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傅向军[1](2010)在《二元共掺BST薄膜介电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二元共掺对Sol-gel法制备的钛酸锶钡(Ba0.6Sr0.4TiO3,BST)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围绕提高BST薄膜介电性能而展开,结合目前优化BST介电性能的研究趋势,对一元掺杂与二元共掺进行研究,并对BST进行了交替掺杂的研究尝试。利用XRD、AFM、XPS等现代材料分析方法对薄膜微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并就相关成分、工艺、结构及性能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首先,研究掺杂前后BST相结构的变化,结合试验结果,从容差因子等角度判断了掺杂元素对BST相结构的影响。通过AFM和XPS分析了BST薄膜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分析表明:掺杂后BST晶粒尺寸的变化与掺杂的元素有关,一元掺杂后钙钛矿结构BST的含量发生了变化。选取铈、锰对BST进行了A位掺杂、B位掺杂与AB位共掺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BST薄膜的介电性能得到了优化,其中,铈锰二元共掺的介电性能更具有优势,介电损耗最低可以降到0.014,20V的偏压下的优值因子为16.9;铈锰共掺克服了铈单掺杂耐压性差的问题。其次,为进一步降低BST薄膜的介电损耗,本论文进行了交替掺杂的研究尝试。研究了掺杂浓度和薄膜层数对交替掺杂BST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交替掺杂在保持一定的优值因子基础上显着降低了介电损耗,同时,该薄膜还具有良好的耐压特性、平稳的损耗-偏压特性。此外,测试频率从100KHz提高到1MHz后,BST薄膜介电性能显示出良好的频率稳定性能。
单连伟[2](2009)在《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粉末-溶胶法制备铌酸锶钡(SrxBa1-xNb2O6, 0.25≤x≤0.75,SBN)和钛酸锶钡(SrxBa1-xTiO3,SBT)两相共存的复相陶瓷,简称SBN/SBT。系统研究了SBN/SBT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利用TG-DTA、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LCR数字电桥和静电计等研究了相组成、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和热释电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粉末-溶胶法,当预烧温度为800℃、烧结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3h时可获得SBN和SBT两相微观结构均匀、致密的复相陶瓷。提出了粉末-溶胶工艺制备复相陶瓷SBN/SBT的双相形成机理,研究了不同Nb/Ti比、Sr/Ba比以及La3+掺杂量变化对体系的致密度、颗粒形貌和介电损耗等性能的影响。提出并利用公式Δ(O-Nb)= BE(O1s) - BE(Nb 3d5/2)和Δ(O-Ti)= BE(O1s) - BE(Ti2p3/2),研究复相陶瓷的Nb/Ti比、La3+掺杂变化对[NbO6]和[TiO6]的结构影响,解释了与介电损耗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Δ(O-Ba) = BE[O1s(I)] - BE[Ba3d5/2]和Δ(O-Sr) = BE[O1s(II)]-BE[Sr2p3/2],解释复相陶瓷中的Ba2+和Sr2+对复相陶瓷介电常数的影响。随着Nb/Ti比接近5:5,O-Nb键和O-Ti键的晶格振动回复力逐渐增加,降低了复相陶瓷的本征介电损耗,Δ(O-Ba)和Δ(O-Sr)则逐渐增加,即复相陶瓷的极化率提高,增加了复相陶瓷介电常数,而复相陶瓷0.7BaO·0.3SrO·0.5TiO2·0.5Nb2O5热释电系数,相对于单相钙钛矿相(Ba0.7Sr0.3)TiO3和钨青铜相(Ba0.7Sr0.3)Nb2O6温度响应范围明显提高。采用公式Δ(O-Nb)=BE(O1s)-BE(Nb3d5/2)和Δ(O-Ti) = BE(O1s)-BE(Ti2p3/2)和Δ(O-Ba) = BE[O1s(I)]-BE[Ba3d5/2]和Δ(O-Sr) = BE[O1s(II)] -BE[Sr2p3/2],表征La3+掺杂对复相陶瓷的[NbO6]和[TiO6]与Ba-O和Sr-O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0.7-z)BaO·(0.3-z)SrO·zLa2O3·0.5Nb2O5·0.5TiO2中Nb元素价态不受La3+掺杂的影响,Ti元素价态受La3+掺杂的影响,0.25%mol的La3+掺杂使体系的致密度、颗粒形貌和介电损耗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La3+掺杂使复相陶瓷优值因子的温度稳定性优于0.7BaO·0.3SrO·0.5TiO2·0.5Nb2O5、钙钛矿相(Ba0.7Sr0.3)TiO3和钨青铜相(Ba0.7Sr0.3)Nb2O6。
高成勇[3](2008)在《钙离子掺杂的钨青铜型晶体铌酸锶钡的光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具有钨青铜结构的铌酸盐晶体许多是优良的光折变材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结构空位,因此可以通过分了设计和离子掺杂进一步提高此类晶体材料的质量或改变其各种性能(如晶体的光折变特性等)。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异常迅速。CSBN((Ca0.28Ba0.72)x(Sr0.60Ba0.40)1-xNb2O6)晶体是由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新近生长的一种具有钨青铜结构铌酸盐。经X-ray粉末衍射数据表明:CSBN系列晶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bm;具有非中心对称性,类似SBN结构。CSBN晶体内部含有A1,A2,B1,B2和C等结构空位,其中A1位和A2位被Ca2+,Sr2+,Ba2+部分填充,B1和B2位被Nb5+完全充满,而C位未被填充,属于非充满型结构。本文主要对(Ca0.28Ba0.72)x(Sr0.60Ba0.401-xNb2O6晶体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包括该晶体的晶格振动光谱特性(拉曼谱,红外吸收谱)及与之相关的热学特性,晶体双折射及偏振光干涉特性,光折变中心及光折变非线性,晶体的体光栅衍射特性和光学自相位共轭等。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空间群理论计算分析了CSBN系列晶体的晶格振动模式。全面报道了该系列晶体在不同几何配置下的晶格振动谱,并对不同Ca2+掺杂的SBN晶体的晶格振动谱进行了分析比较。CSBN晶体属于钨青铜型晶体,其原胞中含有5个分子式的分子,理论上有135个基本晶格振动模式。本研究中利用激光拉曼散射技术测量了该晶体的室温拉曼光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晶体的红外吸收谱。通过谱图分析,对CSBN各晶体与其他同构晶体类似的特征峰值分别予以确认。在拉曼光谱试验中采用六种配置状态,共观测到了55支简正模;红外吸收光谱试验中共观察到了5条红外谱线。实验中虽未能观察到三重简并的反对称伸缩振动模v3,但对八面体离子的其他四个简正振动模v1,v2,v4及v5进行了确认。对于谱线少的原因,文中分析认为除了样品制备因素外还应与晶体的形成过程有关:由Nb-O八面体络合成晶体时,晶体保持相对稳定,其它金属离子的作用很难改变其整体运动的特点,只产生局部影响;同时,空位的随机性造成晶体的无序,使谱线减弱,造成大波数范围频谱的本底隆起,这直接了影响到许多谱线的观测。2、系统地研究了CSBN各晶体的热学特性。CSBN各晶体表现出了特有的热学性质:沿c轴方向,在居里点下,CSBN各晶体随着温度的增加,表现出负的膨胀特性;高于居里点呈现正膨胀。沿a轴方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该晶体产生热膨胀,其热膨胀系数为正值。CSBN各晶体a向和c向的热导率在居里点附近趋于相同,但偏离居里点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居里点以上c向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大于a向的热导率;居里点以下c向的热导率小于a向热导率。此种特性的成因被认为是主要由于铌原子的热运动垂直于O—Nb—O链,从而降低了O—O链分离的可能所导致的。3、系统的研究了CSBN晶体的双折射及其偏振光干涉特性。在讨论晶体的双折射与结构的关系的基础上,测量了晶体在偏振光入射下的消光角。通过光心提取法测量了晶体的折射率及双折射率,测量精度达到10-4,并且确定出了激光入射波长为532nm的消光角中k值的大小,即:kCSBN75≈270;kCSBN50≈259;kCSBN25≈255。在未采用传统的偏光显微镜技术前提下,通过自行设计光路,研究了双折射晶体CSBN的锥光干涉特性。结合锥光干涉图,理论分析计算了平行光轴入射的晶体锥光干涉图中干涉级次变化的成因,干涉图由内向外疏密分布的规律以及垂直光轴入射的干涉图的形成原因等;探讨了不同掺杂对晶体的双折射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晶体锥光干涉图随光锥入射角度的变化的规律,定性了小角度旋转晶体后黑色十字劈裂的成因。基于理论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实现了负单轴晶体的锥光干涉图。根据实验结果判定了文中所使用的CSBN系列晶体均具有良好的光学均匀性,其双折射率梯度均达到10-5。4、根据CSBN晶体的透射谱,研究讨论了CSBN晶体的光折变中心问题。文中通过CSBN晶体的透射谱,计算了该类晶体的在能带吸收边缘附近的衰减指数,分析了晶体的透射特性:CSBN75晶体的衰减指数比较大,代表晶体具有较大无序程度;晶体从396nm至768 nm,由于Ca2+掺杂加强了对该波段的吸收,并且在红光波段(675nm附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小吸收峰,相应深陷能级为1.84eV,与未掺杂的SBN透过曲线相比较,CSBN晶体的波长响应范围向红光和红外区扩展。由于在近红外波段,激发光子能量较小,此时的吸收光谱反映的是晶体内缺陷离子的振动特性,或晶体中浅陷阱能级的性质;同时,非计量化学比掺杂可引起Nb-O6八面体团簇周围电势分布的变化,这些因素已足以影响晶体的某些光学特性如晶体吸收特性。基于以上因素,通过分析认为:Ca2+掺杂虽然能够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加强了晶体的吸收,可以增强晶体的光折变效应,但Ca2+不可能充当光折变效应的中心。5、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CSBN晶体的光致折射率变化的非线性特性。一方面,基于传统的Z-扫描技术进行了装置改进,实施开孔探测和去基模的方法同时进行测量,减少了接受光能的叠加效应,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利用此改进的技术,试验测定了CSBN25晶体的Z扫描曲线,并且计算了CSBN25晶体的非线性折射系数。另一方面,通过非偏振光写入的方法结合Michelson干涉仪研究了晶体的光致折射率变化特性,并且得到了有关晶体光折变特性的一个重要结论:在激光波长为632.8nm的情况下,CSBN25的折射率呈现正的增长趋势,即Δn>0,晶体表现为自聚焦的特性。CSBN75的折射率呈现负的增长趋势,即Δn<0,晶体表现为自散焦的特性;而CSBN50的光致折射率变化呈现特殊的变化趋势,在1min前CSBN50的折射率呈现正的增长趋势,即Δn>0,1min后CSBN50的折射率呈现负的增长趋势,即Δn<0;在CSBN50晶体中存在着自聚焦向自散焦的动态转化过程。偏振光写入的方法和非偏振光写入的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文中对以上结论利用带输运模型理论及热自聚焦诱导光折变非对称自散焦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通过分析指出:Feinberg的热自聚焦诱导光折变非对称自散焦理论对CSBN50晶体中观测到的光致自聚焦到自散焦现象的解释是适用的。另外,在此基础上首次研究了CSBN晶体的双折射率动态变化特性。在不同功率的激光入射条件下,定量的测试了CSBN晶体的双折射率变化,根据试验结果描绘了CSBN50中双折射率随入射功率及时间的变化特性曲线。6、以全新的角度研究了CSBN晶体的体光栅衍射特性。文中首先测试了不同偏振态写入情况下的晶体体光栅衍射效率,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偏振态入射光的体光栅衍射效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e光的最大衍射效率远大于o光写入时的最大衍射效率,测得的衍射效率变化规律与Kukhtarev及Hong等人的理论符合较好。体光栅衍射效率的测试为该晶体在全息存储和光学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其次,探讨了光折变晶体CSBN75和CSBN50在平面单色偏振光束入射条件下的自衍射特性。试验中发现当入射光偏振为异常偏振时,在远场屏上可观察到明显的自衍射现象并且衍射图形和晶体光轴成一定的夹角,不同掺杂的晶体其形成的夹角大小不同。自衍射起因于晶体噪音栅,文中根据平面光栅衍射理论系统地研究了CSBN75和CSBN50晶体的噪音栅特性,由试验结果确定出了噪音栅的波矢方向,并建立了上述两种晶体的噪音栅模型。显然,噪音栅模型的建构将对合理的限制和利用噪音栅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自衍射的前提下,实验观察并讨论了CBN28晶体的光感应光散射(光扇效应(前向散射光放大)及散射光锥),并且分析了该光感应光散射的成因,即:晶体内的入射光,反射光及各向同性的散射光满足了一定的相位匹配条件,各向异性散射光与入射光及反射光分别写入噪音栅,光感应光散射现象是噪音栅波面叠加的结果。更换CSBN系列晶体进行试验,未发现如此强烈的光感应光散射,这说明不同化学计量比的掺杂会直接影响到光折变晶体的光折变特性。另外,还试验分析了汇聚光束入射条件下的晶体的远场衍射特性及其成因,确定了F.S.Chen等人在光折变晶体LiNO3中观察到的现象(即:光致类透镜效应)在CSBN晶体中同样存在。7、研究了CSBN晶体的光学自相位共轭及其应用。在试验中首次观察到了CSBN晶体中“奇异”的自泵浦相位共轭现象,并用“猫式互作用区”理论成功的解释了此种现象的产生机制:入射光束投射到晶体上时,会受到晶体内部的杂质,缺陷,甚至畴结构的散射作用形成多个方向的散射光,从而为晶体内部的四波混频及光扇效应创造条件。散射光和信号光的耦合以及扇形散射光之间的能量竞争,在晶体内部通过折射率的调制形成实时体相位光栅。当入射到晶体表面的光斑尺寸小于0.85mm时,反射光束被相位光栅所调制,从晶体的XOZ平面出射的光束为高频增强了的相位共轭光;当入射到晶体表面的光斑尺寸大于0.9mm时,两互作用区的相位共轭条件被破坏,此时出射的光斑仅为经YOZ平面出射部分和没有经过晶体的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表明CSBN75晶体是一种可被用作光学信息处理(如本文中利用此现象实现的光学图像边缘增强处理)的良好材料。另外,本工作中还测试了晶体的自泵浦共轭反射率及响应时间,实验发现CSBN75晶体器件具有较宽的角度响应范围,在很宽的角度范围内都可实现自泵浦相位共轭,掺杂浓度对晶体的光折变效应有较强的影响。
李丽霞,朱乃钰,陈晨,陈焕矗,宋永远[4](1991)在《掺杂铌酸锶钡单晶的喇曼散射》文中认为本文测定了不同掺杂(Cd)浓度的Sr0.61 Ba0.39 Nb2O6单晶在不同几何配置、不同温度下的偏振喇曼光谱.实验证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掺杂浓度的增加,总的趋势是光谱加宽,谱峰红移,峰强度减小,但基本峰形不变.说明铌酸锶钡单晶的喇曼散射中NbO6氧八面体内模起重要作用.
杨洗陈,李兵,蓝国祥,王华馥[5](1986)在《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350℃内研究了 BaxSr1-xNb2O?(x=0.25,Tc~67.5℃)晶体的喇曼光谱。没有观察到软模现象。发现在居里点上下很大温度范围内,铁电相和顺电相的喇曼光谱相似,低频扩展峰随温度升高而增强。认为 SBN铁电相变属于有序—无序型。
杨洗陈,李兵,蓝国祥,王华馥[6](1983)在《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文中提出一、前言铌酸锶钡(BaX Sr1-XNb2O8简写SBN)的喇曼光谱已有若于报导,但专门研究相变的文献不多。Burns等采用前方散射的方法研究若干四方钨青铜结构的铁电体,他们认为这类铁电体不存在软模,是一种弛豫体。等研究了SBN晶体的喇曼光谱的温度效应,
陈亭,宋树贵,许煜寰[7](1983)在《铁电晶体KNSBN的喇曼光谱》文中指出铌酸锶钡钾钠(Kx Na1-x) (SryBa1-y)0.8Nb2O?,简称KNSBN,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的铁电晶体。许煜寰、陈焕矗曾对晶体的生长及各种物理性质随化学成份的变化作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他们的结果表明,
二、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二元共掺BST薄膜介电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BST 晶体结构与微观机理 |
1.1.1 BST 的晶体结构 |
1.1.2 BST 的介电性能 |
1.1.3 BST 微观机理 |
1.2 BST 研究热点 |
1.3 BST 梯度改性研究 |
1.3.1 (Ba/Sr)梯度 |
1.3.2 掺杂梯度 |
1.4 BST 掺杂改性研究 |
1.4.1 一元掺杂的研究 |
1.4.2 二元共掺的研究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5.1 掺杂元素的选取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制备工艺 |
2.2.1 Sol-gel 法的基本原理 |
2.2.2 Sol-gel 法制备 BST 薄膜 |
2.2.3 Sol-gel 法制备 BST 薄膜机理探讨 |
2.3 测试 |
2.3.1 XRD 测试 |
2.3.2 XPS 测试 |
2.3.3 AFM 测试 |
2.3.4 C-V 测试 |
2.4 实验方案 |
第三章 掺杂 BST 相结构分析 |
3.1 一元掺杂 |
3.1.1 铈掺杂 |
3.1.2 钇掺杂 |
3.1.3 锰掺杂 |
3.1.4 退火温度对比分析 |
3.2 二元共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铈锰共掺 BST 性能研究 |
4.1 介电性能测试结果 |
4.2 介电性能分析 |
4.2.1 AFM 分析 |
4.2.2 XPS 分析 |
4.2.3 可调性分析 |
4.2.4 介电损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替掺杂 BST 性能研究 |
5.1 掺杂浓度研究 |
5.1.1 锰钇交替 |
5.1.2 钇锰交替 |
5.1.3 频率对比 |
5.2 薄膜层数研究 |
5.2.1 可调性 |
5.2.2 介电损耗 |
5.2.3 频率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铌酸锶钡与钛酸锶钡的研究现状 |
1.2.1 铌酸锶钡的结构与性能 |
1.2.2 钙钛矿结构钛酸锶钡结构与性能 |
1.3 热释电器件的研究和应用 |
1.4 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 |
1.4.1 功能-功能材料复合 |
1.4.2 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 |
1.5 SBN 与SBT 复合的理论依据 |
1.5.1 性能的相配性 |
1.5.2 SBN 与SBT 晶体结构的相配性 |
1.5.3 制备工艺 |
1.5.4 SBT 相与SBN 相的互掺杂 |
1.6 热释电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和制备工艺研究 |
2.1 试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和工艺路线 |
2.3 溶胶成胶条件确定 |
2.4 制备工艺研究 |
2.4.1 烧结制度的确定 |
2.4.2 球磨时间的确定 |
2.4.3 预烧温度的确定 |
2.4.4 烧结温度的确定 |
2.4.5 烧结时间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b/Ti 比对SBN/SBT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相结构分析 |
3.3 显微形貌分析 |
3.4 SBN/SBT 的XPS 分析 |
3.5 Nb/Ti 比对SBN/SBT 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r/Ba 对SBN/SBT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相结构分析 |
4.3 显微形貌分析 |
4.4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镧掺杂对SBN/SBT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相组成分析 |
5.3 显微结构分析 |
5.4 镧掺杂复相陶瓷表面态分析 |
5.5 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钙离子掺杂的钨青铜型晶体铌酸锶钡的光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钨青铜型铌酸盐晶体研究概述 |
1-1-1 铌酸锶钡(SBN)晶体 |
1-1-2 铌酸锶钡钾钠(KNSBN)晶体 |
1-1-3 铌酸锶钡钙(CSBN)晶体 |
1-1-4 铌酸钡钙(CBN28)晶体 |
1-1-5 其他钨青铜型结构晶体 |
§1-2 掺杂对钨青铜铌酸盐晶体结构及性能影响 |
§1-3 非线性光折变效应 |
1-3-1 非线性光折变效应简介 |
1-3-2 钨青铜结构晶体的光折变性能 |
1-3-3 钨青铜结构晶体在光折变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SBN晶体的晶格振动光谱研究 |
§2-1 引言 |
§2-2 CSBN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空间群分析 |
2-2-1 CSBN材料置备及结构 |
2-2-2 P4bm(C_(4v)~2)空间群分析 |
§2-3 CSBN晶体的拉曼光谱 |
2-3-1 实验仪器、样品制备及实验配置 |
2-3-2 拉曼光谱结果分析及讨论 |
§2-4 CSBN晶体的红外光谱 |
2-4-1 测试装置和方法 |
2-4-2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及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SBN晶体的热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CSBN晶体的热物理性质 |
3-2-1 CSBN晶体的比热 |
3-2-2 CSBN晶体的热膨胀 |
3-2-3 CSBN晶体的热导率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SBN晶体的双折射及其偏振光干涉 |
§4-1 引言 |
§4-2 CSBN晶体的双折射 |
4-2-1 晶体双折射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
4-2-2 CSBN晶体的双折射消光角的测量 |
4-2-3 CSBN晶体的折射率及双折射 |
§4-3 晶体的偏振光干涉理论 |
4-3-1 晶片在正交和平行偏光镜下的干涉 |
4-3-2 晶片在聚敛偏振光下的干涉现象(锥光干涉图) |
§4-4 CSBN晶体的锥光干涉 |
4-4-1 聚敛偏振光下的CSBN晶体的锥光干涉 |
4-4-2 试验结果分析及理论计算 |
4-4-3 CSBN晶体的光学均匀性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CSBN晶体的光折变中心 |
§5-1 引言 |
§5-2 光折变中心理论 |
5-2-1 光折变晶体的缺陷中心的形成 |
5-2-2 光折变中心的表征 |
§5-3 CSBN晶体的透射特性及光折变中心 |
5-3-1 CSBN晶体的透射特性 |
5-3-2 CSBN晶体的吸收边及其衰减指数 |
5-3-3 Ca~(2+)掺杂CSBN的光折变中心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CSBN晶体的光折变非线性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CSBN晶体的非线性折射率 |
6-2-1 三阶非线性相关理论 |
6-2-2 Z-扫描技术 |
6-2-3 基于Z-扫描技术的非线性折射系数测量 |
6-2-4 Z-扫描装置的改进及CSBN25的Z-扫描曲线 |
§6-3 CSBN晶体的光折变非线性 |
6-3-1 非偏振光下基于Michelson干涉法的晶体光折变动态行为 |
6-3-2 偏振光写入的CSBN晶体的光折变动态行为 |
6-3-3 CSBN50晶体的自聚焦向自散焦的动态转换特性理论诠释 |
6-3-4 CSBN晶体的双折射率动态变化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钙离子掺杂铌酸盐体相位栅衍射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CSBN晶体的体相位栅的衍射效率 |
§7-3 平面单色光波入射下的CSBN晶体自衍射特性 |
7-3-1 实验装置及现象 |
7-3-2 平面单色光波入射下自衍射形状的理论分析 |
7-3-3 噪音相位光栅的理论模型 |
§7-4 CBN28晶体的光感应光散射 |
7-4-1 CBN28晶体的扇形效应(前向散射光放大) |
7-4-2 CBN28晶体的散射光锥 |
§7-5 聚焦光束入射下的CSBN晶体远场衍射现象 |
7-5-1 实验装置及现象 |
7-5-2 自衍射现象的成因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CSBN晶体的相位共轭特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相位共轭理论 |
8-2-1 自泵浦相位共轭 |
8-2-2 互泵浦相位共轭 |
§8-3 CSBN晶体中"奇异"的自泵浦相位共轭 |
8-3-1 试验现象观察 |
8-3-2 试验现象理论分析 |
§8-4 CSBN晶体的自泵浦相位共轭及其应用 |
8-4-1 自泵浦相位共轭的共轭反射率(SPPCM) |
8-4-2 自泵浦相位共轭响应时间 |
8-4-3 自泵浦相位共轭实现光学图像边缘增强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PAPER ONE |
PAPER TWO |
Acknowledgment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元共掺BST薄膜介电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D]. 傅向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2]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 单连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3]钙离子掺杂的钨青铜型晶体铌酸锶钡的光学特性研究[D]. 高成勇. 山东大学, 2008(01)
- [4]掺杂铌酸锶钡单晶的喇曼散射[J]. 李丽霞,朱乃钰,陈晨,陈焕矗,宋永远.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1)
- [5]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J]. 杨洗陈,李兵,蓝国祥,王华馥. 无机材料学报, 1986(03)
- [6]铌酸锶钡晶体铁电相变的喇曼光谱研究[A]. 杨洗陈,李兵,蓝国祥,王华馥.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983
- [7]铁电晶体KNSBN的喇曼光谱[A]. 陈亭,宋树贵,许煜寰. 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