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中比较看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法论

从日中比较看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法论

一、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莉[1](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崔京宪[2](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刘俊峰[4](2018)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新史学发展变迁的考察,研究取径上尝试从全球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采用史学史的研究方法,对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平台依托,内容展现如医疗史、新文化史、妇女史等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目标是期待收获一份对台湾新史学脉络的整体了解。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预期和章节设置。第一章从史学与时代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台湾新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并对台湾地区近三十年的时代思潮予以宏观地概括,最后梳理了新史学得以展开所依托的平台。第二章考察了作为新社会史的医疗史,指出医疗史是台湾新史学在起步阶段所拓展的史学研究新领地,随后对医疗史研究的开展情况、研究团队世代的形成、医疗史研究的成果及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章梳理了欧美新文化史的兴起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随后以出版物与期刊论文为中心,考察了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情况。第四章通过台湾地区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来分析台湾地区对新文化史的接收与史学实践。先后讨论了重要学者所树立的学术典范对明清史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以及明清史文化转向的表现。第五章对于台湾史学中妇女史向性别史转向的历程予以讨论。内容涉及妇女史与性别史的异同比较,新史学风潮下的妇女史研究状况,以及这一时期妇女史研究的特点。结论部分首先对台湾新史学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对台湾新史学滋生的问题、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在全球化视野的导引下,通过对台湾新史学重要面向的梳理分析,为了解当代台湾地区史学发展的脉络提供了一份参考性文本。台湾地区史学史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当代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面向。

浦晗[5](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说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汪宇峰[6](2017)在《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的价值在培养现代化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学校体育教育在发展中出现各种困境,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培养人的初衷,由目的沦为成工具。针对这种偏差,本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必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在制订教育政策和学校体育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让学校体育关照到学生的生命与生活,重新回归人自身,最终培养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本研究的思路是按照“理论分析--历史考察--现状审视--应然教育价值取向寻求--基本策略”进行。纲要如下:导论是根据世界体育发展趋势及学校体育共同危机这一背景,引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章为理论分析。分别对“价值与价值取向”、“教育价值与教育取向”、“体育与学校体育”以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第二章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历史考察。本章通过对中西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及价值取向的历史考察,来探寻中西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价值取向的演变。本研究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进行梳理,发现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学校体育教育演变路径及教育价值取向特征截然不同: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更多强调社会本位,表现为“重文轻武”思想;而西方学校体育教育则更加强调个人本位,尤其强调“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理念。第三章是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进行审视。通过对当代学校体育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地位等进行全面分析,本研究认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等方面是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主要表现,以国为本传统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身心二元论思想、现代性后果等四方面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产生偏差的根源。本研究认为以国为本的传统价值观则是导致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文化根源;功利主义价值观重实用、重结果、尚科技是导致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根源;身心关系中的“身心二元论”思想,把身体与精神分离,是导致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思想根源;现代性的发展是导致价值取向偏差的社会根源。第四章为当代学校体育应然教育价值取向寻求。本章为理论构建,探讨了学校体育应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和确立依据。本研究明确提出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必须立足于人,把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回归人的生命本原,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人格、自由个性和“完整的人”。本研究认为当代教育政策对人之身体的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中人的回归、身心关系中身体的转向和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的主要依据;学校体育教育中促进人的生命的生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条件。第五章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本章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改革必需要以人为本重塑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念;从多维角度制订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从人的生成出发重塑教育过程观;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发展学生个性;重构新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促进人的“完整性”发展;改革与完善现有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培养新型的、自由的、专业化的体育教师。

衣健铭[7](2016)在《吉林省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美术课程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区域性民间美术课程也随之而发生。如何认识具有地方特色的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每一个致力于深入挖掘区域性民间美术课程的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对D县农民画课程整体发生进行细致地描绘与论述,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历程,为促进区域性民间美术课程的发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本研究以“吉林省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为研究主题,试图对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历程进行深描,以此揭示其整体发生的机制或规律,从而为D县农民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地方区域性特色课程的发生提供借鉴和依据。本研究以发生学为方法论,具体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并辅以部分量化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本着目的性取样的思路,选择1个县城、3个乡镇、1个村共9所基层中小学校作为研究的典型性个案。研究中主要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文本资料收集等方式,对该个案中农民画艺术家、农民画作者、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50人进行相关的访谈和课堂教学观察,并对个案中基层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用于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对一些农民画课程现象的深入调查。D县农民画课程最初发生的历程如何?其发生的原因何在?首先,以D县农民画发生的起点为引子,将研究对象中大量真实的案例、图片作为焦点信息,引出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历程上各方的选择与适应。其次,以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时间为链条,考察梳理出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三个阶段。即:自发探索阶段、集中开发阶段、调试与改进阶段;最后,总结出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系统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D县农民画与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关系,即:D县农民画本体造就了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并为其发生提供专业适应环境;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基础教育服务农民画艺术本体未来发展的桥梁;D县农民画课程精炼和形成着农民画艺术本体,是对其艺术本体的超越;D县农民画课程与农民画艺术本体的发生发展存在异步性。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如何?基于对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在场人”价值观念的呈现,阐述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演变过程。首先,在D县农民画课程的历史发生基础上,明晰其各个阶段的价值取向与定位是伴随课程的发生而发展演变的,其价值的主要取向从模糊到清晰得以明确并形成“在场人”的共识。其次,因循社会、农民画艺术本体、以及课程的发展轨迹,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的发生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进行选择。最后,在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发生的历程中,其课程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犹如钟摆式发生。D县农民画课程其发生的要素和机制是什么?在此,以一个研究者的视角,将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在场人”要素、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总结出来。具体为: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生物发生律、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运行机制、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动力机制、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同化、顺应机制。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在“顺应”、“同化”等机制作用下达到的平衡态是怎样的?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以课程“在场人”要素为建构起点,在与外部环境因素互动中“顺应”、“同化”等机制促进下而形成的课程“平衡态”。本研究从农民画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等六方面,对其课程同化、顺应等发生机制下而达到的课程平衡状态进行阐释与论证,进而为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真实样态做出合理地深描与阐释。研究获得的直接结论:1、D县丰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动态的、阶段的发展过程。2、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总是围绕在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两极,犹如“钟摆”般向前发生、发展。3、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机制图。即:D县农民画艺术本体与D县区域性美’术教育之间,经过两主体的互助与互动后,构建了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机制图。4、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在“顺应”与“同化”之间达到平衡态。即: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课程“在场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互动中“顺应”、“同化”等机制促进下而形成的课程“平衡态”。同时,其“平衡态”是D县农民画课程“在场人”认同度比较高的所谓现今的“平衡”状态。简言之,就是要在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历程中关注其各方相互作用的发生要素和机制,以此促成课程“平衡态”的实现。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机制对其他区域性民间美术课程发生的回应则在于课程的发生需要其“在场人”要素、外部环境要素之间通力的互动与合作。其中,外部环境因素中各方的支持和保障是其课程发生发展的动力,其核心在于使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实现其积极主动的建构。质言之,就是要通过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克服发生中的不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区域性民间美术课程发生的平台。

王东亮,罗湉,史阳,严绍璗[8](2015)在《我的五十年的作业:会通学科 熔“义理辞章”于一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口述史课题组”采访严绍望先生谈“五十年的学术路径”》文中研究表明采访地点:北京市成府路北京大学东门外"天堂咖啡宫"采访时间:2012年6月12日一2013年8月10日采访人(问):严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课题组的采访。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后来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在日本文化和中日比较文化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请您先谈谈学术道路的选择吧。严绍璗先生(答):2010年我70岁那年,钱婉约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写一篇文章称《严绍璗:圆融与

马银琴[9](2014)在《《雅》、《颂》的时代、性质及其他——由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说起》文中认为家井真教授是日本汉学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学者。本文在充分肯定其诗经学代表作《诗经原意研究》所展现的方法论意义与贡献之后,围绕着铭文与《诗经》的关系、"雅"与"夏"的关系、"客"的历史文化内涵等具体问题,着重分析了该着作在文化阐释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由此强调了深入了解经典产生时代的社会观念、文化制度对于正确阐释经典内涵的重要意义。

许菊芳[10](2012)在《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文中认为选本是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价值、功能更体现了现代性的转变。20世纪以来,唐宋词选既是当代人接受唐宋词的重要媒介,又折射出中国时代转型时期文艺思潮嬗变的轨迹。同时,民国以来的唐宋词选大多出于词学专家学者之手,凝聚了他们词学研究的智慧成果,因此,透过每一部词选,又能触及到词学观念演进的脉搏。基于此,文章运用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的方法,既全面梳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选坛体貌,又深入剖析若干重要选本,勾勒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发展流变的轨迹。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并对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意义。正文以上编综论、下编分论的形式展开对民国以来近百年唐宋词选的梳理和探究。上编四章,前三章分别从民国时期(1911-1949)、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9)、新时期以来(1979至今)三个时期展开论述不同时代语境下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民国时期,唐宋词选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鲜明特征,选坛上新旧词选杂糅,选心和选型逐步多样化,白话词选与评析型词选代表了词选发展的新方向,作词法词选体现出传统学者挽救词文体创作于式微的努力和普及词体创作的构想。建国后三十年中,在文艺理论与创作政治化、功利化的时代环境下,唐宋词选整体表现出数量少和类型单一的特点,其选心偏重于思想性和人民性,选域偏向于豪放词和民间词,选型表现出由重选向重释的全面转变。新时期以来,在较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多元化的文艺思潮推动下,唐宋词选再度繁荣。不仅选本数量多,而且整体呈现出编撰者层次多样、选心多元化、选型多维度、传播媒介多样化等特点。第四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抽绎出民国以来唐宋词选嬗变的轨迹,并阐述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下编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为分论部分,通过重点剖析民国以来以朱祖谋《宋词三百首》、胡适《词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唐圭璋、缪钺等《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为代表的七部词选,展现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演变历程。《宋词三百首》集历代词选之大成,且选词精当,校勘审慎,堪称传统词选之“结穴”。胡适《词选》宣扬了白话词史观念,开启了现代型词选的新体例,建立了开创性的现代型词选范式。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贯穿着名家词的客观意识,同时标注词韵,兼顾填词和读词的双重意旨,是新旧交融的典范之作。胡云翼《宋词选》选词精炼,注释完备,既顺应了时代读者群体的需要,又烙上“左倾”思潮的鲜明印记,因此,它是一部影响广泛而得失参半的普及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不仅切合了时代的主旋律,注重选词的思想性,又超脱于时代之上,注重了选词之“广”与释词之“深”,并宣扬了词体鉴赏的理念,因此,它是一部融研究、鉴赏于一体的选坛别调。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既衣钵于晚清常州词派“重拙大”的词学追求,又开创了“简释”体的词选体例,旧思想和新观念、新方法融合一体,体现出延续传统、开启新声的选词意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兼具词选和工具书的双重性质,其以超大的包容量、选词与鉴赏方面广泛的覆盖面、普遍的影响成为词体鉴赏方面的集大成之作。通过以上论述,论文的结论是:民国以来,唐宋词选与时代文化政治意识、社会历史语境相低昂;唐宋词选折射出20世纪以来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唐宋词选整体呈现出选心、选型、体例等的历变过程和多元化色彩;且随着词体创作的式微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唐宋词选指示门径的功能弱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突显,与此相应,唐宋词选体例根本上也发生了由重选到重释的转变。

二、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1)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预期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史学与时代:新史学思潮的展开
    第一节 新时代与新思潮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史观与史学
    第三节 新史学的平台:从《食货》月刊到《新史学》
第二章 新社会史理念观照下的医疗史研究
    第一节 新社会史的提出
    第二节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台湾医疗史研究的展开
    第三节 集众研究:医疗史研究团体的形成
    第四节 新脚成军:台湾医疗史研究的成就
    第五节 台湾医疗史研究的走向与瓶颈
第三章 新文化史的兴起及其传播
    第一节 新文化史理念的兴起
    第二节 台湾史学界对新文化史的译介
第四章 新文化史的实践——以台湾明清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为例
    第一节 学术人物与典范转移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
    第三节 从社会思想史到社会文化史
第五章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
    第一节 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转向
    第二节 新史学视野下的妇女史研究
    第三节 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的趋势
结论:台湾新史学的整体观与再思考
    第一节 新在何处:台湾新史学整体观
    第二节 回到中国——台湾新史学的再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6)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 当代学校体育发展出现新趋势
        (二) 当代世界学校体育教育的共同困境
        (三) 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教育价值反思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学校体育价值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国内学校体育价值研究的现状分析
        (二) 国外学校体育价值研究的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的相关理论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的内涵
        (二) 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二、体育与学校体育相关理论
        (一) 体育的本质
        (二) 学校体育的内涵
        (三) 教育、体育与学校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
    三、体育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内涵
        (一) 体育的教育价值取向
        (二) 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第二章 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考察
    一、我国学校体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考察
        (一) 古代学校体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
        (二) 近代学校体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
        (三)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二、西方学校体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考察
        (一) 古代西方学校体育教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
        (二) 近代西方学校体育教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
        (三) 二战以后现代学校体育及其教育价值取向
    三、中西方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与反思
第三章 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审视
    一、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的问题审视
        (一) 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价值现状分析
        (二)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价值选择现状分析
        (三)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价值掌控现状分析
        (四) 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价值现状分析
        (五) 学校体育教师地位的价值现状分析
    二、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表现
        (一) 学校体育社会价值取向主导下导致个人价值的缺失
        (二) 学校体育科学主义主导下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 学校体育理性主义主导下导致非理性精神的弱化
    三、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分析
        (一) 传统文化“以国为本”价值观的影响
        (二) 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三) 西方传统哲学身心二元论的影响
        (四) 现代性的消极后果影响
第四章 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应然教育价值取向探寻
    一、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
        (一) 培养人是学校体育的价值所在
        (二) 人的生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原点
        (三) 学校体育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
    二、当代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确立的依据
        (一) 教育政策对人之健康的重视
        (二) 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中人的回归
        (三) 近现代西方哲学价值取向中身体的转向
        (四) 当代社会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追求的基本点
        (一) 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培养
        (二) 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对人的独立人格培养
        (三) 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培养人的自由个性
    四、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的根本要求
        (一) 学校体育首要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生成
        (二) 学校体育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第五章 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基本策略
    一、重塑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念以正本清源
        (一) 学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念需要从工具理性转向以人为本
        (二) 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是为学校体育正本清源
    二、制订“多维”的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目标以培养“完整的人”
        (一)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需要从“一维”转向“多维”
        (二) 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多维”的举措
    三、注重与时俱进关注人的教育生成
        (一) 人的教育发展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二)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要促进人自我生成
    四、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一) 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主体的价值需求
        (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
        (三) 关照学生个体差异,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五、改进学体育教育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完整性”发展
        (一) 学校体育教育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从“完整的人”出发构建多元化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六、完善体育教师培养方式以提高专业水平
        (一) 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质量,加强其对学生“专业性”培养
        (二) 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使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 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保证体育教师专业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吉林省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美术基础教育对于地方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 D县农民画自身影响力的白描及其引发的思考
        (四) D县农民画课程的出现
        (五) 个人生活背景和研究的兴趣所在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课程
        (二) 农民画
        (三) 农民画课程
        (四) 发生学
    二、研究现状
        (一) 农民画的研究现状
        (二) 农民画进入中小学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 发生学方法论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现状
        (四) 运用发生学进行教育学研究的现状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的方法论
        (一) 发生学方法论的概念界定
        (二) 发生学方法论的发展
        (三) 发生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四) 发生学方法论的特点
        (五) 发生学方法论在实际研究中运用的步骤
        (六) 发生学方法论的原则
        (七) 发生学方法论在D县农民画课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二、研究的取向与分析框架
        (一) 研究的取向
        (二) 研究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 文献法
        (二) 作品分析法
        (三) 结构分析法
        (四) 本质性个案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样本所在区域的确定
        (二) 个案样本中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四章 研究过程
    一、前期准备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一) 初识D县——平实其外金玉其中的震撼
        (二) 反思后研究方案的出炉
        (三) 再识D县——日渐热络的关系
        (四) 反思后研究方案的调整
        (五) 深识D县——矛盾背后的追问
        (六) 反思后研究方案的再次调整
        (七) 终识D县——不舍
        (八) 撤离研究现场亲身体验绘画农民画作品的完成
    三、研究者的角色
    四、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 资料的整理
        (二) 资料分类编码
        (三) 资料分析
    六、研究的效度和伦理
        (一) 研究的效度
        (二) 研究的伦理
第五章 背景追溯:D县农民画发生的历史考察
    一、D县农民画发生的起点
        (一) 民间美术为根系的D县农民画发生原始基因
        (二) 民间美术与跃进思想融合下D县农民画发生的萌芽
        (三) 政治大环境下D县农民画发生的真正起点
        (四) D县农民画为什么会得以发生?
    二、D县农民画发生的过程
        (一) 非完全意义上的“农民”的加入,回归民风、民俗的召唤
        (二) 相对“沉默期”后的农民画产业化加速发展
第六章 发生历程: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起点
        (一)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起点的历史透视
        (二)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依据是什么?
    二、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过程
        (一) 摸着石头过河——农民画课程初期的自发艰难探索
        (二)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融合——农民画课程形成期的集中开发
        (三) 调试与改进——农民画课程稳固期的日臻完善
    三、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系统树”
        (一) “系统树”
        (二) D县农民画与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关系
第七章 意义探寻: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诠释
    一、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观念呈现
        (一) 学生感知的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
        (二) 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实现中农民画指导教师的认识与困惑
        (三) 其它人员感知的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
    二、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演变过程
        (一) 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发生的模糊阶段
        (二) 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发生的清晰阶段
        (三) D县农民画课程价值发生的多元化阶段
    三、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演变规律
第八章 要素互动: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要素和机制
    一、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在场人”要素
        (一) 农民画指导教师
        (二) 校长
        (三) 学生
    二、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外部环境要素
        (一) 政府
        (二) 社会
        (三) 教育研究机构
    三、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机制
        (一)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生物发生律”
        (二)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组织运行机制
        (三)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动力机制
        (四)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同化、顺应机制
第九章 结构平衡: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平衡态
    一、D县农民画课程的目标体系
        (一) D县农民画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二) D县农民画课程“在场人”对课程目标理解与确定依据
    二、D县农民画课程设置类型
        (一) 农民画校本课程
        (二) 学科课堂教学渗透
        (三) 农民画团体活动
        (四) 农民画校园文化
    三、D县农民画课程内容
        (一) D县农民画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及原则
        (二) D县农民画课程内容:“在场人”复杂心态下坚定的选择
    四、D县农民画课程实施的取向
    五、D县农民画课堂教学
        (一) D县农民画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二) D县农民画课堂教学过程
        (三) D县农民画课堂教学模式
        (四) D县农民画课堂教学方法
    六、农民画课程评价
        (一) D县农民画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二) D县农民画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 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是动态性、阶段性的
        (二) D县农民画课程发生的价值“钟摆”现象
        (三) 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机制图
        (四) 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在“顺应”与“同化”间达到平衡态
    二、建议
        (一) 对个案D县的相关建议
        (二) 对其他地区区域性民间美术文化课程发生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雅》、《颂》的时代、性质及其他——由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0)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本学的由来及选本的价值功能
    第二节 唐宋词选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上编 综论篇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兴盛的原因探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选的体貌特征
        第三节 三大类型词选探究
        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建国后三十年中唐宋词选衰退的原因透视
        第二节 建国后三十年唐宋词选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建国后三十年若干重要唐宋词选探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述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繁盛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选概貌
        第三节 五种特殊类型词选探析
        小结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及历史文化意义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的历史文化意义
        小结
下编 分论篇
    第五章 传统型词选的结穴之作:朱祖谋《宋词三百首》
        第一节 朱祖谋及其《宋词三百首》研究述评
        第二节 朱祖谋词学成就及《宋词三百首》成书过程
        第三节 《宋词三百首》对传统选本的继承与开拓
        第四节 《宋词三百首》的词选特色
        第五节 《宋词三百首》刊刻以来的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六章 开创现代型词选的典范之作:胡适《词选》
        第一节 胡适的白话文学思想及其词学观念
        第二节 《词选》的编撰缘起及成书过程
        第三节 《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词选》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小结
    第七章 与古维新、取精用弘的名家之选: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第一节 龙榆生其人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成书过程及其版本考述
        第三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名家词选》的选本价值与历史意义
        小结
    第八章 建国三十年中最具影响的普及型词选:胡云翼《宋词选》
        第一节 胡云翼的生平着述及其词学贡献
        第二节 胡云翼的词选观念及其词选编撰
        第三节 《宋词选》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宋词选》的传播与影响
        小结
    第九章 识才兼备、意寓深广的研究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第一节 俞平伯的治词经历及其词学思想
        第二节 俞平伯的选词实践及其词选观念
        第三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选释》的选本价值与时代意义
        小结
    第十章 亦新亦旧、“蕴义宣扬”的苦心之选: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第一节 唐圭璋的词学渊源及词学成就
        第二节 《唐宋词简释》的成书缘起
        第三节 《唐宋词简释》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简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小结
    第十一章 唐宋词鉴赏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唐宋词鉴赏辞典》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鉴赏热产生之原因及其表现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唐宋词鉴赏辞典的编撰及其共性特征
        第三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选本特色
        第四节 《唐宋词鉴赏辞典》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民国以来唐宋词选经眼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2]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全球化视野下的台湾新史学[D]. 刘俊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6]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汪宇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吉林省D县农民画课程的发生学研究[D]. 衣健铭.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我的五十年的作业:会通学科 熔“义理辞章”于一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口述史课题组”采访严绍望先生谈“五十年的学术路径”[J]. 王东亮,罗湉,史阳,严绍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5(02)
  • [9]《雅》、《颂》的时代、性质及其他——由家井真《诗经原意研究》说起[J]. 马银琴. 青海社会科学, 2014(03)
  • [10]民国以来重要唐宋词选研究[D]. 许菊芳. 苏州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从日中比较看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方法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