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贷工作也要讲文明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郑艳菊[1](2021)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德法兼修型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法治教育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导,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生活等渠道进行理论灌输、知识普及和信念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新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形态刻板、教育过程中缺乏切身体验和情感特质等原因,单一的显性法治教育途径已很难满足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增多,学习资源的广泛通达和无限可复制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变得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和无处不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其具有潜隐性、非正式性和非智性等特征,隐性法治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对单一说教的显性法治教育的抵触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下融入到创设的教育情境之中,不带任何偏见与抵触地跟随教育者一起求索探究并达到教育的意向之地。相比于显性法治教育,隐性法治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法治情感,同时也更符合大学生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使他们对法治精神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树立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实践中,人们虽然认识到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引入了隐性教育的因素,但由于人们对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程度尚有不足,因而还存在隐性法治教育理念缺失、隐性教育情境创设不足、系统协同性不强等各种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施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阻碍。法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其最终目标是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的认同、尊崇和信仰。不论是思想的改变,还是法治素养的提高,都不是靠简单的强制性手段所能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隐性法治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立体性和完整性。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了解其要素的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的中心议题。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运行的、丰富多彩的系统生态系统。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需要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两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过程机制进行讨论,同时借助SPSS理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隐性法治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教育介体的感知易用性、大学生自身的内隐学习能力和绩效预期、外在的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学习意愿和法治行为意愿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启示。构建全方位的法治浸染体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的感染和熏陶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基于现实问题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导、显隐教育相结合,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在具体实践举措上,文章认为应在“以生为本”、“滴灌式”教育和协同化育人等教育原则指导下,通过开发教育载体、创设教育情境、强化制度实践、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激发大学生正向法治情感,内化法治引领,从而树立起大学生尊法守法的法治思维和意识。同时,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掌握主动权、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管理权、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握话语权等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从而全方位构建其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隐性法治教育场域,实现国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与日常生活等多维沟通的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格局。
胡泊[2](2021)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政治共识。中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目标"),在政治上是中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上是中国加速绿色经济发展的量化目标,是倒逼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中国绿色金融凭借政策支持和自身巨大经济体量,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较快、体系较为健全、市场较为活跃,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金融工具,
本刊编辑部[3](2021)在《发挥金融“活水”作用 赋能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区域竞争力的硬支撑。在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要用好金融政策、激发金融活力,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注入金融新动能。本刊邀请泉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屏南县人民政府县长柳岳、泉州农商银行行长杨清波、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苏梽芳教授一起畅谈,分别以政府、银行和学者的视角,
阳梦华[4](2021)在《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究》文中指出伴随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乡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户、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成为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然而,这类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金融帮扶政策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直面问题,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供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乡村中小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兴旺。
卢福财,王守坤[5](2021)在《历史脉络与实践视野下的有为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文中认为政府本身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制度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在培育市场环境、实施产业政策、促进微观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完善宏观治理等层面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开创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互依存共生、相互协调促进的状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为了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要求,不仅需要加强有效市场对于配置资源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还需要克服政府自身职能发挥可能存在的部分短板因素,并以设定增长目标、实施五年规划、坚持试点机制等制度工具为"抓手",从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寻求技术突破、提升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等4个方面,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丁元竹,沈艳,刘培林,李金华,贺雪峰,程虹,杜运周,苏屹,李海舰,刘军强,李实,刘守英,甘犁,吕长江,许晖,罗必良,杨世伟,陈彦斌[6](2021)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号召,2021年4月24日管理世界杂志社在北京举办"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研讨会。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总编辑尚增健主持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出版社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18位专家参加研讨,大家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表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应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丰富内涵,深入领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意义,深度研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点举措,管理世界杂志社重视发挥期刊引领创新作用,愿意与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与会专家就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高度评价管理世界杂志社举办此次会议和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专家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研究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理论。在此过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察实情、出实招,避免学术研究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将参会专家发言要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陈偲[7](2021)在《觉醒与超越——“百年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研讨会撷英》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过百年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行政管理改革》编辑部于2021年6月22日共同举办了"百年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研讨会,邀请《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和《天下为公——中国社会主义与漫长的21世纪》两本畅销书的部分作者和韩毓海、潘维、李玲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邱曙辉,徐志官[8](2021)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探索——以江西抚州市为例》文中认为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产品的附加值,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持续,关键在于形成一条完整的区域生态产业链,为此要在产融结合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2021年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冉慧慧[9](2021)在《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指出
贾丹[10](2021)在《托尼·安德烈阿尼“中国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信贷工作也要讲文明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贷工作也要讲文明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隐性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与定位 |
2.1 隐性法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法治教育 |
2.1.2 显性法治教育 |
2.1.3 隐性法治教育 |
2.2 隐性法治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
2.2.1 潜隐性及其渗透功能 |
2.2.2 非正式性及其弥散功能 |
2.2.3 非智性及其陶冶功能 |
2.2.4 渐进性及其持久化功能 |
2.3 辩证认识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 |
2.3.1 科学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定位认识取向 |
2.3.2 辩证把握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的关系 |
第三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3.1.1 意识形态理论 |
3.1.2 实践认识理论 |
3.1.3 文艺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3.2.1 接受理论 |
3.2.2 自我教育理论 |
3.2.3 感染教育理论 |
3.2.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3.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
3.3 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 |
3.3.1 缄默知识理论 |
3.3.2 潜意识理论 |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3.4 隐性课程理论 |
第四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与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
4.1.1 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复杂化 |
4.1.2 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空间拓展化 |
4.1.3 法治化发展所带来的法治教育需求内生化 |
4.1.4 高等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显隐教育协同化 |
4.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概况 |
4.2.2 调查结果 |
4.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4.3.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学生学习需求不对接 |
4.3.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
4.3.3 人们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
第五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机制 |
5.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要素构成 |
5.1.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主体 |
5.1.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客体 |
5.1.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介体 |
5.1.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环体 |
5.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分析 |
5.2.1 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
5.2.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知识转移过程 |
5.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
5.3.1 理论框架 |
5.3.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3.3 数据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
6.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 |
6.1.1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 |
6.1.2 以“显隐结合”为原则,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相统一 |
6.1.3 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 |
6.1.4 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
6.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教育原则 |
6.2.1 “以生为本”的原则 |
6.2.2 “滴灌式”教育原则 |
6.2.3 协同化育人原则 |
6.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施举措 |
6.3.1 开发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空间 |
6.3.2 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大学生的美好法治情感 |
6.3.3 强化制度实践,内化法治价值引领 |
6.3.4 优化社会环境,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6.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
6.4.1 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为供需双方的空间交汇提供制度保障 |
6.4.2 打造智慧教育系统,实现多重法治教育空间的协同 |
6.4.3 发掘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资源的良性互动 |
6.5 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保障措施 |
6.5.1 掌握主动权 |
6.5.2 明确管理权 |
6.5.3 把握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辨析。 |
(二)全球绿色金融的兴起与演进。 |
(三)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 |
二、全球绿色金融的政策与实践 |
(一)美欧及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 |
(二)国内外绿色金融的实践。 |
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资源配置方面。 |
(二)风险管理方面。 |
(三)价格发现方面。 |
(4)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的重要性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二)金融帮扶政策的作用 |
二、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现实困境 |
(一)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
1. 金融政策指引性待加强 |
2. 农村产权制度亟待完善 |
(二)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脆弱 |
1. 金融服务基础薄弱 |
2. 金融资源配置不足 |
(三)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薄弱 |
1. 市场主体的问题 |
2. 信息不对称严重 |
三、金融帮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一)融资渠道有哪些 |
1.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
2. 获取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 |
3. 从政府部门获取资金支持 |
(二)如何增强融资能力 |
1. 树立诚实守信意识 |
2. 合理配置企业的股份 |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4.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
(三)如何做出融资决策 |
1. 选择适合的融资渠道 |
2. 确定合理的融资额度 |
3. 合理使用企业资金 |
(5)历史脉络与实践视野下的有为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于政府作用的论述及其认知局限 |
(一)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政府作用的定位 |
(二)凯恩斯理论及后续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对于政府作用的拓展 |
(三)西方主流经济学派对于政府作用认识的局限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作用的实践表现 |
(一)培育市场体系 |
(二)实施产业政策 |
(三)促进微观市场主体发展 |
(四)推动科技创新 |
(五)完善宏观治理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府作用的理论阐释 |
五、对于有为政府职能发挥的未来展望 |
(7)觉醒与超越——“百年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研讨会撷英(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鄢一龙: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江宇: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谈火生: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李军鹏: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欧树军: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刘晨光: |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白钢: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永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王海龙: |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 |
(8)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探索——以江西抚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抚州实践 |
下好金融规划“先手棋”,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开好局” |
下好金融创新“制胜棋”,找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发力点” |
下好金融服务“关键棋”,扩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惠及面” |
下好金融风险“防控棋”,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安全线” |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对策与思考 |
明晰权值,对生态产品确价,化解资源变资产阻力 |
增信升值,对生态产品保价,缓解资本变资金困难 |
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化可持续 |
四、信贷工作也要讲文明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D]. 郑艳菊. 河北大学, 2021
- [2]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J]. 胡泊. 国际研究参考, 2021(11)
- [3]发挥金融“活水”作用 赋能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J]. 本刊编辑部. 发展研究, 2021(11)
- [4]乡村振兴金融帮扶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究[J]. 阳梦华. 产业创新研究, 2021(21)
- [5]历史脉络与实践视野下的有为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J]. 卢福财,王守坤. 管理世界, 2021(09)
- [6]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J]. 丁元竹,沈艳,刘培林,李金华,贺雪峰,程虹,杜运周,苏屹,李海舰,刘军强,李实,刘守英,甘犁,吕长江,许晖,罗必良,杨世伟,陈彦斌. 管理世界, 2021(09)
- [7]觉醒与超越——“百年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研讨会撷英[J]. 陈偲. 行政管理改革, 2021(08)
- [8]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探索——以江西抚州市为例[J].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邱曙辉,徐志官. 当代金融家, 2021(08)
- [9]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冉慧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10]托尼·安德烈阿尼“中国模式”研究[D]. 贾丹.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