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中山大学中草药同位素药理研究协作组[1](1977)在《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本试验采用同位素铷86(Rb86)示踪法,测定整体动物冠脉血流量,观察药物对健康动物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改变,以验证药物(中草药)对冠心病的治疗意义。实验动物及材料动物:选取发育良好、健康的小白鼠。材料:Rb86C1由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供应。半衰期为19.5天,用时以生理盐水配成0.04—0.1μc/0.1ml。潘生丁含量1Omg/ml,用时稀释成0.4%或所需浓度。0.9%NaCl生理盐水用时配制。
广州第三制药厂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心脉宁药理科研协作组[2](1978)在《心脉宁药理作用初步研究》文中指出 我们在开展中西药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究工作中,于1973年采用中草药毛冬青(Ilex Pubesceas Hook.et Arn.)、化学合成药安妥明(Atromid-S)以及卵磷酯、抗坏血酸、盐酸吡多辛、菸酸、肌醇等,制成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新药——心脉宁糖衣片。两年多来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第二、三附属医院,广州部队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15个医疗单位广泛的临床应用,证实心脉宁对治疗心绞痛缓解率达85%,具有较明显地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酯蛋白的比率,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心绞痛、头晕、心悸、气促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副作用少,无明显的毒性反应,是目前防治冠心病较好的药物之一。为了密切结合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我们着重验证心脉宁对心绞痛等的药理作用。
杜丽坤[3](2004)在《糖冠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实验研究及对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糖冠康是导师栗德林教授长期探索的结晶,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疗效,益气养阴,祛瘀化痰是其基本治疗原则。此论文全面深入总结了中、西医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进展,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糖冠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本研究是在STZ50mg/kg体重一次性大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基础上,结合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的手术方法来建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动物模型。治疗六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光、电镜以及心脏电生理检测等先进技术对实验性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肝糖元、心肌酶学、自由基、心脏电生理、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及胰岛B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凋亡指数、胰岛素表达及凋亡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程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模型组大鼠存在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和自由基清除障碍、心肌细胞损伤、心脏功能降低、及胰岛B细胞过度凋亡等情况;(2)糖冠康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加肝糖元含量;(3)糖冠康具有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血脂、提高自由基清除率、改善心肌缺血损伤、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4)糖冠康能显着增加小鼠心肌对86铷的摄取量,即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5)糖冠康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促进胰岛B细胞新生及下调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并且发现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
杨晶,薛存宽,朱咸中,陈红,袁义萍,曾玲,李颖[4](1998)在《86Rb摄取示踪法评定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86铷(86Rb)摄取示踪法检测评定了缬草、红藤、姜黄三种中草药的七种不同的提取物对健康清醒小鼠及垂体后叶素—蔗糖静脉注射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缬草挥发油、缬草环烯醚萜可以显着增加健康小鼠心、肾微循环灌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姜黄与红藤提取物也可增加心肌微循环灌流量;药典规范的缬草浸膏对心、肾微循环灌流量则无明显影响
弓晓峰[5](2006)在《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灵芝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灵芝(Glucidum)和紫芝(Gjaponicum)的总称,作为药物已有悠久历史。随着人们对灵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证实灵芝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人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功效,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肝解毒、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在医药临床、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外研究过的灵芝属真菌仅有赤芝(Glucidum)、紫芝(Gjaponicum)、树舌(Gapplanatum)、薄盖灵芝(Gcapense)、南方灵芝(Gaustrole)等5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赤芝。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对黑灵芝进行系统研究的公开报道。 黑灵芝被称为灵芝中的极品,对人体保健具有的药用疗效,远比其它种类的灵芝为高。黑灵芝主要对肾脏机能有益,增强免疫功能,安眠醒脑,长期食用可调节体内多种机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深入研究和开发黑灵芝资源,本文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方法和生物技术手段,对江西赣州产黑灵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灵芝活性成分与功能实验的系统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可为黑灵芝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和应用基础。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采用现代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黑灵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溶出特性,比较了黑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赤灵芝子实体及野生黑灵芝子实体中的元素含量,利用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了黑灵芝子实体和初步纯化多糖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黑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中Cu、Mn、Fe、Zn等元素的含量均高于赤灵芝子实体;黑灵芝酸性多糖中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含量大多高于中性多糖;在江西黑灵芝及其多糖中含有痕量稀土元素Ce、Nd、Pr、Y。对黑灵芝样品元素测定的回收率在88.2%~110.6%。研究还发现,黑灵芝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极性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浸出率,绝大多数元素的溶出率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大。初级形态分析参数计算结果表明,Cr、Co、Cd元素的浸出率最低,Zn、Fe、Cu和Mn的浸出率较高,Pb的浸出率最高,说明Pb比较容易溶出。大多数元素的头煎提取率T1>二煎提取率T2,但T2值仍
赵强[6](2013)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红茂草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红茂草[Dicranostigma Leptopodum(Maxim.)Fedde,DLF],又名秃疮花、秃子花、勒马回(陕西),为罂粟科秃疮花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400~1300m的丘陵、山坡、路边、农田、草地、墙上等处,耐旱、耐瘠薄,我国全产,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山西、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尤其以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秦岭南北、渭河流域分布十分广泛。本实验以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从药材的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提取与分离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研究,为红茂草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以三年为期限,采用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室内测试分析与室外观察相结合、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工作,基本完成了对红茂草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红茂草不同生长期生物碱含量变化监测、人工栽培技术与规范化种植等的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红茂草对生长条件要求相对不高,人工栽培条件下其物候表现和抗逆性表现与自然野生状态下基本一致,易于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人工驯化及大面积推广种植。2.采用植物生物碱系统提取法对红茂草干草粉末进行水提和醇提处理,经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发现其中以生物碱沉淀反应现象最为明显。对95%乙醇提取的红茂草药液,以95%乙醇︰冰乙酸︰水︰浓氨水(15︰0.5︰2.5︰0.5)为展开剂,分离效果最好,斑点清晰。以异紫堇碱为标准品,在波长415nm、pH=4.0的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1.5mL0.1%溴甲酚绿染色剂作用下,测定红茂草生物碱最大吸光值,得到其生物碱含量为1.386%,从而建立了酸性染料比色法对红茂草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采用色谱柱Eclipse×DB–C18柱(4.6mm×250m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60∶40(v/v);紫外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对红茂草中提取的精制黄酮类化合物(芦丁)进行HPLC检测,其含量均值为0.106%。3.以1mg/mL红茂草生物碱溶液与360μL1%钼酸钠-浓硫酸试剂在70℃水浴20min,生成浅蓝色物质,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该物质得最大吸收峰为310nm,再用紫外吸收法测定红茂草胶囊中生物碱含量,检测生物碱含量均值在18.65~18.75%之间,最后通过用1mg/mL异紫堇碱标准品对此方法进行验证,得检测值0.493mg略小于实际值0.50mg,从而建立了一种检测红茂草胶囊中生物碱含量的新方法。4.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对红茂草各成分中Cu、Zn、Fe、Mn、Co、Ni、Cr、Cd、As、K、Na、Ca、Mg、Li、Sr、Al、Pb、Se、Hg等19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对结果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红茂草中K、Ca、Mg、Al四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对于单个成分中K元素含量的大小为:花>茎>根>叶>豆荚>全草>种子。采用CO2超临界法萃取红茂草中挥发油,得挥发油3.16g,出油率0.63%,对其进行GC-MS分析,得到红茂草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图,共检出201个色谱峰,采用计算机对各峰质谱图进行NIST02标准谱库检索,并根据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核对,鉴定出46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在0.20%以上),其占挥发油总量的96.59%。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对红茂草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最终确定为异紫堇碱、紫堇碱、原阿片碱和白屈菜碱。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技术对红茂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检测。5.以红茂草中主要生物碱异紫堇碱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水平筛选,按照L25(56)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并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红茂草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超声波作用时间20min、液料比15ml/g、回流时间2.5h、浸提液pH=8、浸泡时间4h,在此条件下红茂草提取液中生物碱含量为0.928%;以响应面实验设计法对红茂草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液料比15mL/g、超声时间35min、回流时间2.5h、乙醇浓度65%,在此条件下红茂草生物碱含量为0.933%,从而优选建立了红茂草生物碱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运用真空冷冻干燥法提取红茂草生物碱,以HPLC检测红茂草中两种最主要生物碱(异紫堇碱和原阿片碱)的含量,结果表明,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红茂草生物碱冻干率为44.26%,RSD为0.21%。HPLC检测所得的两种样品线性关系良好,异紫堇碱R2=0.9998,原阿片碱R2=0.9996,,此法专属性强,可为红茂草药物品质监测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标准。6.通过对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的红茂草提取物、CO2超临界法萃取的红茂草挥发油等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在25.0和1.8mg/mL时对·OH和O-2·清除效果显着,其清除率为58.70和49.26%,IC50为23.50和1.75mg/mL;当各样品溶液的浓度为0.45ug/mL时,其清除·OH的能力大小为:Vc>异紫堇碱>芦丁>红茂草提取液>挥发油;当各溶液的浓度达到0.50ug/mL时,其清除·O-2的能力大小为:Vc>芦丁>挥发油>异紫堇碱>红茂草提取液。7.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为实验供试菌,进行了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纸片法、MIC、MBC、IC50、大肠埃希氏杆菌膜通透性和形态测定、透射电镜超微观察等实验,结果表明,红茂草生物碱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四种供试菌的MIC分别为:0.28、0.20、0.20和0.30g/mL,MBC分别为:0.26、0.10、0.10和0.28g/mL,IC50分别为:0.2162、0.1805、0.1805和0.2604g/mL。红茂草生物碱提取液作用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后,细胞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提取液能使菌体形态改变,最终使菌体缢裂,其抑菌效果显着。利用玻碳电极支撑的磷脂双层膜(s-BLM)作为生物膜模型,以Fe(CN)3-/4-6为探针分子,利用循环伏安(CV)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实验研究了红茂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对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发现s-BLM与芦丁之间可发生比较强烈的相互作用,红茂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对卵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红茂草药材的生物活性及药物疗效机理提供了参考。8.将红茂草水溶性外用制剂作用于感染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炎的羊只,从治疗结果观察,红茂草对羊只的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炎有良好的疗效。将不同剂量红茂草生物碱提取物接种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段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经HE染色镜检,各种组织中未发现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表明红茂草生物碱提取物对小鼠作用比较安全,为红茂草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上述一系列实验和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红茂草药物研究的内容,为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红茂草资源的进一步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张卫斌[7](2010)在《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人类认识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不断减少,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ASVD)已经成为全球首位死亡原因,包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脑血管病(cerebro vascular disease)、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 larterial disease)。AS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事实上,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炎症在AS性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业已明确,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炎症在AS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也提示,CHD患者机体内存在的促炎与抗炎失衡可能是AS发生与发展的核心所在,AS的炎症和免疫学说应重新受到人们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记载可见于“痰浊”、“眩晕”、“胸痹”、“中风”、“真心痛”等病的记载中。随着大量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认识到AS病机本质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可累及心、脾、肝、肾四脏,为病之本,以痰瘀互阻为病之标。其病在血脉,而根在脏腑,正虚邪实相互影响,致使病变不断发展。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痰浊血瘀的理论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目前现代医学对于AS的治疗主要以他汀类药物为主,但随着他汀类药物临床副作用的报道日益增多,中医药则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特点,在抗AS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导师罗陆一教授对于AS的中医病机认识,即“肾虚兼痰瘀互结”为基础,以“补肾活血化痰法”为治疗原则,以“补肾活血化痰方”为研究基础方药,以AS斑块目前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炎性机制”为主要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炎性因子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的干预目标,重点从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多方面观察了补肾活血化痰法与他汀类药物相比对于治疗AS类疾病具有相同或相似疗效,并且探讨了中医药对于AS斑块炎性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具有抗炎及稳定AS斑块的作用;从而证明中医药对于AS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这对于提高中西结合在AS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优势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课题主要分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两部分:1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病情评分、临床疗效的影响,对血脂、脂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以及对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影响,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内斑块类型、数量,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法对AS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S上的独特优势。方法:选取CHD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CMG n=40例);西药组(WestMedicine Group,WMG n=40例);中西药结合组(Zhong Xi Group,ZXG n=40例),以上三组患者分别给予中药补肾活血化痰方、西药阿托伐他汀钙以及中西药结合口服治疗,共给药24周。24周末观察治疗前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病情评分、临床疗效的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脂蛋白水平,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斑块的类型、数量,以上结果均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对比观察以及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三组心绞痛疗效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CMG组及ZXG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WMG组无明显改善(P>0.05);三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三组TC、TG、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三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Fg、hs-CRP、IL-18、MCP-1、MMP-9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三组颈动脉IMT厚度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斑块数量明显减少(P<0.01)。(2)治疗后组间比较,ZXG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疗效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方面,疗效与TCMG组相当(P>0.05):在改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TC、TG、LDL-C值水平以及升高HDL-C值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5种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在降低动脉IMT厚度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而减少颈动脉内斑块数量方面,疗效与单纯TCMG组或WMG组相当(P>0.05)。结论:研究表明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明显改善CHD患者心绞痛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在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亦有显着效果,能很好地降低患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Fg、hs-CRP、IL-18、MCP-1、MMP-9五种炎性因子的水平,使颈动脉IMT明显变薄、斑块数量减少,从而减少斑块纤维帽降解,稳定AS斑块,达到更好地阻碍或延缓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的作用,对于个别患者甚至可起到逆转斑块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CHD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推断对机体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调节可能是补肾活血化痰法抗AS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S类疾病开辟了崭新的方向,提供了科学、客观、有力的理论依据。2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实验家兔AS模型斑块血脂、脂蛋白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以及5个炎性因子的影响,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研究补肾活血化痰法对AS斑块炎性因子的影响机制,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AS性疾病及稳定AS斑块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健康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适应性饲养观察2周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G n=10),模型对照组(Model Group,MG n=10),中药组(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TCMG n=10),西药组(West Medicine Group,WMG n=10),中西药结合组(Zhong Xi Group,ZXG n=10),后面4组为造模组。除BCG组子普通家兔饲料喂养外,其余4组均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加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免疫性内皮损伤的联合方法建立AS模型。MG组实验兔仅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不给药;高脂饲料喂养MG及三个治疗组家兔约12周,与BCG组比较显示造模成功后,’TCMG、WMG、ZXG三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中药补肾活血化痰方、西药阿托伐他汀钙、中西药结合灌胃给药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即第20周末,观察治疗前后对5组动物血脂、脂蛋白水平以及5个炎性因子ELISA结果的影响;对AS斑块主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肉眼观察、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MCP-1、MMP-9指标)结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计算MCP-1、MMP-9的阳性细胞表达面积所占百分比。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数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1)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TG、TC、HDL-C、LDL-C值水平均有显着升高(P<0.01);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三个治疗组比较,ZXG组较TCMG组及WM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或P<0.01),而WMG组较TCMG组TG、TC、LDL-C值均显着降低,HDL-C值显着升高(P<0.05)。(2)5种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治疗前,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Fg、hs-CRP、IL-1、MCP-1、MMP-9值均有显着升高(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三治疗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5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ZXG组在降低5种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CMG组或WMG组(P<0.01);而TCMG组与WMG组比较,WMG组在降低hs-CRP方面,疗效优于TCMG组(P<0.05),其余4个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3) MCP-1、MMP-9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面积比较:与BCG组比较,MG组、TCMG组、WMG组及ZXG组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有显着升高(P<0.01);与MG组比较,TCMG组、WMG组及ZXG组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ZXG组分别与TCMG组及WMG组比较,MCP-1、MMP-9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显着降低(P<0.01),而TCMG组与WMG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能成功建立家兔AS斑块模型;(2)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在改善AS家兔血脂、脂蛋白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可以认为对血脂水平的调节可能是其抗AS,稳定斑块的机制之一;(3)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显着降低AS家兔Fg、hs-CRP、IL-18. MCP-1、MMP-9五种炎性因子水平,减少MCP-1及MMP-9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面积,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或西药组,可以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抑制家兔AS斑块炎性因子的水平,减少斑块纤维帽降解,稳定AS斑块,从而延缓了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推断炎性因子水平高低可能是决定AS斑块易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4)肾虚痰瘀互结是影响AS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补肾活血化痰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中西结合治疗模式,可以从多角度、多靶点地起到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斑块纤维帽降解、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从而更好地阻止AS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减少相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推断补肾活血化痰法可起到抑制机体内AS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
唐云[8](2013)在《蒲参胶囊生产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文中认为蒲参胶囊由蒲黄、何首乌、赤芍等八味中药组成,现行工艺产品存在易吸湿、质量控制不完善等问题。本课题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蒲参胶囊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质量标准进行了提升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工艺优化研究、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和稳定性研究。一、文献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阐述了蒲参胶囊方解,从药理、毒理、临床等方面对蒲参胶囊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理化性质、药理药效等方面对处方中蒲黄、何首乌等8味药材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工艺优化研究原生产工艺为何首乌粉碎成细粉;蒲黄、赤芍、丹参等7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提取液浓缩至稠膏后与何首乌粉末混匀,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加糊精制粒、干燥后填充胶囊。蒲黄、川芎、赤芍等药材中含有挥发油,原工艺未进行挥发油提取,何首乌打粉入药,成型辅料空间较小等,根据处方药物有效成分性质,设计工艺路线并进行研究,同时将优选工艺与原工艺进行比较。1、提取工艺研究(1)根据药材药用成分性质,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对蒲黄、川芎、赤芍等药材中挥发油进行了提取研究,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因素运用正交设计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确定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浸泡1h,提取3h。该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达80%以上,而原工艺未对挥发油进行提取保留。(2)药渣以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以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运用正交设计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确定提取工艺为:加入7倍量水提取1.0h,滤过,药渣再加入5倍量水提取0.5h。优选后工艺药渣中芍药苷提取率约为30%。对优化前后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优化前后芍药苷总提取率分别为67.2%、91.2%。(3)对山楂、丹参、何首乌三味药材以总黄酮、二苯乙烯苷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加醇量、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考察,结果确定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80%乙醇加热提取1.5h,滤过,药渣加7倍量80%乙醇加热提取1.0h,滤过,药渣加7倍量80%乙醇加热提取0.5h。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约为94%,二苯乙烯苷提取率约为95%。2、浓缩、纯化工艺研究(1)对提取工艺(2)中水提液以芍药苷为指标进行了浓缩、醇沉考察,确定提取液采用减压法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醇沉浓度为70%。对优化前后浓缩工艺进行了比较,芍药苷转移率分别为97.5%、96.6%。(2)对提取工艺(3)中提取液以二苯乙烯苷转移率为指标进行了浓缩方式、浓缩温度考察,结果优选60℃减压浓缩。二苯乙烯苷转移率约为97%;对浓缩液以二苯乙烯苷、总黄酮转移率、浸膏得率为指标进行了除杂考察,确定除杂工艺为:加入浓缩液体积16%的1%ZTC B溶液絮凝除杂,再加入8%的1%ZTCA溶液絮凝。该条件下,浸膏得率由原来的23%降低至14%,而二苯乙烯苷、总黄酮转移率均在99%左右。3、干燥工艺研究(1)对浓缩、纯化工艺(1)药液浓缩后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进行干燥方法考察,比较鼓风干燥与真空干燥,结果所得浸膏中含量无明显差异,确定采用真空干燥法。(2)对浓缩、纯化工艺(2)中除杂后液体以干燥后浸膏粉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进行了干燥工艺考察,结果选择喷雾干燥法。对优化前后干燥工艺进行对比,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分别为99.3%、98.8%。4、成型工艺研究(1)对提取工艺研究(1)中挥发油进行了β-环糊精包合和无机盐吸附研究,结果选择用挥发油2倍量二氧化硅吸附,根据挥发油提取率,确定每1个处加入二氧化硅10g。(2)将干燥工艺(1)、(2)中浸膏粉混合均匀,以颗粒性状、流动性、吸湿性以及成品崩解时限等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及成型研究,确定每1000粒处方成型工艺为:取水提、醇提浸膏粉混匀,加入混合浸膏总重量的乳糖C80,混匀;取浸膏辅料总量5%的PVPK30,用80%乙醇液制成10%PVPK30溶液,加入混合浸膏辅料中,24目筛制粒,颗粒60℃干燥,20目筛整粒;取二氧化硅10g吸附挥发油后与颗粒混匀。对优化前后产品在辅料空间、流动性、吸湿性上进行比较,结果优化后产品辅料空间、休止角、临界湿度分别为50~55%、30°、75%,而优化前产品分别为4~8%、35°、50%。三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原质量标准中除常规胶囊剂检查项外,有何首乌、丹参、川芎、党参等薄层鉴别和大黄素含量测定。质量标准提升中改进了何首乌、丹参(原儿茶醛)、川芎、党参薄层鉴别,增加了丹参中丹参酮|| A薄层鉴别,增加了成品溶出度检查,含量测定除原标准大黄素测定外增加了芍药苷、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增加了原料、中间体、成品指纹图谱研究。1、薄层鉴别研究(1)何首乌薄层鉴别中,提取溶剂由二氯甲烷代替一级有毒试剂氯仿,优化前、后工艺成品均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黄色斑点,置氨蒸汽中熏后斑点变为暗红色,优化后成品斑点较优化前斑点多。(2)丹参鉴别项中检查原儿茶醛,将展开剂中二氯甲烷代替一级有毒试剂氯仿,优化前后成品均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斑点,但优化后成品斑点较优化前清晰。(3)丹参鉴别项中检查丹参酮|| A,提取溶剂使用二氯甲烷,优化前、后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优化后产品在与丹参酮|| A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暗红色斑点,而优化前产品未出斑点。(4)川芎薄层鉴别中,提取溶剂由二氯甲烷代替一级有毒试剂氯仿,优化前、后产品均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但优化后产品荧光斑点较优化前产品强。(5)党参薄层鉴别中,提取溶剂山二氯甲烷代替.级有毒试剂氯仿,优化前、后工艺产品均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斑点,但优化后产品斑点较优化前多,且分离效果较好。2、溶出度检查以芍药苷、二苯乙烯苷溶出率为指标,考察了溶出介质、溶出方法、溶出转速等,结果确定取蒲参胶囊置250mL 0.5%吐温80溶液中,调节转速50rpm于37℃进行溶出度检查。对优化后产品以芍药苷、二苯乙烯苷累积溶出率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制了溶出曲线,并计算出芍药苷、二苯乙烯苷溶出参数T50、Td、m,优化后产品芍药苷溶出参数分别为7.14min、8.58min、2.14,而二苯乙烯苷溶出参数分别为8.00min、9.70min、1.90。对优化前后产品于45min取样进行溶出度检查比较,结果优化前后产品芍药苷溶出率分别为97.1%、99.2%,二苯乙烯苷溶出率分别为37.2%、97.6%。3含量测定(1)增加了芍药苷、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以梯度洗脱、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波长进行了线性、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等相关方法学研究,结果该方法切实可行,确定的液相条件能较好的测定工艺中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将优化前后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优化前后芍药苷含量分别为0.63mg/粒、1.02mg/粒,优化前后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为1.30mg/粒、1.23mg/粒。(2)采用原质量标准含量测定方法对大黄素进行了测定,并对优化前后样品进行了含量比较,结果优化前后大黄素含量分别为131μg/粒、87.5μg/粒。4 指纹图谱(1)建立了原料(蒲黄、何首乌、丹参、赤芍、川芎)指纹图谱,进行了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该方法切实可行。建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蒲黄、丹参、赤芍、川芎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0.9以上,何首乌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8以上。(2)建立了中间体(水提中间体、醇提中间体)指纹图谱,进行了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该方法切实可行。建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水提中间体、醇提中间体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0.9以上。(3)建立了成品指纹图谱,进行了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该方法切实可行。建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0.9以上。四稳定性研究参照建立的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及相关指导原则,样品于长期稳定性条件(25℃±2℃、RH60%±10%)、加速稳定性条件(40±2℃,RH 75%±5%)下贮存,长期稳定性于0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考察结果,加速稳定性试验于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考察,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在长期稳定性条件和加速稳定性条件下放置6个月内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在考察期间内,优化后产品稳定。五特色与创新1在成型工艺中运用了新型辅料乳糖C80替代原赋形剂糊精,解决了产品易吸湿、生产环境要求高等问题,又保证了产品的溶出。2含量测定项增加了二苯乙烯苷、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在测定时采用了梯度流动相、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波长,解决了不同成分不同吸收波长在同一个条件下的检测问题。
杜冠华[9](1995)在《丹酚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酚酸(Salvianolic acids)是从传统中药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hizae)中提取的有机酸类物质。丹酚酸可分为数种,主要有丹酚酸A,丹酚酸B(Sal A,Sal B)及其类似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对丹酚酸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分别得到了乙酰化丹酚酸A(Sal AA),乙酰化丹酚酸B(Sal BA)等化合物(见本文第65页)。 为了对丹参的药理作用有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本文对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丹酚酸可能的临床用途和丹参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特点: 1.1 丹酚酸抗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乙酰化物对VitC-NADPH系统和半胱氨酸-Fe2+反应系统引起的大鼠肝微粒体或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IC50分别为:Sal A 0.76 μ mol·L-1,Sal AA 2.32 μ mol·L-1,SalB 1.25 μ mol·L-1,Sal BA 36.4 μ mol·L-1,Ros 27.3 μ mol·L-1。比维生素E的IC50低数百至数千倍。 1.2 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丹酚酸及其乙酰化物,对EDTA-Fe2+反应系统产生的羟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甘露醇比较,同样作用时,丹酚酸A的浓度比甘露醇小近1000倍,表现出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1.3 捕捉超氧阴离子的作用.丹酚酸对黄嘌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Sal A 1.71,Sal AA 0.67,SalBA 39.5,Ros 0.722 μ mol·L-1.但丹酚酸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表明捕捉超氧阴离子可能是这些药物的直接作用。
黄优生[10](2007)在《山楂总黄酮提取工艺、提取物活性及指纹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资源,在我国种植栽培面积广阔,产量可观。现代研究证实,山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脉血流量,抗氧化,防癌、抗癌,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理活性,研究表明,这些生理活性与山楂中所含的黄酮、原花青素以及三萜酸等活性成分有关。但现有研究主要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提取工艺及粗提物的加工上,这极大的影响了山楂及其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山楂总黄酮的分析方法;将超临界CO2萃取新技术应用于山楂活性成分的提取中并优化了山楂总黄酮提取工艺,对各种提取物抗氧化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HPLC-DAD-MS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山楂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以期有效控制山楂药材质量。主要研究概述如下:1.将改进后的聚酰胺吸附与NaNO2-Al(NO3)3比色法用于山楂总黄酮测定,减少了杂质的干扰,并且优化了显色时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显色稳定,加样回收率高,该方法能更准确的测定山楂总黄酮的含量。2.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山楂总黄酮,以测得山楂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选用正交表L9(34)对山楂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用70%乙醇,固液比为1:20,在70℃下提取2h,重复提取2次,此时总黄酮得率为3.97%。3.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山楂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次数等影响因素,运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得到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6.6Mpa,萃取温度47.8℃,萃取4次(40mL 95%乙醇夹带剂,萃取2h),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为0.59%。4.通过研究山楂不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楂各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山楂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弱为:醇提物>超临界CO2萃取物>水提物,提取物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通过测定山楂提取物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萃余物三个萃取部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发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最强。5.建立了不同山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HPLC-DAD-MS联用技术获得了指纹图谱的多维信息,参照现有文献,对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了结构归属的初步判断,鉴定了7个共有峰。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生成了对照指纹图谱,该法为山楂样品的鉴定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同时深化了HPLC-DAD-MS联用技术在中草药复杂组分分析和鉴定中的应用。
二、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糖冠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实验研究及对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祖国医学对DM合并CH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一、 病名探源 |
(一) 消渴病名探源 |
(二) 胸痹认识起源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 消渴的病因病机: |
(二) 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DM性合并CHD的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 治疗的认识 |
(一) 消渴的治疗认识 |
(二) 心脏病治疗记载 |
(三) DM合并CHD的治疗记载及近年来的研究 |
四、 中医药防治DM合并CHD的作用途径的研究 |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DM合并CHD的理论研究 |
一、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
二、 发病特点 |
三、 病理与病变特点 |
四、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五、 治疗 |
第三部分 栗德林教授治疗DM及其并发症的学术思想 |
一、 五脏柔弱是消渴的发病基础 |
二、 脾肾是消渴发病的中心脏器 |
三、 紧抓病机,宜分型分期辩证论治 |
四、 久病致痰瘀等实邪互结是并发症发生的根结 |
第四部分 糖冠康的组方依据及药物分析 |
第五部分 DM合并CHD动物模型的评价和建立 |
一、 DM合并CHD动物模型以DM模型为基础 |
二、 DM合并CHD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六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血糖、肝糖元、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
实验二: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血脂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
实验三: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心肌酶学及心肌组织MDA含量、Na~+-K~+-ATPase、SOD活性的影响 |
实验四: 糖冠康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实验五: 糖冠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5)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灵芝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灵芝的分类与分布 |
1.2.2 主要化学成分 |
1.2.2.1 三萜类 |
1.2.2.2 灵芝多糖 |
1.2.2.3 无机元素 |
1.2.2.4 其他化学成分 |
1.3 灵芝的生理活性研究 |
1.3.1 灵芝的药理功能 |
1.3.2 灵芝的临床应用研究 |
1.4 灵芝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
1.4.1 灵芝产品 |
1.4.2 灵芝的开发前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之处和科学意义 |
第二章 黑灵芝中元素的形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悬浮态和可溶态的分离与测定 |
2.2.3.2 无机态和有机态的分离与测定 |
2.2.3.3 有效成分的提取(灵芝酸性多糖、中性多糖) |
2.2.3.4 不同极性溶剂的浸出方法 |
2.2.3.5 微波消解方法 |
2.2.3.6 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黑灵芝中元素的形态分析 |
2.3.1.1 方法学评价 |
2.3.1.2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2.3.1.3 黑灵芝元素总量的测定 |
2.3.1.4 不同品种灵芝中元素的含量 |
2.3.1.5 不同极性溶剂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 |
2.3.1.6 水提液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结果 |
2.3.1.7 各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参数 |
2.3.1.8 黑灵芝多糖的提取及多糖中微量元素测定 |
2.3.2 黑灵芝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形态分析 |
2.3.2.1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2.3.2.2 方法的准确度及标准样品分析 |
2.3.2.3 黑灵芝子实体及黑灵芝多糖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灵芝三萜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2.2 分析方法 |
3.2.2.3 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3.2 酸体系的选择 |
3.3.3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3.3.4 高氯酸用量的单因素试验验证 |
3.3.5 显色稳定性试验 |
3.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7 样品测定 |
3.3.8 加标回收率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定性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提取液中黑灵芝三萜类的初步鉴定实验 |
4.3.2 室温浸泡提取黑灵芝总三萜 |
4.3.2.1 泡浸时间、固液比及提取次数与浸出率的关系 |
4.3.2.2 不同溶剂室温浸泡浸出率比较 |
4.3.3 溶剂回流提取黑灵芝总三萜的工艺条件 |
4.3.3.1 不同溶剂热回流浸出率比较 |
4.3.3.2 实验设计 |
4.3.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4.3.4 超声提取黑灵芝总三萜工艺优化 |
4.3.4.1 不同溶剂超声提取结果比较 |
4.3.4.2 均匀试验设计 |
4.3.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
4.3.5 密闭式微波萃取黑灵芝中总三萜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
4.3.5.1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2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3 固液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4 萃取溶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5 溶剂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5.6 萃取级数对浸出率的影响 |
4.3.5.7 微波萃取条件的正交试验分析 |
4.3.6 超临界CO_2萃取法用于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
4.3.6.1 提取液分析 |
4.3.6.2 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6.3 萃取温度与萃取率的关系 |
4.3.6.4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3.6.5 改性剂(夹带剂) |
4.3.6.6 黑灵芝与赤灵芝超临界萃取结果比较 |
4.3.6.7 均匀实验设计与均匀设计结果和数据处理 |
4.3.7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4.3.7.1 溶剂回流法与超声提取法的比较 |
4.3.7.2 室温振荡法与微波萃取法的比较 |
4.3.7.3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分离提取、分析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2 药材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麦角甾醇标准溶液的制备 |
5.2.3.2 分析方法 |
5.2.3.3 供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
5.2.3.4 TLC法 |
5.2.3.5 HPLC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麦角甾醇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5.3.1.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5.3.1.2 稳定性试验 |
5.3.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1.4 精密度实验 |
5.3.1.5 不同方法提取结果比较 |
5.3.1.6 酸浓度对麦角甾醇提取含量的影响 |
5.3.1.7 萃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5.3.1.8 加标样品回收率测定 |
5.3.2 麦角甾醇提取工艺的优化 |
5.3.3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TLC分析 |
5.3.4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HPLC分析 |
5.3.4.1 流动相的选择 |
5.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3.4.3 精密度实验 |
5.3.4.4 加标样品回收率测定 |
5.3.4.5 黑灵芝中麦角甾醇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灵芝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1.1 材料与试剂 |
6.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黑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6.2.2.2 薄层层析法 |
6.2.2.3 液相色谱 |
6.2.2.4 紫外扫描 |
6.2.2.5 红外光谱检测 |
6.2.2.6 核磁共振分析 |
6.2.2.7 质谱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TLC分离条件的选择 |
6.3.1.1 吸附剂的选择 |
6.3.1.2 展开剂的选择 |
6.3.1.3 显色剂的选择 |
6.3.2 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纯化操作条件的选择 |
6.3.2.1 层析柱的选择 |
6.3.2.2 吸附剂的选择 |
6.3.2.3 洗脱剂的选择 |
6.3.3 分离纯化 |
6.3.3.1 硅胶柱柱层析分离纯化 |
6.3.3.2 凝胶柱纯化及淋洗曲线 |
6.3.4 结构鉴定 |
6.3.4.1 灵赤酸B甲酯(Methyl ganolucidate B) |
6.3.4.2 赤芝酸A(Lucidenic acid A) |
6.3.4.3 麦角甾醇(Ergosterol) |
6.3.4.4 化合物Ⅲ的LC-MS质谱图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黑灵芝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 |
7.2.3 实验方法 |
7.2.3.1 抑菌实验样品的制备 |
7.2.3.2 菌悬液及抑菌滤纸片的制备 |
7.2.3.3 抑菌测定方法 |
7.2.3.4 抗氧化实验样品的制备 |
7.2.3.5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灵芝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作用 |
7.3.2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7.3.3 抗氧化实验样品的浸出率比较 |
7.3.4 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7.3.5 灵芝提取物抑制O_2~-·自由基的作用 |
7.3.6 与BHT和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论文及科研情况 |
(6)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红茂草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部分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草药中的几种主要活性成分 |
1.1 生物碱 |
1.2 黄酮类化合物 |
1.3 挥发油 |
2 甘肃省陇东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 |
3 红茂草药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3.1 红茂草药物资源介绍 |
3.2 红茂草药物研究历程 |
3.3 红茂草药物中主要生物碱成分 |
3.4 红茂草药物的药理作用 |
3.5 近年来红茂草药物资源研究成果 |
3.6 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红茂草人工栽培技术和规范化种植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红茂草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二 红茂草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药用植物红茂草活性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红茂草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及其生物碱 TLC 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讨论 |
实验二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红茂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三 HPLC 对红茂草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品质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讨论 |
实验四 钼酸钠检测法测定红茂草胶囊中生物碱的含量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药用植物红茂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
前言 |
实验一 红茂草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二 红茂草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三 红茂草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药用植物红茂草活性成分提取工艺模式的建立 |
前言 |
实验一 红茂草生物碱正交提取工艺模式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二 响应面法优化红茂草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三 红茂草生物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及 HPLC 色谱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药用植物红茂草的活性及药理作用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红茂草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二 红茂草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三 红茂草生物碱提取液抑菌作用及机理初探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四 模拟生物膜上识别红茂草黄酮提取物药物效能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五 红茂草对动物外伤及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炎的治疗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实验六 红茂草生物碱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展概述 |
1 中医学对AS病因病机研究发展概述 |
1.1 历代医家对AS病因病机认识概述 |
1.2 罗陆一教授对AS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抗AS的中医治法研究 |
3 抗AS方药研究概述 |
3.1 单味中药、中药单体或中药提取物的研究 |
3.2 中药复方的研究 |
3.3 抗AS专方的研究 |
3.4 经方时方的加减运用研究 |
4 补肾活血化痰方主要组方中药研究概述 |
4.1 制首乌 |
4.2 补骨脂 |
4.3 怀牛膝 |
4.4 三七 |
4.5 川芎 |
4.6 制半夏 |
4.7 石菖蒲 |
4.8 黄芪 |
5 临床实验研究发展概述 |
6 罗陆一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
7 中医药抗AS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二节 现代医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发展概述 |
1 AS病因、病机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研究概述 |
1.1 AS病因、病机概述 |
1.2 AS与炎症反应关系概述 |
2 从AS易损斑块到易损病人的研究发展概述 |
2.1 AS易损斑块的研究发展概述 |
2.2 易损斑块到易损病人的研究概述 |
3 AS斑块炎性标志物的研究发展概述 |
3.1 高敏C反应蛋白 |
3.2 白介素-18 |
3.3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
3.4 纤维蛋白原 |
3.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研究发展概述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冠心病(胸痹心痛)诊断标准 |
1.3.1 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 |
1.3.2 胸痹心痛中医病名诊断标准 |
1.3.3 胸痹心痛中医证侯的诊断标准 |
1.4 主要口服药物 |
1.5 主要试剂 |
1.6 主要仪器设备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 病史采集 |
2.3 服药方法 |
2.4 血样标本采集方法 |
2.5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
2.5.1 血脂、脂蛋白、肝肾功检测 |
2.5.2 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 |
2.6 颈动脉超声检查意义及方法 |
2.6.1 检查意义 |
2.6.2 具体检查方法 |
2.6.3 斑块分型 |
2.7 中医临床病情评分及疗效评定方法 |
2.7.1 临床病情评分标准 |
2.7.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2.8 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整个研究过程病例剔除情况 |
3.2 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3.3 治疗前心绞痛分级、分度情况比较 |
3.4 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
3.5 治疗前后临床病情评分比较 |
3.5.1 心绞痛疗效评分比较 |
3.5.2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6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3.6.1 心绞痛疗效比较 |
3.6.2 心电图疗效比较 |
3.6.3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3.7 治疗前后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
3.8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
3.9 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主要药物 |
1.3 实验动物饲料 |
1.4 实验主要试剂 |
1.5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方法 |
2.2 动物给药方法 |
2.3 动物造模方法 |
2.4 实验动物血样及病理标本采集方法 |
2.4.1 血样采集方法 |
2.4.2 病理标本取材方法 |
2.5 实验动物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
2.5.1 血脂、脂蛋白检测 |
2.5.2 血清炎性因子的检测 |
2.6 免疫组化相关染色及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步骤 |
2.6.1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6.2 MCP-1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2.6.3 MMP-9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2.6.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操作步骤 |
2.7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家兔意外死亡情况 |
3.2 实验家兔体重变化情况 |
3.3 血脂、脂蛋白检测结果 |
3.4 炎性因子检测结果 |
3.4.1 5组实验家兔Fg、hs-CRP值统计结果 |
3.4.2 5组实验家兔IL-18、MCP-1、MMP-9 ELISA值统计结果 |
3.5 病理形态学观察 |
3.5.1 肉眼观察结果 |
3.5.2 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
3.5.3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5.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
附录2 动物实验图片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蒲参胶囊生产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立题依据 |
二 对主治病证病因病机、治法与处方的论述 |
三 国内外相关品种研究、使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蒲参胶囊的药学文献研究 |
一 蒲参胶囊研究概况 |
1 蒲参胶囊处方组成及方解 |
2 药理、毒理、临床研究 |
二 处方中主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1 何首乌 |
2 蒲黄 |
3 川芎 |
4 丹参 |
5 赤芍 |
6 山楂 |
7 泽泻 |
8 党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蒲参胶囊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
一 仪器与试药 |
二 工艺优化研究 |
1 工艺优化路线设计理论依据 |
2 工艺优化路线设计图 |
3 挥发油工艺优化研究 |
4 药渣工艺优化研究 |
5 处方药余药何首乌、丹参、山楂工艺优化研究 |
6 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
三 总结 |
1 优化工艺总结 |
2 优化工艺流程图 |
3 批记录汇总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蒲参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
一 仪器与试剂 |
二 定性鉴别质量提升研究 |
1 何首乌 |
2 丹参 |
3 川芎 |
4 党参 |
5 小结与讨论 |
三 检查研究 |
1 溶出检查 |
2 其他检查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四 含量测定研究 |
1 二苯乙烯苷、芍药苷含量测定研究 |
2 大黄素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五 指纹图谱研究 |
1 五味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
2 蒲参胶囊中间体指纹图谱的建立 |
3 成品指纹图谱的建立 |
4 小结与讨论 |
六 质量标准(草案)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稳定性试验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 |
一 全文总结 |
二 创新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丹酚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综述:丹参及丹酚酸研究进展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研究论文 |
一、丹酚酸抗氧化作用 |
材料 |
方法 |
1.超氧阴离子的生成及测定 |
2.羟自由基的生成及测定 |
3.半胱氨酸-Fe~(2+)反应系统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
4.Vit C-NADPH反应系统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
5.Vit C-Fe~(2+)反应系统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
6.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测定 |
结果 |
1.丹酚酸捕捉超氧阴离子的作用 |
2.丹酚酸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丹酚酸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Vit C-NADPH反应系统 |
4.丹酚酸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半胱氨酸-Fe~(2+)反应系统 |
5.丹酚酸对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
6.丹酚酸抗氧化活性稳定性观察 |
7.丹酚酸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1.抗氧化作用的生理意义 |
2.实验方法评价 |
3.丹酚酸抗氧化作用比较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丹酚酸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
材料 |
方法 |
1.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制备 |
2.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DA含量测定 |
3.樟柳碱引起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 |
4.给药方法 |
5.跳台实验 |
6.避暗实验 |
7.水迷宫实验 |
8.小鼠自主活动实验 |
9.小鼠耐缺氧实验 |
10.统计方法 |
结果 |
1.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 |
2.丹酚酸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
3.丹酚酸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
4.丹酚酸A对樟柳碱致记忆获得障碍的改善作用 |
5.丹酚酸B对樟柳碱致记忆获得障碍的改善作用 |
6.丹酚酸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7.丹酚酸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丹酚酸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丹酚酸A对灌流心脏心室纤颤发生率的影响 |
2.丹酚酸A对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的影响 |
3.丹酚酸A对冠脉流出液中GOT含量的影响 |
4.丹酚酸A对心肌组织MDA含量的影响 |
5.丹酚酸A对LDH和GOT活性的影响 |
6.丹酚酸A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形成的抑制作用 |
材料 |
方法 |
1.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的制备 |
2.白内障发展程度的分级 |
3.晶状体显微观察 |
4.氧化应激诱发体外培养大鼠晶体白内障 |
5.生化测定 |
6.数据处理 |
结果 |
1.丹酚酸及其衍生物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形成的抑制作用 |
2.丹酚酸对白内障晶状体显微结构的影响 |
3.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
4.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内H_2O_2含量的影响 |
5.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内还原型谷胱苷肽,蛋白巯基和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6.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7.丹酚酸对大鼠白内障晶状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8.丹酚酸对培养晶状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9.丹酚酸对培养晶状体重量的影响 |
10.丹酚酸对培养大鼠晶状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
11.丹酚酸对培养大鼠晶状体内GSH,PSH,NPSH含量的影响 |
12.丹酚酸对培养大鼠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13.丹酚酸对晶状体代谢H2O2能力的影响 |
14.丹酚酸体外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五、丹酚酸对钠钾ATP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1.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测定方法 |
2.酶制备 |
3.钠钾ATP酶的基因表达 |
结果 |
1.丹酚酸对哇巴因抑制钠钾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 |
2.丹酚酸对钠钾离子激活ATP酶活性的影响 |
3.丹酚酸对钙镁ATP酶活性的影响 |
4.丹酚酸对高血压大鼠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 |
5.丹酚酸对钠钾ATP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六.对大鼠脑内单胺氧化酶-B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材料 |
方法 |
1.递质含量测定法 |
2.单胺氧化酶—B活性测定法 |
3.计算方法 |
结果 |
1.HPLC内标法测定单胺氧化酶活性 |
2.丹酚酸对MAO-B活性的影响 |
3.丹酚酸对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七.丹酚酸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 |
材料 |
方法 |
1.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制备 |
2.大鼠脾淋巴细胞分离制备 |
3.悬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 |
结果 |
1.丹酚酸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 |
2.丹酚酸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和结论 |
附录(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及理论认识) |
1.白内障与过氧化反应(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待发表) |
2.钠钾ATP酶的分子结构及其基因表达调节 |
3.钠钾ATP酶活性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中国高血压杂志,1995;待发表) |
4.单胺氧化酶及与疾病的关系(中国药学杂志1994;5:) |
5.甲状旁腺高血压因子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4:) |
奖励证书 |
发表文章及相关工作(1992~1995博士生期间) |
个人简介 |
致谢(兼后记) |
(10)山楂总黄酮提取工艺、提取物活性及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山楂研究进展 |
1.1.1 山楂植物概述 |
1.1.2 山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3 山楂药理研究进展 |
1.2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析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提取方法概述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简述 |
1.2.3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测定方法概述 |
1.3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简述 |
1.3.1 中药指纹图谱定义及特点 |
1.3.2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
1.3.3 中药指纹图谱主要研究方法和应用 |
1.3.4 中药指纹图谱的结果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科学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本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 |
第2章 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山楂总黄酮纯化条件的选择 |
2.3.2 最大吸收波长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4 比色条件的优化 |
2.3.5 方法学考察 |
2.3.6 样品测定 |
2.3.7 改进前后两种测定方法比较 |
2.4 测定方法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楂总黄酮提取新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FE-CO_2萃取试验结果 |
3.3.2 回流提取试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山楂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2 不同极性部分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3 山楂提取物抑制O~(2-)·自由基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楂 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色谱系统的选择 |
5.3.2 方法学考察 |
5.3.3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似度分析 |
5.3.4 色谱峰的定性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3批山楂样品HPLC色谱图 |
附录B 山楂指纹图谱七个成分紫外光谱图 |
附录C 山楂指纹图谱七个成分质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铷86清除率在评价中草药对小白鼠营养性冠脉流量中的应用[J]. 中山大学中草药同位素药理研究协作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4)
- [2]心脉宁药理作用初步研究[J]. 广州第三制药厂中山大学生物学系心脉宁药理科研协作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04)
- [3]糖冠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实验研究及对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D]. 杜丽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04)
- [4]86Rb摄取示踪法评定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心、肾组织微循环灌流量的影响[J]. 杨晶,薛存宽,朱咸中,陈红,袁义萍,曾玲,李颖. 微循环学杂志, 1998(01)
- [5]黑灵芝元素形态、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D]. 弓晓峰. 南昌大学, 2006(11)
- [6]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红茂草资源的研究与利用[D]. 赵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4)
- [7]补肾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的干预研究[D]. 张卫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蒲参胶囊生产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提升研究[D]. 唐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9]丹酚酸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D]. 杜冠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5(11)
- [10]山楂总黄酮提取工艺、提取物活性及指纹图谱研究[D]. 黄优生. 南昌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