 |
8.3 研究结果 |
8.3.1 川崎病自身抗原筛选的靶细胞的鉴定 |
8.3.2 细胞全蛋白浓度测定 |
8.3.3 WB筛选得到70 kDa处川崎病相关新自身抗原 |
8.3.4 质谱鉴定得到HSP7C蛋白为川崎病相关的自身抗原 |
8.4 总结与讨论 |
9 抗HSP7C抗体作为川崎病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
9.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9.1.1 实验试剂清单 |
9.1.2 试剂的配制 |
9.2 研究方法 |
9.2.1 抗HSP7C抗体ELISA实验设计 |
9.2.2 抗HSP7C抗体ELISA检测 |
9.2.3 抗HSP7C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9.3 研究结果 |
9.3.1 川崎血清ELISA条件摸索 |
9.3.2 抗HSP7C抗体可以作为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
9.3.3 抗HSP7C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9.4 总结与讨论 |
10 川崎病感染相关新抗体的鉴定与研究 |
10.1 实验试剂及配制 |
10.1.1 实验试剂清单 |
10.1.2 试剂的配制 |
10.2 研究方法 |
10.2.1 细菌全蛋白提取 |
10.2.2 细菌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10.2.3 抗原蛋白质谱鉴定 |
10.2.4 抗原蛋白表达构建 |
10.2.5 候选抗原蛋白WB鉴定 |
10.2.6 候选抗原蛋白分段蛋白的表达构建 |
10.2.7 ELISA检测川崎病患者血清中抗细菌蛋白抗体滴度 |
10.2.8 细菌抗体与川崎病患者临床病症相关性分析 |
10.2.9 细菌蛋白G3P1抗原表位分析 |
10.3 研究结果 |
10.3.1 细菌蛋白可作为川崎病候选抗原蛋白 |
10.3.2 35 kDa条带可作为川崎病候选抗原蛋白 |
10.3.3 35 kDa候选抗原蛋白质谱分析 |
10.3.4 候选抗原蛋白表达纯化 |
10.3.5 G3P1为川崎病相关抗原蛋白 |
10.3.6 G3P1抗原分段分析 |
10.3.7 川崎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G3P1抗体高表达 |
10.3.8 抗G3P1抗体与川崎临床病症的相关性 |
10.3.9 G3P1线性抗原表位探索 |
10.4 总结与讨论 |
11 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流产衣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主要符号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衣原体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衣原体概述 |
1.1.1 衣原体的病原学特征 |
1.1.2 流产衣原体 |
1.1.3 衣原体侵袭性酶类的研究进展 |
1.2 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涂片镜检 |
1.2.2 分离鉴定 |
1.2.3 血清学诊断方法 |
1.2.4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流产衣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及DNA |
2.1.2 主要材料和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引物探针的设计 |
2.2.2 引物探针的筛选 |
2.2.3 DNA的提取 |
2.2.4 标准质粒的构建 |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优化 |
2.2.6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7 特异性试验 |
2.2.8 灵敏性试验 |
2.2.9 重复性试验 |
2.2.10 临床样本检测 |
2.3 结果 |
2.3.1 引物探针的设计 |
2.3.2 引物探针的筛选 |
2.3.3 扩增重组质粒p MD19T-CPAF的鉴定 |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2.3.5 标准曲线的构建 |
2.3.6 特异性试验 |
2.3.7 灵敏性试验 |
2.3.8 重复性试验 |
2.3.9 临床样本检测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流产衣原体CPAF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CPAF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的溶液 |
3.2 方法 |
3.2.1 重组质粒pET30-CPAF的诱导表达 |
3.2.2 表达产物存在形式的鉴定 |
3.2.3 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ting鉴定 |
3.2.4 表达产物的纯化 |
3.2.5 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6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3.2.7 灵敏性试验 |
3.2.8 稳定性试验 |
3.2.9 重复性试验 |
3.2.10 临床样本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PAF蛋白表达方式的鉴定 |
3.3.2 CPAF蛋白western-blotting鉴定 |
3.3.3 CPAF蛋白的纯化 |
3.3.4 间接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5 阴阳性临界值的确定 |
3.3.6 灵敏性试验 |
3.3.7 稳定性试验 |
3.3.8 重复性试验 |
3.3.9 临床样本检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附录 B 流产衣原体CPAF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CPAF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结核病新疫苗研究进展 |
1.1.1 进入临床试验的结核病疫苗 |
1.1.2 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
1.2 ESAT-6 蛋白研究进展 |
1.2.1 ESAT-6 蛋白概述 |
1.2.2 ESAT-6在Mtb致病性中的作用 |
1.2.3 ESAT-6 调控宿主固有免疫应答 |
1.2.4 ESAT-6 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 |
1.3 亚单位疫苗的佐剂研究 |
1.4 细菌信号分子c-di-AMP在感染与免疫中的作用 |
1.4.1 c-di-AMP调节细菌的生理 |
1.4.2 c-di-AMP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应答 |
1.4.3 c-di-AMP在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
1.5 黏膜免疫 |
1.5.1 sIgA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1.5.2 黏膜局部的细胞免疫应答 |
1.6 本研究设想 |
第二章 耻垢分枝杆菌ESAT-6 敲除株的免疫学特性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细胞系 |
2.1.3 培养基及缓冲液 |
2.1.4 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sg RNA敲除质粒的构建 |
2.2.2 Ms的培养、计数与感受态制备 |
2.2.3 MsΔE6 敲除株的构建与鉴定 |
2.2.4 MsΔE6 互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
2.2.5 r Ms生长及抗酸特性检测 |
2.2.6 r Ms感染巨噬细胞模型建立 |
2.2.7 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2.2.8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2.2.9 r Ms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
2.2.10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Ms ESAT-6与Mtb ESAT-6 氨基酸序列分析 |
2.3.2 MsΔE6 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
2.3.3 MsΔE6 互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
2.3.4 rMs的生长及抗酸特性 |
2.3.5 rMs感染巨噬细胞诱导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 |
2.3.6 rMs感染巨噬细胞诱导i NOS的转录水平 |
2.3.7 rMs感染巨噬细胞激活炎症小体 |
2.3.8 rMs感染诱导巨噬细胞自噬 |
2.3.9 rMs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ESAT-6 在调节巨噬细胞固有免疫中的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与细胞系 |
3.1.2 实验动物 |
3.1.3 培养基 |
3.1.4 试剂 |
3.1.5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ESAT-6 蛋白纯化 |
3.2.2 BMDM的分离与诱导 |
3.2.3 Mtb培养与计数 |
3.2.4 巨噬细胞体外刺激 |
3.2.5 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3.2.6 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3.2.7 免疫荧光分析 |
3.2.8 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
3.2.9 Mtb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ESAT-6 蛋白的纯化 |
3.3.2 ESAT-6 诱导巨噬细胞I型 IFN应答 |
3.3.3 ESAT-6 调控巨噬细胞自噬 |
3.3.4 m TOR在 ESAT-6 调控自噬中的作用 |
3.3.5 IL-17在ESAT-6 通过m TOR调控自噬中的作用 |
3.3.6 ESAT-6 促进MH-S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
3.3.7 ESAT-6 抑制Mtb在 MH-S细胞内存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ESAT-6 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学特性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临床样本信息 |
4.1.2 伦理声明 |
4.1.3 实验动物 |
4.1.4 细胞培养基 |
4.1.5 试剂 |
4.1.6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0 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
4.2.1 动物免疫策略 |
4.2.2 抗体水平检测 |
4.2.3 肺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 |
4.2.4 脾淋巴细胞分离 |
4.2.5 脾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
4.2.6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
4.2.7 组织总RNA提取 |
4.2.8 呼吸道菌群分析 |
4.2.9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结核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 |
4.3.2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4.3.3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脾脏细胞免疫应答 |
4.3.4 亚单位疫苗诱导的肺部细胞免疫应答 |
4.3.5 亚单位疫苗黏膜免疫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ESAT-6 亚单位疫苗对Mtb感染的免疫保护效率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与实验动物 |
5.1.2 培养基 |
5.1.3 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小鼠Mtb感染模型的建立 |
5.2.2 抗体水平检测 |
5.2.3 脾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
5.2.4 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 |
5.2.5 脏器荷菌数 |
5.2.6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
5.3.2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脾淋巴细胞增殖 |
5.3.3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诱导的脾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
5.3.4 免疫小鼠Mtb感染后脏器荷菌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皮肤感染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入选要求 |
1.2.2 操作要求 |
1.2.3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
2.2 病原学菌的检出 |
2.3 病原学菌的分布 |
2.4 不同疾病的病原学菌比较 |
2.5 药敏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简历 |
致谢 |
课题综述 感染与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牛早期妊娠的生物标志物鉴定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牛早期胚胎发育与胚胎损失 |
1.2.2 妊娠诊断直接检测方法 |
1.2.3 妊娠诊断间接检测方法 |
1.2.4 妊娠识别的分子机制 |
1.2.5 妊娠识别阶段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实验一 牛早期妊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以及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实验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及妊娠诊断 |
2.3.3 血常规检测 |
2.3.4 P_4含量检测 |
2.3.5 血清PAG检测 |
2.3.6 血清细胞因子检测 |
2.3.7 水牛妊娠识别标志基因鉴定 |
2.3.8 奶牛外周血中妊娠识别标志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9 妊娠识别标志基因的诊断价值分析 |
2.3.10 妊娠识别标志基因双重荧光定量PCR体系的建立 |
2.3.11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水牛妊娠诊断 |
3.2 水牛妊娠早期白细胞参数变化 |
3.3 水牛妊娠早期P_4水平 |
3.4 水牛妊娠早期白细胞参数与P_4的相关性 |
3.5 水牛妊娠早期血液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
3.6 水牛妊娠识别标志基因的发掘 |
3.6.1 水牛妊娠早期血液中差异基因分析 |
3.6.2 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3.6.3 差异基因定量PCR验证 |
3.7 妊娠识别标志基因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3.7.1 妊娠识别标志基因在奶牛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 |
3.7.2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OAS1和RSAD2 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奶牛早期妊娠的诊断效能分析 |
3.7.3 基于双重荧光定量PCR的妊娠诊断技术体系 |
3.7.4 利用双重荧光定量PCR进行妊娠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妊娠牛与空怀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 |
4.2 妊娠水牛血液细胞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 |
4.3 基于妊娠识别标志基因的早期妊娠诊断 |
5 小结 |
实验二 牛血清妊娠相关差异蛋白筛选及功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细胞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iTRAQ实验 |
2.3.3 iTRAQ测序数据分析 |
2.3.4 iTRAQ测序数据的实验验证 |
2.3.5 siRNA抑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NRF2 基因表达实验 |
2.3.6 NRF2 介导UPR信号通路的功能研究 |
2.3.7 荧光定量PCR实验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奶牛妊娠早期血清差异蛋白鉴定 |
3.1.1 实验牛样本中血清孕酮水平分析 |
3.1.2 高丰度蛋白的去除 |
3.1.3 iTRAQ实验质控分析 |
3.1.4 总差异蛋白 |
3.1.5 差异表蛋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3.2 妊娠早期血清差异蛋白的验证 |
3.2.1 差异蛋白的定量PCR检测 |
3.2.2 Western blot检测妊娠或空怀差异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 |
3.3 NRF2功能验证 |
3.3.1 siRNA抑制NRF2 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2 siRNA抑制NRF2 表达对HO-1和HOXA10 表达的影响 |
3.3.3 IFNT对 NRF2 基因及UPR通路相关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 |
3.3.4 siRNA抑制NRF2 表达对IFNT调节UPR通路及凋亡相关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基于iTRAQ技术的早期妊娠奶牛血清差异蛋白 |
4.2 差异蛋白NRF2功能验证 |
4.2.1 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抑制NRF2对HO-1和HOXA10 表达的影响 |
4.2.2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NRF2 抑制表达对IFNT调节UPR通路的影响 |
5 小结 |
创新点 |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表论文补充数据 |
已发表文章 |
致谢 |
(9)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牛结核病简介 |
2 牛结核病流行病学 |
2.1 自然及生态因素的影响 |
2.2 牛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3 牛结核病防控措施 |
4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
4.1 结核特异性抗原蛋白研究进展 |
4.2 细菌学诊断方法 |
4.2.1 改良抗酸染色法 |
4.2.2 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 |
4.2.3 分枝杆菌生长指标管 |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4.3.1 PCR检测方法 |
4.3.2 DNA探针检测 |
4.4 免疫学诊断方法 |
4.4.1 纯化的结核菌素皮内过敏试验 |
4.4.2 皮内比较过敏试验 |
4.4.3 IFN-测定 |
4.4.4 ELISA诊断方法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牛结核病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结核特异性蛋白基因在致病性分枝杆菌中的同源性分布 |
1.2.2 结核特异性蛋白理化分析 |
1.2.3 结核特异性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1.2.4 结核特异性蛋白跨膜结构域的预测 |
1.2.5 结核特异性蛋白B细胞表位预测 |
1.2.6 结核特异性蛋白表达菌株的复苏 |
1.2.7 结核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1.2.8 结核特异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
1.2.9 结核特异性蛋白Western Blot验证 |
1.2.10 结核特异性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步筛选 |
2 结果 |
2.1 结核特异性基因在致病性分枝杆菌中的同源性分布 |
2.2 结核特异性蛋白理化分析 |
2.3 结核特异性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2.4 结核特异性蛋白跨膜结构域的预测 |
2.5 结核特异性蛋白B细胞表位分析 |
2.6 结核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以及纯化 |
2.7 结核特异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
2.8 结核特异蛋白Western Blot验证 |
2.9 结核特异性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步筛选 |
3 讨论 |
试验二 牛结核病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2 主要仪器 |
1.1.3 血清来源 |
1.2 方法 |
1.2.1 引物的设计合成 |
1.2.2 目的基因的扩增 |
1.2.3 PCR产物的鉴定和纯化回收 |
1.2.4 目的基因与T载体的连接 |
1.2.5 阳性克隆菌落的PCR鉴定 |
1.2.6 质粒提取、T载体双酶切与片段回收 |
1.2.7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2.8 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的菌液PCR鉴定与测序 |
1.2.9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 |
1.2.10 蛋白的可溶性鉴定及纯化 |
1.2.11 纯化蛋白的浓度测定以及Western Blot验证 |
1.2.12 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筛选 |
1.2.13 间接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 |
1.2.14 间接 ELISA 检测临床血清样本检测 |
2 结果 |
2.1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的扩增 |
2.2 pMD-19T载体重组质粒构建 |
2.3 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重组构建 |
2.4 目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2.5 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2.6 间接ELISA检测结核病抗体方法的建立 |
2.7 间接 ELISA 特异性试验 |
2.8 间接 ELISA 敏感性试验 |
2.9 间接 ELISA 检测牛结核病血清的阴阳性符合率 |
3 讨论 |
试验三 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2.2 菌株培养和DNA模版的制备 |
1.2.3 标准阳性模版的制备 |
1.2.4 建立SYBR Green I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 |
1.2.5 特异性检测 |
1.2.6 灵敏性检测 |
1.2.7 模拟标本的检测 |
2 结果 |
2.1 引物的设计 |
2.2 目的基因的扩增以及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以及融解曲线的分析 |
2.4 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 |
2.5 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检测 |
2.6 模拟样本的检测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白癜风的概述 |
2. 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2.1 白癜风发生的氧化应激机制 |
2.2 白癜风发生的免疫机制 |
2.3 氧化应激与自噬机制 |
2.4 Nrf2-p62信号通路在氧化应激诱导细胞自噬过程中的作用 |
实验一 基于Nrf2/p62通路探讨补乌煎剂联合光疗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机制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临床资料 |
1.4 采集血液样本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指标观察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斑面积及色素积分的变化 |
3.3 治疗前后外周血氧化-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
3.4 治疗前后外周血CXCL16及CXCL10含量检测 |
3.5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 |
3.6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 |
3.7 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PBMC中Nrf2、p62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 |
4 讨论 |
4.1 补乌煎剂的组方依据 |
4.2 实验指标的意义与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实验二 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探讨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 |
1 材料与试剂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实验药物 |
1.6 补乌煎剂含药血清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 |
2.2 建立体外最佳浓度的HEM-a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
2.3 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检测不同浓度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 分组及给药 |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ROS水平 |
2.6 ELISA或生化法检测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HO-1含量、GSH-PX和SOD、CAT活性 |
2.7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检测 |
2.8 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2.9 电镜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线粒体和自噬小体 |
2.10 激光共聚焦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形成情况 |
2.11 Western blot观察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Nrf2、p62蛋白的表达 |
2.12 RT-PCR检测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内Nrf2、p62、LC3-Ⅱ/LC3-ⅠmRNA的表达 |
3 数据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1mM H_2_O2刺激HEM-a 24h出现细胞活力50%抑制浓度 |
4.2 BWJJ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筛选 |
4.3 补乌煎剂最佳浓度含药血清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形态的影响 |
4.4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SOD、CAT活力和HO-1、GSH-PX含量的影响 |
4.5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ROS荧光强度的影响 |
4.6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膜线粒体电位水平的影响 |
4.7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凋亡比例的影响 |
4.8 透射电镜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 |
4.9 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自噬流的影响 |
4.10 Western blot检测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LC3 Ⅱ/Ⅰ、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1 RT-qPCR观察20%BWJJ对氧化应激模型下HEM-a细胞Nrf2、p6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5 讨论 |
5.1 HEM-a细胞的选择及氧化模型的建立 |
5.2 BWJJ含药血清的制备和药效学的确定 |
5.3 实验指标意义和结果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间接荧光免疫用于麻风的早期血清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量子点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研究[D]. 张金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针对狂犬病病毒及痘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及验证[D]. 吴佳静.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1(01)
- [3]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上转换发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旋毛虫的研究[D]. 李健. 吉林大学, 2021
- [4]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自身抗体的筛选[D]. 周雅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流产衣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D]. 温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结核分枝杆菌ESAT-6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在黏膜疫苗中的应用[D]. 宁唤唤. 西北大学, 2021(12)
- [7]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皮肤感染病原学分析[D]. 姚香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牛早期妊娠的生物标志物鉴定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程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9]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D]. 杨航.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10]基于Nrf2/p62通路介导的的抗氧化及自噬研究补乌煎剂对氧化应激模型下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D].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