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谈(论文文献综述)
刘银[1](2014)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间出现经济增长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收入差距拉大、利益冲突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焦点和热点。这些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固然有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制度安排不合理等制度问题,即没有一个全方位、系统性、长效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如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制约,产业转移和生产力布局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资源输出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利益协调关系受到财税、价格体制的制约,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匹配不合理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完善阶段,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尚未完全消除,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法律体系、财税体制、激励约束、评价体系等制度还不健全,这些体制性、机制性等制度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地区自我发展的动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过程,把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起成为能够影响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来自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近年来,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多,从不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不足。并且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仍然不足。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尚未统一明确的概念、内涵;二是缺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三是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系统研究。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7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主要是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介绍了本文所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并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综述及评析。这部分主要是概述了国内学者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财税、法律、金融、户籍、区域政策等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学者对制度的定义、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进行简单的评析。第三部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所应用到的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进行简述,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第四部分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特点、方式、动因、绩效,理清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脉络。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构成、制订、实施、效率等基础上,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在市场制度、财税制度、对外开放制度、金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影响、法律制度缺乏、中央与地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博弈和制度制订松散化等。第五部分为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理清了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方面的做法。二是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启示。归纳总结出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架构、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制度、推进区域合作制度建设等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为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对策。这部分主要从完善法律制度、互利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市场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制度建议。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健全专项法律制度、清理规范现有法律制度、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定程序;互利制度包括创新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和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激励约束制度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市场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评价制度包括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七部分为结论与讨论。这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未来发展、研究趋势作简单的展望。
江孝君[2](2019)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各个领域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失衡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集中体现;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与关键,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轴线。在此时代大背景下,论文基于多空间尺度视角,探讨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尺度关联特征、有助于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区域经济及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基础研究,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及我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立足人文地理学科,科学定义了区域及区域经济差异等基础概念,提出区域经济差异指的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及发展水平变化率方面存在的差异现象,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差异,而发展水平变化率则表示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过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逻辑分析体系、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同时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区域经济差异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框架,以此为轴心,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并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为:第一部分基于综合指数模型、差异指数模型及尺度嵌套模型测度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演化及尺度嵌套特征,研究发现:(1)区域经济绝对和相对差异均表现出地级>省级>区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即空间尺度越小,区域经济差异越大,相对越能揭示经济发展及增长的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稳定性较强且阶段性突出,而区域经济增长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强,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绝对差异逐步扩大。(2)尺度方差分解表明,地级尺度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级和区级尺度,泰尔指数分解表明,省内地级单元间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高于省间及区间差异,综合表明较小空间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较高。第二部分基于ESDA模型、空间分类法及地理统计法从空间关联、空间分类及空间分区等三方面比较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发现:(1)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正向集聚特征,地级尺度明显强于省级尺度,即空间尺度越小、集聚特征越明显;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优于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稳定性较强,而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波动性较强;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关联总体以正相关为主,LL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对应程度较高,冷热点呈现与局部自相关相似的空间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稳定性较强,区域经济增长跳跃性较强。(2)不同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分类格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延续性,中低水平区占据主体地位,并与低水平区呈片状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高及高水平区呈沿海集聚、内陆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分类总体呈现集聚特征,中低及中高类型区占据类型主体,空间分类格局跳跃性较大且各尺度对应性相对较差。(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对应空间分布呈跳跃性变化,低发展水平-慢增长率为类型主体,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地级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水平波动明显,基础高增长慢的区域集中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及珠三角核心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总体表现为:“集群化”特征,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等级化”特征,呈现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普通地级市发展格局;“职能化”特征,综合型城市总体强于资源型城市;“阶梯化”特征,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格局;南北差异显着,南方整体优于北方;经济区间差异明显,呈东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北部沿海区>东北区>黄河中游区>长江中游区>大西南区>大西北区的发展格局;沿海、沿边及内陆城市间差异显着,呈沿海城市>内陆城市>沿边城市的发展格局。第三部分基于逻辑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从驱动因素和驱动因子两大方面揭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是受区位、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驱动的,各方面要素渗透于各个空间层面,共同作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化。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在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形成及演化进程中,区位因素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因素发挥关键性作用、政治因素发挥推动性作用。驱动因子分析表明,不同尺度驱动因子贡献率及作用区域有所差异,总体上人均固产投资、就业总人口、进出口总额、人均存贷款总额、人均财政支出、城镇化水平、移动电话用户、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公路网密度等因子的增加或提升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的减少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而第三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大学生数量等驱动因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作用经济发展总体表现出沿海高于内陆、东部高于中西部、东南高于西北、南方高于北方等空间格局特征。第四部分总结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分析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对国民经济运行及政治社会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势在必行,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关注协调较小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关注区域整体系统协调发展,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协调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合理规划与有效落实相结合;对策建议主要从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夯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等三方面提出。
刘海楠[3](2014)在《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土地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承载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伴随而来的粮食短缺、建设用地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及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当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之时,以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土地产能为目标的土地整治便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期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关键举措,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以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路径为主要研究目标,结合山东省整治实践,探索土地整治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增强区际联系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搭建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引导土地整治向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向转变,这对我国未来土地整治的有序开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顺利实现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发现,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评价土地整治效用的文献十分稀少。为了更清楚地解析这一问题,本文在界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层内涵(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缩小、区际联系增强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运用三要素经济增长模型、改进的存量——流量模型等,推演分析了土地整治对于每一层内涵的作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土地整治通过增加土地要素有效投入数量,可维持总产出持续稳定地增长;第二,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结合,可缓解发达地区用地紧张、地价攀升,欠发达地区土地廉价、资金短缺等问题,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第三,土地整治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利于产业转出地的“腾龙换鸟”和转入地的“筑巢引凤”,从而推动产业转移,增强区际关系;第四,土地整治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可有效解决土地退化、景观功能衰减以及水土流失等诸多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使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稳定的状态。为了验证“土地整治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单向促进作用”的理论预判,本文设置了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治规模和区域经济协调度两个时间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而构建二者之间的双对数回归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全省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所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带动作用,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西部地区表现不明显。此外,回归结果显示,土地整治规模增加1%,将促进山东省全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度相应提高0.1%,东部地区提高0.15%,中部地区提高6.8%。这一结果与山东省实际情况吻合,说明了该模型可信,同时,也证实了本文对于“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预判。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即: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的土地整治格局;构建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市场交易机制,促进要素在不同区域间高效流动;通过“空间一体化”的土地整治策略,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地的非均衡布局:实施土地的“生态化”整治,促进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和谐稳定。惟有沿着“差异化”、“市场化”、“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化”的路径,未来土地整治的开展才能真正发挥调控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赵宏波[4](2014)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我国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缩小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成为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与统筹发展,亟待研究与解决。论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空间作用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3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其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个方面提出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旨在丰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从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辨析,丰富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内涵。2.运用极差、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3.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包括:1.从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都在增大,而相对差异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1995年以来长-吉两市一直是经济的热点地区,热点区域逐渐向长-吉地区和松原市区集聚的趋势显着。长-吉地区始终是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且高速发展地区有逐渐向西北方向转移扩散的趋势,低速发展区一直处在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2.从产业结构差异的时空演变看,吉林省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地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在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各地区呈不同态势。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比重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商品粮基地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榆树市、舒兰市及梨树县,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区、吉林市区、松原市区以及乾安县;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范围内,市区与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差异明显。3.从城乡收入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城乡差异呈低水平状态,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水平越明显,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市区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高于县域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4.吉林省中部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同心圆”式的经济联系密集区。1995-2010年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形成了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双核的圈层式结构。2003-2010年各地区的城市流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流强度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5.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出现下降,在空间呈现快速扩散的状态,第三产业各行业显示出较低的集聚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6.研究区城乡关联水平空间差异显着,且呈现出以长春-吉林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渐递减的发展趋势,地级市辖区的城乡关联度高于各县域,这种空间格局与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规律具有一致性。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从6个方面提出缩小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刘书明[5](2013)在《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域中,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复杂变化,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性转变,并且进行了各种层次、方式和模式的跨行政区合作,正在从根本上塑造着政府治理的价值、运作、责任和结果。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同行政区划的政府通过彼此间积极务实的合作,以应对单一政府部门或机构难以应对的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组织中,打破政府科层制的垄断以提升公共组织绩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尤以欧盟各国政府合作最为典型,也最为值得学习与借鉴。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地方政府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一行政区域或单一行政部门所能够独立应对和分散解决的公共问题,更多的则是跨地区、跨部门的具高度外溢性和辐射性的区域公共问题。强化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促进政府功能的有效整合和部门资源的共享,以合作实现共赢,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的整体绩效,已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在社会转型中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样给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保持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维持和扩大政府合法性基础,提高政府回应性与责任性,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区域自然和历史条件,如地理环境、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人口结构、产业特色、发展基础、分工模式等,与行政区划和行政管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且受这种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需要突破一切人为的体制性的障碍才能持续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行政区划界限,要求在不同的省、市之间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组织和分配生产要素,形成了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但是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都不完全一致,经济区往往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要求从更为宽广的地域空间范围来审视区域整体发展,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协作与联动协调发展。区域之间能否形成和建立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相互协作,对区域经济格局形成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行政区域以特定辖区为载体、以行政层级为依托、以属地管辖为原则的管理特点,使得政府的行政管辖权仅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行政区划导致的市场条块分割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与阻力。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量跨行政区的区域公共问题出现,而地方政府的单边行动对此类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创新政府合作治理机制,消除行政壁垒,实现跨行政区域合作治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正式获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成立,解决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由于无核心经济区所导致重点不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有利于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优化和构建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中一天水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逐渐向毗邻行政区域外溢、渗透和延伸,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无界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公共问题的渗透性、外溢性与辐射性的特点,超出单一地方政府的能力域限,地方政府单边治理模式已力不从心。构建针对区域性公共问题的跨域合作治理体系就成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实际构成来看,该经济区横跨陕西与甘肃省两个省份,包括陕西省的7个市(区)和甘肃省的1个市。整体而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为处于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经济区,同时又是发展实力极不平衡的典型的“7+1”构成模式,陕西省以及经济区涉及的西安等7市(区)发展潜力普遍高于甘肃省以及天水市。无论是从区位条件还是从发展状况来看,都具有不同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国家级经济区。就区域合作这一主题而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只是两省之间发展实力较为悬殊部分市区之间的合作,而非陕甘两省之间的全面合作。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具有不同于国内其他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整体落后、发展差距大且非全面合作三个方面。因此,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以该经济区为例分析和研究政府合作问题,对于探索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式与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论文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两个主题进行系统的文献述评后,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基础理论阐释基础上,分析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区域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度测度。运用锡尔指标及方法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区域发展差异及其演变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运用区域经济一社会一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综合系统协调度测度方法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各主要城市协调度进行测度,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政府合作目标科学具体。同时基于产业关联在政府合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2个主要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为加强陕西与甘肃两省合作进而推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找到产业依据。通过投资环境评价,以政府合作改善区域整体投资环境,拓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领域。重点分析目前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实依据、主要领域、方式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证研究。最后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就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同时构建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型与机制,并对于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合作治理中行政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政府合作开始成为经济区发展中重要问题。区域政府合作在完善区域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关中一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政府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区域政府合作方式多样,合作成效逐渐显现。但是存在着行政区域分割、利益协调困难;合作时间晚;合作领域相对单一;合作体系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区域政府合作意识、完善区域机制,拓宽区域合作领域,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以实现区域合作持续推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现实,地方政府在共同利益和认同基础上的实现跨省区合作,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借助科层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组织间网络、自组织等混合机制,通过合作、协调、谈判、伙伴关系、确立集体行动的目标以实现区域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将是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向。
马浩[6](2013)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八大战略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山东东、西部经济差别好像是整个中国大陆东、西部差别的一个缩影,山东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为了落实和实施“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解决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就需要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内各区域问的经济差异,探索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机理,借鉴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提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这对实现山东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论文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静态分析山东GDP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投资状况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演变、区位指向、产业指向和效率指向,并从资源和区位、产业和企业、政策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借鉴系统理论,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以及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特性,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和山东区域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系统分析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况基础上,建立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及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评价模型,以系统评价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地提出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以及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7](2013)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着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张芷若[8](2019)在《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金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科技金融将当今时代最活跃的两个生产力要素——科技与金融有机融合起来,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科技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是我国转变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有机融合,已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对调结构、稳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维度来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互相影响、开放的巨系统。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过程的关键,协同作用的程度能够体现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映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论文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系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有机融合程度。首先,论文对科技金融、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耦合、功能耦合、效应耦合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政府—产业—社会—空间”五个方面概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发生机制。认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空间性和潜在性。其次,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国情,分别构建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19982016年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水平,探究两系统在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再次,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研判。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研究期内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内各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度,从区域层面与省级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其耦合特征。通过对两个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测度,划分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类型,并分析了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演变过程。之后,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释,深入地解释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在前文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剖析了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出如下结论:1、我国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出显着的沿海与内陆差异。2、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耦合作用较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沿海—长江经济带—内陆”三级阶梯式变化。3、通过探究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存在耦合协调度提升缓慢、空间关联性较差等问题。4、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的结果表明,影响本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周边地区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受到周边地区其它因素(包括市场、政府、产业等)的影响,其中,市场带动、证券交易与经济驱动成为影响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5、根据研究期内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集聚与互动三种趋向路径。6、在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要求二者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其次还要不断推进金融机构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最后,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赵莉[9](2013)在《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流产业作为一种融运输、装卸、搬运、包装、货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世界各国物流产业的实践历史表明,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都将对其中一方产生抑制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利好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物流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运作模式落后,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集中在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方面,而对于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如何协调,以及各地区协调性差异研究还较为鲜见。因此,系统地研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析各区域的协调性差异,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现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物流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同时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进一步探讨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构建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通过构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协调度及发展度进行测度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首先,论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物流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确定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其次,论文分别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在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定量评价时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从物流产业贸易效应的角度验证二者的相关关系,运用我国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物流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分析模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分析物流产业发展与省际贸易壁垒的关系,剖析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支持效应。同时,文章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均衡关系。再次,论文以系统科学理论的思想与方法为基础,构建了物流产业——区域经济的复合系统,界定和分析其内涵和特征,并利用Logistic曲线剖析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演化机理,并提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模式。同时,运用协同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对二者协调发展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指出协同效应是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负熵流入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外部条件。基于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特征及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论文尝试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便于操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以往各领域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梳理,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应用协同学中的序参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法构建出适合于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并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物流产业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以及二者之间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三大梯队的基本判断。最后,论文提出了发展我国区域物流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并从深化物流体制改革,完善物流市场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罗富政[10](2016)在《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30多年来,推动和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区域间地方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既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引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有效地来优化和协调区域之间这“双重竞争”,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和协调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时间段,本文试图从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刻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着力提出优化区域“双重竞争”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为新常态下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为区域经济学和现代竞争理论的发展增添新的观点和内容。结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本文在对政府竞争、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政府竞争、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区域异质性差异,并具体阐释了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上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的相互约束作用。之后,本文在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框架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空间区域模型,系统地模拟了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外在约束作用。随后,为了给实证检验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利用熵值法从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三方面测度了我国省域之间“点对点”形式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基于财政支出结构和民间投资竞争视角对我国区域间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进行了测度。同时,本文运用分位数估计法以及面板单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和市场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了政府竞争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后,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区域差异和相互约束机制。最后,基于已得出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我国优化政府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适度的政府竞争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过度的政府竞争是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是其正负双向效应的博弈结果。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表现在生产性财政支出作用下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结构性配置、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性转移、制度创新和优化等方面。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表现为政府间过度竞争引致的产业同构、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竞争和财政支出结构偏离等现象。在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中,市场竞争的正向效应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而其负向效应产生消极的约束作用。就其综合效应而言,目前我国区域间市场竞争机制还不能为政府竞争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上的正负双向效应形成了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期影响效应是负向的,而其长期影响效应是正向的。市场竞争的正向效应表现在要素“返流”和“外溢”机制、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区域间产业结构配置、区域合理分工以及区位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等方面。市场竞争的负向效应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距扩大以及市场竞争机制下的市场失灵等方面。在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中,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而其负向效应产生消极的约束作用;就其综合效应而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市场机制缺乏效率的情况下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更加显着,而在政府职能缺失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更加显着。就区域比较而言,在具备市场优势的先发省域,以生产性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的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在不具备市场优势的后发省域,以生产性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的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市场竞争机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另外,本文还发现:(1)政府的主动性较强而市场的自发性较强,市场竞争是政府竞争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竞争呈现出了u型路径的走势。(2)市场化程度、要素集聚和区位经济比较优势等市场机制的优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路径。(3)先发省域和后发省域的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就先发省域而言,市场机制的优化削弱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后发省域而言,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削弱政府市场干预对区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优化政府和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合理规范区域政府竞争机制方面,应当改革创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扩大政府竞争的积极效应,完善和梳理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度路径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跨区域经济协调机构确保地方政府间互动的组织保障,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推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在市场竞争促进策略方面,应当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不同层次劳动要素在区域间的供需配置,以资本的市场配置为依托助推区域间经济结构转型的承接,合理利用技术外溢效应和技术后发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缩小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距优化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双重竞争互动协作方面,应当构建“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制度演进的良性互动,加深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动态互补,提升政府和市场竞争的正向互补效应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0.2.1 研究方法 |
0.2.2 框架结构 |
0.3 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综述 |
1.1 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 |
1.2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 |
1.3 简要评析 |
第2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经济理论 |
2.1.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理论 |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1 制度创新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制度的经济发展功能 |
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2.3.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内涵 |
2.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功能 |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变迁 |
2.3.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成本与收益 |
第3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分析 |
3.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 |
3.1.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特点 |
3.1.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方式 |
3.1.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动因 |
3.1.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变迁的绩效 |
3.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现状 |
3.2.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构成 |
3.2.2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制订 |
3.2.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实施 |
3.2.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效率 |
3.3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1 市场制度问题 |
3.3.2 财税制度问题 |
3.3.3 对外开放制度问题 |
3.3.4 金融制度问题 |
3.3.5 人口管理制度问题 |
3.4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问题的形成原因 |
3.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影响 |
3.4.2 法律制度缺乏 |
3.4.3 中央与地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博弈 |
3.4.4 制度制订松散化 |
第4章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及启示 |
4.1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4.1.1 美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4.1.2 欧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4.1.3 德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4.1.4 日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
4.2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启示 |
4.2.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架构 |
4.2.2 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 |
4.2.3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制度 |
4.2.4 推进区域合作制度建设 |
第5章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对策 |
5.1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 |
5.1.1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法 |
5.1.2 建立健全专项法律制度 |
5.1.3 清理规范现有法律制度 |
5.1.4 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定程序 |
5.2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利制度 |
5.2.1 创新发展区域合作机制 |
5.2.2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 |
5.3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激励约束制度 |
5.3.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5.3.2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5.3.3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制度 |
5.4.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5.4.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5.4.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5.5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制度 |
5.5.1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
5.5.2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5.5.3 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
5.6 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制度 |
5.6.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
5.6.2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支撑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区域与区域协调发展 |
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
二、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支撑 |
第一节 逻辑分析体系与尺度单元划分 |
一、逻辑分析路径 |
二、多尺度空间单元划分 |
第二节 指标测度体系与数据来源 |
一、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支撑体系 |
一、文献阅读梳理方法 |
二、综合指数测度模型 |
三、差异指数测度模型 |
四、尺度嵌套分解模型 |
五、空间关联分析模型 |
六、空间类型划分标准 |
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 |
八、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序演化特征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综合评价 |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
三、各尺度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尺度嵌套分解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解 |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多尺度分解 |
三、各尺度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空间演化特征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关联特征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 |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 |
三、各尺度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类特征 |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类特征 |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类特征 |
三、各尺度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区特征 |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耦合分区 |
二、区域经济差异水平波动变化类型分区 |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 |
第六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差异驱动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驱动机制逻辑分析思路 |
二、驱动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差异驱动因子的综合分析 |
一、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二、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原则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
二、夯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三、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与创新点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安排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逻辑起点 |
2.1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 |
2.1.1 新古典增长理论下的均衡增长路径及经济趋同观 |
2.1.2 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路径及整体推进模式 |
2.1.3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路径及二元结构的形成 |
2.1.4 新增长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发散论 |
2.1.5 时间维度下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 |
2.1.6 空间集聚与区域差距 |
2.2 土地整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土地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土地整治对城乡统筹的作用 |
2.5 本文的逻辑起点 |
3 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逻辑关系分析 |
3.1 土地整治的相关概念及内容阐释 |
3.1.1 相关概念 |
3.1.2 土地整治的类型 |
3.1.3 土地整治的目标 |
3.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3.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 |
3.2.2 内涵一:区域经济增长 |
3.2.3 内涵二:区域差距缩小 |
3.2.4 内涵三:区际互动增强 |
3.2.5 内涵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3.3 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论分析 |
3.3.1 区域“土地——经济”关系分析 |
3.3.2 土地资源、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 |
3.3.3 区位选择、规模经济与区域土地利用 |
3.3.4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际互动 |
3.4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
4.1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基于三要素模型的解释 |
4.1.1 三要素模型的假设条件 |
4.1.2 要素动态均衡分析 |
4.1.3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解释 |
4.2 土地整治缩小区域差距的机理——基于存量一流量模型的解释 |
4.2.1 土地市场存量——流量模型及其改进 |
4.2.2 土地整治对发达地区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 |
4.2.3 土地整治对欠发达地区土地市场的作用机制 |
4.3 土地整治促进产业转移的机理 |
4.3.1 转出地:土地整治与产业升级 |
4.3.2 转入地:土地整治与产业承接 |
4.3.3 土地整治对产业转移全过程的促进作用 |
4.4 土地整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 |
4.4.1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 |
4.4.2 土地整治的区域生态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设置及实证模型构建 |
5.1 区域经济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
5.1.1 分解指标一:区际经济协调度 |
5.1.2 分解指标二:经济环境协调度 |
5.1.3 综合指标:区域经济协调度 |
5.2 土地整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方法 |
5.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5.2.2 序列协整性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 土地整治规模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双对数回归模型 |
5.3.1 模型的构建 |
5.3.2 模型的经济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6.1 土地利用和土地整治现状 |
6.1.1 土地利用结构及特点 |
6.1.2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析 |
6.1.3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现状 |
6.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基于协调度的测算结果 |
6.2.1 数据来源及东、中、西部的划分 |
6.2.2 省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结果 |
6.2.3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结果 |
6.3 土地整治规模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回归分析 |
6.3.1 省域范围内的回归结果 |
6.3.2 东、中、西部的回归结果 |
6.4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4.1 经济协调程度不一,中部高于东、西部 |
6.4.2 全省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不明显 |
6.4.3 西部地区土地整治的作用尚未体现 |
6.5 本章小结 |
7 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
7.1 差异化: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 |
7.1.1 落实区域总体规划,实施东中西部梯度整治 |
7.1.2 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 |
7.2 市场化: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市场化配置 |
7.2.1 增减挂钩指标的跨地区流转 |
7.2.2 增减挂钩指标的市场化配置 |
7.3 空间一体化: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地非均衡布局 |
7.3.1 宏观层面的产业承接地点轴布局模式 |
7.3.2 微观层面的产业园区布局模式 |
7.4 生态化:土地生态化整治与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
7.4.1 土地生态化整治 |
7.4.2 构建土地整治生态补偿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4)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 |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
三、 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二、 研究方案 |
三、 论文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内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区域经济差异 |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二、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理论辨析 |
一、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
二、 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三、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四、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
五、 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背景 |
一、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
二、 改革开放至振兴之前 |
三、 东北振兴以来 |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 |
一、 自然环境概况 |
二、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
一、 绝对差异变化特征 |
二、 相对差异变化特征 |
三、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 |
四、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的 ESDA 分析 |
五、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空间格局 |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 |
一、 产业结构差异的分析 |
二、 产业结构差异的空间格局 |
三、 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
第五节 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
一、 农村收入的时空演变分析 |
二、 城镇收入的时空演变分析 |
三、 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
第六节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
一、 自然资源禀赋因素 |
二、 区位因素 |
三、 区域政策推动因素 |
四、 资金投入因素 |
五、 经济发展基础 |
六、 产业集聚与扩散因素 |
七、 市场化因素 |
八、 人才技术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与路径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 |
一、 区域经济联系格局 |
二、 区域城市流强度 |
三、 区域经济联系的路径 |
第二节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
一、 产业合理分工 |
二、 产业集聚与扩散 |
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
第三节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一、 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关系 |
二、 城乡关联格局 |
三、 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
第四节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对策 |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
二、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
三、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四、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
五、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六、 推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论文所取得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政府合作的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政府合作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政府合作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与内容 |
一、区域与区域经济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性 |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容 |
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率 |
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
一、贯彻和落实国家区域政策 |
二、编制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 |
三、维护和协调区域公共利益 |
四、缩小和遏制区域发展差距 |
五、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制度 |
六、引导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 |
七、干预和调控区域经济运行 |
八、参与和推动区域创新活动 |
第三节 政府与政府合作 |
一、政府内涵与本质 |
二、现代政府运作的基本原则 |
三、政府合作内涵与层次 |
四、政府合作主要形式 |
五、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占优策略均衡博弈分析 |
六、基于区际外部性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作博弈模型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 |
一、政府合作机制内涵 |
二、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成要件 |
三、区域政府合作有效运行的条件 |
四、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相关理论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二、区域发展与政府合作相关理论 |
第四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概况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背景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历程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基本情况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行政区划比较 |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目标与综合定位 |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优势与机遇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比较优势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机遇 |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度测度 |
第一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测度 |
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
二、区域经济差异类型 |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测度 |
第二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预测 |
一、指标选取 |
二、测度方法 |
三、测度结果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区域经济差异演变预测 |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
一、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二、基于索洛生产函数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区域政府合作 |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协调度量化测度 |
一、评价指标体系 |
二、评价方法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度量化测度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协调发展主要特点 |
第六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实依据 |
一、区域政府合作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客观需要 |
二、区域政府合作是提供区域公共物品的必然要求 |
三、区域政府合作是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的现实需要 |
四、区域政府合作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五、区域政府合作是推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现实选择 |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实践 |
一、陕西省与甘肃省的战略合作 |
二、西安市与天水市的战略合作 |
三、陕西与甘肃省市间专项合作 |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主要形式 |
一、行政首长联席会议 |
二、区域发展座谈会 |
三、区域发展合作论坛 |
四、区域发展市长论坛 |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主要特点 |
一、政府合作意识逐渐形成,合作受到省级政府重视 |
二、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
三、政府合作方式多样,合作成效逐步显现 |
四、省级政府非全面合作,区域政府合作异常艰辛 |
五、政府合作组织化程度低,合作法制化进程缓慢 |
六、政府平等沟通,合作互利共赢 |
第五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障碍及其破解 |
一、行政区划分割以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困难的解决 |
二、缺乏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与省级政府联合组成的区域协调机构的解决 |
三、尚未建立和形成以激励与约束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合作机制问题的解决 |
四、现实的地方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政府间合作积极性的解决 |
五、地方保护主义与恶性竞争影响政府间合作稳定性的解决 |
第六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领域选择 |
一、基础领域:建立和培育统一市场体系合作 |
二、核心领域: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合作 |
三、重点领域:区域旅游开发和流域治理合作 |
四、关键领域:人力资源与干部交流合作 |
五、扩展领域: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合作 |
第七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中政府合作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调研基本过程 |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
二、抽样样本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八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与政府合作 |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分布与概况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地区分布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产业概况 |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市区产业总量分析 |
一、西安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二、咸阳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三、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四、铜川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五、商洛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六、渭南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七、宝鸡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八、天水市产业发展总量分析 |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分析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 |
四、加强区域政府合作,发挥区域产业优势 |
第四节 陕西与甘肃两省产业关联与区域政府合作 |
一、产业关联分析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 |
二、陕西省与甘肃省产业关联分析 |
第五节 产业合作与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 |
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
二、政府间产业合作的目的在于消除企业进入障碍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产业合作受制于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与约束 |
四、陕西与甘肃产业关联度较高,为区域政府合作提供了较好产业基础 |
五、地方利益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使得地方政府间产业合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
六、加强陕西与甘肃省级政府合作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关键 |
第六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投资环境评价与政府合作 |
一、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
二、评价方法与步骤 |
三、评价过程与结果 |
四、加强政府合作,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
第九章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政府合作治理机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及其意义 |
一、治理与善治 |
二、治理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
三、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 |
四、治理理论与政府职能定位和治理工具 |
第二节 区域治理及其比较分析 |
一、区域治理与公司治理比较分析 |
二、区域治理与区域管理比较分析 |
三、区域治理与全球治理比较分析 |
四、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式构建 |
一、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两种思路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模式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
四、以上政府合作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的制度创新 |
一、建立多元化的区域治理组织体系 |
二、建立科学的区域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
三、选择合适的区域治理模式 |
四、推进区域管理体制创新 |
五、创新区域治理手段——设立区域发展基金 |
六、重视和发挥公民社会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
第五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跨行政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体制改革 |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机构改革 |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干部人事改革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运行机制 |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服务创新 |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政府绩效管理 |
七、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问责改革 |
八、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审批改革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基础理论方面 |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形成与发展方面 |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度量化测度方面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践与探索方面 |
五、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实证研究方面 |
六、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发展与政府合作方面 |
七、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方面 |
八、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治理与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关中—天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二、关中—天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
三、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空间平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五、基于产业关联的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 |
六、关中—天水区域经济增长变化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创新点 |
1.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2.1 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
2.2.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
3.1.2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
3.1.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
3.2 基本理论评析 |
3.2.1 经济学中的均衡和非均衡论 |
3.2.2 区域经济中均衡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
3.2.3 自然科学中的非均衡理论 |
小结 |
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 |
4.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
4.1.1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概述 |
4.1.2 美英德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机制 |
4.2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分析 |
4.2.1 巴西印度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
4.2.2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析 |
小结 |
5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静态和动态分析 |
5.1 山东发展概况 |
5.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静态分析 |
5.2.1 GDP差异 |
5.2.2 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 |
5.2.3 城市化水平差异 |
5.2.4 投资状况差异 |
5.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动态分析 |
5.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的动态演变 |
5.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区位指向 |
5.3.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产业指向 |
5.3.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效率指向 |
5.4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 |
5.4.2 产业及企业因素的影响 |
5.4.3 区域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 |
5.4.4 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
小结 |
6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
6.1 系统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
6.1.1 系统理论 |
6.1.2 系统理论对山东区域经济研究的指导作用 |
6.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及性质 |
6.2.1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内涵 |
6.2.2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的性质 |
6.2.3 山东区域经济系统非均衡协调发展 |
6.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6.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6.3.2 山东区域经济的动力系统因果链分析 |
小结 |
7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 |
7.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特点 |
7.2 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
7.2.1 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
7.2.2 灰色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在评价中的应用 |
7.3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评价 |
7.3.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
7.3.2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7.4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评价 |
7.4.1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
7.4.2 山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
小结 |
8 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科学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非均衡协调发展 |
8.1.1 以打造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明晰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8.1.2 推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衔接与发展 |
8.1.3 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中西部地区辐射作用 |
8.1.4 加强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其它经济圈协同发展 |
8.2 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
8.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 |
8.2.2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 |
8.3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的合作 |
8.3.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区域山东各区域间的合作 |
8.3.2 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8.4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
8.4.1 完善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 |
8.4.2 加强对山东中西部扶持政策 |
小结 |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 |
2.2 四大区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 |
2.3 各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 |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科技金融 |
二、区域经济发展 |
三、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核心—边缘”理论 |
三、灰色关联理论 |
四、新供给理论 |
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论 |
一、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三、金融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判定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要素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形式 |
一、结构耦合 |
二、功能耦合 |
三、效应耦合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
一、市场机制 |
二、政府机制 |
三、产业机制 |
四、社会机制 |
五、空间机制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空间性 |
三、潜在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指标体系 |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 |
三、指标权重确定 |
四、综合评价指标测算 |
第二节 科技金融水平时空变化 |
一、科技金融水平时序分析 |
二、科技金融水平空间演化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变化 |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序分析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异同点 |
一、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相同点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时空发展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演进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二节 耦合度模型与测算 |
一、耦合度模型构建 |
二、耦合度测度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空分析 |
一、时序过程分析 |
二、空间过程分析 |
三、收敛性分析 |
第四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类 |
一、耦合度区域差异 |
二、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方法 |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
第二节 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变过程 |
一、类型划分标准及意义 |
二、耦合协调类型时空演变过程 |
第三节 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 |
一、全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第四节 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三、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其GMM估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问题 |
一、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 |
二、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提升缓慢 |
三、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性较差 |
第二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目标 |
一、经济目标 |
二、社会目标 |
三、生态目标 |
第三节 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路径分析 |
一、耦合协调趋向路径 |
二、耦合协调集聚路径 |
三、耦合协调互动路径 |
第四节 促进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二、推进金融机构结构转型,优化科技金融资源配置 |
三、加强区域间信息流动,扩大集聚区辐射范围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物流概述 |
2.1.2 物流产业的界定与特点 |
2.1.3 区域经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现代物流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 |
3.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
3.1.2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3.2.1 美国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3.2.2 欧洲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3.2.3 日本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3.2.4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分析 |
4.1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的定性分析 |
4.1.1 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
4.1.2 区域经济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4.2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评价 |
4.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2.3 回归分析 |
4.3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协整分析 |
4.3.1 协整理论 |
4.3.2 协整检验计量模型 |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 |
5.1 “物流产业一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分析 |
5.1.1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内涵界定及构成 |
5.1.2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特征 |
5.1.3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演化机理 |
5.2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解析 |
5.2.1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5.2.2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特征 |
5.3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机理 |
5.3.1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部动因——协同效应 |
5.3.2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外在条件——负熵流入 |
5.4 本章小结 |
6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 评价思路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功能与基本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3 指标的降维与指标权重的赋值 |
6.2.4 指标标准化处理 |
6.3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模型与评价方法 |
6.3.1 协调度测算模型评述 |
6.3.2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7.1 中国各区域经济系统发展现状 |
7.1.1 经济总量情况 |
7.1.2 经济结构情况 |
7.1.3 经济效益情况 |
7.2 中国各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7.2.1 物流产业发展规模 |
7.2.2 物流投入情况 |
7.2.3 物流产出情况 |
7.3 实证分析 |
7.3.1 物流产业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评价 |
7.3.2 区域经济子系统内部协调度评价 |
7.3.3 物流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度评价 |
7.3.4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 |
7.3.5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总体思路 |
8.2 各区域发展物流产业的路径选择 |
8.2.1 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资源和特色 |
8.2.2 各区域发展物流产业的路径 |
8.3 促进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 |
8.3.2 完善物流产业市场机制 |
8.3.3 保证区域物流供需结构的平衡 |
8.3.4 加强物流管理,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 |
8.3.5 加强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合作互动 |
8.3.6 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测度 |
1.2.2 政府机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1.2.3 市场机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1.2.4 区域经济关系和发展理论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 |
2.1.1 区域间的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 |
2.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2 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 |
2.2.1 正向效应路径下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2.2.2 负向效应路径下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2.2.3 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结论 |
2.3 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 |
2.3.1 正向效应路径下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2.3.2 负向效应路径下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2.3.3 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结论 |
2.4 双重竞争机制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4.1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的效应比较分析 |
2.4.2 政府竞争与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约束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模型 |
3.1 模型构建的思路 |
3.2 模型基本框架 |
3.2.1 家庭部门的消费行为 |
3.2.2 企业部门的生产行为 |
3.2.3 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 |
3.3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 |
3.3.1 引入政府财政支出的要素收入——支出均衡 |
3.3.2 后发省域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3.3.3 先发省域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3.3.4 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推演结论 |
3.4 地区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 |
3.4.1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短期效应 |
3.4.2 区域异质性视角下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效应 |
3.4.3 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推演结论 |
3.5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相互约束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3.5.1 市场竞争约束下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3.5.2 政府竞争约束下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
4.1.1 测度指标的设计及说明 |
4.1.2 测度方法的选择及说明 |
4.2 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现状及演变分析 |
4.2.1 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经济差距水平、经济增长差异 |
4.2.2 空间维度下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现状考察 |
4.2.3 时间维度下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演进分析 |
4.3 政府和市场视角下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和实证模型构建 |
4.3.2 市场和政府视角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3 不同市场环境下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政府竞争与市场竞争的测度及互动关系分析 |
5.1 区域政府竞争的测度及现状考察 |
5.1.1 区域政府竞争测度的理论依据 |
5.1.2 区域政府竞争的空间布局分析 |
5.1.3 区域政府竞争的时间走势分析 |
5.2 区域市场竞争的测度及现状考察 |
5.2.1 区域市场竞争测度的理论依据 |
5.2.2 市场竞争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
5.2.3 市场竞争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5.3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相互关系的实证检验 |
5.3.1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2 区域差异化视角下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的相互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府竞争、市场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
6.1 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1 实证设计 |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实证设计 |
6.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竞争和市场竞争相互约束机制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
7.1 市场竞争约束下政府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1 实证设计 |
7.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 政府竞争约束下市场竞争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7.2.1 实证设计 |
7.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优化政府和市场竞争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8.1 合理规范区域政府竞争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8.1.1 改革创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扩大政府竞争的积极效应 |
8.1.2 完善和梳理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度路径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8.1.3 建立跨区域经济协调机构确保地方政府间互动的组织保障 |
8.1.4 在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推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优化 |
8.2 市场竞争视角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策略 |
8.2.1 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不同层次劳动要素在区域间的供需配置 |
8.2.2 以资本的市场配置为依托助推区域间经济结构转型的承接 |
8.2.3 合理利用技术外溢效应和技术后发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收敛 |
8.2.4 缩小区域间市场化程度差距优化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
8.3 双重竞争互动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8.3.1 构建“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8.3.2 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制度演进的良性互动 |
8.3.3 加深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动态互补 |
8.3.4 提升政府和市场竞争的正向互补效应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成果 |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研究[D]. 刘银. 吉林大学, 2014(03)
- [2]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 江孝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 刘海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9)
- [4]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赵宏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1)
- [5]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 刘书明. 兰州大学, 2013(10)
- [6]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D]. 马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0)
- [7]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经济地理, 2013(01)
- [8]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D]. 张芷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赵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03)
- [10]政府竞争、市场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 罗富政. 湖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