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quefaction and Strength of Fly Ash(论文文献综述)
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1](2021)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通过对国内外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分析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研究的主要不足,并根据地基处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黄土地基抗震设计的任务需求,探讨未来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和相关领域前沿性科学问题的总结发现:(1)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内在机制均主要针对黄土内的架空孔隙和弱胶结等特殊不良结构,通过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土骨架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2)现有黄土地基抗震改良方法中,针对强夯法、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完备,而在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3)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应是今后黄土地基抗震处理领域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刘少辉,梁志超,李俊生,成勇龙,李伟[2](2021)在《贮灰场沉积粉煤灰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贮灰场沉积粉煤灰的动力特性对评价挡灰坝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动三轴仪对两种不同干密度的沉积粉煤灰进行了三轴试验,探究了沉积粉煤灰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动模量、阻尼比、动孔压和动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密度的粉煤灰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基本呈双曲线型,与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相似,呈弱硬化型。干密度大的试样相应的动模量越大。相同干密度下,不同围压下的阻尼比规律不明显,但阻尼比随着动应变的变化趋势符合一般土常见的规律。动应力越大,试样破坏所需的振动次数越小,且动剪应力比也越大。动孔压水平随振次的变化不大,且与振次比的关系可以归一化。同时,得到了两种沉积粉煤灰的总强度指标和有效应力指标。
孙凯蒂,李君,刘臻[3](2021)在《国内外煤制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文中提出目前煤炭应用主要集中在火电、炼焦、煤化工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煤制材料领域尤其是煤制高价值材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国内外以煤或煤的副产物制备建筑材料、电池材料、碳纤维、石墨烯、3D打印材料、稀有金属等高价值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有选择地发展煤制材料项目,可以进一步发挥煤炭的利用价值,实现煤炭由能源向能源和原料并重的方向转变,符合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总体趋势。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4](2021)在《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领域绿色、高效发展,对国内外绿色道路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并对绿色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多学科交叉以提高道路性能入手,系统归纳现阶段不同类型功能型道路的材料组成、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着重阐述自调温道路、自愈合道路以及自俘能道路的应用机理、方式和现状;基于再循环利用理念,介绍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建筑固废和废塑料等材料在道路中的应用技术及方式方法,阐述大宗工业固废在道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大宗工业固废路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法和建议;对冷补、温拌和清洁化等绿色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从工艺、实施角度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估。本综述可为绿色道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道路工程绿色化的创新与发展。
王玮健[5](2021)在《固化粉煤灰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作为煤炭燃烧的副产品之一,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松散体,其主要矿物成分为莫来石和石英。近年来我国燃烧煤炭产生的大量粉煤灰由于综合利用率低,造成了其大量堆存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等问题。淮南市地处于安徽的中北部,拥有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而火力发电作为煤炭的主要消费结构,淮南的煤电产业异常发达,对淮南地区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先对粉煤灰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了探究,重点研究了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粉煤灰液化特性及变化规律;再利用直接剪切试验仪,万能试验机,碳化箱研究了掺水泥固化剂的固化粉煤灰试样的静态力学特性,并结合XRD和SEM试验进一步揭示了水泥固化粉煤灰的微观机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试验所用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和颗粒级配组成以及液塑限等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粉煤灰为低钙粉煤灰,其CaO含量只有2.337%;其颗粒均匀但级配不良,粒径组成类似于砂土;其液、塑限均较大但塑性指数却很小,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粉煤灰的多孔特性。(2)通过基于小型振动台的室内模型试验模拟饱和粉煤灰地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分析了其液化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粉煤灰地层出现了宏观的“喷砂冒水”液化现象,试验结束后地层有明显下沉;饱和粉煤灰地层的孔隙水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加逐渐增大,振动初期埋深为80mm,160mm,240mm处的孔隙水压力在达到极值1.2kPa,1.6kPa,2.0kPa前基本呈直线趋势急剧上升,此后缓慢增长并在达到峰值1.4kPa,2.0kPa,2.8kPa后趋于稳定;饱和粉煤灰地层的孔压比随着埋深的增加逐渐减小,即埋深80mm处的孔压比最大,相比于埋深160mm和240mm处更容易发生液化,表明其液化态势是从上层向中下层逐渐扩散的,不同埋深处的孔压比最后均达到了 1.0或更高值,说明饱和粉煤灰地层此时已经完全液化。(3)对水泥掺量分别为12%,18%,24%,30%的固化粉煤灰试样分别进行直接剪切,无侧限抗压,劈裂抗拉和碳化试验,探究了固化粉煤灰试样的静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样破坏形态和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粉煤灰试样的抗剪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有所提高;固化粉煤灰试样无侧限抗压应力-应变曲线在12%和18%水泥掺量下具有良好的塑性特性,而在24%和30%水泥掺量下其抗压应力-应变曲线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逐渐呈现出脆性破坏特性,碳化处理后12%,18%和24%水泥掺量的试样抗压应力-应变曲线相比于未经碳化处理的在经历弹性阶段后出现了明显的屈服阶段;碳化与未碳化处理的固化粉煤灰试样的劈裂抗拉应力-应变曲线均在达到峰值后立刻下降,属于典型的脆性破坏;固化粉煤灰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会随水泥掺量的添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提升,最大抗压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4.27MPa和1.28MPa,而在相同的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条件下,经过碳化处理后的试样抗压和抗拉强度较未处理的有所降低。(4)对12%,18%,24%,30%水泥掺量的固化粉煤灰试样在7d,30d,60d,90d养护龄期条件和碳化处理条件下分别进行XRD和SEM试验,探究了固化粉煤灰试样的微观结构特征,分析了其固化反应机理。XRD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和是否碳化处理对固化粉煤灰试样水化产物的生成量有明显影响,但水化产物的种类与其关系不大;SEM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粉煤灰试样相关化学反应的深度进行,反应生成的凝胶体水化产物有效的包裹和填充了粉煤灰漂珠及其孔隙,使试样的整体联结性加强,从而提高其强度,进而解释了水泥固化粉煤灰的微观机理。经碳化处理后试样表面产生的大量孔隙破坏了其原有结构体系的完整性,造成了试样强度的降低。图50表11参81
于海洋[6](2021)在《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PVA/钢纤维-ECC和BF-ECC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体系——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BF-ECC),旨在研究聚乙烯醇(PVA)纤维与玄武岩纤维(BF)混杂时的协同效应,通过混杂两种纤维实现PVA/BF-ECC强度与延性的统一。文中设计了两类纤维混杂方式,一类是基于协同效应的混杂方式,即保持纤维总体积掺量为2.5%不变,以等体积的BF替代PVA纤维;另一类是基于主纤维掺量不变的混杂方式,即在保留延性的基础上保持PVA纤维体积掺量为1.7%不变,复掺不同体积的BF。在两类纤维混杂方式下,试验测试了PVA/BF-ECC的抗折性能、抗压性能两个基本力学性能,并基于预切口梁三点弯曲试验,辅以声发射技术测定了PVA/BF-ECC的断裂性能参数。重点关注基材强度(4个水胶比)、BF体积掺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协同效应混杂时,相比单掺PVA纤维,在高强度基材系列(M0.25、M0.30)中,混杂0.5vol%的BF能在保留复合材料延性的基础上提高其1%~3%的极限抗折强度,在低强度基材系列(M0.35、M0.40)中,混杂BF仍能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延性;混杂BF能提高起裂断裂韧度,但会使失稳断裂韧度大幅度下降。通常情况下,水胶比越大,PVA/BF-ECC的延性越好,断裂韧度越低,但掺0.5vol%BF、1.0vol%BF混杂组的抗折强度在水胶比为0.30时最高。基于主纤维掺量不变混杂时,在各水胶比下均获得了强度与延性相统一的PVA/BFECC材料,复掺BF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水胶比越大,BF的增强作用越明显;复掺BF能提高起裂断裂韧度,在高强度基材系列下复掺BF会使失稳断裂韧度大幅度下降,但在低强度基材系列下,复掺0.3vol%BF可提高失稳断裂韧度。根据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分别对PVA/BF-EC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BF在混杂体系中主要起到增强作用,能够抑制裂缝引发和约束裂缝扩展,PVA在混杂体系中主要起到增韧作用,在对裂缝的稳态扩展和提高延性上效果显着。两种纤维混杂后,会在不同损伤破坏阶段改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从纤维混杂方式、纤维混杂比例和基材强度多方面对PVA/BF-ECC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得到了多强度系列、多韧性水平的PVA/BF-ECC复合材料,分析了混杂纤维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此外,断裂性能试验研究也为后续逆推混杂纤维桥接裂缝的本构关系奠定了基础。
卢瑞娜[7](2021)在《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敏性土是一种结构性很强的土,在受到扰动之后强度和变形特性变化显着。本文根据地质调研划定了山西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对灵敏性粉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同时用多种表征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粉土灵敏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山西汾河一级阶地的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定了汾河一级阶地灵敏性粉土的分布范围,并在区划范围内取样测试粉土的灵敏度情况。研究表明:晋阳湖区域和清徐的富水区域由于其充足的补给水源和良好的地层结构,成为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主要分布区,其内粉土多为中、高灵敏性土。(2)在典型的灵敏性粉土分布区域取样,从基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可溶盐、颗粒级配和微结构五个方面研究了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研究表明:风干后粉土的塑性指数比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明显降低,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不可逆;粉土的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同时存在性质比较活泼的非晶态水铝英石;基于分形模型提出分维值Df作为定量指标,用于评价不同预处理方式的颗粒分散效果,通过t检验发现煮沸和六偏磷酸钠溶液联合使用的预处理方式可以达到最佳分散效果;粉土的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双峰高斯分布;原状土样的孔隙大小以孔径在0.1-1.0μm的小孔隙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团粒间的孔隙;粉土颗粒排列的定向度低,微结构形态有边边、边面联结的絮凝结构和弓链形的大孔隙蜂窝结构。(3)通过一维固结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对灵敏性粉土的压缩和触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扰动时间的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构屈服应力是灵敏性粉土压缩特性的关键转折点,在结构屈服应力处,由于结构强度破坏,原状土的沉降量突增,固结系数突增,主固结比突降,次固结对沉降的贡献开始上升,而次压缩系数Cα与其相应固结压力下的压缩指数Cc比值则基本为常数3.1×10-4;重塑土和原状土的压缩曲线延长线大约于0.58e0处重合;加载速度越快,沉降值越大,其压缩曲线越趋近于线性,可能失去特征点。结构强度的存在使得灵敏性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类似超固结土的应变软化特性;灵敏性土触变后各项指标的恢复具有时效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线性恢复,弹性模量台阶式恢复。扰动后的灵敏性粉土在同级压力下的沉降量与扰动时间成正比,扰动造成的附加沉降由主固结和次固结共同贡献;灵敏性粉土在轴向循环荷载下的累计应变可用拟合公式表达。(4)根据地势特征和水动力搬运条件,取样上游的静乐红黏土和东山黄土,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XRD、IR和XRF测试方法,从地貌特征、颗粒表面微形态、矿物成分和化学风化程度等方面分析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粉土灵敏性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灵敏性粉土是上游红黏土和东山黄土经冲洪积搬运作用,在晋中断陷盆地的低盐静水环境中沉积,因伊利石和水铝英石加速形成不稳定的絮凝和蜂窝结构,其灵敏度整体比海相沉积软土要低。(5)基于灵敏性粉土的试验结果,建立了对应的PFC2D离散元模型进行标定。改变模型的平均粒径、粒径比、粒间黏结强度和摩擦系数等细观参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细观参数与宏观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细观参数中,粒间黏结强度对粉土的宏观强度影响最大,通过胶凝材料加强颗粒间的黏结强度则可增加微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改良土性。水泥在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加固效果最好,但在含水量较高的时候,掺入少量的半水石膏或聚氨酯或者两者,替代同比例的水泥可以在降低水泥用量的同时提高水泥土的强度。
夏艳波[8](2021)在《生物酶改良粉土动本构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以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生物酶掺量、不同围压、不同振动频率对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和Martin-Darvidenkov动本构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生物酶改良粉土的修正动本构模型。首先通过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了生物酶掺量对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得到生物酶的最佳掺量;然后通过一系列不同生物酶掺量、不同围压以及不同振动频率的动三轴试验,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骨干曲线的影响规律;以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和Martin-Darvidenkov动本构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生物酶掺量与模型参数的相关关系式,得到了基于生物酶掺量的修正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和修正Martin-Darvidenkov动本构模型;最后对两种动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以及适用性对比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采集到的粉土试样进行土体颗粒筛分试验、液塑限试验和标准击实试验以及直接剪切试验,得到了粉土试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对不同生物酶掺量的改良粉土进行了标准击实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探究了生物酶掺量对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生物酶的最佳掺量。(2)通过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生物酶掺量、不同围压和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动骨干曲线,发现其为应变硬化型;并分别分析生物酶掺量、围压和振动频率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骨干曲线的影响规律。(3)基于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该动本构模型的相关参数,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究生物酶掺量与各模型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物酶掺量的修正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4)用Martin-Darvidenkov动本构模型对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该模型相关参数,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三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分析生物酶掺量与各模型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基于生物酶掺量的修正Martin-Darvidenkov 动本构模型。(5)对比分析两种动本构模型对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拟合效果,通过试验结果与拟合结果的对比,得到两种动本构模型中,Martin-Davidenkov动本构模型拟合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效果比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的拟合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和动三轴试验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生物酶改良粉土的动本构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和新的思路,也为今后生物酶改良粉土在工程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耿飞[9](2021)在《循环荷载下吉林西部含砂粉土动力特性及不良地质堤防地震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含砂粉土包含粉土颗粒和砂土颗粒,由河流冲刷和风化作用形成,广泛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地基中。该类土体内部普遍分布有大量孔隙,且由于不含黏粒粘聚力一般偏小或不存在,动荷载下易液化。基于含砂粉土的成因其在江河沿岸广泛分布,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堤防工程地基中。在渗流和地下水浸泡作用下,堤防地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地基中饱和状态的含砂粉土强度较低,同时满足液化破坏的必要条件,在地震荷载下极易发生液化破坏,引发堤防工程发生滑坡、决堤等各类灾害。为了研究含砂粉土的各类物理力学性质,探索其孔压增长规律和液化判别方法,揭示含砂粉土质堤防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机理,本文以吉林西部松花江流域的典型含砂粉土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某堤防工程为工程案例,开展了循环荷载下吉林西部含砂粉土动力特性及不良地质堤防地震响应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常规土工试验、静动三轴试验,测试了吉林西部典型含砂粉土物理力学特性,探索了其动力特性并揭示了其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机理。(2)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引入深度学习的方法,研究振次、围压对含砂粉土液化临界动应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饱和含砂粉土孔压增长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仿真性能提出了相应的液化预测和安全区划分方法。经过验证,该模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基于该模型提出的液化预测和安全区划分方法可靠、有效。(3)以吉林西部地区松花江流域某含砂粉土质堤防为工程案例,研究了其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揭示其深层液化机理和致灾原因。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0](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Liquefaction and Strength of Fly As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iquefaction and Strength of Fly Ash(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于物理加固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
1.1 强夯法 |
1.2 挤密桩法 |
1.3 黏性土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 |
1.4 加筋处理技术 |
2 基于化学加固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
2.1 水泥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 |
2.2 石灰改良黄土抗震处理技术 |
2.3 化学灌浆及酸改性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
2.4 工业废弃物加固黄土的抗震性能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评述 |
3.1 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 |
3.2 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 |
3.3 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 |
3.4 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 |
4 研究展望 |
4.1 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 |
4.2 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 |
4.3 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 |
5 结论 |
(2)贮灰场沉积粉煤灰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制备 |
1.2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沉积粉煤灰动应力-动应变特性 |
2.2 沉积粉煤灰动模量与阻尼比 |
2.2.1 动模量 |
2.2.2 阻尼比 |
2.3 沉积粉煤灰动强度特性 |
2.4 沉积粉煤灰动孔压特性 |
2.4.1 动孔压水平udf/σ3c与破坏振次Nf的关系 |
2.4.2 动孔压水平udf/σ3c与破坏振次N/Nf的关系 |
3 结论 |
(3)国内外煤制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煤制材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 煤基建筑材料 |
1.2 煤基高价值材料 |
2 结论 |
(4)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型道路技术 |
1.1 自调温道路 |
1.1.1 相变调温道路 |
1.1.2 热反射道路 |
1.1.3 热阻式道路 |
1.1.4 保水道路 |
1.1.5 自调温道路发展前景 |
1.2 自愈合道路 |
1.2.1 基于感应加热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3 纳米黏土改性沥青路面材料 |
1.2.4 自愈合道路发展展望 |
1.3 自俘能道路 |
1.3.1 压电集能道路 |
1.3.2 光伏发电道路 |
1.3.3 热电集能道路 |
1.3.4 自俘能道路发展前景 |
1.4 其他功能型道路 |
1.4.1 光催化道路 |
1.4.2 主动除冰雪道路 |
1.4.3 降噪道路 |
1.4.4 自发光道路 |
2 资源再利用技术 |
2.1 路面再生 |
2.1.1 热再生技术 |
2.1.2 冷再生技术 |
2.2 工业固废 |
2.2.1 钢渣 |
2.2.2 铜渣 |
2.2.3 赤泥 |
2.2.4 煤矸石 |
2.2.5 粉煤灰 |
2.3 建筑固废 |
2.3.1 建筑固废集料再生 |
2.3.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2.4 废轮胎 |
2.5 生物沥青 |
2.6 废塑料 |
3 绿色施工技术 |
3.1 冷补施工工艺 |
3.2 温拌施工工艺 |
3.2.1 发泡降黏温拌技术 |
3.2.2 有机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2.3 化学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3 清洁化施工工艺 |
4 结论及展望 |
(5)固化粉煤灰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煤灰的研究现状 |
1.2.2 地基土液化研究现状 |
1.2.3 粉煤灰固化的研究现状 |
1.2.4 碳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思路 |
2.1 试验材料 |
2.1.1 粉煤灰 |
2.1.2 固化剂 |
2.2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 |
2.2.1 试样的配比 |
2.2.2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 |
2.3 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 |
2.3.1 粉煤灰物理参数试验 |
2.3.2 直接剪切试验 |
2.3.3 无侧限抗压试验 |
2.3.4 巴西劈裂抗拉试验 |
2.3.5 加速碳化试验 |
2.3.6 微观性能试验 |
3 粉煤灰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3.1 X射线衍射(XRD)试验 |
3.2 含水量试验 |
3.3 颗粒级配试验 |
3.4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5 饱和粉煤灰地层液化试验 |
3.5.1 试验材料及试验仪器 |
3.5.2 试验方案 |
3.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固化粉煤灰力学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直接剪切试验 |
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2.1 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
4.2.2 无侧限抗压强度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2.3 水泥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4 养护龄期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碳化试验对固化粉煤灰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1 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3.2 碳化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巴西劈裂试验 |
4.4.1 试样破坏形态分析 |
4.4.2 巴西劈裂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4.4.3 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对巴西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5 碳化试验对固化粉煤灰试样巴西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固化粉煤灰试样微观性能试验 |
5.1 XRD试验结果分析 |
5.2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下的固化粉煤灰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5.2.2 碳化后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5.3 固化反应机理分析 |
5.3.1 水泥水化反应 |
5.3.2 火山灰反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单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混杂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3 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PVA-ECC配合比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
2.2.2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理论基础 |
2.2.3 混凝土断裂力学理论基础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原材料 |
2.3.2 试验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材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试验内容 |
3.2.1 液化机理及设计方法 |
3.2.2 基材流变学性能测定 |
3.2.3 PVA-ECC单轴拉伸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ECC砂浆的流变学性能 |
3.3.2 PVA-ECC单轴拉伸性能 |
3.4 分析与结论 |
第4章 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2.1 配合比 |
4.2.2 试件成型及养护 |
4.2.3 测试方法 |
4.3 PVA/BF-ECC的抗折性能 |
4.3.1 基于协同效应混杂的PVA/BF-ECC的抗折性能 |
4.3.2 基于主纤维掺量不变混杂的PVA/BF-ECC的抗折性能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PVA/BF-ECC的抗压性能 |
4.4.1 基于协同效应混杂的PVA/BF-ECC的抗压性能 |
4.4.2 基于主纤维掺量不变混杂的PVA/BF-ECC的抗压性能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性能 |
5.1 引言 |
5.2 双K断裂参数的确定 |
5.2.1 起裂荷载 |
5.2.2 断裂韧度 |
5.2.3 临界等效长度 |
5.3 PVA/BF-ECC断裂试验设计 |
5.3.1 试件准备 |
5.3.2 试验装置及设备 |
5.3.3 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 |
5.4 PVA/BF-ECC的断裂性能 |
5.4.1 基于协同效应混杂的PVA/BF-ECC的断裂性能 |
5.4.2 基于主纤维掺量不变混杂的PVA/BF-ECC的断裂性能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7)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灵敏性土的结构性研究现状 |
1.2.1 灵敏性土的压缩特性 |
1.2.2 灵敏性土的触变特性 |
1.2.3 灵敏性土的本构模型 |
1.3 灵敏性土成因的现行研究方法 |
1.4 灵敏性粉土的土性改良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工作 |
第2章 汾河中游一级阶地灵敏土的区划 |
2.1 地质勘察 |
2.2 汾河地质地貌概况 |
2.3 晋中盆地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 |
2.4 汾河中游粉土的灵敏度情况 |
2.5 小结 |
第3章 灵敏性粉土的物理性质 |
3.1 基本物理性质 |
3.1.1 物理指标的关系 |
3.1.2 灵敏度S_t与物理指标的关系 |
3.1.3 塑性指数的变异性 |
3.2 矿物成分和可溶盐 |
3.2.1 不同粒组的分离 |
3.2.2 矿物分析原理 |
3.2.3 可溶盐 |
3.3 颗粒级配(PSD) |
3.3.1 预处理方式的选择 |
3.3.2 灵敏性粉土的颗粒级配结果 |
3.4 微结构 |
3.4.1 孔隙特征 |
3.4.2 颗粒特征 |
3.4.3 化学元素 |
3.5 小结 |
第4章 灵敏性粉土的力学性质 |
4.1 压缩特性 |
4.1.1 原状土与重塑土对比 |
4.1.2 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粉土的变形特性 |
4.2 触变性 |
4.2.1 应力应变曲线 |
4.2.2 触变恢复特性 |
4.3 扰动对灵敏性粉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
4.3.1 扰动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
4.3.2 扰动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
4.4 粉土力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
4.4.1 固结特性与细粒含量的关系 |
4.4.2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黏粒含量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灵敏性粉土的成因分析 |
5.1 灵敏性粉土的形成原因 |
5.1.1 地质背景 |
5.1.2 颗粒特征 |
5.1.3 矿物特征 |
5.1.4 地球化学特征 |
5.1.5 灵敏性粉土的沉积环境 |
5.2 细观参数对粉土灵敏性的敏感性分析 |
5.2.1 离散元接触本构模型的选择和标定 |
5.2.2 颗粒级配对强度的影响 |
5.2.3 粒间黏结强度对强度的影响 |
5.2.4 摩擦系数对强度的影响 |
5.2.5 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度分析 |
5.3 灵敏性粉土的性质改良 |
5.3.1 无机胶凝材料 |
5.3.2 有机胶凝材料 |
5.3.3 有机与无机胶凝材料联合使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生物酶改良粉土动本构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酶改良土研究现状 |
1.2.2 土的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动三轴试验及结果分析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 |
2.2.1 粉土试样 |
2.2.2 生物酶 |
2.3 土样制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试验仪器 |
2.4.2 试验过程 |
2.5 试验结果 |
2.5.1 动骨干曲线 |
2.5.2 动骨干曲线的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生物酶改良粉土的Hardin-Drnevich模型 |
3.1 概述 |
3.2 Hardin-Drnevich模型的本构方程 |
3.2.1 数学表达式 |
3.2.2 参数的几何和物理意义 |
3.3 Hardin-Drnevich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 |
3.4 基于生物酶掺量的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生物酶改良粉土的Martin-Davidenkov模型 |
4.1 概述 |
4.2 Martin-Davidenkov模型的本构方程 |
4.2.1 数学表达式 |
4.2.2 三参数的计算方法 |
4.3 Martin-Davidenkov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 |
4.4 基于生物酶掺量的修正Martin-Davidenkov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两种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5.1 Hardin-Drnevich模型的验证 |
5.2 Martin-Davidenkov模型的验证 |
5.3 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循环荷载下吉林西部含砂粉土动力特性及不良地质堤防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土体动力特性试验研究现状 |
1.1.2 孔压增长模型研究现状 |
1.1.3 液化机理及判别方法研究现状 |
1.1.4 堤防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体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1 颗粒分析试验 |
2.2 含水率试验 |
2.3 密度试验 |
2.4 液塑限试验 |
2.5 易溶盐和有机物含量试验 |
2.6 静三轴试验 |
2.6.1 试验仪器介绍 |
2.6.2 试验方法与过程 |
2.6.3 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荷载下饱和含砂粉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
3.1 动三轴试验内容 |
3.1.1 试验土样和仪器 |
3.1.2 试验方案 |
3.2 饱和含砂粉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性 |
3.3 饱和含砂粉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 |
3.4 饱和含砂粉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路径发展规律 |
3.5 饱和含砂粉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发展规律 |
3.5.1 动弹性模量发展规律 |
3.5.2 阻尼比发展规律 |
3.6 饱和含砂粉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孔压增长模型 |
4.1 传统孔压增长模型 |
4.2 BP神经网络原理 |
4.3 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及训练过程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孔压增长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
4.5 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
4.6 基于孔压增长模型的液化预测和安全区划分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砂粉土质堤防地震响应分析 |
5.1 有限元计算的关键问题 |
5.1.1 有限元软件的选用 |
5.1.2 土体本构模型 |
5.1.3 工程概况 |
5.2 静力响应分析 |
5.2.1 静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
5.2.2 静力计算结果分析 |
5.3 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
5.3.1 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 |
5.3.2 地震荷载的输入 |
5.4 特征点加速度响应分析 |
5.5 应力分布规律分析 |
5.6 基于临界液化破坏面的堤防液化分析 |
5.6.1 基于临界液化破坏面的液化判定方法 |
5.6.2 液化区域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四、Liquefaction and Strength of Fly Ash(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1
- [2]贮灰场沉积粉煤灰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 刘少辉,梁志超,李俊生,成勇龙,李伟.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05)
- [3]国内外煤制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J]. 孙凯蒂,李君,刘臻. 能源科技, 2021(04)
- [4]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 [5]固化粉煤灰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王玮健.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6]聚乙烯醇-玄武岩纤维混杂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 于海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山西汾河中游灵敏性粉土的性质及成因研究[D]. 卢瑞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生物酶改良粉土动本构模型试验研究[D]. 夏艳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循环荷载下吉林西部含砂粉土动力特性及不良地质堤防地震响应研究[D]. 耿飞. 山东大学, 2021(12)
- [10]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