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论文文献综述)
汤建伟[1](2003)在《微波电磁场对磷矿酸解液固反应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固反应是矿物化学处理最常见的加工方法之一。在磷矿酸解反应过程中,随着矿物的溶解,将出现反应产物的扩散和结晶。当结晶过程在固体反应物颗粒表面进行时,有可能在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固态薄膜,包裹该颗粒表面,阻碍矿物的继续分解,减慢甚至终止矿物的溶解反应过程。 加快磷矿酸解液固反应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两类:1)控制反应条件,使矿物颗粒表面的反应产物为粗大结晶以形成疏松可透性膜;2)降低固液表面能,增大颗粒表面润湿度。这些方法与磷矿酸解工艺条件相关性较高,技术局限性较大。 微波是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其具有吸收性和穿透性。液体分子吸收微波后,随着微波能量场正负极性的不断变换而改变方向,从而使液体分子的电离程度、离子活度和向反应固态膜的渗透能力都得到提高。液体分子间的相互摩擦和搅拌将产生微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影响反应产物的结晶过程,加快反应产物向液相主体的扩散速度,增大液体分子与磷矿粉颗粒的接触几率。 硫酸或磷酸分解磷矿是磷肥工业中最重要的液固分解反应。本研究从磷矿酸解液固反应入手,通过对比的方法,探讨常规的液固反应体系施加微波电磁场后,对分解反应的影响。 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1)构思和建立了间歇式多模腔微波反应器实验装置和间歇式程控加热反应实验装置;2)开展了微波作用与否条件下,等温和非等温条件下的硫酸分解磷矿反应动力学研究;3)测定了微波电磁场对磷矿分解反应体系中的液相物质的影响;4)研究了微波和加热作用对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5)利用32P示踪剂,模拟了微波与加热作用对介质渗透的不同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微波能够促进磷矿酸解液固分解反应的进行,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体系液相物质的电导率,促进磷酸和硫酸的电离,同时能够提高磷矿矿浆的温度,促进水分蒸发;微波能够加快反应结晶的沉积析出,并具有细化、均化结晶的作用,但微波作用不会改变结晶晶习、晶格结构和晶体组成;微波作用提高了分子的活度和自由运动的分子数目,促进了磷酸分子或离子在多孔介质和分子筛中的渗透能力;微波不仅存在“热效应”,而且存在“非热效应”。 通过等温稳态反应实验数据,建立了微波作用与否条件下的等温稳态反应动力学模型,如(1)、(2)式所示。 微波::=1.99sxzo一’e,o‘,o‘RT〔l一(1一x)“,j{z+(YZ/6)〔z+(z一x)’‘3一z(z一x)2‘,〕}(z) YZ=4 .478X105一3.849X10,T+1.102X10T,一l.052XI0一’T3 加热::=0.32se,,,‘o爪丁[l一(1一x),‘,〕{z+(yZ/6)[1+(l一x)’‘,一z(1一x)’‘,〕}(z) YZ=2 .209 X 105一1.872X103T+5.29灯2一4.98X10一3T3式中:T为反应温度,K;t为反应时间,min;x为反应分解率,%;R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mol·K)。 发现了微波作用对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的同升效应,施加的微波场从抑制和促进反应两个方面影响着反应物系。在反应温度超过40℃后,微波化学反应速率将超过非微波化学反应速率;发现了微波对扩散系数的负效应。当反应温度超过70℃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微波与对照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Dc‘/D‘比值逐渐下降,传质速率不断减慢。 、、.。、,<sub><sub><sup><sub>,、,。.,.,,,一二.,,,,、一:、、一一tdT}、 通过微波和程序升温加热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发现升温速率洲毛舟},与温 一‘认州‘件,‘””“““小”’““大似取相’认“’<sup>甲尸{dt)’刃度T呈非线性关系,回归出升温速率方程。月一e子+‘(3)式中系数如(4)、(5)式所示。、,、rJ任一勺J了、尹r、a=一70 432.434e一仪’/,27’78一434.812w十0.857 wZ十69 312.488b一0 .0932一0.2105w+0.00215 wZ一5.947 w3h,<sub>、,一,、、一一}dT}<sub>,.、,六.、、山.一,,、,一。一<sub><sub>,一甄甲消为井温遐率1二厂r!,入/mm;w刀佩淡切革,W;a,b刀勺佩淡怕熊切半 u乙]w有关的系数。 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呈升高趋势,但升温速率呈下降趋势;在每个微波功率下,其升温速率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时间的函数。同时还推出了非等温条件 —n—下的硫酸分解磷矿反应动力学模型,如(6)式所示。 In{〔(l一z),一’一I〕八:一l)}=In(A/月。)·(E‘/R)一2 .325一0.4567(E‘瓜T)(6)(6)式中部分系数如(7)、(8)式所示。 A二1 .822 X 10‘e一/5·’‘o+1.838w一7.0 X 10一‘wZ一1.936 X 10一,切,一155.939(7) E二4.093 X 103e一/,,25‘一1.540 X 103切+ 11.337 wZ一2.611 x 10一2w3+8.069 X 10‘(8) P。=e‘,尹=。子+‘,五,二五+。R式中:n一2/3;E为反应活化能,J/mol;R为8.314J/(mol·K),其它系数含义同(4)、(5)式。 发现在升温速率相同的条件下,微波反应与程序升温反应存在较大差别。当微波辐射功率较低时,?
胡晓斌[2](2003)在《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磺羧酸的合成及其性能评定》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由于磷系水处理剂的广泛使用,已对环境造成了损害。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磷系水处理剂的使用必将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开发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必将是21世纪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聚环氧琥珀酸(PESA)不仅对碳酸钙、硫酸钙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还兼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且可生物降解,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外水处理剂研究的热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首先在催化剂钨酸钠的存在下,用过氧化氢在醇-水体系中氧化马来酸酐制得了环氧琥珀酸氢钠,在75%的乙醇水溶液中获得的环氧琥珀酸氢钠晶体直接析出率为93.4%,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单体直接聚合的方法使环氧琥珀酸钠盐在引发剂氢氧化钙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得到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聚合条件进行了一些摸索,结果表明:环氧琥珀酸氢钠与引发剂用量在10:1~10:2左右、聚合时间在2h左右、聚合温度在95℃制得的PESA静态阻碳酸钙垢性能较好。采用静态阻垢法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三种PESA抑制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垢沉积,稳定锌盐和分散氧化铁的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1)PESA对碳酸钙有比较好的阻垢性能,其阻碳酸钙垢的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使用浓度超过15 mg .L-1后,其阻垢率不再明显增加,其中PESA1在用量为7 mg .L-1时,其阻垢率达到79.6%;(2)PESA阻硫酸钙垢的性能比较理想,在质量浓度为2mg .L-1时,其阻垢率在85%以上,5 mg .L-1时达90%以上;(3)PESA抑制磷酸钙沉积、稳定锌盐和分散氧化铁的能力不佳;(4)不同聚合条件下得到的PESA,其阻垢性能有差异。鉴于共聚物中磺酸基团的引入可改善其对磷酸钙、锌垢的抑制能力及对金属离子的稳定作用,本文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合成得到3-氯-2-羟基丙磺酸钠,然后将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了2,3-环氧丙磺酸钠,进一步与环氧琥珀酸钠盐在引发剂氢氧化钙的作用下发生共聚制得了聚环氧磺羧酸(PECS),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PECS及其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WP=6>表明得到环氧琥珀酸——环氧丙磺酸共聚物PECS。并对不同条件下聚合得到的PECS的阻垢分散性能及缓蚀性能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1)PECS阻碳酸钙垢的性能与PESA相比,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在20 mg .L-1时,所合成的PECS1~PECS6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分别为:66.2%,84.1%,87.7%,61.3%,78.7%, 80.7%。(2) PECS阻硫酸钙垢的性能比较理想,当用量在7 mg .L-1时,所合成的PECS1~PECS6对硫酸钙的阻垢率分别为:93.7%,93.8%,94.6%,90.6%,92.0%和94.3%。(3)在目前共聚条件下,PECS抑制磷酸钙沉积、稳定锌盐及分散氧化铁的能力与PESA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此外,极化曲线实验和旋转挂片缓蚀实验的研究表明:PESA和PECS均是阳极抑制型缓蚀剂,它们在两倍自来水介质中的浓度为50 mg .L-1时,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比较理想,其缓蚀率分别在98%以上和90%以上。对PECS这一新型绿色阻垢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姚霁航[3](2020)在《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骨组织是人体分布最广泛、最普遍的器官之一,其功能的丧失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是目前骨缺损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其供体的缺乏、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和高成本等都是困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难题。国际上每年大约有200万例脊柱、骨盆骨和其他躯干骨的骨移植手术,然而,无论是自体骨还是异体骨移植,约有50%的植入物很快就会失效。骨与关节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关节炎、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的高发,会对骨组织造成损伤,影响人体骨骼的健康和功能。为了获得适当的骨再生,骨组织工程受到了广泛关注。磷酸钙骨水泥(CPC)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特性,以及其可注射性,在牙科、骨科和重建手术中具有用于微创手术的潜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替代材料。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骨缺损替代产品,但是,单纯的CPC缺乏骨诱导能力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骨再生重塑中的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磷酸钙进行改性,从而得到载有生物活性因子的磷酸钙。有几种类型的骨生长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生长因子(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所有这些生长因子中,BMP被认为是在胚胎发育、生长、愈合和整个成年期形成骨组织最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报道检测了BMP用于骨缺损的体内应用和生物学基础。地塞米松(DXM)是一种有效的类固醇糖皮质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医学和生物学应用。已有研究报道,过量的应用DXM可诱导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而适当剂量的DXM在体外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骨矿化,将地塞米松和rh BMP2同时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中,二者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组织工程支架骨诱导的能力。同轴电纺是制备纳米纤维支架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组织工程和药物输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轴电纺支架具有高表面体积比,可促进细胞附着,实现药物装载,并证明其具有持续和可控的药物缓释能力。以往的研究表明,一些生物分子可以成功地封装在纳米纤维中,同时生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被保留,如rh BMP-2作为生长因子可以成功地包含在同轴电纺纳米纤维膜中,实现了持续的药物释放和保存生物活性。丝纤维素(SF)是一种天然结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如细胞附着力好、可控制降解、机械强度、渗透性和抗酶降解性。在组织工程和控制药物输送系统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PLGA因为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控制的降解速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FDA批准人类临床使用。然而,尽管具有生物相容性,纯PLGA在骨再生的临床应用中受到骨传导性能差的阻碍,并且在承重部位应用时的机械性能不理想。因此,在本研究中,将SF/PLGA同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一部分。利用同轴纤维良好的药物装载能力分别将rh BMP2和DXM装载到芯层和壳层。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接收装置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该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上,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复合支架,在骨缺损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目的:本课题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rh BMP2和DXM的SF/PLGA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接收装置将SF/PLGA纳米纤维膜直接紧密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上,得到了一种基于磷酸钙人工骨的新型复合材料SF-DXM/PLGA-rh BMP2/CPC。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的能力,为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方法:1.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载有不同浓度rh BMP2的SF-DXM/PLGA-rh BMP2纤维膜,芯层为搭载rh BMP2的PLGA,壳层为搭载DXM的SF。通过对纳米纤维膜形貌结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等表征以及药物缓释特性进行评估。2.结合体外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进一步探讨双重载药纳米纤维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成骨诱导能力。3.通过课题组发明的新型接收装置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前期实验得到的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的磷酸钙骨水泥表面,控制纺丝时间(20min、40min、60min)得到不同厚度的三维包覆纤维膜,对其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等进行评价。通过对BMSCs与复合材料的共培养,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活死细胞染色、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等实验对复合磷酸钙支架的体外生物性能进行评价。4.建立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将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中,于4周,8周对大鼠进行Micro CT及HE染色,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及促进成骨能力。结果: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壳芯结构的纳米纤维丝。药缓释放实验表明同轴纤维芯层和壳层可以分别持续稳定的释放rh BMP2和DXM。体外细胞实验说明SF/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双重载药的纳米纤维膜在诱导成骨及细胞增殖活性上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复合磷酸钙支架在纺丝时间40min时得到了比单纯磷酸钙及其他纺丝时间的复合磷酸钙更优良的亲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通过CCK8及活死细胞染色等实验验证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实验等多角度证明了载药的三维包覆的磷酸钙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诱导成骨分化的作用。其中SF-DXM/PLGA-rh BMP2/CPC具有更好的诱导成骨能力。通过将复合磷酸钙植入大鼠颅骨缺损模型,micro CT、HE染色等多个角度证实了双重载药纳米纤维膜包覆的磷酸钙(SF-DXM/PLGA-rh BMP2/CPC)具有更好的促进成骨能力。结论:本课题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载有rh BMP2和DXM的同轴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能力及生物相容性。虽然单纯的纤维膜具有一定的抗拉伸能力,但其力学性能较弱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磷酸钙人工骨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成骨矿化能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其本身的物理结构影响了自身载药的能力,不能进一步的诱导BMSCs成骨,限制了其发展潜力。本实验采用课题组新研发的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将该纤维膜三维包覆于制孔磷酸钙表面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磷酸钙支架,该复合磷酸钙支架由于纳米纤维膜的紧密包裹,增强了其力学折弯和压缩能力,同时还具有同轴纤维膜的药物缓释能力。通过体内体外的实验证实了这种载药的复合磷酸钙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以及诱导成骨的能力,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芳[4](2010)在《高镁磷尾矿回收利用磷、镁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世界磷矿资源的贫化和枯竭,各国都在寻求新技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贫矿资源。我国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相当丰富,大多属杂质含量高、难选的胶磷矿,采用常规工艺很难获得优质磷酸,必须经过经济有效的选矿富集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复肥生产需求,由此产生的大量尾矿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该尾矿属高镁磷尾矿,应该成为可利用的二次资源。因此,开展对该高镁磷尾矿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是化肥工业、化学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这一挑战,本文选择了我国重要磷矿生产基地——瓮福磷矿浮选尾矿为代表,对其中镁和磷的综合开发利用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如尾矿的矿物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水溶液热力学,各种杂质对尾矿酸解过程产生的复杂效应,镁、磷的酸解动力学,液固相复杂体系的反应机理等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若干重要的结论,从而为胶磷矿与白云石的分离、高镁磷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极低品位磷矿及高镁矿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作者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扫描电镜、电子显微镜、分析电镜和常规化学分析等手段测定了尾矿矿物学结构、形貌,镁、磷赋存状态等重要特征,获得了反应活性、抗阻缓性、发泡特性、煅烧特性等矿石工艺方面的重要物性参数,发现了尾矿及其原矿共性和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镁磷尾矿主要由8.56%氟磷灰石、87.14%白云石组成,属高镁极低品位磷矿;尾矿中镁、磷在细粒级中相对富集,分别为65.66%和66.96%,其中镁主要集中在颗粒内部;依据不同颗粒矿物组成以及内部结构,尾矿类型含量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白云石质、白云石磷灰石质、磷灰石白云石石英质、石英质、磷灰石质、褐铁矿质;尾矿中镁多数以独立矿物白云石颗粒形式存在,磷主要以具有相当数量的磷灰石与白云石形成的矿物连生体形式存在,极少数以独立矿物磷灰石形式存在;尾矿反应活性好(反应活性99.65%),有一定的抗阻缓性(抗阻缓系数为12.3),发泡能力强(泡沫稳定指数1780.7ml-min);煅烧温度在900℃时,主要含镁矿物白云石分解完全,而含磷矿物氟磷灰石需在高温时才发生分解。作者利用可靠的热力学数据和大量的热力学理论,首次以Mg2+-Ca2+-H2CO3-H2O、CaCO3·MgCO3-SO42--H2O、Ca2+-F--H3PO4-H2O、Ca5(PO4)3F-SO42--H2O、Mg2+-H3PO4-H2O体系在常温下的热力学平衡分析出发,讨论了Ca-Mg-P-H2SO4体系在常温和高温下的溶液-矿物溶解、沉积现象。结果表明,镁、磷的主要溶出反应的pH0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在较强酸性条件下分别以Ca2+、Mg2+、H3PO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用H2SO4作为浸出剂时,会促进钙、镁、磷的反应,它们分别以CaSO4结晶体水合物、Mg2+、H3PO4存在。作者研究了磷尾矿硫酸复杂体系的液固相反应动力学过程,用扫描电镜、等离子发射光谱、常规化学分析等进行了测试与监控,系统测定了尾矿颗粒中镁、磷及铁、铝杂质的反应动力学曲线。研究表明,镁、磷溶出规律相似,不存在选择性溶解。矿石颗粒表面形成的固体膜对反应有重要影响,表现出较大阻缓性,阻缓系数均大于1.6,方程t/1ln1-x/1-βt/x=k可以很好地描述尾矿中镁、磷的反应动力学,活化能分别为14.881kJ/mol和11.908kJ/mol,尾矿酸解反应为固态膜扩散控制过程。因此,作者进一步对表面固态膜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发现随着酸解反应的进行,尾矿颗粒表面由致密、平整变得疏松、多孔,表面结晶体逐渐由细碎短小的针状变为粗大的短柱状,表面固态膜先后形成为烧石膏、石膏、硬石膏。这些研究对控制固相产物形态,从而为提高固液相的过滤性能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以上研究揭示了以磷尾矿为代表的液固相反应机理。尾矿颗粒酸解过程是从外表层到内层逐步深入的,己反应完毕的区域与尚未反应的区域之间的反应界面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些硅骨架孔洞。随着反应的进行,这一反应区域逐步向颗粒中心移动,直至反应完全,最后剩下充满复杂孔洞的硅质残骸及钙质覆盖膜。这一进程可描绘为:处于湍流状态的、具有一定浓度的液相主体包围着尾矿颗粒,反应从颗粒外表面的渗透开始,逐渐形成硅骨架孔洞和钙质覆盖膜。进一步反应时扩散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存在,液相一边沿孔隙扩散,一边与孔壁上的物质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液相产物将扩散至液相主体,固相产物沉积、阻塞孔洞、随局部过饱和度的变化发生CaSO4·0.5H2O到CaSO4·2H2O、CaSO4的转化,从而阻碍物流的进一步扩散。作者在研究尾矿酸解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循环浸出-净化-萃取(反萃)法从尾矿酸浸液中制取磷酸的方法,所得磷酸可满足工业生产要求。酸解产物石膏可直接作为石膏板的原料,消除了磷石膏的污染。
武建功[5](1991)在《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文中研究指明 众所周知,实验室中不能用碳酸钙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物硫酸钙沉淀会覆盖在固体碳酸钙的表面上,阻止硫酸与碳酸钙接触,而使反应终止。工业上用磷酸钙与硫酸反应制取磷酸通常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Ca3(PO4)2+3 H2SO4=2H3PO4+3CaSO4↓①生成物硫酸钙沉淀为什么不能在固体磷酸钙表面形成覆盖层,而阻止反应进行呢?有关资料表明(注),
杨敏[6](2008)在《杂质对不同相磷石膏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磷石膏是生产磷酸所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其CaSO4·2H2O含量非常高,但目前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主要原因在于杂质对其应用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杂质的影响随着石膏相的不同存在差异,因此,探究杂质对不同相磷石膏性能的影响是磷石膏预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常规化学分析并结合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镜分析(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微观测试手段结合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原状磷石膏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二水磷石膏的晶体形貌和颗粒分布与天然石膏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杂质成分的不同,磷石膏和天然石膏的溶解性存在一定差异;可溶杂质和有机物等的存在使磷石膏从二水相转变成半水相的第一次脱水温度较天然石膏低2035℃不等。磷石膏用作缓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杂质对磷石膏溶解和脱水性能的影响引起的。溶解性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在饱和石灰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和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当掺磷石膏的水泥水化温度变化时,溶液中溶解的硫酸钙浓度随之改变,磷石膏的缓凝作用受到影响。磷石膏在70130℃的水泥粉磨温度范围内会出现明显的二水相向半水甚至无水相的转变。将磷石膏置于不同温度烘箱内恒温30min处理后取出进行相分析,结果显示磷石膏在70℃的处理温度下脱水产生了4%左右的半水相,天然石膏中则未能见半水或无水相;随着温度的升高,半水相含量增加,到130℃时磷石膏中半水相含量已经达到55%左右,并出现了少量无水相;天然石膏中半水相含量在7%左右。半水石膏的存在会造成水泥发生闪凝现象,因此二水石膏的脱水不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常规的预处理如水洗和石灰中和无法消除磷石膏中的共晶磷,共晶磷在温度升高时发生分解,降低二水石膏脱水温度,即使经过水洗处理后,磷石膏在90℃仍部分脱水生成3%左右的半水石膏,到了130℃时半水石膏生成量约为11%,因此预处理或原样磷石膏在用作水泥缓凝剂时必须注意石膏的溶解和脱水问题。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天然石膏和磷石膏制备的半水石膏在相同石膏相组成条件下的性能。半水天然石膏初凝时间一般在7min左右,而半水磷石膏中由于杂质的存在,凝结时间延缓且硬化体强度降低,杂质对半水磷石膏的影响主要是可溶性杂质与钙离子在水化时生成难溶物质覆盖在二水石膏晶体表面,降低二水石膏的析晶饱和度,即杂质具有半水石膏常用缓凝剂的作用。对于纯半水石膏,杂质的延缓作用因其含量的不同而异,在本研究中杂质对凝结时间可延缓1倍以上。对凝结非常迅速而不利于施工的半水石膏而言,杂质的缓凝具有利用价值。与建筑石膏常用缓凝剂柠檬酸相比,在对强度影响程度相当的情况下,杂质的缓凝效应相对要小一些。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杂质对无水磷石膏的水化硬化影响较小,原因在于无水石膏水化非常缓慢,而杂质与钙离子的中和反应则非常迅速,因此无水石膏水化时,水化生成物有足够的时间冲破中和反应生成的难溶物质,从而其水化速率和水化产物的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在无水和半水混合相磷石膏中,杂质对半水磷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对无水磷石膏的水化反而有利,磷石膏作为无水和半水混合相石膏的原料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表明,杂质对不同相磷石膏的应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采用水洗和中和的预处理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同相磷石膏的一些特性,但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预处理手段并不能有效改善不同相磷石膏的应用性能。从不同相磷石膏的一些应用形式来看,杂质对磷石膏应用性能的不利影响是可以接受的,甚至能够加以利用,从不同角度正确认识杂质的影响机理对磷石膏的应用至关重要。
刘世超[7](2018)在《硫酸钙/丝素纳米纤维/丝素微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硫酸钙骨修复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及固化过程放热小、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但硫酸钙骨水泥作为承重骨支架脆性较大,降解速率较快,作为载药系统时,初期的药物释放快,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对硫酸钙骨修复材料进行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的强度、韧性和降低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及改善材料的药物缓释性能,本研究用丝素纳米纤维溶液作为固化液并复合载药丝素微球;通过将丝素纳米纤维溶液(silk fibroin nanofibers,SFFs),与硫酸钙、万古霉素(vancomycin,VCM)、丝素微球(SFM)复合,制备了VCM/SF/CS、VCM/SFFs/CS、VCM/SFM/CS抗菌骨材料。使用XRD、SEM、EDS、万能力学试验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维卡仪、MTT等机器和实验手段分别研究了硫酸钙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药物释放能力、力学性能、凝固时间及细胞相容性等性能。结果表明:(1)在复合材料中加入丝素纳米纤维,降低了复合材料体外降解率、抑制了药物初期的突释;提高了材料的抗压强度、韧性和抗水性。(2)将丝素微球加入到复合材料中,当丝素微球含量为0.5 wt%时,复合材料VCM/SFM-20(0.5%)/CS、VCM/SFM-60(0.5%)/CS、VCM/SFM-100(0.5%)/CS的的压缩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VCM/SFM-60(0.5%)/CS的压缩强度最优,为11.59±1.75 MPa。(3)降解实验结果:一定浓度丝素纳米纤维溶液的加入,会改善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对于添加SFM-20、SFM-60的微球,复合材料的抗水性能提高;添加SFM-100的丝素微球后,抗水性显着下降;对于降解后的力学性能来说,添加不同含量的SFM-60的复合材料,降解2周、4周后的力学性能缓慢下降。最终发现复合材料VCM/SFM-60(0.5%)/CS的降解后的力学性能性最优。(4)药物释放结果:用丝素纳米纤维溶液作为固化液时,复合材料的一周累计药物释放率比VCM/H2O/CS降低约10%;复合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丝素微球时,添加质量比为1%微球的的复合材料药物缓释效果最明显,并且随着微球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一周累计药物释放逐渐下降。VCM/SFM-100(1%)/CS的药物释放性能最优,一周累计药物释放量为(34.76±0.39)%。(5)细胞实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值与分化,结果显示复合材料VCM/SFM-60(0.5%)/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电镜观察发现,细胞于复合材料表面生长良好。
刘逸枫[8](2004)在《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评定》文中研究指明有机膦酸类化合物及含磷聚合物给水处理技术带来了一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主流的水处理产品,但其大量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今天,随着环境法规的日趋严格,磷也将列入限制排放之列,磷系配方面临使用受限乃至被淘汰的命运。在此形势下,低磷及无磷的环境友好水处理剂的开发和应用就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围绕性能和经济目标研究开发环境友好水处理剂成为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 聚环氧琥珀酸(PESA)不仅对碳酸钙、硫酸钙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还兼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且可生物降解,并适用于高碱、高固水系,已成为国内外水处理剂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聚环氧琥珀酸分子结构中主要为羧基官能团,使其在抑制磷酸钙垢沉积、稳定锌盐等方面效果并不显着。 本文首先在催化剂钨酸钠的存在下,用过氧化氢在醇-水体系中氧化马来酸酐制得了环氧琥珀酸氢钠,在醇水体系中获得的环氧琥珀酸氢钠晶体直接析出,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又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合成得到3-氯-2-羟基丙磺酸钠,然后将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了2,3-环氧丙磺酸钠,进一步与环氧琥珀酸钠盐在引发剂氢氧化锂的作用下发生共聚制得了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阻垢剂(PECS),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PEC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得到该共聚物,并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在仪器测定范围内确定共聚物的分子量为300~930。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环氧琥珀酸氢钠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摩尔比控制在1:1、反应温度在80℃、反应时间在10h,引发剂用量为原料用量的5%(x)。 本文对不同条件下聚合得到的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阻垢剂(PECS)的阻垢分散性能及缓蚀性能进行了评定,并与聚环氧琥珀酸(PESA)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较PESA,PECS对碳酸钙的阻垢率有所下降。在20 mg/L时,所合成的产品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分别为:65.32%、77.49%、83.04%、86.52%、90.19%。阻垢率随环氧琥珀酸氢钠与3-氯-2-羟基丙磺酸钠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所做范围内3:1时(PECS9),阻垢效果最好,10mg几时阻垢率可达87.07%,与同剂量的PESA阻垢性能相当;(2)PECS其阻磷酸钙垢沉积的能力与聚环氧琥珀摘要酸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20mg/L时,所合成的PECSS一PECSg系列共聚物对磷酸钙的阻垢率分别为:87.02%、81.27%、82.39%、62.57%、36.80%;(3)阻硫酸钙垢的性能比较理想,10mg/L时,PECSSPECSg对硫酸钙的阻垢率分别为:92.15%、92.3396、96.22%、96.04%、97.01%。(4)在目前共聚条件下,PECS抑制锌盐沉积、分散氧化铁的能力较PESA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此外,极化曲线实验和旋转挂片缓蚀实验的研究表明:PECS是阳极抑制型缓蚀剂。在两倍自来水介质中的浓度为50mg/L时,PECS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较好,其缓蚀率在75.150/0,缓蚀效果尚可。对PECS这一新型绿色阻垢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曾建平[9](2013)在《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无磷水处理剂在水处理中有重要应用,无磷化是未来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对一些常用无磷阻垢缓蚀剂与晶体相互作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通过比较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的结合能、形变能和对关联函数等,研究了它们的阻垢和缓蚀作用机理,揭示了溶剂化效应对阻垢缓蚀作用影响的本质,为新型阻垢缓蚀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全文大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模拟研究常见无磷阻垢剂的阻垢作用机理。在无水(真空)条件下和水溶液中对四种常用聚合物阻垢剂,即聚丙烯酸(PAA)、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分别与方解石(CA)(104)与(110)面、硬石膏(AD)(001)与(020)面和羟基磷灰石(HA)(001)与(110)面所形成的48种阻垢作用模型采用COMPASS力场进行NVT系综MD模拟。发现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均能阻止钙垢的生长,但水溶液中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更一致。两种情况下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各钙垢晶面相互作用时均能发生明显的形变。分析对关联函数g(r)Total、g(r)Ca(Crystal)-O(-C=O)、 g(r)Ca(Crystal)-O(-OH)、g(r)Ca(Crystal)-O(Water)、g(r)H(Polymer)-O(Water)和g(r)H(Polymer)-O(Crystal)均表明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成垢晶体在近程区域有成键(含氢键)作用,在远程区易形成非键作用。在模拟体系中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非键作用提供。根据各聚合物重复单元在B3LYP/6-31G*水平下的自然电荷,发现聚合物O原子易与成垢晶体中的Ca原子形成库仑作用。对碳酸钙垢,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CA(104)和(110)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均为:PESA> PASP> HPMA> 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CA(110)面的结合能大于与(104)面的结合能。水分子的存在使聚合物阻垢剂与方解石晶体之间的结合能减小了。对硫酸钙垢,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和(020)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均为:PESA> PASP> HPMA> 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的结合能小于与(020)面的结合能,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水分子的存在使聚合物阻垢剂与AD(001)面之间的结合能大大减小了,而使其与AD(020)面的结合能增大了。水分子的存在削弱了HPMA和PAA的形变,而使PASP和PESA的形变加剧了。对磷酸钙垢,水溶液中聚合物阻垢剂与HA(001)面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聚合物阻垢剂与HA相互作用的温度或能量的波动比CaCO3剧烈,但与硬石膏相当。水溶液中4种聚合物阻垢剂与HA(001)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HPMA> PASP>PESA>PAA;同一聚合物阻垢剂与HA两晶面的结合能相差不大,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无水条件下结合能的排序不符合实验结果,水分子的存在使HPMA和PESA的形变削弱,而使PASP和PAA的形变加剧。水分子的存在使得聚合物阻垢剂并不能直接与成垢晶体发生相互作用,而主要是通过水分子间接进行。用MD模拟研究水溶液中阻垢剂的阻垢机理时水分子的存在非常重要,即在构建相互作用的模型时水分子不能被忽略。二是模拟研究了无磷缓蚀剂对金属的缓蚀作用机理。对碳钢,在无水条件和水溶液中对聚合物缓蚀剂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与Fe(001)和(110)面的缓蚀作用进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对同一聚合物缓蚀剂来说,与Fe不同晶面的结合能均有Ebind(001)<ind(110)(PESA除外),且水溶液中和无水条件下聚合物缓蚀剂的结合能大小排列均为PASP>HPMA>PESA,同时,水溶液中聚合物与Fe晶体的结合能比无水时的结合能要小得多。聚合物缓蚀剂在克服自身的形变而与Fe晶面紧密结合,从而阻止腐蚀介质与碳钢的结合,起到了缓蚀的作用。聚合物缓蚀剂并不能完全突破水结构而吸附于铁表面,使得缓蚀效果不佳,即水分子的存在影响了聚合物缓蚀剂与Fe晶体的相互作用。水分子的存在影响了聚合物缓蚀剂分子的形变程度。从对关联函数的分析,可知聚合物缓蚀剂分子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分别与Fe晶体中的Fe原子之间形成了非键作用。溶剂化效应在模型构建中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对铜表面的缓蚀作用,围绕着苯并三氮唑母体(BTA)用羟基进行修饰,一共得到6种无磷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运用MD模拟方法对该6种缓蚀剂与Cu20(001)面的相互作用在无水条件下和水溶液中进行研究,发现后者与实验结果更吻合。同一温度下水溶液中6种BTA及其羟基衍生物与Cu20(001)晶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1-OH-BTA>4-OH-BTA>7-OH-BTA>BTA>5-OH-BTA>6-OH-BTA。水分子的存在对缓蚀剂分子与Cu20晶体相互作用的结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溶液中分子结构不同导致温度对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不同。不同温度下1-OH-BTA与Cu20(001)晶面的结合能排序为343K>323K>333K,而BTA与Cu20(001)晶面的结合能强弱为323K>333K>343K。从非键作用能和对关联函数可知,缓蚀剂分子与Cu20晶体相互作用体系的结合能Ebind主要来自库仑能变(包括离子键)的贡献。发现呈负电性的功能团能与难溶铜盐表面上带正电的铜离子通过库仑相互作用而产生较强的吸附行为,从而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铜的进一步作用,即防止了金属的腐蚀。1-OH-BTA/200H2O/Cu2O(001)体系中部分水分子与Cu20晶体和1-OH-BTA均存在着化学键或氢键作用,即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时水分子是不能被忽略的。总之,本文对无磷阻垢缓蚀剂的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解释了其作用机理,揭示了溶剂化效应对阻垢缓蚀性能影响的本质,做出了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工作。
刘轶[10](2017)在《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研究及其作为生物移植体和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文中指出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因其高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光稳定性、高储能性能等优势而被人们应用于生物移植、光催化和电池储能领域,但人们对其电子结构在应用中的变化机理的理解仍旧不完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技术中的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通过对纳米尺度下二氧化钛材料的电子结构的解析,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晶型对其表面沉积具有生物活性的磷酸钙的晶型的影响,以及循环浸泡法对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沉积磷酸钙的晶型的影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为磷酸钙结晶提供理想基底,循环浸泡法预处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后,采用仿生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的磷酸钙化合物。通过XAS表征技术,结合其他实验室基本表征方法,我们分析了二氧化钛纳米管上沉积磷酸钙的化学组成结构,我们发现,磷酸钙覆盖层中含有羟基磷灰石、磷酸八钙、二水合磷酸氢钙和无定型磷酸钙。以金属钛片为基底的无定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分别作为磷酸钙沉积的基底,研究不同晶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基底对磷酸钙的晶型的影响,我们发现基底晶型以及生物沉积时间对磷酸钙的晶型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以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管作为磷酸钙沉积的基底时,不同浸泡次数制备的磷酸钙的组分不同。这些发现对于制备更加适合生物移植的植入体提供了重要指导。(2)不同晶型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电子结构研究。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后,再用不同温度煅烧处理,我们发现纳米线经历了从钛酸转变为青铜矿型二氧化钛,再转变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相变过程。通过XAS和X射线激发谱(XES)表征技术,我们分析了不同晶型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电子能带结构,我们发现异质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线的能带带隙比纯二氧化钛纳米线的更低。(3)二氧化钛纳米线在钠电池内的电子结构变化。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后,用作钠电池的电极材料,我们发现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纳米线的表现不同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AS表征技术,结合实验室基本表征方法,我们分析了钠电池中钠离子对二氧化钛纳米线电子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钠离子嵌入青铜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线后,其晶体结构产生较大扭曲变形,钠离子嵌入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线后,其晶体结构变化不大,两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钠离子化后的结构变化的差异导致其电池性能的差异,使得青铜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线比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线更适合作钠电池的电极材料。
二、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电磁场对磷矿酸解液固反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工业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2 加速磷矿酸解反应及微波化学研究现状 |
2.1 缩短过磷酸钙熟化期的主要措施及新工艺开发的意义 |
2.2 微波特性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1 微波吸收光谱 |
2.2.2 微波电磁波特性 |
2.3 微波对凝聚态物质的作用 |
2.3.1 电介质极化 |
2.3.2 微波热效应原理 |
2.3.3 不同电介质的极化特性 |
2.4 微波化学研究现状 |
2.4.1 微波化学进展 |
2.4.2 微波化学研究文献综述 |
2.4.3 微波作用理论 |
2.4.4 微波化学反应与能耗的关系 |
2.5 微波频率和辐射泄露的规定 |
3 微波和程序升温化学反应系统 |
3.1 微波化学反应系统 |
3.1.1 微波化学反应系统的组成 |
3.1.2 微波化学反应实验装置 |
3.2 程序升温反应实验装置 |
4 微波作用下磷矿分解反应稳态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4.2.3 实验步骤和分析 |
4.3 动力学反应条件的确定 |
4.3.1 硫酸浓度和用量的确定 |
4.3.2 搅拌强度的确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反应固相产物的确定 |
4.4.2 反应固相产物的表面形貌特征 |
4.4.3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4.4.4 微波作用的影响 |
4.5 磷矿分解动力学模型 |
4.5.1 硫酸分解磷矿的主要反应 |
4.5.2 理论模型 |
4.5.3 实验数据的拟合 |
4.6 本章结论 |
5 微波作用磷矿分解反应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5.2.3 实验方案 |
(1) 微波实验 |
(2) 程序升温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动力学反应条件的确定 |
(1) 硫酸浓度和用量的确定 |
(2) 搅拌强度的确定 |
5.3.2 非等温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1) 微波辐射功率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 微波作用下磷矿颗粒粒度的影响 |
(3) 微波作用下硫酸反应浓度的影响 |
(4) 硫酸与磷矿液固比对非等温反应的影响 |
5.3.3 加热程序升温条件下的反应状况分析 |
5.3.4 硫酸分解磷矿的产物物相和粒径分析 |
5.3.5 微波与程序升温条件下的反应固相形貌分析 |
5.4 磷矿分解动力学模型 |
5.4.1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 |
(1) 理论模型 |
(2) 实验数据的拟合 |
5.5 本章结论 |
6 微波作用下的结晶过程分析 |
6.1 引言 |
6.1.1 成核的影响因素 |
6.1.2 晶体生长理论 |
6.1.3 晶体产品的粒度分布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 |
6.2.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6.2.3 实验步骤和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结晶沉积速率 |
6.3.2 微波作用对结晶晶形的影响和晶体组成分析 |
6.3.3 结晶粒度分布分析 |
6.4 微波作用过程结晶的理论分析和结论 |
6.4.1 理论分析 |
6.4.2 实验结论 |
7 微波场作用下的扩散渗透过程研究 |
7.1 固液界面的扩散渗透作用特性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 |
7.2.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7.2.3 实验步骤和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硫酸钙粉末的渗透示踪分析 |
7.3.2 分子筛的渗透示踪分析 |
7.3.3 H~+的渗透能力分析 |
7.4 本章结论 |
8 微波电磁场对反应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原料 |
8.2.2 仪器和设备 |
8.2.3 实验方案 |
(1) 微波不同辐射功率对水的影响 |
(2) 不同辐射功率及不同辐照时间的微波对磷酸的作用 |
(3) 微波对磷矿矿浆的作用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微波作用下水的物性变化 |
8.3.2 微波作用下磷酸的物性变化 |
8.3.3 微波对含水磷矿浆体系的作用 |
8.4 本章结论 |
9 磷矿酸解反应固体产物结晶成膜过程分析 |
9.1 酸矿反应产物的分形表征 |
9.1.1 晶体粒度分布的分维 |
9.1.2 晶体孔隙分布的分维 |
9.2 酸矿反应产物晶体动态成膜分析 |
9.3 成膜过程耗散结构研究 |
9.4 本章结论 |
10 微波作用下过磷酸钙的新工艺开发 |
10.1 过磷酸钙生产的物理化学基础 |
10.2 微波过磷酸钙工艺理论分析 |
10.2.1 分解反应第一阶段过程分析 |
10.2.2 分解反应第二阶段过程分析 |
10.2.3 微波分解反应分析 |
10.3 微波过磷酸钙工艺开发 |
10.4 微波过磷酸钙工艺开发初步实验 |
10.4.1 原料 |
10.4.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10.4.3 实验步骤和分析 |
10.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10.5 本章结论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钒钼黄比色法 |
作者简历及学位课程完成情况 |
作者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的成果 |
声明 |
致谢 |
(2)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磺羧酸的合成及其性能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含磷水处理剂面临的挑战 |
1.2.1 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
1.2.2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
第三节 绿色化学与绿色水处理剂 |
1.3.1 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
1.3.2 绿色水处理剂 |
第四节 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 |
1.4.1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方法 |
1.4.2 聚环氧琥珀酸的性能 |
1.4.3 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 |
第五节 阻垢剂的阻垢机理 |
1.5.1 结晶的过程 |
1.5.2阻垢机理 |
第六节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
1.6.1 氧化膜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6.2 沉淀膜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6.3 吸附膜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二章 环氧琥珀酸氢钠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2.3.1 环氧琥珀酸氢钠的结构表征 |
2.3.2 环氧琥珀酸氢钠的合成条件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结构表征 |
3.3.2 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合成条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聚环氧琥珀酸(PESA)的阻垢分散性能评定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4.3.1 PESA阻碳酸钙垢的性能 |
4.3.2 PESA阻硫酸钙垢的性能 |
4.3.3 PESA阻磷酸钙垢的性能 |
4.3.4 PESA稳定锌盐的性能 |
4.3.5 PESA分散氧化铁的性能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聚环氧磺羧酸(PECS)的合成及其阻垢分散性能评定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 |
5.2.1 主要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2.43 -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
第三节 聚环氧磺羧酸(PECS)的合成 |
5.3.1 主要试剂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实验步骤 |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
5.4.12 ,3-环氧丙磺酸钠环氧值的测定 |
5.4.2 聚环氧磺羧酸(PECS)的结构表征 |
第五节 聚环氧磺羧酸(PECS)的阻垢分散性能评定 |
5.5.1 PECS阻碳酸钙垢的性能 |
5.5.2 PECS阻硫酸钙垢的性能 |
5.5.3 PECS阻磷酸钙垢的性能 |
5.5.4 PECS稳定锌盐的性能 |
5.5.5 PECS分散氧化铁的性能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聚环氧琥珀酸和聚环氧磺羧酸缓蚀性能的评定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实验水质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环氧琥珀酸的缓蚀性能 |
6.3.2 聚环氧磺羧酸的缓蚀性能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环氧琥珀酸氢钠的合成 |
第二节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第三节 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分散性能 |
第四节 聚环氧磺羧酸的合成及其阻垢分散性能 |
第五节 聚环氧琥珀酸和聚环氧磺羧酸的缓蚀性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骨组织与修复 |
1.1.1 骨组织与骨修复背景 |
1.1.2 骨的形成过程 |
1.1.3 骨修复的干预措施 |
1.2 骨组织工程材料 |
1.2.1 金属材料 |
1.2.2 聚合物材料 |
1.2.3 生物陶瓷 |
1.2.4 复合材料 |
1.3 骨组织修复中常用的药物 |
1.3.1 骨修复药物的种类 |
1.3.2 小分子药物类 |
1.3.3 生长因子类 |
1.3.4 其他类 |
1.4 静电纺丝 |
1.4.1 静电纺丝原理 |
1.4.2 静电纺丝的分类 |
1.4.3 静电纺丝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2章 双重载药纳米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3 同轴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支架形貌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支架内部结构 |
2.2.6 亲水性研究 |
2.2.7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和XPS测试 |
2.2.8 力学性能测试 |
2.2.9 药物体外释放的研究 |
2.2.10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及结构观察 |
2.3.2 亲水性能比较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PS分析 |
2.3.4 力学性能表征 |
2.3.5 药物体外释放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载药同轴纳米纤维支架体外细胞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3.2.0 主要实验仪器 |
3.2.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动物 |
3.2.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取和培养 |
3.2.4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传代 |
3.2.5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冻存 |
3.2.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复苏 |
3.2.7 纳米纤维膜接种BMSCs培养 |
3.2.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s在纳米纤维膜上的生长情况 |
3.2.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在纳米纤维膜生长情况 |
3.2.10 CCK-8 检测BMSCs增殖能力 |
3.2.11 ALP染色定性分析纳米纤维膜诱导BMSCs的碱性磷酸酶表达 |
3.2.12 ARS染色定性分析纳米纤维膜诱导BMSCs的钙沉积表达 |
3.2.1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MSCs在纳米纤维膜的生长情况 |
3.3.2 BMSCs在各组纤维膜的增殖活性比较 |
3.3.3 ALP及ARS染色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制CP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3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CPC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形貌及微观结构的观察 |
4.2.5 亲水性研究 |
4.2.6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测试(FTIR) |
4.2.7 力学强度测试 |
4.2.8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结构观察 |
4.3.2 亲水性能比较 |
4.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3.4 力学性能表征 |
4.4 小结 |
第5章 SF/PLGA同轴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制孔CPC复合材料的体内体外成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取和培养 |
5.2.4 复合材料接种BMSCs培养 |
5.2.5 CCK-8 检测BMSCs增殖能力 |
5.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s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情况 |
5.2.7 活/死细胞染色观察BMSCs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 |
5.2.8 ALP染色定性分析复合材料诱导BMSCs的碱性磷酸酶表达 |
5.2.9 ARS染色和定量分析复合材料诱导BMSCs的钙沉积表达 |
5.2.10 RT-PCR检测在复合材料上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5.2.11 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分组 |
5.2.12 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 |
5.2.13 组织切片染色 |
5.2.1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MSCs在各组复合材料的增殖活性比较 |
5.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活/死细胞染色观察BMSCs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 |
5.3.3 ARS及ALP染色结果分析 |
5.3.4 RT-PCR检测在复合材料上BM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
5.3.5 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 |
5.3.6 组织切片染色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镁磷尾矿回收利用磷、镁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高镁磷尾矿的应用基础及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进展 |
1.2.1 磷矿酸解动力学研究 |
1.2.2 高镁磷矿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3 高镁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目的及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镁磷尾矿矿物学研究 |
2.1 高镁磷尾矿的来源及分析仪器 |
2.2 高镁磷尾矿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 |
2.2.1 化学组成 |
2.2.2 物相组成 |
2.3 高镁磷尾矿形貌、粒度和内部结构研究 |
2.3.1 高镁磷尾矿形貌 |
2.3.2 粒度分析 |
2.3.3 内部结构 |
2.3.4 高镁磷尾矿矿物组成类型 |
2.4 高镁磷尾矿中P、Mg赋存状态及矿物特征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镁磷尾矿矿石工艺特性研究 |
3.1 反应活性及抗阻缓性 |
3.1.1 测定原理 |
3.1.2 实验原料、试剂及分析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 |
3.2 发泡特性 |
3.2.1 测定方法 |
3.2.2 实验结果 |
3.3 煅烧特性 |
3.3.1 煅烧热力学分析 |
3.3.2 热重实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Ca-Mg-P-H_2SO_4体系热力学分析 |
4.1 log[Me]-pH图的理论依据 |
4.2 常温CaCO_3·MgCO_3-H_2SO_4-H_2O体系 |
4.2.1 Mg~(2+)-Ca~(2+)-H_2CO_3-H_2O系 |
4.2.2 CaCO_3·MgCO_3-SO_4~(2-)-H_2O体系 |
4.3 常温Ca_5(PO_4)_3F-H_2SO_4-H_2O体系 |
4.3.1 Ca~(2+)-F~--H_3PO_4-H_2O系 |
4.3.2 Ca_5(PO_4)_3F-SO_4~(2-)-H_2O系 |
4.4 常温Mg~(2+)-H_3PO_4-H_2O体系 |
4.5 高温溶液体系 |
4.5.1 高温标准pH_T~0的计算 |
4.5.2 高镁磷尾矿在80℃时高温硫酸水溶液中的热力学 |
4.6 小结 |
第五章 高镁磷尾矿酸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酸解实验 |
5.1.1 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1.3 试样分析、计算及系统校正 |
5.1.4 搅拌强度的影响 |
5.1.5 粒度的影响 |
5.1.6 单次酸解反应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 动力学实验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2.3 实验条件的选择 |
5.2.4 试样分析、计算及系统校正 |
5.2.5 尾矿中P_2O_5、MgO的分解动力学过程 |
5.2.6 尾矿中杂质Fe_2O_3、Al_2O_3的分解动力学过程 |
5.2.7 磷尾矿酸解动力学方程 |
5.3 磷尾矿酸解过程的反应机理 |
5.3.1 磷尾矿的初期反应过程 |
5.3.2 磷尾矿的中前期反应过程 |
5.3.3 磷尾矿的中后期反应过程 |
5.3.4 反应终结 |
5.4 小结 |
第六章 高镁磷尾矿硫酸酸浸液综合利用 |
6.1 循环酸浸 |
6.1.1 实验方法与流程 |
6.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净化 |
6.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磷的回收 |
6.3.1 溶剂萃取 |
6.3.2 反萃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6)杂质对不同相磷石膏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石膏的用途和分类 |
1.2 磷石膏来源、危害与处理 |
1.2.1 磷石膏的来源与危害 |
1.2.2 目前磷石膏的处理状况 |
1.3 磷石膏中杂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1.3.1 磷石膏中主要杂质成分 |
1.3.2 杂质对磷石膏应用性能的影响 |
1.4 磷石膏预处理工艺 |
1.5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 |
1.5.1 磷石膏在建材业的应用 |
1.5.2 磷石膏在工业上的应用 |
1.5.3 磷石膏的农业应用 |
1.5.4 我国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1.6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法及原材料 |
2.1 原材料 |
2.1.1 磷石膏 |
2.1.2 天然二水石膏NG |
2.1.3 生石灰 |
2.1.4 粉煤灰 |
2.1.5 矿渣 |
2.1.6 水泥 |
2.1.7 水泥熟料 |
2.1.8 其它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
2.2.2 石膏相组成测试方法 |
2.2.3 磷石膏的预处理 |
2.2.4 胶结料性能测试方法 |
3 原态磷石膏中杂质及其影响 |
3.1 试验用磷石膏的基本性质 |
3.1.1 主要化学成分与物相 |
3.1.2 放射性 |
3.1.3 粒度分布 |
3.1.4 微观结构 |
3.2 杂质分布与陈化效应 |
3.2.1 杂质在不同粒度磷石膏中的分布 |
3.2.2 陈化效应 |
3.3 杂质对磷石膏溶解性能的影响 |
3.3.1 磷石膏与天然石膏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差异 |
3.3.2 磷石膏与天然石膏在不同温度的溶解性 |
3.3.3 预处理磷石膏的溶解性 |
3.4 杂质对磷石膏脱水性能的影响 |
3.4.1 磷石膏的脱水温度 |
3.4.2 杂质对脱水温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杂质对二水磷石膏应用性能的影响 |
4.1 杂质对磷石膏用作水泥缓凝剂的影响 |
4.1.1 磷石膏作缓凝剂的水泥性能 |
4.1.2 杂质的影响 |
4.1.3 预处理磷石膏用于水泥缓凝剂 |
4.2 杂质对磷石膏的硫酸盐激发效应的影响 |
4.2.1 粉煤灰-石灰-硫酸盐(FLS)体系 |
4.2.2 杂质对磷石膏激发FLS 系统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杂质对半水磷石膏性能的影响 |
5.1 杂质对半水磷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5.1.1 半水磷石膏的水化硬化与杂质影响 |
5.1.2 可溶杂质的影响 |
5.2 杂质的缓凝与利用 |
5.2.1 杂质对半水磷石膏凝结的影响 |
5.2.2 柠檬酸对半水石膏的缓凝 |
5.2.3 杂质缓凝在半水石膏复合胶凝体系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杂质对无水和混合相磷石膏的影响 |
6.1 杂质对无水磷石膏性能的影响 |
6.1.1 杂质对无水磷石膏水化硬化的影响 |
6.1.2 预处理无水磷石膏的性能 |
6.2 杂质对混合相磷石膏性能的影响 |
6.2.1 半水-无水混合相磷石膏 |
6.2.2 无水-半水混合相磷石膏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目录 |
(7)硫酸钙/丝素纳米纤维/丝素微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1 骨的结构与人工骨的性能要求 |
1.1.2 人工骨修复材料的分类 |
1.2 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
1.2.1 硫酸钙的分类及制备 |
1.2.2 硫酸钙修复材料的改性研究 |
1.3 丝素蛋白的结构和组成 |
1.3.1 丝素蛋白的研究现状 |
1.3.2 丝素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3 丝素微球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硫酸钙/丝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α-半水硫酸钙的制备 |
2.2.2 丝素纳米纤维溶液的制备 |
2.2.3 载药丝素微球的制备 |
2.2.4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α-半水硫酸钙的形貌观察与成分分析(XRD) |
2.3.2 丝素蛋白溶液、丝素纳米纤维的形貌观察 |
2.3.3 丝素微球的形貌观察 |
2.3.4 复合材料的成分分析与形貌观察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丝素基材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实验部分 |
3.3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丝素蛋白溶液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的影响 |
3.4.2 丝素纳米纤维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复合丝素微球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材料降解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凝固时间、药物释放、降解、细胞相容性研究 |
4.1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凝固时间的测定 |
4.3.2 药物释放性能 |
4.3.3 降解性能 |
4.3.4 细胞相容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8)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水处理剂发展概况 |
1.2.1 阻垢分散剂 |
1.2.2 缓蚀剂 |
1.2.3 杀生剂 |
1.3 环境友好水处理剂的研究进展 |
1.4 水处理剂的作用机理 |
1.4.1 阻垢机理 |
1.4.2 缓蚀机理 |
1.5 本课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环氧琥珀酸氢钠合成 |
2.3 反映结果与讨论 |
2.3.1 环氧琥珀酸氢钠的合成结果与讨论 |
2.3.2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结果与讨论 |
2.3.3 共聚物结构的表征 |
2.3.4 共聚反应条件的选择 |
2.3.5 共聚反应机理的探讨 |
2.4 小结 |
第三章 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阻垢分散性能评定 |
3.1 前言 |
3.2 阻碳酸钙性能的评定--碳酸钙沉积法 |
3.2.1 试验部分 |
3.2.2 试验结果 |
3.3 阻磷酸钙性能的评定--磷酸钙沉积法 |
3.3.1 试验部分 |
3.3.2 试验结果 |
3.4 阻硫酸钙性能的评定 |
3.4.1 试验部分 |
3.4.2 试验结果 |
3.5 稳定锌盐性能的评定 |
3.5.1 试验部分 |
3.5.2 试验结果 |
3.6 分散氧化铁的性能评定 |
3.6.1 试验部分 |
3.6.2 试验结果 |
3.7 小结 |
第四章 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缓蚀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 |
4.2.1 极化曲线实验 |
4.2.2 旋转挂片腐蚀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极化曲线实验结果 |
4.3.2 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聚环氧磺羧酸的合成 |
5.2 聚环氧磺羧酸的阻垢分散性能 |
5.3 聚环氧磺羧酸的缓蚀性能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9)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无磷阻垢缓蚀剂的性能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
1.2.1 常见无磷阻垢缓蚀剂的性能研究 |
1.2.1.1 聚天冬氨酸的阻垢缓蚀性能 |
1.2.1.2 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缓蚀性能 |
1.2.1.3 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 |
1.2.1.4 水解聚马来酸酐阻垢缓蚀性能 |
1.2.1.5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
1.2.2 阻垢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
1.2.2.1 聚合物阻垢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1.2.2.2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缓蚀作用机理 |
1.3 理论方法简介 |
1.3.1 分子力学方法 |
1.3.2 分子动力学方法 |
1.3.3 密度泛函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碳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2.1 引言 |
2.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平衡的判别 |
2.3.2 聚合物阻垢剂与碳酸钙晶体的的结合能 |
2.3.3 溶剂化效应 |
2.3.4 聚合物阻垢剂在碳酸钙表面的形变 |
2.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2.3.5.1 g(r)_(Total)分析 |
2.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2.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2.3.5.4 g(r)_(Ca(Cr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硫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平衡判别 |
3.3.2 聚合物阻垢剂与硬石膏晶面的结合能 |
3.3.3 溶剂化效应 |
3.3.4 聚合物阻垢剂在硬石膏表面的形变 |
3.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3.3.5.1 g(r)_(Total)分析 |
3.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3.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3.3.5.4 g(r)_(Ca(C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合物阻垢剂阻磷酸钙垢机理的MD模拟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和MD模拟细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平衡判别 |
4.3.2 聚合物阻垢剂与HA晶面的结合能 |
4.3.3 溶剂化效应 |
4.3.4 聚合物阻垢剂在HA晶面的形变 |
4.3.5 超分子对关联函数 |
4.3.5.1 g(r)_(Total)分析 |
4.3.5.2 g(r)_(Ca(Crystal)-O(-OH))和g(r)_(Ca(Crystal)-O(-C=O))分析 |
4.3.5.3 g(r)_(H(Polymer)-O(Crystal))分析 |
4.3.5.4 g(r)_(Ca(Crystal)-O(Water))和g(r)_(H(Polymer)-O(Wate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聚合物缓蚀剂对碳钢缓蚀作用机理的MD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平衡判别 |
5.3.2 缓蚀剂分子与铁晶面的结合能 |
5.3.3 溶剂化效应 |
5.3.4 聚合物在Fe晶面上的形变 |
5.3.5 对关联函数分析 |
5.3.5.1 不同条件下g(r)_(Fe-O(polymer))分析 |
5.3.5.2 不同聚合物缓蚀剂的g(r)_(Fe-O(polymer))分析 |
5.3.5.3 g(r)_(Fe-O(water))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分子修饰和MD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缓蚀剂分子在Cu_2O晶面上的结合能 |
6.3.2 缓蚀剂分子的形变 |
6.3.3 相互作用体系的对关联函数 |
6.3.3.1 g(r)_(Total)分析 |
6.3.3.2 g(r)_(O(OH-BTA)-Cu)分析 |
6.3.3.3 g(r)_(O(W)-Cu)和g(r)_(O(1-OH-BTA)_-H(W))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完成项目情况 |
(10)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研究及其作为生物移植体和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介绍 |
1.2.1 二氧化钛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
1.2.2 二氧化钛纳米管 |
1.2.3 二氧化钛纳米线 |
1.3 同步辐射光谱技术介绍 |
1.3.1 同步辐射光谱发展历史 |
1.3.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介绍 |
1.3.3 X射线发射光谱介绍 |
1.4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验技术介绍 |
2.1 实验相关理论介绍 |
2.1.1 同步辐射X射线源 |
2.1.2 X射线吸收谱的探测模式 |
2.2 实验相关仪器设备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X射线能谱仪 |
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2.5 荧光光谱仪 |
2.3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沉积磷酸钙的电子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晶型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沉积磷酸钙的组分分析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3.4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循环浸泡法对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沉积磷酸钙的电子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二氧化钛纳米管预处理后表面沉积磷酸钙的组成成分 |
4.3 本章小结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相变研究 |
5.1 引言 |
5.2 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相变研究 |
5.3 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电子结构研究 |
5.3.1 Ti的L_(3,2)边的X射线近边吸收谱 |
5.3.2 O的K边的X射线近边吸收谱和发射谱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二氧化钛纳米线的钠电池应用 |
6.1 引言 |
6.2 二氧化钛纳米线在钠电池内钠离子化后电子结构的变化 |
6.3 本章小结 |
6.4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电磁场对磷矿酸解液固反应影响的研究[D]. 汤建伟. 四川大学, 2003(01)
- [2]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磺羧酸的合成及其性能评定[D]. 胡晓斌. 南京工业大学, 2003(02)
- [3]SF/PLGA载药纳米纤维膜三维包覆多孔磷酸钙基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研究[D]. 姚霁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4]高镁磷尾矿回收利用磷、镁的应用基础研究[D]. 黄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8)
- [5]为什么磷酸钙表面不能形成硫酸钙覆盖层[J]. 武建功. 江苏教育, 1991(02)
- [6]杂质对不同相磷石膏性能的影响[D]. 杨敏. 重庆大学, 2008(06)
- [7]硫酸钙/丝素纳米纤维/丝素微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 刘世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9)
- [8]2,3-环氧丁二酸-2,3-环氧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评定[D]. 刘逸枫. 南京工业大学, 2004(01)
- [9]无磷阻垢缓蚀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曾建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2)
- [10]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研究及其作为生物移植体和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D]. 刘轶. 苏州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