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

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

一、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任树榆[1](2019)在《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指出,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施,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要严格遵守新课标的教育改革指导,重视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以通过探究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部分实验为例,将趣味物理电磁学实验分别从课堂的拓展、课外的延伸到生活中的趣味电磁学三个方面展开,让学生从课堂趣味实验上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从课外探究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生活中的趣味电磁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实习基地南宁外国语学校部分高中生进行趣味物理实验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基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多元智能教育教学理论,提出进行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的方案策略。

黄俊卿[2](2020)在《《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近些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受重视。在物理学科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检验假设的手段。但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实验手段经常会被忽视甚至忽略。学生无法体验理论的形成过程,最后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学习问题,如兴趣减弱、理解不透彻等。本文论述的是在这种时代大前提下对现有物理实验类课程校本化的探索研究。本研究在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和初步实践。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明确校本课程、趣味物理实验两个概念。再通过问卷、谈话等多种方式调查学校现有学校物理实验学习情况后再进行课程设计。本文中主要从目标、依据、理念和课程安排、评价的角度对课程总体设计进行论述。最后设计了4章9个实验并进行初步实践,归纳总结出5种教学模式即演示游园式、分组探究式、活动单导学式、“271”模式、科技制作式的实践经验。在课程开展后的各项反馈中发现《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增强物理学习自信、提升学生物理素养上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当前物理实验学习的困境。

尹一[3](2019)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阶段,教师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的体现。物理是高中生的一门重要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首先,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没有将知识上升到观念的层面;大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创新能力不强;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物理教师研究核心素养和应用实验教学的时间较少,有时受限于时间不足等原因而放弃实验教学。其次,分析了新课标和教科书中实验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前提,分析了实验在课标中的具体体现;挖掘了教科书实验模块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接下来,在遵循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问卷结论提出了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和策略。主要原则有:以人为本原则、启发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建构性原则。分别从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后实验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培养策略。演示实验的培养策略:遵循思维发展过程;依托日常生活体验;优化教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培养策略: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鼓励改进创新实验;注重评估与反思环节。课后实验的培养策略:巩固课堂实验;师生合作实验;注重家庭实验。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等,并对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实验为出发点,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希望能促进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能为广大一线高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景行行止[4](2019)在《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纵观课程改革,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国际比较为基础的。换言之,国际间的课程比较和借鉴指引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通过课程的国际比较、借鉴不断完善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由此,对教材的分析评估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并涌现出大量中学教材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较多的学者仅是对中学教材进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少且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在中学物理教材研究方面,有的学者选取国内几套教材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在对中外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时,仅涉及到中美、中日等国家的教材,鲜见将中国和欧洲国家的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十分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革新并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尤其是中学物理教材实验部分的改进并不明显,与国外主流中学物理教材的实验部分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一些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德国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国际基础教育界负有盛名,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择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卡尔斯鲁厄高中物理教材(简称KPK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就这两套教材的实验部分进行较深入的比较研究,为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综述中外物理教材对比和中外物理实验对比研究现状;简述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简介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教材和教科书、物理实验和实验类型的相关概念,接着对物理实验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扼要介绍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比较教育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理论等。第三部分实验内容难易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在史宁中教授提出的高中数学课程难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特殊性经探索提出从实验广度和实验深度这两个维度,设置了教材中实验内容难度的各项指标,从而建构了实验内容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实验类型、实验数量、实验分布、实验难度(物理原理、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操作量、实验仪器、数据运算量、误差分析和实验改进分析)等方面对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进行量化比较与分析。第五部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编写体例比较研究。主要从实验栏目、实验主题呈现方式、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插图等方面分析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编写上各自的特色,还选取了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中“动量守恒”部分进行实验案例对比分析。第六部分研究总结。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在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的难度和形式结构得出了五点结论,提出了本研究对我国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编写、教师利用教材创设实验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三点启示。最后还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关领域今后的进一步探索作出了展望。

吴熙[5](2019)在《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为确保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协调与适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以实验为认知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教学尤为关注学生探索过程,鼓励学生通过身临其境、躬亲参与、合作归纳、自主迁移来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学科能力的培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称2017年版“课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既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换言之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后所应具备的学科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期待成就。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转变学生对物理的看法,激励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该研究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突破口,在研究时牢牢抓住“生活化”这个关键词,查阅与其相关的文献与著作,精准把握该领域的历史进展和最新动态。并且,以两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喜爱物理的程度、教师采用生活化手段进行教学的现状、物理学科能力这三个大方面。在被调查学生中学习物理的热情不高,但对物理实验和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兴趣浓厚,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可以提升学习兴趣,调查还发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物理学科能力比较弱,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通过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有必要的,它无论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改新目标还是改变学生对物理片面的认识都有所帮助,并且这种教学方法满足“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有效地提升物理学科能力。在完成以上研究之后,根据被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策略,涵盖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习题教学等多种类型的教学。最终给出实际教学案例,便于总结研究经验和对后续研究方向展望。

胡晓琦[6](2017)在《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刘炳昇先生是享誉中国中学物理教学与高等师范物理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为中国物理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小实验,大智慧”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育工作者,堪称当代“苏派物理”的领军人物。研究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刘炳昇先生少年的成长经历入手,了解到刘先生在空间逻辑与操作实践方面天赋秉然,智能突出,初中到大学阶段参加航模小组的经历以及两位恩师都对刘先生在物理实验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兴趣的培养与专家的引领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研究了刘先生的文献、视频与教材资料,整理并分析出了刘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精髓:1.倡导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着力物理实验自制教具的设计与改进,全面提升中学物理实验品质;2.全面开发物理实验、物理玩具的教学功能,较早的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的观点,积极推进科学实践训练活动在我国的发展;3.将“小实验,大智慧”思想特色融入新课程建设,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体现出继承、发展与摒弃、改革与辩证的科学态度,及时制止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错误走向。然后访谈了曾与刘先生有过接触的学生、同事以及刘先生本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刘先生多年来钟情于物理实验研究,将毕生奉献给物理实验教学,以及他善良正直,谦逊和蔼的性格特点,这些也都是他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成因。并且他对物理实验的执着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师,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物理教学工作者。基于对刘先生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他为人治学的经验,文章最后得出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物理教师应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同时锻造高尚的师德与人格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来促进物理学科的学习;通过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方法来增强中学物理课程建设。

刘婷婷[7](2019)在《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措施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培养。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经典力学,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物理科学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物理教学阶段,我们在重视科学知识的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让物理的新成果走进课堂,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发展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专业都要求学习物理,而且很多工作也需要用到物理的相关知识,所以物理在高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导致很多学生在文理分科时偏向于文科。相关地区和部门已出台改进措施,如将传统的文理分科改为六选三模式,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仍然不是特别高。从整体上看,相比于同等级的化学、生物来说,物理成绩都要差一些。学好物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为此本文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本文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合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以及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因素的问卷。本文中,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从创设情境、实验教学、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增加课外活动四个环节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以《自由落体运动》、《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为例,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在实际工作中,以所教班级为实验对象,根据具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创设情境等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很大的促进作用。

尹悦[8](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汤玲[9](2011)在《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教学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是中职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中职教育改革现状和中职物理教学、教材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新旧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对新旧几版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旧教材选取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基础版)》,新教材分别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通用类)》)就呈现的内容与形式和教材的特点与特色两大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对几版新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修订和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文对于中职物理教师和研究人员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几版新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对有关单位及中职物理教师选择教材和更好地使用教材,以及对教材编写者修订教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科技馆实验表演及动手制作资源包应用及开发研究"课题组,李志忠,左超,钱岩[10](2017)在《科技馆实验表演及动手制作资源包应用及开发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包是围绕某个或某些特定主题,将相关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一体化设计和有机整合所形成的系统。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科技场馆内开发的资源包,其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科普性,我们将本课题所研究的资源包定位于科普资源包,并深入研究科普资源包的内涵和外延。

二、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理论依据
    2.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2 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教师访谈情况
第四章 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的案例
    4.1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4.1.1 旧课标下的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
        4.1.2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
    4.2 课本电磁学实验趣味性的拓展
        4.2.1 电磁卡丁车
        4.2.2 电磁驱动小火车
        4.2.3 迷路的指南针
    4.3课外趣味电磁学实验
        4.3.1 跳舞的棉签
        4.3.2 硬币叠罗汉
    4.4 生活中的趣味电磁学
        4.4.1 校园一卡通
        4.4.2 手机
        4.4.3 电磁炉
        4.4.4 磁悬浮列车
        4.4.5 磁疗
    4.5 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4.5.1 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的问卷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获得的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5.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实验情况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总设计
    3.1 设计目标
    3.2 设计依据
    3.3 设计理念
    3.4 课程安排
    3.5 课程评价
4 《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4.1 实验器材准备
    4.2 教学模式选择
        4.2.1 演示游园式
        4.2.2 分组探究式
        4.2.3 活动单导学式
        4.2.4 “271”模式
        4.2.5 科技小制作式
    4.3 教学评价
        4.3.1 对课程的评价
        4.3.2 对教学的评价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某校学子关于高中物理实验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2:《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学习情况与反馈调查
    附录3:《课堂体验表》
致谢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流程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2.1.2 素养
        2.1.3 核心素养
        2.1.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3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调查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1 调查对象和目的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发放
    3.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学生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2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现状分析
    3.3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3.4 调查结论
4 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物理实验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4.1 新课标中物理实验对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4.2 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对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
5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原则与策略
    5.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原则
        5.1.1 以人为本原则
        5.1.2 启发性原则
        5.1.3 创造性原则
        5.1.4 建构性原则
    5.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5.2.1 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5.2.2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5.2.3 课后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6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6.1 演示实验教学设计——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6.1.1 前期分析阶段
        6.1.2 教学设计阶段
        6.1.3 教学效果分析
    6.2 分组实验教学设计——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
        6.2.1 前期分析阶段
        6.2.2 教学设计阶段
        6.2.3 教学效果分析
    6.3 课后实验设计——以“惯性”为例
        6.3.1 前期分析阶段
        6.3.2 成果展示阶段
        6.3.3 教学效果分析
    6.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反馈
        6.4.1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6.4.2 问卷结论
7 结论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
附录B 教师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附录C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反馈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中外物理教材对比研究综述
        1.2.2 中外物理实验对比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
        2.1.1 教科书与教材
        2.1.2 物理实验
    2.2 本研究对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物理实验研究
        2.3.2 比较教育理论
        2.3.3 发展心理学理论
3 实验内容难易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3.1 实验广度的研究方法
        3.1.1 筛选中德两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3.1.2 对筛选出的实验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3.1.3 按一级主题整理出实验的广度范围
        3.1.4 实验广度的计算方法
        3.1.5 实验广度的呈现方式
        3.1.6 实验广度的比较
    3.2 实验深度的研究方法
        3.2.1 实验深度模型的建立
        3.2.2 实验深度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
        3.2.3 实验深度的比较
    3.3 实验难度的研究方法
4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4.1 中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分析
        4.1.1 实验广度分析
        4.1.2 实验深度分析
    4.2 德国KPK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分析
        4.2.1 实验广度分析
        4.2.2 实验深度分析
    4.3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研究
        4.3.1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广度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4.3.2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深度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4.3.3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内容难度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5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编写体例比较研究
    5.1 实验设计特色
        5.1.1 实验栏目
        5.1.2 实验主题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过程
    5.2 中德两套教材实验设计的案例比较
        5.2.1 中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实验设计案例
        5.2.2 德国KPK高中物理教材实验设计案例
        5.2.3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设计案例的比较
6 实验教学案例
7 研究总结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启示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实验结构
附录二 德国KPK高中物理教材实验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1.1.2 物理学科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活化元素
        2.1.2 生活化教学方式
        2.1.3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
        2.1.4 学科能力
        2.1.5 物理学科能力
    2.2 相关教育学理论
        2.2.1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2 生活教育理论
        2.2.3 建构主义
第3章 相关内容的解读
    3.1 2017 年版“课标”内容解读
        3.1.1 必修部分内容的统计
        3.1.2 选择性必修部分内容的统计
        3.1.3 选修部分内容的统计
    3.2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提炼
    3.3 高考命题中包含实际生活背景的情况调查
        3.3.1 全国新课标试卷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统计
        3.3.2 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新课标试卷题型的统计
        3.3.3 新课标试卷中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试题分值统计
    3.4 小结
第4章 高中物理生活化的调查
    4.1 学生问卷的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3 调查问卷设计
    4.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4.3.1 调查问卷的结果
        4.3.2 调查问卷的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实际应用研究
    5.1 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的基本思路
    5.2 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有效实施策略
        5.2.1 课堂导入教学
        5.2.2 用生活中的知识解释物理概念
        5.2.3 实际生活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5.2.4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5.2.5 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5.2.6 巧用生活用品制作实验仪器
    5.3 实际案例的研究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6.1 总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概况分析
    2.1 建构主义与物理实验教学
    2.2 物理实验教学价值
    2.3 物理实验教学变革发展情况
    2.4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第3章 刘炳昇先生少年成长经历简述
    3.1 科技兴趣小组经历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
    3.2 航模小组经历奠定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与操作基础
    3.3 两位恩师的重要影响
        3.3.1 高中物理老师提供了个性发展的优渥土壤,激发对物理的热爱
        3.3.2 大学老师朱正元先生言传身教,坚定物理实验研究的信念
第4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内涵分析
    4.1 文献资料分析
        4.1.1 论文与书籍数量统计
        4.1.2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发展史
    4.2 低成本物理实验视频整理
        4.2.1 实验视频内容整理
        4.2.2 实验特点分析
    4.3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分析
        4.3.1 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4.3.2 教材结构设计关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统一
        4.3.3 教材内容关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4.3.4 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
        4.3.5 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独特
第5章 访谈纪实——多方面深入了解刘炳昇先生
    5.1 钟情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生动有趣
    5.2 为教学奉献毕生精力,孜孜不倦
    5.3 实验特色鲜明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5.4 师道的传承——“小实验、大智慧”思想影响几代人
    5.5 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众人
第6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启迪
    6.1 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迪
        6.1.1 兴趣与工作结合,永葆好奇心
        6.1.2 行为世范,人格魅力远胜一切
    6.2 对莘莘学子学习物理的启迪
        6.2.1 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6.2.2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6.3 对中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启迪
        6.3.1 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
        6.3.2 关注课堂以外,大力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
        6.3.3 创新物理实验,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
附录
    附录Ⅰ 刘炳昇先生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附录Ⅱ 刘炳昇先生的低成本实验视频整理表
    附录Ⅲ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高中生心理特点
        2.1.1 认知能力
        2.1.2 情绪情感
        2.1.3 自我意识
    2.2 物理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的概念
        2.2.2 物理学习兴趣的形成
    2.3 学习理论基础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3 成就动机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的选取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1 问卷维度分析
        3.3.2 测量学指标
    3.4 问卷的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3.4.1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整体情况
        3.4.2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整体情况
        3.4.3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5 调查结论
        3.5.1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3.5.2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
        3.5.3 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因素
第4章 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4.1 创设情境中激发兴趣
    4.2 实验教学中激发兴趣
    4.3 增加课外活动
    4.4 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4.5 课堂教学实例
        4.5.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4.5.2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4.5.3 《自感》教学设计
        4.5.4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教学设计
    4.6 效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8)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教科书
        1.3.2 电磁学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2.3.1 课时安排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6.1.1 宏观层面
        6.1.2 中观层面
        6.1.3 微观层面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6.2.1 外部影响因素
        6.2.2 内部影响因素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
    1.2 教材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
    2.1 物理素质教育论
    2.2 人本主义理论
    2.3 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2.4 教材评价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 新旧中职物理大纲的比较研究
    3.1 大纲的结构框架
    3.2 课程教学目标
    3.3 教学内容架构
    3.4 知识内容和要求
    3.5 学生实验
    3.6 说明
    3.7 新大纲增加的内容——考核与评价
    3.8 小结
第四章 教材呈现内容与形式的比较研究
    4.1 知识内容
    4.2 实验
    4.3 图片
    4.4 栏目
    4.5 习题
    4.6 版面设计与编排
    4.7 教参教辅
    4.8 教材弹性
    4.9 小结
第五章 教材特点与特色的比较研究
    5.1 指导思想
    5.2 可教性
    5.3 可读性
    5.4 STSE 教育与人文教育
    5.5 科学素养的培养
    5.6 能力与方法培养
    5.7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 论
    6.2 建 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趣味电磁学实验研究[D]. 任树榆.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2]《趣味物理实验》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D]. 黄俊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尹一.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实验部分对比研究[D]. 景行行止. 扬州大学, 2019(02)
  • [5]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D]. 吴熙.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D]. 胡晓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措施的研究[D]. 刘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3)
  • [8]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9]中职物理(通用类)教材的比较研究[D]. 汤玲. 苏州大学, 2011(06)
  • [10]科技馆实验表演及动手制作资源包应用及开发研究报告[A]. 科技馆实验表演及动手制作资源包应用及开发研究"课题组,李志忠,左超,钱岩. 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下册, 2017

标签:;  ;  ;  ;  ;  

几个静电演示小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