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饲料中碘补充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前处理研究

预混饲料中碘补充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前处理研究

一、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丹[1](2008)在《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的研制》文中认为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是由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该复方软胶囊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体内营养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的代谢失调等症状,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行。目前,该制剂尚无产品的上市报道。本复方软胶囊制剂其内容物是以大豆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混悬液,虽然有一相关的制备水溶性维生素的油性悬浮液方法的专利报道,但对于在油性状态下,由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复杂体系的含量测定方法、制剂稳定性研究等未见有报道。本文进行了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制剂处方前研究、制剂制备工艺的考察和初步稳定性考察等研究工作,为本品的新药研制奠定基础。该复方软胶囊制剂组成成分中脂溶性维生素以溶于大豆油的形式存在,其余成分以固体的形式分散于大豆油中,因而对制剂进行含量测定时如何摒除大豆油的干扰及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建立专属、准确的含量分析方法是本制剂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软胶囊中泛酸钙、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直接电位法用于软胶囊中碘化钾的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软胶囊中重酒石酸胆碱、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符合实验要求,为合理评价软胶囊的质量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水分是影响维生素类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尤其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同时存在时,水分能加速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氧化降解,因而水分的控制对保证维生素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为此处方前研究考察了制剂原料药中一些易吸湿性组分的临界相对湿度,为实验室研制及实际生产对环境湿度的要求及原料药存放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重酒石酸胆碱与微量元素的混合物更易吸湿,因而两者需单独存放,且环境湿度应控制在RH50%以下。处方中存在投料量相差很大的情况,为保证制剂质量,微量组分的均匀分散是本制剂需要解决的又一个关键性问题,本文以碘化钾为模型药物,对微量组分碘化钾、维生素B12均匀分散的问题,采用溶剂分散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并进一步对溶剂分散法的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工艺简单,适合大生产使用,为制剂工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多、复杂,成分间投料量、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制备稳定的混悬型软胶囊内容物是本制剂需要解决的又一关键性问题,本文根据混悬液的工艺学原理,以沉降体积比、流动性、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对软胶囊混悬型内容物的处方进行筛选,确定大豆油为分散介质,蜂蜡、大豆磷脂为助悬剂和润湿剂,用量确定为:大豆油与原料药2:1(w/w)配比;蜂蜡、大豆磷脂分别占大豆油量的4%(w/w)、2%(w/w),结果表明,由该处方制成的内容物流动性好,混悬液稳定性高。考察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工艺时,对原料药的预处理方法及粒径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筛选出了比较稳定的混悬液制备工艺,并考察了由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的内容物的吸湿性及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内容物在相对湿度RH75%,25℃下内容物没有显着的吸湿性,高温40℃下,内容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为保证制剂质量奠定了基础。以样品的性状、崩解时限、含量等项目为考察指标,对软胶囊制剂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质量稳定,说明该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工艺可行。通过以上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

段俊红[2](2007)在《预混料中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和硫酸锰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在近似于生产的高温贮藏条件(37℃)下,以4%的仔猪预混料为对象,研究不同水平组合的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硫酸锰对维生素A和烟酰胺稳定性的影响,并在试验中增设两个对照组(硫酸盐对照组和不添加铁、铜、锰、锌对照组)。贮藏试验期60天。试验结果表明:1.预混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导致了维生素A和烟酰胺的额外损失。2.相同剂量碱式碳酸盐组的维生素A损失率显着低于硫酸盐组(P<0.05),在贮藏15天、30天、45天维生素A损失率分别比硫酸盐组降低了37.3%、18.34%、8.44%。在贮藏15天和30天烟酰胺损失率分别比硫酸盐组降低了36.16%、11.21%。3.碱式碳酸盐不同组合对维生素A、烟酰胺的最大损失率分别为56.53%、7.33%。铁、锌、锰、铜对维生素A损失率的贡献分别为19.23%、22.38%、19.17%、39.22%。碱式碳酸铜是贮藏过程影响维生素A损失率的主要因素。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硫酸锰与烟酰胺的损失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4.维生素A与烟酰胺损失率随时间延长显着增加(P<0.05)。维生素A的损失率在贮藏前15天占全期损失的40.54%;烟酰胺的损失率在贮藏前30天占全期总损失率的74.85%。5.时间、铜、锌、铁、锰对POV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7.82%、22.49%、9.79%、9.44%、0.46%;对T-AOC减少的贡献分别为71.84%、20.96%、3.10%、2.92%、1.19%。碱式碳酸铜与POV呈显着正相关,与T-AOC呈显着负相关(P<0.05)。6.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硫酸根(P<0.05)和水分(P<0.01)显着影响维生素A损失量和POV值。7.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在贮藏阶段非微量元素因素(甲酸根、碱式碳酸根、硫酸根、水分、酸度)与维生素稳定性在前15天呈显着相关(P<0.05),15天后呈极显着相关(P<0.01)。碱式碳酸根、硫酸根、酸度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水分、甲酸根的影响。综上所述,贮藏中添加微量元素盐导致维生素额外损失,甲酸盐和碱式碳酸盐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显着低于硫酸盐。微量元素中铜的影响最大,非微量元素因素与维生素的稳定性具有显着相关性,微量元素盐通过影响维生素的稳定性而影响预混料的POV、T-AOC。

沈辉,尹希宝,陈中兵[3](2000)在《饲用氯化胆碱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出了有效、经济实用的液态氯化胆碱的稳定化处理技术。此稳定化处理技术能对液态氯化胆碱进行粘结、吸附等稳定化处理 ,制得稳定性固态氯化胆碱这一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经稳定化处理后 ,氯化胆碱的吸湿率大幅度降低 ,物理性能稳定 ,明显优于现有国产饲用氯化胆碱产品

王东,林云鉴,刘当慧,朱立强[4](1997)在《硒、碘、钴预混料工厂化生产中微粉碎与包被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量元素硒、碘、钴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仅为01~1mg/kg,为保证硒、碘、钴在配合饲料中的均匀分布,必须预先进行微粉碎(小于30μm),着重研究了包被球磨的方法,产品经包被球磨、稀释混合工艺处理后,粒度小于30μm,添加于饲料中能均匀分布。

沈辉,周庆峰[5](1992)在《饲用单项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配合饲料中必需添加的饲料添加剂蛋氨酸、赖氨酸、硫酸铜及硫酸锌作为原料,进行螯合反应,合成了四种单项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并对螯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螯合反应的螯合率均可达到≥98%(纯品),并且还制成了螯合物产品的预混合饲料;上述四种螯合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实测结果基本上与理论相吻合。

沈辉,刘当慧,魏光果,王曦东,张奇,秦芳[6](1991)在《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碘是配合饲料中必需添加的极微量元素中的一种。我国饲料工业生产中,大最使用的碘的添加物以碘化钾(KI)为主。这是因为碘化钾价格便宜,且来源较丰富。在饲料中,尤在预混合饲料中未经处理的添加剂碘化钾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及饲料中的其它微量元素的作用而被氧化导致其生物活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此外,碘化钾与其它微量元素(如硫酸铜)配伍时,对维生素 A 有强烈的协同破坏作用。这在饲料生产上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药品、材料和仪器
前言
    1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研究概况
    2 软胶囊的研究概况
    3 本文的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泛酸钙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2 碘化钾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3 维生素A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4 重酒石酸胆碱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5 烟酰胺、维生素 B_1、维生素 B_2、维生素 B_6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6 磷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1 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原料药的组成
    2 指标性成分的理化性质
    3 对处方的初步分析如下
    4 原料药粉末吸湿性的考察
        4.1 重酒石酸胆碱 CRH的确定
        4.2 泛酸钙 CRH的确定
        4.3 微量元素混合物 CRH的确定
        4.4 重酒石酸胆碱与微量元素混合物 CRH的确定
        4.5 原料药混合物 CRH的测定
    5 微量组分均匀分散的工艺研究
        5.1 碘化钾的含量测定方法
        5.2 碘化钾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
        5.3 溶剂分散法改善碘化钾均匀分散的工艺
        5.4 溶剂分散法的工艺考察
        5.5 溶剂分散法与其它分散方法对改善碘化钾含量均匀度的比较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
    1 混悬型内容物处方筛选考察指标的确定
    2 混悬型内容物处方的筛选
        2.1 混悬型内容物处方的基本组成
        2.2 分散介质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2.3 助悬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2.4 润湿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2.5 处方的确定
    3 混悬型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
        3.1 原料药的预处理工艺考察
        3.2 粒度的确定
    4 混悬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确定
        4.1 处方
        4.2 制备工艺
    5 混悬型软胶囊内容物稳定性的考察
        5.1 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5.2 内容物流动性及凝结点考察
        5.3 内容物吸湿性的考察
        5.4 内容物混合均匀度的考察
        5.5 温度对内容物稳定性影响考察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初步稳定性考察
    1 检查项目
        1.1 性状
        1.2 含量测定
        1.3 崩解时限
    2 影响因素试验
        2.1 高温试验
        2.2 高湿试验
        2.3 光照试验
    3 加速试验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全文结论
致谢
发表论文

(2)预混料中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和硫酸锰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维生素稳定性概述
        2.1.1 维生素A的稳定性
        2.1.2 烟酸(烟酰胺)的稳定性
    2.2 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
        2.2.1 铁、铜、锰、锌在离子状态下催化活性氧产生的化学反应
        2.2.2 无机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
        2.2.3 有机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
    2.3 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的研究现状
        2.3.1 甲酸亚铁
        2.3.2 碱式碳酸铜
        2.3.3 碱式碳酸锌
3 存在的问题及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 存在的问题
    3.2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1 目的
        3.2.2 意义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设计
    4.3 配方设计
    4.4 预混料配置及实验室管理
    4.5 测定指标
        4.5.1 水分含量的测定
        4.5.2 维生素A、烟酰胺含量的测定
        4.5.3 过氧化值(POV)的测定
        4.5.4 酸度的测定
        4.5.5 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
    4.6 数据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5.1 贮藏时间对维生素A与烟酰胺稳定性的影响
        5.1.1 贮藏时间与维生素A损失率的关系
        5.1.2 贮藏时间与烟酰胺损失率的关系
    5.2.微量元素水平组合对维生素A稳定性的影响
    5.3 微量元素水平组合对烟酰胺稳定性的影响
    5.4 微量元素对预混料中过氧化值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5 微量元素添加形式、水分、酸度与维生素稳定性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5.6 微量元素添加形式、水分、酸度与维生素稳定性的典型相关性分析
6 讨论
    6.1 贮藏时间和微量元素组合对维生素A稳定性的影响
    6.2 贮藏时间和微量元素组合对烟酰胺稳定性的影响
    6.3 贮藏期间总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稳定性的关系
    6.4 贮藏期间过氧化值与维生素稳定性的关系
    6.5 微量元素添加形式、水分、酸度与维生素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致谢

(3)饲用氯化胆碱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方法
        1.2.1 氯化胆碱的稳定化
        1.2.2 稳定性能的分析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氯化胆碱的粘结稳定化技术及粘结剂的选择
    2.2 氯化胆碱的吸附——载带稳定化技术及吸附剂的选择
    2.3 氯化胆碱的稳定化技术条件的优化及其稳定性产品的性能考核
3 结论

四、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的研制[D]. 郑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08(08)
  • [2]预混料中甲酸亚铁、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和硫酸锰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D]. 段俊红.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3]饲用氯化胆碱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J]. 沈辉,尹希宝,陈中兵. 中国粮油学报, 2000(02)
  • [4]硒、碘、钴预混料工厂化生产中微粉碎与包被技术的研究[J]. 王东,林云鉴,刘当慧,朱立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7(08)
  • [5]饲用单项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研究[J]. 沈辉,周庆峰. 中国粮油学报, 1992(04)
  • [6]预混合饲料中碘添加物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化前处理的研究[J]. 沈辉,刘当慧,魏光果,王曦东,张奇,秦芳. 中国粮油学报, 1991(04)

标签:;  ;  ;  ;  ;  

预混饲料中碘补充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前处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