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热处理新技术——气体红外辐射加热

一种局部热处理新技术——气体红外辐射加热

一、局部热处理的新技术——气体红外线辐射加热(论文文献综述)

于杰[1](2021)在《菜籽的红外预处理对其油脂氧化稳定性及风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菜籽油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用植物油,含有80%~90%的不饱和脂肪酸且比例适当,利于人体吸收。菜籽油还含有丰富的内源活性成分,如生育酚、植物甾醇和芥子酸等。生产者对菜籽进行滚筒炒籽(Traditional roller roasting,TRR)或微波加热(Microwave roasting,MW)以获得较冷榨方式(Cold press,CP)更高的出油率和更好的风味,但受TRR原理的局限性,会出现菜籽受热不均匀、菜籽油颜色深黑、油脂稳定性不佳以及焦糊味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引进一种新型加热炒籽技术,红外线辐照炒籽(Infrared ray roasting,IRR),以探究适宜的炒籽工艺条件,揭示IRR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TRR、IRR、CP及MW炒籽压榨的菜籽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的炒籽方式对菜籽油的出油率、AV、PV、OSI、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RR处理的菜籽油质量较TRR好。IRR处理的菜籽油与TRR相比,其出油率较TRR高1.5%,较CP高5.04%;其AV和PV均低于同等炒籽温度和时间的TRR;其OSI较TRR高14.79%,较CP高61.24%;其酚酸含量较TRR高27.72%,较CP高164.33%。其次,以IRR的菜籽为研究对象,对其油脂的提取率、脂肪酸组成、颜色、AV、PV、OSI、自由基消除能力、挥发性化合物及气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RR较CP及TRR能显着地改善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和风味。IRR在150℃处理40 min的菜籽,其出油率提高23.21%;AV升高至0.51 mg/kg;PV升高至1.27 mmol/kg;OSI提高65.31%;自由基消除能力提高17.03%,脂肪酸组成无显着改变。同时,在IRR处理的菜籽油鉴别出三大类挥发性化合物:以油脂味为气味特征的醛与烯醛类,如己醛、(E,E)-2,4-癸二烯醛;以烤香味为气味特征的吡嗪与呋喃类,如2,5-二甲基吡嗪、2-呋喃甲醛;以辛辣刺激味为气味特征的异硫氰酸酯与腈类,如4-异硫氰酸-1-丁烯、甲基烯丙基腈。IRR处理的菜籽油较其他方式处理的菜籽油质量更好是由于抗氧化剂和风味化合物的增加。此外,以菜籽油中两种抗氧化剂,生育酚和4-乙烯基丁香酚(Canolol)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IRR过程中酚酸含量变化的原因及酚酸含量与OS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酚酸含量增加164%,其中,生育酚含量增加16.39%,Canolol含量增加90.5倍。通过扫描电镜揭示出菜籽细胞结构被IRR充分破坏,蛋白网状结构和功能丧失,有利于提高出油率并促进酚类化合物溶出和生成。此外,对生育酚和Canolol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在精制的菜籽油基(Refined oil matrix,ROM)中,Canolol表现出较生育酚更好的抗氧化能力,并在Schaal储存实验中进行验证,Canolol-ROM体系的AV与PV低于生育酚-ROM。抗氧化剂损耗分析表明,同样条件下,Canolol的损耗率较生育酚高,这可能是由于两种抗氧化剂酚环上的基团不同,导致其对体系中自由基的消除效果不同。两种抗氧化剂等量复配的ROM体系表现出协同效应。最后,对菜籽油风味中归纳出的三类化合物进行溯源探究。结果表明,醛与烯醛类化合物增加了2.59~3.70倍,其来自于烘烤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热氧化,其主要风味特征为油脂味和酸败味;吡嗪呋喃类化合物来自该过程中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其主要风味特征为烤香味和清香味;异硫氰酸酯和腈类则主要来自该过程中硫甙化合物的降解反应,其主要风味特征为辛辣味和刺激味。综上,本论文探究了红外炒籽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和风味的影响,得到最优炒籽条件,并揭示出生育酚和Canolol在抗氧化方面的协同作用。通过挥发性化合物分类溯源分析,阐述了油脂氧化、美拉德反应和硫甙化合物降解对菜籽油风味形成的重要贡献。本论文对浓香菜籽油的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黄健琦[2](2021)在《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认为本文是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煤矿企业井下班中餐配送难、矿工就餐品质低、防爆蒸汽加热设备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的。众所周知,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矿工从入井到升井通常需要耗时8h以上,因此矿工需要在井下就餐以保持充沛的体力进行生产。由于目前井下缺乏性能优良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多数煤矿企业的井下班中餐配送采用原始的人工配送模式,过长的配送时间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降低了班中餐食品品质,导致矿工井下用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综合比较电磁感应加热、红外加热和微波加热等技术的加热原理、适用领域和技术特点,本文基于微波加热技术,以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方式、保护方法、软硬件电路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根据通用微波加热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对磁控管、微波谐振腔、波导、供电电源、控制电路、散热系统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内外安全标准,建立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系统选用STM32F103RCT6作为中央控制器,设计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磁控管水冷单元、红外遥控单元、红外测温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功能模块,为开发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和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是影响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一个优良的微波加热平台应具有微波能效高、食品加热均匀性好、磁控管散热好、无热点聚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均与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有关。根据微波谐振腔设计标准及水冷板传热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本设备的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产品,基于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别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和性能验证,制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是实现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功能控制、信息监测、故障预警和安全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井下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设计了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的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供电电源、串口通信、矩阵键盘、红外遥控、红外测温等模块电路,完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各项功能控制需求。结合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要求,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基础上,基于标准C语言及MDK5软件开发环境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分别设计了系统的主控程序、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以及PID温度控制子程序等功能程序。同时,基于Lab 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矿用食品微波加热监测平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最后在实验室制作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装置,参照系统功能设计指标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各项功能技术指标符合总体设计方案要求,有效解决了煤矿井下缺乏安全便捷的食品加热设备的问题。

张振[3](2020)在《红外发光材料制备及辐射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外发光的波段包含了1-3μm、3-5μm、8-14μm的大气窗口,覆盖了许多重要的特征光谱,因此该波段的发光材料在生物医疗、卫星遥感、武器制导、工业加工、武器突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近中红外发光材料作为光纤通信和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材料,其产生技术主要有稀土离子掺杂发光、半导体发光和非线性发光灯,其中稀土离子掺杂发光在近中红外发光领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稀土离子掺杂形式的发光属于一种非平衡辐射,物质需要在外界作用刺激并偏离原来的热平衡状态,最后以光的形式释放。在近中红外发光材料中研究较多为Ho3+、Er3+、Tm3+稀土离子掺杂玻璃,通过其能级跃迁可以实现Ho3+离子在1.2μm、2.0μm、2.85μm,Er3+离子在1.55μm、2.7μm,Tm3+离子在1.8μm、2.3μm波段附近的发光。可以看出三种稀土离子在3μm附近均有发光,但3μm附近属于水气的强吸收范围,玻璃中以羟基形式存在的水分会对该波段发光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索降低玻璃基质中羟基含量的研究,对实现稀土离子掺杂高效近中红外辐射发光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中远红外辐射发光材料作为红外对抗的关键材料,其主要以热平衡的方式辐射,主要以化学反应热和电加热的方式产生。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反应热方面,利用照明剂、铝热剂、镁-聚四氟乙烯、黄磷、凝固态汽油等燃烧剂燃烧爆炸并释放较强的中远红外辐射。但是这种辐射方式一直存在辐射光谱特征不可控、辐射强度不均匀、持续时间不可控、很难实现长效稳定辐射,因此在中远红外对抗中很难实现仿形对抗的效果。随着目前红外制导技术的成熟,武器制导已经做到了对目标特征光谱以及外形的识别,因此开发一种在中远红外辐射强度高、光谱特征稳定可调、持续时间可控、可以实现外形仿真的辐射材料及器件对国防武器建设至关重要。本论文针对近中红外稀土掺杂玻璃采用了卤化物去羟基、硝酸根离子去羟基、纳米银颗粒引入三种方法,开展了其在近中红外发光波段发光增强的机理研究;针对中远红外辐射陶瓷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柔性基质材料融合、单元器件装配等方法,开展了其中远红外辐射强度增强和相关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在Ho3+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58Te O2-5Na2CO3-35Pb O-Ho2O3-Yb2O3)中使用不同含量的卤化物(Pb Cl2、Pb Br2、Pb I2)分别逐渐取代Pb O,其中引入的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在玻璃基质中可与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傅里叶变换光谱、发光光谱的特征表明,引入适量的卤化物可提升玻璃在3μm左右的透过率,并且其近中红外发光强度也得到了增强,证明卤化物在玻璃基质中有去羟基的效果。通过吸收光谱和J-O理论计算分析了卤化物引入对Ho3+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近中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Pb Cl2替代含量为35 mol%玻璃在1.2μm和2.0μm的增益带宽分别约为36.661×10-27 cm3和185.6×10-27 cm3,表明氯化物掺杂碲酸盐玻璃对近红外和中红外放大器具有优异的增益效果;(2)在Er3+离子掺杂碲酸盐玻璃(67.5Te O2-10Pb F2-10Pb O-5YF3-5Na F-1Er F3-1.5Yb F3)中使用不同含量的Pb(NO3)2替代Pb O,其中硝酸根离子作为澄清剂在玻璃熔制过程发生分解,所产生气泡可以带走玻璃基质中的水气,并且分解后的硝酸根离子可以产生游离态的活性氧离子,氧离子与羟基发生反应并生成水,因此,通过物理法和化学法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得玻璃基质中羟基的含量明显降低。0.6 mol%掺杂的Pb(NO3)2具有最佳的光学性能,其在1.5μm和2.7μm波段的增益带宽分别约为75.1×10-27 cm3和79.1×10-27 cm3,表明硝酸根的引入可以提高改玻璃基质去羟基效果,可作为近中红外激光增益材料;(3)在Tm3+离子掺杂硅酸盐玻璃(50Si O2-45Pb F2-5Pb O-2.5Tm F3)中使用不同含量的Ag NO3替代Pb O,硝酸根离子在玻璃基质中通过化学法和物理法实现了降低羟基浓度的效果,另外通过对玻璃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在玻璃基质中起到了能量传递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其近中红外发光强度。对比纳米银颗粒引入前后Tm3+离子的吸收发射截面,结果表明含有纳米银颗粒的样品在1.8μm和3.8μm处最大发射截面值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值达到0.7831×10-20 cm2和0.2774×10-20 cm2,且当粒子布居系数P>0.4时出现了正增益,说明纳米银颗粒的引入使得该玻璃体系具有良好的近、中红外光增益性能;(4)在中远红外陶瓷材料制备方面,通过调节水热法的反应时间和引入表面活性剂最终制得了形貌规整、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的陶瓷材料,并且该材料3-5μm和8-14μm波段发向发射率均在0.9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包含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材料、柔性基质材料和加热源的单元器件,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单元器件的光谱特征都与红外辐射材料保持一致,并且其红外辐射强度可以通过调节输入电流实现实时控制。通过按照理论计算实施了装配器件的装配方案,红外热像测试结果证明了其全仿形的效果,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在不同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

成尚元[4](2020)在《微波合成纳米MCM-41及其强化溶液吸收CO2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增加,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频频,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惨遭破坏,健康安全面临着潜在的危险。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目标,要将CO2排放量下降18%。迄今为止,化石燃料依旧是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仍以煤炭为主,CO2总排放量的近70%来自于工业气体。因此,对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简称CCS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工业上大规模分离CO2主要采用溶剂吸收法,在此过程中,气液传质效果是影响CO2吸收率的关键因素。从强化气液传质的角度出发,本文制备了吸附性较强的MCM-41纳米颗粒,将其分散至溶液中强化吸收CO2。通过高速相机捕捉CO2在有纳米颗粒存在的液相体系中气泡生成过程,从可视化的角度分析纳米颗粒的添加增强气液传质效果的原因。引入超重力技术,通过外场强化CO2吸收过程,探索功能化MCM-41纳米颗粒在超重力环境下对二乙烯三胺(DETA)水溶液强化吸收CO2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CTAB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采用微波合成法高效合成MCM-41纳米粒子。结果表明微波合成MCM-41的适宜条件为微波温度100°C、微波时间15 min、微波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MCM-41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50 nm,比表面积1210.3m2/g,孔容1.224 cm2/g,孔径3.825 nm。微波的高频振荡及场加热方式使体系处于高度分散且均一的温度分布环境,成核速率加快,使体系内爆发成核,得到粒径均匀的MCM-41纳米粒子。同时使MCM-41合成所需时间由传统水热法12天降低到15 min,极大地缩短了合成时间。(2)利用高速拍摄技术,研究纳米颗粒的加入对CO2吸收过程中气泡的脱离直径和脱离时间的影响,从可视化角度分析纳米颗粒增强气液传质效果的原因。结果发现,纳米颗粒的存在影响了气泡在流体中的生成过程,破坏了气泡与孔口处连接“细颈”的稳定性,使气泡脱离时间缩短,脱离直径变小,有效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了气泡的脱离频率,有利于强化气液两相的传质过程。增大纳米颗粒固含量,可使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扰动作用加强,从而促进气液传质。(3)为了提高纳米颗粒对CO2的吸附能力,采用嫁接法改性MCM-41,并研究氨基功能化MCM-41的加入对CO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在回流时间8 h、APTES和MCM-41用量为1 mL:1 g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粒径约为55 nm,APTES含量为10.96%的NH2-MCM-41。NH2-MCM-41纳米颗粒表面氨基在水溶液中与酸性气体CO2发生相互作用,使纳米颗粒与气液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加速了气泡与孔口处连接“细颈”的断裂,进一步缩短脱离时间,减小脱离直径。(4)为了更便捷绿色制备功能化MCM-41,直接采用浸渍法对未脱除模板剂的MCM-41原粉改性,并研究胺功能化MCM-41的加入对CO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在浸渍时间24 h、PEI用量为3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PEI含量为26.98%,粒径约为60 nm的PEI-MCM-41。虽然PEI-MCM-41纳米颗粒的介孔孔道消失,但其对CO2吸收过程中气泡的生成仍起促进作用。此外,向有机胺水溶液中添加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可增强气液边界层的微扰动程度,引起流体内部发生微对流,促进液膜重新分布,加快膜内物质交换,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强化CO2吸收过程。(5)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采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作为吸收器,NH2-MCM-41/DETA和PEI-MCM-41/DETA体系为吸收液,通过耦合超重力技术和纳米流体强化技术共同克服CO2的传质阻力,强化CO2吸收。分别考察了超重力因子、液气比、纳米颗粒固含量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纳米颗粒固含量、超重力因子、液气比都会对纳米颗粒强化CO2的吸收效果产生影响。添加NH2-MCM-41或PEI-MCM-41纳米颗粒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溶液对CO2的吸收率,但存在一个最佳值。对于NH2-MCM-41/DETA体系,当纳米颗粒固含量为0.10 wt%、超重力因子为48.09、液气比为0.07时,CO2的吸收率为96.06%,相比未添加纳米颗粒的DETA溶液提高了4.97%。对于PEI-MCM-41/DETA体系,当纳米颗粒固含量为0.05 wt%、超重力因子为48.09、液气比为0.07时,CO2的吸收率为93.08%,相比未添加纳米颗粒的DETA溶液提高了1.99%。本论文基于化工过程强化技术,从微波合成纳米MCM-41到纳米流体耦合超重力技术强化溶液吸收CO2,提出了一种将多种过程强化技术串联组合并实现高效脱碳的工艺路线,为CO2捕集技术提出一条新思路。

侯浩然[5](2020)在《微波辐射下煤体的热效应及热力学响应特征》文中提出对瓦斯进行预抽利用,不仅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同时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我国高瓦斯矿井煤层普遍渗透率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地面开发煤层瓦斯的难度很大。因此,如何提高煤层透气性是改善瓦斯抽采效果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已有研究发现通过提高煤体温度,能够使煤体产生损伤,增加其渗透性,促进煤体瓦斯解吸,而微波辐射的热效应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点。但目前微波增透的研究还较少,其规律尚不十分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推导、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对比等手段,对微波辐射下煤体的热效应及热力学响应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对煤样进行微波辐射实验,并使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煤样表面温度。运用统计学方法,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得到微波辐射煤样的表面平均温度及标准差数据,并分析得出辐射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及频率、煤样含水饱和度及介电常数的变化对煤样温度的影响规律。其次,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煤样进行微波辐射模拟,得到不同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频率以及不同煤样含水饱和度、电性质下煤样的升温规律及热应力分布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验证后的参数,对煤层气井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得到在微波辐射下储层的电场、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给出合理的微波辐射参数。最后,根据实验及模拟的结果与分析,结合现有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直井水力压裂与微波辐射联合强化抽采煤层瓦斯的装置及方法以及水平井微波辐射强化抽采煤层瓦斯的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煤层透气性低和煤层瓦斯难以解吸所引起的瓦斯抽采率低的问题。该论文有图47幅,表16个,参考文献84篇。

李擎煜[6](2020)在《低红外发射率AlCr(Si)N/Cr/AlCr(Si)N薄膜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目标红外隐身能力对于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及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红外隐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多基于在目标表面附加涂层,以达到减小目标表面红外发射率的目的。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由于其突出的热稳定性能和低红外发射性能,成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设计了低红外发射率多层结构复合薄膜(陶瓷层/金属层/陶瓷层)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然而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目前面临许多难点,如薄膜在高温下存在基底元素扩散和表面氧化的问题;在高温下,样品中的纳米晶和非晶介质的微观结构会发生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薄膜红外发射性能失效,从而导致目标暴露。因此,围绕多层结构复合薄膜在高温下元素扩散、氧化和红外发射性能下降(发射率增大)等问题,开展基于陶瓷层/金属层/陶瓷层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探索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K424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和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通过研究金属层厚度对其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探寻适合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优化Cr层厚度;并结合多弧离子镀制备原理,探究了其成膜机理。通过调控反应气体流量,研究了陶瓷层对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热稳定性能和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此外,系统分析了高温热处理过程对两种多层结构复合薄膜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揭示了其红外发射特性的失效机制,并就此确定了其有效工作温度。文中以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对不同厚度金属Cr层微观结构和红外发射性能的研究,择优选择了具有低红外发射性能的Cr层的最小沉积时间为30 min(264 nm)。通过建立晶粒尺寸计算模型,考虑了薄膜厚度对样品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的影响。同时,基于自由电子理论,建立了样品红外发射率与其电阻率之间的关系。随后,结合多弧离子镀制备原理,探究了薄膜的成膜机理。通过讨论和分析发现,随着N2气体流量的增加,AlCrN层会从金属特征向陶瓷特征转变,其物相结构会从面心立方结构向非晶态结构转变。同时,AlCrN层也会从导体特征向半导体特征转变,最后完全显示绝缘体电学性能。此外,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红外发射率也会随氮气分压的上升而增大。在经过热处理后,具有非晶AlCrN层的多层结构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和低红外发射性能。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中的非晶AlCrN介质在750℃高温热处理后会转变成Na Cl型fcc-Cr(Al)N。结晶AlCrN陶瓷层中存在的大量晶界会被作为扩散通道,会加深高温下大气中O元素和基体中Ni元素向内或向外的渗透距离。通过建模分析后得出,纳米晶-非晶AlCrN层具有比结晶结构样品更优异的热稳定性能。这种由于结晶相生成而产生的大量晶界是造成高温下样品红外发射性能失效的根本原因,该多层复合薄膜适用于750℃以下的高温低红外发射性能应用。在加入Si元素后,AlCrSiN陶瓷层中的纳米晶组织由hcp-Cr2N转变为hcp-Al N。由于Si3N4在陶瓷层中的均匀分布,该陶瓷层中的非晶AlCrN介质的结晶温度从750℃提高到了850℃。添加适量的Si元素,可以提高多层样品的热稳定性能,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的低红外发射性能应用的有效工作温度可以提高到850℃。

左张弛[7](2020)在《核电压力容器不锈钢耐蚀层机器人热丝TIG堆焊过程监测及工艺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压力容器是核电反应堆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在其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面积的不锈钢耐蚀层堆焊。由于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R区和马鞍面的堆焊面不规则,目前仍较多地采用手工电弧焊,这种方法的效率较低且焊接质量稳定性较差。本文在传统机器人TIG焊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机器人热丝TIG堆焊实验系统,在实现高效堆焊的同时可利用视觉传感器和红外热像仪对堆焊过程进行监测。通过对机器人热丝TIG堆焊成形规律、熔池形貌和温度状态进行研究,并进行耐蚀层堆焊和性能检测后,得到了最终符合表面质量及性能需求的压力容器不锈钢耐蚀层堆焊方案。首先,为了提高堆焊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搭建了一套基于电阻加热式的机器人热丝TIG实验系统,该系统具备堆焊过程视觉监控和红外温度测量功能,可以实现堆焊过程的实时监测以及在大电流、大送丝速度的下的高效热丝TIG堆焊。机器人热丝TIG焊接质量受电流模式、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热丝电流、脉冲频率等众多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析因设计选取了峰值电流、送丝速度以及脉冲频率作为主要的调控参数进行焊接成型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明确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道宽度、高度以及焊道成型质量的影响规律。在堆焊过程中,利用视觉传感器和红外相机对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道熔敷过程中的熔池图像以及温度图像进行采集和分析,能够对堆焊过程中熔池的熔化状态以及焊道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熔池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可以直观反映熔池形状,对焊道温度图像进行边界测量可以定性反映熔深。选取直流恒流模式下焊接电流I=300A以及直流脉冲模式下峰值电流Ip=300A、320A、350A的共四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堆焊实验,分析发现在峰值电流Ip=300A、脉冲频率f=2HZ、送丝速度Vf=3.5m/min条件下虽然能够进行稳定的堆焊并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但熔池的铺展范围较小且对前一层的重熔作用较弱。依次进行单层单道、单层多道以及多层多道堆焊特性的研究后,确定了不同焊接电流下合适的堆焊方案,并选择直流恒流模式下焊接电流I=300A以及直流脉冲模式下峰值电流Ip=300A、320A、350A共四组堆焊工艺参数方案进行最终的耐蚀层堆焊,在这四组焊接工艺参数下共进行了五块耐蚀层的堆焊。按照相关标准对五块耐蚀层试样进行无损检测、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理化性能测试后,可发现峰值电流Ip=350A的堆焊工艺参数方案下得到的耐蚀层能够在满足表面质量以及各项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更加高效的堆焊,因此确定最终的不锈钢耐蚀层机器人热丝TIG堆焊方案为峰值电流Ip=350A、脉冲频率f=2HZ、送丝速度Vf=3.5m/min。

吴晓菲[8](2019)在《特色蔬菜的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减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蔬菜营养丰富,是人体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然而蔬菜含水量较高,采后保鲜期短,极易萎蔫、腐败。干燥是延长蔬菜货架期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较为成熟的热风干燥技术生产的产品品质较差,而传统真空冷冻干燥(TFD)的产品虽然品质好,但其干燥效率低、能耗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对于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干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展蔬菜干燥的兼顾能耗和品质的减损研究,对脱水蔬菜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课题搭建了红外冷冻干燥(IRFD)平台,研究了三种特色蔬菜的红外冷冻干燥的减损效果及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红外辐射代替传统真空冷冻干燥的加热源,搭建了红外冷冻干燥(IRFD)平台,同时以三种特色蔬菜:上海青叶柄(叶菜类)、菜用红薯(根茎类)及菜用蛹虫草(菌菇类)为对象,分析了它们的红外吸收特性以及红外辐射对其的穿透性。选择了镍铬合金丝石英管作为红外冷冻干燥的辐射器;根据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及辐射强度,选择4个单根功率为450 W或10个单根功率为100 W的红外灯管排布作为辐射源,确定最佳辐射距离为70 mm;在整个红外光谱区,水表现出对辐射能的强吸收和弱散射的特性,而三种特色蔬菜的主要成分为水,占80%以上,因此其光学性质主要由水决定。红外吸收光谱表明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及菜用蛹虫草属于毛细多孔物料,具有相似的吸收光谱。在波长为3、6、7.5及10μm附近,三种特色蔬菜都具有较强的吸收峰;红外辐射对三种特色蔬菜的穿透性较弱,只有2 mm深处的温度高于表面温度,说明红外辐射是在浅层起作用。当红外灯管的功率从100 W增加到450 W,峰值波长从5.78μm降低至3.85μm时,对于三种特色蔬菜的穿透性基本不变,说明红外辐射对这三种物料的穿透性能依赖于峰值波长的关系并不明显。而上海青叶柄和菜用蛹虫草在450 W的红外灯管干燥下会引起产品色差及收缩率的明显增加,因此选用100 W的红外灯管干燥这两种蔬菜,而选用450 W的红外灯管干燥菜用红薯。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对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的影响及其减损机理。在超声波功率为200、400和600 W时,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及菜用蛹虫草的红外冷冻干燥时间分别减少了7.34%15.60%、3.33%13.33%和3.85%12.82%;但超声波预处理会造成上海青叶柄中叶绿素及抗坏血酸含量的显着下降(p<0.05)。同时,经超声波预处理的菜用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含量也显着降低(p<0.05)。对菜用红薯而言,超声波预处理可使红外冷冻干燥后的样品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在机理方面,超声波的应用可增加样品中水分的自由度,使得水分更容易被去除。此外超声波处理也造成了样品微观结构的改变,微孔通道的形成和孔隙的扩大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冰晶,在后续的红外冷冻干燥中可加速升华进程,缩短干燥时间。但超声波预处理会造成上海青叶柄及菜用蛹虫草营养品质的下降,因此,在后续的干燥过程中,只对红薯进行超声波预处理。评估了红外冷冻干燥的减损效果。与TFD相比,在温度相同时,IRFD可显着提高三种特色蔬菜的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在五种经验干燥数学模型中,Midilli模型对不同冻干条件下物料的含水率曲线均有最好的拟合效果(R2均在0.99以上,RMSE和χ2均较低);综合温度、水分含量、色差、收缩率及微观结构可知,IRFD干燥的三种特色蔬菜的均匀度略低于TFD,但差异不明显,即IRFD干燥的产品仍具有较好的均匀度;以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和菜用蛹虫草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中心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为依据,确定了三种特色蔬菜升华/解吸干燥的转换点为样品中心温度达到0℃,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和菜用蛹虫草的湿基水分含量为10%;通过对比IRFD和TFD空载时的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发现IRFD的热源在温度变化上的惰性远低于TFD。在冷冻干燥中,IRFD更利于大规模的连续化生产。在干燥温度相同时,IRFD产品的感官品质与TFD产品的相似。而红外常压干燥(IRD)的三种特色蔬菜感官评分明显低于IRFD和TFD,处于评价等级的第Ⅲ级;IRFD干燥的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和菜用蛹虫草的硬度和脆度较TFD高,具有更好的质构特性。此外,IRFD干燥的菜用红薯中总酚、β-胡萝卜素、DPPH清除率及还原力显着高于TFD(p<0.05)。对上海青叶柄和菜用蛹虫草而言,在不同的冷冻干燥温度下,IRFD和TFD在其营养特性和抗氧化能力方面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而言,与TFD相比,IRFD对这三种特色蔬菜的干燥品质具有一定的减损效果。与同温度下的TFD相比,IRFD对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及菜用蛹虫草的能耗减损率分别为15.72%19.00%,47.82%50.52%和11.88%18.37%。虽然IRD所需的干燥能耗最低,但其在干燥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特性、抗氧化能力及特征风味的保留与IRFD和TFD有较大差距。阐明了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能耗及品质的减损机理。在IRFD中,物料的传质及传热方向一致,有利于加速冷冻干燥进程;与TFD相比,在温度相同时,IRFD可显着提高三种特色蔬菜的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此外,当干燥温度相同时,IRFD较TFD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高。这就从传质动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IRFD干燥效率高于TFD;三种特色蔬菜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干燥时间及能耗之间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的负相关性,同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干燥时间与三种特色蔬菜的营养特性和抗氧化性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红外冷冻干燥的减损主要是基于冻干过程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提高及干燥时间的缩短。

张缇[9](2019)在《硫硒化锌基近红外反射色料及其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降低建筑能耗,近几十年来,“冷材料”及其在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应用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一些具有高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反射率的颜色可调无机色料有着极佳的热反射性能和可调色彩,因此,在节能型红外反射涂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研究了硫硒化锌基颜色可调近红外反射色料及其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所获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化学共沉淀反应和随后的煅烧方法合成了具有可调光学带隙和不同颜色的ZnSx Se1-x基色料,即,ZnSxSe1-x与(Cu/In)共掺杂ZnSxSe1-x(ZnSxSe1-x:Cu/In)色料。对ZnSxSe1-x基色料的颜色、光学性质与Kubelka-Munk模型分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e含量与Cu/In掺杂比的增加,色料样品的光学吸收边缘出现连续红移现象(即,在波长范围为394-615 nm)。ZnSxSe1-x与ZnSx Se1-x:Cu/In色料样品的可调谐光学带隙为3.21-2.13 eV,通过改变阴离子组分x=[S]/([S]+[Se])以及Cu/In掺杂比,可使ZnSxSe1-x基色料呈现出从白色渐变为黄色、亮黄色、橙色、红橙色、红色再到棕红色等诸多颜色。另外,还对ZnSxSe1-x色料进行了Vegard定律拟合分析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ZnSe和ZnS具有良好的相容性,ZnSxSe1-x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Hirshfeld布居分析计算结果表明,Se和S的电子对ZnS0.35Se0.65的价带和导带的贡献相似。因此,S和Se的相似性使得ZnSxSe1-x成为一种具有可调光学带隙的材料,通过改变组份值x以及Cu/In掺杂比可改变ZnSxSe1-x基色料的颜色,获得可调谐的颜色与光学性质。ZnSxSe1-x黄色色料在700-2500 nm波长范围内的日光反射率R*高达86.65%。在铝板上涂覆ZnSxSe1-x黄色色料涂层与ZnSxSe1-x:Cu/In红色色料涂层,其隔热温差分别为7.9℃和4.2℃。(2)为了改善颜色可调ZnSxSe1-x基色料的隔热效果,在超声波作用下对空心玻璃微珠(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HGMs)进行了表面碱蚀处理,采用原位化学共沉淀及随后的600℃温度下热处理制备了一种“荔枝状”核壳结构的ZnSxSe1-x基色料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复合色料,即,HGMs@ZnSxSe1-x与HGMs@ZnSxSe1-x:Cu/In复合色料。研究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可改善HGMs与NaOH溶液之间的均匀化和传质反应,加速了碱蚀反应速率。经碱蚀处理后的HGMs表面粗糙呈网孔结构。这种HGMs的网孔结构表面可在随后的共沉淀反应中提供异质成核位点,有利于在HGMs表面上原位沉积ZnSxSe1-x基色料颗粒。探讨了HGMs@ZnSxSe1-x基复合色料NIR反射增强的机理。核壳结构HGMs@ZnSxSe1-x基复合色料通过HGMs核层的回归反射、ZnSxSe1-x纳米颗粒的晶界散射,以及HGMs/ZnSxSe1-x界面可能存在的相长干涉与相消干涉的协同效应,增强了HGMs@ZnSxSe1-x基复合色料的NIR反射性能和隔热效果。HGMs@ZnSxSe1-x和HGMs@ZnSxSe1-x:Cu/In复合色料的NIR日光反射率R*分别为90.61%和73.13%,涂覆有HGMs@ZnSxSe1-x黄色复合色料的铝板表面温度比未涂覆的铝板低9.6℃,比涂覆ZnSxSe1-x色料的铝板低3.4℃。这种复合结构色料可为一种高性能日光反射“冷材料”。(3)探究了溶胶-凝胶低温合成ZrSiO4超细粉体过程的软机械力化学效应,进行了ZrSiO4合成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机械力化学激活可以加速ZrSiO4前驱体的脱水/脱羟基反应,减少Si-O-Si桥氧以及形成硅氧烷桥的氢键合链的数量,提高前驱体反应活性,降低Si-O键的键合度,破坏溶胶-凝胶反应形成的[SiO4]4-四面体的三维网络,在较低的后续热处理温度(即,700℃)下可激发[SiO4]4-与Zr4+的反应,形成ZrSiO4晶体。为了提高ZnSxSe1-x基色料的热稳定性能,还采用软机械力化学激活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SiO4包覆层前驱体,并合成了ZrSiO4原位包覆ZnSxSe1-x基色料,即,ZnSxSe1-x@ZrSiO4与ZnSxSe1-x:Cu/In@ZrSiO4包覆色料。结果表明,经软机械力化学处理后ZrSiO4包覆层晶体的形成与ZnSxSe1-x基色料的合成同时发生,再经700℃温度下烧结的ZrSiO4晶粒逐渐长大并致密化,以实现对色料颗粒的原位致密包覆。合成的ZnSxSe1-x@ZrSiO4与ZnSxSe1-x:Cu/In@ZrSiO4原位包覆色料具有优异的颜色性能、高温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4)评估了ZrSiO4包覆ZnSx Se1-x基色料在陶瓷砖上的应用及节能效果,还探讨了色料的入釉性能和隔热效果。采用基于EnergyPlus计算内核的DesignBuilder软件完成了ZnSxSe1-x基近红外反射瓷砖作为外墙材料的非稳态导热动态能耗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如,中国广州)的气候条件下,采用ZnSx Se1-x基近红外反射瓷砖(外墙反照率0.700)代替水泥外墙(外墙反照率0.300),建筑的全年负荷量有所节省,年度能源用量与成本降低,并且减少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ZnSxSe1-x基近红外反射瓷砖“冷屋顶”具有优异的节能与经济效益,在公共和住宅建筑能效标准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前景。最后,本论文总结了该研究工作所获得的主要结论,对环境友好型颜色可调的NIR反射无机色料的后续研究、改进与应用提出了展望。

赵驯峰[10](2019)在《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生产中,渗碳+淬火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件表面强化,经处理后的钢件,心部在保持较高韧性的前提下,表面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得到有效提高。但是,相应的传统渗碳设备存在升温慢、能耗高、渗层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此,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提出基于强渗-扩散型的真空渗碳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作为加热源的新型真空渗碳方案。并研制开发相应的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旨在快速、稳定、高质量地改善工件表层组织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20CrMnTi钢进行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工艺探索实验研究,揭示20CrMnTi钢经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并根据动力学理论,对工艺进行了优化。(2)对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系统结构、功能、布局进行合理设计,结合机械结构图与实物,对设备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及辅助冷却装置、感应加热室、气体源和混合气体配送装置、真空及排气系统、温度-压力监测系统、淬火工装装置结构原理及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并针对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的工艺要求与控制任务要求,完成对控制系统及HMI的功能结构、工艺程序、人机界面等的设计与调试。(3)采用所研制的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对20CrMnTi钢进行变脉冲渗碳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验证该设备能在20CrMnTi钢表层制得组织性能优良、厚度为1320μm的渗碳层。此外,通过更换设备气体源并修改工艺参数,尝试对38CrMoAl钢进行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氮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8CrMoAl钢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氮比传统真空渗氮和等离子渗氮更加高效,初步探明了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渗氮层的影响规律以及与传统工艺的区别,并拓展了设备应用领域。

二、局部热处理的新技术——气体红外线辐射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热处理的新技术——气体红外线辐射加热(论文提纲范文)

(1)菜籽的红外预处理对其油脂氧化稳定性及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菜籽油概述
        1.1.1 中国菜籽油的产销量
        1.1.2 菜籽油的主要成分
    1.2 菜籽油制取工艺
        1.2.1 冷榨制油
        1.2.2 传统炒籽压榨
        1.2.3 新型炒籽方式
    1.3 炒籽工艺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1.3.1 颜色
        1.3.2 稳定性
        1.3.3 风味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思路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红外炒籽条件优化实验
        2.2.2 炒籽和压榨
        2.2.3 菜籽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2.2.4 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分析
        2.2.5 菜籽油风味分析
    2.3
        2.3.1 菜籽微观结构扫描
        2.3.2 菜籽油中天然酚类化合物
        2.3.3 酚类化合物对菜籽油稳定性的作用机制探究
    2.4
        2.4.1 油脂氧化来源的风味化合物分析
        2.4.2 美拉德反应产物来源的风味化合物分析
        2.4.3 硫甙降解来源的风味化合物分析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炒籽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3.1.1 红外炒籽条件的优化
        3.1.2 各炒籽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3.2 红外预处理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3.2.1 出油率
        3.2.2 脂肪酸组成
        3.2.3 油脂颜色
        3.2.4 酸价和过氧化值
        3.2.5 氧化稳定性
        3.2.6 菜籽油的挥发性化合物和风味特征
    3.3 探究红外预处理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3.3.1 菜籽微观结构
        3.3.2 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3.3.3 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3.4 探究红外预处理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机制
        3.4.1 油脂氧化来源的风味化合物
        3.4.2 美拉德反应来源的风味化合物
        3.4.3 硫甙降解产物来源的风味化合物
4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新型食品加热技术
        1.2.1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1.2.2 红外加热技术
        1.2.3 微波加热技术
    1.3 煤矿井下微波加热设备发展现状
    1.4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基本组成部件
        2.1.1 磁控管
        2.1.2 微波谐振腔
        2.1.3 供电电源
        2.1.4 波导
        2.1.5 炉门
        2.1.6 磁控管水冷单元
        2.1.7 监测单元
        2.1.8 控制单元
    2.2 系统功能设计
        2.2.1 食品加热功能
        2.2.2 红外遥控功能
        2.2.3 安全保护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仿真研究
    3.1 COMSOL建模原理
    3.2 微波谐振腔的仿真研究
        3.2.1 微波谐振腔体积微扰理论
        3.2.2 微波谐振腔几何模型
        3.2.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3.2.4 微波谐振腔仿真结果与分析
    3.3 水冷板的仿真研究
        3.3.1 水冷板传热理论
        3.3.2 水冷板几何模型
        3.3.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3.3.4 水冷板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4.2.1 JTAG/SWD接口电路和备用电池电路
        4.2.2 晶振电路
        4.2.3 供电电源
        4.2.4 串口通信电路
    4.3 输入输出模块
        4.3.1 键盘电路
        4.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4.3.3 显示器电路
    4.4 红外遥控模块
        4.4.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4.4.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4.5 监测单元
    4.6 红外测温模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主控程序
    5.2 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
    5.3 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
    5.4 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
    5.5 温度控制子程序
    5.6 上位机监测平台程序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综合调试
    6.1 系统试验平台搭建
    6.2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6.3 加热腔体微波泄漏量测试
    6.4 微波输出功率及能效等级测试
    6.5 磁控管水冷散热效果测试
    6.6 温度控制算法准确度测试
    6.7 微波加热均匀性测试
    6.8 水冷单元安全性测试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红外发光材料制备及辐射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外发光材料的概述
        1.1.1 红外光的发现历程
        1.1.2 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分类
    1.2 近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2.1 近中红外发光理论基础
        1.2.2 近中红外发光材料的应用
        1.2.3 近中红外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2.4 提高近中红外发光的方法
    1.3 中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3.1 中远红外发光理论基础
        1.3.2 中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应用
        1.3.3 中远红外伪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1.3.4 改善中远红外伪装材料发光特征的方法
    1.4 本研究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1.4.1 本研究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2.1
        2.1.1 实验的化学试剂和主要设备
        2.1.2 实验的化学试剂
        2.1.3 实验的主要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玻璃样品的制备
        2.2.2 陶瓷样品及单元器件的制备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方法
        2.3.1 热学常数分析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样品密度与稀土离子浓度测量
        2.3.4 吸收光谱分析
        2.3.5 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2.3.6 拉曼光谱测试
        2.3.7 发光光谱和寿命分析
    2.4 光谱理论计算
        2.4.1 Judd-Ofelt理论
        2.4.2 McCumber理论
        2.4.3 Fuchtbauer-Ladenburg方程
        2.4.4 光增益性能分析
    2.5 中远红外辐射性能表征
        2.5.1 中远红外发射率测量
        2.5.2 中远红外辐射光谱测量
        2.5.3 中远红外辐射强度测量
第3章 卤化物去羟基增强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近中红外发光特性
    3.1 引言
    3.2 样品制备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近中红外发射光谱
        3.3.2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热稳定性
        3.3.3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物相与结构
        3.3.4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及Judd-Ofelt理论分析
        3.3.5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3.3.6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在2.0μm处的荧光寿命分析
        3.3.7 Yb~(3+)/Ho~(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光增益性能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NO_3~-去羟基增强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近中红外发光特性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热稳定性
        4.3.2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物相及结构
        4.3.3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及Judd-Ofelt理论分析
        4.3.4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发光及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4.3.5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在1.53μm处的荧光寿命分析
        4.3.6 Yb~(3+)/Er~(3+)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光增益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AgNO_3增强Tm~(3+)掺杂硅酸盐玻璃近中红外发光特性
    5.1 引言
    5.2 样品制备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m~(3+)掺杂硅酸玻璃的热稳定性
        5.3.2 Tm~(3+)掺杂硅酸玻璃的物相及结构
        5.3.3 Tm~(3+)掺杂硅酸玻璃的吸收光谱及Judd-Ofelt理论分析
        5.3.4 Tm~(3+)掺杂硅酸玻璃的发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
        5.3.5 Tm~(3+)掺杂硅酸玻璃在1.8μm处的荧光寿命分析
        5.3.6 Tm~(3+)掺杂硅酸玻璃的光增益性能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中远红外辐射材料及器件辐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样品制备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中远红外辐射材料的显微与物相分析
        6.3.2 中远红外辐射材料的红外发射率
        6.3.3 中远红外辐射器件的辐射光谱分析
        6.3.4 中远红外辐射器件的真空低温条件下的性能测试
        6.3.5 中远红外辐射器件辐射强度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4)微波合成纳米MCM-41及其强化溶液吸收C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1.2.1 吸附法
        1.2.2 膜分离法
        1.2.3 低温冷凝法
        1.2.4 吸收法
    1.3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宏观实验研究
        1.3.2 纳米流体强化气液传质的微观实验研究
    1.4 MCM-41 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
        1.4.1 MCM-41 介孔材料的制备
        1.4.2 功能化MCM-41 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
    1.5 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在CO_2吸收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微波合成纳米MCM-41 及其表征
    2.1 微波法合成纳米MCM-41 的理论基础
        2.1.1 液相合成MCM-41 介孔材料理论分析
        2.1.2 微波法合成纳米MCM-41 的理论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微波法合成纳米MCM-41
        2.2.3 纳米MCM-41 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波合成温度对MCM-41 粒径分布及结构的影响
        2.3.2 微波合成时间对MCM-41 粒径分布及结构的影响
        2.3.3 微波合成功率对MCM-41 粒径分布及结构的影响
        2.3.4 纳米MCM-41 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颗粒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3.1 纳米颗粒强化气液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
        3.1.1 掠过效应
        3.1.2 流体力学作用
        3.1.3 阻止气泡聚并机制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纳米流体的制备
        3.2.3 高速相机可视化实验系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_2 气体流量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3.3.2 纳米颗粒固含量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3.3.3 纳米颗粒种类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嫁接法改性MCM-41 及其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4.1 嫁接法制备氨基功能化MCM-41 的理论基础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嫁接法制备氨基功能化MCM-41
        4.2.3 氨基功能化MCM-41 的表征
        4.2.4 氨基功能化MCM-41 对液相吸收CO_2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回流时间和APTES用量对NH2-MCM-41 嫁接量的影响
        4.3.2 嫁接前后MCM-41 的对比
        4.3.3 氨基功能化MCM-41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浸渍法改性MCM-41 及其对CO_2吸收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5.1 浸渍法制备胺功能化MCM-41 的理论基础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浸渍法制备胺功能化MCM-41
        5.2.3 胺功能化MCM-41 的表征
        5.2.4 胺功能化MCM-41 对液相吸收CO_2过程中气泡形成的影响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CM-41与MCM-41 原粉的对比
        5.3.2 浸渍时间和PEI用量对PEI-MCM-41 负载量的影响
        5.3.3 浸渍前后MCM-41 原粉的对比
        5.3.4 胺功能化MCM-41 对液相吸收CO_2过程中气泡生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超重力场下功能化MCM-41 纳米颗粒强化DETA吸收CO_2研究
    6.1 超重力场下功能化MCM-41 纳米颗粒强化DETA吸收CO_2的理论基础
        6.1.1 功能化MCM-41 纳米颗粒强化DETA吸收CO_2的理论基础
        6.1.2 超重力强化吸收CO_2的理论基础
    6.2 研究方法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功能化MCM-41/DETA纳米流体的制备
        6.2.3 超重力场下功能化MCM-41 纳米颗粒强化DETA吸收CO_2
        6.2.4 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超重力因子对CO_2吸收效果的影响
        6.3.2 液气比对CO_2吸收效果的影响
        6.3.3 纳米颗粒固含量对CO_2吸收效果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微波辐射下煤体的热效应及热力学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微波辐射下煤样热效应的实验研究
    2.1 微波辐射热效应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方案
    2.4 煤样的介电特性
    2.5 微波辐射下煤样的升温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微波辐射下煤体电-热-力耦合模型及其模拟研究
    3.1 微波辐射下煤体电-热-力耦合模型建立
    3.2 模拟结果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微波辐射下煤层气储层的热力学响应特征
    4.1 微波辐射煤层气储层的特殊性
    4.2 模型的建立
    4.3 求解分析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微波辐射煤层气储层技术应用方案
    5.1 方案的提出
    5.2 方案依据
    5.3 方案内容
    5.4 预期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低红外发射率AlCr(Si)N/Cr/AlCr(Si)N薄膜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红外隐身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隐身基本原理
        1.2.1 红外隐身主要波段
        1.2.2 红外隐身机理
        1.2.3 红外隐身方法
        1.2.3.1 降低目标表面温度
        1.2.3.2 降低目标红外发射率
    1.3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涂料类
        1.3.2 涂层(薄膜)类
        1.3.2.1 单层薄膜
        1.3.2.2 多层薄膜
    1.4 薄膜结构与材料设计
        1.4.1 薄膜结构设计
        1.4.2 薄膜材料设计
        1.4.2.1 金属层
        1.4.2.2 陶瓷层
    1.5 制备工艺的选择
        1.5.1 化学制备技术
        1.5.2 物理制备技术
    1.6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和研究方法
    2.1 基体材料与预处理
        2.1.1 基体材料
        2.1.2 基体预处理
    2.2 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制备
        2.2.1 多弧离子镀技术原理
        2.2.2 多弧离子镀制备工艺参数
        2.2.3 多弧离子镀制备过程
    2.3 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的表征与实验设备
第3章 金属Cr层红外发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制备
        3.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属Cr层的形貌与成分分析
        3.3.2 金属Cr层的结构分析
        3.3.3 金属Cr层表面粗糙度分析
        3.3.4 金属Cr层成膜机制分析
        3.3.5 金属Cr红外发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
        4.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沉积速率分析
        4.3.2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4.3.3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
        4.3.4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红外发射性能分析
        4.3.5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能初步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制备
        5.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真空热处理对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影响
        5.3.1.1 真空热处理对形貌影响
        5.3.1.2 真空热处理对微观结构影响
        5.3.2 大气热处理对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影响
        5.3.3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红外发射性能分析
        5.3.4 多层结构AlCrN/Cr/AlCrN复合薄膜失效机制分析
        5.3.4.1 Ni元素扩散分析
        5.3.4.2 O元素扩散分析
        5.3.4.3 失效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样品制备
        6.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热处理后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分析
        6.3.2 热处理后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化学组成分析
        6.3.3 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抗表面形貌分析
        6.3.4 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能分析
        6.3.5 多层结构AlCrSiN/Cr/AlCrSiN复合薄膜红外发射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7)核电压力容器不锈钢耐蚀层机器人热丝TIG堆焊过程监测及工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堆焊技术发展现状
    1.3 热丝TIG焊接技术
    1.4 堆焊过程监控技术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器人热丝TIG堆焊实验系统
    2.1 焊接实验系统
    2.2 实验材料
    2.3 视觉传感系统
    2.4 红外热像仪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锈钢耐蚀层堆焊成形规律研究
    3.1 焊接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3.2 焊接工艺参数析因设计实验
    3.3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与分析
        3.3.1 变量因子与焊道宽度间的作用规律
        3.3.2 变量因子与焊道高度间的作用规律
        3.3.3 变量因子与焊道成型质量间的作用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热丝TIG堆焊过程监测
    4.1 堆焊过程实时信息采集
    4.2 熔池图像分析
    4.3 红外图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耐蚀层直流恒流与直流脉冲堆焊
    5.1 堆焊特性初步研究
        5.1.1 直流恒流模式下的堆焊特性
        5.1.2 直流脉冲模式下的堆焊特性
        5.1.3 焊接缺陷的预防
    5.2 耐蚀层的堆焊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耐蚀层组织与性能检测
    6.1 检测内容与相关设备
        6.1.1 无损检测
        6.1.2 金相试验
        6.1.3 理化性能检测
    6.2 直流恒流试样检测结果
        6.2.1 无损检测
        6.2.2 金相试验
        6.2.3 理化性能检测
    6.3 直流脉冲试样检测结果
        6.3.1 无损检测
        6.3.2 金相试验
        6.3.3 理化性能检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特色蔬菜的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减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蔬菜干燥加工的研究现状
    1.2 蔬菜干燥中存在的问题
        1.2.1 干燥能耗及效率
        1.2.2 干燥产品品质
    1.3 红外组合干燥的研究进展
        1.3.1 红外干燥的基本原理
        1.3.2 红外组合干燥在效率及能耗减损方面的研究进展
        1.3.3 红外组合干燥在品质减损方面的研究进展
    1.4 高效物理场辅助冷冻干燥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红外冷冻干燥平台的搭建及其光谱特性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干燥设备及方法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辐射器种类及辐射距离的确定
        2.3.2 上海青叶柄、菜用红薯及菜用蛹虫草的红外吸收特性
        2.3.3 红外辐射对三种特色蔬菜的穿透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波预处理对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2.3 试验方案
        3.2.4 指标测定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声波预处理对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时间的影响
        3.3.2 超声波预处理对红外冷冻干燥后上海青叶柄营养特性的影响
        3.3.3 超声波预处理对菜用红薯红外冷冻干燥后营养特性的影响
        3.3.4 超声波预处理对菜用蛹虫草红外冷冻干燥后营养特性的影响
        3.3.5 超声波预处理对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影响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的干燥动力学、均匀性及升华/解吸干燥转换点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2.3 干燥设备及方法
        4.2.4 指标测定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4.3.2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均匀性的研究
        4.3.3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升华/解吸干燥转换点的研究
        4.3.4 红外冷冻干燥升温与降温速率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的品质及能耗的减损效果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干燥设备及方法
        5.2.4 指标测定方法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的颜色影响
        5.3.2 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质构特性的影响
        5.3.3 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感官特性的影响
        5.3.4 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营养特性的影响
        5.3.5 红外冷冻干燥对菜用红薯及菜用蛹虫草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5.3.6 红外冷冻干燥对菜用蛹虫草风味特性的影响
        5.3.7 红外冷冻干燥对三种特色蔬菜能耗的影响
        5.3.8 红外冷冻干燥的减损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红外冷冻干燥三种特色蔬菜的减损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仪器
        6.2.3 干燥设备及方法
        6.2.4 指标测定方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红外冷冻干燥的机理分析
        6.3.2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中的速率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6.3.3 三种特色蔬菜红外冷冻干燥中的温度变化
        6.3.4 干燥时间、温度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三种特色蔬菜品质及能耗相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本研究所用红外冷冻干燥设备

(9)硫硒化锌基近红外反射色料及其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拉丁字母
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城市建筑“冷涂层”研究现状
        1.2.1 “冷涂层”简介
        1.2.2 “冷涂层”分类及应用效果
        1.2.3 “冷涂层”能耗模拟计算方法
    1.3 高近红外反射率无机色料
        1.3.1 单一颜色无机色料
        1.3.2 颜色可调无机色料
        1.3.3 硫硒化锌基材料的结构特点与研究现状
    1.4 高近红外反射率复合结构无机色料
        1.4.1 核壳结构无机色料
        1.4.2 以云母为基底的复合无机色料
        1.4.3 以空心玻璃微珠为基底的复合无机色料
    1.5 高近红外反射率无机色料合成方法
        1.5.1 固相法
        1.5.2 热解法
        1.5.3 水热法
        1.5.4 微乳液法
        1.5.5 共沉淀法
        1.5.6 溶胶-凝胶法
        1.5.7 溶液燃烧法
        1.5.8 其他制备方法
    1.6 高近红外反射率无机色料的应用
        1.6.1 在涂料中的应用
        1.6.2 在陶瓷釉料、熔块和陶瓷砖上的应用
        1.6.3 在地面、墙面及屋顶材料上的应用
    1.7 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与测试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测试和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3.5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6 热重与差热分析(TG-DSC)
        2.3.7 激光粒度分析
        2.3.8 比表面积分析(BET)
        2.3.9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2.3.10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UV-VIS-NIR)
        2.3.11 色度表征
        2.3.12 热像分析及温度分布测试
        2.3.13 第一性原理计算
        2.3.14 非等温析晶动力学计算
        2.3.15 能耗模拟计算
第三章 ZnS_xSe_(1-x)基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原料
        3.2.2 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nS_xSe_(1-x)色料
        3.3.2 ZnS_xSe_(1-x)色料的Vegard定律拟合分析
        3.3.3 ZnS_xSe_(1-x)色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3.3.4 (Cu/In)共掺杂ZnS_xSe_(1-x)色料
        3.3.5 ZnS_xSe_(1-x)基色料颜色、光学性质与Kubelka-Munk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S_xSe_(1-x)基色料包覆空心玻璃微珠复合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原料
        4.2.2 超声波作用下HGMs的表面碱蚀处理
        4.2.3 HGMs@ZnS_xSe_(1-x)基复合色料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碱蚀处理对HGMs核基体的影响
        4.3.2 复合色料物相组成与化学键合
        4.3.3 复合色料表面化学组分及表面价态
        4.3.4 复合色料颗粒形貌及元素分布分析
        4.3.5 复合色料的形成过程
        4.3.6 复合色料颜色、光学性质与Kubelka-Munk模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nS_xSe_(1-x)基色料、HGMs@ZnS_xSe_(1-x)基复合色料及涂层的隔热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原料
        5.2.2 测试板制作及测试方法
        5.2.3 计算和评估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nS_xSe_(1-x)与(Cu/In)共掺杂ZnS_xSe_(1-x)色料的隔热性能
        5.3.2 ZnS_xSe_(1-x)与(Cu/In)共掺杂ZnS_xSe_(1-x)反射隔热涂层的隔热效果
        5.3.3 HGMs@ZnS_xSe_(1-x)基复合色料及涂层的隔热性能
        5.3.4 HGMs@ZnS_xSe_(1-x)基复合色料NIR反射增强的机理研究
        5.3.5 反射隔热涂层的能效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机械力化学激活ZrSiO_4 原位包覆ZnS_xSe_(1-x)基色料的制备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原料
        6.2.2 软机械力化学激活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ZrSiO_4 包覆体
        6.2.3 ZrSiO_4 原位包覆ZnS_xSe_(1-x)基色料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软机械力化学激活对ZrSiO_4的影响
        6.3.2 软机械力化学激活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ZrSiO_4 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6.3.3 ZrSiO_4 原位包覆ZnS_xSe_(1-x)基色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ZrSiO_4包覆ZnS_xSe_(1-x)基色料在陶瓷砖上的应用及能耗模拟计算
    7.1 引言
    7.2 实验
        7.2.1 陶瓷基底的制备
        7.2.2 近红外反射釉层的制备
        7.2.3 “冷屋顶”能耗模拟计算
    7.3 结果与讨论
        7.3.1 ZrSiO_4 包覆ZnS_xSe_(1-x)基色料的入釉性能
        7.3.2 “冷屋顶”能耗模拟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渗碳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现状
        1.2.1 渗碳技术
        1.2.2 渗碳工艺设备
    1.3 电磁感应加热渗碳的研究现状
        1.3.1 固体电磁感应渗碳
        1.3.2 液体电磁感应渗碳
        1.3.3 气体电磁感应渗碳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工艺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电磁感应真空脉冲渗碳方案及装置设计
        2.2.1 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及主要特点
        2.2.2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工艺装置设计
    2.3 实验材料与制备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试样制备
    2.4 20CrMnTi钢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工艺实验研究
        2.4.1 工艺参数及实验流程
        2.4.2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案
    2.5 工艺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2.5.1 渗碳层成分及组织分析
        2.5.2 渗碳层物相分布与晶体相变特征分析
        2.5.3 渗碳层截面硬度分布以及表面应力分析
        2.5.4 电磁感应真空脉冲渗碳手动实验结论
    2.6 20CrMnTi钢电磁感应真空脉冲渗碳工艺优化
        2.6.1 20CrMnTi渗碳动力学介绍
        2.6.2 20CrMnTi钢变脉冲渗碳工艺优化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结构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总体设计方案
        3.2.1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技术要求
        3.2.2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方案及原理设备
        3.2.3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三维布局
    3.3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及辅助冷却装置
        3.3.1 电磁感应加热源、线圈的设计与计算
        3.3.2 电磁感应加热源的循环冷却装置
    3.4 感应加热室
    3.5 气体源及混合气体配送装置
    3.6 真空及通风排气系统
        3.6.1 真空系统
        3.6.2 通风排气系统
    3.7 温度、压力监测装置
        3.7.1 非接触红外线测温仪
        3.7.2 真空压力变送器
    3.8 辅助支撑平台及淬火工装设计
    3.9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总装结构图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控制要求及原理
        4.2.1 控制要求
        4.2.2 控制原理
    4.3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及选型
        4.3.1 PLC控制器选型
        4.3.2 A/D转换模块
        4.3.3 HMI选型
    4.4 设备工作流程及控制器I/O端确定
    4.5 主要工艺参数控制算法
    4.6 工艺逻辑控制策略
    4.7 人机界面设计
    4.8 设备调试
        4.8.1 温度控制PID参数调试
        4.8.2 工艺流程调试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设备渗碳实验验证及应用
    5.1 引言
    5.2 20CrMnTi钢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验证实验
        5.2.1 验证实验材料及流程
        5.2.2 20CrMnTi钢渗碳层相结构及微观形貌
        5.2.3 20CrMnTi钢渗碳层物相与晶体特征分析
        5.2.4 20CrMnTi钢渗碳层截面硬度分布及表面残余应力状态
        5.2.5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验证实验结果及结论
    5.3 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应用实验
        5.3.1 应用实验材料及方案
        5.3.2 38CrMoAl钢渗氮层组织及相结构分析
        5.3.3 38CrMoAl钢渗氮层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
        5.3.4 38CrMoAl钢渗氮层晶体相变特征分析
        5.3.5 38CrMoAl钢渗氮层截面硬度分布分析
        5.3.6 拓展应用实验结果及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局部热处理的新技术——气体红外线辐射加热(论文参考文献)

  • [1]菜籽的红外预处理对其油脂氧化稳定性及风味的影响[D]. 于杰. 江南大学, 2021(01)
  • [2]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D]. 黄健琦.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红外发光材料制备及辐射发光性能研究[D]. 张振. 湘潭大学, 2020
  • [4]微波合成纳米MCM-41及其强化溶液吸收CO2的研究[D]. 成尚元. 中北大学, 2020(10)
  • [5]微波辐射下煤体的热效应及热力学响应特征[D]. 侯浩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低红外发射率AlCr(Si)N/Cr/AlCr(Si)N薄膜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擎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核电压力容器不锈钢耐蚀层机器人热丝TIG堆焊过程监测及工艺性能研究[D]. 左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特色蔬菜的红外冷冻干燥及其减损机理研究[D]. 吴晓菲. 江南大学, 2019(05)
  • [9]硫硒化锌基近红外反射色料及其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电磁感应真空快速渗碳设备研制与应用[D]. 赵驯峰. 贵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一种局部热处理新技术——气体红外辐射加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