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止推垫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塑料止推垫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塑料推力瓦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1](2021)在《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压电陶瓷具有极优的机电性能,是高效的电-力-声能量转换系统。功率超声换能器作为一类重要的能量转换振子,广泛应用在超声清洗、超声焊接、超声化学、超声加工等领域。压电材料已被证明具有出色的低介电损耗、优异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性和大的机电耦合能力等集成特性,对超声能量传递、转换和损耗机理的研究在绿色能源应用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基于PZT的压电振子在高压-高温-大负载下工作,压电材料的机电性能参数高度敏感依赖于外界激励和负载工况的复杂动态特征,超声振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介电损耗和弹性损耗。避免压电振子机电性能发生突变,引起压电陶瓷严重的性能退化,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本文研究温度和机械应力对因极化引起的压电材料缺陷-能量域结构改变做了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揭示了温度场和一维力场下缺陷微观效应导致压电陶瓷畴域内部的铁电行为改变的机制,开展对压电材料介电弹性体的复杂机电行为演变的研究。探索接触界面的加工质量对声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声负载变化对超声换能系统的能量输出稳定性和声能量传输品质的影响规律,对超声压电振子的频率响应、转换效率和阻抗匹配及装配工艺参数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Pb(Ti0.52Zr0.48)O3在外界温度变化和机械应力加载过程中材料微观结构相变演化规律及升温或外部加载对PZT-8断口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升温效应下,断口SEM成像表明:晶体内部缺陷密度变大,多晶缺陷处出现残余可切换极化的逐渐累积,形成明显加深的晶界线,平均粒径变大;而在单轴压作用下,晶界间形成了具有更小晶粒的畴壁分界线,多晶行为逐渐演变成为晶粒间的多晶缺陷处出现的疲劳损伤,平均粒径变小。在单一温度场或一维力场下晶格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同于室温下,转变激活能低,容易产生多相的相结构的转变。加温下,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加压下,四方相的两个衍射峰逐渐过渡成三方相的一个衍射峰。说明结构域切换使得各晶粒中的剩余极化和内能阈值的平衡受到破坏,材料的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2)研究加热温度(Tc)、加热时间(Tt)、轴向压力(Pp)在老化天数(ta)下对Pb(Ti0.52Zr0.48)O3谐振频率fs的影响规律,分别为预测压电陶瓷在使用工况中温度和压力对单片压电振子乃至整个谐振系统的频率漂移提供定量评价体系。建立响应变量(谐振频率变化量(Δfs))与试验变量(Tc,Tt,Pp,ta)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响应曲面建立输入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单片PZT-8压电振子谐振频率Δfs的影响评价。(3)分别探究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单片Pb(Ti0.52Zr0.48)O3电学参数的演化规律,用映射瀑布图表征Tc、Tt、Pp在ta下压电振子的电学参数(静态电容C1、动态电阻L1和动态电感R1)的演变趋势,在大功率条件下提供作为压电振子电学品质变化的判断依据;基于压电陶瓷畴结构的温度依赖性和大机械负载下的非线性行为,采用阻抗分析仪,得到单片压电振子在热-力环境下关键性能参数的变化,获得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eff和机械品质因数Qm的老化趋势,作为因老化效应对压电材料性能高精度影响的评价参考。(4)研究接触界面表面粗糙度(S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得到加工工艺参数和界面质量表征,探讨超声频振动在接触界面因反射或衰减产生波形微变对超声谐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预紧螺栓直径M(mm)和面粗糙度Sa(μm))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Sa响应曲面建立M和Sa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界面粗糙度对压电振子机电性能的影响程度。(5)研究轻负载(液面高度HL(mm))和固体负载(单轴压Ps(MPa))对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keff和Qm的影响规律,探究因声负载的变化造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吸收散射,对换能器的能量输出和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响应变量(Δfs)与输入变量(M和HL,M和Ps)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二次预测模型,通过M-HL和M-Ps响应曲面,分别建立M和HL、M和Ps之间交互作用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s的影响评价,探究不同负载下超声换能系统处于失谐、非匹配状态的可能程度。

宋家锋[2](2021)在《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文中认为缓冲结构广泛地应用在车辆工程、农业工程、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等领域中,设计出吸能特性好、质量轻的缓冲吸能结构对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工程仿生学原理,以自然界中轻质高强的秸秆为仿生原型,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薄壁结构、泡沫填充结构和蜂窝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相似性分析,选取轻质高强的高粱和芦苇秸秆作为仿生原型,宏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两种秸秆宏观上表现为变壁厚的锥形结构,且规律分布着节特征。沿着茎秆自上而下,其壁厚和直径逐渐增大的趋势,而节间距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种秸秆的截面特征有所不同,芦苇秸秆圆环形中空截面,而高粱秸秆截面为渐进式具有凹槽的非圆截面填充结构。微观上,两种秸秆均由纤维组织层、多孔基质以及大小维管束簇结构组成,且基本组织均为梯度变化的多孔结构,不同的是维管束的组织形式存在一定差异。(2)通过对高粱和芦苇秸秆的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拉伸时,节特征表现为负面作用;而在压缩、弯曲以及冲击时节特征则表现为增强作用。高粱/芦苇的有节试样的轴向抗压强度、径向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分别较相同部位无节试样高出4.1/4.4,0.66/13和8.4/5.3倍。动态冲击试验表明,高粱/芦苇的有节试样的轴向抗冲击峰值载荷较相同部位无节试样分别高出了2.1/1.9和1.6/1.8倍,冲击韧性高出了5/4.5倍。力学试验表明:节特征可以有效的提升秸秆的承载能力,对于空心芦苇秸秆结构,节特征的增强作用占据主导作用;而对于高粱秸秆的实心结构,髓芯和节的共同作用使得其力学性能更优。(3)为明晰节特征对茎秆的增强作用,基于Micro-CT技术,建立了高粱和芦苇秸秆节特征以及维管束结构精细数字模型;并结合力学试验和各向异性材料本构关系,建立了高粱和芦苇秸秆的CT和CAD有限元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可知:与传统CAD模型相比,CT重构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真实的试验现象更为接近,误差为10.77%。同时分析了节特征对秸秆的增强作用,从理论上推导了适用于高粱和芦苇秸秆中节结构径向压缩时临界屈曲应力的力学模型。(4)根据高粱秸秆的非圆截面特征,提出了仿生凹槽管的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仿生凹槽管的比吸能、抗弯强度、压溃力效率分别比普通圆管提高93.10%、50.97%、15.05%,质量降低了2%。根据高粱和芦苇秸秆中空、凹槽以及节特征,对泡沫填充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泡沫填充结构中,锥孔型仿生设计方法所得到的泡沫填充结构质量最轻;其中,泡沫填充碳纤维增强管的比吸能较完全填充碳纤维增强管提高了32%,且质量下降了29.01%。根据两种秸秆节特征处微观层面的多孔结构及梯度特性,提出了仿生蜂窝晶胞及边线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种方法及6种结构的表现优于六边形蜂窝结构的性能。其中表现最优的为五边形-圆形组合式蜂窝管,与六边形蜂窝结构相比,其吸能提高41.06%,比吸能提高了39.98%。(5)基于各薄壁吸能结构的仿生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单腿准静态试验表明:仿生三级缓冲结构与传统三级缓冲结构相比,其质量下降了22.37%,比吸能提升15.94%。着陆冲击试验表明:在硬地面冲击测试时,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52.3%过载效应,比传统三级缓冲结构的高出18.06%。在松软地面冲击测试时,仿生三级缓冲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45.9%过载效应,比传统三级缓冲结构高出27.15%。本文在对自然界中两种带节秸秆进行宏微观结构分析和力学特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取了非圆截面、梯度壁厚特征、增强节特征、特征晶胞及边线结构等特征,对薄壁吸能结构进行了仿生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可以为吸能结构设计、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杨公标[3](2021)在《浅埋隧道与邻近地层空洞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地层变形的影响》文中认为浅埋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会加剧地层变形和破坏程度,极易引发地层过大变形甚至地面塌陷事故。本文以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地层空洞与浅埋隧道的力学相互作用机理、邻近空洞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和破坏特征,提出了空洞风险分区准则及计算方法,给出了地层空洞危害的工程防治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浅埋隧道邻近地层空洞施工的解析模型,克服了现有解析方法对重力因素考虑不足及隧道变形边界模式单一问题,并采用Schwarz交替原理考虑了隧道与地层空洞的相互影响。本文分别基于隧道变形边界条件和隧道原岩应力释放边界条件,建立了考虑地层空洞与隧道相互作用和被开挖土体重力因素影响的解析模型,据此可以分别从变形源头和受力源头考虑隧道开挖效应。综合运用复变函数方法和Schwarz交替原理对解析模型进行了理论求解,通过MATLAB编程实现了迭代计算。从理论特点和编程角度对理论解的求解精度进行了讨论,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通过理论分析,从地层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地层空洞和隧道的变形、受力角度,揭示了地层空洞与隧道的力学相互作用机理,明确了地层空洞变形的力学原因及空洞变形与地层变形的内在联系。(2)研发了盾构隧道开挖三维相似模型试验系统,揭示了浅埋隧道施工扰动下含空洞地层的变形和破坏机制。基于自主研发的盾构隧道三维相似模型试验系统,模拟了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三维施工过程,研究了地层空洞与隧道相对位置和净距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围岩压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揭示了隧道和空洞附近地层破坏特征及土压力拱形成过程。建立了考虑主要施工因素的盾构隧道三维施工精细化数值模型,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试验工况进行了拓展研究,获得了空洞形态、大小、与隧道相对位置及净距等因素对地层变形和地层塑性区发展的影响规律。(3)以塑性区贯通程度、空洞边界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地表沉降为判别指标,提出了浅埋隧道临近地层空洞施工的安全风险分区方法。针对邻近隧道施工影响下含空洞地层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特点,提出了以地层塑性区贯通程度、空洞边界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地表沉降为判别指标的地层空洞风险分区准则,并给出了相应的分区计算方法。采用隧道施工三维全过程数值模型,以空洞大小、与隧道相对位置及净距为变化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地层空洞风险划分为强风险区、弱风险区和无风险区。针对地层空洞问题提出了相应工程防治措施,并对不同工程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何俊飞[4](2021)在《降雨及地下水位抬升对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北黄土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致使黄土地区上平山造地的高填方工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考虑在降雨入渗及地下水位抬升的影响下,高填方地基的沉降问题是工程界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总结降雨及地下水位抬升影响下高填方地基沉降问题研究现状及理论分析等基础上,开展了SWCC、抗剪强度、渗透试验、单轴蠕变等室内试验,并结合有限元软件GEO-STUDIO数值模拟初始水分场分布及分层总和法分析工后增湿变形沉降规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Q3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滤纸法试验获得不同状态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基质吸力及其相关渗透系数,并通过VG模型拟合得到相关参数,为数值模拟提供参数输入,为了分析抗剪强度与基质吸力相关的关系,结合抗剪强度试验获到不同含水率下、不同压实度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进一步分析了非饱和Q3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2)对不同含水率下原状Q3黄土和不同压实度下压实重塑Q3黄土进行了单轴侧限蠕变试验,建立了在不同含水率下、不同压实度下、不同轴向荷载下其黄土的应变-时间关系曲线,为了再进一步分析黄土的蠕变机理,结合Burgers、M-B元件模型分析并比较各模型的优缺点,得到适合该黄土元件模型组合。(3)通过上述单轴蠕变侧限试验,得到原状Q3黄土和不同压实度下压实重塑Q3黄土在稳定阶段蠕变应变与含水率下、轴向荷载下的模型公式,为数值模拟计算工后增湿变形沉降提供相关公式参考。(4)先初步分析了降雨入渗及地下水位抬升诱发黄土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的灾害问题,为了解决在降雨入渗及地下水位抬升影响下高填方地基的工后增湿变形不好预测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得到的相关参数及稳定阶段蠕变应变与含水率、荷载的模型公式,结合数值软件GEO-STUDIO建立模型分析填方体在不同压实度下,高填方地基在不同降雨工况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地下水位在抬升不同高度下(3m、5m、7m、10m、15m、20m、30m)的增湿水分场变化规律以及工后增湿变形沉降规律,总结黄土高填方增湿变形沉降与压实度、降雨及水位抬升条件下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的工程问题提供依据。

王平,王会娟,王丽丽,钱紫玲,邵生俊[5](2021)在《含构造节理黄土强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造节理构成了黄土土体的软弱面,极易引发滑坡、崩塌等灾害,是各类黄土地质灾害的构造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域内典型构造节理的调查,分析了黄土构造节理的分布、产状以及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构造节理模拟方法,并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1)黄土构造节理产状比较稳定,节理面较为平滑,闭合度较高;(2)通过材料模拟节理面间的接触关系能够有效完善研究的室内实验技术;(3)黄土构造节理与含水率共同影响了黄土体的强度,对其破坏模式起到了控制作用。

陆家辉[6](2021)在《旋切用竹段整圆整直装置的设计制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提高竹材旋切竹单板出材率及降低旋切用竹段选材要求为目的,通过查阅竹段构造特征、力学特性及软化对于竹材应力、形变的影响的相关资料,分析了现有竹材整形装备及方法整形效果差、受竹段大小头影响等缺陷,确定了装置设计要求,制定了整圆整直整体方案,围绕整体方案设计、制造了关键机构,对装置进行了组装、完善,安装了简单的气动系统,使用样机进行了竹段整圆整直试验。本装置的主要机构包括(1)内咬合胀轴;(2)分离式辊面整形辊;(3)同步驱动机构;(4)机架。装置主要特征为:1、采用内外同时施力整形,竹段外部由整形辊同步向竹段进给施力,竹段内部由内咬合胀轴自内向外施力,整形力分布合理,竹段不易破裂;2、整形辊同步方式合理,刚性位置同步与整形力柔性同步结合,整形辊各侧端部在同一圆上,确保竹段周向圆整;同时整形辊能倾斜贴合竹壁,配合整形辊的分离式辊面设计,解决了竹段尖削度对整圆整直的影响;3、该装置即能单独使用,也能经设计后现有竹材旋切机配合安装,形成竹段整形旋切机,实现竹段整圆整直后立即旋切,减少辅助工序。试验表明本装置能够平均减小竹段截面最大、最小直径差4mm,此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关键机构对于解决竹段圆直度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宜楠[7](2021)在《CF/PEEK点阵结构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是新一代集材料、结构、功能设计为一体的理想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强、高比刚、可设计性强等优良性能,但现有制备工艺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且自动化程度低,严重限制了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本文以热塑性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高承载性能与低成本制造为目标,提出基于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的点阵夹层结构新型制备工艺,并对新型点阵制备工艺开展研究,探索工艺参数对成型制件力学性能与铺放质量的影响规律,优化成型工艺参数,保证最终成型的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搭建了面向点阵芯子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铺放原位成型试验台。分析试验台工作原理与功能需求,完成铺放头加热、加压等核心功能模块的方案选择与结构设计,提出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相关零部件选型加工,搭建调试整机设备。该试验台可以实现CF/PEEK点阵芯子及本文工艺研究所需其他试件的制备。分析了点阵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参数对细观结构层间结合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最终成型制件力学性能。选择细观尺度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合板为代表,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为目标,结合单因素法与多因素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以层间剪切强度与微观形貌为表征方法,重点分析铺放压力、铺放温度、铺放速度三个工艺参数及耦合作用对CF/PEEK层合板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预测模型,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分析了点阵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参数对预浸带曲线贴合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点阵芯子圆角处首层预浸带与模具贴合质量。选择点阵芯子直杆与斜杆的过渡圆角为研究对象,探索工艺约束下点阵芯子斜杆与水平面的最大可成型夹角,同时分析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参数对点阵凹凸圆角处预浸带曲线贴合质量的影响规律,优化成型工艺参数。提出了基于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的金字塔点阵夹层结构制备工艺流程,比较了自动铺放原位成型法与胶接法两种连接方式的连接强度,分析了预浸带铺层数及十字交叉结点处预浸带铺放方式等芯子成型工艺参数对点阵夹层结构平压性能的影响,理论计算了不同成型工艺下点阵平压性能并分析其失效模式,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下热塑性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平压性能,评价了本文提出的新型点阵夹层结构制备工艺。

张文俊[8](2021)在《真空放电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的阳极特性及推进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是一种利用真空电弧烧蚀阴极金属材料产生的金属等离子体作为推力源的电推进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等特点。而目前真空放电生成的等离子体源的喷射性能较差,包括等离子体密度较低,运动能量较小,导致推进器形成的推力相对较小,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究新型、高效的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探究能够有效提高等离子体特性和推进性能的新型推进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仿真模拟以及设计实验的方法,探究了推进器的阳极特性对放电特性、等离子体生成特性及推进性能的影响。首先,针对推进器的阴极生成的带电粒子大部分运动到阳极,造成带电粒子利用率低、喷射性能差、推力小的问题,设计了分别具有阳极电阻、阳极电感和阳极电容的三种放电回路,并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三种放电回路的放电过程进行仿真电路等效,最后通过基于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推力测量系统对推力和推力-功率比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真空脉冲放电中,通过改变阳极电参数能够在时间上控制阳极带电粒子的吸收量,影响阴极Hump建立,使更多的带电粒子沿绝缘套筒喷口轴向喷射,有效提高了金属等离子体射流的喷射性能和推进性能。特别是与传统的推进器的阳极直接接地相比,采用阳极电容放电回路(C为100pF)的推进器生成的推力峰值和推功比峰值分别提高了7倍和9.4倍。其次,为了从根源上提高等离子体的生成量,增大推进器的推力,提出了一种同时在阴极和阳极加电压的方式,并讨论了阳极电位幅值、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阴极侧施加脉冲电压,阳极侧施加直流电压的方式,能够维持电极长时间放电,等离子体持续生成,从根源上提高了等离子体的数量。相比传统的只在电极一侧加电源的方式,同时在阳极加DC电源使推进器的推力峰值从μN级提高到了mN级。最后,针对真空放电不容易形成多个电极同时放电的现象,提出采用绝缘阳极电极结构进行在一个电源下的多个电极放电实验,并探究了电极间距和电容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是由于绝缘阳极结构的放电电压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降低至电弧维持电压,多个电极同时放电才能够实现。多个电极同时放电可以提高等离子体生成量。在单次脉冲中,相比单电极推进器,多电极推进器的推进性能更好,推力峰值和推功比峰值分别提高了2倍和2.4倍。

韩若楠[9](2021)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分部填筑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处理现阶段公路容量和服务水平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之间的问题,同时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高速公路进入新建与改扩建并行的时代。目前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经验表明,若新建路基施工方法不合理、新旧路基拼接处与地基处治措施不当、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不完善,将会引起路基顶面过大差异沉降,严重将发生路基垮塌等公路灾害。针对路基拓宽施工措施、处治技术等问题,本文依托日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并基于此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探究工程中新旧路基变形特性、影响因素、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并结合室内试验对差异沉降处治技术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依据反压马道效应及有效应力路径优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即分部填筑法,基于分部填筑工法,根据依托项目建立路基拓宽横断面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路基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水平分层填筑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水平分层填筑,新路基采用分部填筑将减少老路基内部的竖向位移,地基土体有效应力路径远离强度破坏包线,路基偏向于安全。(2)基于分部填筑工法,以路基顶面变形为指标,探究拓宽方式、拓宽宽度、路基高度、地基模量、路基模量和路基重度对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并与传统水平分层填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基拓宽工程采用单侧拓宽形式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更加不利,加宽路基高度、拓宽宽度和加宽路基重度与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和水平位移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地基模量和加宽路基模量与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和水平位移呈负相关;对比路基拓宽填筑方式,采用分部填筑法对减少老路基顶面差异沉降效果更好,且拓宽宽度越宽,拓宽高度越高,地基模量越低,分部填筑法减少差异沉降的比例越高。(3)针对依托工程新旧路面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在路面底部施加不同差异沉降分析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综合考虑材料的劈裂强度和容许拉应力确定路面结构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并进行差异沉降控制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差异沉降作用下,老路面面层与基层承受拉应力,基层最先达到破坏强度,新路面基层与底基层处于受拉状态,底基层水平应力最先达到破坏强度。(4)根据建立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通过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分别分析复合地基与土工格栅处治技术对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路基拓宽工程采用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治技术均可有效减少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和水平位移,路面结构差异沉降结果满足差异沉降控制标准。(5)结合日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选取8个试验段,通过埋设沉降观测设备,对新路基底部横截面沉降和新路基坡角处沉降进行施工期动态监测,并对现场试验段动态监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邱明兵[10](2021)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分离模型,分别考虑桩的运动相互作用和惯性相互作用,用试验获得的相位差求二者矢量和。对运动相互作用,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研发双弹簧反应位移法,计算桩侧土压力增量和桩身位移、弯矩、剪力。对惯性相互作用,采用成熟的m值法。试验方面,配合振动台10t的载荷量,设计和制作了粘弹性边界,可较好消除模型箱的边界效应,实现无限地基的震动模拟。设计和制作了高位和低位弹性质点体系,研究了不同频率结构的上部质点和场地位移的相位差规律。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拟合试验位移值,以实测桩身弯矩为基准,利用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获得土弹簧刚度值;并且进行了多工况验证,分析和试验数据的规律吻合度较高。主要结论有:1、叠层剪切箱增加粘弹性边界后,可明显调整试验土层位移幅值和曲线形态,以及加速度幅值。2、桩两侧土压力增量时程呈现反相,一侧达到正向峰值时,另一侧达到负向峰值。正向峰值大于负向峰值。3、压力盒测量的压力值是增量值,是与位移相关的物理量。正动土压力值是由土颗粒压缩产生的接触力增量。负压力值是桩主动侧卸载所致,是压力负增量,具有明确物理含义。应用到双弹簧反应位移法中,主动侧弹簧表现为负刚度。4、通过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的试验桩侧土弹簧刚度,被动侧为12MPa/m,落在相关规范取值(3~15MPa/m)范围内。振动台试验土层平均剪应变2.7x10-3,与对应的实际场地平均应变8.2x10-3在同一数量级,达到实际场地平均应变的33%,较为接近。因此,振动台试验反演的土弹簧刚度具有工程实际意义。5、实测相位分析表明,长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均大于90°;短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大部分小于90°,小部分大于90°。偏于保守的,长周期结构的两个相互作用矢量和可以用SRSS法代替,短周期结构矢量和用代数和代替。6、实测相位分析表明,桩身应变与场地位移保持同步。双弹簧反应位移法符合基桩动力响应机理,可用于地震作用下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的接触力和桩身效应增量计算分析。

二、塑料推力瓦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推力瓦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压电陶瓷发展概况
        1.1.1 压电材料分类
        1.1.2 硬性压电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1.1.3 PZT在热-力环境下的老化效应研究现状
        1.1.4 压电陶瓷机电特性研究现状
    1.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研究概述
        1.2.1 功率超声振子研究进展
        1.2.2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转换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损失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功率超声振子能量在接触界面的研究进展
    1.3 功率超声振子在不同负载下机电性能的研究概述
        1.3.1 功率超声振子在硬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1.3.2 功率超声振子在软性负载下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纵向振动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设计
    2.1 引言
    2.2 33k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理论设计
        2.2.1 压电陶瓷元件振动模式与压电方程
        2.2.2 压电材料及压电换能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2.2.3 有损耗的晶片级联的机电等效图
        2.2.4 压电换能器的机械共振频率方程
        2.2.5 功率超声电源的选型
    2.3 33k纵向振动变幅杆理论设计
        2.3.1 变幅杆主要性能参数
        2.3.2 变幅杆分类
        2.3.3 超声变幅杆的选型和固定
        2.3.4 半波长圆截面阶梯型变幅杆频率方程
        2.3.5 复合棒纵向振动超声压电振子共振频率方程
    2.4 33k超声压电振子COMSOL有限元分析
        2.4.1 压电振子模型建立
        2.4.2 压电振子模态分析
        2.4.3 压电振子谐响应分析
    2.5 试验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3.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温度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3.1 引言
    3.2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3.3 加温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3.3.1 加温试验平台
        3.3.2 显微结构
        3.3.3 物相结构
    3.4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3.4.1 温度影响下的单片PZT-8等效电路模型
        3.4.2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3.4.3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3.4.4 温度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3.5 不同温度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机电性能演变
        3.5.1 温度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3.5.2 温度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3.5.3 温度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3.6 本章小结
4.单片纵向压电振子在一维力场下的机电性能演变
    4.1 引言
    4.2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老化理论模型
    4.3 一维轴向压力下Pb(Ti_(0.52)Zr_(0.48))O_3的微观组织及物相分析
        4.3.1 加力试验平台
        4.3.2 显微结构
        4.3.3 物相结构
    4.4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电学参数的演变
        4.4.1 单轴压影响下单片PZT-8的等效电路模型
        4.4.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容C_1的老化影响
        4.4.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感L_1的老化影响
        4.4.4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动态电阻R_1的老化影响
    4.5 一维轴向压力下单片Pb(Ti_(0.52)Zr_(0.48))O_3的机电性能演变
        4.5.1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谐振频率f_s的老化影响
        4.5.2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老化影响
        4.5.3 一维压缩应力对单片PZT-8机械品质因数Q_m的老化影响
    4.6 本章小结
5.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接触界面的机电特性
    5.1 引言
    5.2 接触界面建模
    5.3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表征
        5.3.1 超声压电振子的装配
        5.3.2 激光加工接触界面的工艺参数
        5.3.3 接触界面微观形貌表征
        5.3.4 接触界面粗糙度表征
    5.4 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接触界面下的机电特性分析
        5.4.1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5.4.2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5.4.3 接触界面粗糙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在不同负载下的机电特性
    6.1 引言
    6.2 负载分类
    6.3 液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6.3.1 液体负载试验平台
        6.3.2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6.3.3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6.3.4 液面高度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6.4 固体负载下复合棒超声压电振子的机电特性分析
        6.4.1 固体负载试验平台
        6.4.2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谐振频率f_s的影响
        6.4.3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的影响
        6.4.4 力负载对复合棒压电振子机械品质因数Q_m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秸秆结构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1 秸秆茎秆收获机械力学
        1.2.2 秸秆茎秆作物力学
        1.2.3 秸秆茎秆力学模型
    1.3 仿生吸能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仿生薄壁管
        1.3.2 仿生吸能板
        1.3.3 仿生多胞管
    1.4 着陆缓冲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着陆器研究现状
        1.4.2 着陆缓冲结构国外研究现状
        1.4.3 着陆缓冲结构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带节秸秆宏微观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仿生原型选择
        2.2.1 原型选择依据
        2.2.2 相似性分析
        2.2.3 仿生原型基本特点
    2.3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3.1 试验目的
        2.3.2 结构分析设备与研究方法
    2.4 宏观结构分析结果
        2.4.1 直径沿茎秆变化规律
        2.4.2 壁厚沿茎秆变化规律
        2.4.3 节间距沿茎秆变化规律
        2.4.4 秸秆截面特性
    2.5 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
        2.5.1 细观结构分析
        2.5.2 微观结构分析
    2.6 茎秆化学成分及官能团分析结果
        2.6.1 官能团分析
        2.6.2 EDS能谱分析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秸秆力学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3.2.1 试验样本
        3.2.2 准静态力学试验
        3.2.3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
    3.3 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3.1 拉伸性能
        3.3.2 抗压性能
        3.3.3 抗弯性能研究
    3.4 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4.1 轴/径向抗冲击特性
        3.4.2 抗弯冲击特性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秸秆节结构三维重构及力学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高粱和芦苇秸秆节结构逆向重构
        4.2.1 秸秆截面影像数据采集
        4.2.2 秸秆逆向重构
        4.2.3 重构模型简化
    4.3 秸秆本构关系参数确定
    4.4 重构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
        4.4.1 有限元分析流程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茎秆节结构受力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轻质吸能结构仿生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茎秆结构特征与力学特性的关联性
    5.3 主要评价指标
    5.4 薄壁结构截面仿生设计与分析
        5.4.1 薄壁结构仿生截面设计
        5.4.2 仿生薄壁结构参数化研究
        5.4.3 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
    5.5 薄壁结构梯度仿生设计与分析
        5.5.1 薄壁结构仿生设计
        5.5.2 仿真分析
        5.5.3 验证试验
        5.5.4 多角度斜向加载分析
        5.5.5 响应面优化
    5.6 泡沫填充结构仿生设计与分析
        5.6.1 泡沫结构仿生设计
        5.6.2 试验及结果分析
    5.7 蜂窝结构仿生设计分析
        5.7.1 蜂窝结构仿生设计
        5.7.2 仿真及对比分析
        5.7.3 试验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着陆腿吸能结构仿生设计研究
    6.1 引言
    6.2 缩比着陆器样机设计
    6.3 三级缓冲结构冲击仿真分析
        6.3.1 单腿压缩仿真分析
        6.3.2 结果分析
    6.4 单腿压缩及缩比着陆器冲击测试系统
        6.4.1 缩比着陆器样机制备
        6.4.2 组合式缓冲结构制备
        6.4.3 测试系统搭建
    6.5 着陆器多腿动态缓冲性能试验
        6.5.1 试验原理
        6.5.2 单腿压缩试验
        6.5.3 硬地面着陆冲击试验
        6.5.4 松软地面着陆冲击试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申请的发明专利
    3.参与项目
    4.获奖情况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3)浅埋隧道与邻近地层空洞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和破坏研究现状
        1.2.2 含空洞地层隧道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和破坏研究
    1.3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2 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位移边界复变函数解析
    2.1 引言
    2.2 复变函数理论
        2.2.1 应力和位移的复变函数表示
        2.2.2 边界条件的复变函数表示
        2.2.3 解析函数表达式
        2.2.4 保角映射
    2.3 Schwarz交替原理
        2.3.1 解析模型
        2.3.2 Schwarz交替法
    2.4 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变形边界条件下的求解过程
        2.4.1 浅埋隧道变形边界条件下的复变函数解
        2.4.2 空洞边界的附加面力
        2.4.3 空洞在附加面力作用下的求复变函数解
        2.4.4 隧道附加位移
        2.4.5 应力和位移计算公式
    2.5 解析解精度分析与验证
        2.5.1 解析解精度分析
        2.5.2 解析解验证
        2.5.3 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
    2.6 参数影响性分析
        2.6.1 地层沉降云图
        2.6.2 地表沉降结果分析
        2.6.3 空洞边界变形分析
        2.6.4 空洞边界应力分析
        2.6.5 隧道边界应力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应力边界复变函数解析
    3.1 引言
    3.2 模型与求解方法
        3.2.1 解析模型
        3.2.2 求解方法
    3.3 隧道在初始重力场作用下的求解
        3.3.1 基本方程
        3.3.2 映射函数
        3.3.3 地表边界条件
        3.3.4 隧道边界条件
        3.3.5 系数方程组求解
    3.4 Schwarz迭代过程
    3.5 解析解精度分析与验证
        3.5.1 解析解精度分析
        3.5.2 解析解验证
        3.5.3 解析解与数值解比较
    3.6 结果分析
        3.6.1 隧道边界变形分析
        3.6.2 空洞边界变形分析
        3.6.3 地表沉降分析
        3.6.4 空洞边界应力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模型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相似理论
        4.2.1 相似理论概述
        4.2.2 围岩相似条件
        4.2.3 模型盾构机相似条件
    4.3 隧道开挖模拟试验装置研制
        4.3.1 施工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4.3.2 模型盾构机研发
    4.4 地层相似材料研制
    4.5 模型试验方案及过程
        4.5.1 模型试验工况
        4.5.2 试验过程
        4.5.3 监测方案
    4.6 试验结果及分析
        4.6.1 地表历时沉降
        4.6.2 深部地层历时沉降
        4.6.3 围岩压力历时变化
        4.6.4 空洞对地表最终沉降的影响
        4.6.5 空洞对深层最终沉降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隧道施工引起的含空洞地层变形和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模拟方法
        5.2.1 数值模拟方法
        5.2.2 数值模型
    5.3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1 空洞形态影响分析
        5.4.2 空洞与隧道间距影响分析
        5.4.3 空洞尺寸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施工风险分区及工程防治措施
    6.1 引言
    6.2 空洞风险分区准则及计算思路
        6.2.1 空洞风险分区准则
        6.2.2 计算思路及工况设计
    6.3 空洞风险分区结果
    6.4 地层空洞防治措施
        6.4.1 空洞超前探测
        6.4.2 工程处置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降雨及地下水位抬升对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雨入渗对黄土地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位变化对高填方增湿变形沉降的研究现状
        1.2.3 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现状
        1.2.4 非饱和黄土强度、渗透、蠕变特性研究现状
        1.2.5 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2 非饱和Q_3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2.1 非饱和黄土基本特性
        2.1.1 非饱和土水特征曲线特性
        2.1.2 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特性
        2.1.3 非饱和黄土渗透特性
    2.2 试验材料制备
        2.2.1 现场取样
        2.2.2 试样制备
    2.3 试验方法及仪器
        2.3.1 吸力测试方法及仪器
        2.3.2 抗剪强度方法及仪器
        2.3.3 渗透试验方法及仪器
    2.4 试验方案方案及步骤
        2.4.1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2.4.2 抗剪强度试验
        2.4.3 渗透试验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1 基本物理特性
        2.5.2 土水特征曲线特性试验
        2.5.3 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2.5.4 渗透试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Q_3黄土蠕变特性研究
    3.1 蠕变理论发展
    3.2 蠕变试验
        3.2.1 Q_3黄土蠕变试验方案及步骤
        3.2.2 Q_3原状黄土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 Q_3重塑黄土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Burgers蠕变模型及参数获取
        3.3.1 Burgers蠕变模型的原理
        3.3.2 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获取
    3.4 M-B模型及参数的获取
    3.5 Q_3黄土稳定时段蠕变应变与压实度、含水率、荷载之间的模型公式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降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工后增湿变形沉降规律研究
    4.1 降雨工况下数值模拟
        4.1.1 降雨工况下数值模拟思路
        4.1.2 降雨工况下数值模拟方案
        4.1.3 降雨工况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4.2 不同降雨条件下高填方地基水分场分布规律
        4.2.1 小雨工况
        4.2.2 中雨工况
        4.2.3 大雨工况
        4.2.4 暴雨工况
    4.3 最大降雨入渗深度与压实度的关系
    4.4 降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
        4.4.1 小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计算
        4.4.2 中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计算
        4.4.3 大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计算
        4.4.4 暴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计算
        4.4.5 降雨工况下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位抬升不同高度后高填方地基工后增湿变形沉降规律研究
    5.1 地下水位抬升数值模拟方案
    5.2 在不同压实度下地下水位抬升不同高度后水分场分布规律
    5.3 地下水位抬升后引起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分析
    5.4 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的案例预测分析
        5.4.1 延安新区工程背景
        5.4.2 工后增湿变形沉降预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含构造节理黄土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构造节理的分布特征
2 实验方案设计
3 构造节理对试样破坏模式的影响
    (1)滑动破坏
    (2)滑动剪切破坏
    (3)劈裂破坏
    (4)共轭剪切破坏
4 节理倾角变化对土体强度影响
    4.1 节理倾角变化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
    4.2 含水率对不同节理倾角峰值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节理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5 结论

(6)旋切用竹段整圆整直装置的设计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竹材构造特征及力学特性
        1.2.2 竹材旋切研究现状
        1.2.3 竹材整形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2 装置设计要求分析及整体方案确定
    2.1 装置设计要求分析
        2.1.1 毛竹相关特性
        2.1.2 设计要求确定
    2.2 整体方案确定
        2.2.1 施力方式的确定
        2.2.2 施力执行机构的确定
        2.2.3 整形辊进给方式的确定
        2.2.4 同步方式的确定
3 装置各机构设计
    3.1 内咬合胀轴的设计分析
    3.2 加压驱动装置的设计
    3.3 整形辊的设计
        3.3.1 整形辊结构设计
        3.3.2 芯轴的强度较核
    3.4 同步驱动机构的设计
        3.4.1 同步驱动机构结构设计
        3.4.2 同步驱动机构载荷分析
        3.4.3 链条链轮的选型
        3.4.4 转轴的强度较核
        3.4.5 蜗轮蜗杆的强度较核
        3.4.6 齿轮的强度较核
    3.5 机架的设计
        3.5.1 机架种类
        3.5.2 各部分设计
    3.6 动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3.6.1 动力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3.6.2 负载分析
        3.6.3 液压缸参数确定
4 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组装、完善
    4.1 整形辊的制造
    4.2 同步驱动机构的制造
    4.3 机架的制造
        4.3.1 同步驱动机构安装架与底座
        4.3.2 导向盘
    4.4 动力控制系统的制造
        4.4.1 气缸的选型
        4.4.2 其他气动原件
    4.5 相关改进完善
    4.6 装置生产效率及设备成本
5 竹段整圆整直试验
    5.1 竹材整形旋切方法
    5.2 整圆整直试验
    5.3 效果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CF/PEEK点阵结构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1.3.1 组装拼接工艺
        1.3.2 穿插编制工艺
        1.3.3 热压模具成型工艺
        1.3.4 熔融沉积3D打印工艺
    1.4 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纤维铺放与原位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热塑性复合材料概述
        1.4.2 自动纤维铺放装备技术研究进展
        1.4.3 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安排
2 CF/PEEK点阵结构自动铺放原位成型试验台
    2.1 试验台工作原理
    2.2 试验台功能分析
        2.2.1 铺放材料与结构
        2.2.2 铺放头及运动平台功能分析
    2.3 试验台铺放头结构设计
        2.3.1 加热装置
        2.3.2 加压装置
        2.3.3 仿形装置
        2.3.4 加热加压装置
        2.3.5 导向装置
        2.3.6 预热装置
    2.4 试验台运动平台结构设计
    2.5 试验台总体设计与搭建
    2.6 本章小结
3 点阵铺放原位成型工艺参数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3.1 点阵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可行性试验
    3.2 试验准备部分
        3.2.1 试验方法
        3.2.2 测试表征方法与试样制备
    3.3 单一工艺参数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
        3.3.1 铺放压力影响规律
        3.3.2 铺放温度影响规律
        3.3.3 铺放速度影响规律
        3.3.4 层间剪切试验分层现象及力学行为分析
    3.4 多工艺参数耦合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及预测
        3.4.1 多因素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
        3.4.2 多因素响应曲面法预测层间剪切性能
        3.4.3 工艺参数优化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点阵铺放原位成型工艺参数对圆角贴合质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2 工艺约束下点阵芯子可成型角度研究
    4.3 工艺参数对圆角贴合质量影响研究
        4.3.1 铺放温度影响规律
        4.3.2 铺放压力影响规律
        4.3.3 铺放速度影响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金字塔点阵夹层结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5.1 金字塔点阵夹层结构制备工艺
        5.1.1 金字塔点阵芯子制备
        5.1.2 面板制备
        5.1.3 面板与点阵芯子连接
    5.2 金字塔点阵芯子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5.2.1 试样制备
        5.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新型制备工艺下点阵夹层结构平压性能理论分析
        5.3.1 点阵芯子相对密度
        5.3.2 点阵芯子杆件压缩性能分析
        5.3.3 点阵夹层结构平压性能计算
        5.3.4 不同制备工艺下点阵结构平压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真空放电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的阳极特性及推进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综述
    1.3 研究重点和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真空放电等离子体推进器的理论基础与实验平台
    2.1 真空放电机制
        2.1.1 真空放电阴极表面的场致发射现象
        2.1.2 真空放电等离子体加速机制
    2.2 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基本原理
        2.2.1 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2.2.2 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的工作过程
    2.3 真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平台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参数测量系统
        2.3.3 推进性能评估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阳极电参数对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特性和推进性能的影响
    3.1 阳极电阻对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特性的影响
        3.1.1 阳极电阻对电极放电特性的影响
        3.1.2 阳极电阻对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影响
        3.1.3 电阻值的影响
        3.1.4 阳极电感的影响
    3.2 阳极电容对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特性的影响
        3.2.1 阳极电容对电极放电特性的影响
        3.2.2 阳极电容对等离子体生成特性的影响
    3.3 推进器在不同阳极电参数下的推进性能
        3.3.1 推力
        3.3.2 推力-功率比
    3.4 本章小结
4 阳极电位对等离子体生成特性和推进性能的影响
    4.1 阳极正电位的影响
        4.1.1 阳极带正电位时电极的放电特性
        4.1.2 阳极带正电位时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特性
        4.1.3 正电位幅值的影响
    4.2 阳极负电位的影响
        4.2.1 阳极带负电位时电极的放电特性
        4.2.2 阳极带负电位时的等离子体生成特性
    4.3 阳极带电位的推进器的推进性能
        4.3.1 推力
        4.3.2 推力-功率比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绝缘阳极结构的多电极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特性和推进性能研究
    5.1 多电极等离子体射流的生成
        5.1.1 绝缘阳极电极的放电特性
        5.1.2 双电极等离子体射流的生成
    5.2 影响多电极等离子体射流生成的因素
        5.2.1 电极间距的影响
        5.2.2 电容容量的影响及三电极等离子体射流的生成
    5.3 多电极推进器的推进性能
        5.3.1 多电极推进器的推力
        5.3.2 多电极推进器的推力-功率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高速公路改扩建分部填筑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发展现状
        1.2.2 高速公路拓宽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1.2.3 高速公路拓宽新旧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分部填筑路基变形特性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拓宽路基沉降计算理论
        2.1.2 固结理论
        2.1.3 有效应力
        2.1.4 土体本构模型
    2.2 分部填筑工法的设计及计算分析
        2.2.1 分部填筑工法新路基横断面设计
        2.2.2 分部填筑法的施工流程
    2.3 路基土室内试验
        2.3.1 土的物理特性试验
        2.3.2 土的力学特性试验
    2.4 路基拓宽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
        2.4.1 PLAXIS简介
        2.4.2 计算模型及力学参数
        2.4.3 计算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3.1 拓宽形式对新旧路基变形的影响
        3.1.1 不同拓宽方式的影响
        3.1.2 不同拓宽宽度的影响
        3.1.3 不同路基高度的影响
    3.2 路基与地基土质变化对新旧路基变形的影响
        3.2.1 不同地基模量的影响
        3.2.2 不同路基模量的影响
        3.2.3 不同路基重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路面结构对差异沉降的力学响应及控制标准
    4.1 路面结构对差异沉降的力学响应
        4.1.1 路基顶面沉降分布形式
        4.1.2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4.1.3 计算结果分析
    4.2 差异沉降控制指标研究
        4.2.1 基于路面材料劈裂强度的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4.2.2 疲劳破坏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4.2.3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提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路基拓宽差异沉降处治技术研究
    5.1 土工格栅处治技术研究
        5.1.1 筋土复合结构直剪试验
        5.1.2 有限元模型
        5.1.3 位移分布
        5.1.4 应力分布
        5.1.5 土工格栅处治措施优化设计
        5.1.6 土工格栅处治效果
    5.2 复合地基法处治措施优化分析
        5.2.1 有限元模型
        5.2.2 位移分布
        5.2.3 复合地基桩基结构优化设计
        5.2.4 复合地基处治效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场试验段布置与监测
    6.1 试验段概况
        6.1.1 依托工程概况
        6.1.2 试验段处治方案
        6.1.3 现场试验方案
    6.2 沉降变形的动态监测
        6.2.1 试验段监测方案
        6.2.2 沉降动态监测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桩基础地震响应的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
        1.1.2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概述
        1.1.3 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概述
        1.1.4 张建民等任意侧向位移下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理论
        1.1.5 地震动土压力沿深度分布的测试规律既有资料整理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3 台桩基振动台试验
        1.2.1 成层土中桩基与复合地基地震作用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1.2.2 桩端嵌固效应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1.2.3 高承台桩基础的抗震性能研究
        1.2.4 目前测试动土压力遇到的几个问题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制粘弹性边界剪切箱
        1.3.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1.3.3 动土压力
        1.3.4 土弹簧刚度系数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2.1 反应位移法
        2.1.1 反应位移法的研究概况
        2.1.2 反应位移法建模
        2.1.3 地基弹簧刚度的确定
        2.1.4 地表峰值水平位移的选用
        2.1.5 惯性力计算
    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模型
        2.2.1 反应位移法的建模假定
        2.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2.3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位移求解
        2.2.4 与传统反应位移法比较
        2.2.5 弹簧刚度沿深度线性增长的解
    2.3 均匀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3.1 桩顶自由,桩端自由
        2.3.2 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2.3.3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自由
        2.3.4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嵌岩
        2.3.5 下硬上软渐变土层反应位移法算例
    2.4 成层土的反应位移法
        2.4.1 线性粘弹性成层土的稳态地震反应
        2.4.2 成层土的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4.3 成层土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4.4 流滑土中反应位移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尺寸原型桩振动台试验设计
    3.1 引言
    3.2 试验目的和几个试验重点
    3.3 试验设备
    3.4 粘弹性边界剪切箱设计
        3.4.1 叠层剪切试验箱粘弹性边界改进
        3.4.2 粘弹性边界的参数确定
        3.4.3 叠层框架与刚架设计与制作
    3.5 试验方案设计
        3.5.1 小尺寸原型桩基结构设计
        3.5.2 质量块与弹性质点
        3.5.3 模型土性质
        3.5.4 传感器的选用与布置
    3.6 地震波的选择与加载工况
        3.6.1 地震波种类
        3.6.2 加载工况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概述
        4.1.1 拟合反演与验证的思路
        4.1.2 场地位移测量和分析要点
        4.1.3 场地加速度测量和分析要点
        4.1.4 桩侧动力土压力增量测量和分析要点
        4.1.5 应变测量重点
        4.1.6 相位测量和分析要点
        4.1.7 两个相互作用的矢量和
        4.1.8 位移形态管
        4.1.9 桩顶嵌固与绑扎SAA影响
    4.2 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1 空土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2 模型地基振动特征
        4.2.3 剪切波速
        4.2.4 轻型动力触探
    4.3 有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3.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3.2 场地位移特征
        4.3.3 桩侧压力增量
        4.3.4 有边界小震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3.5 峰值和相位值
        4.3.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3.7 桩身应变特征
    4.4 无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4.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4.2 场地位移特征
        4.4.3 桩侧压力增量
        4.4.4 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4.5 峰值和相位值
        4.4.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4.7 桩身应变
    4.5 边界条件和加速度的影响对比
        4.5.1 剪切箱位移
        4.5.2 场地加速度
        4.5.3 桩两侧增量压力增量差
        4.5.4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6 补充试验及分析
        4.6.1 补充试验说明
        4.6.2 压力增量时程分析
        4.6.3 位移分析
    4.7 桩侧土弹簧刚度反演与验证
        4.7.1 拟合与反演
        4.7.2 小直径桩验证
        4.7.3 群桩验证
        4.7.4 反演及验证总结
    4.8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8.1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概况
        4.8.2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场地位移
        4.8.3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桩身应变特征
        4.8.4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9 叠层质量块体系试验分析
        4.9.1 工况5 应变规律
        4.9.2 工况17-1应变规律
        4.9.3 工况19-1应变规律
        4.9.4 两个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9.5 拟合与验证
    4.10 高低位弹性质点体系
        4.10.1 位移规律
        4.10.2 加速度规律
        4.10.3 工况28-1应变规律
        4.10.4 工况30-1应变规律
        4.10.5 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10.6 高低质量块试验验证
    4.11 EL-C波作用下桩身应变规律
    4.12 本章总结
        4.12.1 位移规律
        4.12.2 加速度规律
        4.12.3 土压力增量规律
        4.12.4 两个相互作用相位差
        4.12.5 基桩变形机理与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刚度取值
        4.12.6 试验安装经验
第5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工程应用示例
    5.1 前言
    5.2 项目条件
        5.2.1 工程概况
        5.2.2 勘察条件
        5.2.3 结构条件
    5.3 桩基础抗震设计
        5.3.1 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和参数
        5.3.2 惯性相互作用计算
        5.3.3 运动相互作用计算
        5.3.4 两个作用效应最大值组合及评价
        5.3.5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1
附录图2
附录图3
附录图4
附录图5
精彩瞬间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四、塑料推力瓦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ZT-8纵向振动功率超声振子机电特性研究[D]. 李婧. 中北大学, 2021
  • [2]基于带节秸秆的轻质吸能结构仿生研究[D]. 宋家锋. 吉林大学, 2021
  • [3]浅埋隧道与邻近地层空洞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地层变形的影响[D]. 杨公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降雨及地下水位抬升对高填方地基增湿变形沉降规律研究[D]. 何俊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含构造节理黄土强度特性研究[J]. 王平,王会娟,王丽丽,钱紫玲,邵生俊. 自然灾害学报, 2021(03)
  • [6]旋切用竹段整圆整直装置的设计制造[D]. 陆家辉.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7]CF/PEEK点阵结构自动铺放原位成型工艺研究[D]. 梁宜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真空放电金属等离子体推进器的阳极特性及推进性能的研究[D]. 张文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高速公路改扩建分部填筑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 韩若楠. 山东大学, 2021(12)
  • [10]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D]. 邱明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标签:;  ;  ;  ;  ;  

塑料止推垫研究试验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