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壮[1](2020)在《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探讨》文中指出一、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问题由来半坡M152儿童墓(图1)由于其埋葬方式的特殊性、陪葬品的丰富性,在西安半坡考古发掘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其研究价值所在[1]214-216。前辈学者着书立说时也多有涉及,如王颖娟先生在《半坡史前文化遗存反映的几个问题》中对半坡M152儿童墓的厚葬进行了一系列猜测[2]。张
夏之乾[2](1983)在《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文中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否经历过“母权制”,这是一个长期争论并且至今尚无定见的问题。最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重新提了出来。在国外,一些人类学工作者对母权制是否存在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认为“母权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这门学科历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它“起源于巴霍芬的哲学唯心主义”。完全是被“幻想出来的”。认为母权制氏族也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并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它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幻想”,“很像……幻想小说”。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甚至断言“母权制”的理论已经是“奄奄一息”。在我国,有的同志根据恩格斯在谈及“母权制”这一用语时曾说过“为
王立端[3](2011)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文中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首先涉及怎样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应该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这一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框架下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可以选择四个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探寻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过程,他们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类早期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等视角以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涵义和性质,结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所有制为核心考察印度等国遗存的农村公社而抽象出来的公社公有制的一个假设概念,其所指是原始共产主义,其能指则是比较具体的印度等国的农村公社。探讨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不难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其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与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怎样为社会主义现实服务紧密相连,当然还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构成了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干,由此衍生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争论,包括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农民战争问题、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奴隶制度问题等的深入研究,同时还拓展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以及中国和东方社会历史实际的深入研究,收获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推进了中国史体系的构建和重构的过程,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形成。此外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还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认知模式,即重视理论模式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重经验考据的历史认知模式,转而重视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探索。因此,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詹承绪[4](1997)在《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文中认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民族学从此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间,经过全国民族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民族学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本文简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詹承绪[5](1998)在《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文中提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民族学从此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间,经过全国民族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民族学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本文简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本刊编辑部[6](1984)在《一九八三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索引》文中提出本索引分两期刊登。本期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民族的现状与社会发展形态、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艺术与宗教;下期为民族历史。
杨栋[7](2010)在《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传统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进程,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底层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文化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大禹传说已经成为考古学、古代史、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古代文学等诸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大禹传说研究不仅可以关涉到夏文化研究,而且关涉到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研究。同时,大禹传说中的神话观念与神圣叙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性结构具有示范意义,对后世文学的叙事情节更具有原型意义。大禹传说既有“史实素地”的成分,又有后世不断迭加的神话因素、传说色彩等附加成分;作为文本叙事,它既表现出非逻辑性的“非叙述”性特点,又具有神圣叙事的原型编码性质;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其演变与发展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鉴于此,本文对大禹传说主要作三方面解读:1.历史考证——大禹传说中的“史实素地”;2.神话解读——大禹传说中的“神话编码”;3.文化阐释——大禹传说的演变与发展。同时,关于神话传说的新的研究范式正在形成。过去单纯依靠文献文本的研究方式,正在转向文化文本的叙事与研究,这种文化文本的叙事包括文字叙事、图像叙事和物体叙事。从神话历史的新视角重新解读大禹传说的原型编码,具有贯通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优势。兹将各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以传统的中国古史谱系为考察对象,并叙述禹在其中的位置演变,指出以《帝系》为代表的大一统世系是靠不住的,但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这种帝系整合是一种史学的自觉,是当时知识阶层有意识地对古史传说的加工与改造,它虽不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再现,却代表了当时的历史观念。根据新出土文献所记载的相关内容,提出大禹传说需要重新看待,古史辨派的一些观点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失误和不足;新发现(?)公盨已经证明在西周中期甚至更早,大禹的传说已经是相当古老的被人们当作历史的一个传说了,禹的神性,是后人在原始“史实素地”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第二章,在梳理出前人关于夏禹族源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禹与西北的关系问题,指出夏族当来源于西北,禹前期主要活动在晋南,为避商均而进入豫西,定都阳城,此后夏朝的政治中心基本就在豫西一带,至夏桀亡国后,夏又经晋南逐步向西北退却,在退至汉中一带时,夏族的一支进入蜀地,所以,蜀地的禹迹当是夏遗民带去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禹生石纽”传说给予了新的阐释,认为“禹生石纽”不可信,作为传说,它是“禹生于石”这一神话叙事的置换变形;石是夏民族的崇拜物,随着夏遗民迁入四川,“禹生于石”的传说亦流入四川,与川西北的大石传说相融合,当这一传说流传到汶山石纽时产生了变异,“禹生于石”变成了“禹生石纽”。第三章,关于夏族的图腾问题。图腾理论是由西方学者建构的,中国的上古历史文化有其复杂和特殊的一面,应该谨慎对待这一理论,防止出现“泛图腾化”倾向。所以,对于上古传说中的神异现象,应该重在阐述其所含的文化意蕴,在追溯其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时,阐释其是如何被先民们赋予信仰意义、宗教价值和神话想象等种种文化因素,并进一步梳理其演变传承的脉络。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夏族的“图腾”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追溯和分析才会显得更有意义:夏人对熊有着特殊的信仰传承,鲧禹化熊传说反映了先民们物物相生、以形禅变、生命一体化的原始哲学理念;禹母修已吞吃薏苡便能怀孕,是植物作为再生的仪式和象征的最好体现;人类原始时代信仰“万物有灵论”,石头被赋予生殖能力,又有丰产的作用,所以才有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具有多元起源的“龙”,更是夷夏文化融合的象征。第四章,禹平水土是大禹传说的重要内容,其涉及的许多问题至今仍无定论。《禹贡》一书,肯定是在战国以后形成的定本,但是其最初的蓝本当在西周初年甚或更早形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附加了各时代的痕迹。对于禹和九州的关系问题,提出禹只是按照当时已形成的“九州”观念去治理水土,而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划定九州。通过考察(?)公盨铭文以及早期文献记载,认为禹治水是为了“敷土”,历史叙事中的“大禹治水”实是对大禹功绩的一种误读,“敷土”才是大禹的真实目的和主要功绩。最后,在“天命”观的背景下,探讨了禹与洪范九畴的问题。第五章,主要探讨大禹的征伐传说,禹通过不断征伐,逐渐树立自己的威信,逐渐壮大夏部族的势力,最后成天下共主。在禹伐共工这一传说中,杨宽先生的“鲧即共工”说值得商榷,对杨宽先生指出的鲧和共工传说的相同点进行逐一辨析,认为此说不成立,鲧和共工应当分属于两个不同族系。而禹征三苗时,“日夜出,昼日不出”,根据现代天文学的推算,这一天象很可能发生在传说的禹时代,而禹得天下多由于征有苗。禹伐有扈传说,反映了当时禹部族向东发展,遇到了郑州附近的有扈氏阻挡,有扈部落在洛阳附近的甘水一带向西抗击有夏部落,有扈战败,夏族的势力范围扩大。禹杀防风则标志着禹已成为天下共主。第六章,重点论述了禹铸九鼎传说,文献记载表明至迟在周初便有九鼎的流传,夏代已经进入铜器时代,“禹铸九鼎”传说是对这一时代的反映;九鼎所刻图案可能是螭龙一类的动物,夏民族尚九,从古文字字形分析,“九”当是“虬龙”形,这些可能都源于夏民族的龙蛇崇拜。同时对禹娶涂山女、禹会诸侯、及禹德传说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给予了一定的阐释。
二、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问题由来 |
1. 关于主体。 |
2. 关于研究半坡M152现象所用的“母权制”理论问题。 |
二、特殊儿童葬的内涵 |
(3)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内容和思路介绍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第一节 准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史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
一、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所有制为核心内容表述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分期 |
二、十九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以前,考察各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形式,抽象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原始的"公社公有制" |
三、十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到了原始的公社公有制的历史事实依据,实现了对原始社会史的科学认识 |
第二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
一、十九世纪50年代对农村公社的研究,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认识 |
二、十九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证明了公社土地公有制是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
三、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突破了"公社及其土地所有制"的狭隘视野,形成了对农村公社的科学认识 |
第三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为视角 |
一、青年和中年马克思侧重于逻辑思辨的方法,将农村公社所有制视为原始公有制的遗存进而推论出亚细亚生产方式 |
二、晚年马克思侧重于经验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公社和原始社会史的实证研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完善了唯物史观 |
第四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指导思想为视角 |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与东方社会理论的区别 |
第六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和国内外争论的概况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以及苏联和日本的争论 |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20—40年代) |
三、60—70年代国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 |
第二章 二十世纪50—6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
一、原始社会说 |
二、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 |
三、特殊经济形态说 |
四、铜器时代说 |
五、原始大家长制家庭公社说 |
六、混合形态说 |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特点 |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
第三章 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恢复是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重要前提 |
二、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解读是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重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三、60—70年代国外学术界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和性质 |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 |
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四、"亚细亚的"范围 |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符合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实际 |
六、对社会形态发展学说的争论 |
七、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拓展研究 |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特点 |
一、争鸣持续的时间长、规模大、自由度更高 |
二、参加者的范围广、层次多 |
三、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广泛也更加深入 |
四、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也反映出了学科特点 |
六、与反封建专制主义有一定关系,起初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
第四章 建国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代表性人物 |
第一节 吴泽: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
第二节 朱曦: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无奴说" |
第三节 田昌五: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创立中国古代史新体系 |
第四节 吴大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元多线" |
第五节 日知: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学科倾向的关联 |
第五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重要成果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联性 |
第三节 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内容 |
(一) 历史考证——大禹传说的"史实素地" |
(二) 神话解读——大禹传说中的"神话编码" |
(三) 文化阐释——大禹传说的演变与发展 |
二、研究意义 |
(一) 文化价值与文学意义 |
(二) 对夏文化及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意义 |
(三) 神话传说的理论构架 |
(四) 学术史意义:重估"古史辨"派的神话研究 |
三、史料范围 |
(一) 传世文献 |
(二) 出土文献 |
(三) 实物与图像 |
(四) 人类学材料 |
四、研究方法 |
(一) 神话学理论方法 |
(二) 历史演进法 |
(三) 历史地理法 |
(四) 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
五、研究回顾 |
(一) 晚清至民国初 |
(二) 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 |
(三) 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 |
(四)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 |
第一章 禹在古帝王系中的位置 |
第一节 帝系整合与史学自觉 |
一、先秦时期的帝系传说 |
二、战国后期古帝王系的整合 |
三、汉以后的古史系统 |
第二节 关于传统的古史谱系 |
一、传统古史体系不可信 |
二、关于《帝系》 |
第三节 尧舜禹的关系 |
一、尧舜禹关系的来源 |
二、尧舜禹禅让传说 |
第四节 鲧禹启的关系 |
一、鲧与禹之关系 |
二、禹与启之关系 |
三、禹与夏之关系 |
第五节 重新看待禹的传说 |
一、禹传说最早出现的时间问题 |
二、关于禹的性质 |
三、禹: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 |
第二章 夏禹族源问题考证 |
第一节 夏禹族源诸说 |
第二节 夏禹族源新论证 |
一、夏族与周族的关系问题 |
二、禹前期在晋南 |
三、避商均于阳城:禹入豫西 |
四、大夏、西夏:夏亡后西迁 |
第三节 "禹生石纽"传说的文化解析 |
一、"禹生于石"的神话叙事 |
二、"禹生石纽"传说的演绎 |
三、"禹生石纽"传说的历史背景 |
附录:景云碑及碑文 |
第三章 夏族"图腾"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夏族图腾诸说 |
第二节 夏族的熊崇拜 |
一、神熊形象:从图像叙事到文本叙事 |
二、"熊"的隐喻意象 |
三、物物相生的神话哲学理念 |
第三节 "神显"薏苡的象征解读 |
一、所谓的"图腾"薏苡 |
二、植物:再生的仪式和象征 |
三、神显"薏苡"例析 |
第四节 "禹生于石"与石的文化渊源 |
一、禹、启与石 |
二、石头的象征意义 |
三、禹生于石的原型意义 |
第五节 龙"图腾" |
一、龙蛇"图腾" |
二、龙起源的多元性 |
第四章 禹平水土传说新证 |
第一节 禹治水传说的背景 |
一、禹治水有无问题的争论 |
二、禹时代的气候环境 |
三、禹前治水的传说人物 |
第二节 《禹贡》:原初记忆的积累 |
一、《禹贡》的成书 |
二、禹未划九州 |
三、从《容成氏》看治水先后问题 |
第三节 禹平水土传说新解 |
一、禹之功在敷土 |
二、(?)公盨"天命禹敷土" |
三、治土的方法:堕山溶川 |
四、由敷土到治水的转变 |
第四节 "天命观"下的禹 |
一、天命观:天的神圣性 |
二、"天命禹":禹的神性 |
三、"天赐禹洪范九畴"演析 |
第五章 大禹征伐传说探析 |
第一节 禹伐共工 |
一、共工非鲧 |
二、禹伐共工 |
第二节 禹征三苗 |
一、三苗的族源及变迁 |
二、禹征三苗 |
第三节 禹伐有扈 |
一、《甘誓》的成书年代问题 |
二、禹伐还是启伐 |
三、伐有扈的原因 |
第四节 禹杀防风 |
一、文本文献中的禹杀防风传说 |
二、民间口传的禹杀防风传说 |
第六章 大禹其他传说研究 |
第一节 禹娶涂山与禹会诸侯 |
一、涂山地望 |
二、禹娶涂山女 |
三、禹会诸侯 |
第二节 禹铸九鼎传说探析 |
一、禹铸九鼎传说之演变 |
二、禹铸九鼎的可能性 |
三、九鼎所刻图案 |
四、九鼎之"九" |
五、九鼎的传承 |
第三节 禹德之传说 |
一、(?)公盨中的禹德 |
二、《容成氏》中禹之德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四、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半坡M152儿童墓的探讨[J]. 李培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06)
- [2]谈谈“母权制”的有无问题[J]. 夏之乾. 贵州民族研究, 1983(04)
- [3]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D]. 王立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4]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A]. 詹承绪. 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7
- [5]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J]. 詹承绪. 民族学研究, 1998(00)
- [6]一九八三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索引[J].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 1984(02)
- [7]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 杨栋.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