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虎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30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呈翰[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统计工具-数据挖掘,在古代医籍诊案的基础上,对现代期刊中玉液汤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等。揭示玉液汤之诊治用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运用。研究方法:对1955~2018年的中医期刊文献库记载的所有玉液汤进行搜索下载,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逐条记录玉液汤临床医案诊疗信息。将这些信息规范药名、病名、症状和证候等术语,对这些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edcaseV3.2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统计处理,依据统计数据重点在症状、病种、方药、病机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探讨玉液汤。研究结果:提炼期刊中484诊次医案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性别方面,232诊次为女性,252诊次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大者为76岁,最小者仅4岁(小儿夏季热);年龄段方面,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40~4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①中西医病名方面,频率在5%以上的所有中西医疾病病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两种病名。依据频次排序前十位西医病种中,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占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重症肌无力;频次在十次以上的中医病种为:消渴病、胸痹、项痹、内燥,疾病种类统计显示分布广泛,中医特色之异病同治突显无疑。②临床表现方面,主症总数共计30类别,频率大于30%的主症包括乏力、口干、多饮、神疲、尿频、尿有泡沫、寐差、头晕、心烦。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所有症状间只有口干与乏力两组项集支持度最高,多饮与口干的项集支持度次之。神疲、乏力与多饮三个症状为置信度最高的症状。关联项集分析显示,关联项集最多的症状是乏力(达8项),次之为口干(共7项集)。③舌苔方面,统计显示最常见的舌质为质红(61.78%),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质红明显高于其余舌质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舌苔为苔薄白(31.40%)、苔薄(25.21%),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频率均在20%以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明显高于其余舌苔出现的频率。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A→B示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的关联度最密切,支持度非常高。B→A示苔薄白、苔薄与舌质红的关系也较密切,其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从内关联分析来看,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高。④脉象方面,频率数据分析,细脉频率最高,其次为弦脉,由高到低脉象依次为细脉(85.74%)、弦脉(57.44%)、滑脉(43.80%)、数脉(25.83%),频率均大于20%。对脉象相兼性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统计分析,A→B示细脉与弦脉的关联度也大,B→A示弦脉与细脉的关系也较密切,说明,常见的相兼脉为弦脉和细脉,弦滑细脉为常出现的三脉相兼脉。⑤病机方面,统计显示,频率最高的病机有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两种病机,气阴两虚病机频率最高(72.73%),这两个病机频率均在5%以上。对病机之间进行内关联分析,其中有三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肾虚胃燥与气阴两虚组,血瘀内阻与气阴两虚组,第一组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的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0331,置信度为1.000。对治法进行内关联分析,数据显示,其中两组治法关联度高,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其中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4261)。⑥药物方面,药物频次分析所示,排序在前十的高频次药物分别为:黄芪、葛根、山药、五味子、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丹参、生地黄、麦冬。其中除玉液汤原方剂药物外,丹参(38.22%)、生地黄(30.79%)、麦冬(30.37%)药物频率较高。对药物进行内关联数据分析,其中黄芪一味与葛根、五味子、知母、山药均呈双向相关性。⑦药物外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显示,与黄芪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多饮、头晕、口干;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多饮、口干、头晕;与五味子、山药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均为多饮、口干、乏力;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主要有苔薄、质淡、质淡红、质红;与黄芪之间产生外关联规则的舌象主要有质淡红、质暗、质淡、苔薄白、苔薄;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苔薄、质暗、苔薄白、质淡红;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质淡、苔薄、质淡红、质红、苔薄白;滑脉与黄芪关联度最高,与黄芪相关度较高的脉象还有滑、弦、数脉,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滑、弦、细。结论:本次研究所示,临床中运用玉液汤治疗涉及的中西医疾病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王旭导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显着。虽然治疗病种不一,但统计示频率最高的病机为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治法关联度最高的有两组,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王旭教授临证常用玉液汤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以活血化瘀通络。并注重量体裁衣,以证选方,对症下药。原方中黄芪-葛根为核心药对,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导师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无时不体现中医治病思想,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规则中的多种证候和药物的一致性,在临床处方配药上可以考虑采用异病同方的治疗手段,增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
张晓乐[2](2019)在《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导师应用竹叶石膏汤治疗脾胃病的验案总结及竹叶石膏汤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探讨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证中的运用规律,归纳分析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要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材料与方法:1.收集、分析、总结导师验案及有关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中的相关文献。2.通过古今文献总结本方的病因、病机、病位,通过医案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本方的主兼症、舌象、脉象的特点以此来研究竹叶石膏汤的方证。结果:1.竹叶石膏汤对应的病因为外感或内伤饮食,病机为气阴两伤、余邪未清,或胃热津亏,或内热上逆,阴液不足,病位在中焦、上焦。2.竹叶石膏汤目前在脾胃病症中运用广泛,对于胃痛、呕吐、呃逆、反酸、便干、胃脘灼热、食欲不振等方面方证对应,疗效明显。3.竹叶石膏汤的功效为清热和胃,益气生津,除烦、降逆止咳、豁痰止呕;对应的主症有:发热、口干、烦躁、口渴、乏力、纳差,汗出、便干、呕吐、小便赤黄、不寐、精神萎靡、咳嗽、消瘦、恶心、头晕;对应的舌脉为舌红、黄燥苔或少苔、无苔,脉象为虚数脉兼见滑脉。结论:本方为清润之剂,善走中焦,对于以“胃热、气阴两虚、胃气上逆”为主要病机特点的脾胃疾患有良好的效果。
陈文恬(Tan Wen Tien)[3](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屠思远,王晓琳,胡静,朱海燕[4](2019)在《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的优势及温病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虎汤合方在急性传染病方面的治疗优势,以及如何在温病学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医家用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的成功案例,总结白虎汤中医治疗传染病之优势。结果实践证明,中医对于白虎汤的应用正在不断娴熟,白虎汤合方在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疗效显着,但有赖于正确运用温病学理论辨证论治,辨明证型,方证相应,并且根据疾病谱、环境、气候、病因病机、个体因素的不同灵活加减。现代应进一步研究白虎汤的作用机制及化裁思路,更好地使古方今用,开发白虎汤的现代医疗价值。
俞烨晨,王旭[5](2018)在《白虎汤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总结白虎汤的配伍特点、临床应用指征及应用禁忌,并归纳其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发现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已不再局限于阳明气分热盛证,其加减类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主证基础上的兼证与变证,推动了白虎汤在内、外、妇、儿、传染病各科的广泛应用。现代研究表明,白虎汤除了具有解热作用外,还有抑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张稚鲲[6](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吕邵娃,苏红,郭玉岩,孙爽,杨大宇,李永吉[7](2017)在《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经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查找了近30年来国内外白虎汤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白虎汤是"寒剂之祖方",用于治疗阳明热证和气分热证,解热效果显着,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同时,文献研究结果也提示:白虎汤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方剂,其解热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应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王玉贤[8](2015)在《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作为当代传染病常见五大症候群之一,属于中医“疫痉”的范畴。以发热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往往起病急、传变快、病情凶险,普遍存在神经细胞的破坏和出血、脑损伤,预后往往较差,治疗不及时常常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全球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目前西医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传染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和保护神经细胞、对症支持治疗等手段,没有特效的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在脑炎脑膜炎的防治方面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较西医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凸显。中医可以对一些未知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进行辨证论治,比西医应对更为积极。同时中医治疗副作用少,还能弥补疫苗研发的滞后。中医古籍蕴含了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知识,对当代传染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挖掘、整理古今文献中痉病、疫痉的证候特征和诊治规律,理清痉病、疫痉的病因病机,阐明其证素特征,探讨疫痉的发病机制和证治规律,能为当代发热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丰富当代痉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入手,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根据中医“以症为据”的辨证思想,对痉病与疫痉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探讨痉病、疫痉的理论源流和古今诊治经验,为疫痉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服务于中医临床和研究,提高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痉病文献的系统回顾和学术源流探讨。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结合,对痉病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辨治特点及演变规律,探讨痉病辨治的学术源流,同时也为下一步痉病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痉病症状、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等。第三建立疫痉现代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近30年来中医治疗疫痉类疾病乙脑、流脑的临床文献,应用数据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疫痉的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此外,还对历代痉病医案中具有疫痉临床表现的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的医案进行症状、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的对比分析,探讨古今治疗疫痉类疾病的异同。研究方法:1、历代痉病医案的收集。根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参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进行痉病、疫痉学术源流的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痉病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历代痉病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2、现代疫痉医案的收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整理的传染病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为基础,选择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数据库为研究对象(1984年-2010年),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补充检索2011-2013年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or流行性脑脊髓膜炎or乙型脑炎or乙脑or流脑”and“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or中西医结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医案建立数据库。3、数据的采集及规范化和统计方案的制定。制定研究手册,对病名、症状、证型、治法、中药进行规范处理,医案由专人采集、专人复核,保证数据来源标准的统一性。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中,按照各种规范化处理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数据丢失和重复。4、证素的提取。根据《证素辨证学》中的症状辨证素量表,参考《中医诊断学》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对数据挖掘出的相关症状群进行证素提取。同时采用由证名直接提取证素的方法,并对两种方式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5、进行痉病、疫痉医案数据挖掘。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数据挖掘方法和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症状与和症状、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痉病、疫痉的症状规律、证素特征和用药规律等,寻找数据潜在关系。6、进行历代医案中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的对比分析,总结疫痉发痉期的主要证素特征并提出用药建议。研究结果:1、痉病、疫痉的学术源流。①先秦时期是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初步提出痉病外邪致痉的病因,对外伤痉病和内科痉病有初步的认识,初步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②两汉时期提出痉病病名和丰富了痉病病因。张仲景明确提出痉病的病名,并见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论治,提出外感风寒湿邪、阴血内亏、误治伤津是痉病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魏晋隋唐时期针灸治疗痉病大发展。痉病的针灸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④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病因,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⑤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张景岳明确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其病机“总属阴虚之证”。⑥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观点,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提出“热盛伤津,肝风内动”致痉,薛生白提出“湿热入络”、“隧中”致痉的理论,丰富了外感致痉理论的内容。吴鞠通对痉病概括为寒、热、虚、实四大纲。“滋营液以治本,疏风湿以治标”成为后世治疗痉病的基本治则,疫痉学说也渐渐萌芽成熟。⑦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近现代医家将具有传染性的痉病命名为疫痉,并积极开展疫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痉病的症状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核心症状,其病机与热、闭、阴伤有关,其病位与脑(心神)、经络有关。②痉病的病位证素为脑(心神)、经络、肝,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③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④发热、抽搐、神昏、拘挛是痉病治疗中主要针对的症状,发热常用犀牛角、黄芩、栀子、知母、羚羊角、钩藤、连翘、石膏、石菖蒲、黄连、牡丹皮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羚羊角、玄参、麦冬、黄芩、当归、甘草、石膏、白术、茯苓等,神昏常用犀牛角、玄参、石菖蒲、黄连、知母、羚羊角等,拘挛常用阿胶、桂枝、白芍、生地黄、犀牛角等。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脑。②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4种,主要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7种。③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④发热、神昏、抽搐、项强是疫痉治疗中最为关注的四大症状,常使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其中发热常用金银花、知母、石膏、大青叶、连翘、钩藤、全蝎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石膏、羚羊角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①二者除了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外,痉病还有脾虚的病机,而疫痉还突出了暑、湿、痰、气虚血瘀的病机。②痉病与疫痉证素基本相同而小有差别,其差别在于疫痉具有病位证素大肠和湿、阳亢、暑的病性证素,而痉病具有阴虚的病性证素方面。③在治疗上二者均选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而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古代医家在抽搐的治疗上除了使用平肝熄风、清热止痉药物外,还注意使用养血柔筋药物,值得现代医家借鉴。④痉病古今辨证思路基本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5、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与脑(心神)、肝、经络、肺有关,治疗上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甘草、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桑叶、菊花、玄参、生地黄、麦冬、连翘、甘草等。现代医家对于疫痉发痉期的认识是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了热结阳明、阳明腑实和痰热胶阻、内闭心神的病机,对于疫痉的热、血热性质有了新的体会,丰富了疫痉的临床治疗。结论:1、本论文以年代为纲,通过对历代主要医家痉病论治观点的分析,总结其学术思想,梳理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文献中痉病、疫痉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痉病和疫痉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辨治特点。归纳而言,痉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痉病正式定义、分类和提出治法方药。随后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观点,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张仲景明确提出“阴虚致痉”的理论。清代温病学大发展,痉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详细的总结,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辨证,提出“热极生风”、“湿热入络”和“隧中”的概念,吴鞠通对痉病以寒、热、虚、实四大纲统之。此外,王清任还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理论。近代医家严苍山、秦伯未等正式提出疫痉的病名,当代王永炎院士等学者提出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称为疫痉,从疫痉的角度进行论治。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痉病临床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其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其病位为脑(心神)、经络、肝。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而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对于神昏、发热、拘挛、抽搐的症状,历代医家常用犀牛角、连翘、石膏、症状、石菖蒲、黄连、阿胶、知母、钩藤等药物治疗。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针对疫痉发热、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现代医家常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痉病与疫痉均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此外痉病存在脾虚、阴虚的病机,而疫痉则突出了暑、湿、痰、阳亢、气虚血瘀的病机。在病位证素方面,疫痉除了病在脑(心神)、经络、肝外,还病在大肠。在治疗上二者均使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5、数据挖掘结果显示痉病的辨证与现行教材及权威中医着作基本相符,体现了古今辨证思路的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并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6、通过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在脑(心神)、肝、经络、肺,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麦冬、连翘等。现代医家认为疫痉发痉期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阳明腑实和痰热闭窍的病机,对于疫痉热、血热的病理特征有了新的体会,常采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和息风止痉的治法,常用药物为板蓝根、金银花、石膏、全蝎、钩藤、大青叶等。
陈俊[9](2014)在《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遵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梳理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要素及结局转归,总结其病机、传变及预后规律,验证中医预案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对2011年乙脑中医预案进行完善。运用不同中医方案治疗乙脑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乙脑中医治法,筛选有效中成药。从而系统深化乙脑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认识,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范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现场考察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284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参照2009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律与诊疗方案的研究”(简称乙脑项目)课题组制定的中医预案,在急性期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毒蕴肺胃证)、普通型(毒损脑络证)、重型(毒陷心包证)、极重型(阴阳衰竭证),填写《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调查表》(CRF表),记录人口学资料,各症状、体征发生的程度、频次、出现时间、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中医证候及舌脉信息,中医辨证分型,住院时间,用药记录,结局判断,随访记录等。将CRF表记录的中医症候要素按照不同证型进行整理和排序。根据“乙脑项目”临床实施方案的分组方法,轻型、普通型病人纳入随机组,重型、极重型纳入队列组。通过计算机软件(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中央随机系统)生成随机数字,具体采用区组与动态随机结合方法,应用SAS9.1.3统计软件PROC PLAN程序进行随机化分配,将受试者所接受处理随机安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①中医辨证处方②柴石退热颗粒③抗病毒口服药④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高热、神昏、抽搐(乙脑三大主症)的治疗效果、对预后的影响。尤其以发热为切入点,观察中医治疗方案中有效药物的临床疗效。定量资料的描述将计算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定性资料描述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统计学处理由SPSS16.0软件完成,两组可比性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P<0.05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指差别显着。结果1.病例资料:2012年本研究共观察乙脑病例284例,在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毒蕴肺胃型61例,占总例数的21.48%;毒损脑络型114例,占总例数的40.14%;毒陷心包型98例,占总例数的34.51%;阴阳衰竭型11例,占总例数的3.87%。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5岁,平均年龄5岁7月;男女比例为1.63:1。2.传变及预后规律:毒蕴肺胃证病在卫表,易于治愈;毒损脑络证为气分热甚,邪在中焦,或气营同病、有生风之兆,大部分临床可治愈。毒陷心包证为热毒内陷营分,耗气伤津,兼或营血同病,动风耗血,或兼湿热并重、痰湿内生,约30%病患预后欠佳;阴阳衰竭见热伤气阴,易成内闭外脱、亡阴亡阳之象,病情危重,须积极抢救生命。并且,乙脑病情变化较一般温病更迅速更危重。3.恢复期,近40%病情较轻者中医症候要素:纳差、便秘、乏力少言、低热、多汗、口渴、胸闷、恶心,或伴肢体痉挛、颈强;舌象:舌暗红、少苔、质干,舌淡暗、苔白厚、舌体胖大;脉象:脉细无力。另有23.8%例病情较重者中医症候要素:发热易反复、伴抽搐、神志不清、头痛,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记忆力下降、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性格改变;舌象:舌淡或暗红、苔白厚,舌暗或紫、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弦细。4.将两期五种中医辨证分型症候要素与2011年中医预案分型要素对比,发现两点不同之处:①部分发热者伴胸闷、纳差、便溏、苔薄白或白厚,提示暑热挟湿致病。②部分邪犯气营或营血同病者,病程较长、病情偏重,在恢复期有18%的病例出现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观察结束时仍有11.6%的病例出现残障,表现出痰瘀阻滞,经脉失养之证。5.临床疗效:观察结束时,分析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西医组的疗效,结果显示,随机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90.6%,好转率7.69%,无效率1.71%;对照组治愈率74.14%,好转率18.97%,无效率6.7%。队列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67.53%,好转率23.37%,无效率9.09%;对照组治愈率46.88%,好转率40.62%,无效率12.5%。随机组和队列组分别组内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大主症疗效分析:随机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96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96小时,对照组为144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治疗组退热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组,治疗组神志完全复苏时间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120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85小时,对照组为132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的治疗组神志恢复正常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CRF表抽搐各类型的止痉情况,逐天进行记录,并与基线对比(观察第一天),结果显示:随机组治疗第三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队列组治疗第五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284例乙脑患者,治疗组194例均按照中医治疗方案执行,中药使用率达100%,治愈率为83.6%,其中服用柴石退热颗粒有44例,治愈率为93.18%;中医辨证处方33例,治愈率为81.82%;抗病毒口服液30例,治愈率73.33%、喜炎平注射液120例,治愈率84.16。8.其他中成药使用程度依次是:炎琥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四磨汤、保和丸等。中医辨证处方主方使用程度依次是:白虎汤、银翘散、三仁汤、清营汤、泻白散、竹叶石膏汤、沙参麦冬汤、羚角钩藤汤等。9.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44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0.23±6.24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68.92±18.54h;对照组治疗乙脑31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2.53±7.31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106.55±24.83h;两者分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对队列组病人治愈率优势大于随机组,在退热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神昏、抽搐、缩短疗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关,极少数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本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夏季,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乙脑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基本符合卫气营血传变特点,乙脑传变更迅速,病情较一般温病更危重。通过对2012年临床中医症候要素的梳理,并与乙脑中医预案内容进行对比,证明乙脑项目中医预案对乙脑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符合临床实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发现2012年乙脑致病的特点为暑热挟湿,治疗原则在“清热解毒”基础上,注意湿热并除,加用淡渗利湿中药。并对2011年中医预案恢复期加以优化,增加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我们用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现代科研技术方法证实中医药在防治乙脑这种病毒感染类传染病中作用突出,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筛选出有效中成药如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等等。其中,柴石退热颗粒临床治疗乙脑效果主要表现在退热起效时间快、退热效力强、有效控制抽搐及减轻意识障碍,缩短疗程,同时,可以降低重症乙脑后遗症的发生。对重症病例的治疗优势尤为明显。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再发的经典传染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入发掘先辈治疗经验,对防治此类传染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以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为支撑,在细胞水平上对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JEV)的作用功效及作用靶点进行初步探索,为中药抗乙脑病毒提供客观实验依据,从而扩大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谱,同时,为下一步进行分子基因水平的研究以及整体动物试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BHK-21传代细胞株建立乙脑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实验用病毒的活性,以BHK细胞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再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细胞,通过不同给药方式,使用同步感染法和空斑减少计数测定病毒滴度,分别考察药物对JEV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对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以及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另设立利巴韦林药物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对照组。所得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着意义。结果1.乙脑感染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本实验所用JEV为强毒株,经活化后接种于BHK-21细胞,使细胞在48-72小时间发生细胞膜变圆、细胞染色质加深、细胞脱落、凋亡等病理变化,并且病毒在细胞传代3次后病变时间趋向稳定。2.药物细胞毒性实验:利巴韦林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显示出抑制细胞扩增的效应,在1600ug/ml浓度下可将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倍,但不引起细胞凋亡;而柴石退热颗粒对细胞的毒性表现在对细胞的杀伤,当药液浓度达到320ug/ml时,大部分BHK-21细胞表现出坏死。柴石退热颗粒药液的最大无毒浓度(TD0)为160ug/ml,利巴韦林10ug/ml即可达到对乙脑病毒的抑制作用。3.药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柴石退热颗粒40,80,160ug/ml组、利巴韦林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与柴石退热颗粒40ug/ml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160ug/ml组与利巴韦林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柴石退热颗粒对JEV的直接杀伤作用: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较病毒对照组,病毒滴度下降了约53333.3PFU/ml,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意义。5.柴石退热颗粒抑制JEV复制的作用靶点研究: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预处理细胞后感染病毒能降低其复制率,与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柴石退热颗粒80、160ug/ml组在病毒侵染细胞时给药,能一定程度阻断JEV的入侵,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两浓度之间对病毒入侵的影响无差别;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作用于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环节,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利用BHK-21传代细胞建立了乙脑病毒感染细胞的体外模型,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制作用。结果显示,柴石退热颗粒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能较好的抑制乙脑病毒感染,且抑制作用与中药浓度呈正相关,高浓度组作用效果与利巴韦林相当。该药物抗JEV的作用机制表现在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说明柴石退热颗粒对宿主细胞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曾子芸[10](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二、白虎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30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虎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30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玉液汤方证理论研究 |
1.1 玉液汤方源流 |
1.2 组方意义发微 |
1.3 配伍特点探讨 |
1.4 组方影响深远 |
2 玉液汤现代临床应用 |
2.1 糖尿病 |
2.2 甲亢 |
2.3 干燥综合征 |
2.4 慢性胃炎 |
2.5 流行性出血热 |
2.6 小儿夏季热 |
2.7 乳腺增生 |
2.8 尿崩症 |
3 玉液汤现代药理研究 |
3.1 复方药理研究 |
3.2 单味药药理研究 |
4 数据挖掘应用概况 |
4.1 数据挖掘简介 |
4.2 常用挖掘方法 |
4.3 中医临床应用 |
5 评诉 |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的预处理 |
2.2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疾病分布 |
4.2 临床表现 |
4.3 舌苔脉象 |
4.4 病机治法 |
4.5 处方用药 |
4.6 药物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玉液汤化裁配伍 |
1 组方药物分析 |
1.1 中医研究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临证加减配伍 |
2.1 加味玉液汤 |
2.2 生津玉液汤 |
2.3 复方玉液汤 |
2.4 黄芪玉液汤 |
2.5 金津玉液汤 |
3 数据挖掘探讨 |
4 临床验案举隅 |
5 导师运用玉液汤经验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竹叶石膏汤的古代文献研究 |
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探讨 |
竹叶石膏汤的病因、病机、病位研究 |
竹叶石膏汤相关医案文献的症状、舌脉研究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寒凉药物概述 |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
3.1 所涉性味分类 |
3.1.1 苦寒药 |
3.1.2 甘寒药 |
3.1.3 辛寒药 |
3.1.4 咸寒药 |
3.1.5 酸寒药 |
3.2 主治范围 |
3.2.1 邪热炽盛 |
3.2.2 燥结腑实 |
3.2.3 饮热互结 |
3.2.4 湿热阻滞 |
3.2.5 瘀热在里 |
3.2.6 阴虚津枯 |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
3.3.1 芍药 |
3.3.2 人参 |
3.3.3 大黄 |
3.3.4 黄芩 |
3.3.5 枳实 |
3.3.6 石膏 |
3.3.7 黄连 |
3.4 组方特点 |
3.4.1 寒凉相须 |
3.4.2 寒温配伍 |
3.4.3 顾护脾胃 |
3.4.4 保津养阴 |
3.4.5 注重通下 |
3.5 运用注意事项 |
3.5.1 脾胃虚弱慎用 |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
(4)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的优势及温病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虎汤概述 |
2 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的临床应用及优势 |
2.1 白虎汤合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
2.2 白虎汤合方治疗病毒性脑炎 |
3 疫病治疗的温病学思考 |
3.1 温病学派对疫病的认识及治疗特点 |
3.2 白虎汤合方治疗疫病探要 |
3.3 展望 |
(5)白虎汤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配伍特点 |
2 应用指征 |
3 应用禁忌 |
3.1 辩证认识“四大禁忌” |
3.2 遵循“用寒远寒”原则 |
3.3 区分二阳少阴之证 |
4 临床应用 |
4.1 呼吸系统疾病 |
4.2 消化系统疾病 |
4.3 内分泌系统疾病 |
4.4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
4.5 神经系统疾病 |
4.6 传染病 |
4.7 眼科疾病 |
4.8 口腔疾病 |
4.9 皮肤病 |
5 实验研究 |
6 体会与总结 |
(6)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
1. 疫病释义 |
2. 疫病病因 |
3. 疫病防治 |
3.1 宋以前 |
3.2 宋金元 |
3.3 明清 |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细菌性痢疾 |
2.3 流行性感冒 |
2.4 流行性腮腺炎 |
2.5 手足口病 |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
3.1.1 疫病总体用药 |
3.1.2 疫病病系用药 |
3.1.3 疫病病种用药 |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
3.2.1 古今总体用药 |
3.2.2 古今病系用药 |
3.2.3 古今病种用药 |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
1.1 总述 |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
1.2.1 疫病总体用药 |
1.2.2 古今病系用药 |
1.2.3 古今病种用药 |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
1.3.1 细菌性痢疾 |
1.3.1.1 古代方 |
1.3.1.2 现代方 |
1.3.1.3 小结 |
1.3.2 病毒性肝炎 |
1.3.2.1 古代方 |
1.3.2.2 现代方 |
1.3.2.3 小结 |
1.3.3 流行性腮腺炎 |
1.3.3.1 古代方 |
1.3.3.2 现代方 |
1.3.3.3 小结 |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
2.1.1 古代方 |
2.1.2 现代方 |
2.1.3 小结 |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
2.2.1 Ⅰ类疫病 |
2.2.1.1 古代方 |
2.2.1.2 现代方 |
2.2.1.3 小结 |
2.2.2 Ⅱ类疫病 |
2.2.2.1 古代方 |
2.2.2.2 现代方 |
2.2.2.3 小结 |
2.2.3 Ⅲ类疫病 |
2.2.3.1 古代方 |
2.2.3.2 现代方 |
2.2.3.3 小结 |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
2.3.1 细菌性痢疾 |
2.3.1.1 古代方 |
2.3.1.2 现代方 |
2.3.1.3 小结 |
2.3.2 病毒性肝炎 |
2.3.2.1 古代方 |
2.3.2.2 现代方 |
2.3.2.3 小结 |
2.3.3 流行性腮腺炎 |
2.3.3.1 古代方 |
2.3.3.2 现代方 |
2.3.3.3 小结 |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问题与思考 |
2. 主要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虎汤的中医论述及临床研究 |
1.1 白虎汤的中医论述 |
1.1.1解肌表邪热 |
1.1.2 去郁滞于里之邪热: |
1.1.3 邪犯三阳,以阳明为主: |
1.2 古代医家临床应用白虎汤的情况 |
1.3 古代医家对白虎汤的加减化裁应用 |
1.4 目前白虎汤在临床的应用 |
1.4.1 高热 |
1.4.2 炎症热: |
1.4.3 癌性热: |
1.4.4 糖尿病: |
2 白虎汤的药理研究 |
2.1 抗炎清热的作用机理研究 |
2.2 糖尿病的的作用机理研究 |
2.3 脓毒症的作用机理研究 |
3 展望 |
(8)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痉病辨治的文献研究 |
1 痉病源流考 |
1.1 “痉”字释义 |
1.2 痉病的病名与源流 |
2 各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
2.1 先秦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
2.1.1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病因的认识 |
2.1.2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类症鉴别的认识 |
2.1.3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治疗的记载 |
2.2 《黄帝内经》奠定痉病辨证论治基础 |
2.2.1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名的认识 |
2.2.2 《黄帝内经》对痉病症状的记载 |
2.2.3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4 《黄帝内经》对痉病治疗的论述 |
2.3 《金匮要略》发展了痉病的辨证论治 |
2.3.1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名、脉症的认识 |
2.3.2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3 《金匮要略》对痉病治疗的认识 |
2.3.4 《金匮要略》对痉病预后的认识 |
2.3.5 《金匮要略》痉病论述对后世的影响 |
2.4 三国-南北朝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4.1 《脉经》对痉病脉象的认识 |
2.4.2 《针灸甲乙经》对痉病针灸治疗的认识 |
2.4.3 《小品方》对痉病妇科痉病的认识 |
2.5 隋唐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论述 |
2.5.1 《诸病源候论》对痉病的认识 |
2.5.2 《备急千金要方》对痉病的认识 |
2.6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6.1 《产育宝庆集》对痉病的认识 |
2.6.2 《三因极—病证方论》对痉病的认识 |
2.6.3 《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痉病的认识 |
2.6.4 《丹溪心法》、《医学明理》对痉病的认识 |
2.6.5 《圣济总录》对痉病的认识 |
2.6.6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7 明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7.1 《医学正传》对痉病的认识 |
2.7.2 《女科撮要》对痉病的认识 |
2.7.3 《医学入门》对痉病的认识 |
2.7.4 《痉书》对痉病的认识 |
2.7.5 《证治准绳》对痉病的认识 |
2.7.6 《景岳全书》对痉病的认识 |
2.8 清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8.1 《医门法律》对痉病的认识 |
2.8.2 《女科精要》对痉病的认识 |
2.8.3 《古今名医汇粹》对痉病的认识 |
2.8.4 《辨证录》对痉病的认识 |
2.8.5 《张氏医通》对痉病的认识 |
2.8.6 《医宗金鉴》对痉病的认识 |
2.8.7 《医林改错》对痉病病因的新认识 |
2.8.8 《类证治裁》对痉病的认识 |
2.8.9 《临证指南医案》对痉病理论的丰富 |
2.8.10 《温热经纬》对痉病理论和临床的丰富 |
2.8.11 《温病条辨》对痉病的丰富 |
2.8.12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8.13 传染性痉病-疫痉的记载 |
2.9 近现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9.1 疫痉与痉病之辨 |
2.9.2 着名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
2.10 痉病的现代研究 |
2.10.1 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痉病理论的研究 |
2.10.2 痉病、疫痉的临床研究 |
3 各时期痉病辨治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总结 |
3.1 先秦时期提出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 |
3.2 两汉时期痉病辨证论治体系初步形成 |
3.3 魏晋隋唐时期痉病针灸治疗大发展 |
3.4 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 |
3.5 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 |
3.6 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 |
3.7 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 |
第二部分 历代痉病医案的数据挖掘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医案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医案检索标准 |
2.2.3 医案纳入标准 |
2.2.4 医案排除标准 |
2.2.5 医案选择方法 |
3 研究方法 |
3.1 痉病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录入 |
3.1.1 数据的采集 |
3.1.2 数据标准化 |
3.1.3 证素提取 |
3.1.4 数据库建立及其数据数字化 |
3.1.5 质量控制 |
3.2 统计方法 |
3.2.1 频数分析 |
3.2.2 关联规则 |
3.2.3 因子分析 |
3.2.4 复杂网络分析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痉病症状分析 |
4.2.1 痉病症状频数分析 |
4.2.2 痉病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
4.2.3 痉病症状的因子分析 |
4.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痉病症状复杂网络分析 |
4.3 痉病证素提取和分布规律 |
4.3.1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4.3.2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4.4 药物分析 |
4.4.1 痉病药物频数分析 |
4.4.2 痉病药物应用种类的分析 |
4.4.3 痉病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4.4.4 痉病药物的因子分析 |
4.5 历代痉病医案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5.1 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5.2 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
第三部分 现代疫痉文献的数据挖掘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文献来源 |
2.1.2 文献选择 |
2.1.3 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库 |
2.2 证素提取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疫痉症状分析 |
3.2.1 疫痉症状频数分析 |
3.2.2 疫痉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
3.2.3 疫痉症状的因子分析 |
3.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
3.3 疫痉证素提取与分布规律 |
3.3.1 根据证候提取证素 |
3.3.2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结果 |
3.3.3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
3.3.4 疫痉证素组合规律 |
3.4 药物分析 |
3.4.1 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
3.4.2 疫痉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3.4.3 疫痉药物的因子分析 |
3.5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分析 |
3.5.1 疫痉症状—药物关联规则 |
3.5.2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
第四部分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与用药规律分析 |
1 历代类疫痉、疫痉发痉期医案的提取 |
1.1 医案筛选方法 |
1.2 医案纳入数量 |
2 历代类疫痉、现代疫痉发作期症状、证素特征 |
2.1 症状频数及频率分析 |
2.2 证素提取及分析 |
3 类疫痉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
3.1 类疫痉与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
3.2 历代类疫痉与当代疫痉发痉期用药规律分析 |
3.3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第五部分 讨论 |
讨论一 痉病、疫痉症状 |
1 痉病的症状分析 |
1.1 痉病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
1.2 痉病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结果 |
1.3 痉病症状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
1.4 症状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讨论 |
2 疫痉症状的分析 |
2.1 疫痉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
2.2 疫痉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
2.3 疫痉高频症状的因子分析 |
2.4 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
3 痉病与疫痉症状对比分析 |
讨论二 痉病、疫痉证素分布特点 |
1 痉病证素分析 |
2 疫痉证素分析 |
3 痉病与疫痉证素特点对比 |
讨论三 痉病、疫痉用药规律 |
1 痉病的药物分析 |
1.1 痉病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
1.2 痉病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1.3 痉病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1.4 痉病症状—药物分析 |
1.4.1 痉病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1.4.2 痉病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分析 |
2 疫痉的药物分析 |
2.1 疫痉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
2.2 疫痉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2.3 疫痉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
2.4 疫痉症状—药物分析 |
2.4.1 疫痉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
2.4.2 疫痉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 |
3 痉病、疫痉的用药规律分析 |
3.1 痉病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
3.2 痉病、疫痉证治规律与现行知识的比较 |
讨论四 历代类疫痉与现代疫痉发痉期证素和用药规律分析 |
第六部分 结论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9)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图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症候要素与辨证分型及治疗的分析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研究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急性期、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乙脑急性期中医症候特点 |
2.1.3 乙脑患者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 |
2.2 临床疗效及中药使用情况 |
2.2.1 一般资料 |
2.2.2 临床疗效 |
2.2.2.1 疗效比较 |
2.2.2.2 三大主症治疗情况 |
2.2.3 中药使用情况 |
2.3 对乙脑预案中医辨证分型的中医辨证要素梳理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乙脑致病的认识 |
3.2 中医温病辨证体系 |
3.3 中医对乙脑辨证及治疗的认识 |
3.4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
3.5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治疗方法的探讨 |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7 治疗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体温 |
2.3 疗效 |
2.4 抽搐、神昏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
2.5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
3.讨论 |
3.1 乙脑的治疗现状 |
3.2 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及治疗 |
3.3 柴石退热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4 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
第二章 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BHK-21 细胞的毒性测定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 JEV 流行病学特点、生物学特点及致病性特性 |
3.2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及 BHK-21 细胞系 |
3.3 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JFV 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 JEV 的侵染和复制 |
3.2 药物抗病毒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 |
3.3 西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认识 |
3.4 中药抗病毒作用的认识 |
3.5 柴石退热颗粒抗 JEV 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分析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三章 小结 |
讨论 |
1. 中医辨证分型的症候要素及转归分析 |
2. 乙脑中医恢复期辨证分型的完善 |
3. 乙脑中医治法及有效中药的研究 |
4. 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的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
参考文献 |
附录 2: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预案(中医部分)2011 年版 |
附录 3:CRF 表 |
附录 4:图表 |
附录 5: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白虎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30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林呈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竹叶石膏汤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D]. 张晓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白虎汤合方治疗传染病的优势及温病学思考[J]. 屠思远,王晓琳,胡静,朱海燕.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2)
- [5]白虎汤应用研究进展[J]. 俞烨晨,王旭. 山东中医杂志, 2018(04)
- [6]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7]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吕邵娃,苏红,郭玉岩,孙爽,杨大宇,李永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01)
- [8]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D]. 王玉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9]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D]. 陈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