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棉3号生育特点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钟旭华,潘俊峰,李康活,黄庆,张彬,李梦兴,刘彦卓[1](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提出过去6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与栽培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广东水稻种植区划、水稻分蘖与幼穗发育、光温反应特性、高产栽培叶色变化、光能利用、抗倒伏机理等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丰富了水稻耕作栽培科学理论。在耕作栽培技术方面,1950—1970年代在广泛调研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着名的"潮汕经验",大幅提升了广东水稻单产,并对我国水稻栽培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80—1990年代先后研发建立了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和水稻抛秧及配套技术,实现了水稻栽培技术的规范化;进入21世纪,研发出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超级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及配套技术,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这些研究成果及其大面积应用,为广东水稻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和高效化(即"两型四化")方向发展,在机械化育插秧、直播稻、再生稻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今后广东水稻耕作栽培研究要继续围绕产业科技问题,加强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
王颖[2](2020)在《5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细胞学、主要性状及SS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战略的深入实施,市场对加工专用型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的需求增大。本试验以我们课题组前期杂交育成的内农薯2号、内农薯3号、内农薯4号、内农薯5号、内农薯6号这5个马铃薯新品种为材料,用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作对照,重点对新品种的细胞学、产量品质等主要性状及其SSR指纹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5个马铃薯新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且各有特点。新品种内农薯2号为薯条加工型、内农薯3号为全粉加工型、内农薯4号为高淀粉加工型、内农薯5号和内农薯6号皆为鲜食型。2.5个新品种的生育期变幅在85~105 d之间,其中内农薯2号、内农薯3号和内农薯5号为中早熟型,内农薯4号和内农薯6号为中熟型。各新品种无薯裂和二次生长,结薯集中整齐、芽眼浅,平均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均较高,分别在1.0 kg和86%以上。3.5个新品种花粉可育率变幅在21.86%~88.39%之间,内农薯5号可育率最低,内农薯6号最高。试验明确了新品种内农薯2号、内农薯3号、内农薯4号、内农薯5号和内农薯6号的染色体配对构型,依次分别为2n=4x=48=3.96 Ⅰ+12.31 Ⅱ+2.26Ⅲ+3.16Ⅳ、2n=4x=48=7.72 Ⅰ+7.85 Ⅱ+4.78Ⅲ+2.56Ⅳ、2n=4x=48=4.48 Ⅰ+11.98Ⅱ+2.44Ⅲ+3.05Ⅳ、2n=4x=48=8.84 Ⅰ+6.72ⅢⅡ+5.64Ⅲ+2.20Ⅳ、2n=4x=48=1.93 Ⅰ+14.02Ⅱ+2.09Ⅲ+2.94Ⅳ。4.试验筛选出SSR适宜引物10对,PCR扩增得到清晰稳定的SSR多态性条带位点111个,多态性比率占84.09%。利用筛选出的特异性引物STM1016构建了能清晰区分各新品种及对照的SSR指纹图。
魏伟[3](2019)在《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麻类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近年来,由于塑料地膜大规模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麻地膜因具有可降解、促进土壤养分分解等作用日益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生产成本高是其大规模利用的瓶颈,麻类产业体系明确提出要提高单位面积纤维产量。为探讨如何在单位面积产出更多的纤维,尝试解决南方亚麻倒伏问题,本研究结合苎麻冬闲和亚麻生长特点,在冬春季节进行2个芒麻||亚麻试验,试验一通过设置6种不同亚麻品种间作组合(记为FY4||RH5、FYY3||RH5、FLY10||RH5、FZY3||RH5、FYY4||RH5、FTX3||RH5)与苎麻(华苎 5 号,记为 RH5)进行间套作,研究了间作组合对苎麻和亚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2通过设置亚麻播期(10月26日、10月31日、11月5日、11月10日)及在3个时期(枞形期、快速生长期、现蕾期)喷施多效唑处理,初步探讨了苎麻和亚麻地上部产量、苎麻品质以及地下部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探索成龄苎麻冬春套作亚麻的栽培技术,为亚麻在南方冬闲田的抗倒伏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YY3||RH5间作组合总纤维产量最高,为1608.68 kg/hm2,总收获指数最大,为最佳间作组合,适宜与苎麻间作。苎麻(新麻园)头麻、二麻、三麻原麻产量间差异较大,最高达到740.67kg/hm2,最低只有97.87 kg/hm2,随着收获季节的推进,头麻二麻三麻原麻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头麻各间作处理差异显着。二麻、三麻较头麻生物量均大幅提高,二麻FYY3||RH5间作处理生物量显着高于FTX3||RH5处理。间作对苎麻纤维品质影响有一定影响,二麻和三麻纤维品质较好,不同间作处理对苎麻三季麻单纤维强力无显着影响,对头麻单纤维断裂伸长率和纤维直径有显着影响,头麻纤维含胶率高于二麻三麻。随着收获季节的推进,苎麻株高和茎粗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头麻鲜皮重、鲜茎重、皮厚、鲜茎出麻率、鲜皮出麻率显着低于二麻三麻,其中头麻各间作处理的皮厚存在显着差异。间作对亚麻产量相关指标及农艺性状有一定影响。FLY10||RH5处理的单株茎重、生物产量和原茎产量表现较好,其中原茎产量达到180.00kg/hm2,其余各间作处理原茎产量无显着差异。苎麻原麻产量与生物量、鲜皮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亚麻原茎产量则与单株茎重和单株蒴果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亚麻在11月10日播种、快速生长期喷施多效唑,间作处理的总纤维产量最高,达到2587.50 kg/hm2,总收获指数也最大。亚麻播期对苎麻头麻和二麻原麻产量有显着影响,最高为890.00 kg/hm2和925.00 kg/hm2。播期与多效唑处理均对亚麻原茎产量有显着影响,最高为460.00 kg/hm2。随着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处理时期的推迟,苎麻头麻原麻产量逐渐升高,生物量无显着变化。二麻P3(11月5日)和P4播期(11月10日)处理原麻产量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二麻三麻生物量无显着变化。亚麻在11月10日播种,苎麻株高最高,茎粗也最大,而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苎麻株高和茎粗的影响不明显,亚麻播期对苎麻头麻皮厚有显着影响,而多效唑处理则对苎麻头麻鲜茎重的影响较大,随着亚麻多效唑处理时期的推迟,鲜茎重逐渐升高,不同处理之间苎麻纤维含胶率无显着变化。亚麻11月5日和11月10日播种,枞形期喷施多效唑倒伏率较低,分别为6.25%和5.20%,说明亚麻11月上旬播种、枞形期喷施多效唑调控亚麻倒伏效果最佳。头麻和三麻中苎麻原麻产量与鲜茎重和生物量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鲜皮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二麻鲜皮重与原麻产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亚麻原茎产量与亚麻生物量、工艺长度与茎粗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苎麻-亚麻根际土壤归属于50门、63纲、142目、293科、508属、681种,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分布较广,约占细菌总数的81.15%~85.67%。不同处理下Shannon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在P2(10月26日)播期处理下,随着亚麻多效唑喷施时期的不断推迟,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Simpson指数差异并不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总纤维产量,伊亚3号更适宜与苎麻间作,在与苎麻间作基础上,亚麻在11月上旬播种,在其快速生长期和现蕾期喷施多效唑更为合适。
杜彦文[4](2017)在《永昌县主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昌县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县,也是甘肃省高原夏菜主要生产基地、啤酒大麦主产区、油菜观光旅游业适宜发展区。近年来永昌县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推进高原夏菜和优质高产大田作物的标准化建设,永昌县农产品逐步实现了专用化、安全化、多样化、优质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永昌县已形成了以高原夏菜、啤酒大麦、油菜观光旅游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当地农业发展碰到许多问题,永昌县许多栽培农作物品种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品质差、产量低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亟待加快主栽蔬菜作物和大田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此,本研究开展了甘蓝、胡萝卜、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芹菜六种蔬菜和大麦、油菜两种大田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并通过试验为油菜配套了适宜栽培的覆膜种植技术。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甘蓝、胡萝卜、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芹菜等主栽蔬菜的品种比较试验,对其适应性、丰产性以及优质性进行比较,筛选出了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甘蓝品种小天使熟性适中,叶色浅绿,叶球平圆形较紧实,抗虫性好,商品性好,产量为108t/ha,较对照品种领秀产量提高了8.43%,是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胡萝卜品种尼亚加拉综合性状优良、商品率高、产量为96.6t/ha,较对照品种娜帕增产幅度达32.37%,该品种适合在永昌县大面积栽培种植;娃娃菜品种冠南春皇和大地明珠外观好看,商品性好,熟性早,菜芯紧实度好,净菜率高,抗病性较好,单球重量大。冠南春皇产量最高达到158.5t/ha,较对照品种金娃娃提高了12.49%,大地明珠产量次之,产量为156.5t/ha,较对照品种提高了11.08%。这两个娃娃菜品种适合在永昌县推广种植,品种冠南春皇是本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品种;花椰菜品种雪佛兰花球洁白,花球形状为圆球形,质地紧实细嫩,自覆性好,商品性好,单球重量达到0.81kg,产量为49.5t/ha,较对照品种白灵增产6.1t/ha,是适合永昌县种植和推广的品种;西兰花品种女王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其花球紧实细嫩为蘑菇形,株高适中,不易散花,花粒细小,有清香味,品质佳,商品性好,产量达到39.4t/ha,较对照品种耐寒优秀提高了61.47%,是适合在永昌县推广种植的品种;芹菜品种皇家王妃色泽好,抗病性好,单球重量大,产量较其他品种优势明显,产量为162.3t/ha,较对照品种圣地亚哥增产8.3t/ha,该品种可作为永昌县芹菜推广的首选品种。2.通过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永昌县推广种植的两个大麦品种HF-05-1-11和0416-1。品种HF-05-1-11株高74.17cm,穗长7.97cm,穗粒数22.33个,千粒重46.27g,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达到6.2t/ha,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增产0.4t/ha,增产幅度为7.15%;品种0416-1株高74.17cm,穗长9cm,穗粒数22.67个,千粒重40.7g,产量为6.1t/ha,较对照品种增产0.3t/ha,增产幅度为5.52%。3.通过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永昌县推广种植的两个油菜品种冠油杂812和绵油309。这两个品种有效分枝多,单株角果数和单个角果粒数多,千粒重大,产量高,较其他品种产量优势巨大。冠油杂812产量高达4.7t/ha,较对照品种绵油15增产1t/ha,增产幅度为27.03%;绵油309产量为4t/ha,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0.3t/ha,增产幅度为8.11%。4.通过油菜覆膜种植试验表明油菜黑膜覆盖种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本地油菜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黑膜覆盖种植的油菜产量为6.2t/ha,较白膜覆盖种植的油菜增产1.3t/ha,增产幅度为24.6%;较传统平地种植的油菜增产1.8t/ha,增产幅度为27.3%。综上所述,甘蓝品种小天使、胡萝卜品种尼亚加拉、娃娃菜品种冠南春皇和大地明珠、花椰菜品种雪佛兰、西兰花品种女王、芹菜品种皇家王妃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这些蔬菜作物品种适合在永昌县推广种植;大麦品种HF-05-1-11和0416-1穗粒数、亩穗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合理,产量高,可以在永昌县推广种植;油菜品种冠油杂812和绵油309有效分枝、角果数、角果粒数多,产量高,适合永昌县推广种植;黑膜覆盖种植油菜增产效果明显,是适合本地油菜种植的栽培技术。
孙建军[5](2017)在《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试验先后在河南省豫南沿淮稻区罗山县(32.2°N,114.5°E)、豫中稻区新蔡县(33.2°N,115.1°E)和豫北沿黄稻区原阳县(35.2°N,113.7°E)进行,在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耕作制度下,以常规中熟中粳(新丰2号、新稻18号和郑稻18号)、常规迟熟中粳(武运粳27、南粳9108和南粳49)、杂交迟熟中粳(甬优2640、新粳优1号和隆优1875)、常规早熟晚粳(南粳44、武运粳29和镇稻18)和迟熟中籼(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等5种不同生育类型1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通过播期(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充分发挥各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潜力的密、肥、水等高产高效管理措施,比较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以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河南省水稻不同主产区机插水稻适宜品种的生育类型与合理的播期。对豫南稻区,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粳稻的发展及机插水稻的合理布局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其全生育期呈极显着缩短趋势,但在品种类型间缩短幅度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在罗山和新蔡点缩短幅度为12.0~17.0d,在原阳点缩短11.0~15.0d;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4~3.4 d和2.2~3.0d;全生育期缩短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熟晚粳>常规迟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杂交迟熟中粳。同一播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是随着试点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延长,但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延长天数较多。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全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阶段,而抽穗-成熟期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着减少趋势。同一试点,各生育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晚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和迟熟中籼品种。(2)总体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等3点的平均产量均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各生育类型品种第Ⅰ播期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点的平均实产分别为10.68、10.63和10.40 t/hm2,在第Ⅵ播期分别为7.61、7.56和7.04 t/hm2,减少了 3.07、3.07和3.36 t/hm2;即播期每延迟5 d,平均实产在罗山和新蔡点下降了 0.61 t/hm2,在原阳点下降了 0.67 t/hm2。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2点第Ⅱ期最高,与第Ⅰ期差异不显着,从第Ⅱ期开始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原阳点是第Ⅰ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常规迟熟中粳和迟熟中籼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趋势。杂交迟熟中粳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期和生育类型品种,且在新蔡和原阳2点第Ⅰ、Ⅱ期差异不显着。早熟晚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产量的差异在3个试点均是呈增大趋势。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3个试点的6个播期中的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3)本研究中,播期处理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明显的影响。有效穗数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为极显着;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有效穗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有效穗数最多的是常规迟熟中粳为370.58×104穗h/hm2,最少的是杂交迟熟中粳为235.87×104穗/hm2。每穗颖花数和群体颖花量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着,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下降趋势;即第Ⅰ播期分别较第Ⅱ、Ⅲ、Ⅳ、Ⅴ和Ⅵ播期高1.13%、2.68%、5.56%、9.04%和13.26%;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每穗颖花数最多的是杂交迟熟中粳,最少的是中熟中粳;群体颖花量最高的杂交迟熟中粳,分别较常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杂交迟熟中籼和中熟中粳高11.83%、15.79%、19.47%和20.57%。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着,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千粒重在年份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在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均表现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因此,在播期影响下,各生育类型品种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下降引起的;杂交迟熟中粳的单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属大穗型品种,是本生态区首选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尤其突出。在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在穗大粒多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通过合理的播栽期调整籽粒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是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4)本研究播期的影响下,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试点,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在有效叶龄临界期(N-n)、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豫南稻区罗山点,播种-拔节期群体干物质量是播期的推迟呈明显减少趋势,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类型;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品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5)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逐渐变优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逐渐变劣趋势,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呈变劣趋势;迟熟中籼的外观品质逐渐变优外,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但品种类型间,稻米品种差异较大;播期间,各生育类型品种不同,变化幅度差异不同;试点间,高纬度原阳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低纬度的罗山点。因此,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逐渐变优,营养品质逐渐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种变劣,营养品质变优。(6)粳稻生产优势方面,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各生育类型粳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产量。总体上,粳稻2012和2013年的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0.94 t/hm2和10.97 t/hm2,分别较籼稻产量高13.49%和15.2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2年的平均产量为11.42 t/hm2和11.40 t/hm2,较迟熟中籼高18.46%和19.75%。相同播期,粳稻的产量显着高于籼稻产量,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平均产量,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3.25%~19.3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7.59%~25.69%。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高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优于籼稻,这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各个播期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中熟中粳稍劣于籼稻。“籼改粳”优势形成的生理特征为,一是粳稻的全生育期明显较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特征,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二是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三是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的茎鞘强度和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了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度;四是粳稻更适宜机械化作业,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品质,综合生产力高。综合分析后,豫南和豫中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主,搭配常规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豫北沿黄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为主,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冯艳莉[6](2017)在《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选育高产抗旱节水型小麦新品种,是长期以来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旱地小麦生产中,农民普遍重施化肥轻视有机肥。长期持续下去,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瘠薄、生产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小麦单产提高,总产的稳定性。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用遗传背景不同的亲本材料,组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杂交组合,创造高水平的优良变异,增加分离世代群体量,扩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幅度,确保优质变异的充分表现,选育抗逆性更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的同时,研究其高效施肥技术,探索并实践有效的新品种推广方式。得出以下结论:1.选用遗传背景不同的亲本材料,采用常规杂交的方法,选育出对条锈病免疫、高抗白粉病和中抗赤霉病的节水型旱地小麦新品种铜麦6号,在两年区试14点次中,13点次增产,平均产量5179.5kg/hm2,比对照晋麦47增产4.9%。2.多点多年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增产585kg/hm2,增幅12.0%;在传统施肥水平下,同时提高氮磷钾水平可显着提高产量,增产8.7%17.7%,如果氮肥水平不变,增加磷和钾,产量变化不大,增产-0.5%2.6%;筛选出铜麦6号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30.0 kg/hm2,最佳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2。3.平衡施肥具有十分显着的增产效果。铜麦6号具有较大的品种丰产潜力,大田表现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突出、耐旱性优于目前生产上主推品种。当生产条件适宜,良种良法配合得当,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同时增施磷钾肥增产38.4%35.1%,同时增加氮磷钾增产幅度达到89.5%116.9%。当良法配合得当,铜麦6号最高产量可达10141kg/hm2,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4.铜麦6号的推广,采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农户+种业企业”联合的组织方式,建设“百亩核心示范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的示范引领推广方法,“主推品种+配套技术+主体培训”新技术组装配套推广手段,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构建起从供种到种植、到生产多方共赢的平台。这种方式,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推广。
蒋楠[7](2016)在《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形成和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最主要的种植制度是小麦-棉花的两熟制种植,其中包含了连作、套作等不同的种植模式。两熟制种植可以更好的利用光、热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田的产出效率。因两熟制种植在作物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并对作物的产量、品质产生显着性影响。本文综述了我国小麦-棉花两熟制种植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两熟制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对于不同种植模式影响作物产量品质和农田土壤资源的相关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生产发展需要的农田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2/2013和2013/2014生长季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丰稻麦原种场(33°20′N,120°46′E),选择泗杂3号(中晚熟品种)和中棉所50(早熟品种)两个生育期不同棉花品种,进行小麦-棉花两熟种植模式试验(单作棉、麦棉套作、麦后移栽棉和麦后直播棉)。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之间生物量累积分配规律、产量品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棉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揭示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和棉田土壤养分供应特征,指导棉田的合理施肥提高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麦棉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周年生产力和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两熟制种植模式可以显着提高周年生产力,不同的种植模式下麦后移栽棉对周年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棉花产量方面,两熟制种植模式较单作棉均会显着降低棉花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对比分析发现,棉花铃数的减少是导致两熟制种植模式棉花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铃重降低,其中外围果节和上部果枝的铃数差异最为显着,两年的研究结果表现一致。生物量生产不足是限制套作棉和麦后移栽棉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铃的生物量分配比例过小则主要影响了麦后直播棉的产量。2、麦棉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的的影响对比不同的麦棉种植模式,棉田土壤物理性质所受影响较小,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棉田土壤仅在土壤温度方面表现出显着性差异,花铃期棉田土壤的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较单作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养分方面,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0-20cm和20-40cm 土层养分含量影响显着,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较单作棉棉田土壤含量高,其中以麦后直播棉的含量提升最多,而棉田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土壤pH值等差异较小。导致棉田土壤养分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前茬作物根系、茎杆等的有机质和养分补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两熟制种植模式下棉花生长发育进程较单作棉缓慢,养分吸收弱,残留养分的含量较高。
张悦[8](2015)在《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文中提出中国对外援助呈现出与传统西方援助的诸多差异。为了理解这种差异,基于对一个中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借鉴实践理论超越结构和能动性二元对立的分析范式,从纵向和横向两条脉络分析援助中的文化过程:纵向分析引入历史性,研究中国发展经验通过嵌入援助实践,完成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继承的过程;横向分析呈现来自不同文化的能动主体在互动中对经验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援助实践主要包括企业承建、合作经营和知识转移三部分,这三部分既是中国发展经验嵌入援助实践的路径,也是援助实践中能动主体作用下经验被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中国国内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经验以政府管理、企业承建的制度安排嵌入援助项目,实践中通过政府与企业利益耦合、政府对企业的正式与非正式管控机制得以再生产。企业策略在遭遇地方性文化后被迫妥协,以继续维持项目运作。在中非关系传统与中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经验嵌入下,援助项目采用中国与受援国“合作经营”运作形式,在遭遇了受援国的政府投入不足与合作机构缺位的现实后,中国专家转而通过非正式的互惠关系与地方形成一种松散合作关系。知识层面,援助实践是中国农业知识“跨时空分享”机制。中国农业知识在援助中的嵌入首先表现为项目对受援国地方的“发展”问题进行技术性建构,通过符号化机制和专家队伍完成再生产过程。中国农业知识进入地方的过程是中国专家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过程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过程。在遭遇地方知识和客观环境后,中国专家根据地方需求与现实不断调整现有知识,来自中国的农业知识被地方选择性吸纳与改造。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经验建构路径使得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嵌入到援助项目中,以援助实践为载体在受援国地方得以再生产。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根据自身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中国发展经验在进入受援国地方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原有的完整文化形态,中国发展经验不断接受地方文化和知识的修改,最终以改造后的变体形态存在于受援国地方。
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9](2015)在《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文中认为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DNA原理,将优良目的基因整合到靶标生物基因组中,并使靶标生物得以表达目的性状的技术。这一技术克服了生物有性杂交的限制,使物种间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既可以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也可以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还可以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反之亦然。因此,这项技术自发明以来,即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医学等领域,为其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基因植物是以农杆菌等为媒介,将来源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转入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其靶标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高产、优质等的植物。以1972年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为契机,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为起点,植物转基因技术在近30年的时间内发展迅猛,至今已有200多种植物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株系,40多种数千例转基因植株进入田间试验。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咨询服务中心(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60万hm2已经迅速增到2014年的1.815亿hm2,累计种植面积大约比中国国土总面积还多80%。在全球转基因植物研发和应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先后批准了7种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应用,其中,抗虫棉是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农作物。从1994年中国研制成功国产单价抗虫棉(GK),以及1995年美国保铃棉进入中国至今,抗虫棉已经在中国推广应用了近20年的时间。文章介绍了这2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抗虫、抗旱耐盐碱、抗除草剂、抗病以及纤维品质改良等性状方面所取得的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在农杆菌介导、基因枪轰击、花粉管通道介导、茎尖或芽尖转化、农杆菌液浸染和纳米载体花粉介导等不同转化技术上所进行的探索;同时,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状况,并从抗虫棉品种审定、发展趋势和产业化状况几个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应用,最后对未来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马一学[10](2015)在《短季栽培对耐迟播棉花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棉花早熟品种"JX001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最优回归设计(311设计),设三个试验因子,分别为:施氮量、密度、播种期,均为5个水平,研究栽培因子对棉花短季栽培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变化特点,干物质积累、分配的规律,棉铃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种期是影响棉花生育期的主要因子,播种期每推迟5d,出苗期推迟3~6d,现蕾期推迟2-5d,开花期推迟2~6d,吐絮期推迟2~4d,但播种期对棉花两相邻生育历期影响不大。2.密度是影响棉花株高、果枝始节、果节数的主要因子,施氮量次之,播种期影响最小;播种期是影响果枝数的主要因子,密度次之,施氮量影响最小。3.棉花地上部分单株干物质重、群体干物质重、单株营养器官干物质重、生殖器官干物质重变化趋势均呈“S”,型。7月16日、8月5日、8月25日这三个时期群体干物积累总量与子棉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2*、0.60*,呈显着正相关。干物质分配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营养器官所占比重降低,生殖器官所占比重逐渐升高。4.施氮量是影响棉花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棉花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而施氮量为7.93kg/667m2 和 4kg/667m2的处理会导致棉花生长后期缺氮,SPAD值降低。5.棉花成铃分布时间上表现为随着播种期推迟,秋桃比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早播和迟播都会导致秋桃比增大,迟播表现的更为突出,另外施氮过少会引起棉铃伏桃比增大;空间分布表现为纵向以中下部成铃为主,横向分布以内围铃为主。6.施氮量是影响衣分的主要因子,密度是影响单铃重和单株成铃数的主要因子。建立了棉花新品系"JX0010”短季栽培下施氮量、密度、播种期与子棉产量的数学模型。单因子效应表现为播种期>密度>施氮量,交互作用表现为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密度与播种期的互作效应>施氮量与播种期的互作效应。从回归方程得出高产最佳方案施氮量13.49kg/667m2、密度4135株/667m2、播种期5月19日,产量为367.35kg/667m2。7.栽培因子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影响大小顺序为马克隆值>伸长率>断裂比强度>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播种期是影响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的主要因子,密度是影响断裂比强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主要因子。
二、苏棉3号生育特点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棉3号生育特点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耕作栽培技术创新成果 |
1.1 调查总结农民高产经验,形成着名的“潮汕经验” |
1.2 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
1.3 水稻抛秧及其配套技术 |
1.4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
1.5 华南双季超级稻强化栽培技术 |
1.6 华南地区多熟高效农作制模式及配套技术 |
2 水稻耕作栽培理论创新成果 |
2.1 水稻分蘖与幼穗发育规律 |
2.2 水稻叶色变化与高产栽培 |
2.3 广东水稻区划 |
2.4 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特性 |
2.5 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 |
3 近期重要研究进展 |
3.1 水稻抗倒伏机理 |
3.2 水稻低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3.3 机插水稻育插秧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 |
3.4 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
4 启示与展望 |
4.1 水稻耕作栽培学科发展的启示 |
4.1.1 面向需求,解决生产上的重大问题 |
4.1.2 深入生产实际,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总结提炼科学问题 |
4.1.3 紧盯科技前沿,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
4.2 新时期广东水稻耕作栽培研究展望 |
(2)5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细胞学、主要性状及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马铃薯概述 |
1.2 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国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3 加工型马铃薯发展现状 |
1.4 不同加工用途马铃薯的营养品质要求 |
1.5 我国马铃薯产业现存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1.5.1 马铃薯种薯面临问题 |
1.5.2 缺乏加工型马铃薯品种 |
1.5.3 我国马铃薯标准体系不完备 |
1.5.4 大田利用机械化水平低 |
1.6 马铃薯品种、品系鉴定方法 |
1.6.1 形态标记鉴定法 |
1.6.2 细胞学标记鉴定法 |
1.6.3 同工酶鉴定法 |
1.6.4 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法 |
1.7 本试验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2.2.3 细胞学特性观察 |
2.2.4 马铃薯新品种的主要特性观察 |
2.2.5 马铃薯新品种的SSR测定 |
2.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新品种间花粉育性差异性比较 |
3.2 新品种间PMCM I染色体配对行为比较 |
3.3 新品种植株的表型特征及生育期比较 |
3.4 新品种的薯块特征比较 |
3.5 新品种的产量及品质性状比较 |
3.5.1 马铃薯新品种的产量性状表现 |
3.5.2 马铃薯新品种的品质性状表现 |
3.6 新品种的SSR遗传差异性分析 |
3.6.1 供试马铃薯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3.6.2 供试马铃薯的SSR扩增 |
4 讨论 |
4.1 马铃薯染色体配对构型与花粉育性的关系 |
4.2 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变化 |
4.3 新品种间SSR分子标记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3)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麻类作物概况 |
1.2 麻类作物应用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间套作研究概况 |
2.2 土壤微生物 |
2.3 播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苎麻||亚麻系统适宜的亚麻品种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苎麻||亚麻时适宜的亚麻品种筛选 |
1.1 对苎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 对亚麻产量的影响 |
1.3 对总纤维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2.1 苎麻三季麻产量及品质变化 |
2.2 对亚麻产量及倒伏的影响 |
2.3 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2.4 对纤维总产量和总收获指数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全文小结 |
1.1 苎麻||亚麻间作组合对两种麻的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影响 |
1.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 讨论 |
2.1 苎麻||亚麻亚麻品种两种麻的产量及品质变化研究 |
2.2 苎麻||亚麻时亚麻播期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两种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永昌县主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永昌县农业生产条件概述 |
1.1 永昌县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1.2 永昌县农业生产现状 |
2.永昌县主要蔬菜作物生产及品种应用现状 |
3.永昌县主要大田作物生产及品种应用现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1 研究内容 |
1.2 技术路线图 |
2.试区概况 |
2.1 蔬菜品种比较试验试区概况 |
2.2 大麦品种比较试验试区概况 |
2.3 油菜品种比较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试区概况 |
3.试验设计、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 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
3.2 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
3.3 娃娃菜品种比较试验 |
3.4 花椰菜品种比较试验 |
3.5 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 |
3.6 西芹品种比较试验 |
3.7 大麦品种比较试验 |
3.8 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
3.9 油菜引种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
4.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甘蓝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2.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3.娃娃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4.花椰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5.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6.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7.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8.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9.油菜覆膜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讨论 |
2.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 |
2 水稻生产概况 |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2.3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
3 机插水稻栽培研究进展 |
3.1 水稻栽培方式概况 |
3.2 机插稻栽培研究进展 |
3.3 籼、粳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思路 |
5.2 技术路线图 |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影响 |
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生育期 |
3.2 关于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产量形成 |
3.2 关于机插稻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
3.3 关于机插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生育阶段单茎和群体干物重 |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
2.3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 |
2.4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得比例及其变化 |
2.5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叶、茎、鞘干物质量的输出和转化特点 |
2.6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3 讨论 |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生产 |
3.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特征 |
3.3 不同播期机插稻的光合物质生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 |
3.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RVA谱特征值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播期与品种类型综合研究与利用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区域规划 |
2.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适宜播期规划 |
2.3 籼、粳机插稻综合生产力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关于机插稻合理播期及适宜品种的区划 |
3.2 关于机插粳稻的生产优势 |
3.3 关于河南省稻作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势 |
3.4 关于机插粳稻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 |
3.5 关于“籼改粳”深化发展的探讨 |
4 结论 |
4.1 品种区划 |
4.2 适宜播期 |
4.3 粳稻生产优势 |
4.4 粳稻生长特征特性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类型区划 |
1.2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合理播期 |
1.3 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
1.4 播期影响下机插稻品质特征 |
1.5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利用 |
2 讨论 |
2.1 关于河南地区适宜机插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
2.2 关于河南不同生态区品种类型的选择 |
2.3 关于河南地区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确定 |
2.4 关于豫南稻区”籼改粳” |
3 创新点 |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小麦生产现状 |
1.2 陕西省小麦生产概况 |
1.2.1 关中平原冬麦区 |
1.2.2 渭北高原冬麦区 |
1.2.3 陕南平坝区和秦巴浅山丘陵冬麦区 |
1.3 陕西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状况 |
1.3.1 制定选育目标 |
1.3.2 正确选配组合 |
1.3.3 严格后代选择 |
1.3.4 旱地小麦良种繁育技术 |
1.4 旱地小麦施肥技术 |
1.5 旱地小麦新品种推广方式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铜麦6号小麦品种选育 |
2.1 育种目标的制定 |
2.2 试验地点 |
2.3 亲本材料的选择 |
2.4 试验调查及田间记载指标 |
2.4.1 物侯期调查及记载标准 |
2.4.2 形态特征调查及记载标准 |
2.4.3 生育动态调查方法 |
2.4.4 抗逆性记载标准和方法 |
2.4.5 病害调查方法及记载标准 |
2.4.6 室内考种指标及方法 |
2.4.7 产量测试 |
2.4.8 数据处理方法 |
2.5 品种选育过程 |
2.6 区域试验结果 |
2.7 生产试验结果 |
2.8 品种审定 |
第三章 铜麦6号小麦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
3.1 铜麦6号小麦品种的良种繁育方法及技术 |
3.1.1 三年三圃提纯法 |
3.1.2 二年二圃提纯法 |
3.1.3 穗选法和片选法 |
3.1.4 提纯技术 |
3.2 铜麦6号小麦品种因苗管理技术 |
3.2.1 铜麦6号冬前苗情诊断 |
3.2.2 因苗管理技术 |
3.3 秸秆还田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效应 |
3.3.1 试验时间、地点与方法 |
3.3.2 试验调查指标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4 试验结论 |
3.4 不同养分配置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的效应 |
3.4.1 试验时间、地点与方法 |
3.4.2 主要调查指标及数据处理方法 |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4 试验结论 |
3.5 多点施肥试验对产量的效应 |
3.5.1 试验地点及材料来源 |
3.5.2 试验方法 |
3.5.3 主要调查指标 |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5 试验结论 |
3.6 肥效试验小结 |
第四章 铜麦6号推广方法分析 |
4.1 铜麦6号推广方法 |
4.1.1 制定系统的推广计划 |
4.1.2 探索新的推广方式 |
4.1.3 良种与良法配套 |
4.1.4 抓示范培训,引领客户消费 |
4.1.5 科技服务到户,宣传观摩并举 |
4.2 铜麦6号推广实效 |
4.3 经验与启示 |
4.3.1 完备的良种繁育技术是保持品种优良种性的根本保证 |
4.3.2 良种和良法配套实现了品种优势潜力的更好发挥 |
4.3.3 高标准示范样板田建设坚定了企业推广的信心和群众选择品种的意愿 |
4.3.4 推广体制的创新为品种大面积推广顺畅了通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形成和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 |
2 小麦-棉花的两熟制种植模式 |
2.1 两熟制种植模式的原理 |
2.2 小麦-棉花的两熟制种植现状 |
2.3 不同模式的两熟制种植对生产力的影响 |
2.4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分析 |
2.2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
2.3 棉花的生物量 |
2.4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2.5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株生物量及各器官分配的影响 |
2.6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2.2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株产量时空分布的影响 |
2.4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熟制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2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
2.3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养分供应潜力的影响 |
2.4 麦棉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对非援助:动机与影响 |
1.2.2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历程、实践与争论 |
1.2.3 援助的人类学研究视角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进入田野 |
1.4 研究案例背景 |
1.4.1 一个中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 |
1.4.2 一个非洲小村庄内的援助竞赛 |
1.5 分析框架 |
1.5.1 实践理论 |
1.5.2 本文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企业承建的经验嵌入与实践 |
2.1 缘起:经验嵌入与实用主义 |
2.1.1 援助项目的市场化制度安排 |
2.1.2 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
2.1.3 项目可持续性的考量 |
2.1.4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助推剂 |
2.2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再生产 |
2.2.1 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耦合 |
2.2.2 政府对企业的管控机制 |
2.3 援助日常实践主体:中国专家 |
2.3.1 政府与企业的微弱在场 |
2.3.2 专家的工作动机 |
2.3.3 专家的工作分配 |
2.3.4 专家的知识构成 |
2.3.5 专家与当地雇工的互动 |
2.4 企业策略与地方的遭遇与调整 |
2.4.1 种子盈利策略在地方的失败 |
2.4.2 企业策略转变 |
2.5 小结 |
第三章 合作经营的经验嵌入与实践 |
3.1 合作经营的经验嵌入与安排 |
3.1.1 合作经营的设计 |
3.1.2 合作经营的具体安排 |
3.2 运作现实:合作遇阻 |
3.2.1 遭遇地方弱政府 |
3.2.2 合作机构缺位 |
3.3 制度不对称性下的松散合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 |
4.1 “发展”问题的技术化 |
4.2 中国农业技术的跨国符号化 |
4.2.1 灌溉:地方困境中的坚守 |
4.2.2 良种:遭遇地方后的妥协 |
4.3 中国农业技术的载体:专家队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 |
5.1 作为认知性建构的技术培训实践 |
5.2 空间叙事中的认知建构 |
5.2.1 精心设计的“园区” |
5.2.2 突出对比的试验田设置 |
5.3 技术培训的多元形式 |
5.4 技术培训:一次完整的认知建构 |
5.4.1 培训流程 |
5.4.2 课堂讲授 |
5.4.3 试验田参观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 |
6.1 作为权力来源的“高产” |
6.1.1 中国的高产文化 |
6.1.2 非洲的低产现状 |
6.1.3 创造高产,收获权力 |
6.2 遭遇地方,引发质疑 |
6.3 适当调整,重获权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中国援助的独特性与发展经验的嵌入 |
7.2 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在异文化中的再生产与地方化 |
7.3 中国专家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不同类型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
1.1抗虫转基因棉花 |
1.2抗旱耐盐碱转基因棉花 |
1.3抗除草剂转基因棉花 |
1.4抗病转基因棉花 |
1.5纤维品质改良转基因棉花 |
1.6其他性状如早衰、耐涝以及特殊用途等转基因棉花 |
2棉花的遗传转化方法 |
2.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
2.2基因枪轰击转化法 |
2.3花粉管通道介导转化法 |
2.4茎尖或芽尖转化法 |
2.5农杆菌液浸染法 |
2.6纳米载体花粉介导转化法 |
3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
3.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
3.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
4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培育及推广 |
4.1抗虫棉品种审定情况 |
4.2抗虫棉品种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4.3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 |
5中国转基因棉花研究方向的展望 |
5.1运用多个抗虫基因提高棉花的综合抗虫能力 |
5.2培育自主产权的抗除草剂棉花 |
5.3培育耐旱耐盐碱转基因棉花 |
5.4培育抗病转基因棉花 |
5.5培育优质转基因棉花 |
(10)短季栽培对耐迟播棉花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棉花短季栽培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棉花短季栽培技术研究 |
1.2.2 棉花不同播期效应研究 |
1.2.3 棉花氮素效应研究 |
1.2.4 棉花密度效应研究 |
1.2.5 311试验设计应用概述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供试肥料与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期 |
2.4.2 农艺性状 |
2.4.3 成铃时间分布的调查 |
2.4.4 成铃空间分布的调查 |
2.4.5 干物质积累动态 |
2.4.6 叶绿素测定 |
2.4.7 产量及其构成 |
2.4.8 纤维品质 |
2.4.9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5.1 数据处理 |
2.5.2 多项式回归方程的建立 |
2.5.3 纤维品质的综合评价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短季栽培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与棉花生育期 |
3.1.2 不同处理与棉花主要农艺性状 |
3.1.3 不同处理与棉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1.4 不同处理与叶绿素含量 |
3.1.5 小结 |
3.2 短季栽培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成铃时空分布 |
3.2.2 不同处理与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3 产量 |
3.2.4 小结 |
3.3 短季栽培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主要纤维品质性状及变异系数比较 |
3.3.2 不同处理不同部位纤维品质综合比较 |
3.3.3 不同处理对纤维品质影响的数学模型 |
3.3.4 小结 |
第4章 讨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苏棉3号生育特点及其规范化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耕作栽培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钟旭华,潘俊峰,李康活,黄庆,张彬,李梦兴,刘彦卓.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2]5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细胞学、主要性状及SSR分析[D]. 王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苎麻间作亚麻对二者产量品质的影响[D]. 魏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永昌县主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D]. 杜彦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1)
- [5]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D]. 孙建军. 扬州大学, 2017(12)
- [6]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冯艳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麦棉两熟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形成和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D]. 蒋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D]. 张悦.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
- [9]中国转基因棉花研发应用二十年[J]. 郭三堆,王远,孙国清,金石桥,周焘,孟志刚,张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17)
- [10]短季栽培对耐迟播棉花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D]. 马一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